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散文
苏轼散文赏析名篇散文欣赏
苏轼散文赏析名篇散文欣赏苏轼雅人深致,富于文人气质,其诗文,豪迈奔放,犹如天马行空。
他写的散文也不错。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苏轼散文赏析,供大家欣赏。
苏轼散文赏析:《记承天寺夜游》赏析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一○七九年),著名文学家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而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
在狱中四个多月,后来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就是现在的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是挂名的地方军事副理官。
)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这篇仅有八十多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
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它好像是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
下面分小段进行分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一○八三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军。
夏历十月十二日,正当秋末冬初,夜里已很有点寒意了。
“解衣欲睡”,是说寒夜寂寥,百无聊赖,还不如解衣就寝,在睡梦中忘却人世的一切忧愁和烦恼吧!“欲睡”是想睡而还没有睡着。
这当儿,“月色入户”,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
“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来与他作伴,有意地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欣然起行”,是诗人的反应。
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
一个被朝廷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
诗人的兴奋和喜悦都已高度地概括在“欣然起行”这四个字中了。
这一句与“解衣欲睡”相对照,显得一伏一起;一沉闷,一活跃;完全是两样心情,两种节奏。
苏轼最有名的散文5篇
以下是苏轼五篇著名的散文:《前赤壁赋》(苏轼代表作之一)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后赤壁赋》(苏轼代表作之一)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予亦狐独高频婉约乎缭绕风清月明之中。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羽衣翩跹翅如车轮下视澄澈见底。
予乃问客曰:“吾从西北来时闻呜呜箫声不知何处之声?”客曰:“月明风清如此那望箫声乃鹤飞鸣过我也。
苏轼文学常识
苏轼文学常识
苏轼(1037年 - 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家,据传侯门出身,幼年入紫禁城,他的父亲是诗人、文学家温庭筠。
他勤奋上进,著书立说,以天华精神闻名于世。
苏轼是中国文言文写作大师,他的作品被誉为“诗仙之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水调歌头》。
此外,苏轼也是宋代词派的代表人物,所撰词思想深刻,工整而形式更加新颖,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苏轼散文用语热情,深厚,辞藻讲究,语句华丽,情感真挚,使散文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苏轼的散文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渔家傲·北固山下》、《送挽歌王罕》等著名作品。
苏轼的短篇小说也被人们熟知。
其中《凤栖梧》、《新乐府诗集序》、《古今集》等小说堪称经典之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状态。
苏轼的诗歌也备受赞扬,他有很多经典作品,如《醉花阴》、《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
其中《醉花阴》被誉为“诗仙之作”,“赤壁赋”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精彩的诗歌著作之一。
苏轼的文学才华享誉世界,其文学修辞定喻精湛,受世人景仰。
这些文学成就,使苏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苏轼散文名篇
苏轼散文名篇苏轼散文名篇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苏轼散文名篇,欢迎阅读。
苏轼散文名篇《赤壁赋》赤壁之战的故事,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从正史到演义,从戏曲到影视,都把这场规模浩大的古代战争,渲染得丰富多姿,波澜壮阔。
赤壁鏖兵是意义重大的战略决战,战争的开端,是孙刘两家的生死存亡;战争的进程是如何以弱胜强;战争的结局,奠定了三分天下各占一方。
历史的本身情节就十分生动,又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就更加热闹非凡。
像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蒋干盗书、黄盖诈降、诸葛借风、火烧战船、败走华容等一连串的精彩故事,久已深入人心,就连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太也都会说:“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可见其影响之深广。
