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2.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3.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音乐教学内容是《肚子饿得咕咕叫》。

教学步骤1. 热身运动在开始正式的教学前,我们需要为孩子们进行一下热身运动。

老师可以选择先放一些简单的音乐,让孩子们自由舞动,增强全身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为进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2. 引入歌曲老师播放《肚子饿得咕咕叫》这首歌曲,然后问孩子们是否听过这首歌。

如果有孩子们知道这首歌,可以请他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今天的教学内容中。

3. 学习歌词老师可以分别唱出每个音节,让孩子们模仿跟唱,让孩子们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然后老师可以把歌曲分成小段,进行逐句讲解,让孩子们可以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

4. 教授动作通过音乐的旋律,给孩子们展现一个非常好玩的动作,让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可以增加孩子们身体上的锻炼。

5. 执行动作老师播放歌曲,让孩子按照教授的动作跟着跳,同时,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唱。

孩子们可以适当自由表现,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在完成整个歌曲动作后,可以让孩子们换其他的同学模仿动作。

6. 结束在教学活动结束前,老师可以再次放一些快乐的音乐,让孩子们自由表达,感受音乐的美好,同时也放松身心。

总结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歌曲和动作来让孩子们大口畅吃,并通过音乐的节奏感来训练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同时也让他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欣赏的乐趣。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音乐,更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教案描述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旨在通过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教学,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饥饿感,并借助音乐的力量,让幼儿体会食物对身体的重要性。

课时时间为40分钟。

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自己的饥饿感,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2.借助歌曲,让幼儿体会食物给身体带来的能量和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肚子饿得咕咕叫》歌曲2.食物图片或模型(可以是面包、饼干、苹果等常见的食物)3.白板或黑板,粉笔或白板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幼互动,问候每位幼儿,了解他们的近况。

2.引导幼儿回顾上次课学习的内容,和大家一起复习。

二、歌曲欣赏(10分钟)1.播放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

2.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做简单的手指动作或躯干动作,如摇晃身体、用手比划肚子饿的样子等。

3.让幼儿试着唱歌曲的部分歌词,例如“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我要吃点好吃的”等。

三、食物认知(10分钟)1.准备食物图片或模型,让幼儿一起看。

2.鼓励幼儿说出食物的名称,询问他们对该食物的感受和偏好。

3.提问:“你们的肚子饿了,你们会想吃哪些食物呢?”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四、情境角色扮演(10分钟)1.由老师带头,假装自己的肚子饿了,表现出一些“饥饿”的动作和表情。

2.让幼儿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饿了肚子的小朋友和帮助他们解决饥饿的好朋友。

3.小组之间进行互动表演,让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感受到食物对身体的重要性和好朋友的帮助。

五、歌曲学唱(5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对歌曲进行分段学唱。

2.练习时,老师可以手拍或摇铃子等辅助节奏。

3.最后,让幼儿分组轮流唱出所学的部分,营造积极的合作氛围。

六、课堂总结(5分钟)1.让幼儿回想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共同总结。

2.引导幼儿答题,“饥饿”是什么感觉?饥饿时,身体需要吃什么来补充能量?3.最后,老师可以用简短的话语,陈述今天的教学目标,让幼儿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2.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各种节奏、速度、节拍和节律。

3.提高幼儿的个人表现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4.通过欢乐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学会分享、感悟和欣赏音乐。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热身老师带领幼儿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和呼吸训练,放松身心,增强集中注意力。

第二步:导入新课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肚子饿得咕咕叫”,并与幼儿联想和讨论与“肚子饿”相关的感受和状态,并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动作或图片来表达出来。

第三步:音乐鉴赏老师播放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并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歌曲欣赏,包括:1.老师和幼儿一起跟着歌曲的节奏做动作。

2.老师播放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吟唱歌曲。

3.老师播放音乐,幼儿听后,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和联想。

第四步:音乐表演老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歌词和动作,并进行小组表演,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和自信心。

第五步:自由创作老师播放音乐《肚子饿得咕咕叫》并让幼儿自由舞蹈和表演,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第六步:教学反思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幼儿的表情、动作、口头表现、和个人参与程度等综合评估。

