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储粮与粮食安全浅谈

低温储粮与粮食安全浅谈
低温储粮与粮食安全浅谈

氮气储粮技术

氮气气调储粮技术 气调防治储粮害虫有许多优点,许多年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主要是仓房气密性和处理成本较高造成的,目前这些也都已经得到解决。 一、气调防治储粮害虫 1、产生的一些主要论述 粮堆中氧浓度降低到2%~4%时,对大多数储粮害虫有致死作用,氧浓度进一步降低,将加速害虫死亡。 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害虫呼吸更剧烈,耗氧量和失水量都大,死亡较快;在温度较低时,害虫呼吸速度下降,耗氧量和失水量都较小,死亡较慢;因此,氮气气体浓度应达到98%以上,保持时间依据粮温确定,温度在23℃以上时,需保持30天。 (澳大利亚研究表明,低氧对储粮害虫的致死作用,与温度密切相关。水分含量12%以下的粮食中,当氮气中氧浓度在0~1.2%时,温度在23℃时,需28天时间杀死所有的害虫,而在18℃时,则需要105天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杀虫效果。) 2、防治害虫的机理 细胞水平的酸化导致生理作用的破坏。对生物而言,乳酸发酵是在缺氧条件下最重要的提供能量的方式。人们发现,当把一些昆虫暴露在纯氮或缺氧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虫体内的乳酸水平显著提高。害虫的死亡是由于体内大量

乳酸聚积所致; 有人认为其毒理影响归因于脱水和作为能量代谢底物甘油三酯的缺乏。 3、低氧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 不同试虫对低氧的忍耐能力差异显著。 氧气含量0%时,玉米象>米象>谷蠹>书虱>锯谷盗; 氧气含量1%时,玉米象>米象>锯谷盗>书虱; 氧气含量2%时,书虱>米象>玉米象>锯谷盗 说明: ①书虱对低氧环境的忍耐性较之鞘翅目的甲虫弱,且对环境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很敏感; ②有氧气存在的低氧条件比无氧环境更易引起米象与玉米象的死亡。 4、低氧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 呼吸速率 随着氧浓度由21%降低到1%的过程中,各虫态赤拟谷盗的呼吸速率均逐渐降低; 当氧浓度≤10%时,赤拟谷盗幼虫的呼吸速率均受到显著抑制; 当氧浓度≤5%时,赤拟谷盗卵和成虫的呼吸速率均受到显著抑制; 当氧浓度≤3%时,赤拟谷盗蛹的呼吸速率均受到显著抑制。 呼吸速率的降低及降低的程度,与低氧环境对不同虫态赤拟谷盗的致死机理有密切关系。 5、低氧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 5%的低氧环境下,卵无法孵化。 5%和10%氧浓度下完成生活史发育的赤拟谷盗成虫,在正常环境产卵量显著减低。 15%和10%氧浓度下,对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试虫的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均较正常有所延长;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相比约有50%成虫能完成生活史。 6、主要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基本国情,吃饭问题在现阶段虽不是是么大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公路、桥梁、民房等造成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多势必成为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隐患。依靠科学技术成为现阶段增加粮食产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对中国的国情来讲,人口急剧的膨胀对粮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另外,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战略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粮食不仅能满足但前国民需要,更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应付各种意外变故。因此,中国粮食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因素,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及市场粮食物价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也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土地等的调控。确保中国粮食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中。 关键词 粮食安全;认识误区;标本兼治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据1996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中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然后总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亿吨。然而,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产量才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00-2003年,中国主要靠释放库存和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粮食涨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免除了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又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消息。接下来政府的运作空间已经很小,农业税已免除,粮价不可能再涨很多,粮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但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市化、工业化还将进一步蚕食优质土地,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从农业的净流出,使粮食产量很难增加甚至可能下降。然而,中国人口依然在刚性增加,人均消费也在提高,需求总量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供需缺口,近期粮食市场的涨价可能就是对此预期的反应。? 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 1.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减少,这必然导致农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难以提高