赤壁怀古之作,最著名的便是一诗、一词、一赋。
诗《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杜牧的名作。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赋都是苏东坡的。
虽然是在同一个地方,缅怀同一件事情,但却有着不同的意蕴和情致。
比较而言,杜诗写得清丽俊逸,贵在巧思;苏词则写得雄浑豪放,气势磅礴。
杜牧完全避开了正面,既不写景也不叙事,而是通过一份战争遗产来引发怀古之情,让人们想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然后却陡然一转,从反面去假设战争的另一种结局,其妙处尽在于此。
咏史不落窠臼,出神奇于百炼,起别趣于寸心,这正是小杜七绝的特点。
苏轼的词写得豪迈壮阔,雄奇无比,把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为一体,从正面着笔直入主题。
一开始就以非凡的气魄,极力把时空扩展开来,立刻就展现了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
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正兀立岸边,望浩浩之长江,叹悠悠之历史;对巍巍之赤壁,涌翩翩之浮想。
他写出了壮丽的景色,惊涛拍岸,飞珠溅雪,汹涌澎湃,气象万千;他写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使雄姿英发的周瑜在他的遥想中出现,如见其音容笑貌;他写出了深沉的感慨,在昂扬激越的词句后面,分明是无奈的苦涩,压抑的情怀。
苏轼承天寺夜游记散文
晚上,我有一次难忘的夜游体验。
我驾着车从家出发,向承天寺(Cheng Tien Temple)赶了过去。
随着夜幕的降临,一缕月光洒满整个寺庙里,黑暗中星星熠熠闪耀,可以看到壁画描绘的山水、建筑和雕塑的轮廓,显得充满力量而又神秘色彩。
离寺庙的近处,我熟悉的香火气息也袭撕而来,正是大四郎神祭祀活动正在举行,很多人正在热烈地高歌跳舞。
随着步伐的加快,我们来到了承天寺的正殿,穿过圣殿的门槛,熟悉的神像和神像,即使是夜晚,也显得仪表森严。
基督耶稣教和祖师们也都指引着我们,在和颂声中欢迎我们。
更重要的是,它仍然充满了神秘的气派,我们不住地敬畏和叹服。
我们徒步绕太平洋祭坛,熟悉的偈经声音从寺院古老的屋顶上飘出来,一片欢乐的阵阵气氛特别激动人心。
我们慢慢地绕过了仪式区,望着圣殿山下繁星闪烁,空气深处中回荡着宗教大师诵读的法句,整个场景都被灯影所点缀,显得格外梦幻又神秘。
时至今夜,我静静地站在承天寺东门外,向拂晓前这座神圣寺庙致以敬意,自豪地在深夜里聆听着。
写苏轼的唯美散文
写苏轼的唯美散文一、模板一一首念奴娇,是黄州对苏轼的眷恋;一篇赤壁赋,我的泪支离破碎……因为有了苏轼,黄州成了千百年来文人向往的地方.站在高高的山上,远远的看,苏轼,红色的泪在滑过……在一个风尘仆仆的黄昏,他带着一身的疲惫,带着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从乌台诗案中仓皇逃出,在受尽了苦难之后,来到了这里.也许正赶上一个日落,黄色的天,红色的赤壁,一个摇曳的三国.来不及擦一把汗,来不及一声叹息,一阵风吹过,他的哀伤就已远逝,被抛在了三国那个英雄的年代。
他终究是苏轼啊,就算是只有一个几乎等于无的官职,就算是被对手拉下了马,他也只是与渔人相醉,装作一般人家.一场千年的文斗,最终还是以苏东坡的绝对胜利作为结局.我的苏东坡。
东坡何以招罪?惟以才情太高!乌台诗案,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可他却在这片红色的淡淡的哀伤中写出了念奴娇,前后赤壁赋的传世佳作.半倚着中华五千年的苍老文明,激起一片纷扬的文字,让哀伤变成一首动听的歌,让我的泪肆意倘佯,我的苏东坡啊!就算没有人记得,就算连好友沈括也背叛了自己,就算是痛,那又怎样?“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就让我们长歌一曲,曲罢终散离人泪。
他就像是一只箭,一枝穿云宵上阵杀敌的箭,被无端的拉下来,一头栽倒了黄州这块土地上,再也没有被神宗皇帝重用的机会.从黄州到海南岛,从这里贬到那里,却让他成就了一段文人的神话。
这若是别人,早不知生出多少酸溜溜的文字来,而他的诗赋,豪放,却有独特的风采,这里面有哀伤,有壮志,有眷恋,有着单纯的色彩……还记得他写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湖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挚爱的妻子却跟着他到处颠簸,这份痛,真的很伤。
“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我的苏东坡啊………………二、模板二悠悠地,你飘进我的梦乡。
苏轼著名散文美文欣赏
苏轼著名散文美文欣赏苏轼是个学富五车的大文学家,笔底生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学遗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苏轼著名散文,供大家欣赏。
苏轼著名散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苏轼著名散文:范增论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浅谈苏轼的散文创作
浅谈苏轼的散文创作浅谈苏轼的散文创作苏洵的散文篇一:苏轼的散文创作在论及苏轼的散文创作时,首先要注意到他的文学思想与北宋文学变革运动中其他人有显著不同的地方(这不仅与散文有关)。
当然,在表面的基本原则上,苏轼与欧阳修是一致的;他在为欧阳修《居士集》所写的序中,赞扬欧阳氏“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又在《上欧阳内翰书》中批评五代“文教衰落,风俗靡靡”,都是强调“明道”和“致用”这两条。
但实际上,苏轼并不把文章看成是单纯的“载道”之具,并不认为文学的目的只是阐发儒家道德理念;他常用迂回的方法,肯定文学在表现作者的生活情感、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方面的作用,肯定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价值。
