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课堂PPT)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ppt课件

重点、难点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本章主要是通过列举电子控制技术在人 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结合生活中 的实际案例来说明什么是电子控制系统, (教材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电子控 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电子控制系统与我们 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目的。
3、通过阅读材料(近代控制技术 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总结、归 纳学习内容,了解电子控制技术的 发展方向。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小节:即电子控制技术 及应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两个教学单 元之间呈递进关系。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主要介绍 什么是电子控制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特征及在现代 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 组成要求学生清楚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单元,熟悉 电子开环控制和电子闭环控制两大系统的工作过程, 并能应用方框图来描述电子控制过程。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电子控 制技术》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 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选修模块 “电子控制技术”编写的。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知识与技能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1、优化内容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三维目标。 2、增加教材弹性,适于各类普通高中使用。 3、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反思、合作学习。 5、体现人文精神,启迪学生领悟技术的人文内涵。 6、挖掘技术内涵,重视提高学生综合技术素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第一章: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通用技术开学第一课(课堂PPT)

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 别的技术,是从纷繁浩杂的技术体系中根据 高中技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任务选择的、 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对同学们的发展有广 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6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 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7
三. 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1. 高中课程设置要求
13
14
五、评价
15
16
17
送给新入学同学们几句话:
同学们,开学了,收起假期心情,开启学期 模式吧!请你们默诵,努力吧,少年!耐得 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没有谁的少年时代 不在拼搏!!!人生向来公平,付出与收获 总是守恒,散漫率性地度过少年时代,凭什 么拥有丰沛富足的人生!!!
18
未来不可知,过去已消逝,现在可把握。 大家一定要通过学好专业知识学好术是指信息技术以外的、较为宽泛
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 别的技术,是从纷繁浩杂的技术体系中根据 高中技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任务选择的、 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对同学们发展有广泛 迁移价值的技术。
5
二、什么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以外的、较为宽泛
12
四、如何学好“通用技术”?
1. 要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 手,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验设计过 程。
2.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 方式,促进能力的提高。
3. 要仔细研读课本教材 “阅读材料”为我们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案例, 帮助大家了解理论的产生、发展、外延“讨论交 流”“问题思考” 使我们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得 到即时的巩固、应用。
3
科学技术的现状
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原始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
6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 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7
三. 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1. 高中课程设置要求
13
14
五、评价
15
16
17
送给新入学同学们几句话:
同学们,开学了,收起假期心情,开启学期 模式吧!请你们默诵,努力吧,少年!耐得 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没有谁的少年时代 不在拼搏!!!人生向来公平,付出与收获 总是守恒,散漫率性地度过少年时代,凭什 么拥有丰沛富足的人生!!!
18
未来不可知,过去已消逝,现在可把握。 大家一定要通过学好专业知识学好术是指信息技术以外的、较为宽泛
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 别的技术,是从纷繁浩杂的技术体系中根据 高中技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任务选择的、 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对同学们发展有广泛 迁移价值的技术。
5
二、什么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以外的、较为宽泛
12
四、如何学好“通用技术”?
1. 要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 手,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验设计过 程。
2.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 方式,促进能力的提高。
3. 要仔细研读课本教材 “阅读材料”为我们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案例, 帮助大家了解理论的产生、发展、外延“讨论交 流”“问题思考” 使我们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得 到即时的巩固、应用。
3
科学技术的现状
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原始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课课件

开设背景:为什么学通用技术?
(3)通用技术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质, 通用技术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通用技术学什么?——核心素养
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 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
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 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 思维。
物化能力是指采用一定的工 艺方法等将意念、方案转化 为有用物品,或对已有物品 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
如何学好高中通用技术
xxx中学
xxx
学考:
历史 地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物理
语文 数学 技术
第一次 选考
第二次 选考
高一上 高一下
高二上 高二下
高三上 高三下
确定选考科目
重要任务: • 技术到底学什么? • 自己适不适合选考技术? • 怎么学技术?
