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通气中急诊常选用的通气模式
急诊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
急诊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今天我给大家讲急诊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之所以讲机械通气这么个枯燥难懂的课题,是因为之前在急诊,我发现几乎每个病人插管上机后几乎都是同一个通气模式,IPPV,也就是控制通气。
这当然和急诊的特殊性有关,因为到急诊插管上机的病人几乎都是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病人完全没有自主呼吸及心跳,当然只能选用IPPV,但是急诊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有自主呼吸但是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如果这类病人也是一直用IPPV的话,病人会有呼吸机抵抗,这对病人来说是很不舒服的,因为在省医我也看过一些呼吸机抵抗的病人,那种感觉我估计和溺水差不多,所以我也开玩笑和我老师说,如果有一天我老了进了ICU,请一定找个会用呼吸机的学生来管我。
就像网上说的,等你老了,决定继续抢救还是放弃的大权就在你老婆手里,所以要对老婆好点。
同样的,等我们老了躺在ICU里,决定你舒不舒服的大权就掌握在呼吸机手里,从这个角度来讲,懂一点呼吸机实在太重要了。
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看过的资料,做一些总结,因为参考一些资料,所以有些东西是直接从网上COPY过来的。
我也是初学的菜鸟,所以今天就讲一些很基础的东西,希望各位主任老师们不要见笑。
同时,有错误的地方希望你们批评指正。
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基本概念:呼吸机是一种支持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机是为了脱机。
•支持对象:通气和/或氧合功能障碍的患者通气障碍患者常见的就是COPD、神经损伤累及呼吸肌、重症肌无力患者,而氧合障碍患者常见的就是ARDS患者。
•支持器械:呼吸机(ventilator)•支持目标: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支持目的: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机械通气的原理,我们前面讲过,呼吸机支持目标就是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
那么机械通气的原理就是围绕通气和氧合来展开。
• 1.改善通气方面•呼吸机-空气压缩泵-气道压力差•气体流量顺着压力差流动• 2.改善氧合方面•1)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在同样的血流速度下增加氧浓度,增加通气量,就能增加V/Q比值。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概述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概述1. 引言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改善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患者的通气和氧合状态。
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进行选择。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进行概述,并介绍其使用场景和特点。
2. 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CV〕辅助控制通气模式是最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之一。
在ACV模式下,正压通气和患者自主呼吸同时存在。
每一次正压通气均由呼吸机主动触发和控制。
ACV模式适用于患者无自主呼吸能力或对通气需求不确定的情况。
在ACV模式下,呼吸机提供一定的通气支持,并确保每一次呼吸量的一致性。
然而,由于患者无法完全控制通气过程,可能导致不适感和耐受问题。
3. 同时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同时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是一种辅助控制通气模式的改进型。
在SIMV模式下,正压通气和患者自主呼吸均存在,但呼吸机提供的通气支持仅在患者主动呼吸时才提供。
SIMV模式适用于患者仍然具有一定的自主呼吸能力,但需要呼吸机的辅助支持。
与ACV模式相比,SIMV模式可以减少患者对正压通气的依赖性,提高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肺活量。
然而,由于患者仍然需要适应呼吸机的通气指令,可能导致不适感和呼吸机的不耐受。
4.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是一种完全依赖患者主动呼吸的通气模式。
在PSV模式下,呼吸机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进行突发的压力支持。
PSV模式适用于患者具有良好的自主呼吸和气道顺应性,并需要减轻通气负担的情况。
在PSV模式下,呼吸机通过给予患者额外的压力支持,提供辅助通气功能。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通气效果,减少呼吸机的依赖性。
5. 气道正压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PEEP〕PEEP模式是在正压通气过程中参加呼气末正压的一种通气模式。
在PEEP模式下,呼气末压力保持在一个正值,以防止肺泡萎陷和气体再循环。
PEEP模式适用于患者存在气道闭塞、氧合障碍或需要改善肺容积的情况。
通过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模式可以改善肺泡的通气和气体交换,提高患者的氧合和通气效果。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及方式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及方式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提供辅助或完全代替患者自主呼吸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参数的变化,有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和方式可以选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和方式。
一、自主呼吸模式1.辅助控制通气(ACV):也称为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在该模式下,机器按设定的频率进行通气,但患者仍然可以主动呼吸。
当患者自主呼吸时,机器会检测到并同步提供通气。
这个模式适用于一些需要适应性辅助通气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2.压力支持通气(PSV):在该通气模式下,机器通过感应患者的吸气努力而提供一定的压力支持。
患者可以自主控制吸气和呼气时间和频率。
这个模式适用于一些需要较少机械干扰的患者。
3.自主通气(spontaneous ventilation):该模式下患者完全由自己控制呼吸,机器只提供氧气或其他辅助治疗,但不干预患者的呼吸。
这个模式适用于那些仅需辅助治疗的患者,如需要输送氧气的患者。
二、控制通气模式1.控制通气(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VCV):在该模式下,机器按预设潮气量进行通气,以维持一定的正压水平。
呼气结束后,机器提供一定时间的暂停,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通气。
这个模式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控制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的患者。
