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课时作业
高中语文 1-6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1-6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应学生用书P27)一、选择题1.下列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号.叫(hào )装载.(zài )杳无音信B.凄怆.(chuànɡ ) 驰骋.(chěnɡ ) 落日余晖C.玉簟.(diàn ) 绸缪.(miù ) 花自飘零D.滞.留(zhì ) 倏.忽(shū ) 金衣玉食解析:A项,“号”应读“háo ”。
C项,“缪”应读“móu ”。
D项,“金”应为“锦”。
答案:B2.下列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荡荡空中景B.徘徊将何见C.眼见双轮驰D.亦不畏石尤解析:A项,“景”通“影”,月光。
答案:A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孤鸿号.外野号:哀号B.气变悟时易..时易:时节变换C.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D.白日沦.西河沦:沉沦解析:沦:落下。
答案:D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不能寐(夜里)..将何见(来回走)夜中B.气变悟时易..(夜长)..(时节变换)不眠知夕永C.义士还家尽锦衣..(华丽的衣服)云中谁寄锦书..来(写在锦帛上的信)D.望影倏.不见(疾速,忽然)归定留滞不.(通“否”)解析:A项,“夜中”在此句中指中夜、半夜。
答案:A5.下列诗句或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解析:A项使用了对偶,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C、D两项使用了比喻。
答案:A6.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辩证法。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作业与测评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徘徊.(huí) 薄帷.(wéi)孤鸿.(hóng) 倏.不见(shū)B.悲凄.(qī) 罗裳.(cháng)留滞.(zhì) 玉簟.秋(tán)C.菱.歌(líng) 须臾.(yú)万钧.(jūn) 杳.悠悠(yǎo)D.流露.(lòu) 绸缪.(móu)顷.刻(qǐng) 鉴.明月(jiàn)答案 C解析A.“徊”读huái。
B.“簟”读diàn。
D.“露”读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咆哮环顾袒护无所适从B.破绽蜂会忧思省吃简用C.粉末渲泄表率风驰电掣D.飘零抉择笔画并行不背答案 A解析B.蜂—峰,简—俭。
C.渲—宣。
D.背—悖。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白日沦.西河沦:落下B.薄帷鉴.明月鉴:鉴别,欣赏C.红藕香残玉簟秋.秋:秋凉,秋意D.并力..生离愁并力:一起,合力答案 B解析鉴:照。
4.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典故的一项是(3分)( )A.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B.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C.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D.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答案 B解析石尤,即石尤风。
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
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
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
”后因称逆风、顶头风为“石尤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其治理,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B.鲍勃·迪伦对民间文学史尤其是英美民歌歌词传统的挖掘、借鉴和发挥,充满了经典意义和启发性,深具知识分子的自觉,大大开拓了诗歌领域。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9-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首页
预习引导
核心归纳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这种相思情愁没有方法可以消除,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 了起来。 点评:李清照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皱着眉头, 愁眉苦脸的。词人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 句,使人如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 绵痛苦之情。“才……却……”,表现了“愁”转换之速。词人在此将 愁写通了,它通贯全身,无法排遣。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使 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无尽的联想。
-4-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首页
预习引导
核心归纳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寐. 薄帷.
读 音
加点字
mèi 绸.缪.
wéi 柁.
