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汇总

一、名词解释1、道德: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具有教育性、示范性、社会性等特点。
3、廉洁从教:对教师品行和作风方面的道德要求,是教师高尚情操的表现。
不能以教谋私,以教谋利。
4、修养:人们在思想、品德、艺术、技艺等方面为获得某种能力和思想境界所进行的学习和锻炼功夫,包括自我锻炼,自我反省,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等途径。
5、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单项选择1.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职业是( B)。
A.医生 B.教师 C.科学家 D.政治家2.决定教师职业能否有所作为的根本是( C )。
A.教师的能力 B.教师的文化素质 C.教师的职业道德 D.教师的教研水平3.( D)是教师职业胜任、职业作为及其不断提升的重要品质。
A.师德 B.思想 C.学识 D.社会关系4.教师职业道德就其内涵从社会存在而言是指( A)。
A.它是对教师职业活动意义、行为规范及其实践活动给予道德价值的关注B.它是对教师实践活动的评价和总结C.它是对教师人格的再评价和再认识D.它是对教师劳动的实践性给予总的评价5.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包含了三个方面,那就是(B )。
A.师德现象与师德文化及师德品质B.师德文化现象、师德品质现象、师德活动现象C.师德水平、师德能力、师德活动D.师德认识、师德观念、师德品质6.在现代社会,要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应该注意从( C )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A.师德教育、师德认识、师德活动 B.师德文化、师德认识、师德评价C.师德文化、师德品质、师德活动 D.师德品质、师德认识、师德活动7.在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必然带有 (A)。
A.阶级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社会性8.作为道德现象,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都包括着( B )等。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哪些?答: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
2.在实践中如何做到依法执教?答:依法执教是现代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反映了现代社会逐步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趋势。
作为现代教师,不仅要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要养成依法执教的自觉行为。
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二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
3.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1)对教师工作的动力功能(2)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3)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4)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功能(5)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6)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
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5.实践中教师怎样做到严谨治学?答:在实践中教师怎样做到严谨治学(1)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2)把握规律,科学施教(3)严以律己,精益求精(4)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6.教师应如何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答:发挥家长教育作用的基本策略有两大方面:一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家长提高教育修养,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二是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教育活动,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实践中应做到(1)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2)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3)帮助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和思想。
7.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有:(1)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
(2)克服文人相轻,相互学习配合。
(3)尊重同志,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8.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书育人原则、乐教勤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复习资料

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复习资料《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读本》复习资料第⼀章中⼩学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什么是教师职业?教师职业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教师职业是⼀个古⽼⽽常新、崇⾼⽽神圣的职业,它随着⼈类社会分⼯⽽出现,是指按照⼀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化科学知识,以培养⼈的能⼒和思想品德为⽬的的⼀种职业。
⼀般来说,教师职业总是为满⾜⼀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化发展的需要服务的,并以学校教育的存在为其形成的前提。
教师职业形成的基本条件是脑⼒劳动和体⼒劳动分⼯。
⼆、教师职业特点是什么?答:教师职业特点有:(1)全⾯性和复杂性教师是⼈类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建设者,不仅要教书,⽽且要育⼈。
教师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不仅要掌握学科教学的知识,以⼀种恰当的⽅式传授给学⽣,⽽且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学⽣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了解不断发展的社会对⼈的不断发展的要求,并把它贯彻到⾃⼰的教学中去,通过⾃⼰艰⾟的劳动给学⽣思想以启⽰,点燃学⽣思想的⽕花,同时促进⾃⼰不断地提⾼和进步。
在这⼀过程中,教师⼯作的全⾯性和复杂性不⾔⽽喻。
(2)独⽴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作主要是脑⼒劳动,它包括精神财富的占有和输出,这些都是由教师个⼈来完成的,每⼀个教师的⼯作⽅式都各有其特点,带有明显的个体特点和创造性特点。
(3)长期性和规范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学⽣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是⼀个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断转化、渐进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个学⽣从⾛进学校到接受教育到⾛出校门⾛上⼯作岗位,要经过⼗⼏年的时间,所以,教师的⼯作周期⽐较长。
学⽣是具有各种独特个性品质、性格各有不同的、有感情、有意识、能思考和劳动的活⽣⽣的⼈。
教师的⼀举⼀动都会给学⽣留下深刻印象,是学⽣的榜样,所以,教师职业具有规范性。
(4)价值体现的迟效性和间接性教师⼯作的价值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能⼒和创造性间接地表现,在时间上,只有受教育者进⼊社会作出贡献后,才会显现出来。
高等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思考题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4分X5)20%;二、简答题(5分X4)20%;三、论述题(15分X2)30%;四、材料分析题(15分X2)30%。
一、名词解释: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P362、乐教敬业:所谓“乐教”,即是乐于教育,是指教师要以一种愉悦、快乐和热爱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
所谓“敬业”,即是尊重职业,就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职业当作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来看待,为此而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努力奉献的精神。
乐教敬业就是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又要尊重自己的职业,以认真的态度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扬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贡献自己的一切。
P56-573、教师义务: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法定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也即挂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并用强制力保障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以及他人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道德义务是道德活动主体意识到得在实践中必须履行的道义责任,也即由一定的道德原则信念规范舆论所支持的义务,或者出于自身的信念或者出于道德舆论压力,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所承担的一种道义责任。
