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指南
2019教育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数学
2019/5/26 20血
2019/5/26 21
Company name
肝脓肿CT
2019/5/26 22
Company name
胃癌
约占2%~4%,癌组织缺血坏死,表面 发生糜烂或潰疡,侵蚀血管引起大出血; 黑便比呕血更常见;
2019/5/26 23
Company name
2019/5/26 47
Company name
胃镜检查
2019/5/26 48
Company name
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目前已多为胃镜检查所代替, 故主要适用于有胃镜检查禁忌证或不愿进 行胃镜检查者,但对经胃镜检查出原因未 明,疑病变在十二指肠降段以下小肠段, 则有特殊诊断价值。检查一般在出血停止 数天后进行。
Company name
出血性胃炎
约占5%,多有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物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或肾上腺皮质 激素药物史; 可发生在休克、脓毒症、烧伤、大手术和 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以后; 表现为表浅的、大小不等的、多发的胃粘 膜糜烂,可导致大出血。
2019/5/26 17
Company name
出血性胃炎内窥镜
染,休克 胆道出血:胆管结石,蛔虫史,B超肝脓肿,血管瘤,肝 癌
2019/5/26 38
Company name
仔细的体格检查
如果发现有蜘蛛痣、朱砂掌、腹壁皮下静 脉曲张、肝脾肿大、腹水、巩膜黄染等表 现,多可诊断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 的出血。
如果有类似胆绞痛的剧烈腹痛为前驱,右 上腹多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可触及肿大的 胆囊,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并出现黄疸, 多可诊断为肝内胆道出血。
线检查证明有胃十二指肠潰疡的病人; (2).有肝炎或血吸虫病史,或过去曾
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4)儿童下消化道出血为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包括小肠和结直肠出血,临床上常以便血为主要表现。
成人LGIB 发生率低于上消化道出血,占全部消化道出血的20%~30%。
LGIB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严重出血者可危及生命,但国内外目前尚无针对儿童的共识或指南供临床借鉴。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消化疾病诊治协同创新联盟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牵头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4)”(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对小肠和结直肠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和推荐,旨在规范儿童LGIB的诊治流程。
一、儿童LGIB的定义儿童L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病变所引发的出血,部位包括近段空肠及以下的小肠、盲肠、阑尾、结肠与直肠,不包括痔疮、肛裂等出血。
LGIB最常见症状为便血,粪便颜色因出血量、出血部位与出血速度而异。
显性出血常表现为柏油样便、果酱样便、暗红色便或鲜红色血便,小肠近端出血量大时偶有呕血;而隐匿性出血的粪便颜色可基本正常。
二、LGIB的病因【推荐意见1】LGIB病变最常见于结直肠,病因随年龄及出血部位不同而不同,要具体分析并排除消化道假性出血(证据等级Ⅱa;推荐强度B)。
LGIB的原发病灶约90%以上位于结直肠,其余发生于小肠。
儿童结直肠出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结直肠息肉、慢性结肠炎、肠套叠、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肠道过敏性疾病、IgA血管炎(过敏性紫癜),少见病因包括肠重复畸形、肠白塞病、移植物抗宿主病、血管畸形、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等。
小肠出血常见病因为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克罗恩病、IgA 血管炎、小肠血管畸形、小肠溃疡及小肠炎等。
不同年龄儿童LGIB病因有所不同,新生儿出血病因:食物过敏、维生素K1缺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凝血功能障碍、未定型结肠炎、先天性巨结肠、肠扭转、肠重复畸形等。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管理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管理2019年2月,英国胃肠病学会(BSG)发布了首个英国急性下消化道出血(LGIB)诊断和管理指南。
指南主要聚焦成人LGIB的诊断和管理,包括风险评估、诊断干预以及出血的治疗。
还涉及正在接受抗凝药物(包括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LGIB的管理,以及血液输注和血红蛋白阈值和目标值。
主要推荐意见1.建议将下消化道出血(LGIB)分为不稳定性出血和稳定性出血[不稳定性出血定义为休克指数(SI)>1]。
稳定性出血患者应使用风险评估工具(例如奥克兰评分)分为严重出血和轻微出血。
(弱推荐,中等质量证据)2.建议轻微自止性出血(例如奥克兰评分≤8分),不存在其他住院指征的患者可出院接受紧急门诊调查。
(强烈建议,中等质量证据)3.建议严重出血患者应该住院进行结肠镜检查。
(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4.初始复苏后和(或)疑似活动性出血患者,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1,在计划进行内镜治疗或放射治疗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在确定出血部位方面速度最快,损伤最小。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5.由于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关的LGIB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源,如果初步CTA检查没识别出出血部位,建议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如果患者在初步复苏后情况稳定,可首先进行胃镜检查。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6.CTA检查阳性后应尽快进行导管造影栓塞以获取最大的成功机会。
在提供24/7介入放射学服务中心,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在60分钟内进行。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7.除外特殊情况,任何患者都不应进行紧急剖腹探查手术,除非已尽力通过放射学和(或)内镜检查手段定位出血部位。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8.对于临床情况稳定但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RBC)输注的患者,建议应用限制性RBC阈值(Hb 70 g/L, 输注后Hb目标浓度为70~90 g/L),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输注RBC阈值为Hb 80 g/L,输注后Hb目标浓度为100 g/L。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原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围。