2.压力控制通气(PCV):在该模式下,机器按预设的吸气压力进行通气。
吸气时间由患者呼吸驱动完成,而不是机器控制。
这个模式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控制吸气压力的患者。
三、非控制通气模式1.同步间歇复发通气(SIMV):在该模式下,机器按设定的频率进行通气,但患者可以主动呼吸,并且机器会检测到并同步提供通气。
与ACV 相比,SIMV提供的通气量更少,适用于一些需要逐渐减少辅助通气量的患者。
2.高频通气(HFOV):在该模式下,机器以较高的频率(通常超过150次/分钟)进行小潮气量的通气,以减少肺泡塌陷和肺损伤。
机械通气常用模式
监测
• 潮气量 • 吸气峰压 • 平台压 • 呼吸频率 • PEEP、内源性PEEP • 血气指标
SIMV需设置的参数
• 容量型 潮气量 流速或吸气时间 指 令通气的频率 触发灵敏度
• 压力型 压力水平 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指令通 气的频率 触发灵敏度
IPPV
• 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 内,当压力上升至设定水平或吸入的容量 达到设定水平时,呼吸机停止送气,呼气 阀打开,由患者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产 生呼气,呼气相压力为零。分为定容和定 压两种。
优点
•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 定容IPPV能够保证通气量的需要 • 定压IPPV能防止气压伤的发生
• 潮气量 8-12 ml/kg • 呼吸频率 14-20 次/分 • 分钟通气量 • 吸呼比 1:2 • 吸气流速 20-60 L/min 幼儿8 L/min • 触发灵敏度 压力-2.0—-0.5 cmH2O
60 ml/s或1-3 L/min
流速
压力
• 吸气压 20-30 cmH2O • 呼气压 15 cm H2O以内
SIMV
• 是指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照事先设置的参 数(频率、流速、容量、吸呼比)给予患 者指令通气。在触发窗内出现自主吸气,, 便触发指令通气;在触发触窗 发窗内无自主呼吸, 在触发窗结束时呼吸机自动给予IPPV。触 发窗一般为IPPV呼吸周期的25%。如: IPPV频率15,一个呼吸周期为4秒,触发窗 为1秒。
最佳PEEP值的标准
• 临床常用的简便标准: 当 FiO2 ≤ 50%, 使得 PaO2 >60 mmHg
PEEP的调节
• 宜从3-5 cmH2O开始 • 20-30分钟后测PaO2,如氧合达不到要求,
机械通气常用模式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机械通气的科研进展和未来展 望
近年来,机械通气领域取得了诸多新的研究进展,如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个 体化的通气调整。未来,机械通气技术将更加精确和个性化,为患者提供更 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 (PSV)
该模式在患者自主呼吸时提供 一定程度的支持。患者的吸气 和呼气由自身触发,可以减轻 呼吸负担,并促进患者脱机。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 严重呼吸衰竭 - 大手术后 - 严重创伤
禁忌症
- 严重减压症 - 无法建立有效人工气道 - 临终患者
机械通气的监测和调整
1
调整
机械通气常用模式临床医 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机械通气是一种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自主呼 吸。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的常用模式,适应症和禁忌症,监测和调整方法, 以及相关的并发症和风险。
机械通气的定义和作用
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呼吸机或人工气道向患者提供通气支持的方法。它可以 帮助患者维持适当的气体交换,改善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排除,减轻呼吸 负担,促进康复。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气体交换情况,调整通 气参数,如潮气量、呼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补液
确保患者的液体平衡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和风险
机械通气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包括气道损伤,肺实质损伤,肺气肿,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栓塞。风险的最小化需要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和严密的 监测。
机械通气的常用模式
定时控制通气模式 (VCV)
该模式通过设置每分钟通气量 和吸气时间来控制患者的呼吸。 它常用于支持患者的呼吸,适 用于需要稳定呼吸模式的患者。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 (PCV)
该模式通过设置最大吸气压力 和呼气时间限制来控制患者的 呼吸。它适用于需要限制气道 压力的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ARDS)。
有创机械通气的常使用的通气模式
通气是一种医疗手段,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呼吸,而有创机械通气则是一种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途径进行的机械通气方式。
在有创机械通气中,不同的通气模式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以提供最有效的通气支持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常用的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1. 控制通气模式(CMV)控制通气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通气模式,由医生设定每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机器会按照设定值进行通气。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者意识丧失或不能主动呼吸时使用。
2. 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CV)在辅助控制通气模式中,患者在机器的控制下完成所有的吸气和呼气动作,这种模式能够减少患者的呼吸功,减轻肌肉疲劳。
3.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是一种同时使用控制通气模式和辅助呼气模式的通气方式。
患者在机器的控制下完成部分吸气和呼气动作,同时可以自主呼吸。
4.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是一种通过患者自主呼吸触发的通气模式,机器会根据患者的吸气努力提供一定的呼吸支持压力,能够减轻呼吸肌疲劳。
5. 高频通气模式(HFOV)高频通气模式是一种以超高频率进行通气的模式,能够提供非常小的潮气量和高频率的呼吸,适用于呼气末气道压力过高或气体交换障碍的患者。
6.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是一种持续在患者气道中给予正压支持的通气方式,适用于轻至中度气道阻塞、肺水肿等患者。
7. 双水平通气模式(BiPAP)双水平通气模式是一种既提供吸气正压又提供呼气正压的通气方式,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