读音 chóu móu duò
加点字 读音 鹧.鸪. zhè ɡū 留滞. zhì
加点字 读音 倏. shū 玉簟. diàn
续表
-5-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知识讲解-高二语文人教新课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编稿:程彦芳审稿:姜虹学习目标1、了解阮籍、陶渊明及其诗文,了解两首诗创作的背景;2、理解体会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这两首诗歌中借景抒情或运用对比等表达技巧。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阮籍(201-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其父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与嵇康齐名,同为为竹林七贤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阮籍年轻时很有政治抱负,但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全身远祸,他不得不在政治漩涡中小心翼翼。
《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3 《咏怀八十二首》等(新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含解析
课时训练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鉴.别(jiàn)哀号.(háo)徘徊.(huí)夜不能寐.(mèi)B.沉沦.(lún)驰骋.(chěng)唱和.(hé)孤注一掷.(zhì)C.鹧.鸪(zhè)春殿.(diàn)玉簟.(tán)悄.然无声(qiǎo)D.绸缪.(móu)倏.然(shū)留滞.(zhì)杳.无音讯(yǎo)解析:A项,“徊”应读“huái”;B项,“和”应读“hè”;C项,“簟”应读“diàn”。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帷幕商榷文过饰非飞皇腾达B.缘分倦殆不经之谈老羞成怒C.坐落差池浮想联翩甘之如饴D.凭吊踌躇披星带月弥天大谎解析:A项,“皇”应为“黄”;B项,“殆”应为“怠”;D项,“带”应为“戴”。
答案:C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鉴:审察孤鸿号.外野号:哀号B.荡荡空中景.景:景色白日沦.西河沦:落下C.义士还家尽.锦衣尽:完毕红藕香残玉簟秋.秋:凉意D.不眠知夕永.永:长久望影倏.不见倏:疾速解析:A项,“鉴”意为“照”;B项,“景”通“影”,意为“月光”;C项,“尽”意为“全,都”。
答案:D4.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
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
①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蜓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②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③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④你再看看笼于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⑤行于这雨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
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Word版含答案.docx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语基落实1下列字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号.叫(hào)装载.(zài)杳无音信B.凄怆.(chuàng) 驰骋.(chěng) 落日余晖C.玉簟.(diàn) 绸缪.(miù) 花自飘零D.滞.留(zhì) 倏.忽(shū) 金衣玉食项,“号”应读“háo”。
C项,“缪”应读“móu”。
D项,“金”应为“锦”。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沦.西河沦:落下。
B.欲言无予.和予:同“预”,参与。
C.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
D.不许稍绸缪..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项,予:代词,我。
3下列诗句或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冷的风吹拂着我的衣襟。
B.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排列成行的雁队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D.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友人的人影像疾驶而去的轮船,让人望远兴叹。
项,这里应是“友人乘坐轮船疾驶而去,让人望远兴叹”。
4下列诗句或词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项,使用了对偶。
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
C、D两项使用了比喻。
二、阅读理解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5~6题。
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红藕香残”,既表明荷花凋谢,又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既表明竹席变凉,又有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1.6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
咏怀八十二首(一)阅读《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完成1~2题。
1.“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一句只是单纯地写景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诗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着诗人的衣襟。
这似乎只是在写自然景色,但实际上,景中有人,不仅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而且更点出景中人的心境,这比直接写人的心情更加高妙。
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一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一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不仅写出了凄清的环境,而且衬托出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此外,该句还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孤鸿是诗人自喻。
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迅速瓦解,诗人便似孤鸿,悲慨无处诉说。
(二)阅读《杂诗十二首(其二)》,完成3~4题。
3.这首诗从傍晚写到__________,从明月的冷寂写到__________的悲凄。
全诗反映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Word版含答案.doc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鉴.别(jiàn)哀号.(háo)徘徊.(huí) 夜不能寐.(mèi)B.沉沦.(lún) 驰骋.(chěng)唱和.(hé) 孤注一掷.(zhì)C.鹧.鸪(zhè) 春殿.(diàn)玉簟.(tán) 悄.然无声(qiǎo)D.绸缪.(móu) 倏.然(shū)留滞.(zhì) 杳.无音讯(yǎo)解析:A项,“徊”应读“huái”;B项,“和”应读“hè”;C项,“簟”应读“diàn”。
答案:D2.下列诗句或词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解析:A项,使用了对偶。
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
C项,使用了比喻。
D项,使用了比喻和夸张。
答案:A3.下面是对几个诗句的鉴赏,选出有误的一项()A.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这两句写沉沉黑夜鸿号鸟鸣,以动衬静,突出了夜的沉寂,更象征了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恐怖,表现了诗人的忧伤与反抗。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是李白在《越中览古》里给我们展示的第二幅画面,虚实结合,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暗示了勾践忘却了过去的卧薪尝胆,完全陶醉在享乐之中,这样的做法必然会使胜利化为乌有。