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成为下段消化道出血.临床根据失血与速度将消化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急性出血。
80%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自限性,急性大量出血死亡率约占10%;主要是持续性出血和反复出血者;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占30%-50%;而下消化道出血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
【病因和分类】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现按消化道解剖位置分述如下。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这些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溃疡、食管肿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的损伤、放射性损伤、强酸和强碱引起的化学性损伤.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包括药物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息肉、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膈疝、胃扭转、憩室炎、钩虫病、杜氏病(Dieulafoy lesion)以及内镜诊断、治疗操作后引起的损伤.3、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4、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
5、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蛔虫症、胆囊或胆管癌、肝癌、肝脓肿或肝出血管病变破裂出血,由十二指肠乳头部流入肠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脓肿、胰腺囊肿出血破裂、重症胰腺炎、胰腺癌等。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
方法:分析12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78例(61. 4% )位于上消化道; 49例(38. 6% )位于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48·7%,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16. 7% )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2. 8%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和炎症性病变,分别占55. 1%和16. 3%。
结论:消化道出血的部位以上消化道多见,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而下消化道出血则以瘤多见。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共127例患者,男88例,女39例,年龄24~78岁,中位年龄54.5岁。
因呕血就诊者34例,因黑便或便血就诊者61例,因同时呕血和黑便就诊者23例,否认呕血或黑便史、以其他症状(头晕、心悸、腹胀等)就诊,大便隐血阳性者9例。
1.2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排除因口、鼻、呼吸道疾病出血吞入食管及药物、食物造成的大便变黑情况。
所有患者均行内镜检查(胃镜或纤维结肠镜),必要时履行病变部位活检。
对内镜未明确病因者,进一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胶囊内镜或剖腹探查手术,直至明确病因,对于肿瘤性病变行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经以上程序未明确出血原因者列入不明原因。
2 结果2.1 消化道出血的部位127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 78例位于上消化道, 49例位于下消化道,分别占61·4%、38·6%。
胃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部位,占52·6% (41/78),其次是十二指肠及胆道、食管,分别为37·2%、10·2%。
小肠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部位,占57·1% (28/49);其次为结肠、直肠及肛周,分别占30·6%、12·3%。
2.2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肿瘤常见,分别占48·7%、16·7%、12·8%和9·0% 。
2019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完整版)
2019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主整版)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第一诊断为胃出血(ICD-10:K92.201) Z残胃出血(ICD-10:K92.202),十二指肠出血(ICD-10:K92.20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7),上消化道出血(ICD-10:K92.208)o《亚太地区工作组关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共识意见:2018年更新》(GUt f2018,67(10):1757-1768.);《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2):793-798.);《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2015)》(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2):203-219.)o1 •有呕血和(或)便血(包括黑便和血便)。
2.伴或不伴有心悸、头晕、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和休克等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表现。
3.胃镜检查发现出血病灶,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
根据《亚太地区工作组关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共识意见:2018年更新》(GUt f2018,67(10):1757-1768.);《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 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2):793-798.);《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2015)》(临床肝胆病杂志Z2016,32(2):203-219.)。
