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关政策解析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中国的制造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背景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低端产品过剩、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 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绿色制造: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倡导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理念,推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4.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5. 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外资投资和技术引进。
影响与挑战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该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结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制造等举措,中国制造业有望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提升整体竞争力。
然而,实施该计划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执行和评估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执行和评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一直是各国争夺的焦点。
为此,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发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品质、创新和附加值,从而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会围绕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执行和评估,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制造业现状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国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产业。
中国制造业经过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占据了全球制造业产能的近三成。
但是,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技术创新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低附加值等等。
这不仅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影响,还会对社会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制造业也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
制造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制造2025就是为此制定的。
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为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涵盖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制造创新: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2.智能制造: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新型组织形式的升级。
3.绿色制造:推进环保、节能、低碳的制造方式和生产方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转型。
4.高端装备制造:推进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标准的装备制造,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品牌。
5.服务型制造: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动制造服务的转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培育服务创新型企业。
6.质量品牌:强化质量控制和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实现质量品牌化,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市场地位。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研究一、背景介绍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也逐渐成为政府关注的热点之一。
由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方面也尤为重视。
因此,本文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展开讨论,旨在探究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倾向及其对该行业的影响。
二、政策倾向分析1.支持政策政府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鼓励研发。
政府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予以极大的支持,每年都会拨出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活动,其中对于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更是加强。
此外,政府还下发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激励企业开展研发工作。
(2)优惠税收。
为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等。
(3)加强人才培养。
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政府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此外,在人才引进方面也下发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高端人才回国创业。
2.限制政策虽然政府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但其也出台了一些限制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标准限制。
政府为了提高国内行业的技术水平,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限制政策,对进口设备实行了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
这些政策一方面保护了国内行业的利益,同时也有一定的阻碍进口设备的发展。
(2)通关限制。
政府为了鼓励国内企业发展,对于进口设备实行了一定的通关限制。
但是,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是有阻碍作用的。
三、政策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政策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政策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在政策的支持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企业发展势头不断上升。
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内许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
这些企业在研发方面不断投入重资,提高了自身研发水平。
2.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深度解析,分析其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1. 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2. 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
3. 提高制造业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
4. 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制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提高制造业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布局和资源共享。
6. 提升制造业人才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1. 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高端船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
2. 新材料产业:包括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
3.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硬件等领域。
4. 生物医药产业:包括生物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化学药品等领域。
5. 绿色环保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6. 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包括高端家电、高端纺织、高端食品等领域。
三、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产学研合作。
2. 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3. 提高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4.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5. 加大绿色制造力度: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加强环保监管。
6.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发展。
该计划于2015年发布,涵盖了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任务。
以下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解析。
一、战略目标1. 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2. 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3. 实现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二、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2. 高端装备制造:提高高铁、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3. 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4. 新能源与节能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高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
5. 电子信息:加强集成电路、高分辨显示器等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6. 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提高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水平。
7.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8. 先进材料:推动先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中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地位。
9. 农业装备:加强农业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九大任务1. 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2. 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建设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链升级。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素质。
6.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环境和市场竞争力。
8.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政策环境。
中国制造2025详细解读
《中国制造2025》正式印发全方位深度解析中国制造2025宏观来源:工信部时间:2015/5/20 责任编辑:Liujianyong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是衡H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历史证明,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
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
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白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必须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当前,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复苏缓慢,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酝酿新突破,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强化制造业创新,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新一轮竞争的有利位置。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重点突出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高端装备制造在中国的“”规划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已经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其市场空间大,对国民经济能起到支撑作用。
2014年是中国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由此迎来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重要发展机遇期。
2014-2015年内我国高铁、城轨、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高端装备实现了快速发展。
2014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值规模达到2.1万亿元,连续两多年增长率超过25%,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
