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苏轼的诗词散文创作
苏轼最有名的散文5篇
以下是苏轼五篇著名的散文:《前赤壁赋》(苏轼代表作之一)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后赤壁赋》(苏轼代表作之一)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予亦狐独高频婉约乎缭绕风清月明之中。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羽衣翩跹翅如车轮下视澄澈见底。
予乃问客曰:“吾从西北来时闻呜呜箫声不知何处之声?”客曰:“月明风清如此那望箫声乃鹤飞鸣过我也。
请结合两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请结合两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和书法家。
他以才华横溢和多才多艺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之一。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出生在一个文化昌盛的家庭。
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他的兄长苏辙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
从小接受优秀教育的影响,苏轼对文学和艺术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热爱。
苏轼的文学成就非常丰富多彩。
他擅长诗词创作,其诗作多以自然山水、人生哲理和政治抒发为主题,风格独特。
他还写过大量的散文和随笔,展示了他深刻的思想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苏轼的作品以其精湛的用词和情感表达而备受赞赏,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文学成就,苏轼还凭借其聪明才智和政治洞见成为当时政坛的重要人物。
他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由于他直言敢谏和坚持原则的性格,他也多次陷入政治风波之中,甚至被流放到远地。
尽管苏轼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热爱。
他的坚持和追求使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文化人,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他的作品和思想也对后世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示了人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
综上所述,苏轼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的才华和贡献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不仅留存于文学史册,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苏轼的研究和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苏轼及对他的认识。
首先,将对苏轼的生平和背景进行介绍,包括他出生的背景、成长经历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将重点讨论苏轼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包括他的诗词、散文、绘画等方面的表现,以及他对文学的贡献和创新之处。
古代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与艺术风格
古代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与艺术风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苏轼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还表现在他的散文和词作中。
他的艺术风格则以豪放洒脱、自由奔放为主,兼具婉约之美。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苏轼的文学成就与艺术风格。
苏轼的诗歌作品堪称千古绝艳之作。
他的诗歌以自然、真实、生动为特点,常常描绘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例如《赤壁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短暂和追求真理的思考。
他的诗作中也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展现了他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感叹之情。
苏轼的散文作品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散文以豪放洒脱、真实感人为主,常常描绘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例如《东坡乐府》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短暂和追求真理的思考。
他的散文作品中也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展现了他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感叹之情。
苏轼的词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他的词作以婉约之美为主,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苏轼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他的词作中也常常描绘出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苏轼的艺术风格独特而多样。
他的作品既有豪放洒脱的风格,又有婉约之美的气质。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为主题,表现出豪放洒脱的一面。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展现了他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感叹之情。
苏轼的诗歌创作风格与特点分析
苏轼的诗歌创作风格与特点分析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评论家。
他以其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1. 抒情主义的写作风格苏轼的诗歌创作以抒情为主导,通过真实直观地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
他经常借助自然景色、季节变迁和个人生活经历等元素来传达感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一首中,“落霞与孤鹜齐飞”,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美好赞颂,并将人与自然融合起来。
2. 清新自然的意境描绘苏轼善于运用意象描绘,以简洁而具体的语言塑造出清新自然、生动细腻的意境。
他注重捕捉瞬间之美,通过描写微妙之处来唤起读者的感受。
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首中,作者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来表达他自己在困境中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3. 异曲同工的独特技巧苏轼经常通过运用反衬、拟人等修辞手法创造出一种富有张力和对比的意味。