1 •纠正循环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必要时输血。
2•应用抑酸药物、必要时可应用止血药物或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治疗。
3.内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诊断病因的治疗(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92.201/K92.202/K92.203/K92.207/K92.208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编码。
2.有呕血、便血(包括黑便、血便)等表现,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同意胃镜检查且无胃镜禁忌者。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目的分析影响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方法选取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总结。
结果100例患者中,85例为上消化道出血,15例为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结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炎。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大多数,其中消化性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肿瘤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标签:消化道出血;病因;相关分析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其中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胰表等病变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1]。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其出血的病因则容易延误治疗。
本研究探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均以呕血或黑便、大便隐血阳性收入院。
其中男性79例,女性21例,年龄18~78岁,平均51.3岁。
1.2 诊断方法诊断按《实用内科学》第13版诊断标准进行[2]:①吐血或黑便史;②头昏、心悸、虚弱、晕厥等;③大便隐血试验强阳性;④血压、脉搏改变;⑤血红蛋白<90 g/L,血细胞比容<28%;⑥胃镜检查发现出血灶和明确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灶炎症所致出血。
程度分级。
①轻度:出血量<500 ml,黑便成形;②中度:出血量为500~1000 ml,大便稀、色黑如漆,脉率为100/min,血红蛋白为70~90 g/L。
2 结果2.1 消化道出血的部位100例患者中,85例(85%)为上消化道出血,15例(15%)为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见的部位是胃,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8.8%(50/85),其次是食管、胆管和十二指肠部位。
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结肠,占73.3%(11/15)。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南
Rockall评分系统
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临 床广泛使用的评分依据之一,将患者分 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其取值范围 为0~11分。
注:a: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心 率<100次/min;b:收缩压>100 mmHg,心率>100次/min; c:收缩压<100 mmHg,心率>100次/min; Mallory-Weiss综合征为食管黏膜撕裂症;积分≥5分为高危, 3~4分为中危,0~2分为低危。
博学求精 崇德至善
ANVUGIB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黑便症状,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
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 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 血,应避免漏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可确诊。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2018 版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消化科 魏毅强 2019-04-15
定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是临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博学求精 崇德至善
重视病史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消化性溃疡常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史; 应激性溃疡患者多有明确的应激源; 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 有黄疸、右上腹绞痛症状应考虑胆道出血。 药物性溃疡常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病史。
博学求精 崇德至善
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消化道出血是指血液从食管、胃、小肠或结肠等消化道部位出血的病症。
由于消化道出血原因复杂,病情危重,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推荐流程:1.临床评估: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出血的频率、程度和症状等。
同时还需了解有无相关的医疗史,如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手术等。
实施全身体格检查,注意查体包括血压、心率、皮肤黏膜等情况,检查是否有腹胀、腹痛或肝脾肿大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为后续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3.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对于不明原因出血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通过胃镜、结肠镜等内窥镜进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黏膜,了解病变部位、程度和性质等信息。