技术
信息技术 50% 通用技术 50%
目录 一、通用技术是什么? 二、通用技术学什么? 三、通用技术怎么学?
物化 能力
通用技术 核心素养
创新设计
图样 表达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 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 对象进行可视化的描述和交 流。
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 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 列问题解决过程。
通用技术学什么?——知识体系
满足毕业要求
满足就业与个性发展Leabharlann 通用技术学什么?——知识体系
观察课本目 录,你能发 现内容之间 的关系吗?
通用技术学什么?——设计的过程
发明家 设计师 工程师 技术员 使用者
依托载体,进行“项目式”学习
通用技术学什么?——项目化学习
接待重要客户
通用技术怎么学?
生成学习的SOI模式图(查理德.梅耶,2015)
通用技术第一课ppt课件

电话
远距离信息交流
电视机 风洞
远距离图像及信息交流 飞机及航天器实验
计算机技术
数据计算,存储,传输
28
二、技术的内涵
在古代,技术仅仅是指个人的技术和技能。 在手工业生产条件下,技术是指手艺人世 代相传的制作方法、手段和配方等。
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世界范围的三次技术 革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步 丰富了技术的内涵。
40
通用技术
1
课程改革
通用技术课程的推出, 被社会各界视为课 程改革的亮点所在。
2Leabharlann 在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技术 成为八大领域之一,并分为信息技术和通用 技术两部分内容,它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 标,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 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13
选修7(汽车驾驶与保养)
侧重于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选修 模块。具体内容有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汽 车驾驶有关法规、汽车驾驶技术、汽车例行 保养。
14
学习要求
多观察(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多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多动手(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多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5
为什么学通用技术?
17
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
3.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现在我国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
主,知识产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只赚 取了低廉的加工费.
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如制衣行业, 几亿件衣服还不值一架波音飞机。 4、通用技术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
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 技术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36
第一类永动机
通用技术课程介绍课件(共17张PPT)

2、高中生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
自从人类第一次将石块磨成刀刃、学会用火,或拖着一根 削尖的棍子在地上划沟用于播种,就已经有了技术,但今天 它已发展到一种史无前例的程度。飞机、火车、汽车高速地 将人和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电话、电视、计 算机网络帮助人们越过街区甚至环绕世界进行交流。医疗技 术,从疫苗播种到磁共振成像,让人们能活得更长久、更健 康。此外,技术正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在发展,新技术不断 产生,现有的技术不断被改进和拓展。
谢家麟,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 程院院士
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美国科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况:
到2014年美国其中生于美国的诺奖得主达到267位,获奖时在 美国工作的得主更是高达365位。
到2015年中国有12个,基本都是美籍华人。有中国国籍的就两 人:莫言、屠哟哟。
相信通用技术的学习 一定会成为同学们豆寇年 华中夯实基础、挑战自我、 享受创造与发展乐趣的美 好生活的一部分。
技术在汉语字典中的解释
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 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 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1、通用技术是一门什么课程?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 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 术相区别的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 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3、通用技术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成为我们 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 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 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 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包括 9 个模块,我们本 学期学习的《技术与设计1》是必修模块,是 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2、技术文化的理解,技术及技术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
3、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术的方法;对技术的兴趣 和学习愿望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
16
4、技术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
5、技术创新精神;技术创新的思想方法及个性心理品质,合 作精神与团队精神。
6、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 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1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提纲
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特性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第四部分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第五部分 课程教材及其使用 第六部分 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第七部分 通用技术教室建设
2
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特性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 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 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 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具有通识意义 的基础教育课程。
6.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 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22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 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 想象的能力。
32
基本环节:
一、启发引导 二、讨论探究 三、激思解惑 四、实践检验 五、总结提高
33
2、案例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对教材中典型案例的教学设计及对案例中的事件 的刨析,使学生能从个别范例材料中得到启示,学会分 析技术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培养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3、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术的方法;对技术的兴趣 和学习愿望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
16
4、技术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
5、技术创新精神;技术创新的思想方法及个性心理品质,合 作精神与团队精神。
6、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 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1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提纲
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特性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第四部分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第五部分 课程教材及其使用 第六部分 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第七部分 通用技术教室建设
2
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特性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 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 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 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具有通识意义 的基础教育课程。
6.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 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22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 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 想象的能力。
32
基本环节:
一、启发引导 二、讨论探究 三、激思解惑 四、实践检验 五、总结提高
33
2、案例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对教材中典型案例的教学设计及对案例中的事件 的刨析,使学生能从个别范例材料中得到启示,学会分 析技术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培养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通用技术第一节课PPT幻灯片

美国预言——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中国的学生
喜欢早起。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 绩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因此,再用20 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27
• 26年过去了—— 在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
28
• 2010年 师昌绪(1920—,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 家), 王振义(1924—,内科血液学专家)
• 获奖者--吴征镒
• 2009年 谷超豪 (1926—,著名数学家), 孙家栋 (1929—,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请判断以下三种卡:
15
磁条卡 IC卡
条码卡
其它实例呢?