他指出写作如古人所言,是“有所不能已而作者”,是“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江行唱和集序》),是“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这虽然不是很新鲜的见解,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文学的个人性;倘若考虑到如前所述苏轼的思想出入于儒、道、禅,而非“纯儒”,这种对文学的个人性的认识就更有其突破儒道狭隘范围的意义了。
同时,苏轼对文学的艺术性是相当重视的。
一般古文家常引用孔子所说“辞达而已矣”一句,反对在文章写作中的艺术追求,苏轼则说: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答谢民师书》)这里公然对孔子加以曲解。
孔子所谓“辞达”,原只是指用文字清楚地表述事实与思想,而苏轼却把“系风捕影”般的“求物之妙”这种以个人内在感受为基础的很高的艺术境界作为“辞达”的要求。
这些地方,他比也具有艺术爱好的欧阳修走得更远了。
在散文写作方法方面,苏轼最重视的一点是“以意为主”。
因此,他既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即外表华丽而缺乏内涵的x体文,也反对“怪僻而不可读”之文,这也同欧阳修一致(见《上欧阳内翰书》)。
苏轼挥洒自如的散文
苏轼挥洒自如的散文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苏轼以其挥洒自如的散文风格,展现了他的才情和思想境界。
苏轼的散文作品丰富多样,既有描写山水的清新雅致,也有抒发情感的深沉激昂。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活的笔法,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例如,在《赤壁赋》中,苏轼以细腻的笔墨勾勒出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
除了山水描写,苏轼的散文还展现了他深刻的思想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他热爱生活,对人性、社会、历史等问题有着独到的思考。
在《东坡乡情》中,他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写下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通过描写家乡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展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苏轼的散文风格独具特色,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的散文语言通俗易懂,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流畅自然。
同时,他善于运用对偶和反衬等结构,使作品更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他的文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将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令人沉浸其中。
苏轼的散文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折射出他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他的散文风格自由奔放,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和思想的深度。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也为后人树立了文学的楷模。
苏轼散文名篇(宋词苏轼名篇)
苏轼散文名篇(宋词苏轼名篇)1、《江城子》清江南xx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2、一代:宋:柳永《蝶恋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浣溪沙》:“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春天里,万物复苏,春天里,草木萌发生气,小草也发芽了,柳树也发芽了,假如用一把大伞遮挡阳光,一旦到达阴霾,千条万条的裤子就会折断似地毯子,这时候,小河也来凑喧闹。
5、《水调歌头》宋代:黄庭坚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6、《题金陵渡》唐·张金陵津渡水山楼,家在江南城北是天际。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7、人行,必有伴侣之心,其心不行不慎。
8、《水龙吟·西湖》宋代·苏轼西湖春色,一片春愁。
9、《题金陵渡》唐·张金陵津渡水山楼,家在江南城北是天际。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0、一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出自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11、一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出自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12、一,xx岁了,他的诗歌写得多么动人,多么好玩,他的作品也多么美丽,他的作品也多么的精*!13、一,天高云淡。
14、《春日》: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15、李清照《声声慢》,《声声慢》,《声声慢》.《声声慢》,《声声慢》[9]16、11]《宋词》卷三百17、《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夜记梦18、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青春;有一段人生最漂亮,那就是青春;有一道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青春。
