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与包扎固定
急诊抢救技术—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
![急诊抢救技术—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https://img.taocdn.com/s3/m/4e17a6c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d.png)
急诊抢救技术—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一、止血(一)适应证凡是出血的伤口都需止血。
根据损伤血管不同,外伤出血大致可分为:①动脉出血:出血压力高,可随心脏搏动从伤口向外喷射,呈鲜红色,如在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可危及生命。
②静脉出血:血液缓慢持续从伤口流出,暗红色,一般可找到出血点。
③毛细血管出血:多看不清明显伤口,量较少。
(二)操作前准备根据出血性质不同,就地取材,采用不同止血措施。
止血可用的器材很多,现场抢救中可用消毒敷料、绷带,甚至干净布料、毛巾等进行加压止血;充气止血带、止血钳等专用止血器械是较可靠的止血方法。
(三)操作步骤1.加压包扎法适用于创口小、毛细血管或较小静脉的出血。
局部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消毒盖上无菌纱布,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扎紧,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
2.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动脉位置表浅且靠近骨骼处的出血。
止血方法为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血流被阻断。
①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15cm处压迫颌下动脉,大出血时往往同时压住两侧颌下与颞动脉。
②颞部出血:对着下颌关节压住颞动脉。
③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两侧的指动脉,阻断血流;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手臂;手部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④下肢出血:一侧下肢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一侧足部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3.填塞止血法适用于伤口较深的出血,可用消毒的棉垫、纱布填塞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等包扎。
4.抬高肢体法适用于临时应急措施,不适用于动脉出血。
5.屈肢法适用于肘或膝关节以下,在肘窝、窝处放上纱布卷、棉垫卷,然后用绷带把肢体弯曲,使用环形或8字形包扎,但方法复杂,一般不采用。
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eede50c844769eae009ed3a.png)
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在现场特殊条件下,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外伤,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靠这些技术,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因此,止血、抱扎、固定技术是每一个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也是每一个急救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的技术,而且应该在群众中大规模推广此类技术。
一、止血术: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出血伤员的急救,只要稍拖延几分钟就会造成危及生命的祸害。
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内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
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
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但有时受现场的光线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区分。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5种,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这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为止血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1、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动脉如图6-14所示。
(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的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6-15所示。
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https://img.taocdn.com/s3/m/36296f78b84ae45c3b358c53.png)
“8”字形包扎法
“8”字形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
6、回返包扎法
1)适用于包扎没有顶端的部位如指端、头部、 或截肢残端。头部外伤的帽式包扎就采用此 法。 2)方法是先环形缠绕数圈,然后将绷带绕到 头部或肢体的正中间,前后左右缠绕,直到 头部或肢体残端全部包住,再环形缠绕,把 前后的绷带压住,然后用胶布固定。
填塞止血法
1、适应症
适用于伤口较深、较大,出血多、组织 损伤严重的部位。如胸部、腹部、臀部 等部位的出血。
2、方法
用消毒纱布、干净的毛巾或干净的衬衣 等塞在出血的部位,塞紧以达到止血的 目的。
填塞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之一。适用于小动脉、静脉 及毛细血管出血。