16
Hale Waihona Puke 参考资料:卡的构造磁 条 卡 在PVC 表面附加上磁条
IC卡
在PVC片基上嵌入电子模块
非接触卡 在PVC内置入电子模块和线圈,在PVC卡表 面看不到模块和线圈
纸卡
以一定厚度的纸为卡基,在纸卡基上附加上 磁条
ID卡
在PVC制成的卡基上印刷图案、文字、条形 码
知识型亿万富翁。 2003年,世界上共产生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占去半数。 小资料: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为何空缺?(奖金500万元)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2000年由著名数学家、拓扑学领域奠基人吴文俊院士,杂技水稻领 域开创者袁隆平院士获得。 2001 年由中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计算机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明者王选院士获得。 2002年由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获 得。 2003年由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被誉为“黄土之 父”的刘东生院士(87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院士。 2004年----空缺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PPT课件

1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_
2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_
3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_
回顾第一章
1.技术的价值: 解放人、保护人、发展人如何理解?
2.技术的性质: 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A.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B.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
A.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 动力
B.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4大) 但目标不是说只有4个,还可以有如
实效:首先要把 人和机作为一个 整体考虑,使人 机协调,提高工 作效率,如铁锹 作业效率。
健康:产品对人 的健康不会造成 不良影响。
舒适:与高效和健 康相关联,人体能 处于自然的状态。
安全:它和健康 目标相关联。
银白色车最安全银白色车最安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休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休弗内斯弗内斯suefurnesssuefurness教授在对教授在对10001000多辆各色小汽车多辆各色小汽车进行调研后发现银白色是最佳选择出车祸的几率最小而且即使出事司进行调研后发现银白色是最佳选择出车祸的几率最小而且即使出事司机受伤程度也相对较轻在车祸中遭受重伤的比率比开白色汽车的少机受伤程度也相对较轻在车祸中遭受重伤的比率比开白色汽车的少5050
其次,颜色有胀缩性,即膨胀色和收缩色。举例来讲,将相同车身涂上不同的 颜色,会产生体积大小不同的感觉。如黄色看起来感觉大一些,是膨胀色;而 同样体积的黑色、蓝色感觉小一些,是收缩色。收缩色看起来比实际要小,尤 其是傍晚和下雨天,常不为对方车辆和行人注意而诱发事故,黄色等为膨胀色, 看起来比实际要大,不论远近都很容易引起注意。 颜色在人们视觉中的亮度 是不同的,红、黄为亮色,亮色车的视觉效果较好。暗色的车型看起来觉得小 一些、远一些和模糊一些。那么究竟开什么颜色的车上路最安全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内容设置
按课标要求本模块由传感器、数字电路、 电磁继电器和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四个主题 分五章组成。即电子控制系统概述、电子控制 系统中的传感器、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信息处理 与控制电路、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件、电 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8
电子控制技术
传感器
数字电路
电磁继电器
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3
1、编写依据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电子控 制技术》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 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选修模块 “电子控制技术”编写的。
4
2、电子控制技术教学围绕的具体要求
18
[学习要求]
本章主要是通过列举电子控制技术在人 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结合生活中 的实际案例来说明什么是电子控制系统, (教材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电子控 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电子控制系统与我们 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目的。
19
[教学建议]
第一节: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
[教材分析] 第一节 主要讲述传感器的作用(以传感器与 人的感官对应相比拟) 第二节 根据非电信号的不同种类,选择介绍了 光敏、热敏、声敏等八种常见传感器的功能。
28