他也擅长写景描写,通过独特的形象化表达方式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例如,《赤壁赋》中,他将纷乱战事与恢宏壮阔的自然景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磅礴壮丽、让人心潮澎湃的氛围。
4. 诗歌背后浓厚的思想内涵苏轼的诗歌不仅仅只是情感抒发和艺术表现,更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对人生、社会以及自我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通过诗歌进行了精细而有力的表达。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首,在描绘江山变迁的同时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思念和对人生流转的深刻感悟。
5. 对后世文学影响的意义苏轼诗歌创作风格独特而多样化,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以其独立、卓越、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才华,成为宋代及之后文坛上最具有号召力和指导意义的文学宗师之一。
他被尊称为“诗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上对苏轼的诗歌创作风格与特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诗歌艺术。
苏轼散文的写作特点
苏轼散文的写作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题材广泛:苏轼的散文涵盖了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
他的文章既有对时政的评论,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既有对个人生活的描绘,也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2. 思想深刻:苏轼的文章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他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道理。
他的文章既有对传统观念的批判,也有对新生事物的探索和思考,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
3. 语言优美:苏轼的文章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仗等,使文章富有诗意和美感。
他的文章既有散文的朴实自然,也有骈文的工整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4. 幽默诙谐:苏轼是一个性格开朗、豁达的人,他的文章中也充满了幽默诙谐的元素。
他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严肃的道理,善于在文章中穿插有趣的细节和故事,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 结构巧妙:苏轼的文章结构巧妙,层次分明。
他善于运用各种手法组织文章,使文章脉络清晰、有条理。
他的文章既有总分总的结构,也有分分总的形式,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他的思想。
总的来说,苏轼的散文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广泛性、思想的深刻性、语言的优美性、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巧妙的文章结构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表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态度,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在苏轼的散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赤壁赋》、《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通过研究和学习苏轼的散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艺术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为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宋代诗人苏轼的诗词创作与思想解读
Introduction苏轼(1037年-1101年)是中国宋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文人之一,他不仅在诗词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展现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苏轼的诗词作品灵感来源广泛,包括自然景色、社会现象、个人感受等等。
他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同时,苏轼的诗词作品中融入了他对社会、人生、宇宙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了他独特的思想观点和哲学思想。
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自然景色的描绘苏轼的诗词中经常出现一些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比如山水、花草、春色等等。
他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墨,将自然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
例如,《赤壁赋》中他描绘了长江之美,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恢弘。
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他的描绘常常带有自己的情感与主观色彩。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抒发苏轼的诗词作品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他关注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疾苦,通过描写社会现象,抒发自己的不满和思考。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描写了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表达了对社会黑暗面的愤怒和忧虑。
苏轼的社会观察与思考并不局限于表面现象,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通过诗词作品,呼吁社会改革与进步,引导读者思考社会问题。
个人感受的抒发与思考除了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苏轼的诗词作品中也经常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吐露心中的痛苦与悲伤,同时也分享自己的欢乐与快乐。
例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他表达了对离散的思念与对美好的向往。
苏轼的个人感受并不仅限于表面的情感抒发,他通过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探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引发读者共鸣并思考自己的生活。
苏轼的思想解读儒学思想与传统文化苏轼生长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士人家庭,受到了传统文化和儒学思想的熏陶。