请不要吝啬在我们的友情里,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让我感觉到你的爱。
19、一生死两茫茫,不思考,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0、人皆养子望聪慧,我被聪慧误一生。
欧阳修论东坡诗文翻译
欧阳修论东坡诗文翻译欧阳修论东坡诗文翻译文言文《欧阳修论东坡诗文》是苏轼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欧阳修论东坡诗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欧阳修论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1、欧阳公:指欧阳修。
2 、类:像3、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4、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5、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6、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7 、是:这。
8、夸:夸赞9、士大夫:读书人。
10、气索:气短。
11、不韵:不雅。
【翻译】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写成)就被人们传诵。
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就一整天都为此高兴,一直都像这样。
一天(欧阳修)与欧阳棐(欧阳修的儿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宋徽宗时,苏轼被贬南海时所作的诗很盛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
这时候朝廷虽然曾经禁止(海外诗),并且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但是禁得越严密就传诵得越多,经常凭借(海外诗)多相互夸赞。
士大夫(意可为读书人)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有韵律。
作者介绍苏轼(1037一ll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坛领袖,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和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笔力纵横,挥洒自如,气势澎湃,想象丰富,独具风格。
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东坡一生嗜茶,咏茶诗词有70余篇。
此诗中苏就称赞壑源新茶为仙山灵草,并提出这种茶好在不加膏油,因此不损害茶的真味,“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关山有限情无限散文
关山有限情无限散文一斛珠(苏轼)洛城春晚。
垂杨乱掩红楼半。
小池春浪纹如篆。
独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
关山有限情无限。
带君重见寻芳伴。
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如果让我推论,我断然不会说这样的词句会是出在苏东坡的手笔。
假如有人说,这阙词句出自秦少游或者是柳屯田,我会毫不犹豫的相信。
凭了一种印象,似乎是有了放达的东坡,才有了豪放的苏词。
记忆中,苏词全然是“大江东去”的豪情和“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不羁。
一直以来,我只觉得,不论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还是“一蓑烟雨任平生”都足以诠释苏东坡的人生,万般都离不开一个“旷”字。
似乎,王国维也曾评论说“东坡之词旷”,真个是再贴切不过了。
可是翻开宋词,看到这首《一斛珠》,暮然发现这种印象与真正的东坡还是有了些许差别。
不曾想,苏词中竟然有如此绮罗香艳的词句存在。
或许是有了真性情,才能有真文字。
元好问也说苏东坡“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
我更愿意把他理解成一个肆意畅言的孩子,万般的不适,在他的指间皆能成为文字,化为诗意,融在世人的心中。
情之于诗词,就像是茶之于水,不可或缺,却又着实让人难以捉摸,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又能够分的真真切切。
就像这首词,亦真亦假,谁也不能分的清楚。
有人说,这首词是苏轼写给久别的友人的。
也有人说,这是他写给自己新婚妻子王弗的。
事实谁也不能说的清楚,只怕只有东坡先生自己知道。
然而,我更希望是第二种。
如此,这首词就真的是情真意切了。
都说宝马金鞍,才子佳人,会是经久传颂的佳话,苏轼的一生就是如此。
他的一生中有三个女人。
在世人的眼中,这三人也只不过是苏轼一生中的点缀。
可是对他,任何一人都会是打开他心里的锁的钥匙。
他远行时,她是他心中的牵挂。
他倾诉时,她是他最忠实的听众。
三人之外,我未曾听说有一人能够走进苏轼的.心里。
虽说他的一生旷达,但是这丝毫未影响他对她们的留恋,他也从未辜负她们三人。
尽管是如此,谁又能够控制人生的悲欢离合。
时间大概是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那时的苏轼正值青春年少。
有关于苏轼的散文
有关于苏轼的散文我国史上杰出的作家苏轼,在诗、词、创作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超凡的才能。
他的作品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第一章里,对苏轼的诗、词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再对他的散文作品作一概览。
苏轼的散文,可与韩愈、、欧阳修三家的散文媲美。
苏轼散文,首先在其政治论文中大露峥嵘。
在《策略》、《策别》、《策断》等篇章里,作者满怀儒家的政治理想,凭借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周密的论证,字里行间颇有贾谊、陆贽的气势、神韵。