教师的道德义务应当是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然而教师的所有行为都会产生师表作用,其一般的道德义务诸如善待他人,等也作为教师的道德义务而存在,但从本质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义务则蕴含在教师的法定义务之中,并通过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格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职业道德规范体现出来的。
4、教师良心:教师的良心也即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指教师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到的自我评价能力,它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的重要形式,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在于育人,教师的职业态度信念与道德,诸如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教育职业及其教师的职业劳动一、名词解释1、官学:指由中国历代官府所办的各级学校。
汉代的太学,唐代国子监。
2、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教育和考试制度,由于采用的是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称科举。
3、教师职业:教育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一种职业,而教师则是从事这一职业的专业人员,即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行文化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培育,把他们教育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师职业和教育职业是相统一的,可以说教师职业也就是教育职业。
但二者内容稍有不同,教育职业强调的是这一职业的活动及过程,教师职业侧重于这一职业的主体及资格。
二、简答题1、教育职业是怎样产生的?教育职业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社会分化的产物。
1.教育职业的萌芽。
远古社会,年长者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部落氏族中其他成员。
这种传授就是教育活动的开始,也是教育职业的萌芽。
2.学校教育的产生。
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需要一种专门机构培养其官吏和士人,从而使一部分人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或专门接受教育。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西周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
礼记中的学记、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大学教育的经典。
“政教合一”、“以吏为师”的教育形式,教育未能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
3.教育职业的形成。
独立的“士”阶层,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
孔子是我国私学的创始人和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2、我国书院教育有何特点?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1.书院基本上属于私学性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私学,可以说是一种高等形态的私学。
2.书院既是学校,又是研究机构(边听讲边问难的共同探讨,会讲),同时还是一个学术团体、文化中心,对当时的学术思想、文化教育以及世风民俗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3.搜集、收藏、刊刻图书也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教师劳动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特点有(ABCD )A 制度性 B 长期性 C 双向性 D 互动性2、教师幸福的特点有(ABCD)A 精神性 B 关系性 C 集体性 D 无限性3、对教师工作责任和纪律要求的是(B )A 自觉性 B 克尽职守 C 爱护学生 D 团结执教4、人类美好的情感有(BCD )A 宠爱 B 母爱 C 师爱 D 友爱5、为人师表的特征有(ABCD)A 示范性 B 严谨性 C 激励性 D 可操性二、简答题(44分)6、人民教师做优秀品德的垂范者,必须做到哪些?(共14分)答:(1)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要具有高尚的节操。
(3)要尊老爱幼。
(4)要团结同志,谦虚礼让。
(5)要勤奋学习,勤劳节俭。
(6)要律己宽人诚实守信。
(7)见义勇为,公正无私。
7、团结协作的道德意义?(共10分)答:(1)团结协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2)团结协作是教师人格的必备要素。
(3)团结协作是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4)团结协作是形成良好校风的重要保障。
(5)团结协作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8、教师刻苦钻研业务必须做到什么?(共10分)答:(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3)掌握邻近学科的知识;(4)学习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5)熟悉和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
9、教师公正或教育公正的必要性?(共10分)答:(1)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
(2)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
(3)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4)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5)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三、论述题你在教学中如何研究、探索教育规律的?(共16分)答: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懂得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的:"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可见,做任何事情都得遵循一定的规律。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精华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精华版:一、名词解释: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某种职业特有的职业道德;另一类是把各种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一般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乐教敬业。
5.热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十年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德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教育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就会越加信任教师。
所以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1)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2)平等开放地爱每个学生;(3)保持对学生稳定而持久的爱;(4)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
6.人生观:又称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动和过程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状况,从根本上或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是受其人生观支配的。
7.人生目的: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每天都在从事着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活动,而在这些日常的具体目的活动的背后,又往往存在着一个和一定人生观相联系的支配一生的总的根本性的目的,这种对具体行为目的起着指导和支配作用的总的目的,就是人生目的。
8.人生意义:是主体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积极、肯定、愉悦的体验和感受。
9.人生理想:理想是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于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最新复习要点(山东师范大学版)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 师德的重要性(理解)第一,教师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必须遵守其规范。
第二,教育活动归根到底是一项伦理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个根本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有特殊的道德标准和要求。
第三,教师职业具有伦理性和道德性,这是由教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2. 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理解)教师职业道德(教师道德、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用以调节教师职业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
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教师所应具有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情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性的道德品质。
3. 师德的一般特征(理解)(1)调整对象和范围:专业性或特定性(2)道德内容和结构:继承性和稳定性(3)规范形式和方法:灵活性和多样性4. 师德的专业特性(记忆)(1)教育性行为示范;人格榜样;心理影响(2)自觉性教师必须要有道德自觉性,缺乏师德自觉性的教师在人际关系中永远处于被动、低效或无效的境地。
(3)整体性作为一个整体去影响学生;影响学生集体;集体去影响学生。
