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复习及练习测试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复习及练习测试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融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结合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X=3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C.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D.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与氮元素是同一族【答案】D【解析】【详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1=2+8+18+X,X=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金属镓的熔点低,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则镓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则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不是同一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生成物只有一种,是化合物;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属于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故C符合题意;D、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4.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③和④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B.②和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C.①和②、⑤和⑥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①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答案】B【解析】【详解】A、③的元素属于第三周期,④的元素属于第二周期元素,故A选项错误;B、②的元素是镁元素,⑥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形成的化学式为MgO,故B选项正确;C、①是稀有气体元素、②是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选项错误;D、③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选项错误。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清单)-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单元复习知识清单与效果检测(沪教版)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清单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2.微粒具有的性质是微粒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微粒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3.微粒性质的应用:(1)能闻到物质的气味,是因为微粒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
(2)物质能被压缩,是因为微粒之间有间隙。
(3)微粒看不见摸不着,是因为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名师点拨】微粒除了分子、原子、离子,还有比三种微粒更小的粒子,这些粒子均具有以上性质。
外界环境会影响微粒的运动速率及微粒间的间隙大小。
如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微粒运动会加快,微粒间间隙也会变大。
压强增大时,微粒间的间隙会变小。
知识点二分子与原子1. 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常见现象分子的性质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常见现象分子的性质酒香不怕巷子深;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加快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气体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大;压强越大,分子间的间隔越小液态氧和气态氧都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而氢气具有可燃性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1)实验装置图知识清单考点详情,一网打尽(2)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溶液变 红 。
(3)原因分析:B 烧杯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A 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 碱 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4)实验结论:分子在 不断地运动 。
4.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它们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化学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分子,故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新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梳理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⑴每—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
每一格中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等内容。
原子序数————————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⑵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⑶有7个纵行,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为一个族),最后一个纵行称为0族,是稀有气体元素。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梳理
考点1、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质量、体积都很小,有间隔,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粒子间的间隔越大)
同种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本质区别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③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6、离子
1.定义:因得失电子而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Mg2+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O2-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表示离子(或1个离子),如:Mg2+——表示镁离子(或1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注: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
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带负电荷;
⑵常见离子:
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H+、Na+、K+、Ag+、NH4+(铵根离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与练习题测试

化学国庆假期作业——第三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知识点1】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1)物质由、、构成。
有的物质由构成,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水(H2O)。
有的物质由构成,如金属:铁(Fe)、铜(Cu);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 ;固态非金属:磷(P)、硫(S)、碳(C)等。
有的物质由构成,如氯化钠(NaCl)。
(2)分子是保持。
分子由构成。
如1个氧分子是由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和构成。
(3)原子是。
(4)离子是。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大,原子小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原子B.氧分子C.氧元素D.两个氧原子3.如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H2O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的是()A.B.C.D.4.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由原子构成的是,表示由分子构成的是。
A B CD E F5.填充:有些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氧气;有些物质是由直接构成的,如铁。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知识点2】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①;②;③;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6.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夏天汽车轮胎容易爆炸。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
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7.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
从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可以再分8.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1)一滴水里的分子个数约为1.67×1021个:。
(2)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3)海底世界动物园中,表演者常常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氧气能被压缩在氧气瓶中是因为。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元素 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
例如,Al3+表示1个铝离子;3SO42-表示3个硫酸根离子。
课前预习】1.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A.氢、氧、汞B. 铜、氯、碳C.镁、银、汞D.镁、锰、钠2.为防止甲状腺疾病,人们需食用加碘盐,这里的“碘”指()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氧化镁B.水C.高锰酸钾D.氧气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C.对绿色植物而言,镁元素是必不可少的D.吃的蔬菜中不可能含有铁元素5.水占人体体重的左右,人体必需的元素有多种,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引起疾病,如缺、会得贫血症。
【课堂练习】6.填写下列空白(1)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组成的(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和氧构成的(3)氧化镁、二氧化碳、氧化汞都含有元素,它们都属于。
7.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质子数不同C. 中子数不同D. 电子数不同8.市场上销售的奶粉种类很多,其中“AD钙奶”中的“钙”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9.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10.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铁B.氧C. 钙D.铝12.人体是一座元素的“仓库”,地壳中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大都能在人体中找到,其中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A.H B.C C.O D.Al 1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打√或×)⑴人体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不会影响人的健康()⑵人体中硒元素含量过高会致癌()⑶正常饮食一般能保证人体必需元素的摄入()⑷人体缺钙元素能导致智力低下()【课后测试】一、选择题14.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A.单质B.化合物C. 氧化物D.混合物15.人们往往有意识地补充一些生命必需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吃加碘盐补充碘元素B.吃富硒康补充硒元素C.吃红桃K补充钾元素D. 吃牛奶补充钙元素16.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隐形眼睛洗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它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D. 它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二个氧元素构成17.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较多的碳、氢、氧、氮、磷、钾等元素,而土壤里常缺乏的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因此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肥料。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有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一、 分子与原子1、 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①只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单个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物理性质;②最小不是指质量、体积最小;③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变,化学性质也要变;④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⑤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还有别的粒子(原子、离子)基本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小、质量也小;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③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