同时记录幼儿掌握的歌曲、动作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以及集体表现的协作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通过欢快的音乐活动,增强了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悟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和协作精神,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与兴趣,创造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音乐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全面的教育。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教案名称:肚子饿得咕咕叫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模仿儿歌《肚子饿得咕咕叫》。

2. 能够用声音模拟咕咕叫的声音。

3.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能力。

4.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儿歌《肚子饿得咕咕叫》。

2. 手偶、面具或其他肚子模型。

3. 角色扮演服装(如厨师服、服务员服等)。

4. 做饭用的玩具模型(如锅、勺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老师手持肚子模型或戴上面具,神秘地出现在幼儿面前。

2. 老师假装肚子饿得很厉害,开始咕咕叫。

3.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肚子,让他们了解肚子饿了会发出什么声音。

活动一:听歌唱歌1. 老师播放儿歌《肚子饿得咕咕叫》,同时演示动作。

2. 播放一次后,让幼儿跟唱。

3. 再次播放儿歌,让幼儿挥舞双手,并模仿咕咕叫的声音。

活动二:角色扮演1. 老师穿上厨师服或服务员服装,戴上帽子,让幼儿看到。

2. 老师鼓励幼儿加入角色扮演,身着厨师服准备做饭。

3. 将做饭用的玩具模型拿出,让幼儿一起参与做饭的过程。

活动三:舞蹈表演1. 老师引导幼儿跳舞,模仿咕咕叫的动作。

2. 老师可以创造一些舞蹈动作,让幼儿模仿并进行自由发挥。

活动四:手偶剧表演1. 老师使用手偶或面具来表演《肚子饿得咕咕叫》故事。

2. 老师可以选择幼儿中的几个孩子来参与表演。

3. 表演结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情节,让孩子们发表感想。

活动五:游戏玩耍1.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玩跳大绳、扔球等由老师提供的游戏。

2. 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模仿《肚子饿得咕咕叫》的音效。

结束活动:1. 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做适当的放松体操。

2. 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延伸:1. 让幼儿自己编创一段关于《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歌曲或故事,可以进行小组合作。

2. 鼓励幼儿在音乐角色扮演中尝试不同的角色,如主厨、服务员等,并进行表演展示。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教案名称:《肚子饿得咕咕叫》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食物与饥饿的关系,培养幼儿的食物意识和对自己饮食的关注。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节奏的掌握能力。

3. 提高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具:音乐播放器、小鼓。

2. 道具:代表食物的图片或卡片。

教学过程:
1. 温暖身体
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跃、摇摆等,活跃身体气氛。

2. 引入主题
教师出示一些代表食物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如果肚子饿了会怎么样?
3. 学唱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并鼓励幼儿跟着歌曲一起唱。

逐句教唱歌曲的歌词,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音乐游戏
教师拿出小鼓,引导幼儿模仿《肚子饿得咕咕叫》的节奏,用小鼓打出歌曲的节奏。

教师可以快速敲击小鼓,或者慢慢敲击小鼓,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跟随敲击。

5. 表演活动
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假装是一个小朋友,其他幼儿是观众。

每个小朋友轮流上台,扮演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样子,并表演出不同的食物动作,比如吃米饭、喝汤、吃面包等。

其他幼儿观众可以通过拍手或欢呼来表达自己的观看感受。

6. 结束活动
通过讨论,总结活动中幼儿学到的知识和体会,鼓励幼儿回家与家长分享今天的音乐活动。

备注:教案中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歌曲可自行选择或编写。

以上教案是一个示范,具体实施过程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进行适当的调整。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10篇)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10篇)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10篇)《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3、乐意唱歌,感受小猪的可爱。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1、自制蛋糕、动物图片及相应食物图片。

2、欢快的进场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律动进场。

“小猪们,跟着妈妈出去玩吧!”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自然进场、入座。

二、分句欣赏与理解,初学歌曲。

(一)学习歌曲前4小节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一只小猪出来了,小猪怎么了?饿得肚子发出什么奇怪的声音来?2、教师再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怎么办呢?好,妈妈先去找一找!3、教师第三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师:“找不到好吃的怎么办呢?请小猪们来帮我一起唱歌,也许我就能找到吃的了。

