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打印。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语言学概论笔记一、绪论名词:语言学、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个别语言学、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普通语言学、微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文学、语言、言语、思维、符号、渐变性、参差性、语言的分化、语言的整化、语言的融合知识点:1、印度、希腊与罗马、中国,被认为是语文学的三个源头。
2、印度学者巴尼尼在整理、注释梵语诗歌集《吠陀》时,写出了杰出的《梵语语法》。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塔尔库斯对罗马史诗进行了编辑与整理,他的学生迪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写出了第一本被称为“语法最伟大的权威”——《希腊语法》。
3、英国人威廉·琼斯提出“印欧语假设”,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
4、德国学者施列格尔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
他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草创者。
5、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扑、格里木(即格林)、俄国的奥斯托克夫奠定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
6、索绪尔被称作“现代语言学之父”。
他的学生编辑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集中体现了他的语言学思想,如,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等等。
该书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7、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分三派:a、布拉格学派,被称为功能派。
b、哥本哈根学派,被称为“符号派”。
c、美国学派,被称为描写派。
8、转换生成法的创始人是乔姆斯基。
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目标是提出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
生成规则又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
前者用一套符号表示,如:S→NP+VP,NP→D+N,VP→V+NP(S代表句子,NP代表名词短语,VP代表动词短语,D代表限定词,N代表名词,V代表动词)。
词汇规则是生成合格句子的保证,即对一个句子内各成分加以限制。
如上例,“POST”前的名词一定是生物名词(一般指人)。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详细

《语⾔学概论》复习资料详细语⾔学概论第⼀章语⾔与语⾔学第⼀节绪论(语⾔学及其地位)语⾔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的科学。
语⾔是语⾔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说,语⾔学是以语⾔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门社会科学。
语⾔和⾔语的区分德·索绪尔(瑞⼠):20世纪最著名、影响最远的语⾔学家之⼀。
他的学说被誉为“哥⽩尼式的⾰命”,导致了欧美结构主义语⾔学派的诞⽣和发展,并使语⾔学成为⼀门真正独⽴的、⼗分专门的科学。
现代语⾔学的历史,正是从他这⾥开始的。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学之⽗”;索绪尔在《普通语⾔学教程》中对语⾔和⾔语的区分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其⽬的是为了纯化语⾔研究对象。
“语⾔”是说话所使⽤的⼀套符号系统;“⾔语”指说出来的话。
(语⾔和⾔语的关系:①抽象和具体的统⼀。
②⼀般和个别的统⼀。
③客观和主观的统⼀。
④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
)两者之间的联系(索绪尔称为的“第⼀个⼗字路⼝”)第⼀,没有⾔语就没有语⾔。
⾔语是第⼀性的,语⾔是第⼆性的。
第⼆,语⾔来源于⾔语⼜反作⽤于⾔语,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
区分的意义⾸先,它使语⾔的研究精确了范围;其次,对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再则,知道了这⼀道理,就会对⽇常⽣活中许多含混的概念重新建⽴较为清醒的认识。
语⾔的存在形式:⽂字产⽣以前,语⾔只有⼀种存在形式—⼝语。
⽂字产⽣以后,⼈们⽤⽂字把语⾔记录下来,产⽣了书⾯语,在书⾯语的基础上⼜产⽣了⽂学语⾔。
⼝语就是⼈们通过发⾳器官发出声⾳以表达意义的⾔语体系,这是语⾔的原始存在形式。
对于⼈类来说,在⽂字产⽣以前⼈们使⽤语⾔进⾏交际只使⽤⼝头形式。
书⾯语就是长期使⽤⽂字记录⼝语后所形成的书⾯⾔语体系。
⼝语和书⾯语的联系:(1)⼝语是书⾯语产⽣的基础。
(2)书⾯语是⼝语的加⼯和创造。
⼝语和书⾯语的区别:(1)存现形式不⼀样,表现风格不同。
(2)物质基础不⼀样,发展速度不同。
⾔语的形式:外部⾔语:⼈们可以听到或看到的话语。
内部⾔语:⼈们听不到的内⼼独⽩(⽤看不见的肌⾁说话)两种形式都是运⽤语⾔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它探讨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本文将对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内容进行复习。
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特定的音、形和意义的表达方式。
它是人类的一种交流工具,可以用于表示思想、情感和行为。
二、语音学语音学研究语言中的声音单位——音素,并研究它们的发音、声音结构和相互关系。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基础,它包括语音的音位和音系的研究。
三、句法学句法学研究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探讨句子的组成和句法规则的运用,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和功能。
四、语义学语义学研究语言中的意义,包括词的意义、句子的意义以及语言表达的逻辑关系。
它探讨语义关系和语义规则,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含义和推理过程。
五、词汇学词汇学研究词的构成、分类和意义。
它包括词的形态学和词义学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词汇的规则和使用。
六、文法学文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它包括句法、词法和语法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组织和运用。
七、语用学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意义。
它关注话语的功能和社会背景,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交际目的和效果。
八、方言学方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中的变化和差异。
它包括方言的分类和特征,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地理和社会分布。
九、比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研究不同语言间的相似和差异。
它比较不同语言的词汇、语法和音系等方面,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历史和发展。
十、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研究语言的可变性和演变过程。
它涉及语言的变异、变化和语言接触等问题,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动态性和多样性。
总之,语言学概论研究语言的方方面面,从语音到语义,从词汇到句法,从语用到方言。
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进而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意识。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复习(完整)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语言的主观性: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互动的另一方面包括受话人受到影响,做出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