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最大);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结构:都由原子构成(大多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
可由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如: F 2、Cl 2、Br 2、I 2、 H 2、N 2、O 2、:也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如:CO 、CO 2、H 2O 、P 2O 5等) 2、 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①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包括物理变化等;②最小不是指质量、体积最小,而是指能不能拆分;③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④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⑤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⑥化学应的实质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基本性质:①原子的体积小、质量也小;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③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④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混合物(多种物质)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纯净物 (一种元素)(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 4、C 2H 5OH 、C 6H12O 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H 2O CuO CO 2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 2SO 4 HNO 3碱 NaOH Ca(OH)2 KOH 概念 盐 NaCl CuSO 4 Na 2CO 3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超详细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考点1 分子1、概念: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2、分子的特点:①分子总是在不停的,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②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
③分子间有,且分子间隔受热,遇冷。
一般地,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分子间间隔大小:>>利用①③两条特点可以解释: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间的变化、气体压缩等。
3、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2 原子1、概念: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这里的最小粒子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举例)原子的构成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了解)怎样查找相对原子质量注意①原子一般是、、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如原子。
原子核外电子()质子(三、元素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3.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五位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4.H表示、1个。
2H表示,H2表示Cu表示、、画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你发现什么规律原子序数=质量数=练习:H2O 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H2O2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CH4 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Na+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NH4+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H2SO4 含有个原子个电子个氧原子个氢原子NH3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CO2含有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OH—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S2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Mg2+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第三节离子1.核外电子的排布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层,最多的有层。
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能排第三层。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_。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________。
3.分子间有________。
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________。
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________。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________,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________。
第2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一、分子与原子1.分子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的概念: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4.联系:(1)分子由原子构成。
(2)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1.物理变化:分子种类________,如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分子间间隔________。
2.化学变化:分子种类________。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 (带 电)中子( ) (带 电)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意:①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第2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结构示意图2. 原子结构与原子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原子______个(氦为______个) 不易得失稳定金属原子一般小于______个易______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原子一般大于______个易______电子不稳定结论:原子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密切二、离子1.定义:__________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
如冰、水、水蒸气的构成粒子都是H2O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2)性质:①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小);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分子运动越快);③分子间有间隔[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热胀冷缩的原因);压强越大分子间隔越小]。
物质挥发、扩散、溶解等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比两者体积之和略小、气体易被压缩等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3)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描述具体分子的构成时原子要具体化。
如果指明一个(或每个)分子,则后面原子也要根据化学式说明相应原子的个数)。
如水(H2O)可以描述为:“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或“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过氧化氢(H2O2)可以描述为:“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或“每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4)应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都是由H2O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如空气是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的,是混合物)。
2.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即元素守恒),但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生成新物质)。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过程为:分子(3)结构:①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有一种氢原子没有中子)。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②相对原子质量:以1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单位为1。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大全)经典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大全)经典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C.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详解】A、ab段变红,bc段变蓝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C、b处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运动的快,氯化氢分子运动的慢;D、在该过程有新的物质氯化铵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元素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数目减少了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选项错误;B、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构成,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C、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不同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相互穿插形成的,与分子的数目无关,选项错误;D、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选项错误,故选B。
3.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超详细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考点1 分子1、 概念:分子是 最小的粒子。
2、 分子的特点:①分子总是在不停的 ,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
②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 。
③分子间有 ,且分子间隔受热 ,遇冷 。
一般地,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分子间间隔大小: > >利用①③两条特点可以解释: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间的变化、气体压缩等。
3、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2 原子1、 概念:原子是 最小的粒子。
这里的最小粒子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再分2、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 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举例)原子的构成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了解) 怎样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①原子一般是 、 、 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如 原子。
②原子的种类由 决定。
③、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关系在原子中, = = = 。
由于 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④、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 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
相对原子质量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比值,单位为 。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上,即相对原子质量≈ + 3、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三、元素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 (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22.元素之最23.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五位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4.H表示、1个。