包扎
目的
包扎法操作要点
1、尽可能戴上医用手套,如无可用敷料、 干净布片、塑料袋、餐巾纸为隔离层。如必 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 用肥皂清洗手。 2、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情。 3、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伤口 封闭要严密,防止污染伤口。 4、动作要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伤口 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
回返包扎法
头部尼龙网包扎
包扎的注意事项
然后再用绷带等。操作小心、谨慎,不要触及 伤口,以免加重疼痛或导致伤口出血及污染。 o 2、包扎时松紧要适宜,以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为宜。 o 3、包扎时要使病人的位置保持舒适。皮肤皱折 处如腋下、大腿根部等部位,应用棉垫或毛巾 等布类垫上,骨隆突处也用棉垫垫上。需要抬 高肢体时,应给适当的扶托物。包扎的肢体必 须保持功能位置。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院前急救四大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院前急救四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cb266b8d4d8d15abe234eed.png)
拖毯法
爬行法
爬行法:无骨折、上肢无受伤、不能够站立行走的伤 病员,且环境狭窄或有浓烟,如狭小的山洞、火灾时。
将伤病员的双手用布条或绳子系牢,搭在自己脖子上, 然后骑跨在伤病员身上,爬行前进。
双人徒手搬运
四手座抬法 三手座抬法 两手座抬法 前后扶持法
四手座抬法
四手座抬:救护人员四只手形成口字形。此法 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 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都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 员的肩上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首先扼要地了解伤情,先查生命体征后查局部伤情,
以确定损伤性质、部位和范围。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有休克先抗休克。 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 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应,长度应超
过上下关节。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三、固定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可适当加厚垫。 松紧适度,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四肢骨折固定,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
单人徒手搬运法
扶行法 抱行法 背负法 拖行法 爬行法
扶行法
适用于较轻、清醒、无骨折,能步行伤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一侧,使病员一侧上肢绕过自
己的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 伤员背后,搀扶行走。
扶行法
抱行法
适用于体重较轻伤者。是短距离搬运的 最佳方法,脊柱/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指压止血法
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骨弓根部 的搏动点(颞浅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 缘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
指压止血法
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用拇指或其
创伤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https://img.taocdn.com/s3/m/4ccdbdb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1.png)
创伤急救检伤顺序
● 1.简要询问病史,了解伤情。 ● 2.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有无致命伤。 ● 3.按照“CRASHPLAN”顺序检查,以免漏诊。其含义为 : ● C—心脏(cardiac)、R—呼吸(respiration)、A—腹部(abdomen)、S—脊柱(spine)、
H—头部(head)、P—骨盆(pelvic)、L—四肢(limb)、A—动脉(arteries)、N—神经 (nerves)。
创伤急救检伤顺序
● 4. 创伤初级评估 ● A 气道(Airway):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呼吸道无梗阻。 ● B 呼吸(Breathing):呼吸是否正常,有无张力性气胸或者开放性气胸、连枷胸。 ● C 循环(Circulation):有无体表或者肢体的活动性大出血,血压的估计。 ● D 神经系统障碍情况(Disability):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有无瘫痪、尤其注意高位截
就地取材
● 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可采用简易的工具代替担架如:椅子、门板、毯子、衣服、大衣、绳子、 竹竿或梯子等。
常用搬运方法--单人搬运方法
扶行法
抱持法
背负法
常用搬运方法--多人搬运方法
双人抬轿法
两人拉车法
三人同侧法
常用搬运方法--抬担架方法
● 担架员在伤员一侧,将伤员抱上担架,然后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担架员行走时要交叉走步,即 前者先跨左脚,后者先跨右脚;上坡头在前,下坡头在后;冬季要保暖,夏季要防暑;时刻观察 伤员情况。
创伤急救原则