”4、幼儿跟唱歌曲前4小节,边唱边找蛋糕。

(二)学习歌曲后4小节哈哈!大家一起唱歌就找到大蛋糕啦!你们快坐下,我们来吃大蛋糕吧!”1、教师打开蛋糕盒,发现里面没有蛋糕。

师:“咦!怎么没有蛋糕呢?哦,这是一只神奇的蛋糕,如果你们唱的歌很好听,就会变出蛋糕来了!”2、教师完整示范整首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找到蛋糕心情怎么样?小猪是怎么吃的?吃完了呢?3、教师再次完整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三、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跟唱2遍。

教师根据幼儿唱歌情况调控是否从蛋糕盒内变出蛋糕。

2、幼儿独立演唱1遍。

请幼儿站起来围着蛋糕边唱边做动作。

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前演唱,进行个别指导。

4、集体再次表演唱。

四、替换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一、教学目标认识节奏、乐感,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表达,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1.认识不同节奏,学习如何进行简单合作;2.学习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奏;3.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帮助幼儿在乐器伴奏中正确把握节奏。

三、教学方法运用听、唱、跳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充分参与,感受音乐魅力。

四、教学内容1.歌曲介绍《肚子饿得咕咕叫》是一首非常欢快的儿童歌曲,是小学音乐启蒙中常见的音乐作品。

通过唱这首歌,可以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元素,例如:音高、节奏、速度等。

这首歌中的“咕咕叫”、“啊呀呀”的呼声或吟唱,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听音练习老师可以播放这首歌曲,让幼儿先听一遍,通过听觉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播放时,让孩子们跟随着歌曲的节奏轻轻拍打桌子,鼓舞气氛。

3.歌曲唱和伴奏老师可以教授歌曲的歌词和乐谱,让孩子们能够认真地跟着唱。

歌曲的唱和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发声情况强化唱的方式,例如让孩子们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来增加歌曲的欢快感。

4.体验乐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老师可以准备一些鼓、木琴和铃铛等乐器供幼儿试玩。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并体验和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和韵律。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教授一些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乐器。

五、教学总结在本次课程中,孩子们通过唱歌、跳舞和体验乐器等方式来学习和感受音乐的美妙和多样性。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的配合,孩子们得以全方位地体验音乐,认识节奏、乐感,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表达,同时培养了其合作精神和主动性。

期望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孩子们爱上音乐并从中受益,对其今后的生命和成长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内容:活动1:歌曲欣赏与学唱1.播放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

2.引导幼儿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反复播放歌曲,让幼儿模仿跟唱。

活动2:肢体表现与即兴创作1.指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用肢体表现出肚子饥饿的动作。

2.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同时轻轻摇晃自己的肚子。

3.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创意动作,互相观摩。

活动3:故事情景再现与角色扮演1.讲述《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故事情节。

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如小孩、妈妈、爸爸等。

3.组织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用肢体语言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4:乐器合奏和节奏体验1.向幼儿展示一些常见的小乐器,如木鱼、手鼓等。

2.教授幼儿简单的乐器演奏方法。

3.指导幼儿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合奏练习。

三、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接触与体验学习内容。

2.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参与度。

3.操作训练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幼儿掌握技能。

四、教学资源:1.音乐录音设备。

2.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音频。

3.简单乐器(木鱼、手鼓等)。

五、教学步骤:第一天:活动1:歌曲欣赏与学唱1.播放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

2.引导幼儿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反复播放歌曲,让幼儿模仿跟唱。

活动2:肢体表现与即兴创作1.指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用肢体表现出肚子饥饿的动作。

2.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同时轻轻摇晃自己的肚子。

3.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创意动作,互相观摩。

第二天:活动3:故事情景再现与角色扮演1.讲述《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故事情节。

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如小孩、妈妈、爸爸等。

3.组织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用肢体语言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4:乐器合奏和节奏体验1.向幼儿展示一些常见的小乐器,如木鱼、手鼓等。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理解歌词、学唱歌曲,乐意唱歌,感受小猪的可爱,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肚子饿得咕咕叫》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3、乐意唱歌,感受小猪的可爱。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1、自制蛋糕、动物图片及相应食物图片。