第三节单独用一节的篇幅来说明常用传感器的检 测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万用电表对常用传感器 (温度、光敏、声敏)的检测,其中讲述了测量 原理、检测方法和性能好坏的判别等。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电子控制技术》(地质版)培训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肖迪凡
1
内容提纲
一、关于“电子控制技术”模块设置的意 义及主要内容
1、设置本模块的意义 2、本模块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电子控制技术》教材的编写说 明及内容介绍
1、编写的总体思路 2、教材结构 3、教材体例 4、教材内容及教材分析
3、通过阅读材料(近代控制技术 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学习内容,了解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方向。
22
活动开展:
• 组织学生从自己生活调查、了解电子控 制技术的应用实例,并加以分析、探究 是如何实现其控制功能的。
23
第二节: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 教学准备:
教师在组织教学前应准备案例分析 所需要的电铃、自动打铃仪、电冰箱实 物或挂图。同时,挑选控制流程中各个 功能单元的核心部件,制作反映控制过 程的示教板,还可制作用于演示教学用 的多媒体课件等。
2
一.关于“电子控制技术”模块的设置意 义 及(主一要)内本模容块的设置意义
电子控制技术是一门运用电子电路实现信息或能量改 变的技术。它不仅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而且电子 控制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帮手。本 模块提供了学生设计和制作电子控制系统的机会,以 使学生接触和尝试解决更具有趣味、更富有价值的技 术问题。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控制技术 在工业、农业和科研部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 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学生喜爱的一 种技术。
4、完成光电报警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5、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 识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习惯。
33
教学准备: 准备各种传感器实物,应用相关传感
器的电子产品。或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元 件实物图片,或自制示教板等。
34
实施建议
1、关于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建议在教学之初 进行。(根据生活中的非电量信号让学生讨 论并归类)
2、对传感器的信息转换功能的分析,建议以 具体的电子产品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3、为了强化学生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符号的识 记,建议通过实际应用的电路图强化学生感 官记忆。同时强调电路符号绘制的规范性。
4、设计制作技术实习时,建议安排在学生整 体把握了各类传感器的特征后进行。
35
活动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多 种带有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电子产品 及产器资料,观察传感器的实物形 状和电路符号。
15
课时分配建议
本模块共占36课时,各章教学内容的课时分 配建议如下: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
第一章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第二章 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
3课时 5课时
第三章 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信息处理 与控制电路 第四章 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件
第五章 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机动
12课时
6课时 9课时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5
3、教材的主要特点
1、优化内容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三维目标。 2、增加教材弹性,适于各类普通高中使用。 3、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反思、合作学习。 5、体现人文精神,启迪学生领悟技术的人文内涵。 6、挖掘技术内涵,重视提高学生综合技术素养。
教学准备: 教学中,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
要分析的电子控制产品,如调光台灯、收 录音机、自动炊水机、电子体温计等,也 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装有电子控制装置 的电子玩具和装饰品,如声控布娃、光控 音乐盒等;收集介绍各领域应用电子控制 装置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电 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
20
• 实施建议
29
[学习要求]
1.能认识常见传感器的实物外形和电路符号。 2.能使用多用电表检测光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
器等常见传感器。 3.知道传感器的作用和应用。
30
[教学建议]
• 第一节 传感器的作用
教学准备:收集带有各种传感器的电子控制 装置,如:触摸台灯、声控灯、冰箱温控器、 鼠标等。准备自动控制感应门的模型或制作 多媒体课件模拟控制过程。绘制与人体感觉 器官和传感器相比拟的图形等。
6
4、电子控制技术与电子技术、电子制作等的区别