航空装备:大力发展系列支线飞机,重点突破发动机关键技术和装备,空中管理系统和先进发展能力,建立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飞机。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十三五”发展综合规划纲要》,未来5年将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试验核心舱建设,探月工程圆满完成三期任务,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成功首飞。
到2020年,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年均发射数量达30次左右。
航天产业的相关上市公司在“十三五”时期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卫星产业:以建立中国自主的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大力发生卫星综合应用的产业链。
我国大部分大卫星如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等由航天五院研制,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部分优质资产尚在上市公司体外。
对于上市公司(600118,SH)而言,则有望受益于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如果相关障碍清除,航天五院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则只是时间问题。
航天五院占卫星研制市场85%,2014年我国卫星研制市场规模约350亿元,2015年我国卫星研制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增速达到15%。
轨道交通方面,要围绕高速、重点、快捷三个方向,重点发展大型工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掌握系统集成和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关键零部件制度化水平。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期行动纲领。
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而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不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同时,实现高端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主要源于三大背景。
一是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加剧,劳动力与原材料等成本日益上涨,使得我国面临巨大的压力。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制造业领域的技术进步,随着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重振制造业的强力政策,部分制造业企业开始从我国迁出,也有部分跨国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目光转向工资低廉的东南亚地区,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传统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也饱受大众的质疑。
二是受德国“工业4.0”战略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刺激,激发了我国从“工业大国”升级到“工业强国”的坚定决心。
三是受到现代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我国也亟待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因此,强化制造业应成为中国未来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点。
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需要强大、独立、自主的制造业。
但是,谈及国内制造业(如智能手机、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状况,各产业普遍面临市场庞大、缺少核心技术、产品低端、利润少、人才缺乏等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与制造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
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又表现为企业生产的高消耗、高成本;目前各类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分散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低;在基础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政策汇总及解读分析-出台政策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政策汇总及解读分析出台政策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1、国家方面高端装备制造政策汇总及解读情况高端装备制造业又称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制定一系列的规划、行动计划或者具体的政策措施来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2020年5月,《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等。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早在2017年就指出我国到2020年的高端智能再制造的行动计划与目标,到2020年,突破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智能再制造发展的拆解、检测、成形加工等关键共性技术,智能检测、成形加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布50项高端智能再制造管理、技术、装备及评价等标准。
2、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子行业政策及规划解读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子行业政策中,2019年12月,交通运输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基础设施、运载工具等成规模、成体系的大数据集基本建成。
3、中国各省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政策汇总及解读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支持下逆势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加速回暖的重要因素。
近期,多地陆续出台一批力度更大的政策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2020年4月,《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开展2020年度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专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指出对首台突破项目,采取无偿资助方式,每个项目支持比例不超过首台装备销售合同金额的30%。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目标是将“中国制造”打造成创新驱动、品质升级、绿色发展、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以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那么,《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品质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解读。
一、技术创新目标1.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实现自主创新。
2.强化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速技术转化和推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4.推进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加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1.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
2.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优化供应链结构。
4.增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品质提升目标1.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制造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促进品牌建设和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智能制造目标1.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制造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上下游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中国制造2025》: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关政策解析
《中国制造2025》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关政策解析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高度重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引领制造业向高端方向发展。
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文件。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基本形成了以战略为引领、以规划为支撑、以政策措施为配套保障的政策体系。
同时,着力创新政策工具,引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相关主要政策进展(一)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政策现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要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决定》的部署和要求,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五大产业,并制定了各领域的产业发展线路图,分别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重大行动及重大政策。
进一步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基础配套能力、产业组织结构四个方面提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重点任务,部署了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重点,安排了金融财税政策支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质量品牌建设、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提升对外合作水平等保障措施。
高端装备发展方略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2)信息通信设备 (3)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 (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5)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6)机器人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航空航天装备 (7)飞机 (8)航空发动机 (9)航空机载设备、系统及配套 (10)航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1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12)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十 个 重 点 领 域
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
高档数控机 床和机器人
航空航 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 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 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
电力装备
农业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 性能医疗器械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会议决 定,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技术路线图有两大功能: 引导功能:引导广大企业和科研机构, 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自己 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利用自 己掌握的金融手段,支持从事研发、生产 和使用绿皮书中所列产品和技术的企业。 咨询功能:为各级政府部门运用自己 掌握的各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的发展提供 咨询和参考。是政府设计公共政策的有力 工具。
一、高端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
的重中之重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 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 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聚集,推 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明确为10个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五: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五: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的经济和工业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加强制造业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推动中国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和指标,包括制造业占国内经济的比重、人均GDP、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等方面,并针对各个产业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措施和时间表,以确保实现这些目标。
但是,这些指标并不是刚性的要求,而是应根据国情和产业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到了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以下是对每个方面的解读:政府首先,政府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市场的作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扩大市场准入,促进竞争公平和创新性。