不同的通气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医务人员在选择通气模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正确选择并合理应用通气模式,可以有效提供呼吸支持,改善患者气体交换和肺部病变,减轻呼吸肌疲劳,缓解呼吸窘迫,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需要对各种通气模式有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是一种需要使用医疗器械来帮助病人进行呼吸的治疗方式,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ICU)。
在这种治疗方式中,医生将呼吸机连接到患者的气管或口腔内,将空气压力或容积传送到肺部,有效地保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并提供适当的呼吸支持。
机械通气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通气模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1. 辅助控制通气(ACV)这是最常规的通气模式,即通常所说的“全控模式”。
在ACV中,呼吸机以设定的呼吸频率送出设定的潮气量(VT),当病人发出呼吸信号时,呼吸机会为其自动送出一定的氧气和潮气量。
由于ACV是完全由呼吸机控制的模式,因此容易导致或加重病人的通气不足(hypoventilation)或通气过度(hyperventilation),因此需要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密切观察。
2. 吸气压力支持通气(PSV)吸气压力支持通气(PSV)是一种简便、低风险的通气模式。
在PSV模式下,呼吸机根据设置的压力值提供流量,当病人发出呼吸信号时,在呼气阀关闭的情况下将通气压推进肺部,在患者的吸气期保持恒定的气道压力,直至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达到设定值。
PSV通常是在患者已经可以自主呼吸、但肺功能不足、或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撤机时使用。
3. 模拟呼吸通气(SIMV)模拟呼吸通气(SIMV)是将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在SIMV 中,医生会设定一定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并在这些参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通气支持。
与ACV不同的是,患者可以在呼吸机支持的呼吸周期以外自主呼吸。
使用SIMV通常需要在患者处于过渡期时使用,由于这个过渡期,患者还无法完全自主呼吸,但是在呼吸机上使用ACV会导致通气过度和萎缩性肺炎等并发症。
4. 压力控制通气(PCV)在压力控制通气(PCV)中,呼吸机以设定的压力为基础,释放一定量的气体来使患者呼吸。
这种模式下,呼吸机会控制通气时间和呼气时间,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量和肺容积。
机械通气模式及参数
机械通气模式及参数简介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机械装置将气体送入或抽出患者的肺部,以维持或支持呼吸功能。
在临床上,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麻醉和康复等领域。
机械通气模式及参数的选择对于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1. 辅助控制通气(ACV)辅助控制通气是一种最基本的通气模式,也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
在ACV模式下,机械通气完全由机器控制,患者每次呼吸都由机器触发和控制。
当患者做出呼吸动作时,机器会自动给予预设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流速。
ACV模式适用于需要完全支持的患者。
2. 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控制通气是另一种常用的通气模式。
在PCV模式下,机器根据设定的压力上限,提供恒定的压力来推送气体入肺。
与ACV模式不同,PCV模式下患者必须以自主呼吸为基础进行通气,机器只是提供压力支持。
PCV模式适用于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
3.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是一种结合了自主呼吸和机器控制的通气模式。
在SIMV模式下,机器只在患者呼吸过于缓慢或停止时才触发通气,而在患者自主呼吸时不会干预。
机器触发通气时,会提供设定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流速。
SIMV模式适用于需要辅助通气但仍有一定自主呼吸的患者。
机械通气参数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对于患者的通气效果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常见的机械通气参数:1. 潮气量(VT)潮气量是每次呼吸中进入或离开肺部的气体体积,通常以毫升(ml)为单位。
潮气量的大小与患者的肺容量和病情密切相关。
设置过大的潮气量可能导致肺过度膨胀,而设置过小的潮气量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通气需求。
2. 呼吸频率(RR)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合理的呼吸频率设置能满足患者的通气需求,并保持适当的酸碱平衡。
呼吸频率过高可能导致通气不足,呼吸频率过低可能导致通气过度。
3. 氧浓度(FiO2)氧浓度是指机械通气中氧气的浓度。
根据患者的氧合情况和需要,可以调整机械通气中的氧浓度。
医院护理规培学习:机械通气的常用模式、基本参数
呼气末正压(PEEP)
概念:
指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 内;但在呼气末,气道压力并不降为零,而仍保持 在一定的正压水平。在呼气末仍保持一定水平正压 的功能,就称为PEEP。主要适应症是肺内分流所致 的低氧血症。
定压型
• IPPV(CMV) • BiPAP • CPAP • SPONT • PSV • APRV
定容型 A/C VCV MMV
混合型 SIMV
定压和定容呼吸机优缺点比较
定压型 通气
优点
人机协调性好,流速 波更有利于气体在肺 内交换,便于限制过 高的肺泡压和预防呼 吸机相关肺损伤
定容型 能保证恒定的潮气量 通气
技术复杂,因平均气道压力的显著增加可使胸 内压增加,对循环功能有较大的影响,故应慎用。
触发形式
时间触发:定时改变,机械通气频率与病人 无关。
流量触发 :气道内持续气流的改变 触发敏感度1-5 L/min
压力触发: 气道内压力的改变触发 触发敏感度-0.5~-5.0cmH2O或低 于PEEP 1.5cmH2O。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
为辅助通气模式。呼吸机在吸气时给病 人气道内以压力支持,呼气时在气道设置一 定阻力,使气道持续处于低水平的正压状态。 可用于COPD康复期,也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 暂停综合征,但不适用于ARDS等严重呼吸衰 竭。
带有PEEP的压力支持。
持续气道正压 (CPAP)
病人通过按需在持续正压气流系统下进行自 主呼吸,使吸气期和呼气期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 维持气道压基本恒定在预调的持续气道正压水平, 波动较小。
APRV的优点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及其选择原则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及其选择原则机械通气是一种透过呼吸机提供机械援助呼吸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重症医学科和麻醉科等领域。
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有多种,每种模式都有其适应症和优缺点,选择适合的通气模式对患者的呼吸机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及其选择原则。
1. 控制通气模式(Controlled Ventilation,CV):控制通气模式是最基本的通气模式,呼吸机以固定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进行通气,不考虑患者的呼吸努力。