C.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黄遵宪这两句诗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中“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望远兴叹,其所含有的情感与崔颢诗大致相同,都是对远离故乡的忧伤。
D.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素月高悬、银辉万里的清朗图景,正是这个月白风清的静夜勾起了诗人心底的孤独与悲凉,可以说是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诗歌】高中语文第4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关键字】诗歌第4课时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籍贯/慰藉哀号/号哭薄饼/日薄西山B.联袂/假寐鉴别/监生承载/载歌载舞C.投掷/窒息衣襟/禁止和面/一唱一和D.驰骋/伶俜露面/流露悄悄/悄无声息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鉴:审察B.白日沦西河沦:落下C.荡荡空中景景:景色D.气变悟时易易:容易3.下列句子,句式和“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相同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B.欲言无予和C.素月出东岭D.清风吹我襟4.桃花颜色鲜艳美丽,因此诗人常借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有这种寓意的一项( )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深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丹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保守文化中的各个部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及至,它们或者与时俱进,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保守文化。
A.物换星移演化如果B.物换星移演绎只要C.时过境迁演绎如果D.时过境迁演化只要6.根据语境,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读好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我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
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
A.意思非常清楚,紧紧相连,交互阐明B.交互阐明,紧紧相连,意思非常清楚C.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D.意思非常清楚,交互阐明,紧紧相连7.在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 新人
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wéi)徘徊.(huí)获骋.(chěnɡ)鹧鸪..(zhè ɡū)B.玉簟.(diàn) 绸缪.(miù) 须臾.(yú) 杳悠.悠(yōu)C.倏.不见(yōu) 顷.刻(qǐnɡ) 勾.践(ɡōu) 悲凄.(qī)D.阮.籍(ruǎn) 惟.有(wéi) 万钧柁.(duò) 留滞.(zhì)解析:A.“徘徊”的“徊”应读huái;B.“绸缪”的“缪”应读móu;C.“倏不见”的“倏”应读shū。
答案: 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徘徊孤鸿万里辉B.锦衣鹧鸪寂寥绕指柔C.览古罗裳玉簟一剪梅D.须臾绸缪留滞转如轮解析:“万里辉”应为“万里晖”。
答案: A3.下列各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鉴:照B.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无予和:没有和我应和的人C.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D.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绸缪:做准备解析:“绸缪”这里是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答案: D4.下列诗句或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进来,清冷的风吹拂我的衣襟。
B.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斗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排列成字的雁队回来时,明亮的月光已照满西楼。
D.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友人的人影疾驶而去的轮船,让人望而兴叹。
解析:D项,这里应是“友人坐着轮船疾驶而去,让人望而兴叹”。
答案: D5.下列诗句或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解析:A项使用了对偶,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C、D两项使用了比喻。
人教版-语文-高二-新课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同步测试
9.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2)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对这首诗的词句理解,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是说,行船停靠在江中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移舟”即移舟近岸;“泊”
7.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文后问题。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诗人在这首短诗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主要写诗人在魏晋易代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慨。
(2)陶渊明,我国第一位_______诗人,他的诗作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等。
4.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夜中不能寐,__________________。
(2)徘徊将何见,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情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的心灵写照。请简析诗中所
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网络上大规模()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 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 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潺湲古懂憔悴损前合后偃遥岑远目B.栖惶罪孽辩论稿冠冕堂皇插科打诨C.绸缪洋火雨淋铃阿谀献媚错落有致D.踯躅包涵汗涔涔舞榭歌台残羹冷灸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历县.在今乌鲁木齐。
3.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5.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6.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二)参考答案基础知识1.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巩固练习-高二语文人教新课标
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红的字注音全错的一项是()A、玉簟.(diàn)倏.(shū)地绸缪..(chóu liáo)B、落帷.(wéi)箪.(dān)食鹧鸪..(zhè gū)C、旧苑.(yuàn)红藕.(ǒu)驰骋.(chěng)D、悲凄.(qī)衣襟.(jìn)鉴.(jiàn)明月2、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不能寐(夜里)..将何见(来回走)夜中B、气变悟时易..(夜长)..(时节变换)不眠知夕永C、义士还家尽锦衣..来(写在锦帛上的信)..(华丽的衣服)云中谁寄锦书D、望影倏.不见(疾速,忽然)归定留滞不.(通“否”)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1—6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已,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以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