文脉晓畅,文采飞扬,所受《战国策》的影响,明显可见。
苏轼的历史论文,如《平王论》、《留侯论》等,是其政治论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作者借描画、评述历史人物、事件、典故,阐释政治见解。
这些文章尽管在内容上无什么特别可取,但写法上善于随机生发,仍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苏轼还给后世人留下不少书札、杂记、杂说、小赋。
这些精致典雅、小巧玲珑之作,大都夹叙夹议,挥笔轻盈自如,抒发了作者坦诚的胸怀,也表达了对人生、对文艺的见解和喜爱之情,成就大大超过他的政治论文。
形象地阐明对文艺问题见解的散文,实际上是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交融的文论佳篇,论述精辟,才气横溢,如《传神记》和《书吴道子画后》便是最能令人心折称道的例子。
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一见解,虽是就绘画而言,但其精神对其它艺术门类也可以相通。
阅读此类文章,我们又目睹了苏轼作为一位出色的文论家的风采。
从崇杜到慕陶:论苏轼人生与艺术的演进(1)内容提要苏轼早年在文学创作上推崇杜诗;晚年则推崇陶诗。
他联系其立身处事来确定文学创作的风格、品位与价值,从而发掘出、其人其诗的伟大价值,苏轼这种认识和评价作家的方法,对今天认识文学现象,了解中国文学的规律与特点,也具有启迪作用。
关键词杜甫;陶渊明;苏轼人生;苏轼创作道路无论陶渊明和杜甫当时的“心事”如何,他们在文学史上确立的是两种人格范型。
按照孟子的说法,陶渊明属“独善”型,杜甫属“兼济”型。
苏轼散文创作的特点
苏轼散文创作的特点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
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点而闻名。
苏轼的散文创作特点如下:
1. 情感细腻:苏轼的散文充满了细腻的感情,他善于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他对人生、自然和
社会的思考与体验。
2. 散文结构独特:苏轼的散文常常以抒情的方式开篇,然后逐渐展示
出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他的散文篇幅一般较长,有较为完整的结构。
同时,他注重篇章之间的衔接,使整个文章连贯流畅。
3. 多样的题材:苏轼的散文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材,包括自然景色、
人物描写、社会风俗等等。
他的作品既有山水田园的描写,也有对社
会现象的观察与探讨。
4. 文笔优美:苏轼的散文语言流畅优美,富有音韵感。
他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5. 情境感强烈:苏轼的散文常常通过描绘细致入微的情境,将读者带
入其中,使人身临其境。
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与心灵享受。
总之,苏轼的散文作品以其情感细腻、独特的结构、多样的题材、优
美的文笔和强烈的情境感而备受瞩目。
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重
要意义,也对后世的散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写苏东坡的优美散文
写苏东坡的优美散文【篇一:写苏东坡的优美散文】前段时间读完了《康震评说苏东坡》,一直想说点什么,但感觉对苏东坡的了解还是比较肤浅。
今日再翻苏东坡的诗词,不能不被苏东坡不畏艰险、豪爽洒脱的个性点赞。
且让我们再回忆回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写的是多么的大气磅礴。
感慨人生无常。
也让我想起一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多少英雄人物,穿越历史时空,成为一缕青烟。
但当年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气概,当年的气吞山河、威震四方的雄心,值得我们永远咀嚼。
由《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得不联想起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在清风明月下,写了对生与死的,是苏轼内心的独白与对话,代表着他对生命的反省与超越。
《后赤壁赋》则在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中,表达了他融入宇宙自然中的永恒,表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与解脱。
苏东坡最大的成就,表现在他卓尔的才华上,一生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李骘,合称为苏门六君子。
苏东坡的另一大成就,表现在他的书画上,书法有苏黄米蔡(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之说。
再要说,就是他的参禅。
他笃信佛教,讲求静而达。
静似懒,达似放。
他把佛禅寓于现实的人生之中。
纵观苏东坡一生,曲折坎坷,但百折不挠。
曾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几个皇帝执政。
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面对死亡,曾与最好的亲兄弟子瞻写诗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身。
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他的不幸,全是因为与王安石变法政见不合引起的。
王安石主张的变法,而苏轼主张的是改良。
在这一点上,我还是王安石的。
变法岂能和风细雨?必须以霹雳手段革故鼎新。
苏轼散文分类
苏轼散文分类【篇一:苏轼散文分类】议论文——随机生发,翻新出奇。
《日喻(节选)》《韩文公庙碑(节选)》叙事文——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
《石钟山记(节选)》小品文——辞达而已,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记承天寺夜游》辞赋文——疏宕萧散。