2、欢快的进场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律动进场。

“小猪们,跟着妈妈出去玩吧!”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自然进场、入座。

二、分句欣与理解,初学歌曲。

(一)学习歌曲前4小节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一只小猪出来了,小猪怎么了?饿得肚子发出什么奇怪的声音来?2、教师再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怎么办呢?好,妈妈先去找一找!3、教师第三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师:“找不到好吃的怎么办呢?请小猪们来帮我一起唱歌,也许我就能找到吃的了。

”4、幼儿跟唱歌曲前4小节,边唱边找蛋糕。

(二)学习歌曲后4小节哈哈!大家一起唱歌就找到大蛋糕啦!你们快坐下,我们来吃大蛋糕吧!”1、教师打开蛋糕盒,发现里面没有蛋糕。

师:“咦!怎么没有蛋糕呢?哦,这是一只神奇的蛋糕,如果你们唱的歌很好听,就会变出蛋糕来了!”2、教师完整示范整首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找到蛋糕心情怎么样?小猪是怎么吃的?吃完了呢?3、教师再次完整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教案主题:《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能够通过听音乐感知肚子饿的感觉。

2. 能够模仿音乐中肚子叫的声音。

3. 能够与音乐进行互动并表现出肚子饿的样子。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

2. 音乐《肚子饿得咕咕叫》。

3. 教师和学生们将模仿咕咕叫的动作。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制造一些声音,引起学生的注意。

2. 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我们今天要一起听一首音乐,它的名字叫《肚子饿得咕咕叫》。

听完这首音乐,我们能找到肚子饿的感觉吗?活动1:听音乐1. 放上《肚子饿得咕咕叫》音乐。

2. 学生们闭上眼睛,认真地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肚子饿的感觉。

活动2:模仿音乐中肚子叫的声音1. 老师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自己的肚子叫的声音。

可以模仿咕咕的声音,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肚子饿的感觉。

2. 老师和学生一起模仿肚子叫的声音,形成一个小合唱。

活动3:与音乐进行互动1.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跳起来,一边跳一边模仿肚子叫的声音。

2. 老师和学生一起舞动身体,表现出肚子饿的样子。

可以蹭肚子、摸肚子等动作。

活动4:结束活动1. 老师放下音乐,学生停止活动。

2. 与学生一起回顾活动内容,询问他们是否找到了肚子饿的感觉。

拓展活动:1. 继续听一些与肚子饿相关的音乐,并与学生一起模仿肚子叫的声音。

2. 请学生找出与肚子饿相关的动作,进行模仿和表演。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模仿肚子叫的声音的准确度以及表演的生动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小班音乐《肚子饿得咕咕叫》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肚子饿得咕咕叫》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肚子饿得咕咕叫》活动教案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3、乐意唱歌,感受小猪的可爱。

1、自制蛋糕、动物图片及相应食物图片。

2、欢快的进场律动音乐。

一、听音乐,律动进场。

“小猪们,跟着妈妈出去玩吧!”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自然进场、入座。

二、分句欣赏与理解,初学歌曲。

(一)学习歌曲前4小节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一只小猪出来了,小猪怎么了?饿得肚子发出什么奇怪的声音来?2、教师再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怎么办呢?好,妈妈先去找一找!3、教师第三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师:“找不到好吃的怎么办呢?请小猪们来帮我一起唱歌,也许我就能找到吃的了。

”4、幼儿跟唱歌曲前4小节,边唱边找蛋糕。

(二)学习歌曲后4小节哈哈!大家一起唱歌就找到大蛋糕啦!你们快坐下,我们来吃大蛋糕吧!”1、教师打开蛋糕盒,发现里面没有蛋糕。

师:“咦!怎么没有蛋糕呢?哦,这是一只神奇的蛋糕,如果你们唱的歌很好听,就会变出蛋糕来了!”2、教师完整示范整首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找到蛋糕心情怎么样?小猪是怎么吃的?吃完了呢?3、教师再次完整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三、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跟唱2遍。