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要求

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 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 ②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 ③1996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以上三个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粮食安全由低到高的不同要求。1974年概念的要求最低,只强调数量供给上的满足;1983年概念从买得到(数量供给满足)和买得起(购买能力具备)两个方面来衡量粮食安全状况,说明在考虑粮食是否安全的问题时,已加入了低收入人群经济购买力的因素,比1974年的概念要全面。1996年概念则在上述基础上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以上变化也说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我们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粮食安全的概念:角度一: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 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其中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宏观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粮食安全、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张磊( 高军胡智佑 (北京通县徐辛庄国家粮食储备库) 摘要虽然近年来人们对绿色储粮意识逐步加强,不断加大对粮食仓储的科技投入,但目前还是主要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虫、霉,以确保粮食的储存安全。但由于长期单一或不当的使用化学药剂,不但在杀虫不彻底时使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而且对粮食、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畜健康。因此,近年来绿色储粮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药剂防虫治虫等先进绿色储粮技术的研究应用。关键词绿色储粮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防治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由于其在储藏过程中常遭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重量和质量的损失以外,还受熏蒸杀虫剂等化学因素影响,使粮食或多或少带有一定量的药剂残留,造成化学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营养价值高的粮油食品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实施绿色储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粮食储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确保储粮安全、卫生、环保的必然选择。 绿色储粮技术,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储粮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们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技术。绿色储粮技术不是静态的、单一的技术,它是不断研究和实践中得以更新、发展和完善的。近二十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相关科学家们,以少用或尽量不用化学药剂和提高现有药效为前提,在害虫综合治理、探索化学药剂的替代方法和改进其应用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具有实践意义的成果。为此,对环境无污染、同时也不会产生抗药性的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 1 低温储粮技术 温度是影响粮油安全储藏的重要因素。粮堆内的害虫、微生物、粮粒等生物成份在水分和氧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还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在不冻坏粮食的情况下,采取不同方式降低储粮温度,就能抑制粮堆内各种生物成份旺盛的生命活动,减少粮食在储藏期间干物质的损耗,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原有品质,延缓储粮陈化速度,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绿色储粮技术。 低温储粮的历史非常悠久,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合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技术,其不但可以延缓粮食陈化,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而且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表明:温度降低10℃,食用粮的生化反应速度就减少一半;粮食保持一定的活力:在t=O~50 ℃范围内,每降低5℃,种子的寿命增加一倍。一般环境温度为8℃~15℃时,是储粮害虫生命活动的最低界限,如果低于此温度,害虫就不能发育和繁殖;如温度低于8℃~一4℃,害虫就处于冷麻痹状态;如果该温度持续的时间很久,害虫就可能致死。如果温度低于一4℃,达到破坏害虫体内的细胞结构时,害虫则致死。 2 气调储藏技术 目前气调储藏技术主要有真空储藏、充N2气调储藏、充CO2气调储藏等,但只有CO2气调储藏被广泛推广运用。研究证明:当粮堆中氧气浓度降到2%左右,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40%—60%时,能使粮堆中绝大多数储粮害虫死亡,好氧霉菌可受到抑制,粮食自身呼吸

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粮食安全论文- 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特殊重要性 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对粮食安全作出进一步表述,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009年11月18日,为期3天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在罗马落下帷幕。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迪乌夫以绝食的方式希望引起世界对全球日益增加的饥饿人口的 注意,据FAO的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全球饥饿人口已达10.2亿人,其中全球有29个贫困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饥荒,这种情况反映出目前脆弱的粮食安全系统,也促使我们必须从在一个相当高的立足点上,充分认识粮食安全问题的特殊重要性。 1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果就是粮食,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发展粮食生产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以粮食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要避免过几年又进口上千万吨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工业发展所用的原料来自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产品的粮食又是所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维持生存的直接、间接物质基础,因此,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否提供与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这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如果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粮食在国家安全上居于基础性地位。所以,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基于三农问题的粮食安全问题初探