• 电子控制技术强调了电子控制过程、结构 框图及分析方法;
• 由以技能为主体转变为以过程分析、设计 为主体;
• 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更高更具体; • 由以培养劳动者个性心理品质为主要教学
目标之一发展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全 面要求的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40
实施建议
5、制作调试湿敏传感器的“技术 实习”,建议在制作成功的前提 下,引导学生归纳出湿敏传感器 的特性和检测方法。
41
第三章 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控制与处理电路 • 本章为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册教 材的教学难点,分为两个小节来编写 : 即数字电路和电子控制中的集成电路。
42
第一节 数字电路基础
24
实施建议
1、结合学生体验与教师引导,讨论填写人工与自 动打铃控制流程图的空白框图(P7); 2、根据填写自动打铃系统框图总结概括开环控 制系统框图,并指出各功能单元的作用;
3、选择另一案例,如楼道声光控路灯,由学生 讨论画出功能框图;
4、总结开环系统的结构框图;
25
实施建议
5、案例分析电冰箱电子控温过程; 6、讨论结构框图并归纳总结闭环结构
电子控制系统结构与组成
技术改进与应用 (技术二次开发)
前面三个主题分别阐述电子控制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突 出的是各个部分本身的作用。第四个主题是将前面三个主题组合 成一个控制系统,并通过应用性设计,对必修课“技术与设计1” 和“技术与设计2”内容进行应用、综合和拓展。整个模块的重
点是在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上。
36
第三节 传感器的检测
学习要求
1、知道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敏传感 器的检测原理。
2、学会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和驻极体话筒的 检测方法,能够根据测量数据判断其传感器的 性能。
3、完成湿度检测器的安装与调试。 4、体验电子控制技术检测流程,认识检测元 件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
1、实例教学:教材以调光台灯分析, 建议采用直观对比的方法。通过普 通台灯与电子控制调光台灯内部结 构对比、功能对比和操作方法对比, 确定电子控制的核心位置。同进建 议增加电子控制产品之间的对比, 引导学生总结电子控制技术的特征。
21
2、学生讨论:填写教科书中电子 控制技术应用实例表格(P4),加 深学生对电子控制系统的理解。
框图; 7、根据给出的电子控制系统判断开/
闭环系统的特性; 8、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本节学习
内容。
26
[活动拓展]
调查电子控制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用 方框图的形式分别描述出一开环电子控制 设备和一闭环电子控制设备的结构。
27
第二章 传感器
本章内容分三个小节:即认识传感器、常 见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的检测。内容 的排列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16
第一章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小节:即电子控制技术 及应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两个教学单 元之间呈递进关系。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主要介绍 什么是电子控制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特征及在现代 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 组成要求学生清楚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单元,熟悉 电子开环控制和电子闭环控制两大系统的工作过程, 并能应用方框图来描述电子控制过程。
37
教学准备
准备几种传感器,检测所需的传感器 元件和设备仪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 件,演示检测过程中仪器设备的数据 变化。
38
实施建议
1、关于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分内容的教学, 建议通过师生的互动演示方式进行,教师 要注意引导学生熟悉检测的一般过程。 2、关于光敏传感器的检测,建议首先利用 多媒体手段,虚拟演示检测现象,再由学 生列检测步骤,分组操作,并完成数据的 记录与分析。建议教师为各组配备性能、 质量各异的光敏电阻,以提高本节学习效 率,也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
二、关于《电子控制技术》教科书的编写说明及 内容介绍
按课标要求本模块由传感器、数字电路、 电磁继电器和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四个主题 分五章组成。即电子控制系统概述、电子控制 系统中的传感器、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信息处理 与控制电路、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件、电 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8
电子控制技术
传感器
数字电路
电磁继电器
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3
1、编写依据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电子控 制技术》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 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选修模块 “电子控制技术”编写的。
4
2、电子控制技术教学围绕的具体要求