教师根据幼儿唱歌情况调控是否从蛋糕盒内变出蛋糕。

2、幼儿独立演唱1遍。

请幼儿站起来围着蛋糕边唱边做动作。

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前演唱,进行个别指导。

4、集体再次表演唱。

四、替换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1、初次替换歌词演唱。

提问:小猪请来了他的好朋友,我们看看有谁来了?他们都喜欢吃什么呢?我们先来请小狗吧!怎么唱呢?2、替换歌词“小狗”“小猫”“小兔”。

五、自然结束吃饱了,猪妈妈带领小猪去散步。

内容仅供参考。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教案名称:《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适用年龄:3-4岁的小班幼儿教学目标:1. 认识食物与饮食相关的词汇;2. 通过音乐、舞蹈和游戏,让幼儿感受肚子饿的感觉;3. 发展幼儿的语言、动作协调和社交技巧。

教学准备:1. 音乐材料:《肚子饿得咕咕叫》歌曲;2. 道具:模拟食物、盘子、筷子等;3. 动作指导卡片。

教学流程:引导活动:1. 利用道具模拟吃饭的动作,问幼儿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饭吗?你们有没有听到过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声音?”让幼儿回答并分享相关经验。

音乐活动:1. 播放《肚子饿得咕咕叫》歌曲,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体验肚子饿的感觉。

2. 建议使用道具模拟吃饭的动作,如用筷子夹起模拟食物放入盘子中,并模仿吃饭的动作。

3. 教导幼儿跟着歌曲的旋律,做出各种动作,如轻轻拍打自己的肚子,用手比画饿的样子等。

互动游戏:1. 安排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一名幼儿扮演“食物”,其他幼儿分别扮演餐具,如筷子、勺子、叉子等。

2. 播放音乐,餐具幼儿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将“食物”捞起,喂给自己嘴巴中。

3. 每次音乐停止,换一名幼儿扮演“食物”,其他幼儿轮流扮演餐具,继续游戏。

活动总结: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日的活动,询问他们喜欢的部分和新学到的东西。

2. 让幼儿们模仿肚子饿的声音,最后一个个拍摄下来。

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成果。

拓展活动:1. 通过图书、绘本或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食物的种类和营养知识。

2. 制作一个《我的饮食日记》,让幼儿每天记录自己吃的东西,从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反思:这个活动通过音乐、舞蹈和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社交技巧。

同时,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肚子饿的感觉,引发了他们对饮食重要性的思考。

活动的安排和设计使得幼儿可以全方位地投入到活动中,获得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肚子饿得咕咕叫》(三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肚子饿得咕咕叫》(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肚子饿得咕咕叫》(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肚子饿得咕咕叫》一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蜜蜂做工》二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袋鼠》三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肚子饿得咕咕叫》一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3、乐意唱歌,感受小猪的可爱。

活动准备:1、自制蛋糕、动物图片及相应食物图片。

3、欢快的进场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律动进场“小猪们,跟着妈妈出去玩吧!”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自然进场、入座。

二、分句欣赏与理解,初学歌曲(一)学习歌曲前4小节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一只小猪出来了,小猪怎么了?饿得肚子发出什么奇怪的声音来?2、教师再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怎么办呢?好,妈妈先去找一找!3、教师第三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师:“找不到好吃的怎么办呢?请小猪们来帮我一起唱歌,也许我就能找到吃的了。

”4、幼儿跟唱歌曲前4小节,边唱边找蛋糕。

(二)学习歌曲后4小节哈哈!大家一起唱歌就找到大蛋糕啦!你们快坐下,我们来吃大蛋糕吧!”1、教师打开蛋糕盒,发现里面没有蛋糕。

师:“咦!怎么没有蛋糕呢?哦,这是一只神奇的蛋糕,如果你们唱的歌很好听,就会变出蛋糕来了!”2、教师完整示范整首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找到蛋糕心情怎么样?小猪是怎么吃的?吃完了呢3、教师再次完整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三、完整演唱歌曲1、完整跟唱2遍。