基于三农问题的粮食安 全问题初探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基于“三农”问题的粮食安全问题初探摘要:粮食生产发展关系现代农业的推进,影响着农民增收和粮食主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直接涉及整个农村的社会风貌,可以说粮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抓住了粮食问题,粮食安全有了保障,“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了基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和谐。同时,要想研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应该着眼于“三农”领域来考虑。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影响因素三农问题 粮食安全始终是大国的隐忧,我国的党和政府历来更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作为13多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粮食安全地位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假若我国粮食安全出问题,农业就要出问题,从而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了解粮食安全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一、粮食安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一)粮食是农业的支柱和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农业的支柱和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虽然粮食在农业及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但粮食在整个农业的基础性战略地位不会发生变化。这种基础地位表现在四个方面:(1)粮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活资料。“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维持生命、进行新陈代谢最基本的营养物质,粮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料,粮食商品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替代性。(2)粮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产值中的比例逐渐下降,但目前仍占到整个农业产值的50%左右,而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到66%左右。(3)粮食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据统计,轻纺工业原料的60%~70%,是由农业提供的,而其中,粮食是最主要的原料。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粮食作为工农业生产资料的用途继续增加,如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发展,使得粮食用于制造塑料、人造树脂、人造橡胶等填充料;随着生物质能源技术进步,玉米等粮食作物成为最重要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以及生物化工产品的原材料。(4)粮食是稳定市场和物价水平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价格的高低,稳定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与粮食密切相关的产品,还会影响其他商品的价格。在我国目前CPI构成中,粮食类占得比重达30%以上,粮食价格变动最为直接地影响到全社会物价水平。 (二)粮食收入是稳定广大农民的基础性收入保障

粮油储藏技术方案

粮油储藏技术方案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开展粮油储存业务的企业。 本标准确立了粮油储藏的一般技术原理、基本储藏技术要求和有害生物控制的一般性原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946 塑料编织袋 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GB50322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 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5520 粮食油料检验种子发芽试验 GB/T 18835谷物冷却机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 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 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LS/T 1203 粮情测控系统 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 LS/TXXXX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粮油grain and oils 各种谷物、豆类、油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如大米、面粉、油脂等)的总称。 3.2 储粮有害生物stored grain pest 危害储藏粮油的脊椎动物(鼠类和鸟类)、无脊椎动物(储粮害虫、螨类)和微生物。 3.3 安全水分safe moisture content 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为6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3.4 半安全水分semi-safe moisture 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在65%~75%时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3.5 危险水分dangerous moisture 储藏过程所经历的最高粮温条件下,粮堆平衡相对湿度始终高于75%所对应的的粮食(油料)水分。 3.6 露天储藏outdoor storage 将粮食储藏于土堤仓,简易棚仓或其它经特殊处理的露天货位上的储粮方式。 3.7 房式仓warehouse 形状如普通房屋和楼房的地上粮仓,如平房仓、拱板仓、楼房仓及高大平房仓等。 3.8

论文《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课程名称:粮食经济问题 论文题目: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专业班级:经贸0708 学生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马强 学期:2008——2009——1