● 1、基本原则 ● (1)要有整体观念,对创伤部位要仔细检查,对全身都要进行检查以避免有遗漏。 ● (2)先救命后包扎的原则,对创伤患者要先检查其生命体征,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及时采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https://img.taocdn.com/s3/m/675327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b.png)
肩扛法
将伤员身体扛在肩膀上,双手托住伤 员腰部和臀部,慢慢前进。
双人搬运法
椅托式
抬式
两名搬运者分别站在伤员的左右两侧, 分别用右手握住伤员腰部和臀部,左 手托住伤员头部和肩部,同时将伤员 抬起前进。
两名搬运者分别站在伤员的两侧,用 双手托住伤员腰部和臀部,同时将伤 员抬起前进。
拉车式
一名搬运者站在伤员的一侧,用双手 托住伤员腰部和臀部,另一名搬运者 用双手从后面抓住伤员的双肩和腰部, 同时将伤员抬起前进。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目录
CONTENTS
• 止血 • 包扎 • 固定 • 搬运Leabharlann 01CHAPTER
止血
压迫止血法
总结词
通过直接压迫受伤部位来达到止 血目的。
详细描述
适用于小血管出血,特别是毛细 血管出血。将无菌纱布或干净棉 布敷在伤口上,用绷带或三角巾 紧紧包扎,达到止血效果。
止血带止血法
总结词
止血带包扎法
上臂止血带包扎法
适用于上臂受伤的情况,可有 效止血并减少出血量。
下肢止血带包扎法
适用于下肢受伤的情况,可有 效止血并减少出血量。
手指止血带包扎法
适用于手指受伤的情况,可有 效止血并减少出血量。
颈部止血带包扎法
适用于颈部受伤的情况,可有 效止血并减少出血量。
03
CHAPTER
固定
夹板固定法
担架搬运法
普通担架
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绑带将伤员固 定在担架上,然后由搬运者抬着担架 前进。
折叠式担架
将折叠式担架展开,将伤员放在担架 上,用绑带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然 后折叠担架,由搬运者抬着担架前进。
THANKS
止血包扎与固定
![止血包扎与固定](https://img.taocdn.com/s3/m/901351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8.png)
急性大出血超过血容量的 20%可致休克、危及病人生命。 及时有效的止血,可减少出血致死率和残废率。 止血法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
2
1.加压包扎止血法 2.指压止血法 3.止血带止血法 4.止血钳止血法
3
(1) 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 颧弓根部的搏动点(颞浅动脉)
(2) 额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颅骨下缘、 咬肌前缘的搏动点(面动脉)
4
(3)颈、面、头皮部 (4)肩、腋、上臂 (5)前臂出血 (6)手掌、手背出血
5
1)部位要准确,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 2)压力要适当,使远端动脉博动恰好消失为宜 3)止血带下加衬垫 4)明显标记上止血带时间,并迅速转送 5)上带时间<3小时,30分钟松带一次 6)松解止血带前,要先补充血容量
6
9
2.三角巾包扎法 (1)头面部包扎: (2)肩、胸部包扎:
10
1) 操作小心、谨慎,不要触及伤口 2)包扎时松紧要适宜 3)包扎时要使病人的位置保持舒适 4)应用棉垫或纱布衬隔、保护 5)包扎的肢体必须保持功能位置 6)包扎方向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
11
主要功能:
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度 减轻疼痛 防止损伤血管、神经及重要脏器 利于防治休克 便于伤员的搬运
12
1、肱骨骨折固定法 2、大腿骨折固定法 3、脊柱骨折固定法
13
1)先止血、包扎、抗休克,然后再固定 2)不把刺出的骨端送回伤口,以免造成感染 3)夹板的长、宽要与骨折的肢体相适应
必须超过上、下两个关节 还要固定上、下两关节 4)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 5)固定应松紧适度,将指(趾)端露出 6)固定中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14
包扎是外伤急救最常用的方法。 它具有: 1、保护伤口,减少污染. 2、固定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 3、压迫止血 4、减轻疼痛等作用
止血和包扎方法介绍
![止血和包扎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09ad0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2.png)
止血和包扎方法介绍一、止血方法介绍1.压迫止血法:这是最常见、最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
当发生出血时,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等物品直接覆盖住伤口,用手用力压迫伤口部位,持续压迫5-10分钟,直至出血停止。
若伤口较深或出血较多,可以加大压力。
压迫止血的原理是通过机械挤压和堵塞伤口,减少或阻断出血点的血液流动。
2.提高伤肢位置:对于四肢出血,可以通过抬高相应的伤肢位置来减少出血。
将受伤的手或脚提高至心脏水平或以上,以减少血液流入伤口的数量,帮助止血。
3.冷敷止血法:在出血部位使用冰块、湿毛巾等冷敷物敷在伤口上,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动,有助于止血。
但冷敷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应在10-15分钟左右。
过久的冷敷会导致伤肢温度过低,造成组织冻伤,反而会加重伤口的损伤。
4.扭带止血法:扭带法适用于四肢出血的紧急止血。
在出血位置上方15-20厘米处,用宽约2.5厘米的弹性绷带或干净的布条绕上一圈,然后将一根棍子等物品放在扭带的结上,旋转物品,使扭带越扭越紧,直至出血停止或减轻。
注意不能太紧,以免压迫血管血液无法通畅。
5.催吐止血法:这是一种急救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止血方法。
当出血严重且无法控制时,可以让伤者催吐。
因为呕吐会导致食物或胃液喷射出口,同时也会刺激呕吐中枢,导致全身血管张力增加,减少出血。
1.洗净伤口:在包扎伤口之前,首先要用流动的温开水或生理盐水仔细清洗伤口,尽量去除伤口内的血块及异物,但要避免用破伤风抗毒素等药物清洗。
2.消毒伤口:用酒精消毒伤口,可以有效地杀灭部分细菌,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不可滥用,不宜在大面积开放性伤口上使用。
3.创可贴:对于小面积的轻微伤口,可以使用透明创可贴进行包扎。