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
使者以告,籍更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
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教学案 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
“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代表作品:《咏怀》《大人先生传》。
2.《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3.《越中览古》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4.《一剪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代表作品:《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武陵春》等。
5.《今别离》(其一)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代表作品:《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
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
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师说】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1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含答案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联写皎洁的月亮慢慢升起到山顶,月光如银,轻泻在山中的小溪上,水汽飘浮在溪水上,又弥漫在山间。
颔联接着写到,月光照耀下的水汽如同天上的白云,轻轻地飘到诗人所居住的山寺前。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烟”的洁白,又用一“流”字点出了“烟”飘流的动态。
【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诗是一首关于“竹子”的咏物诗,分析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出答题的区域,看看哪几句是写“竹子”的,即写物的,哪几句是写情的,即通过物来吟情的。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作业 第1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翔.(xiáng)鸟 获骋.(chěng ) 鹧.(shú)鸪 B .红藕.(yǒu ) 玉簟.(diàn) 罗裳.(cháng) C .锦.(jǐn )书 须臾.(yú) 绸缪.(móu) D .柁.(duò) 杳.(yǎo )悠悠 吹襟.(jǐn ) 【答案】 C(A 鹧:zhè;B 藕:ǒu ;D 襟:jīn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薄帷鉴.明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 忧思独.伤心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C.⎩⎪⎨⎪⎧ 气变悟时易.以乱易.整,不武 D.⎩⎪⎨⎪⎧有志不获骋.所以游目骋.怀 【答案】 B(两个“独”字都当“独自”讲。
A.鉴:①照,②以……为借鉴。
C.易:①变换,②替代。
D.骋:①驰骋,句中指大展宏图,②放开,敞开)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徘徊..将何见 B .忧思独伤心..C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 .不许稍绸缪..【答案】 D(绸缪:今,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古,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B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C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D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答案】 B5.下面对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的句意,写出了一个孤独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B.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帐照进来,清风吹动我的衣襟。
优美的景色衬托出诗人恬静的心情。
C.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一只孤雀在野外哀号,盘旋飞翔的鸟儿在林中鸣叫。
沉沉黑夜,鸿雁哀鸣,象征了时局的险恶和内心的恐怖,表现了内心的哀伤和反抗。
高二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杂诗十二首(其二)》-学习任务单牛老师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学习任务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学习目标】1.学习借助意象体会意境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人情感归因。
3.全面认识诗人陶渊明,体会闲适悠然之外陶渊明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课前预习任务】资料1:陶渊明《命子》命子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後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厉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思考:陶渊明的先辈有怎样的功业?这对陶渊明有什么影响?资料2: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拟古(其八)》“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饮酒(其十六)》“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其五)》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高二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学习任务单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学习任务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基本内容,分析“忧”的表现2.通过资料阅读,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探究诗人多种“忧”因3.学习诗歌的“比兴”手法,体会“阮旨遥深”的艺术风格4.理解阮籍其人与其诗的时代意义【课前预习任务】一、初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诗歌内容。
二、再读诗歌,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三、三读诗歌,写下你对这首诗歌的问题。
【课上学习任务】一、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资料1.魏晋时代曹魏后期,政局混乱,国运转向衰败,衰败的契机在于明帝曹睿临终决定八岁小儿曹芳继承大统,由曹爽、司马懿“夹辅”幼主。
两大势力明争暗斗,朝中危机四伏。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专国政,实行高压统治,动辄残杀异己。
拥曹的何晏被杀,朝中名士,一时减半,后又借故杀夏侯玄等人,以致“魏晋名士少有全者”。
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
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
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
资料2.《晋书·阮籍传》(节选)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
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
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