同时,政府需要推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加速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全球制造中心和全球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其次,政府还需要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包括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加强技术创新支持、优化财税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
同时,政府还需要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建立全民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企业企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体,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管理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推进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国际化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打造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社会责任感,推进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
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
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那么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是怎样的呢,以下是pincai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李克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走遍世界,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但我们从最初实行“三来一补”开始,大量代工生产的还是消费品。
很多人出国买东西,回来一看,“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但只要去厂房看看,商品的品牌、制造的装备,绝大多数都是国外的。
这是我们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是以开放推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应对这种全球性的经济下行压力,发展中国家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达国家也在推进“再工业化”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审时度势,积极从两方面进行全球布局:一方面,传统的“中国制造”、以代工生产的消费品仍在继续出口;另一方面,中国装备“走出去”异军突起,反过来带动了中国制造的全面升级。
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推进“中国制造”的不断升级。
要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努力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制造2025”的“要害”:“智能制造”一定要建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上李克强:“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要害”,就是“智能转型”。
工信部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用信息化提升装备制造的水平。
这也与推进结构调整的两大“支点”相吻合。
第一个“支点”,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今天看来,传统发展的动能有所减弱,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所以我们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这与中国“智”造紧密相连。
国家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的有关产业政策文件
国家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的有关产业政策文件国家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的有关产业政策文件近几年来,国家对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一系列相关的产业政策文件中。
通过这些政策文件,国家不仅在宏观层面上进行了规划和引导,也在细节层面上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具体的支持和规范。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产业政策文件进行全面解读,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和理解国家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一、政策文件概述1.《我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2025是国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战略规划,提出了包括智能制造发展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我国制造2025》明确了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强调了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
2.《关于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从多个方面全面规划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包括技术产品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
在政策导向和措施推动上,指导意见中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财税支持、科研与产业融合、市场开拓等方面。
二、政策解读与分析1. 深入产业细分政策文件在支持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的过程中,对产业进行了深入的细分和规划,包括制造业的不同细分领域、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这种深入产业细分的做法,有利于更精细地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2. 创新驱动发展在政策文件中,创新被多次提及,并被定位为推动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突破性创新的投入,同时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
这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加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整体创新水平。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国家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读与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在这一领域的重视和支持。
政策文件不仅提供了宏观规划和政策导向,也在具体措施上给予产业有力的支持。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产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产业政策与支持措施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就,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与支持措施,助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
一、国家战略与政策引导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战略与政策,以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其中,中国制造2025是当前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加快制造业创新转型,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此外,中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加大财政投入、建立高端制造业发展基金等,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财务支持。
二、研发创新支持高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为了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中国政府提供了多种研发创新支持措施。
首先是设立了一系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鼓励企业在关键领域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
其次是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和执法力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产权保障。
三、人才支持政策高端制造业需要大量具有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了吸引和培养高端制造业人才,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支持政策。
首先是设立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中国从事高端制造业相关工作。
其次是加大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院校开展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
四、财务支持措施为了解决高端制造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务支持措施。
首先是建立了高端制造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风险投资和贷款支持。
其次是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财政投入,提供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提供便利和支持。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全面解析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战略、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为深入了解这一战略提供详细参考。
一、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1. 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制造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以上,制造业利润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3. 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比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战略中国制造2025实施“三步走”战略:1. 第一步(2016-2020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 第二步(2021-202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3. 第三步(2026-203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世界领先,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三、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聚焦十大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智能硬件、5G等。
2.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3. 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航空器、卫星、高端装备等。
4. 新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5. 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生物技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6.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7. 电力装备: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设备等。
8. 农业机械装备:高效农业机械、智能农业设备等。
9. 环保和节能装备:大气治理设备、水处理设备等。
10. 新能源与节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四、政策措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下政策措施:1. 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中国制造强国之路——解析《中国制造2025》
o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l j
;
o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
专题报道I
Special Reports
5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正式确定了我国走制造强国之路的大方向和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是迈向强国之路的第一步。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Robot Technique and Applicaiion2015・3 I 21
o.1:9; ¨ !o. i¨O.l i;
Robot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201 5・3 l 25
万方数据
Special Reports
l专题报道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 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 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 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产业安 全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 采购等方面的安全审查。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 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人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 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一、中国制造2025简介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而言,它将制造业划分为十大领域:新材料、智能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交通系统、电力装备、农机装备和医疗器械。
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1、政策支持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需要政策支持。