他对儒学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词创作中。
苏轼文学上的成就
苏轼文学上的成就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坛上杰出的文学家、文化名人。
他是一位文学全才,涉猎广泛,不仅擅长诗词,并且在散文、骈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他的文学成就丰富多样,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景仰。
苏轼以超凡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的潮流。
在诗词创作方面,他创作了大量的咏史怀古、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并且以豪放洒脱的笔调著称。
苏轼的诗词充满了生动、形象而且富于情感,让人如置身诗中,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独特感悟。
他的诗作多以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为题材,以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们对美与理想的向往。
苏轼的词更是在宋代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入人心的意境,成为了当时文坛的瑰宝。
苏轼的散文写作也是其文学成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以骈文为主,以其典雅、洒脱的风格多次创作出杰出的佳作,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东坡乐府》、《赤壁赋》等。
他的散文具有宏阔而深远的胸怀,通过对历史、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了他对社会、人道的关怀和思索,充满哲理和人文主义的情怀。
苏轼的书法堪称一绝,他所创造的“苏体”成为了后世所倡导的标准书法之一,对后世书法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兼收并蓄,既有晋代人之豪迈、唐代人之秀雅,又兼宋代人之婉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以淡泊、洒脱为主,凭借着独特的笔墨和意境,传递出了一种洗尽铅华、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此外,苏轼还以其绘画方面的造诣而闻名。
他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画作形象生动,构图独特,墨色浓淡相间,给人以独特的观感和情感的冲击。
苏轼的山水画注重捕捉自然风光的瞬间美感,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被后人誉为画坛的巅峰之作。
苏轼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触动了千百年来的人们,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对于后世文人的创作和审美乃至生活哲学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的艺术成就也被后世所继承和发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苏轼的散文创作
浅谈苏轼的散文创作浅谈苏轼的散文创作苏洵的散文篇一:苏轼的散文创作在论及苏轼的散文创作时,首先要注意到他的文学思想与北宋文学变革运动中其他人有显著不同的地方(这不仅与散文有关)。
当然,在表面的基本原则上,苏轼与欧阳修是一致的;他在为欧阳修《居士集》所写的序中,赞扬欧阳氏“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又在《上欧阳内翰书》中批评五代“文教衰落,风俗靡靡”,都是强调“明道”和“致用”这两条。
但实际上,苏轼并不把文章看成是单纯的“载道”之具,并不认为文学的目的只是阐发儒家道德理念;他常用迂回的方法,肯定文学在表现作者的生活情感、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方面的作用,肯定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价值。
他指出写作如古人所言,是“有所不能已而作者”,是“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江行唱和集序》),是“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这虽然不是很新鲜的见解,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文学的个人性;倘若考虑到如前所述苏轼的思想出入于儒、道、禅,而非“纯儒”,这种对文学的个人性的认识就更有其突破儒道狭隘范围的意义了。
同时,苏轼对文学的艺术性是相当重视的。
一般古文家常引用孔子所说“辞达而已矣”一句,反对在文章写作中的艺术追求,苏轼则说: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答谢民师书》)这里公然对孔子加以曲解。
孔子所谓“辞达”,原只是指用文字清楚地表述事实与思想,而苏轼却把“系风捕影”般的“求物之妙”这种以个人内在感受为基础的很高的艺术境界作为“辞达”的要求。
这些地方,他比也具有艺术爱好的欧阳修走得更远了。
在散文写作方法方面,苏轼最重视的一点是“以意为主”。
因此,他既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即外表华丽而缺乏内涵的x体文,也反对“怪僻而不可读”之文,这也同欧阳修一致(见《上欧阳内翰书》)。
苏轼诗词文选评 苏轼十讲
苏轼诗词文选评苏轼十讲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
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
他的诗词文选对中国古典文学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苏门六一”之一。
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
体现在诗、词和散文三个方面,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对苏轼的诗词文选进行评述:
1. 诗歌成就,苏轼的诗歌以豪放、率真、清新著称,他擅长描
绘自然风物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题材上,苏轼的诗歌涵盖了山水
田园、政治社会、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他丰富的生活阅历
和深刻的思想。
他的诗风融汇了唐代诗人的豪放和宋代诗人的婉约,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 词作成就,苏轼的词以豪放率真、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词
作在宋代词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轼的词多以抒发真挚情感、描绘人生百态为主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
3. 散文成就,苏轼的散文清新隽秀、意境深远,以其宽广的胸怀、深刻的见地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苏轼的散文涉及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理等多个领域,具有很
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 独特的艺术风格,苏轼的诗词文选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豪放率真、清新隽秀、意境深远。