)2.语言能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灵活发音的能力有机结合。
人的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相同。
3.心理现实:贮存在人脑的人对客观现实认知的成果,是关于客观现实的各种知识信息。
其来源:①感官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感知,经脑神经综合处理转化为记忆信息;②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
4.颤音:舌尖或小舌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是舌尖、小舌这两个柔软的尖状物处在十分放松并有气流的冲击的状态下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
)例如:俄语中的Р(如РУка,手)是舌尖颤音[r]。
5.闪音:舌头颤动一次发出的音。
例如:英语very中的处于弱读音节的r[ʃ]。
6.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
例如汉语普通话/ɑ/音位有不圆唇和舌位低两个发音特征;某个音位利用哪些特征和其他音位对立,这由该特征在音位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而定。
例如:英语音位用清/p/浊/b/对立而不同于汉语普通话的用是否送气来区别。
7.语言节奏:语言的节奏是狭义的节奏,是语流中某些超音段要素在时间上等距离地、周期性地交替出现。
相当于音乐节拍但不如音乐规整严格。
包括音节(或韵素)型节奏和音步型节奏。
8.成句范畴: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情态、时、语态等句子功能意义类别。
成句范畴有一定的表达形式,例如疑问句语气可以用语调或虚词表达。
9.黏着语:只以黏着语素替换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
例如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等。
10.概念结构: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叫做一种语言的概念结构,词义的形成以现实现象为基础,同时也受制于本语言词义的相互关系(概念结构)。
不同的语言对现实有不同的切分,也就具有不同的概念结构。
11.中心意义:离开上下文后人们最熟悉的意义,它大多同本义一致,有时同本义不一致。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3方言特点: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
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系统。
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比较小。
4汉语地位:1.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2.各兄弟民族的语言接受了汉语的许多影响。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与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
5.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5语素——词——短语——句子(手)人(有读音,有意义,最小的语素)(沙发)(无法拆后原来意义不变)(伟)(无法单独成词)6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二)词汇方面①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②双音节词占优势③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三)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7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73%)。
包含有华北东北方言和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2.吴方言(苏州话。
占7.2%)包括上海、江苏省大部、浙江大部地区3.湘方言(长沙话,3.2%)。
包括湖南大部分地区4.赣方言(南昌话,3.3%)。
江西省大部分地区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3.6%)。
6.闽方言(最重要的是闽东方言,福州话。
闽南方言,厦门话。
5.7%)。
主要包括福建和海南大部分地区7.粤方言(广州话。
4%)。
8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按大纲整理)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领会】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
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几个显著和重要的特点:一是“内容更多”。
多种场合、多种方式、多种内容。
二是“用处更大”。
主要:交际功能。
其它:标志、记录、思维、认知,等等。
三是“能够创造”。
具有离散性,能用有限的声音和意义按照一定规则组配成无限的话语。
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领会】大多数情况: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但不能把“相互能够听懂”作为确定语言的标准,并进一步作为确定民族和国家的标准。
这种理解只适合于欧洲的“新兴民族国家”,对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适应的。
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3.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领会】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从“历时”演变角度划分不同的语言,是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
也叫“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
从语言的“共时”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可分为“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
4.语系、语族;屈折语、孤立语;综合性语言、分析性语言【识记】谱系分类层级: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是根据语言有无历史同源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中最大的类。
语系的下一级叫作“语族”,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
形态语(综合性语言)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
包括“屈折语、黏着语”等小类。
如俄语、维吾尔语。
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指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
如汉语。
屈折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是形态语中的一个小类。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总复习

