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发展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发展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理论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 的理论
一、西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 长的思想 二、发展经济学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 系的理论探讨 三、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
三、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发挥作用 的条件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 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 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 (2)新产品的输入对本国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的“示范”效应,加速本国新产品的开发和进 口替代型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3)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必将加速 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并促使高效率的 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 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出口的扩大,意味着本国收入的增加, 从而将获得更多的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增 强经济活动的基础,加快经济的增长 (2)出口发展使一国趋于按比较优势原则配 置资源,提高生产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劳动 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3)出口的扩大意味着市场的扩大,使企业 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 成本,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增加利润,增强 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5、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 这对普遍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外 资的流入不但能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 而且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 6、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激烈的斗争会使国内出 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改进质量、降低 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经济学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 的理论探讨
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 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大大提高劳 动生产率。
3、规模经济利益 一国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出口的 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的狭小性,生产规模可 以不断扩大,以达到最佳程度,使生产效率 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可 以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增强国际竞争能 力。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理论
一、进口替代战略 二、出口导向战略 三、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小结
一、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 业,替代制成品的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 实现工业化,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 状况。 进口替代战略的配套措施:工业制成品进口 限制;本国货币币值高估;进口替代工业扶 持和保护。
4、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其重 要。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程度较深的制 成品出口的扩大,会增加对向出口部门提供 投入物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 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反复下去,不但能带 动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国内 经济的一体化。
(一)资源非充分利用与剩余出路论
(二)南北贸易模式与增长引擎论
(一)资源非充分利用与剩余出路论
1、迈因特的观点
发展中国家可以以很低的甚至零成本扩大生 产能力出口剩余产品,换回国内需要的进口 品,提高消费水平,加速经济增长。他认为, 与比较优势论相比,剩余出路论更能够解释 19世纪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
一、西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 增长的思想
(一)贸易的动态利益思想 (二)“剩余出路”论 (三)“大宗商品”理论 (四)“供给启动”论 (五)“增长引擎”论
(一)贸易的动态利益思想
1、亚当·斯密的观点: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 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 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
(五)“增长引擎”论
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逊提出,后由纳克 斯等人补充和发展。其基本观点是主张对外贸 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对外贸易的静态利益:各国按比较优势原则进 行专业化分工而后开展贸易,使资源得到更为 有效的配置,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对外贸易的动态利益: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 规模扩大而取得规模经济利益,同时通过一系 列的动态转移过程,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的 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4、非进口替代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得不到正 常发展(资源配置不合理)
5、收入不均现象加剧(扩大了资本所有者与 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就是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出 口贸易上,通过出口的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 济的增长
又分为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出口食物和农矿原料,进口发达国家的工业 制成品
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了这 一学说。他们认为,对外贸易较高速的增长、 特别是出口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 动态利益:
1、出口扩大意味进口能力的提高 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 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 了社会劳力。另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尤 其是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 水平,经消化后,会大大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 技术差距。
其结果,快速增长的发达国家进一步积累了 相对于增长较慢的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 如果再考虑需求弹性的差别、资本流动性、 人才的迁移等因素,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 贸易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南北贸易模式表现的贸易悲观主义。
悲观代表人物:普雷维什、辛格、弗兰克、 阿明、缪尔达尔、金德尔伯格 乐观派代表人物:哈伯勒、刘易斯
