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体现出作者怎样 的感情?
读诗歌,体会情感。
意象: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丛菊 孤舟
情感:
乡Baidu Nhomakorabea离愁之情 忧国伤时之感
玉露凋伤枫树林
1. 课 文 分 析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
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 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练, 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 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被称为“诗
圣”。
代表作:《兵车行》、《自京赴奉先 县咏怀五百字》、《春望》、《三吏》、 《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 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杜工部 集》。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 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 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 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 (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 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 其中的第一首。
岸的高山;“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长江 的流水。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 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 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
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
先给你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 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然后再具体来表 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具体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 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 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 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 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 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 种艳丽的感觉。因为“玉露”有白色的 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 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
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
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巫山巫峡气萧森
1. 课 文 分 析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
现在是身在夔州。“巫山” 上到长江两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望岳》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丽人行》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月夜》、《春望》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哪些诗能代表杜甫的风格?
• 现实主义(诗史)的诗: • “三吏”、“三别”(《石壕吏》、《新 安吏》、 《潼关吏》 、《新婚别》 、《无 家别》、 《垂老别》 ) • 体现其思想感情的诗: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等。 • 体现其艺术手法的诗: • 《登高》、《春望》、《咏怀古迹》、 《蜀相》等。
杜甫:字子美,因远祖杜预为京 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 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 “杜陵野客”。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 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 各地。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 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 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背景材料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 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 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 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 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 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 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 “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 是八篇的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言律诗,和《秋兴八 首》同作于大历元年(766)的秋天,是杜甫在夔 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的。夔州和三峡一 带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 的古迹,杜甫借吟咏这些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 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登高》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 历二年(767)秋。这一年的重阳 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 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 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 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全诗 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 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 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 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 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 秋天。昨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 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 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 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 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靠献赋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 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 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 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 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 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 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 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 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 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 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 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 1. 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 课 的写实。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 文 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就与杜甫 分 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的联系。 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 析 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 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 当他看到这“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 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