语言学概论总复习绪论部分小学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语言学史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及作品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人类传递信息的五个过程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3.思维能力是全人类相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第二章语言符号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1.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2.秦赵高指鹿为马,但结果鹿还是鹿,马还是马,这是为什么?用语言符号的理论回答3.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aba mama”,英语用father mother,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4.什么是语言的结构二层性?用汉语为例加以说明5.说话只能在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7.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三章语音音素音位音位变体自由变体条件变体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音位的区别特征语流音变音节1.语音四要素以及之间的关系。
2.请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属性。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4.元音的音质由哪些方面的音素决定的?举例说明5.元音舌位图的设计原理?6.怎样认识音位和音素的关系?7.举例说明区分、归并音位的原则。
8.怎样认识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9.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以普通话为例说明.10. 语流音变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具体例子理解。
11.举例说明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12.按普通话读音给“他天天在书房里画画儿”注上国际音标。
这句话里有几个元音音位?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英语/P/音位和汉语普通话/P/音位不是对等的.第四章一、语法单位;词;语素;单纯词;合成词;词缀;词根;派生词缀;屈折词缀;词类;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形态;语法范畴;语法的递归性;变换分析;屈折语;孤立语;黏着语二、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1. 我打破了杯子;2. 我们找到了小王三、用变换分析法区分句法多义1.关心的是他母亲。
2.虚构的故事吓坏人。
语言学概论50页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50页复习资料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什么是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 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即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
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
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
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3. 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说话的关系?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1) 借助哲学上的观点来认识,语言和说话其实就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语言就是一般的事物,说话就是特殊的、个别的事物。
属于语言的一切都是概括的,一般的,反映共性的东西,属于说话的一切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
因为说话总是和具体的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话语中的任何词语反映的任何概念,都是具体有所指的。
2) 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时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
00541《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docx

00541《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一)只有人类才有语言1、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由语音和语义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2、,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语言能力是人跟动物的最重要区别。
其显著特点有:(1),内容更多,人在各种场合说话、用各种方式说话、说这种话都离不开语言。
(2), 用处更大'人类语言有多种功能,包括:交际功能、记录功能、思维功能、认知功能等。
(3),能够创造,人类的语言是由严密灵巧的规则构造出来的,具有极强的生成和运转能力。
注意:只有人类才有语言人类具有语言能力,是人跟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1、语言是识别民族和国家的标志一一,相互能够听懂’ (欧洲国家)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使用同一种语言。
2、语言并非识别民族和国家的标志(欧洲以外的国家)一个民族的成员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民族的成员也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
3、西方学界的双重标准——,相互能够听懂’:弱国——用语言识别民族;对,汉语’的看法。
强国一一不用语言识别民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三)语言特点和语言类型1、不同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各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差距显著。
根据语言的特点,把语言进行分类,主要有,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2、从语言的,历时,角度划分,谱系分类是一个层级系统:语系一语族一(语支)一语群一语言一方言一次方言(土语)。
3、形态分类主要分为两种:形态语(综合性语言)和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汉语。
(1)形态语(综合语):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主要有屈折语(词的形态变化丰富,如德语、俄语)、黏着语(词的形态变化为前后词缀, 如维吾尔语、日语)(2)孤立语(分析语)——汉语:语法手段无需谓词词形变化表现,时、体、态’;无需名词词形变化的,性、数、格',突出语序和虚词;词类与句法成分不对应。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语音的性质:(1)社会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它是由一定社会共同体约定俗成的。
(2)物理性:语音产生于人的声带的振动(3)生理性: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活动的产物。
气流——动力;声带——发音体;口腔、鼻腔——共鸣(4)心理属性2、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元音:声带振动气流不受阻,声音响亮。
有10 个。
辅音: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气流受阻,声音一般不响亮。
有22个(21个作声母,1个作韵尾)3、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要会区别)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占了绝大多数。
合成词中,多数由两个语素构成,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是少数。
复合词:由词根和词根组合成,如书本、草木、机器等;派生词:由词根和词缀合成,如车子、花儿、阿姨等。
组合的格式:并列式(如:劳动)、偏正式(如:足球)、支配式(如:化石)、陈述式(如:日蚀)、补充式(如:缩小)、名量式(如:花朵),附加式(如:小说),重叠式(如:娃娃)等。
4、方言和共同语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共同语:现代汉语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普通话也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1)、首先要认识到的是方言不是单只北方的方言,还要包括南方方言。