(4)出口扩大可以加强出口部门与其他产业 和地区的联系,使出口扩张的影响辐射到整 个经济中去。出口需求会引发对本国的基本 生产要素、中间产品以及一些服务产品的派 生需求,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的经济增长
(5)出口扩大有助于鼓励外资流入,解决国 内投资不足,并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 引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二)“剩余出路”论
“剩余出路”论由亚当.斯密首先提出。
即对外贸易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 路”。由于出口的是剩余物或由闲置资源生 产的产品,故无需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 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出口所带来的 收益或由此而增加的进口也没有机会成本, 因而必然带来经济总量的增加,促进该国的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的数量提高,意味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和 人均收入的提高。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要宽泛得多,是 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1、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不仅包含经济增长, 而且意味着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如产业结 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的变动及相互影响; 2、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收入分配状况的改 善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3、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涉及经济和政治体系 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1、实行工业化
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发达国家剥削和 控制,避免贸易条件恶化和国际不平等交换 的重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必须摆脱专门出口初级产品的不 利格局,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以关税保护手 段排斥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促进本国工业 化的实现。
2、进口替代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顾问钱纳里的观点:在很 多情况下,进口替代带来的工业增长因素占 工业化的50%。 发展经济学家赫希哲的观点:经济发展是从 最后的生产阶段不断向前进行进口替代的过 程,即从最终产品到中间产品再到基础工业 原材料的进口替代的工业化过程。
2、大卫·李嘉图的观点:英国通过废除《谷物 法》转向谷物的自由贸易,不仅将获得建立在 比较优势理论之上的静态利益,而且通过降低 食品价格,制造部门可以吸收更廉价的劳动力, 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转移更多的利润,增加资本 家的利润和投资,加快制造部门的扩展和整个 经济的增长,从而获得动态贸易利益。
3、约翰·穆勒的观点,“市场的每一次扩大 都具有改进生产过程的趋向,为比国内市场 大的市场进行生产的国家,可以采用更广泛 的分工,可以更多地使用机器,而且更有可 能对生产过程有所发明和改造。” 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关于对外贸易的动态 利益的思想,反映了他们已从某些角度联系 经济发展来研究贸易问题。这些思想为对外 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奠定了一定基础。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进程: 发展加工工业,实现消费品进口替代——发 展中间产品生产,实现中间产品进口替代— —发展重化工业,实现资本货物进口替代
(一)进口替代战略的基本观点与理论依 据
1、实行工业化 2、进口替代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 3、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重 要手段 4、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扩大就业的有效途 径
(6)出口扩大和市场扩大,可使创新活动所 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刺激本国企业的产品 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发挥作 用的条件
1、国民经济结构必须较为合理 2、市场机制必须比较健全 3、企业必须具有追求利益的精神 4、出口产业与国内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在生产、 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必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产业相关度高) 5、贸易量必须足够大和持续的时间足够长 6、必须保证能够获得来自贸易的利益
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低效率的农业(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工业 (现代工业部门) 现代工业部门的任务就是运用再生产资本, 雇用工资劳动力,进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的资本积累,并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吸 纳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
(二)南北贸易模式与增长引擎论
典型的南北贸易模式认为,相对要素和比较 成本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由国 际分工的性质与特点所决定的,而不是相反。 北方的发达国家由于具有较高的资本与技术 禀赋,使得其在制成品生产中产生外部经济 和高额利润,这与垄断力量相结合,通过不 断循环的资本积累,就刺激了发达国家经济 增长的加速。
(二)进口替代战略的其局限性
1、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目的未能达到 以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中间产品进口替代消 费品进口,不仅不能减少外汇支出、平衡国 际收支,反而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
2、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宗旨难以实现 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减弱
3、进口替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难以维持 没有规模经济效应,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 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发展出口
3、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重 要手段 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为了解决国际收支 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发展中国家必 须一方面抑制进口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通 过建立国内生产,实行进口替代,以解决进 口需求与出口需求的不一致,平衡国际收支。
4、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扩大就业的有效途 径 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通过限制进口实施 的进口替代战略,使国内需求改由国内供给 来满足,刺激了国内投资的增加、原有产业 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新产业新企业的建 立,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因而能够吸收大 量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
(三)“大宗商品”理论
因尼斯根据加拿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史 实总结得出。 该理论假定大宗商品的供给,即原材料或自 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供给是无限的,这些产 品的开发和新发现,常常导致大量的国内剩 余,通过扩大对外贸易,便可解决剩余问题, 减少国内资源的闲置和失业,增加国民收入 和消费,提高储蓄和投资,从而带动整个经 济的增长。
(四)“供给启动”论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将对外贸易与 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从供给角度剖析对 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关于对外贸易 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的理论被称为“供给启 动”论。