《前赤壁赋(节选)》四六文——浑厚雄大,真切感人《谢量移汝州表(节选)》提问者评价o(∩_∩)o谢谢【篇二:苏轼散文分类】唐宋八大家,宋占了六家,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宋代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
其各体散文现存四千余篇,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开拓。
苏轼散文以雄健恣肆见长。
他在《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这段话概括简短,但已相当准确地说明了他散文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他的议论文、记叙文、小品文均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他的政论史论文,立论范围广泛而主旨分明,往往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气势恢弘。
由于他积极从政,洞悉历史,为人正直,品德优良,对当时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敢于直陈自己的意见,故其政论和史论大都雄辩滔滔,气势纵横,结构多变,语言明快畅达而尤长于形象说理。
如《策略》、《策别》、《策断》等篇章里,作者满怀儒家的政治理想,凭借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周密论证,字里行间颇有贾谊、陆贽的气势神韵。
文脉晓畅,文采飞扬,所受《战国策》影响,明显可见。
他的历史论文,如《平王论》、《留侯论》等,是其政治论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作者借描画、评述历史人物、事件、典故,阐释政治见解,写法上善于随机生发,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他的记叙性散文,也是叙议相长,铺张扬厉,汪洋恣肆。
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
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
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
中国古代名家散文的特点
中国古代名家散文的特点中国古代名家散文的特点大全导语: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名家散文的特点,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名家散文一:苏轼的散文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苏轼,在诗、词、散文创作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超凡的才能。
他的作品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第一章里,对苏轼的诗、词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再对他的散文作品作一概览。
苏轼的散文,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的散文媲美。
苏轼散文,首先在其政治论文中大露峥嵘。
在《策略》、《策别》、《策断》等篇章里,作者满怀儒家的政治理想,凭借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周密的论证,字里行间颇有贾谊、陆贽的气势、神韵。
文脉晓畅,文采飞扬,所受《战国策》的影响,明显可见。
苏轼的历史论文,如《平王论》、《留侯论》等,是其政治论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作者借描画、评述历史人物、事件、典故,阐释政治见解。
这些文章尽管在内容上无什么特别可取,但写法上善于随机生发,仍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苏轼还给后世人留下不少书札、杂记、杂说、小赋。
这些精致典雅、小巧玲珑之作,大都夹叙夹议,挥笔轻盈自如,抒发了作者坦诚的胸怀,也表达了对人生、对文艺的见解和喜爱之情,成就大大超过他的政治论文。
形象地阐明对文艺问题见解的散文,实际上是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交融的文论佳篇,论述精辟,才气横溢,如《传神记》和《书吴道子画后》便是最能令人心折称道的例子。
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一见解,虽是就绘画而言,但其精神对其它艺术门类也可以相通。
阅读此类文章,我们又目睹了苏轼作为一位出色的文论家的风采。
中国古代名家散文二:韩愈的散文韩愈(768--824),字退之,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
高三散文:苏轼的选择
苏轼的选择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
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
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
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氵蒙氵蒙的细雨。
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
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这赭黄色的浑流。
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
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
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它一丝一缕的痕迹。