政府将制定一系列政策,包括优化税费政策、加大财政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
政府还将加大对优秀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
2、研发投入中国制造2025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加强研发投入。
政府需要加大对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
同时,完善专利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保护。
3、技术与科研合作政府鼓励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合作,促进技术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打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研究,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优秀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体系。
4、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制造2025的成功离不开国际合作。
政府提倡加强与国外的技术、产品和资本的合作,努力打造国际化的供应链,并加强国际技术和产品交流与合作,使中国制造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5、行业协同中国制造2025倡导跨行业合作和协同创新。
政府将鼓励行业内企业加强协同,促进各自优势互补和协同合作。
同时,政府将加大对制造业企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发展的支持,为行业协同和协同发展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三、中国制造2025的影响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对中国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将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关政策解析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高度重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引领制造业向高端方向发展。
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文件。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基本形成了以战略为引领、以规划为支撑、以政策措施为配套保障的政策体系。
同时,着力创新政策工具,引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相关主要政策进展(一)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政策现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要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决定》的部署和要求,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五大产业,并制定了各领域的产业发展线路图,分别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重大行动及重大政策。
进一步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基础配套能力、产业组织结构四个方面提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重点任务,部署了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重点,安排了金融财税政策支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质量品牌建设、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提升对外合作水平等保障措施。
2015年2月,为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应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保监会开展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
试点期间,重点支持列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装备产品保险工作,《目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根据重大技术装备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凡生产《目录》所列装备产品的制造企业均可自主投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
经认定符合条件的,中央财政给予保费补贴。
(二)航空装备产业政策进展《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三大目标、七大任务、四大工程计划”。
其中“三大目标”是指2013~2020年,我国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基本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民用飞机产业化实现重大跨越。
“七大任务”包括加快民用客机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推动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加快发展航空设备、系统及相关产业,优化航空工业布局,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四大工程计划”是指部署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工程、民用飞机产业化基础支撑计划和航空质量提升计划。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加快通用机场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低空空域开放、强化全程安全监管等意见,并提出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等发展目标。
(三)卫星及应用产业政策进展2015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目的是全面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空间资源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应用。
该规划明确要构建卫星遥感、通信广播和导航定位三大系统,超前部署一批科研任务,积极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技发展等多层面的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并提出,科研、公益类卫星及地面系统建设运行以国家投资为主,公益与商业兼顾类项目实行国家与社会投资相结合,商业类项目以社会投资为主。
(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政策进展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为方向,重点发展动车组及客运列车、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通信信号装备、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关键核心零部件等,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全球化优势资源配置格局。
部署实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五)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政策进展《决定》出台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批涉及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提升创新能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2011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旨在增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持续、协调发展。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提高设备配套能力、构筑海工装备现代制造体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重大创新工程等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制定了市场培育、引导社会投入、财税金融支持、加大科研支持、推动产业联盟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要突破重点产品及技术,部署一批重大创新项目,重点围绕深水油气田在勘探、开发、生产、服务、储存和运输五个核心环节的装备需求,突破深水装备关键技术,实施深水钻井船、深水超大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海上风车安装船、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及其关键设备等重大创新项目,形成自主设计建造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4年版)》,从工程与专项、特种作业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等方面,提出2014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重点科研方向。
《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指南(2014年版)》从工程与专项、关键系统与设备、国际新公约新规范研究、基础共性技术与标准等方面提出高技术船舶科研方向。
(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进展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部署了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重点应用示范领域等重点方向,提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依托工程发展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产业发展体系等政策措施。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印发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作为指导“十三五”时期国家智能制造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的重点,到2020年,研制60种以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
该规划从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创新体系、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产业规模、技术进步、关键零部件、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目标,部署率先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产品、大力发展关键零部件、强化创新能力、推进应用示范并培育龙头企业等五方面的重点任务。
围绕资源整合、财税金融支持、优化市场环境、加强人才支撑、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针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011~2016年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二产业相关政策亮点《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进一步明确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推进,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一)更加注重提供指导和参考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政策措施突出强调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部门侧重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指导。
例如,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明确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路线图是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研究提出未来重点领域的技术方向、目标和重点,不是发布指令而是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更加注重创新融合发展长期以来,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制约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短板,其中,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化水平较低是根本原因。
为此,“十二五”以来,相关产业政策高度重视创新驱动的重要性。
《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驱动列为五大基本方针之首,并明确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通过组织实施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三)更加注重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近年来,我国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在重大技术装备、共性技术、基础工艺及装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财税支持政策,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起,联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其他投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了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变为“拨改投”,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着眼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同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
(四)更加注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征,同时装备制造领域的创新一般都具有研发周期长、产品转化周期长、投入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加上一些体制机制障碍,社会资本进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为此,近年来,相关政策高度重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别是在一些国有企业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竞争性领域,进一步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例如,《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发展民用航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