教师根据幼儿唱歌情况调控是否从蛋糕盒内变出蛋糕。

2、幼儿独立演唱1遍。

请幼儿站起来围着蛋糕边唱边做动作。

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前演唱,进行个别指导。

4、集体再次表演唱。

四、替换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1、初次替换歌词演唱。

提问:小猪请来了他的好朋友,我们看看有谁来了?他们都喜欢吃什么呢?我们先来请小狗吧!怎么唱呢?2、替换歌词“小狗”“小猫”“小兔”。

五、自然结束吃饱了,猪妈妈带领小猪去散步。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蜜蜂做工》二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含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含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目标•让小朋友了解肚子饿的感觉,并懂得用语言或手势表达自己的需要。

•培养小朋友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提高小朋友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需要的材料•贴纸•铃铛•珠子•手鼓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唱一首关于食物和肚子饿的歌曲,如《小兔子乖乖》或《小毛驴》,来引入今天的主题。

第二步:学习歌曲老师可以与小朋友一起唱一首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并让小朋友自由舞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第三步:认识肚子饿的感觉老师会询问小朋友:“你的肚子饿吗?”或是问让小朋友觉得自己肚子饿的原因,“你现在想吃什么?”等等,引导小朋友认识肚子饿的感觉,并提醒他们表达需要的方式。

第四步:配合铃铛的节奏老师拿出铃铛,跟小朋友一起敲击铃铛,引导小朋友用手语表达“我饿了”,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肚子饿得咕咕叫并不可爱,要让人们知道自己需要食物。

第五步:配合珠子的节奏老师拿出珠子,跟小朋友一起拍出简单的节奏,再引导小朋友用手语表达“我要吃饼干/面包/水果”等各种想吃的食物。

同时,老师也可以跟小朋友谈论这些食物的名称、颜色、口感等特点。

第六步:手鼓合作老师拿出手鼓,让小朋友两人一组进行合作,让他们用手鼓配合唱“肚子饿得咕咕叫”,并借此培养小朋友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一节融合了音乐与情感教育的课程。

将儿歌和游戏融入到教学中,让小朋友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认知知识,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通过演唱、舞蹈和手语等方式,培养小朋友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让他们学会用语言或手势表达自己的需要。

同时,在合作中教育团队合作精神,并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愿。

在不断地反思和修正中,相信一定能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成长经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2.能够用声音表现歌曲中“咕咕叫”的节奏;3.能够在指导下演唱歌曲并跟着节奏拍手。

二、教学准备1.准备好教学课件;2.确定音乐教学区域;3.准备好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的音乐文件;4.准备好一些小食品,如饼干、薯片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最喜欢的食品,并与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吃的食品;2.引入歌曲主题,介绍歌曲《肚子饿得咕咕叫》。

2.歌曲学习:(15分钟)1.播放歌曲,并向学生解释歌曲内涵;2.分享歌曲的歌词,将“咕咕叫”的节奏强调给学生听,并鼓励他们模仿;3.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轻柔摇摆,并用声音模拟“咕咕叫”的节奏。

3.演唱训练:(15分钟)1.将歌曲分成几段,并用手拍出节奏,引导学生一起跟唱;2.指导学生用手敲打身体、小饰品等,加强对节奏的认知,并鼓励他们多次尝试。

4.乐器制作:(20分钟)1.提供一些小饰品,如纸杯、饮管、比萨饼盒等;2.指导学生将这些材料制作成简易口哨乐器;3.引导学生用制作的乐器,模拟《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幸福感,发出更多有趣的声音。

5.好奇实验:(20分钟)1.为学生提供一些小食品,如饼干、薯片等;2.轮流让每个学生尝试在嘴里吞咽食物,用声音模拟它们在肚子里的“咕咕叫”;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声音经验。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2.向学生询问“你最喜欢的声音是什么?”,并听取他们的回答;3.向学生提问歌曲节奏,对学生反应给予反馈。

五、教学延伸1.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加入模仿声音的任务;2.与学生一起前往馆内艺术课或乐器废品展示,加深学生对声音美学的理解。

以上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的针对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估和教学延伸等方面的详细解析。