先确保伤口干燥,再将创可贴贴合在伤口上,确保贴合紧密,避免空气和细菌进入伤口。
4.敷料包扎:敷料包扎适用于中小面积的伤口。
将伤口周围的医用纱布固定在伤口上,然后再用绷带缠绕固定,注意不要过紧,以确保伤口通气和循环。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https://img.taocdn.com/s3/m/02d5448d5acfa1c7ab00cc88.png)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固定
上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有夹板 时,可将伤肢屈曲贴在胸前,在 伤臂外侧放一块夹板,垫好后用 两条布带将骨折上下两端固定并 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或布 带)将上臂固定在胸部。无夹板 时,可将上臂自然下垂用三角巾 固定在胸侧,用另一条三角巾将 前臂挂在胸前。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固定
三角巾眼部包扎法(双眼): 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央置于枕部, 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向眼部, 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 成“8”字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 交叉后绕至下颌处打结固定。
包扎——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的顶 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 拉至背部打结固定,后再与顶角打 结固定。
四不要
1、不要上药 2、不要触摸伤口 3、不要“取” 4、不要“送”
伤口异物处理:(不要“取”)
伤口异物处理:
不拔除(不要取) 固定异物并包扎
Hale Waihona Puke 腹部内脏脱出处理(不要“送”)
盖敷料
处理肠外露
加圈、盖碗
盖三角巾,包扎
开放式气胸包扎
脑膨出包扎
急救固定技 术
骨折的主要症状
1、疼痛:骨折部位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部有明显的压痛, 可用骨摩擦音。
出血。 包扎要牢靠,但不易过紧,以免防碍血液流通和
压迫神经。 包扎前伤口上一定要覆盖敷料。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扎
常用包扎法 ㈠绷带包扎法 常用的绷带包扎法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 螺旋形反折法、8字形包扎法等。 1.环形包扎法 此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 肢体、胸、腹等粗细大致相等部位的包扎。
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操作评分标准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eb2ed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b.png)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操作评分标准
大腿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流程
选手素质要求认真,着工作装,仪表端庄。
操作前,物品需经评委认定合格后,向裁判举手示意开始计时。
首先,操作者需评估环境,确定安全,并口述:“现场环境安全”。
接着,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抚慰伤员,口述:“别紧张,我来帮你!”然后高声呼救,喊出伤员大腿出血,快来人啊!
止血的操作步骤包括:迅速用双拇指或双手掌根重叠压迫止血部位(腹股沟韧带中点搏动处用力垂直向下压迫),评委检查止血效果;在拟上止血带部位加垫;上止血带(具体部位在大腿中上部或伤口上方10-15cm左右,止血带头回插结扣内),检查止血效果、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口述:“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大腿喷射状出血停止!”最后,评委检查止血效果,并记录扎止血带时间。
包扎的操作步骤包括:确定伤口部位,加敷料(手接触敷料面不能接触伤口),用三角巾包扎,要求工整、美观。
包扎后三角巾上下移动不超过1cm。
将肢体固定于健侧肢体上。
固定的操作步骤包括:将健肢移向患肢,固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髋关节处、小腿中段处、踝关节处。
所有结不许打在患肢侧。
踝关节处固定时要求用8字固定法。
两膝、两踝关节处要求加垫。
固定松紧适宜,活动度不超过1cm,动作轻柔。
整个操作流程顺序是止血→包扎→固定,全过程时间为3分10秒。
操作所需物品包括三角巾7条,止血带1条,敷料3块(2大1小),记录卡片1张,笔1只。
操作完毕后立即向裁判报告,裁判员终止计时。
止血、包扎、固定
![止血、包扎、固定](https://img.taocdn.com/s3/m/b8962e4cc850ad02de804138.png)
颌下动脉止血: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 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用于腮部及 颜面部的出血。
颞动脉止血:用拇指或食 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 颌关节处用力压。用于头 顶及颞部的出血。
颈总动脉止血:把拇指或其 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 甲状软骨)与胸锁乳突肌前 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 脉,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 压迫止血。用于头、颈部大 出血。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 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 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准备工作]
1.急救包、纱布垫、纱布、三角巾、四头带 或绷带。 2.橡皮管、弹性橡皮带、空气止血带、休克裤 等。 3.气囊导尿管、三腔二囊管、注射器。 4.生理盐水及必要的止血药,如凝血酶、去甲 肾上腺素等。