(2)、共同语就是普通话,是一种通用语,它跟地方方言的关系就像是英语跟其他国家语言的关系一样。
英语只是促进交流,减少民族隔阂的工具,普通话也是。
(3)、虽然说都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但是普通话跟方言之间没有什么十分必然的联系(除了北方方言外)。
普通话的历史很短连500年都不到,形成于清朝,是满族语碰撞汉语的结果,中国的方言少则1000年多则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所以不能说普通话是中华民族语言的标准、典范,也不能说中国方言演变自普通话。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

语言的接触
1、语言的借用:借词(外来词 2、双语现象 3、语言的替换(前提、方式、过程) 4、语言的统一(共同语、基础方言) 5、语言的混合: 洋泾浜、混合语(克里奥尔语) 世界语
语音
1、语音的性质;语音的物理属性(四要素) 2、音素;音素的分类(元音和辅音);音素的 记录(国际音标) 3、八个基本元音 4、常见辅音的发音方法 5、音位;音位变体 6、音位的聚合 7、音位的组合(音节);汉语音节的特点和分 析 8、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
语法
1、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 2、语法单位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词法(构词法 词类 形态 语法范畴 句法(词组、句子的结构、分类) 3、层次分析法 4、变换分析 5、语言的结构类型
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六、分析与应用(共25分) 语音 语义 语法
分值…………………3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10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5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20 第四章 语法…………………………………………25 第五章 语义…………………………………………10 第六章 第七章 语言的演变与语言分化………………………10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10
《语言学概论》
复习提纲
导论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语言学的历史 3、语言学的分类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完整word版,00541语言学概论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语言: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
(多了一些成份)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
(一般情况下)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
(犹太民族)(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满族、汉族)(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
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不能单凭“互相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广东上海)六、语言与种族的关系: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是完全没有联系。
特别就“语系”而言,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汉语、汉藏语系都有声调)七、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八、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口语、书面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1、动物与人类语言的区别:人具有抽象思维和灵活发音2、文字的定义:语言的视觉符号体系。
3、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4、词类的划分标准: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句法标准5、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6、在信息传递中, 人类语言最重要。
7、语法范畴方面:词形变化8、社会方言的情况:阶层语、行业语、隐语、黑话9、语言演变以音位为单位。
10、语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语言的接触与融合)等方面。
判断正误1、地域方言的定义:地域方言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所形成的变体。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元音是指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决定元音音质的三个方面: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
辅音是指呼出气流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决定辅音音质的因素:一是是发音部位,二是发音方法。
2、语言符号的性质:语言是符号系统。
符号,就是一种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等能够感知到的对象,并把这种对象与某种事物相联结,从而使得一定的对象代表一定的意义。
符号分三种:一是视觉符号,二是听觉符号,三是触觉符号。
(p21)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就是语言的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专指那些具有替换关系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的两种根本关系,是语言系统的纲,把握了这个纲,就基本上把握了语言系统。
名词解释:1、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
2、浊音轻化:“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这种现象叫做“浊音清化”。
3、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7.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 解释“普通语言学”。
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9. 解释“应用语言学”。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0. 解释“传统语言学”。
答: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1. 解释“内部语言”。
答: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
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第二章语音1. 解释“语音”。
答: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2. 解释“音高”。
答: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3. 解释“音强”。
4. 解释“音长”。
答: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5. 解释“音质”。
答: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6. 简答语音中最基本的要素。
答:从物理学角度看,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要素。
音质是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
影响音质的三个因素有:(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语音中的音质也取决于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即(1)声带振动不振动,这是发音体方面的因素。
(2)肺里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这是发音方法方面的因素。