适用于大多数病情稳定的患者,如拔管后恢复期患者、麻醉复苏期等。
2.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SIMV模式是在控制通气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患者自主呼吸的功能。
呼吸机设置一个基本的通气参数供患者使用,同时也允许患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呼吸。
适用于需要逐步减少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
3. 辅助通气模式(Assist Control Ventilation,ACV):ACV模式是在控制通气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患者自主呼吸的功能。
呼吸机以固定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进行通气,同时也允许患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呼吸。
适用于自主呼吸能力较差的患者,如严重乳酸酸中毒、严重ARDS等。
4.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PSV模式是在辅助通气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不再限制呼气时间,根据患者自主呼吸的吸气流速和压力进行支持。
适用于自主呼吸能力较好的患者,如普通ICU患者、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5.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PCV):PCV模式是在控制通气模式的基础上改变了通气模式,以固定的吸气压力进行通气。
适用于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降低的患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6. 增量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PEEP模式是在任何其他通气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末正压支持。
机械通气及ICU常用通气模式简介
呼吸机切换模式
定容型:按预设潮气量送气,送气容量达预设值时, 由吸气转呼气。 包括容量控制通气(V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定压型:呼吸机送气过程中当气道压力升高达到预设 压力水平时即停止送气,由吸气切换为呼气。 包括压力控制(PC),压力支持(PS/CPAP), 双相气道正压(BIPAP)
机械通气目的、适应证、禁忌证
目的、适应证(略)
禁忌证:气胸和纵隔气肿未经引流 Nhomakorabea机械通气
P
t
吸气
自主呼吸
机械通气对生理的影响
1.气道与肺泡扩张,肺容积增加,肺血量相对减少。 PEEP = 5cmH2O,肺残气量增加500-600ml。 2.肺泡内压及胸腔内压升高,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 出量下降。 3.吸入氧浓度>21%,使机体的化学感受器对低O2刺 激减少;肺容量增加使牵张感受器刺激增强,从而抑 制自主呼吸。 4.吸气为正压,吸气时间较生理状态长,肺泡内压增 高,使肺泡毛细血管氧分压差增大,有助氧弥散及气 体在肺内均匀分布,抑制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外渗,减 少肺泡和间质肺水,有防治肺水肿作用。
1973年
SIMV工作原理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SIMV:
➢ 较IMV的改进:同步
进行强制通气时,与患者的自主吸气努力保持同步 ➢ 同步的方法:
触发窗(trigger window)
SIMV工作原理
控制通气(强制)+ 支持通气(自主)
触发窗
触发窗(Drager)
触发窗(Maquet)
触发窗(PB)
SIMV与A/C (IPPV assist)的区别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ppt课件
• 对压力的不适当变化敏感
ppt课件
20
PSV撤机步骤
1. 评估患者是否可以撤机
2. 使用PSV提供6-10ml/kg的潮气量,支持压力一般不超过
20cmH2O.
3. 减少支持压力2-4cmH2O,再评价患者的耐受能力
4.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则恢复原设置参数,重新评估
5. 若患者未出现疲劳且能忍受,则继续降低支持压力
–减轻肺水肿,降低肺阻力,改善低氧血症,主要用于肺水肿的 治疗。
–扩张气道,降低气道阻力,但效果有限。
–低水平的PEEP有助于防止肺p泡pt课的件 陷闭。
23
呼气末正压(PEEP)
• 副作用:
–增加肺循环阻力。 –明显降低胸腔负压,减少回心血量,抑制循环功能。 –升高平台压和峰压,间接增加气压伤的发生。
• 潮气量和吸气流量决定吸气时间。
• 为了获得较低平均气道压,避免气体陷闭和PEEPi的发生
,应给与足够呼气时间。
ppt课件
7
参数设置
• f :呼吸频率(b/min) • VT :潮气量(ml) • Vmax:吸气峰流速(l/min) • 流速波形,平台时间 • V-TRIG:触发灵敏度 • FiO2 :吸入氧浓度(%) • PEEP :呼气末正压(cmH2O)
19
PSV缺点
• 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必须由患者触发,无自主呼吸或呼吸 微弱者不适用。呼吸肌极度疲劳者不适用。
• 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呼吸机性能不同,同样的压力 支持强度达到的效果不同。
• 监测有一定的范围:不能对呼吸力学精确监测,必须换成 A/C模式,或加用特殊的监测装置。
• 对漏气的敏感性高
暂停而窒息,因此,需设置背景通气。 • 一些研究认为5-8cmH2O的PSV可克服气管内导管和呼吸机回路的阻力
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
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1.控制通气(controlled ventilation,C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潮气量和频率完全由呼吸机产生,与病人的呼吸周期完全无关。
应用于病人没有自主呼吸时2.辅助通气(assisted ventilation,A V):当病人存在微弱呼吸时,吸气时气道压力降至零或负压,触发呼吸做功,而引发呼吸机同步送气进行辅助呼吸。
呼气时,呼吸机停止工作,肺内气体靠胸肺的弹性回缩排出体外。
3.辅助/控制通气(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A/C):此模式是将A V和CV的特点结合应用,当患者存在自主呼吸并能触发呼吸机送气时为A V,通气频率由病人自主呼吸决定,当病人无自主呼吸或吸气负压达不到预设触发敏感度时,机械自动转为CV并按照预设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送气。
是目前最常用的通气模式。
4.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患者吸气时呼吸机提供预定的正压以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和扩张肺脏,减少吸气肌用力,并增加潮气量。
吸气末气道正压消失,允许患者无妨碍地呼气。
5.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ous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MV是自发呼吸与控制呼吸的结合。
在自主呼吸基础上,给病人有规律的间歇的指令通气,将气体强制送入肺内,提供病人所需要的部分通气量。
其潮气量和通气频率通过呼吸机预设产生,从0~100%的任何通气支持水平均可由指令送气来传送。
增加IMV的频率和潮气量即增加了通气支持的比例,直至达到完全控制通气。
如自主呼吸较强,可渐降低通气支持水平面,病人容易过渡至完全的自主呼吸,最后撤离呼吸机。
此模式常用来撤离呼吸机。