18
[学习要求]
本章主要是通过列举电子控制技术在人 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结合生活中 的实际案例来说明什么是电子控制系统, (教材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电子控 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电子控制系统与我们 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目的。
19
[教学建议]
第一节: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
[教材分析] 第一节 主要讲述传感器的作用(以传感器与 人的感官对应相比拟) 第二节 根据非电信号的不同种类,选择介绍了 光敏、热敏、声敏等八种常见传感器的功能。
28
第三节单独用一节的篇幅来说明常用传感器的检 测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万用电表对常用传感器 (温度、光敏、声敏)的检测,其中讲述了测量 原理、检测方法和性能好坏的判别等。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 《电子控制技术》(地质版)培训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肖迪凡
1
内容提纲
一、关于“电子控制技术”模块设置的意 义及主要内容
1、设置本模块的意义 2、本模块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电子控制技术》教材的编写说 明及内容介绍
1、编写的总体思路 2、教材结构 3、教材体例 4、教材内容及教材分析
3、通过阅读材料(近代控制技术 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学习内容,了解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方向。
22
活动开展:
• 组织学生从自己生活调查、了解电子控 制技术的应用实例,并加以分析、探究 是如何实现其控制功能的。
23
第二节: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 教学准备:
教师在组织教学前应准备案例分析 所需要的电铃、自动打铃仪、电冰箱实 物或挂图。同时,挑选控制流程中各个 功能单元的核心部件,制作反映控制过 程的示教板,还可制作用于演示教学用 的多媒体课件等。
2
一.关于“电子控制技术”模块的设置意 义 及(主一要)内本模容块的设置意义
电子控制技术是一门运用电子电路实现信息或能量改 变的技术。它不仅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而且电子 控制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帮手。本 模块提供了学生设计和制作电子控制系统的机会,以 使学生接触和尝试解决更具有趣味、更富有价值的技 术问题。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控制技术 在工业、农业和科研部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 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学生喜爱的一 种技术。
4、完成光电报警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5、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 识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习惯。
33
教学准备: 准备各种传感器实物,应用相关传感
器的电子产品。或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元 件实物图片,或自制示教板等。
34
实施建议
1、关于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建议在教学之初 进行。(根据生活中的非电量信号让学生讨 论并归类)
2、对传感器的信息转换功能的分析,建议以 具体的电子产品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3、为了强化学生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符号的识 记,建议通过实际应用的电路图强化学生感 官记忆。同时强调电路符号绘制的规范性。
4、设计制作技术实习时,建议安排在学生整 体把握了各类传感器的特征后进行。
35
活动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多 种带有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电子产品 及产器资料,观察传感器的实物形 状和电路符号。
15
课时分配建议
本模块共占36课时,各章教学内容的课时分 配建议如下: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
第一章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第二章 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
3课时 5课时
第三章 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信息处理 与控制电路 第四章 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件
第五章 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机动
12课时
6课时 9课时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5
3、教材的主要特点
1、优化内容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三维目标。 2、增加教材弹性,适于各类普通高中使用。 3、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反思、合作学习。 5、体现人文精神,启迪学生领悟技术的人文内涵。 6、挖掘技术内涵,重视提高学生综合技术素养。
教学准备: 教学中,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