他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苏轼的诗词文选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苏轼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思想上也具有很
高的深度和广度,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论苏轼的文学散文艺术美
浅论苏轼的文学散文艺术美中国文坛对于苏轼的评论很多,有说不幸的文人幸运的文坛、有说苦恼的生活旷达的精神,而大多数评论的基础源于苏轼的词,我更侧重于苏轼的散文艺术美。
现就我粗浅的认识表述对一代文豪的景仰和认识。
苏轼的文学散文,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具有浓郁的诗情和丰富深刻的哲理。
它使人陶醉在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之中,得到丰富的美的享受。
一、诗情美苏轼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渗透了他情感的血液,表现了他情感世界的某一个侧面。
这些丰富的侧面结合起来,便构成了鲜明独特的“抒情个性”,即一种开朗乐观、闲适平和、活泼幽默的情感基调。
1.乐观情怀《超然台记》中说:“凡物皆有可观。
……吾安往而不乐!”这篇文章写于密州任上。
密州的生活本是艰苦的,但是,苏轼这篇文章洋溢着的快乐气氛,却把他乐天的个性表现得鲜明突出。
苏轼晚年受到更残酷的迫害,远窜海南岛。
在食无肉,病无药的困难条件下,他微笑迎接苦难,发掘生活的快乐。
这时期写的《儋耳夜书》说到应几老书生之邀深夜赴约。
他年老多病,政治上又受到残酷的打击,还和几个老书生一起,玩到半夜才回家,真是好兴致!苏轼有不平,有牢骚,有痛苦,有忧愁,有烦闷,有失望,但是,这类消极的情感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并没有成为主调,而只是作了旷达超脱、开朗乐观、闲适平和、风趣幽默情感基调的陪衬。
2.至性情怀在唐宋散文中,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历来被尊为山水游记的代表作。
试将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和“永州八记”作一简单的比较,即可看出两家在情感表现上的不同艺术特色。
在“永州八记”中,作家的情感表现是在对自然美的忠实再现中得到实现的。
特别是描写潭中鱼的八句,更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我们从作品凄清幽邃的境界中,体会到了作者贬谪永州时的孤独抑郁的心情。
苏轼的《赤壁赋》就不同了。
主观情感的抒发压倒了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
为了抒情的需要,他不求形似,重在传神写意,让自然景物经过感情的过滤,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对你所了解的苏轼或作品写一篇赏析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
他的作品被誉为“苏门四学”之首,被后世尊为文坛巨匠。
苏轼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深受读者喜爱。
一、苏轼的生平及作品特点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诞辰于北宋太宗庆历六年(1037年),逝世于嘉佑七年(1101年)。
他早年就读于苏州的道院,后赴东京应试,因论战得罪权贵,被贬黄州,后又因牵连“醴泉回逋”的风波而被贬岭南。
苏轼的作品以诗文、书画、词曲为主。
其诗作在宋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表现了他对人生的热爱和对世态的深刻感悟。
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苏轼的散文也有独特的风采,代表作有《前赤壁赋》、《东坡志林》等。
他的词作更是打破了原有的格律约束,为后世词坛带来了新的风貌。
二、苏轼作品赏析1.《赤壁赋》《赤壁赋》是苏轼在黄州时所作,描绘了桃花源、怀旧、临水等情景,表现了他豪放不羁、风流洒脱的形象。
这篇赋文的艺术成就在于其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写于苏轼去世前的一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句句深情,音韵悠扬,结构严谨,表达了苏轼对人生苦短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思考。
这首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怀和批判。
3.《前赤壁赋》《前赤壁赋》是苏轼在岭南时的作品,表现了他对历史的独特诠释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赋文以描绘赤壁之战为背景,深刻反映了苏轼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对人性的揭示,堪称是我国古代赋文的经典之作。
4.《东坡志林》《东坡志林》是苏轼的散文集,包括了他的日记、杂志和文论等。
这部作品以其平实而传神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多种学问的追求。
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苏轼作品的影响苏轼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多以豪放奔放、豁达大气为特点,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在后人心中,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为人民、为国家的忠诚爱国者。
对苏轼诗句的看法
对苏轼诗句的看法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和散文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苏轼诗句的一些看法:
1. 情感表达:苏轼的诗歌中,情感表达丰富而深刻。
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友情等方面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感人肺腑。
2. 语言运用:苏轼在语言运用上非常独特,他善于运用自然、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他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古典诗歌的韵律和格式,使得他的诗歌既具有现代感,又有着古典的美感。
3. 意象塑造:苏轼的诗歌中,意象塑造十分出色。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加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明月意象等。
这些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
4. 哲理思考:苏轼的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他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表达出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题西林壁》中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出对人生曲折和困境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总之,苏轼的诗句在情感表达、语言运用、意象塑造和哲理思考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苏轼散文创作的特点
苏轼散文创作的特点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