4.影像学检查:如经经内镜超声内镜、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辅助内窥镜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5.必要时还要考虑其他特殊检查:如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动态血管造影等。
6.病因诊断:根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上述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出血的原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肿瘤、血管畸形、克隆病、异物刺伤等。
7.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病因和出血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可以首先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如止血药物、镇静剂等。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严重,需要考虑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止血、血管内栓塞术等。
8.随访和复查: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评估病情的变化。
对于有慢性或复发性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随访,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总之,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全面评估病情,确定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时干预治疗。
同时还需注意术后的随访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术后复发。
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小肠出血诊断
• (一)初步临床评估 • 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用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出血部位和原因。
同时,应采集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等相关病史,其中也包括近期 是否做过消化道外科手术或者内镜下治疗的病史,以及在便血前是否进行过直肠 灌肠等局部治疗的病史。 • 体格检查应该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以及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等全身 体格检查,并应进行肛门指诊。 • (二)出血严重度与预后判断 •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当患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时也提示失血量 较大。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是判断失血量的重要指标。
治疗
• (二)药物治疗 • 1.小肠出血的药物治疗 • 出血病变部位不明或病变弥漫,不适用内镜治疗、手术治疗或血管造影栓塞治
疗和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采用药物治疗。针对小肠出血的药物中生长抑素及其 类似物和沙利度胺有一定疗效。 • 2.结直肠出血的药物治疗 • 常用止血药物有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蝮蛇蛇毒血凝酶(巴曲亭)等。 • (三)内镜下治疗 • (1)热凝固治疗。(2)金属夹止血。(3)黏膜下注射。(4)联合方法。
小肠出血诊断
• 小肠出血的诊治流程图 • 根据出血的部位、速度、出血量及相关病因,可表现为缺铁性贫血、粪便隐血
试验阳性、黑便、血便、呕血或全身循环衰竭表现如头晕、乏力、心悸、晕厥 等。 • (2)体格检查: • 对于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需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及全身体格 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是否存在腹部压痛及腹部包块;详细的肛门指检。 • (3)辅助检查: • 1)影像学检查。2)内镜检查。
治疗
• (一)支持治疗 • 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对于急性大出血患者,应先复苏再治疗。 • 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循环容量缺失程度、出血速率、年龄和并发症情
2019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ppt
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
Rockall评分系统分级
高危人群积分5分,中危3-4分,低危0-2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Rockall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评分系统
变量
年龄(岁) 休克 伴发病
0
<60 无休克 无
内镜诊断
无病变,M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的 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 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吻合口 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
诊断
1.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及周围循环衰竭体征,急性上消出 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2.内镜检查无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 ANVUGIB可确立。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诊治指南
重症医学科 2021.02.27
概述
•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是急诊科常见的问题,随 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ANVUGIB的诊治 取得显著进步,但其病死率仍高达6%-10%, 且对各种诊疗技术的应用及其指征也存在较大 的差异。2005年1月第一期中华内科杂志编委 会制定。
尿量大于30ml/h。 ➢ 提示活动性出血
(1)根据症状和化验情况判断 (2)根据内镜检查溃疡基地情况判断
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
(1)根据症状和化验判断活动性出血 ✓ 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呕吐物呈鲜红或排出暗红血便,
或伴有肠鸣音活跃。 ✓ 经补液周围循环无改善,或暂时好转而又恶化,CVP仍
有波动,稍稳定又再下降。 ✓ RBC、Hb、与Hct继续下降,网织持续增高。 ✓ 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Bun持续或再次增高。 ✓ 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2019/8/25