2H表示,H2表示Cu表示、、画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你发现什么规律原子序数=质量数=练习: H2O 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 H2O2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 CH4 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 Na+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NH4+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H2SO4 含有个原子个电子个氧原子个氢原子NH3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CO2含有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个原子OH—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S2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Mg2+含有个质子个电子个中子第三节离子1.核外电子的排布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层,最多的有层。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练习,推荐文档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课题 1、分子和原子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水(H2O)、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氧化汞(HgO)等由分子构成。
金属(如 Fe、Hg、Mg 等)、金刚石、石墨、硅(Si)、稀有气体(He、Ne、Ar)由原子构成。
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由离子构成。
NaCl 由Na+和Cl-构成。
CuSO4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4SO2-)构成。
2、分子的特征:①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不管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的分子都在不停运动。
把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无色)的A 烧杯和盛有浓氨水的B 烧杯用大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A 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氨分子从 A 烧杯运动到 B 烧杯形成氨水是酚酞溶液变红。
③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时变大,遇冷时变小。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气体受热膨胀或被压缩)一般也是因为分子间间隔改变,而分子本身的大小、体积、分子数目都不改变。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概念: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其中的最小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而不是说分子的质量、体积最小)例如: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对于由原子或离子的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其原子或离子保持,如汞(Hg)的化学性质由汞原子保持。
氯化钠(NaCl)的化学性质由钠离子、氯离子保持(填离子符号)。
②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
4、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水分子(H2O)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CO2)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氨分子(NH3)是由一个氮原子和3 个氢原子构成的。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H2O2)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初中化学人教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整理(全面,带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二、分子1、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例如扩散、溶解、挥发等)【拓展实验】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①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实验二(如图1):烧杯B中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B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③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三(如图2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什么没必要;实验一已经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分子之间有间隔(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例热胀冷缩、三态变化、1+1<2)(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2、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而最小粒子。
注意: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化学性质就由什么微粒保持。
3、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纯净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的微观:由不种分子构成的(2)纯净物宏观: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的(3)物理变化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微观:分子种类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4)化学变化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微观:分子种类改变4、分子由原子构成三、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性质同分子)四、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联系1、联系: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课题2 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结构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1、原子 中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1)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质子和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物质构成奥秘知识及相应练习

比值。单位为 1
子
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一等于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离 形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子
分类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组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答案】D【解析】【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113鉨Nh115镆Mc117Ts118Og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Nh”可表示鉨单质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空气是混合物,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故含有氧分子,正确,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选C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4.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答案】B【解析】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5.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6.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C.H2O D.2H2【答案】D【解析】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7.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 代表六种不同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D同族B.原子序数E<CC.A、B同周期D.C、F化学性质相似【答案】B【解析】【详解】A、A、D在同一列中,属于同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原子序数E大于C,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A、B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属于同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C、F处在同一列,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答案】C【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
故选C。
9.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生成物只有一种,是化合物;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10.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钒为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11.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带正电荷D.化学性质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选项A正确;B、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选项B正确;C、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带负电荷,选项C错误;D、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选项D正确。
故选C。
1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从而不显电性。
【详解】从结构示意图可看出,①②④都不显电性,且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①和②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层,处在第二周期,③④处在第三周期,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①和②,故选A。
13.最近,我国研发出了“发电玻璃”,又名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原理是在绝缘的普通玻璃上涂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由此制成可导电、可发电的半导体材料。
镉元素的信息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x=8B.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64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答案】C【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图中x=48-18-18-8-2=2,故A错误;B、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112-48=6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C正确;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14.钕玻璃是激光聚变装置的核心元件。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钕的信总判断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60C.中子数为60 D.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答案】C【解析】A、钕字的偏旁是金字旁,故是金属元素,正确;B、由图可知,钕是60号元素,故质子数是60,正确;C、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故中子数=144-60=84,故错误;D、由图可知,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正确;故选C。
15.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详解】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正确;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8,错误;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正确;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正确。
故选B。
16.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答案】D【解析】A、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序数30,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30,不是中子数是30,错误;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正确。
故选D。
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17.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答案】A【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B、根据原子与分子的区别来分析;C、根据分子性质来分析;D、根据原子的构成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