5. 师德的功能(记忆)(1)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引导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个体和集体都具有引导功能。
引导个体的信念和理想、价值和意义,促进教师道德意识、行为和品质的发展;引导良好教师集体的的形成,对教师集体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促进功能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重构。
6. 师德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理解)良好的师德需要处理好教师与自己(自我、家庭)、教师与学生(班级、教学、管理)、教师与同侪(教师团队、学校)、教师与社会(学生家庭、社区、社会与国家)等关系。
第一,处理好“我”与“我自己”的良好关系,是一切关系开展的根本性前提。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一、选择题1.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是()。
A. 爱心和责任心B. 敬业和奉献C. 正直和公正D. 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2. 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该保持()。
A. 约束和距离B. 亲和和友善C. 远离和疏远D. 严厉和强硬3. 教师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应该()。
A. 采取统一标准对待B. 偏袒某些学生C. 自由裁量处理D. 随意决定处罚4.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激发学生潜能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维护课堂纪律和秩序5.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该()。
A. 保持疏离B. 尽量避免沟通C. 保持亲善关系D. 不理睬家长的意见二、判断题1. 教师应该向学生示范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2. 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品行和道德素养作为首要任务。
()3.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权和人格尊严。
()4. 教师对学生要公正评价,不得歧视或偏袒其中任何一位学生。
()5. 教师应该善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问答题1. 请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重要性。
2. 举例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在学校中的具体实践。
3.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以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并阐述其危害。
5.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个人素质有何关联?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论述题请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阐述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文章正文略)。
2024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重点资料

一、老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理解就老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存在而言,它是对老师职业活动意义、行为规范、及其实践活动赐予道德价值性关注的领域,是一个关于老师为师之德的领域;从其表现特征来看,师德是指老师在职业中理解或追寻职业意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理解:1. 老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且是内在化的或内在所得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即道德观念意识和道德行为品质。
2. 规范和品质的关系问题(区分:外在与内在;联系:应然性与实然性)3. 规范和意义的关系(对象不同:规范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意义是对人的看法情感的影响。
联系:标与本的关系。
)二、加强老师职业道德的意义1、强化老师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老师素养2、强化老师职业道德有利于强化老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可使老师做好教化工作3、强化老师职业道德,有利于净化教化行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交明建设加强老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推动素养教化的实施;加强老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老师廉洁从教;加强老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三、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1、老师职业道德的特为性2、老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样性3、老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4、老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四、老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关系1、共同特征: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发展不同步;阶级性;历史继承性;道德现象的共含性:文化、品质、活动。
2、区分: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状况不同,(道德早);二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道德广)。
3、联系:道德与老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特性的关系;老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老师职业领域中的特别表现;道德是老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
五、老师职业良心的涵义与特点就是老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时所形成的责任感和自我评价实力,是知、情、意、行在意识中的统一。
老师职业良心的特点1、层次性高;2、教化性强。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复习题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一、名词解释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二、简答题1、道德规范的特殊性是什么?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第二,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第一,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
第二,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第三,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第四,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第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
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三、单选题1、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2、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是一种(精神),它又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精神)。
3、(共同利益高于一切)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原则。
5、(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6、维护和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8、(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材料)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职业道德概论》复习资料简答:10分×4=40论述:15分×2=30案例分析:15分×2=30,1、正误辨别+发挥+原则阐述;2、学风不正、学术腐败有哪些?表现?怎样调整?通过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展开:①②③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道德?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①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②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③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④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3.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主要表现为:①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具有特殊的规范性: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内心自愿”时,才能加以遵守得到实施。
②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重点)。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正是人的行为的目的性决定了道德行为的方向、价值,表现了精神的实践功能。