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
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号.叫(hào )装载.(zài )杳无音信B.凄怆.(chuànɡ ) 驰骋.(chěnɡ ) 落日余晖C.玉簟.(diàn ) 绸缪.(miù ) 花自飘零D.滞.留(zhì ) 倏.忽(shū ) 金衣玉食解析:A项,“号”应读“háo ”。
C项,“缪”应读“móu ”。
D项,“金”应为“锦”。
答案:B2.下列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荡荡空中景B.徘徊将何见C.眼见双轮驰D.亦不畏石尤解析:A项,“景”通“影”,月光。
答案:A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孤鸿号.外野号:哀号B.气变悟时易..时易:时节变换C.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D.白日沦.西河沦:沉沦解析:沦:落下。
答案:D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不能寐(夜里)..将何见(来回走)夜中B.气变悟时易..(夜长)..(时节变换)不眠知夕永C.义士还家尽锦衣..(华丽的衣服)云中谁寄锦书..来(写在锦帛上的信)D.望影倏.不见(疾速,忽然)归定留滞不.(通“否”)解析:A项,“夜中”在此句中指中夜、半夜。
答案:A5.下列诗句或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解析:A项使用了对偶,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C、D两项使用了比喻。
答案:A6.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辩证法。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梦山静,霜白秋江晓。
(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解析:B项只写动态。
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7.“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动衬静、象征。
清风吹拂薄帷又反“鉴”明月,仿佛月光在飘洒流淌,加上衣襟的飘抖,造成动感。
但这动又反衬出整个黑夜笼罩之中万籁无声的沉寂之境,象征着现实的黑暗和压抑以及诗人满怀情衷无以倾吐的孤寂之境。
8.“孤鸿”二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孤鸿”与“翔鸟”的形象对比以及“号”和“鸣”的对比来看,这两句承接前面四句,把诗人的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冲突引起的对个人命运的忧虑的心境,表现得更加强烈。
它们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认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词的上阕,首句先写秋景。
词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以景物侧面烘托自己的绵绵思情。
答案:视觉嗅觉触觉10.“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点明相思之情绵绵不断,无法排遣。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
“才下”“却上”两个词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1~12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ɡ ):悲伤。
1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怀”,采用的是象征手法,“凤凰”象征着诗人,“饮醴泉”“栖山冈”等超凡绝俗的行为对应的是品行高洁,“高鸣彻九州”对应的是才能出众,“延颈望八荒”对应的是志向远大。
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1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
晚望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3.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
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
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要说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出每个字所体现出来的手法,最后总说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
答案: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
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14.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中“你同意哪一种意见”好像是个开放型的题目,其实读过诗歌就明白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很明确的…感叹民生疾苦。
但其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有点难度。
答案:同意后一种意见。
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人的穷苦和作者内心的沉重。
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明确。
(2013·山东省烟台市3月份诊断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添字采桑子·芭蕉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该词作者创作于南渡以后。
15.请简要概括上片中芭蕉树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查文学作品形象的鉴赏能力。
由上阕“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可知芭蕉树树干高大,枝叶繁茂,叶心舒卷,脉脉含情。
答案:树干高大,枝叶繁茂,叶心舒卷,脉脉含情。
16.词人在下片是如何抒发思想感情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的能力。
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可见抒情主人公情感是低沉的。
由注解知此词创作于词人南渡以后。
所以她的情感有客居他乡的孤独苦闷,又有深沉浓重、凄凉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答案:词人通过长夜孤枕难以成眠、雨打芭蕉之声的单调连绵和客居异乡的飘零处境,抒发了深沉浓重、凄凉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四、语言应用17.下面文段横线处空缺的是沈阳世园会的主题,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来。
我们与自然,组成世界。
人类,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自然,是草木,是动物,是山水,同是生命,同为彼此的环境,和谐才能共生,共生才有未来。
“________________”,是主张,是召唤,是姿态,是一种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
答案: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18.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这首词可以想像成六个电影镜头,前三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三个。
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场景】囚室外:春夜,蓝烟罩雨幕。
囚室内:门卫肃立,床榻简朴,灯影暗淡。
【人物】李煜。
镜头一:李煜蜷缩在床上,忽而拥被昏睡,忽而辗转反侧。
镜头二(黑白片):南唐后主王宫,规模盛大,气势恢宏的歌舞《霓裳羽衣曲》正在上演,舞妇娉婷,千娇百媚;南唐后主李煜与众臣纵情欢娱,一片歌舞升平景象。
镜头三:李煜惊醒,眼神恍惚,满脸痛苦。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答案能大体反映诗句内容,情境想象基本合理,人物神态、动作能传情达意即可。
答案:示例:镜头四:李煜凄苦地披上外衣,走到囚室外,手扶栏杆,朝自己故国的方向深情凝望,陷入痛苦回忆。
镜头五:南唐王宫内一片狼藉,后主李煜率众臣子跪地投降,李煜被宋军压离京城,一步一回首,神色凄苦惊恐。
镜头六:李煜惊魂未定,垂首俯瞰,一两朵桃花在风雨中飘飘摇摇,落在幽暗冷清的溪水上,旋即被流水无情的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