浅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起源,主要有自然因素和制度政策因素。然后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和客观性,由于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粮食的需求成刚性增长,以及从国外进口有较大风险,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最后,本文讨论了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关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坚持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和规模;)建立粮食预警报系统,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粮食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健全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等。本文逻辑较严密,提出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较全面。 关键词:粮食安全对策中国粮食生产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起源 有专家指出,未来我国粮食增长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科研体制不顺和科研投入不足,以及其它制度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耕地以年均约2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人均耕地已从1978年的约0.15公顷下降到1999年的0.1公顷左右。同时,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水旱灾害趋于加重。在过去的3年中,国内耕地净减少了1300万亩。据一些学者预测,从“九五”期间到2010年,我国耕地预计将减少400万公顷左右,到2030年预计将减少600万公顷。因此,未来时期耕地减少将会是制约粮食生产的最基础的因素。 我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在世界上排在第121位,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约一半的国土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0%,干旱缺水成了这些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粮食生产最为严重的瓶颈。从长远看,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完全有可能超过耕地资源。有关专家建议,要保证粮食持续稳定的增长,就必须不断增加水利投资,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由于政府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减少,以及农业科研体制的错位,导致了农业科研人员积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五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摘要: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质,因此,粮食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来说,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粮食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间隔,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这些关系,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宏观调控的任务,是政府不可回避而且必须承担的任务。 关键词:中国;粮食安全;综合生产;能力;储备 一、粮食安全的涵义 粮食既是一般性消费品也是一种特殊商品,粮食的基础性决定了维护粮食安全对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障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粮食。”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又确定了新的定义,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粮食”。[1]

但是人们往往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赋予“粮食安全”不同的内涵。几经演变,现在的表述是“所有人在任何人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2]以看出,粮食安全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粮食安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障国民购买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供给基本上结束了短缺状态。有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安全整体水平仅次与加拿大、法国、美国与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 (一)中国的粮食生产安全 从全国上来说,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到1983年总体上已经基本解决。此后26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先后登上四亿吨和五亿吨水平,粮食自给率连续10年保持在90.5%以上,粮食储备