22
2019/8/25
23
诊断----休克与休克指数
1、休克: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 血容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 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
2、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常用来帮助判定休克的有无及轻重 指数为0.5多提示无休克;
3、周围循环状态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 恶化
4、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 持续增高
5、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2019/8/25
13
治疗要点
1、一般急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指标 2、积极补充血容量 :输液(平衡液扩容等)与输血(Hgb<70g) 3、止血措施
项目
心率 次/min
收缩压 mmHg
呼吸频率 次/min
体温 ℃
3 <70
2 <40
70-80 <9 <35
意识
1 41-50 81-100
评分 0 51-100
1
2
3
101-110 111-130 >130
101-199
≥200
9-14 35-38.4
清楚
15-20
21-29
≥30
对声音 有反应
>38.5
对疼痛有 反应
无反 应
MEWS评分是5分是鉴别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 临界点。 当MEWS评分<5分时, 多不需要住院治疗 当MEWS评分>5分时病 情恶化的可能性很大,多 需住院治疗 当MEWS评分>9分时, 死亡危险性明显增加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医学教材
1
OGIB的概念
2
OGIB出血病灶不易发现的因素
3
OGIB病因与部位
4
OGIB的诊断方法及流程
5
OGIB的治疗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ucre Gas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概念:
是指经过常规消化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 和X线小肠钡餐检查或小肠CT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 复的发作的消化道出血。 占消化道出血的3%~5%。
Thank You !
➢ 除非有活动性出血,某些病变的表现并不明显;
➢ 在内镜检查时可能发现不止一处的出血;
➢ 缺乏内镜的重复检查,如内镜检查时,病灶已停止出 血,难以发现或易被忽略;
➢ 临床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但并非源于消化道出血,而是由 于咽下鼻、口咽部或肺部疾患的出血所致。
· 有文献报道,最常见引起OGIB的小肠出血是肿瘤和血管 病变,它们的发生率与年龄相关,在30-50岁的患者中肿 瘤是最常见,小于30岁患者Meckel憩室最常见,老年人 血管病变是主要的出血原因。血管病变国外报道占5- 10 %,可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瓣膜性心脏 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肝胆疾病:
· 胆道梗阻伴胆道内高压、胆道严重感染以及肝胆外伤或 医源性损伤(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皮肝穿剌胆道造影、活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等)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均应考虑胆道出血的可能 性。
罕见的OGIB出血病因:
· 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Osler病)、肠道淀 粉样变性等。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隐形出 血
显性出血
大出血
重复常规胃肠镜
血管造影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症状,如何治疗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232020年 第29期界模糊不清,T2加权像的相应区域高讯号,而SITR 序列该区域高信号。
MRI 属于骨髓水肿评价最有效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显示病变范围、程度和变化,同时还能评价病情进展、疗效。
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尚未明确骨髓水肿的具体发病机制,所以诊断方法首先为排他法,排除因感染、创伤、肿瘤、激素药物等导致局部疼痛、关节功能受限患者。
有学者总结诊断标准为:(1)患者发病部位疼痛,并排除激素药物、感染外伤史。
(2)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自发性消失,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恢复正常。
(3)MRI 的病变区Tl 加权像骨髓低信号,而T2加权像信号正常或者增高。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MRI 受限(比如强制性体位、老年痴呆患者无法配合,且心脏起搏器者、金属异物伪影者、幽闭恐惧症者和存在其他禁忌证者不适用),同时MRI 检查的预约时间、检查时间比较长,不能及时准确地评估,可能导致病情延误、影响治疗。
创伤是骨髓水肿最常见原因,CT 可对骨折细节进行准确评估,但骨髓水肿因在髓腔内有正常骨小梁,病理过程在常规CT 中衰减值变化很小,不能同骨髓区分,不能给出可靠评估。
常规X 线、超声对于骨髓水肿无能为力,尽管同位素扫描可检出病变,但解剖分辨率差,且定位不准确。
随双能量CT 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有研究证实通过双能量CT 成像可准确诊断骨髓水肿,且能够做定量分析。
而且,随C 技术以及后处理软件升级完善,会进一步提高双能量CT 对于骨髓水肿诊断的准确性,有望成为骨髓水肿常规诊断手段。
骨髓水肿应同缺血性坏死进行鉴别诊断,对于缺血性坏死来说,在成年人中常见,其发生同使用过量激素、酒精刺激、创伤等致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有关,所以有确定发病诱因,该病在MRI 表现是软骨下出现双线征,T1加权像低信号,而T2加权像中等强度信号。
而且缺血性坏死大都继发于骨髓水肿,所以水肿面积大于坏死面积。
缺血性坏死大都是进展性的,骨髓水肿大都是自限性的,结合症状、病史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定期复查,并结合X 线、MRI 指征,防止错诊、漏诊。
2019上消化道出血指南解读
峰,3~4天后降至正常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 紧急治疗期
三个阶段 病因诊断期 加强治疗期
紧急治疗期
A、时间:患者入院6~48小时,
B、治疗目标是:控制急性出血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及评估
C、治疗手段:
PPI
联合应用 生长抑素
抗菌药物
病因诊断期
时间:入院48小时内 急性出血得到控制,患者血液动力学稳
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