4.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和遵守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5.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③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6.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
①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②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③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教资职业道德背诵题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口诀:三爱两人一中心二、爱国守法的具体内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口诀:依法履职三、爱岗敬业的具体内容: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口诀:爱岗----忠诚坚守乐奉献;敬业----认真负责不敷衍四、关爱学生的具体内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口诀:爱护全体,严慈相济,关心健康,维护权益。
五、教书育人的具体内容: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7、----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8、----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9、----师德的灵魂10、----教师的天职11、----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12、----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口诀:二、爱国守法的具体内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的言行。
口诀:三、爱岗敬业的具体内容:忠诚于人民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
对工作高度,认真,认真,认真。
不得。
口诀:爱岗----;敬业----四、关爱学生的具体内容: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大纲)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它涵盖了职工与服务对象、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在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
某种社会关系中应当普遍遵循的具体的行为准则。
(P.48),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人的内在情感、意志和信念时,及内化为良心时,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地实施.(教师良心:是教师对自己在教育劳动中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评价。
教师的良心能够使教师超越个人利益,忠诚并献身于教育事业)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P.54))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劳动对象-—学生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
(2)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把热爱和严格教育统一起来的。
(讲稿)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动和过程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人为什么要活着?回答的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人应当怎样活着?回答的是人生的态度和活法。
) (讲稿)(讲稿)(P。
144)需要的事实和客体对自己需要满足状况的评价。
(P。
142)11、人生理想人生理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P。
139)(讲稿)倾向。
(讲稿)(P。
140)(讲稿)(P.39)(P。
143)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不断实理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突出地表现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反省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复习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教师道德”或者“师德",它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守的,用以调节教师职业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4、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5、教师专业精神:指教师从业者在对从事教师职业所持有的专业理念、专业态度的倾向性与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专业情感、专业意志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专业人格的升华状态,是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动力支持系统。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病逐步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公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7、教师专业素质:教师拥有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室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获得的。
8、教学认知能力: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念,以及对所教学生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水平。
9、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0、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消失、对他人日益冷漠、工作成就感降低等一系列负性症状.11、教师的仁慈:主要是指教师把仁慈的道德原则应用于教学工作以及与学生的关系当中,从理智、情感等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关怀、宽容和爱。
因此,教师的仁慈体现在了以下主要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心;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宽容。
12、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
13、教师的公正:教师公正既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公正,也表现在公正对待同事、领导及学生家长等方面,更表现在正确对待教育对象上。
师德复习资料

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就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存在而言,它是对教师职业活动意义、行为规范、及其实践活动给予道德价值性关注的领域,是一个关于教师为师之德的领域;从其表现特征来看,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中理解或追寻职业意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理解1.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而且是内在化的或内在所得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即道德观念意识和道德行为品质。
2. 规范和品质的关系问题3. 规范和意义的关系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为性◆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四、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1、联系◆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
2、区别◆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情况有所不同。
◆二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就是人们由于分工而长期从事的专业业务和特定的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六、教师的职业良心、公正、幸福的内涵、内容及培养途径1、良心内涵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2、公正内涵:教师的职业公正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它表现在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生等人际关系之中。
内容:坚持真理,伸张正义(1)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严格的审视和鉴别,使学生学到真知实学。
(2)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还真理以本来面目。
(3)教师面对社会现实,必须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作用: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康心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与社会风气培养:平等待人,树立正气坚持正义,与不正之风作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作到自身公正3、幸福(1)内涵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先进性,广泛性与深远性,完整性,示范性3、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规范约束功能,价值导向功能4、师德教育与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职责,明确将来的职业角色,提高专业发展的意识。
师德教育可以使师范生更加自主的进行专业学习。
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专业创新精神的培养。