教师在制定教案时,不仅可以依照上述建议进行,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增强教学效果。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和表现能力;2.通过本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觉和音乐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4.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肚子饿得咕咕叫》这首儿歌,引导幼儿感受音乐,表达音乐。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幼儿团体音乐CD;2.音乐活动区域布置。

教学过程:引入导入:(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坐在音乐区域,播放幼儿熟悉的儿歌音乐,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进入音乐的氛围。

歌曲教唱:(15分钟)教师播放《肚子饿得咕咕叫》这首儿歌音乐,同时教唱歌词,并示范动作,鼓励幼儿一起唱歌和跟动作。

音乐表演:(20分钟)教师与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幼儿为“主唱”,其他幼儿为“合唱”,并安排每个小组轮流表演。

活动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询问他们对于音乐的感受,并鼓励幼儿积极发表意见和想法。

活动延伸:(20分钟)为了延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教师可以继续播放其他幼儿喜欢的儿歌音乐,让幼儿自由舞蹈、自由发声,让他们尽情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音乐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并鼓励幼儿继续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引导幼儿参与,积极表达,鼓励幼儿展示自己;2.音乐活动要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活跃气氛;3.教师要注意细节,比如播放的音乐要清晰、准确,并及时调节音量。

通过这个音乐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感觉和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歌曲教唱和表演,幼儿可以学会感受音乐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

通过小组合作和轮流表演,幼儿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同时,这个活动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动手能力。

整个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主参与和表达,提高幼儿的自我肯定和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2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2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3)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3)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肚子饿得咕咕叫适用对象:幼儿园小班(3-4岁)教学目标:1. 听音乐欣赏,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2. 学习有节奏地拍手、跳舞的基本动作;3. 认识食物,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4. 通过音乐活动,锻炼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肚子饿得咕咕叫》;2. 彩虹丝带、气球等道具;3. 玩具食物。

教学内容与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入歌曲:播放《肚子饿得咕咕叫》音乐,让幼儿听歌曲。

2. 了解歌曲内容:提问幼儿“你们有没有听到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呢?是什么时候会感到肚子饿呢?”鼓励幼儿回答并讨论。

活动一:模仿肚子咕咕叫(10分钟):1. 引导幼儿模仿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哼唱歌曲中咕咕叫的部分。

2. 组织幼儿分组,每个小组轮流模仿肚子咕咕叫的声音。

活动二:跟着节奏拍手(10分钟):1. 给每个孩子发放彩虹丝带或气球作为道具。

2. 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跟着节奏拍手,可以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蹦蹦跳、转圈等。

3. 增加难度:逐渐加快音乐节奏,引导幼儿跟着节奏拍手。

活动三:认识食物(15分钟):1. 展示玩具食物,引导幼儿认识食物的名称和特征。

例如:“这是一个苹果,它是红色的、圆的,味道又酸又甜。

”2. 让幼儿用手摸摸食物的表面,感受不同食物的质地。

3. 观察和讨论:拿出三种不同的食物,组织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活动四:肚子饿的小游戏(10分钟):1. 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起,形成一个队列。

2. 一个幼儿充当“肚子”,其他幼儿轮流走到“肚子”前面,说出一个食物的名称。

3. 如果“肚子”喜欢这种食物,他会说“咕咕叫”并且邀请这个幼儿加入“肚子”的队列。

否则,他会说“不喜欢”并把这个幼儿送回原队列。

4.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幼儿都加入了“肚子”的队列。

总结与延伸:1. 对本节课的活动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会。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及反思:肚子饿得咕咕叫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及反思:肚子饿得咕咕叫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及反思:肚子饿得咕咕叫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2.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认知动物的特征和叫声。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精神。

4.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重难点1.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表现出动物的特征和叫声。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和心情。

三、活动准备1.教学材料:动物手偶、音乐播放设备、白板或黑板、画笔、彩纸、剪刀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效果良好,桌椅摆放整齐。