①通常主张先输液,存在以下情况考虑输血:收缩 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下降超过30 mmHg;血红蛋白低于70g/L,红细胞压积 低于25%;心率增快,超过120次/min。
②病情危重、紧急时,输液、输血同时进行。不宜 单独输血而不输液,因患者急性失血后血液浓缩, 此时输血并不能有效地改善微循环的缺血、缺氧状 态。输注库存血较多时,每600mL血应静脉补 充葡萄糖酸钙10mL。对肝硬化或急性胃黏膜损 害的患者,尽可能采用新鲜血。
伐普肽是新近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 以50μg静脉推注后,以50μg/h维持 (国内尚未上市)。
抗菌药物
活动性出血时常存在胃黏膜和食管黏膜 炎性水肿,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止血, 并可减少早期再出血及感染,提高存活
率。
a收缩压>100mmHg(1mmHg=0.133kPa),心率
2019《急Βιβλιοθήκη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诊治专家共识》 --解读
定义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包 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管等。
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两类
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静脉曲张性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 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占前三位病因 胃溃疡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接诊处理指南(doc)
---------------------------------------------------------------最新资料推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接诊处理指南(doc) 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接诊处理指南 I 常用知识 I.1 失血量的临床评估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休克指数失血量(%) 70 140 0.5 0 100 100 1.0 30 120 80 1.5 30-50 140 70 2.0 50-70 I.2 低血容量休克的判断及补液(英国胃肠病学会推荐) 指标分级 1 2 3 4 血液丢失(ml) 750 750-1500 1500-2019 2019 血液丢失(%bv) 15% 15-30% 30-40% 40% 脉率 100 100 120 140 血压正常正常下降下降脉压正常或增加减低减低减低呼吸率 14-20 20-30 30-40 35 尿量 30 20-30 30-40 35 精神状态轻度焦虑中度焦虑焦虑和意识模糊意识模糊和昏睡液体补充晶体样液晶体样液晶体样液和血液晶体样液和血液 I.3 英国胃肠病学会推荐的部分术语I.3.1 再出血是指急性出血发作后生命体征及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稳定后24小时或以上后出现的新的呕血和黑便。
I.3.2 不能控制的活动性出血 6小时内不能控制的出血指6小时内输血4个单位以上仍不能使收缩压增加20mmHg或收缩压70mmHg,及/或不能使脉率减少至100次/分或较基线脉率减少20次/分; 6小时以后不能控制出血指下列任何一项:6小时后出现呕血; 6小时后出现血压下降20mmHg及/或脉率增加20次/分,需要输血2个单位或更多以使血细胞压积27%,或血红蛋白90g/L。
I.4 Rockall 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评分系统变量评分 0 1 2 31 / 15年龄(岁) 60 60-79 80 生命征 SBP100mmHg,P100 次/分 P100 次/分,SBP100mmHg SBP100mmHg,P100 次/分伴发病无心衰、缺血性心脏病和任何主要的伴发病肝衰竭、肾衰竭和癌肿播散诊断食管贲门粘膜撕裂/无病变/无近期出血迹象所有其他诊断上消化道恶性疾病显著近期出血迹象无或有黑点上消化道中有血液、血凝块黏附/可见喷血总分3 者伴有良好的预后,总分8 者伴有高死亡危险性 I.5 有关出血临床评估的注意事项以血流动力学状态了解出血严重程度时,直立后收缩压下降20mmHg或体位变化后脉搏增加20次/分,均提示失血量至少超过血容量的20%,出现卧位性低血压后应避免病人更换体位测量血量。
消化道出血
1/50.【A1型题】下列消化道出血的相关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B.上消化道出血比下消化道出血常见C.表现为黑粪的消化道出血,可将黑粪是否消失作为出血停止的指标D.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E.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不严重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上消化道大出血经过恰当治疗,可于短时间内停止,但肠道内积血需经2~3次排便才能排尽,故黑粪不能作为继续出血的指标2/50.【A1型题】下列不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的是A.结肠癌B.黑斑息肉综合征C.溃疡性结肠炎D.消化性溃疡E.痔查看答案:答案:D解析: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痔、肛裂是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常见的病因有肠息肉、结肠癌、静脉曲张、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性病变、肠道碧室、血管病变,肠套叠等。
「3/50.【A1型题】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消化性溃疡B.门静脉高压)C.应激性溃疡)D.胆道出血)E.胃癌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以下五种:①消化性溃疡约占一半,其中75%是十二指肠溃疡;②门静脉高压症约占25%;③出血性胃炎又称糜烂性胃炎,约占5%;④胃癌占2%~4%;⑤胆道出血较少。
」---------------4/50.【A1型题】呕血最常见的疾病是)A.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B.消化性溃疡C.胰腺癌D.食管癌E.急性胃黏膜病变查看答案:答案:B解析:呕血常见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