氮气储粮技术

氮气储粮技术(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氮气气调储粮技术 气调防治储粮害虫有许多优点,许多年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主要是仓房气密性和处理成本较高造成的,目前这些也都已经得到解决。 被处理的商品中无残毒 对工作人员安全 对环境安全 低氧具有抑霉效果; 通过降低粮食的呼吸,有利于保持品质 害虫产生抗性的风险低要求较高的气密性 处理时间长 增加储藏费用 无警戒气味 一、气调防治储粮害虫 1、产生的一些主要论述 粮堆中氧浓度降低到2%~4%时,对大多数储粮害虫有致死作用,氧浓度进一步降低,将加速害虫死亡。 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害虫呼吸更剧烈,耗氧量和失水量都大,死亡较快;在温度较低时,害虫呼吸速度下降,耗氧量和失水量都较小,死亡较慢;因此,氮气气体浓度应达到98%以上,保持时间依据粮温确定,温度在23℃以上时,需保持30天。 (澳大利亚研究表明,低氧对储粮害虫的致死作用,与温度密切相关。水分含量12%以下的粮食中,当氮气中氧浓度在0~1.2%时,温度在23℃时,需28天时间杀死所有的害虫,而在18℃时,则需要105天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杀虫效果。) 2、防治害虫的机理 细胞水平的酸化导致生理作用的破坏。对生物而言,乳酸发酵是在缺氧条件下最重要的提供能量的方式。人们发现,当把一些昆虫暴露在纯氮或缺氧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虫体内的乳酸水平显着提高。害虫的死亡是由于体内大量乳酸聚积所致; 有人认为其毒理影响归因于脱水和作为能量代谢底物甘油三酯的缺乏。 3、低氧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 不同试虫对低氧的忍耐能力差异显着。 氧气含量0%时,玉米象>米象>谷蠹>书虱>锯谷盗; 氧气含量1%时,玉米象>米象>锯谷盗>书虱;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作者:袁国洲 来源:《中国经贸》2009年第05期 中国连续五年的粮食大丰收,似乎让人们淡忘了中国粮食安全中存在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库存过多、库存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今天,当我们面对波涛汹涌的全球金融海啸时,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高度重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首先,中国自身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个别品种深受外商控制,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最近几年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上能做到生产与需求的平衡,尤其是小麦和玉米除满足需求外还略有富裕。然而大豆却严重供不应求,高度依赖国际市场。2007年中国进口的大豆和豆油折合大豆4493万吨,2008年更是高达5284万吨。而中国产大豆这两年每年只有1500~1600万吨,大豆的对外依存度竟高达70%~80%。以ADM、邦 基、嘉吉、路易达孚(简称A、B、C、D公司)为代表的跨国粮商,控制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牢牢控制了大豆的国际定价权,严重威胁了中国豆农和压榨企业的生存,威胁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目前中国80%的大豆压榨能力和70%的油脂加工厂已被外商控制,实际上中国的结构性粮食危机已经爆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其次,中国粮食库存过多、库存结构不合理。历史上饱受饥荒煎熬的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把粮食作为战略物质进行大量储备,粮食库存基本上保持在全年消费量的35%~38%,远远高于国际上17%~18%的粮食安全线,更是数倍于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8%的库存水平(印度人口比中国少不多,但每年的粮食生产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8%的粮食库存也没有发生过大的饥荒)。另外,目前的粮食库存品种严重不平衡,小麦。玉米库存过多,大米及油脂、油料较少。从地区分布看,产区库存压力过大,销区严重不足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太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再者,中国粮食消费结构不合理,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中国粮食消费中原粮和初加工品占总产量的80%~90%,深加工制成品仅占总产量2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深加工制成品则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中国的大米加工基本上是个脱稻壳取大米的初加工过程, 而美国和日本已把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超微技术运用于稻米加工,不仅生产出具有高营养和生理功能的发芽糙米、米胚芽健康食品和各种米制品,更生产出了高纯度的米淀粉、抗性淀粉、多孔淀粉,淀粉基新脂肪替代物等新用途产品,就连米糠、稻壳都制成了米糠营养素和营养纤维,米糠多糖、脂肪酶抑制剂、稻壳白炭黑、活性炭及其他日化产品,使其附加值提高5~10倍。玉米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工业黄金之称,发达国家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多达2000~3000种,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领域,而中国的玉米大都被用于饲料。小麦加工中发达国家的面粉厂能生产几百种专用粉,小麦出粉率能达到80%左右,而中国大多数面粉厂只能生产少数几种通用粉,小麦出粉率大多在70%左右。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武秋萍 粮食是经济的命脉,俗话说“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对食物的需求之后,才能从事其他各项活动,因而粮食安全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定、政权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2005年以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长,粮食供求形势明显改善。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同时,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发展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 2009年我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产量再创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53082万吨,比上年增加211万吨,增长0.4%,但是粮食单产因严重自然灾害下降。2009年全国粮食亩产324.8公斤,比上年下降1.6%,这是粮食单产近6年来首次下降,粮食生长期间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较重,而且旱灾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发生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对全国粮食单产影响较大。据民政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达2926万公顷,比08年增加1712万公顷,增长1倍多。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粮食单产皆下降10%以上。从主要粮食品种单产看,水稻单产持平略增,小麦和玉米

受严重春旱和伏旱影响,单产下降,玉米单产下降5%以上。09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63亿吨,减产了290万吨。受此影响,10年从2月初以来,玉米价格一直维持着稳步上扬的走势,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从2月初的1850元/吨左右单边上行,一度最高达到了1984元/吨,涨幅达到7%。尽管我国粮食从总量上目前尚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还存在结构性的短缺,我国一直是传统的小麦进口国,每年需进口大豆200亿斤,稻谷约300亿斤。介休全市收获面积4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225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少100公斤左右。小麦常年亩产200公斤,玉米常年亩产280公斤,单产水平偏低,总体形势不太乐观。 二、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制约性因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人口不断增加、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向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 1、耕地资源减少: 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占去大量的土地。近几年由于城市化建设减少了耕地1亿多亩。我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