6.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病人自主呼吸的状态下,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向气道内输送正压气流,呼气气流大于吸气气流,气流量和正压值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节,其生理作用与PEEP相似,但CPAP增加功能残气量比PEEP多。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引言机械通气模式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对患者进行呼吸辅助或替代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有很多种,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适应症。
本文将对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进行介绍。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1. 定时控制通气模式〔Volume Control Mode〕定时控制通气模式是最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之一。
在该模式下,机器会根据预设的气囊容积和呼吸频率,定期提供相应的压力来给予患者通气。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有重度呼吸困难的患者,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
2.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ressure Control Mode〕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是另一种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会根据预设的最大压力值来给予患者通气,而不管实际气囊容积如何。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有肺泡过度膨胀风险的患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3.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ressure Support Mode〕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是一种在患者自主呼吸时给予支持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会根据患者的吸气努力提供一定的压力支持,以帮助患者吸入和呼出气体。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有正常肺功能但呼吸肌力减弱的患者。
4. 双水平气道压力通气模式〔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Mode,BiPAP〕双水平气道压力通气模式是一种具有两个压力水平的通气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会根据患者的吸气和呼气需求分别提供两个不同的压力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呼吸需求。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等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
5. 高频振荡通气模式〔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Mode,HFOV〕高频振荡通气模式是一种通过高频率的小幅振荡来通气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会以高于自然呼吸频率的频率产生气流,并在患者的肺部产生小幅振动。
这种模式适用于特殊情况下的重症患者,例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者。
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
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一)定容型通气VPV和定压型通气PPV:1.定容型通气:呼吸机以预设通气容量来管理通气,即呼吸机送气达预设容量后停止送气,依靠肺、胸廓的弹性回缩力被动呼气。
常见的定容型通气模式:容量控制通气,容量辅助-控制通气、IM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等,统称为容量预设型通气VPV。
优点:VPV能够保证VT的恒定,从而保障分钟通气量。
缺点:VPV的吸气流速波形为恒流波形,即方波,不能适应患者的吸气需要,尤其存在自主呼吸的患者,这种人机的不协调可增加镇静剂和肌松剂的需要,并消耗很高的吸气功,从而诱发呼吸肌疲劳和呼吸困难。
当肺顺应性较差或气道阻力增加时,使气道压过高。
2.定压型通气:呼吸机以预设气道压力来管理通气,即呼吸机送气达预设压力且吸气相维持该压力水平,而VT是由气道压力与PEEP之差及吸气时间决定,并受呼吸系统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的影响。
常见的定压型通气模式:PCV、压力辅助控制通气(P-PCV)、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PC-SIMV)、PSV等,统称为压力预设型通气PPV。
优势:PPV时VT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而改变,气道压力一般不会超过预置水平,以限制肺泡压过高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流速多为减速波,肺泡在吸气早期即充盈,利于肺内气体交换。
(二)控制通气CV和辅助通气AV1.CV:由呼吸机控制通气频率、潮气量和呼吸比(CV),自主呼吸与机器不同步,应用于病人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较弱,不能较好触发呼吸机通气,如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疾病、药物过量等。
呼吸机提供全部呼吸功。
不足:在CV 时可对患者呼吸力学进行监测,如静态肺顺应性、PEEPi、阻力、肺机械参数。
参数设置不当,可造成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将导致分泌物清除障碍等;长时间应用CV将导致呼吸肌萎缩或呼吸机依赖。
故应用CV时应明确治疗目标和治疗终点,对一般的急性或慢性呼衰,只要患者条件允许宜尽早采用AV支持。
机械通气常用模式
机械通气常用模式引言机械通气是一种用来维持或辅助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治疗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包括控制通气模式、辅助通气模式和自主通气模式。
一、控制通气模式控制通气模式是一种机械通气模式,通过设定潮气容积、呼吸频率和吸气流速等参数,控制机器向患者输送一定的通气量。
控制通气模式常用于需要完全控制患者呼吸的情况,例如昏迷患者或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
在控制通气模式下,机器完全控制患者的呼吸,患者被动接受机器输送的通气量。
二、辅助通气模式辅助通气模式是一种机械通气模式,通过设定一定的参数,机器在患者每次吸气时提供辅助通气。
辅助通气模式常用于需要提供一定程度呼吸辅助的患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或呼吸肌无力患者。
在辅助通气模式下,机器通过感应患者的吸气努力来提供呼吸辅助,但患者仍保有自主呼吸的能力。
2.1 压力支持通气(PSV)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简称PSV)是一种常用的辅助通气模式。
在PSV模式下,机器通过设定一定的压力支持水平,每次患者吸气时提供一定的正压支持。
PSV模式使得患者呼吸时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所需的通气量,减轻呼吸肌的负担。