四、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a.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扭动身体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准备进入音乐活动。

b.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如摇摆、跳跃等。

2.主题活动(10分钟)a.教师展示动物手偶,如小鸟、小狗、小猫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叫声。

b.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如小鸟飞翔、小狗奔跑等。

c.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喜欢的动物动作和叫声,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3.创意环节(5分钟)a.教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和心情,如“小鸟快乐地飞翔”,“小狗开心地奔跑”等。

b.教师带领幼儿用彩纸、剪刀等材料制作动物手偶,让幼儿动手参与,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a.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如学到的动物特征、叫声,以及创作的动物手偶等。

b.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反思本次音乐活动以“肚子饿得咕咕叫”为主题,通过模仿动物的特征和叫声,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但在创意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害羞、不敢尝试的情绪。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在后续活动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幼儿的自信。

在活动筹备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挑选适合他们的音乐和动物角色,以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肚子饿得咕咕叫》【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3、乐意唱歌,感受小猪的可爱。

【活动准备】
1、自制蛋糕、动物图片及相应食物图片。

2、欢快的进场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进场。

“小猪们,跟着妈妈出去玩吧!”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自然进场、入座。

二、分句欣赏与理解,初学歌曲。

(一)学习歌曲前4小节
1、教师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一只小猪出来了,小猪怎么了?饿得肚子发出什么奇怪的声音来?
2、教师再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怎么办呢?好,妈妈先去找一找!
3、教师第三次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师:“找不到好吃的怎么办呢?请小猪们来帮我一起唱歌,也许我就能找到吃的了。


4、幼儿跟唱歌曲前4小节,边唱边找蛋糕。

第 2 页共 6 页
(二)学习歌曲后4小节
哈哈!大家一起唱歌就找到大蛋糕啦!你们快坐下,我们来吃大蛋糕吧!”
1、教师打开蛋糕盒,发现里面没有蛋糕。

师:“咦!怎么没有蛋糕呢?哦,这是一只神奇的蛋糕,如果你们唱的歌很好听,就会变出蛋糕来了!”
2、教师完整示范整首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提问:找到蛋糕心情怎么样?小猪是怎么吃的?吃完了呢?
3、教师再次完整示范,边唱边做动作。

三、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跟唱2遍。

教师根据幼儿唱歌情况调控是否从蛋糕盒内变出蛋糕。

2、幼儿独立演唱1遍。

请幼儿站起来围着蛋糕边唱边做动作。

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前演唱,进行个别指导。

4、集体再次表演唱。

四、替换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1、初次替换歌词演唱。

提问:小猪请来了他的好朋友,我们看看有谁来了?他们都喜欢吃什么呢?
我们先来请小狗吧!怎么唱呢?
2、替换歌词“小狗”“小猫”“小兔”。

五、自然结束
吃饱了,猪妈妈带领小猪去散步。

第 3 页共 6 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熊的一家》【设计思路】
从《36指南》中我们可以发现,艺术领域相比以往更多地注重幼儿的感受与表现,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

(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挖掘素材,要确定活动所要体现的价值。

本次活动选择的素材是教参中“熊的故事”中“三只熊”的音乐,三段音乐性质明显,形象鲜明,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非常适合欣赏感受的。

而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大多来自于家庭,对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也是非常熟悉,“三只熊”的音乐形象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易于理解的。

通过引导幼儿听听音乐性质、说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做做相应的肢体动作,从而达成最终让幼儿体验表现乐趣的目地。

【活动目标】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熊的一家,体验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小熊来了
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和小熊一起来玩了。

小熊音乐起,大家一起跳跳快乐小熊。

二、表达表现:熊的一家
1、小熊的家人
——完整倾听音乐。

第 4 页共 6 页
——提问:谁知道小熊家里还有谁?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2、熊爸爸
——倾听熊爸音乐
——提问:熊爸长得怎么样?他在家里会做什么事情?(个别幼儿说说做做)
——起学做熊爸爸
3、熊妈妈
——倾听熊妈音乐
——提问:熊妈长得漂亮吗?你最喜欢妈妈做什么事?(个别幼儿说说做做)
——一起学做熊妈妈
三、情感体验:快乐熊一家。

三段音乐完整播放,一起做做熊的一家人。

第 5 页共 6 页
幼儿教育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6 页共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