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
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
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
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
十九岁上京赶考,*震动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美的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
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
前赤壁赋原文赏析
前赤壁赋原文赏析前赤壁赋原文赏析【作品介绍】《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散文。
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原文】前赤壁赋[1]作者:苏轼壬戌之秋[2],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4],水波不兴[5]。
举酒属客[6],诵明月之诗[7],歌窈窕之章[8]。
少焉[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0]。
白露横江[11],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4],羽化而登仙[15]。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16]。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8]。
渺渺兮予怀[19],望美人兮天一方[20]。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21]。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2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23],不绝如缕[24]。
舞幽壑之潜蛟[25],泣孤舟之嫠妇[26]。
苏子愀然[27],正襟危坐[28],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9]?”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0]。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31],东望武昌[32],山川相缪[33],郁乎苍苍[3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6],舳舻千里[37],旌旗蔽空,酾酒临江[38],横槊赋诗[39],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0],驾一叶之扁舟[41],举匏樽以相属[42]。
寄蜉蝣于天地[43],渺沧海之一粟[44]。
哀吾生之须臾[45],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6]。
知不可乎骤得[47],托遗响于悲风[48]。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49],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50],而卒莫消长也[51]。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散文
苏轼,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散文代表着他生前的智慧和精神活力。
他的散文涵盖了大量主题,从文学、历史、哲学到宗教和文化,让他的散文被视为中国中古文学的精华内容之一。
苏轼的散文主要有《知异》、《送林韵先生》、《送别》、《古意》、《水调歌头》等等。
其中的《知异》被认为是苏轼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反映了苏轼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看法,他认为文学精神气质受到了持久的破坏,只有把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进行实践,才能走出困境。
《送林韵先生》是苏轼写给自己老师的,清晰地反映出苏轼对自己老师的尊重之情。
他写道:“旧时光阴,犹如烟雨水,分明共悲离;今年春色,落梅不及雨,多情终有馀。
”这段文字深深显示出苏轼的
悲伤,因为他生前的师长即将离开人世,而他也无力帮助。
此外,苏轼的散文中也有渊博的知识积累,如《古意》和《水调歌头》,在这些文字里,苏轼将自己的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凝结成了
诗化的文字,如《古意》中的“古人云:‘莫逆于心。
’”,让读者有种思想的共鸣,这种准确的把握、理解,也让苏轼的作品被视为中国经典文学中最贴近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之一。
苏轼的散文,在抒发苏轼的学问和感情的同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其中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苏轼一生坚持以文学改变社会现实,他把文学写作作为自己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同时坚持自己的个人艺术原则,将散文作为不同文学流派的终极归宿。
通过苏轼的散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智慧和诗意,对于他弘扬的中
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应借鉴其中的精髓,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够把我们今天的文明带向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