[操作方法1]
1.手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 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血。压迫点 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 有效,例如,头、颈部出血,可指压颞动脉、 颌动脉、椎动脉;上肢出血,可指压锁骨下动 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桡动脉;下肢出血, 可指压股动脉、腘动脉、胫动脉。
3 .桡、尺骨骨折固定:用一块合适的夹板 置于伤肢下面,用两块带状三角巾或绷带 把伤肢和夹板固定,再用一块燕尾三角巾 悬吊伤肢,最后再用一条带状三角巾的两 底边分别绕胸背于健腋下打结固定。 4 .手指骨骨折固定:利用冰棒棍或短筷子 作小夹板,另用两片胶布作粘合固定。若 无固定棒棍,可以把伤肢粘合;固定在健 肢上。
(2)背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背部 外伤。方法与胸部包扎相似,只是前 后相反。
(3)侧胸部三角 巾包扎:适用于 单侧侧胸外伤, 将燕尾式三角巾 的夹角正对伤侧 腋窝,双手持燕 尾式底边的两端, 紧压在伤口的敷 料上,利用顶角 系带环绕下胸部 与另一端打结, 再将两个燕尾角 斜向上拉到对侧 肩部打结。
止血、包扎和固定操作技能相关问题解答
![止血、包扎和固定操作技能相关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057359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a.png)
止血、包扎和固定操作技能相关问题解答1.外伤出血的分类有哪些?(1)动脉出血:鲜红色,出血呈喷射状,出血速度快,危险度最大。
(2)静脉出血:暗红色,血流较缓慢,但不同部位的出血速度不同。
(3)毛细血管出血:血从伤口渗出,常可自行凝固止血,当伤口较大时,也可造成失血性休克。
2.常用的止血材料有哪些?现场急救时常用的止血材料包括消毒敷料、绷带、止血带等,紧急情况下可用干净的毛巾、衣物代替,禁用绳索、电线或铁丝等物品。
3.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1)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伤口表浅、仅有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损伤,可分为:①加压包扎止血法:将无菌敷料覆盖在伤口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以适当压力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②间接加压止血法:对于伤口内有异物(如小刀、玻璃片等)残留时,应保留异物,并在伤口边缘用敷料等将异物固定,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等对伤口边缘的敷料进行加压包扎。
(2)指压动脉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以阻断动脉血运,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3)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或无关节脱位者。
(4)填塞止血法:适用于四肢有较深、较大的伤口或盲管伤、穿透伤,用消毒的纱布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
(5)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有较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采用加压包扎等其他方法仍不能有效止血者。
4.颈部、面深部及头皮部出血时应如何止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的强搏动点一一颈总动脉,将其用力向后压向第六颈椎横突,达到止血的目的。
5.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止血带使用不当可造成神经、软组织或肌肉的损伤,甚至危及伤员生命,因此,使用止血带止血法时应注意以下内容:(1)部位恰当:应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但不强调“标准位置”的限制(以往认为上肢出血应扎在上臂的1/3处,下肢应扎在大腿的中上部),也不受前臂和小腿“成对骨骼”的限制。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术(1)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术(1)](https://img.taocdn.com/s3/m/b845740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6.png)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术(1)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术是急救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救助伤者最为关键的一步。
了解这些技能的操作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一、止血术:止血术是救护伤者的第一步。
首先要用清洁的纱布或绷带放在伤口上,然后压迫伤口,压迫的力度要适中。
如果是大面积出血,可以用压迫包扎的方法,将伤口用纱布捆紧,尽可能地将血液压出。
如果无法控制出血,应该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二、包扎术:包扎术是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愈合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包扎时,应该先清洗伤口,用双氧水消毒创口。
之后,将自粘性绷带轻轻地缠绕在受伤部位,让受伤部位得到良好的保护。
在包扎之后,应该留意受伤部位是否出现肿胀、感染等异常情况。
三、固定术:固定术是保护骨折、脱臼等部位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固定时,应该先查看伤者有无骨折、脱臼等症状,然后使用三角巾、木条等物将伤势处固定住。
固定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紧。
固定骨折部位后,应该尽快送伤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搬运术:搬运术是救护伤者的最后关键步骤。