2.2 间歇指令通气(SIMV)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简称SIMV)是一种常用的辅助通气模式。
在SIMV模式下,机器会设定一定的控制通气参数,同时允许患者进行自主呼吸。
当患者自主呼吸时,机器会提供一定的辅助通气,以保持一定的呼吸支持水平。
SIMV模式可以通过逐渐减少机器提供的呼吸频率来训练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三、自主通气模式自主通气模式是一种机械通气模式,允许患者完全控制自己的呼吸。
在自主通气模式下,机器仅提供一定的支持,但不主动干预患者的呼吸。
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摘要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持续的呼吸支持。
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并着重探讨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机械通气是通过呼吸机向患者的肺部输送气体并维持气道的通畅,帮助患者实现正常的呼吸功能。
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类:自然通气模式和机械通气模式。
自然通气模式是基于患者的自主呼吸,呼吸机通过补充额外的氧气和调节呼气末正压(PEEP)等方式来支持患者的呼吸;机械通气模式则是完全由呼吸机控制患者的呼吸,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流速等参数。
适应症机械通气适用于许多急危重症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严重的肺部感染或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严重的创伤或手术后呼吸衰竭;3.窒息或窒息性事件(如洋葱或其他异物卡住气道);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损伤或深度昏迷);5.代谢性酸中毒或低氧血症等。
不良反应机械通气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1.肺损伤:过度的潮气量和过度的吸气压力可能会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和肺泡损伤。
2.感染:机械通气不仅不能预防感染,反而可能增加病原体进入呼吸道和肺部的风险。
3.低血压:机械通气会增加胸腔内压力,从而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导致低血压。
应用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调整。
在应用机械通气之前需要进行认真的评估,包括评估气道通畅性、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和酸碱平衡等,以便确定最适合患者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疾病,机械通气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包括:1.控制通气模式:呼吸机控制患者的吸气和呼气时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2.支持通气模式:在患者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提供额外的氧气和调节呼气末正压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呼吸。
3.间歇控制通气模式(IMV):呼吸机将机械通气和患者自主呼吸相结合,可以避免患者自主呼吸过度疲劳和自主呼吸不足的问题。
今日技能无创机械通气的常见模式
今日技能无创机械通气的常见模式1989年,无创正压通气首次用于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治疗。
虽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历史较短,但发展迅速。
既往文献显示,从1994—2001年,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或心源性肺水肿(CPE)所致呼吸衰竭首选无创正压通气作为通气治疗的比例逐年升高。
另一项全球多中心调查显示,1998—2010年,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比例也呈逐渐升高趋势。
无创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01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适应证国内外多部指南均对无创通气的适应证给出了具体建议,对于部分疾病,如AECOPD、CPE、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指南的推荐级别非常高;但对于术后呼吸衰竭、拔管前改善氧合、纤支镜操作、肺炎、哮喘、拔管后呼吸衰竭等患者,指南也有推荐,但推荐级别不高,这也导致临床对无创通气适应证的概念模糊。
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与标准氧疗相比,无创通气不改善肺部感染(包括早期轻度ARDS)患者的插管率和预后,无创通气可提高PaO2/FiO2比例,高通气量是无创通气失败的预测指标。
因此,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如果使用无创机械通气,一定要关注患者的氧合和通气量。
02无创通气呼吸机的选择临床一定要选择专用的无创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的接口通过面罩等进行连接,存在漏气的情况,所以呼吸机要有一定的漏气补偿,从而使呼吸机能达到良好的功能状态。
有创呼吸机NIV选项漏气补偿能力有限(15~50 L/min),专用NIV呼吸机漏气补偿能力强。
03常见无创通气模式•T:时间控制模式该模式是指患者无自主呼吸或不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完全控制患者的呼吸。
适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弱的患者。
设置参数包括EPAP(呼气压)、IPAP(吸气压)、BPM(控制通气频率)、Ti(吸气时间)。
•S:自主呼吸模式该模式是指患者有自主呼吸或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仅提供压力支持,患者自主控制呼吸频率和呼吸比/吸气时间。
机械通气模式
机械通气的常用通气模式,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1.控制通气(controlledmechanicalventilation,CMV)呼吸机完全替代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
包括容积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
(1)容积控制通气(volumecontrolledventilation,VCV):此模式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呼比(I/E)和吸气流速完全由呼吸机来控制。
其特点是:能保证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的供给,完全替代自主呼吸,有利于呼吸肌休息,但不利于呼吸肌锻炼。
此外,由于所有的参数都是人为设置,易发生人机对抗。
适用于躁动不安的ARDS患者、休克、急性肺水肿患者。
(2)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controlledventilation,PCV)此模式是预置压力控制水平和吸气时间。
吸气开始后,呼吸机提供的气流很快使气道压达到预置水平,之后送气速度减慢,维持预置压力至吸气结束,之后转向呼气。
其特点是:吸气峰压较低,可降低气压伤的发生,能改善气体分布和V/Q,有利于气体交换。
需不断调节压力控制水平,以保证适当水平的VT.适用于较重的ARDS 患者。