要分析的电子控制产品,如调光台灯、收 录音机、自动炊水机、电子体温计等,也 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装有电子控制装置 的电子玩具和装饰品,如声控布娃、光控 音乐盒等;收集介绍各领域应用电子控制 装置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电 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
20
• 实施建议
29
[学习要求]
1.能认识常见传感器的实物外形和电路符号。 2.能使用多用电表检测光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
器等常见传感器。 3.知道传感器的作用和应用。
30
[教学建议]
• 第一节 传感器的作用
教学准备:收集带有各种传感器的电子控制 装置,如:触摸台灯、声控灯、冰箱温控器、 鼠标等。准备自动控制感应门的模型或制作 多媒体课件模拟控制过程。绘制与人体感觉 器官和传感器相比拟的图形等。
6
4、电子控制技术与电子技术、电子制作等的区别
• 电子控制技术强调了电子控制过程、结构 框图及分析方法;
• 由以技能为主体转变为以过程分析、设计 为主体;
• 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更高更具体; • 由以培养劳动者个性心理品质为主要教学
目标之一发展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全 面要求的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40
实施建议
5、制作调试湿敏传感器的“技术 实习”,建议在制作成功的前提 下,引导学生归纳出湿敏传感器 的特性和检测方法。
41
第三章 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控制与处理电路 • 本章为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册教 材的教学难点,分为两个小节来编写 : 即数字电路和电子控制中的集成电路。
42
第一节 数字电路基础
24
实施建议
1、结合学生体验与教师引导,讨论填写人工与自 动打铃控制流程图的空白框图(P7); 2、根据填写自动打铃系统框图总结概括开环控 制系统框图,并指出各功能单元的作用;
3、选择另一案例,如楼道声光控路灯,由学生 讨论画出功能框图;
4、总结开环系统的结构框图;
25
实施建议
5、案例分析电冰箱电子控温过程; 6、讨论结构框图并归纳总结闭环结构
电子控制系统结构与组成
技术改进与应用 (技术二次开发)
前面三个主题分别阐述电子控制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突 出的是各个部分本身的作用。第四个主题是将前面三个主题组合 成一个控制系统,并通过应用性设计,对必修课“技术与设计1” 和“技术与设计2”内容进行应用、综合和拓展。整个模块的重
点是在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上。
36
第三节 传感器的检测
学习要求
1、知道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敏传感 器的检测原理。
2、学会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和驻极体话筒的 检测方法,能够根据测量数据判断其传感器的 性能。
3、完成湿度检测器的安装与调试。 4、体验电子控制技术检测流程,认识检测元 件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
1、实例教学:教材以调光台灯分析, 建议采用直观对比的方法。通过普 通台灯与电子控制调光台灯内部结 构对比、功能对比和操作方法对比, 确定电子控制的核心位置。同进建 议增加电子控制产品之间的对比, 引导学生总结电子控制技术的特征。
21
2、学生讨论:填写教科书中电子 控制技术应用实例表格(P4),加 深学生对电子控制系统的理解。
框图; 7、根据给出的电子控制系统判断开/
闭环系统的特性; 8、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本节学习
内容。
26
[活动拓展]
调查电子控制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用 方框图的形式分别描述出一开环电子控制 设备和一闭环电子控制设备的结构。
27
第二章 传感器
本章内容分三个小节:即认识传感器、常 见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的检测。内容 的排列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16
第一章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小节:即电子控制技术 及应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两个教学单 元之间呈递进关系。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主要介绍 什么是电子控制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特征及在现代 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与 组成要求学生清楚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单元,熟悉 电子开环控制和电子闭环控制两大系统的工作过程, 并能应用方框图来描述电子控制过程。
37
教学准备
准备几种传感器,检测所需的传感器 元件和设备仪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 件,演示检测过程中仪器设备的数据 变化。
38
实施建议
1、关于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分内容的教学, 建议通过师生的互动演示方式进行,教师 要注意引导学生熟悉检测的一般过程。 2、关于光敏传感器的检测,建议首先利用 多媒体手段,虚拟演示检测现象,再由学 生列检测步骤,分组操作,并完成数据的 记录与分析。建议教师为各组配备性能、 质量各异的光敏电阻,以提高本节学习效 率,也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
二、关于《电子控制技术》教科书的编写说明及 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