他认为,对外贸易将产生五个方面的效应: 收入效应、资本积累效应、替代效应、收入 分配效应、要素加权效应。 对外贸易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是累积性的。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理论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 的理论
一、西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 长的思想 二、发展经济学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 系的理论探讨 三、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
三、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发挥作用 的条件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 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 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 (2)新产品的输入对本国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的“示范”效应,加速本国新产品的开发和进 口替代型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3)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必将加速 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并促使高效率的 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 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出口的扩大,意味着本国收入的增加, 从而将获得更多的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增 强经济活动的基础,加快经济的增长 (2)出口发展使一国趋于按比较优势原则配 置资源,提高生产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劳动 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3)出口的扩大意味着市场的扩大,使企业 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 成本,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增加利润,增强 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5、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 这对普遍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外 资的流入不但能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 而且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 6、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激烈的斗争会使国内出 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改进质量、降低 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经济学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 的理论探讨
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 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大大提高劳 动生产率。
3、规模经济利益 一国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出口的 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的狭小性,生产规模可 以不断扩大,以达到最佳程度,使生产效率 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可 以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增强国际竞争能 力。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理论
一、进口替代战略 二、出口导向战略 三、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小结
一、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 业,替代制成品的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 实现工业化,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 状况。 进口替代战略的配套措施:工业制成品进口 限制;本国货币币值高估;进口替代工业扶 持和保护。
4、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其重 要。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程度较深的制 成品出口的扩大,会增加对向出口部门提供 投入物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 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反复下去,不但能带 动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国内 经济的一体化。
(一)资源非充分利用与剩余出路论
(二)南北贸易模式与增长引擎论
(一)资源非充分利用与剩余出路论
1、迈因特的观点
发展中国家可以以很低的甚至零成本扩大生 产能力出口剩余产品,换回国内需要的进口 品,提高消费水平,加速经济增长。他认为, 与比较优势论相比,剩余出路论更能够解释 19世纪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
一、西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 增长的思想
(一)贸易的动态利益思想 (二)“剩余出路”论 (三)“大宗商品”理论 (四)“供给启动”论 (五)“增长引擎”论
(一)贸易的动态利益思想
1、亚当·斯密的观点: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 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 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
(五)“增长引擎”论
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逊提出,后由纳克 斯等人补充和发展。其基本观点是主张对外贸 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对外贸易的静态利益:各国按比较优势原则进 行专业化分工而后开展贸易,使资源得到更为 有效的配置,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对外贸易的动态利益: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 规模扩大而取得规模经济利益,同时通过一系 列的动态转移过程,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的 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4、非进口替代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得不到正 常发展(资源配置不合理)
5、收入不均现象加剧(扩大了资本所有者与 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就是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出 口贸易上,通过出口的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 济的增长
又分为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出口食物和农矿原料,进口发达国家的工业 制成品
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了这 一学说。他们认为,对外贸易较高速的增长、 特别是出口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 动态利益:
1、出口扩大意味进口能力的提高 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 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 了社会劳力。另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尤 其是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 水平,经消化后,会大大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 技术差距。
其结果,快速增长的发达国家进一步积累了 相对于增长较慢的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 如果再考虑需求弹性的差别、资本流动性、 人才的迁移等因素,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 贸易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南北贸易模式表现的贸易悲观主义。
悲观代表人物:普雷维什、辛格、弗兰克、 阿明、缪尔达尔、金德尔伯格 乐观派代表人物:哈伯勒、刘易斯
(4)出口扩大可以加强出口部门与其他产业 和地区的联系,使出口扩张的影响辐射到整 个经济中去。出口需求会引发对本国的基本 生产要素、中间产品以及一些服务产品的派 生需求,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的经济增长