(3)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有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会造成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7. 简答语音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那些方面?答:语音的社会属性首先体现为:语音与语义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的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体现为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8. 简答国际音标与音素之间的关系。
答: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用来标写世界上各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的标号。
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可见,它与音素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9. 简述元音分类的依据。
答:(1)可将元音按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分为舌面元音与舌尖元音两大类。
(2)舌面元音内部又依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分为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等;依舌位前后分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依唇形的圆展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
(3)舌尖元音内部又按舌尖的不同状态分为舌尖前元音、舌尖后元音和卷舌元音。
(4)元音内部又可根据软腭升降的情况把它们分为口元音和鼻化元音两类。
10. 解释“音位”答: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1. 论述音位的性质(特征)。
答:(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
(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总是特定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12. 音位的划分。
答: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通过音高、音强、音长来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包括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调位”、利用音强等方面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重位”和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时位”。
13. 解释“音位变体”。
答: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14. 简答“对立关系”与“互补”关系。
答: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
对立关系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
15. 简答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
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
16. 解释“音位的区别特征”。
答: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
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17.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答:音位与音素的区别表现在:(1)划分角度不同。
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
(2)划分范围不同。
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18. 解释“音节”。
答: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19. 简答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
答:复元音的几个成分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相连的单元音则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肌肉紧张;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间断地逐渐变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
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独立的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音。
20. 解释“复辅音”。
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21. 解释“语流音变”。
答: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
(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
(4)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
(5)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22. 解释“韵律特征”。
答: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
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
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1)他们永远都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
(2)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23. 解释“音渡”答:人们在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音渡”或“音联”。
24. 解释“二合元音”答: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
25. 解释“三合元音”。
答: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
三合元音一般都是中间响两头弱,因而又叫“中响复元音”。
26. 简答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
答:(1)汉语普通话具备V、C-V、V-C、C-V-C这四种音节结构的基本类型,但是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
(2)普通话的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G只能是鼻音。
(3)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超过四个。
27. 解释“时位”。
答: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那样起区别意义作用,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时位”。
第三章语汇1. 解释“语汇”。
答: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可以叫词汇。
语汇或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
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2. 简答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答:(1)语言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的:语汇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则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