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教育职业人生价值的引导。
5、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需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幸福,教师荣誉等。
6、教师良心的含义:指人们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
教师良心即教师的教育良心,是教育伦理学中的主要范畴,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和学习工作实践中,对社会的教师提出他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态度对自己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自我道德判断与评价。
7、教师公正的含义: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8、教师公正的培养:自觉进行人生修养,提高教育素质,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9、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继承蛤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做到?了解基本国情,认清历史责任。
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立足于本职工作实现报国之志,要把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感和信念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10、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学校教育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教育活动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规范教育行为,在实践中贯彻教育方针。
11、爱岗敬业的道德境界:爱岗敬业作为一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所有教师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资料(特别整理的哦)1、什么是职业和教师职业?★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
职业的特点:(社会性)、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等。
★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是什么?答:教师的职业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社会劳动。
一、长期性和复杂性长期性:①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③教师劳动的效果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验证。
复杂性:①教师的劳动任务相当复杂②对象存在差异③工具日益复杂④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⑤结果丰富多样二、延续性和艰苦性三、艺术性和创造性。
艺术性:①表现在课堂教学艺术上②在德育工作具有艺术性四、主体性和示范性示范性①由学生具有模仿天性所决定②人的认识规律也是教师劳动具示范性的原因五、个体性和群体性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答:一、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②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③教师是一代新人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④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
二、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①教育部门上虽然是不物质生产部门,却同物质生产紧密相关②教师的劳动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扶持三、教师职业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道德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教师职业道德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考试范围:第一、二、三、四、七、八、九章考试题型:一、简答题4道,每小题10分,共40分。
二、论述题2道,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材料分析题1道,共30分。
第一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一、学校教育的价值(理解)学校教育的价值就是作为整体的学校教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对个体和社会一定需要的满足。
它是学校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1. 学校教育的个体价值对学生个体有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完整生活的价值,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在固定的场所—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承担者。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照全体学生的完整生活。
对教师个体有促进教师发展与完善的价值。
2. 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社会物质生产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并不断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学校教育的政治价值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对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教育,传递政治文化学校教育本身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还在于不断的创造。
二、教育劳动与教师职业道德(理解)1. 教育劳动的对象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具有一定自觉意识、主观倾向,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人兴趣和爱好的活生生的人。
学生具有复杂多样性、可变性、可塑性、向师性等。
针对学生特点,教师要有相应的道德素养。
2. 教育劳动的形式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劳动是建立在集体协作基础上的个体脑力劳动。
3. 教育劳动的工具与教师职业道德物质工具:教材、教学设备、教具、专门教室等;主体工具: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价值观念、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理想、情操以及教学艺术与技术等。
教师既是劳动的执行者,又是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工具。
4. 教育劳动的时空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劳动在时空上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限定性时空:比如上下课、教室非限定性时空:比如校外、家里、非上课时间教师的教育良心、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以及教师的自律精神是教育劳动的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整理后完整稿道德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它同人和社会的诞生一样,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方式决定的。
(即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劳动。
道德与政治、法律一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判断/理解: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理解: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人们必然产生一定的道德关系、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道德;经济关系改变了,道德也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善恶的客观标准,就是看其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认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道德的内涵: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4.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理解: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把这些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并成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过程。
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调节功能选择: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大领域,作为指导和调节职业生活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职业道德。
理解: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多选:职业道德的特征:1.稳定性2.具体性3.适用性[1重点:教师职业道德章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简答: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目的、任务、对象、成果、手段、工具不同于其他职业,因此,教育职业道德具有自身的特点:1.鲜明的继承性2.强烈的责任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无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1.教育价值2.文化价值3.伦理价值。