(5)出口扩大有助于鼓励外资流入,解决国 内投资不足,并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 引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二)“剩余出路”论
“剩余出路”论由亚当.斯密首先提出。
即对外贸易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 路”。由于出口的是剩余物或由闲置资源生 产的产品,故无需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 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出口所带来的 收益或由此而增加的进口也没有机会成本, 因而必然带来经济总量的增加,促进该国的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的数量提高,意味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和 人均收入的提高。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要宽泛得多,是 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1、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不仅包含经济增长, 而且意味着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如产业结 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的变动及相互影响; 2、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收入分配状况的改 善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3、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涉及经济和政治体系 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1、实行工业化
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发达国家剥削和 控制,避免贸易条件恶化和国际不平等交换 的重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必须摆脱专门出口初级产品的不 利格局,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以关税保护手 段排斥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促进本国工业 化的实现。
2、进口替代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顾问钱纳里的观点:在很 多情况下,进口替代带来的工业增长因素占 工业化的50%。 发展经济学家赫希哲的观点:经济发展是从 最后的生产阶段不断向前进行进口替代的过 程,即从最终产品到中间产品再到基础工业 原材料的进口替代的工业化过程。
2、大卫·李嘉图的观点:英国通过废除《谷物 法》转向谷物的自由贸易,不仅将获得建立在 比较优势理论之上的静态利益,而且通过降低 食品价格,制造部门可以吸收更廉价的劳动力, 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转移更多的利润,增加资本 家的利润和投资,加快制造部门的扩展和整个 经济的增长,从而获得动态贸易利益。
3、约翰·穆勒的观点,“市场的每一次扩大 都具有改进生产过程的趋向,为比国内市场 大的市场进行生产的国家,可以采用更广泛 的分工,可以更多地使用机器,而且更有可 能对生产过程有所发明和改造。” 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关于对外贸易的动态 利益的思想,反映了他们已从某些角度联系 经济发展来研究贸易问题。这些思想为对外 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奠定了一定基础。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进程: 发展加工工业,实现消费品进口替代——发 展中间产品生产,实现中间产品进口替代— —发展重化工业,实现资本货物进口替代
(一)进口替代战略的基本观点与理论依 据
1、实行工业化 2、进口替代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 3、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重 要手段 4、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扩大就业的有效途 径
(6)出口扩大和市场扩大,可使创新活动所 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刺激本国企业的产品 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发挥作 用的条件
1、国民经济结构必须较为合理 2、市场机制必须比较健全 3、企业必须具有追求利益的精神 4、出口产业与国内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在生产、 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必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产业相关度高) 5、贸易量必须足够大和持续的时间足够长 6、必须保证能够获得来自贸易的利益
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低效率的农业(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工业 (现代工业部门) 现代工业部门的任务就是运用再生产资本, 雇用工资劳动力,进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的资本积累,并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吸 纳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
(二)南北贸易模式与增长引擎论
典型的南北贸易模式认为,相对要素和比较 成本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由国 际分工的性质与特点所决定的,而不是相反。 北方的发达国家由于具有较高的资本与技术 禀赋,使得其在制成品生产中产生外部经济 和高额利润,这与垄断力量相结合,通过不 断循环的资本积累,就刺激了发达国家经济 增长的加速。
(二)进口替代战略的其局限性
1、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目的未能达到 以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中间产品进口替代消 费品进口,不仅不能减少外汇支出、平衡国 际收支,反而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
2、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宗旨难以实现 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减弱
3、进口替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难以维持 没有规模经济效应,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 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发展出口
3、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重 要手段 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为了解决国际收支 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发展中国家必 须一方面抑制进口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通 过建立国内生产,实行进口替代,以解决进 口需求与出口需求的不一致,平衡国际收支。
4、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扩大就业的有效途 径 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通过限制进口实施 的进口替代战略,使国内需求改由国内供给 来满足,刺激了国内投资的增加、原有产业 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新产业新企业的建 立,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因而能够吸收大 量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
(三)“大宗商品”理论
因尼斯根据加拿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史 实总结得出。 该理论假定大宗商品的供给,即原材料或自 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供给是无限的,这些产 品的开发和新发现,常常导致大量的国内剩 余,通过扩大对外贸易,便可解决剩余问题, 减少国内资源的闲置和失业,增加国民收入 和消费,提高储蓄和投资,从而带动整个经 济的增长。
(四)“供给启动”论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将对外贸易与 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从供给角度剖析对 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关于对外贸易 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的理论被称为“供给启 动”论。
他认为,对外贸易将产生五个方面的效应: 收入效应、资本积累效应、替代效应、收入 分配效应、要素加权效应。 对外贸易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是累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