低温储粮的应用实践及发展建议

粮食低温储藏技术应用实践及发展建议THE SUGGESTION O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GRAIN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摘要:通过开展粮食低温储藏技术应用的实仓试验,对试验仓和对照仓内优质稻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检测。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不论是在保持储粮品质方面,还是在提高储粮经济效益方面,低温储藏技术均呈现出常规储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针对制约低温储藏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基本对策,并阐述了推动粮食低温储藏技术应用的发展设想和建议。 Abstrac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experiment of high quality paddy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chnology , we have carried on a year’s tracking test about the testing warehouse and the comparison warehouse . Regardless of the storage quality or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i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storage .Meanwhile, we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essential countermeasure in view of the main restricted factor. low temperature preserv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imary factor, And elaborated the suggestion of about grain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 关键词:粮食低温储藏机械通风谷物冷却机 Keyword: grain ,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ain refrigerator 0 前言 粮食低温储藏就是利用自然低温条件或机械制冷设备,降低仓内储粮温度,并利用仓房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确保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粮堆平均温度维持在低温(15℃)或准低温(20℃)以下的一种粮食储藏技术,俗称低温储粮。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利用自然气候实现低温或准低温储粮的条件,自20世纪50年代起,粮食仓储科技人员就逐步开展了利用自然低温以及自然低温辅助机械通风进行低温储粮的研究和实践,随着科技的发展,自80年代起,借助制冷机和空调实现机械制冷低温储粮也相继出现,但是因受到季节、地域、费用及仓储设施条件等的限制,利用自然低温条件及机械制冷设备实现粮食常年低温储藏的技术,在我国至今没有得到大规模地推广应用。直到1998年之后的5年里,为了改善仓储设施,国家利用338亿元国债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新建500亿kg仓容的国家粮食储备库,这些新建库全面配置了整仓通风系统、粮情检测系统等技术装备,特别是在首批国储库建设项目,还配备了645台谷物冷却机,为低温储藏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气候、仓房条件、配套技术等各方面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技术设备组合和经济运行方案,推广应用以低温储藏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使新建大型仓房内的储粮能够长期保持在经济、有效的低温储藏状态下,由此确保中央储备粮质量完好,有效降低粮食的重量损耗,最大限度地延缓粮食陈化和品质劣变,取得最佳虫霉防治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粮食仓储行业急需开展的重要研究工作。自1999年以来,我所针对世行项目和国储库项目在辽宁省新建的浅圆仓、立筒仓、高大平房仓、砖圆仓等新仓型,借助新(扩)建国储库配套的先进仓储设施和机

浅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浅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字:粮食安全科技劳动力转移 摘要:粮食安全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我国不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但潜在威胁不容忽视,且我国的粮食政策并未达到其预期目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科技投入、控制人口增长和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 “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人口第 一大国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问题,大量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障粮食安全。一、学者的观点与政府措施 理论界有关粮食安全的观点,当前主要有两种:其一,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这些学者认为,我国粮食生产在近几年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这是正常的产量调整,并且即使在城市建设还需要大量征用农田的情况下,通过粮食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能够避免粮食短缺;其二,我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潜在粮食安全问题。在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后,这一观点在中国理论界里开始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他们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耕地面积不可避免地大量的减少,而农民为追求现金收入增加所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而进行的退耕还林政策都占用了大量的粮田,而我国的土地的生产率已达到极限,人口数量还在继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不可避免