5/50.【A1型题】上消化道出血不包括出血的部位是)A.胰腺)B.肝、胆)C.十二指肠)D.食管√E.口腔查看答案:答案:E解析:无6/50.【A1型题】下列关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已接受过胃镜和肠镜检查B.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可分成上、中、下消化道出血C.胶囊内镜和小肠镜检查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检查手段D.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显性或隐性出血E.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出血源均在小肠查看答案:答案:E解析: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出血多数源于小肠7/50.【A1型题】哪一种消化道出血表现最不易确定出血源自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A.呕血B.便血C.黑粪D.常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E.呕血/黑粪查看答案:答案:D解析:呕血和呕血伴黑粪为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黑粪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只有常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难以判断出血来源8/50.【A1型题】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老年患者,调整输血量最好根据A.血压情况B.中心静脉压C.尿量D.心率情况E.以上均不是查看答案:答案:B解析:无9/50.【A1型题】下列消化道出血的相关陈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黑粪就是上消化道出血)B.便血就是下消化道出血C.消化道出血5~10ml粪便隐血试验即可阳性D.急性大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就可有明显变化)E.一般成人一次出血量超过200ml,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略10/50.【A1型题】下列关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上消化道出血后白细胞计数可以增高B.以低热为主,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C.血尿素氮升高,24~48小时可达高峰,3~4天后降至正常D.出血后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升高,所以血象检查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依据E.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粪查看答案:答案:D解析:无11/50.【A1型题】在确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时不合适的检查是A.急诊胃镜B.急诊X线锁剂造影检查C.血常规D.肝、肾功能检查E.腹部B超查看答案:答案:B解析:无12/50.【A1型题】估计血容量最好的指标是A.中心静脉压B.脉压)C.动脉舒张压D.动脉收缩压E.肺毛细血管樱压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无13/50.【A1型题】关于上消化道出血,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最常见的原因是门脉高压症)B.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应立即手术)C.门脉高压症引起的出血都是因为食道胃底静脉破裂造成的)D.早期内镜检查是大多数患者首选的诊断方法)E.胆道出血常因胆道手术造成查看答案:答案:D解析:无14/50.【A1型题】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十二指肠疾病不包括以下哪种)A.十二指肠异位胰腺B.十二指肠球炎C.十二指肠溃疡D.十二指肠想室炎)E.十二指肠塑积症查看答案:答案:E解析: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十二指肠疾病有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憩室炎,糜烂性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肿瘤、结核,Crohn病,嗜酸性胃肠炎,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镜在常见临床情况下应用的系列讨论之一。
由美国消化内镜学会提供。
在撰写这一指南的过程中,除MEDLINE检索到的文章外,还参考一些专家推荐的文章。
内镜的合理应用指南基于目前的一些重要的综述和专家共识。
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对照研究加以确定和必要的修订。
临床实际情况和指南有所差异时应适当调整。
0引言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OGIB)是指消化内镜(包括结肠镜和/或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阴性的不明来源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1]。
关于OGIB的资料(包括其预后和临床结果)很少,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无有效方法。
据估计大约5%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发生于Treitz韧带和回盲瓣之间[2]。
30-40%发生于小肠血管异常[3]。
主要发生于老年人[4]。
30-50岁之间患者,肿瘤为主要原因,例如平滑肌瘤、类癌、淋巴瘤和腺癌,年轻患者主要是与Meckel憩室相关的溃疡[5]。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已证实与直肠的糜烂、溃疡和狭窄有关,因此,可能也是OGIB的潜在因素之一[6,7]。
OGIB的其他少见诱因包括胰出血性疾病[8]、类圆线虫感染[9]、盆腔的放射性治疗[10]、弹性纤维性假黄瘤[11]、Dieulafory损伤[12]。
OGIB分为隐匿性和显性两大类,前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铁性贫血和大便隐血阳性。
后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可见的出血,如黑便、血便。
在评价小肠出血前,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应重复做,因为首次内镜检查有较高的漏诊率。
上消化道内镜容易漏诊的有Cameron糜烂、消化性溃疡、血管病变。
应行结直肠镜以排除易漏诊的结肠病变和发展中隐匿的回肠病变,包括血管扩张和异常新生物。
1诊断学检查1.1上消化道内镜即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作为怀疑上消化道出血的初步检查手段。
初次行EGD为阴性时可重复检查以提高阳性率[13-16]。
研究表明推进式小肠镜检出的病变中,64%是常规内镜可检查出的[13]。
OGIB患者做小肠镜之前要重复EGD检查,据研究这样可提高EGD的阳性率,包括肠疝患者和有NSAID病史者[14]。
如果消化道出血患者已经发生缺铁性贫血(IDA),必须在做EGD时行小肠活检,尽管对此类患者小肠活检的报道众说纷纭[17,18]。
1.2 推进式肠镜(PE)PE是利用一条长的内镜经口插入空肠腔中,用以检查小肠中的大段病变,特别是应用于OGIB患者。
PE诊断率可达40-65%[13,16,20]。
PE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诊断性检查,还可进行介入治疗。
可对病变进行活检,在发现出血点时可利用电凝法来止血。
一项前瞻性试验在常规结肠镜诊断IDA后比较PE与EGD的诊断价值[21],结果发现PE可以将诊断率从41%提高到67%,而且费用相对少。
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PE检查,78%的患者有阳性结果,而且从住院天数和输血情况来看,临床结果可获得改善[22]。
一项研究表明对OGIB患者PE比全小肠钡剂造影(SBFT)诊断价值高[23]。
研究表明PE改善了40-73%患者治疗疗效[14,15]。
对83例隐匿性OGIB患者的回顾性调查表明PE诊断率达59%[24]。
血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病变,通常给予双极电凝法及激素治疗,长期临床随访(平均随访12.2 mo)提示疗效较好的为50%。