在进行搬运时,一定要将伤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使用担架或手搬方式将其搬运到车上或医院急诊室。
在搬运伤者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应该尽量避免顺着伤者的骨折、脱臼处搬运,以免进一步伤害。
以上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术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如尽量保持镇静,保持安全距离,以免受到伤者的偶然伤害。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基本技能,并能够正确地应用于实际急救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救护伤者、保护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压迫法
间接指压法
间接指压法
间接指压法
直接压迫止血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各种伤口, 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当 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 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 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 布制止血带。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间接压迫法 (指压止血)的特点
动脉名称 压迫部位 压迫方向 止血范围
颞动脉 耳屏前方 颞骨 头部前面、额、 颞部 面动脉 下颌角前约1.5cm 下颌骨 面部 锁骨下 锁骨上方, 动脉 胸锁乳突肌外缘 第一肋骨 肩部及上臂部 肱动脉 上臂内侧 肱骨 前臂 指动脉 第一掌指关节跟部两侧 第一指骨 手指 股动脉 腹股沟皱纹中点 股骨 大腿、小腿 胫前后动脉 内踝与跟骨之间 足背皱纹中点 跟骨;距骨 足部
位,然后打气至伤口停止出血。
(3)、布质止血带止血法将 三角巾折成带状或将其他布 带绕伤肢一圈,打个蝴蝶结; 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内, 提起小棒拉紧,将小棒依顺 时针方向绞紧,将绞棒一端 插入蝴蝶结环内,最后拉紧 活结并与另一头打结固定。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 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 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 下1/3交界处。 (2)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 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 (3)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这 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 (4)时间:一般不应超过5h,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 时间为1~2mln。 (5)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 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不写标记,但必须当 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止血、固定技术
运动损伤急救处理
目的意义: 在运动现场,一旦发生损伤,如能进行迅速 而正确的急救处理,不仅对救护伤者生命,减轻 痛苦和预防并发症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 下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创伤伤员39%由于出血死亡。 正确止血挽救生命。
运动损伤急救处理
要求: 掌握常用的止血方法,掌握不同部位的 损伤如何进行包扎和固定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左手在离带端约10cm处由拇指、示指和中指紧握,使手背向下放在 扎止血带的部位,右手持带中段绕伤肢一圈半,然后把带塞入左手
的示指与中指之间,左手的示指与中指紧夹一段止血带向下牵拉,
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外观呈A字型。
(2)、气性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血压计袖带,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把袖带绕在扎止血带的部
4.股骨干骨折固定法
5.小腿骨折固定法
6.脊柱骨折固定法
注意事项
1.固定前如有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包扎, 如有休克,应先抗休克。 2.开放性骨折,原则上现场不复位。 3.夹板长度和宽度要适宜。 4.固定时患肢应保持功能位。 5.夹板不应与皮肤直接接触,其间应衬垫敷料。 6.绑扎绷带或三角巾时,松紧要适宜。 7.固定中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填塞止血法
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 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适用于颈 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
二、固定
适应症: 适用于四肢的骨折、脊柱的骨折、骨 盆骨折
物品准备
操作方法
1.锁骨骨折固定法
2.肱骨骨折固定法
3.前臂骨折固定法
运动损伤急救处理
一、止血法
器材:弹性止血带、纱布绷带、三角巾、敷料等
方法: 1、抬高伤肢法 将伤肢抬高,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适用于四肢毛细血管及小 静脉出血,也可作为其他情况下的辅助止血。 2、加压包扎法 先用消毒敷料覆盖伤口,后用绷带加压包扎。适用于小静脉及 毛细血管出血。 3、加压屈肢止血法 前臂、手和小腿、足部出血时适用。将棉垫或绷带卷放在肘或 膝关节窝,屈曲小腿或前臂,再用绷带做“8”字包扎。 4、间接指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