地会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所要面对的严重问题。 我国政府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粮食保护价收购、粮食直补等,这些措施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相当的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二、笔者的观点 笔者认为,从历史和目前的粮食生产情况来看,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其潜在危险却不容忽视。 (一)粮食产量稳定。自年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大部分年份一直稳定在亿公斤以上,只有年为亿公斤,人均大约为公斤。即使以年的产量和目前的人口来看粮食安全问题,和人均公斤的粮食安全标准相差公斤,比例仅为;和人均公斤的标准计算相差公斤,比例仅为,而年的谷物进口量仅为万吨,仅占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的,仍未超过的临界线,并且我国的人均日营养摄入量超过安全标准(热量大卡、蛋白质克、脂肪克)。该情况表明,在我国粮食生产处于低谷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并不突出,仍然能够基本自给,而无需大量依赖进口。 (二)耕地面积能够保证足够的粮食产量。我国的耕地面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统计资料上来看,并未达到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甚至还有一定量的增加,如年全国耕地面积为亿亩,年却达亿亩,和人们的预期有一定的差别。另外,我国的非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很大,大约有亿亩可利用的荒山、荒坡,亿亩可开发的沙荒地。 (三)科技及资源利用效率潜力较大。我国每年取得大约的多项农业科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编号:SM-ZD-66506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 及其应对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 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1. 影响粮食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1)人口增长。人口是影响粮食需求的直接因素。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人口增加将推动粮食消费量刚性增长。 (2)消费结构升级。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生物质能源需求增加。 (4)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1)耕地数量。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 (2)耕地质量。耕地质量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 (3)水。水是农业的命脉,水的供需矛盾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4)气候条件。气候资源综合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对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种粮成本。农药、化肥、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用工成本的提高,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 3. 粮食价格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从我国的情况看,自2009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价呈加速上涨态势,使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4. 影响粮食安全的其他因素 (1)外贸依存度。当我国的粮食供不应求时,必须依赖进口解决,而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从而对粮食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 (2)粮食储备能力。受粮食生产和粮食进口限制的影响,我国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备不测。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40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 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1. 影响粮食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1)人口增长。人口是影响粮食需求的直接因素。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人口增加将推动粮食消费量刚性增长。 (2)消费结构升级。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生物质能源需求增加。 (4)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1)耕地数量。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

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 (2)耕地质量。耕地质量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 (3)水。水是农业的命脉,水的供需矛盾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4)气候条件。气候资源综合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对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种粮成本。农药、化肥、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用工成本的提高,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 3. 粮食价格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从我国的情况看,自2009 年下半年以来,国

浅谈我国当今粮食安全问题

暑期社会实践(论文)浅谈我国当今粮食安全问题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姓名:李明艳 班级: 2012 级 3 班 学号: 41204030326 2013年8月20 日

摘要 本文是在实习过程中对粮食安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以及根据一些相关文献和我国粮食现状问题,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危机经行了分析,并且从一些问题入手提出了某种解决的途径。主要从人口、耕地、水资源、农业科技、政策等因素进行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分析,并且提出“粮食”概念向“食物”概念拓展的新理念。 关键词 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影响因素中国耕地资源

前言 10月16是世界粮食日。粮食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有着占世界60多亿人口的1/5多的13亿人口,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最让中国人自豪的是新中国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耕地的减少,粮食产量有所下滑,进口粮食增多,于是又有人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粮食能不能自给自足?中国进口粮食增加会否影响国际市场粮价波动?从而影响世界粮食安全?作为粮食的生产者的农民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在新的粮食问题面前,怎样保护农民的利益?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焦点问题之一。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的著名论文,对中国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的前景进行了较为悲观的预测。他认为,中国当时随着粮食产量达到高峰,长期的下降可能开始了,到2030年中国粮食产量很有可能至少下降将近1/5,或每年下降0.5%;粮食供求之间将出现巨大缺口,即出现“粮食危机”。“粮食危机论”凸显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未来中国巨大的粮食需求缺口将会大幅推高世界粮价,其粮食匮乏将成为世界性的匮乏。 对中国而言,粮食安全则国家稳定,粮食不安全则国家不稳定,甚至出现大乱;对世界而言,中国的粮食安全出了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有效解决且世界粮价会大幅攀升,对缺粮国家都是一场灾难。 那么,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去预防“粮食”危机的出现呢?怎么做才能给我们一个安全的粮食环境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话题。请跟随本文,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一探究竟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