2.辅助控制通气(assistedCMV,ACMV)此模式是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送气后,呼吸机按预置参数(Vt、RR、I/E)送气;患者无力触发或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置频率,呼吸机则以预置参数通气。
其特点是:具有CMV的优点,并提高了人机协调性;可出现通气过度。
其应用范围同CMV.3.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mandatory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IMV,SIMV)IMV是指按预置频率给予CMV,间歇控制通气之外的时间允许自主呼吸存在;SIMV是指IMV的每一次送气在同步触发窗内由自主呼吸触发,若在同步触发窗内无触发,呼吸机按预置参数送气,间歇控制通气之外的时间允许自主呼吸存在。
机械通气常用通气模式简介
机械通气常用通气模式简介发表时间:2011-6-10 16:56:28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推荐作者:王名晶,陈振兆作者单位:解放军92768部队门诊部,广东汕头515000【关键词】机械通气,通气模式,辅助通气,呼吸机机械通气是借助通气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形成肺泡通气的动力,并提供不同氧浓度,以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降低呼吸功能,改善或纠正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防治多脏器功能损害[1]。
机械通气给呼吸衰竭(呼衰)患者予以呼吸支持,维持生命,为基础疾病治疗、呼吸功能改善和康复提供条件,是危重患者及重伤员重要的生命支持设备。
但是,目前基层单位配备的通气机品牌众多,使用说明多为英文、德文,且不同型号的通气机通气模式的描述不尽相同,使基层部队军医在使用时存在一定困难。
本文是笔者在学习、工作中所了解和熟悉的几种通气模式的经验概述。
1 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PPV)IPPV是一个基本送气方式,又分为控制型通气、辅助型通气和辅助-控制型通气。
1.1 控制型通气其特点是不管患者自主呼吸如何,通气机以一定形式有规律地强制性地向患者送气,不受患者自主呼吸影响,所有参数均由通气机提供。
适用于呼吸停止、严重呼吸功能低下,如麻醉、中枢病变、神经-肌肉病变、各种中枢抑制药物过量及严重胸部损伤等,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及其他呼衰伴有严重呼吸肌疲劳的患者,这种方式也为首选。
但对自主呼吸强、频率快的患者容易产生人机对抗。
1.2 辅助型通气其特点是每一次辅助呼吸均由患者自主吸气努力启动,辅助呼吸频率完全由患者自主呼吸决定。
患者吸气产生一定压力,通过传感器发出信号启动机器,该启动送气吸气回路中压力阈值称为触发敏感度。
由于有自主呼吸,因此患者要做一部分呼吸功,对于呼吸肌极度疲劳或极度衰竭患者要慎用。
辅助型通气模式根据支持系统的不同又分为2种:(1)容量支持通气(volume support ventilation, VS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机械通气中急诊常选用的通气模式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在机械通气中急诊常选用的通气模式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赵斌一、机械通气的发展历史PPT2显示的是负压呼吸机(铁肺),1928年Boston儿童医院将无创通气首次用于临床。
20世纪40~50年代脊髓灰质炎爆发流行时广泛使用。
但由于体积庞大,不能对重症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所以负压呼吸机逐渐被正压呼吸机所替代。
1955年麻省总医院首次使用有创通气,现已成为机械通气的标准。
新一代通气机(有创):PPT3显示的是新一代有创通气机。
新一代通气机(无创):PPT4显示的是新一代无创通气机。
现在无创通气技术发展很快,在临床应用得越来越多,不同型号的无创通气机也越来越多。
二、机械通气的功能机械通气的是一种脏器功能的支持手段,但它只能暂时替代呼吸肌肉,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完成必要的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并不能替代肺脏的所有功能。
所以对于呼吸衰竭的病人来说,控制原发病是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原发病控制好,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后,呼吸机便可以撤离。
除心源性肺水肿、连枷胸外,呼吸机对原发病没有治疗作用,它主要是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取时间。
三、机械通气的目标通过改善气体交换,纠正低氧血症,缓解急性呼吸酸中毒。
缓解呼吸窘迫,降低呼吸氧耗,纠正呼吸肌疲劳。
通过改变压力-容积关系,来预防和纠正肺不张,改善肺顺应性,预防进一步的肺损伤。
促进肺和气道的康复。
避免并发症。
四、目前机械通气的目的通过提高氧的输送保护肺脏,改善内环境等途径来治疗器官功能衰竭,特别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不同疾病对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具有不同的要求。
五、机械通气的模式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呼吸机有40余款;独立命名的呼吸机模式有50余项。
良好的通气效果需要选择正确的通气模式和设置科学的呼吸机参数。
国际通用的分类体系包括:1.呼吸方式:定容通气、定压通气。
2.呼吸序贯:持续指令、间歇指令、持续自主通气。
3.呼吸反馈:控制、辅助、自主(触发、限制、切换)。
此外,还可以通过排列组合产生多种机械通气模式六、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一)决定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运用机械装置部分或完全取代患者的自主通气。
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可以通过呼吸装置(包括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
此外,取决于患者基础疾病的状况,还取决于操作者对相关模式的认识。
PPT11显示的是不同呼吸机模式的应用比例和医生的喜好。
机械通气可以完全控制患者的呼吸,也可以部分控制患者的呼吸,也可以完全靠患者自己呼吸。
给患者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不取决于患者,仅取决于医生对相关模式的了解和对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
(二)急诊呼吸机常用模式急诊科抢救室、ICU是使用呼吸机非常多的场所。
急诊科所使用的呼吸机模式涉及控制通气、辅助-控制通气、辅助呼吸等,涵盖了所有的通气模式。
1.控制通气(CV)呼吸机完全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包括容量控制和压力控制。
其呼吸频率、潮气量、压力、吸呼比及吸气流速均按予设值进行。
适用于严重呼吸抑制、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者,可降低呼吸功,恢复呼吸肌疲劳。
但如果参数设置不当,可发生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自主呼吸恢复及增强时易发生人机对抗,长时间易致呼吸肌萎缩而产生呼吸机依赖,以致导致脱机困难。
2.辅助控制通气(A/CV)辅助控制通气是辅助通气与控制通气的结合。
当自主呼吸频率低于后备频率,启动控制通气;当自主呼吸频率高于后备频率,启动辅助通气;这样可以保证患者最基本的每分通气量。
每次呼吸周期,呼吸机的辅助水平相同。
每次呼吸的潮气量、吸气压力、流量等参数一致。
辅助控制通气可以降低呼吸功耗,导致人机不协调、过度通气和过度充气的发生。
3.辅助控制通气(A/CV)在辅助控制通气中,所要设定的参数包括触发敏感度(吸气触发,分为流量触发、压力触发和时间触发)。
定容型的吸气过程可以调整潮气量、流量、流量波形、吸气时间等,定压型的吸气过程可以设定吸气压力、吸气时间。
还包括呼吸切换,同时要提供后备频率。