然而PE应用可减少输血量,并提高生活质量[25]。
探测肠镜(SE)是一条长约270-400 cm的内镜,利用小肠的正常蠕动插入[26]。
这项检查技术要求高,不常用,因为其操作时间太长,即使发现了病变也无法进行治疗或活检。
1.3胶囊内镜(CE)无线视频的胶囊内镜是一种新技术,可通过内镜检测小肠病变[27,28]。
这种胶囊长26.4 mm,直径11 mm,在空腹8 h后服下,小肠蠕动推进胶囊前进。
胶囊由一个镜头、一个光源、一个CMOS 芯片(互补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成像所需)、一个电池和一个发送装置组成。
以2/s的速度发送信息到系在腰带上的记录装置上,然后下载到计算机工作站上,人们可以在电脑上用相应的软件查看[29]。
这项新技术可有助于诊断OGIB和IDA[30,31]。
早期一些研究表明对小肠疾病的OGIB诊断率高,优于PE和SBFT[32-37]。
也有资料表明CE可作为PE的补充,因为胃食管病变尚有较大的漏诊率[32]。
在包括PE在内的检查阴性的患者中有近一半可通过CE发现潜在出血点。
CE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进行治疗及精确定位病变部位。
胶囊可能被卡住从而需要外科取出,并且在对可能有阻塞性病变、狭窄、吞咽困难或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使用时要十分小心[38]。
推荐CE检查前对小肠进行对照研究以排除阻塞性病变,尽管这是否能减少CE检查并发症目前仍不清楚[39]。
为了明确CE对OGIB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放射学2.1小肠的放射影像学对照研究SBFT被用为对小肠潜在出血点来源的筛选检查。
一项对SBFT和PE比较研究认为在对OGIB的评估上PE的诊断率高[23]。
SBFT对OGIB的诊断率0-5.6%[40,41]。
与SBFT比较, 灌肠法可使小肠能获得更好的细节显影。
通过在近端小肠插入鼻肠管,灌入对比剂后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42]。
一组128例OGIB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在确定明显的或高度怀疑的损伤时, 此法有21%的诊断率[43], 其中13%是小肠肿瘤[44]。
另一项研究显示虽然其中一小组患者通过明确的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诊断率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诊断率较低。
大多数研究都显示灌肠法比SBFT有较高的诊断率[45,46]。
对于检测血管扩张,灌肠法的诊断率较低[43]。
在PE阴性的患者中,灌肠法可确定其中8%患者的出血点[47]。
但患者明显的不适可能会限制此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2.2 核扫描显性OGIB的患者如果出血速度保持在0.1-0.4 mL/min之间,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可能会有帮助。
Tc99m标记的红细胞扫描最为常用。
活动性出血患者在通过常规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仍无法确定出血点的情况下,此法使用最多。
通过扫描可以定位出血点,然后就可以通过内镜检查或血管成像验证,也可以用以指导外科治疗[48]。
虽然属于相对敏感的检测,核医学扫描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出血区域,在指导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一个评估Tc99m标记的红细胞闪烁扫描法的研究中,85%的病例无法定位出血,并且无法充分地血管成像[49]。
在适当设置后,对OGIB来说,Meckel’s扫描也是一种较好的检查。
它使用Tc99m-高锝酸盐,并且有75-100%的灵敏度[50]。
但是,阳性的扫描只能显示胃黏膜的存在,而不是明确的出血点。
2.3 血管成像术在显性OGIB中,若出血速度大于0.5 mL/min,血管成像技术可能也有帮助。
出血表现为向肠腔内的活动性溢出。
不幸的是在OGIB中有用的数据很少。
虽然在技术上核扫描应该更敏感,但血管成像有可能在定位上更有效[51]。
在一个有36名患者的内脏血管成像的研究中,诊断率达44%。
其中没有假阳性,但有3个假阴性。
有证据表明如果初次血管成像是阴性结果,那么有必要复查[52]。
血管成像技术也用于栓塞定位或外科手术前检查。
对于将要手术的患者,术前通过联合使用亚甲蓝染剂选择性放置血管成像导管,可以更精确对出血点定位,从而可切除最少量的小肠[53]。
血管成像可以用来诊断无出血的血管扩张和肿瘤组织。
螺旋CT成像是一项更新的技术。
它将导管插至腹主动脉,然后注入造影剂显影。
如造影剂外渗在肠腔内形成大片高密度区,即可定位出血位置。
一项有13例患者的对比螺旋CT血管成像和传统血管成像研究发现,CT血管成像在定位OGIB时更快更容易,并且可以指导随后的选择性常规血管成像[54]。
2.4 激发测试为了避免假阴性研究,有人提出在出血点扫描或血管成像时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如妥拉唑林、硝酸甘油)、抗凝剂(肝素)、纤溶蛋白酶(尿激酶,链激酶)以诱导出血。
有些研究者报道诊断率有所提高[55],也有人发现效果并不明显[56],并且会由此导致成本-效果和安全方面的问题[57]。
3外科对于需大量输血和/或反复住院的OGIB患者,通过剖腹术进行术中内镜检查(IOE)是常规使用的最后手段[58]。
术中内镜可通过口、直肠或行肠造口术进行检查。
没有一种可控制的试验可以用来比较此法和其他OGIB的检测方法,但看起来这一方法不但安全而且有效[59]。
一份早期有44例患者的研究显示,IOE可以发现70%的出血点,尽管治疗效果只有41%[60]。
一份研究显示联合使用其他定位检查时有82%的成功率[61]。
一份评估12例患者的研究报告发现有93%的病例达到末端结肠,并且大体上有58%的诊断率[62]。
近期一份有25名病例的报告发现, IOE在其中20例术前原因不明出血的患者中可检测到16例的病变, 在平均19 mo的随访中,出血率为30%[63]。
4 诊断方法隐性OGIB患者,如果通过反复的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仍未发现病变,并且不管如何补铁仍有复发的贫血,那么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小肠检查。
方法包括CE、PE或钡剂放射成像(SBFT或灌肠法)。
这些检测如何选择以及如何排序现在仍未确定。
如果这些检测是阴性的,那么再进一步的检查就需要权衡弊益了。
如果临床需反复住院或输血就需要进一步检测,必须考虑血管成像和/或术中内镜检查。
在显性OGIB的情况下,如果患者在检测时没有活动性的出血,就应采取和上述隐性OGIB相同的步骤。
如患者有活动性出血,那么应该重复进行EGD、PE和/或结肠镜检查。
如果结果为阴性,下一步应基于出血率和实用性考虑核扫描、血管成像和/或CE。
年轻患者应特别考虑Meckel’s扫描。
如果出血仍在继续,就应考虑重复进行血管造影或IOE。
5治疗措施OGIB的治疗依靠病因学。
如果确诊为肿瘤,则建议外科切除。
血管扩张可通过内镜下的电烙术或氩血浆凝结治疗,前提是病变部位在内镜可达到的范围内。
有证据表明减少血液丢失和输血对临床结果有积极的效应[64,65]。
如果血管扩张广泛存在于胃肠道,医学治疗包括适当的补铁(口服或胃肠外补充)、输血或激素治疗。
前瞻性纵向观察研究显示雌激素/孕酮治疗是有效的[66,67]。
但是,近期一个多通道随机试验发现激素治疗没有明显效果[68]。
奥曲肽显示有一定效果,但并没有被广泛的研究[69]。
总之,观察研究显示,OGIB包括约5%的胃肠道出血,大部分病变位于小肠,通常小肠病变包括血管扩张、肿瘤、NSAID肠道病变、Meckel相关溃疡。
专家认为,OGIB可以是隐性出血,表现为缺铁性贫血,或显性出血,表现为黑便或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