重点章节完]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涵:一般说来,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多选:教师职业道德包括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等等,这些都是调整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单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解释: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求全体教师要忠诚于社会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了解: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1.是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2.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3.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三个概念区分: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范畴(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
道德规范是比较具体的道德原则,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人们立身处世的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
道德范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情中,是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善与恶、正义与不义、公正与偏私、义务与良心、荣誉与耻辱、幸福与不幸等。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范畴的关系: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范畴都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基本要求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这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体现这一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既决定着教师一切道德活动的方向,又为教师的一切道德活动提供了动力,还是教师践行各种具体道德要求的基础和前提。
了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1.指导作用2.统帅作用3.裁决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总目标,指明了教师在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发挥着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重点:简答/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境界是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的道德品质状况和自我修养的程度。
重点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和具体化,比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更直接、更具体地指导和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因素。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以下基本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和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政策等是人民意志愿望的反映,是为维护人民利益服务的。
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它是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政治方向,教师只有坚守了这一点,才能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所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
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依法执教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2.依法执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3.依法执教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4.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法制化的时代,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而是教育内部的一个重要的执法者。
理解:教师道德品质的培养:一方面是受社会和学校的道德教育影响;另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负面的消极因素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吃”“拿”“卡”“要”打骂体罚学生情况)2重点简答: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
2.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A.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注<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C.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D.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廉洁从教是指教师要坚持高尚的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绝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
理解:廉洁从教的意义:1.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保证2.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3.是维护良好育人环境的保证4.是学校各项改革健康发展的保证简答: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1.安贫乐教,无私奉献(小简答:我们把教师的欢乐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a教的快乐是来自创造性的教育活动b教师的快乐来自于师生间美好的情谊c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长大成才)2.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简答: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1.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2.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知识点:教要坚守大义,必须从思想到行动都严格要求自己。
首先,要有明确的义利观;其次,要抵住金钱名利的诱惑,坚持自己崇高的职业信念;最后,要以廉洁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大义,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
)3.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和诱惑廉洁从教局面的形成,除了法规约束、执法监督等外在因素外,主要的还是靠广大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时时处处都自觉地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浓厚的威力所在。
1.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律的自觉性2.教师廉洁自律必须从最细小的事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财,做到“慎独”3.廉洁自律作风的养成还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
注重礼仪: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
多选:教师礼仪的主要内容:1.教师的个人礼仪2.教师的学校礼仪3.教学的交往礼仪4.教师的公共礼仪教师的个人礼仪,主是指教师要注意个人的仪容、举止、表情、服装和佩饰等。
多选:教师礼仪的特点:1.率先性2.示范性3.整体性4.影响的深远性简答:教师注重礼仪的要求:1.努力学习礼仪知识和理论2.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礼仪原则3.科学认识和掌握礼仪规律。
多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1.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和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
2.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遵纪守法、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等。
3.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主要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止乱砍滥伐森林,重视水土保护,防止水土流失等,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1.学校赋予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力2.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言行以及学生的信服程度。
简答:教师应做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1.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增强主体自律意识2.加强宣传舆论,深化社会公德教育3.严格要求自己,立足从我做起简答:尊重家长的现实基础:1.社会地位相互平等2.教育目标共同一致简答: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3教育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找出和确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