4.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可以间歇给予指令通气,每分钟指令通气频率相同。
指令通气可以与自主呼吸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之间为自主呼吸,这种自主呼吸增加了氧耗,增加了呼吸功,但可以减少呼吸机的依赖。
5.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1)需要设定的具体参数包括:吸气的触发:流量、压力或时间触发。
(2)吸气过程:定容型包括潮气量、流量、流量波形、吸气时间等;定压型包括吸气压力、吸气时间。
(3)呼气切换:时间、容量。
(4)触发窗(5)指令频率6.压力支持通气(PS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实际上是自主通气模式,在患者自主呼吸的过程中,给予压力支持。
病人自主调节潮气量、吸气时间、吸气流速、呼吸频率。
人机协调性优于其它模式,利于呼吸肌肉功能的恢复。
但是病人的潮气量随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和主观的用力程度而改变。
7.压力支持通气(PSV)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1)吸气触发:流量或压力触发。
(2)吸气过程:吸气压力支持。
(3)呼气切换:流量切换。
8.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同样是一种自主呼吸模式,只给一个机械水平的压力,所有的触发都靠病人自己。
CPAP的模式相当于呼气末正压的功能。
适用通气功能正常的低氧患者。
在CPAP模式中,潮气量会因频率和吸气流速而定,取决于患者。
9.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是在控制呼吸条件下的呼气末正压。
与其他模式在一起使用,如辅助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在自主呼吸过程中,ZPAP模式相当于在呼气末正压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可以增加患者的功能残气(FRC)及改善氧合。
七、急诊常见呼吸衰竭呼吸中枢抑制:脑炎、脑血管意外、电击、镇静安眠药中毒、心跳呼吸骤停。
胸廓、胸膜病变:胸部外伤、大量胸腔积液、大量气胸。
呼吸肌麻痹: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根炎、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蛇咬伤等所致的。
气道阻塞:溺水、窒息;AECOPD、重症哮喘。
肺循环:急性肺水肿。
肺部病变:重症肺炎、ARDS、肺间质纤维化。
八、ARDS的治疗策略(一)ARDS气管插管指征1.经常规治疗病情无好转2.严重的氧合障碍:FiO2>50%,PaO2<60mmHg3.严重的呼吸窘迫症状4.出现呼吸性酸中毒(二)ARDS肺组织病变特点PPT26显示的是ARDS肺组织病变特点。
A区是识辨区,B区是正常肺组织,C区是肺萎陷区。
整个肺容积正常的只占1/3。
这类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时,如果按正常的通气量给病人进行治疗,有可能导致肺过度充气,产生容积伤,容积伤反过来又加重病人氧合的困难。
(三)肺保护性通气的实施所以对于ARDS的病人,应进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包括限制潮气量和平台压,避免肺容积和压力伤,应用PEEP,减少肺萎陷伤。
PPT28显示的是国外的一项临床实验研究,比较了传统模式和肺保护性通气模式治疗ARDS患者的效果,发现使用肺保护性通气模式的病人的死亡率较使用传统通气模式的病人明显下降。
(四)其他机械通气辅助治疗1.肺泡复张手法(RM)(1)控制性肺膨胀(2)PEEP递增法(3)压力控制法(PCV)(4)CPAP法(5)HFOV(6)俯卧位在实施RM时,选择时间点应在ARDS早期,对于肺外源性ARDS、胸壁顺应性较好患者,使用RM治疗效果较好。
RM实施后应使用高PEEP(15-26cmH2O)维持肺泡复张。
2.高频振荡通气(HFOV)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高呼吸频率和低潮气量的通气方式。
通气频率至少为机体正常呼吸频率的4倍,潮气量近于或小于解剖死腔。
应用于传统通气治疗失败的重症ARDS患者、发生气压伤的ARDS 患者。
能显着改善氧合,但强调早期应用。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病死率的影响。
3.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4.保留自主呼吸5.俯卧位通气(Prone)俯卧位对ARDS呼吸病理生理的影响:功能残气量增加;通气血流比好转;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改善;引流较容易;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变胸廓的顺应性。
有研究表明,ARDS患者在俯卧位时能减少11%的肺内分流,能改善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血流比例。
俯卧位通气对非重力依赖区的分流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俯卧会减轻心脏对肺的压迫,仰卧时左肺受压(42士8)%,右肺受压(16士4)%,俯卧时左肺受压≤l%,右肺受压≤4%。
对氧合指数低于88、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49分的患者可降低病死率。
所以临床推荐,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重度ARDS患者,若无禁忌证,可考虑采用俯卧位通气。
6.一氧化氮吸入治疗(iNO)7.体外膜氧合(ECMO)(1)ECMO治疗ARDS的适应证:严重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在吸纯氧条件下,氧合指数<100;肺泡动脉氧分压差>600mmHg;Murray肺损伤评分≥;pH<。
(2)年龄<65岁。
(3)传统机械通气时间<7天。
九、中枢性疾病的机械通气治疗(一)中枢疾病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脑血管病、脑/脑膜炎、颅内肿瘤、颅脑外伤可引发患者呼吸中枢损害,导致呼吸衰竭;使自身免疫受抑制;使咳嗽反应减弱,出现吞咽障碍;导致吸入性肺部感染,这种感染也可导致呼吸衰竭;导致肢体运动障碍持续卧床,持续卧床会导致病人呼吸残气量减少,肺组织淤血,出现肺不张,产生呼吸衰竭;还可以导致肺淤血、肺水肿、肺炎,出现呼吸衰竭。
在急诊室,这些相关呼吸系统疾病通过不同的病理生理途径,最后都会引发呼吸衰竭。
(二)中枢性疾病的机械通气治疗病人一旦出现呼吸不规则、浅慢呼吸或呼吸停止,应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予以SIMV+PSV模式,参数设置为12-18次/min、潮气量8-10ml/kg、PSV10-15cmH2O、Fi0240-60%。
十、慢阻肺的机械通气治疗(一)AECOPD有创通气的应用指征慢阻肺急性发作也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当出现以下指征时,给予有创通气。
1.严重意识障碍,如昏睡,昏迷或谵妄。
2.呼吸或心跳停止。
3.呼吸抑制(RR<8次/分)或严重呼吸困难(RR>40次/分)。
≤,且治疗中PaCO2进行性上升,或低氧难以纠正(充分氧疗PaO2<50mmHg)。
(二)通气方式的选择及参数调节AECOPD病人多有昏迷和二氧化碳储留,早期在选择模式时多选择控制模式通气。
随着二氧化碳的排出,病人神志逐渐好转,后期多选择辅助通气为主的模式。
所以对于AECOPD的病人,常用的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模式。
(三)通气参数调节原则1.保证基本通气及氧合即可,不可操之过急。
2.尽量降低气道压,保证充分呼气。
宜低通气,慢频率,长呼气。
(1)潮气量(VT):6-8ml/kg。
(2)通气频率(F):12-20次/分。
(3)吸呼比(I/E):1/3-1/2。
(四)AECOPD序贯机械通气AECOPD病人对低氧是耐受的,所以保证基本通气的氧合就可以,不必给予高浓度氧,除非病人出现呼吸停止、呼吸频率过慢、血氧分压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