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点而闻名。
苏轼的散文创作特点如下:
1. 情感细腻:苏轼的散文充满了细腻的感情,他善于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他对人生、自然和
社会的思考与体验。
2. 散文结构独特:苏轼的散文常常以抒情的方式开篇,然后逐渐展示
出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他的散文篇幅一般较长,有较为完整的结构。
同时,他注重篇章之间的衔接,使整个文章连贯流畅。
3. 多样的题材:苏轼的散文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材,包括自然景色、
人物描写、社会风俗等等。
他的作品既有山水田园的描写,也有对社
会现象的观察与探讨。
4. 文笔优美:苏轼的散文语言流畅优美,富有音韵感。
他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5. 情境感强烈:苏轼的散文常常通过描绘细致入微的情境,将读者带
入其中,使人身临其境。
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与心灵享受。
总之,苏轼的散文作品以其情感细腻、独特的结构、多样的题材、优
美的文笔和强烈的情境感而备受瞩目。
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重
要意义,也对后世的散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试述苏轼文学创作的成就
试述苏轼文学创作的成就哎,说起苏轼啊,那可真是个文曲星下凡,才华横溢得让人眼馋。
他不仅是宋朝的大文豪,还是位全能型选手,诗词歌赋、散文书画,样样精通,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文艺男神”。
苏轼的文学创作,那叫一个了得!他的诗,就像山间清泉,清新脱俗,又带着几分不羁。
读他的诗,就像跟老朋友在竹林里喝茶聊天,轻松自在,又能品出生活的酸甜苦辣。
比如那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看山看水的乐趣和人生的哲理说得明明白白,让人拍案叫绝。
再来说说他的词,那更是不得了。
苏轼的词风多变,既有豪放派的磅礴大气,又有婉约派的细腻柔情。
他的词里,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志豪情,也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深情款款。
读他的词,就像坐上一艘穿越时空的船,一会儿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又在小桥流水人家边低吟浅唱。
散文方面,苏轼也是一把好手。
他的散文,就像他这个人一样,率真自然,不拘一格。
无论是议论朝政的《进策》,还是抒发个人情感的《赤壁赋》,都写得那么流畅自然,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特别是那篇《赤壁赋》,简直是散文中的极品,用月亮、江水这些常见的景物,就描绘出了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除了文学上的成就,苏轼还是位书画大家。
他的画,虽然传世不多,但从那些仅有的作品中,也能看出他的画技高超,意境深远。
而他的书法,更是被誉为“宋四家”之一,那笔走龙蛇的气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总的来说,苏轼的文学创作就像一座宝库,里面藏着无数的珍宝。
他的诗词歌赋、散文书画,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学习。
而且啊,苏轼这个人还特别有趣,他的故事和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东坡肉”的由来啦,“乌台诗案”的惊险啦,都让人忍俊不禁。
所以说啊,苏轼不仅是个文学巨匠,还是个生活艺术家呢!。
苏东坡文学世界综述
苏东坡文学世界综述苏东坡,一名苏轼,是宋代文坛的璀璨星辰,其独特的文学风格与卓越的艺术成就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的创作领域涵盖了诗词、散文、书画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坡风格”。
一、苏东坡的诗词世界苏东坡的诗词创作是其文学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婉约细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在词的创作上,苏东坡同样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其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千古传颂。
二、散文创作苏东坡的散文作品,既有气势磅礴的《石匮书》、《志林》等长篇巨著,也有清新自然的小品文。
他的散文语言优美,行文流畅,极富感染力,且观点独到,为后世的散文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三、书画艺术苏东坡不仅在文学上造诣深厚,在书画艺术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成就。
他的书法作品如行云流水,飘逸自如,绘画作品则别具一格,富有创意。
尤其是他的墨竹画,笔墨淋漓,意境深远,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人生哲学苏东坡的人生哲学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主张“文以载道”,认为文章应该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他强调“文如其人”,认为一个人的文风应该与他的性格、气质相符合。
这种人生哲学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墨客。
五、对后世的影响苏东坡的文学世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文学风格和艺术成就被后世文人广泛借鉴和传承。
在当今时代,苏东坡的作品依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对现代文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苏东坡的文学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领域。
他的诗词、散文、书画等作品展现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对苏东坡文学世界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为现代文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苏轼散文的语言特色与创作个性
苏轼散文的语言特色与创作个性苏轼,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被誉为“文学巨匠”。
苏轼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创作个性,流传千古,为后人所传颂。
本文将探讨苏轼散文的语言特色和创作个性,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想。
苏轼的散文充满了生动的描绘和贴切的比喻,这得益于他丰富的词汇。
在苏轼的笔下,普通的景物和事物都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和情感。
例如,在《赤壁赋》中,他用“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来描绘月夜下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优雅与宁静。
苏轼在散文中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例如,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他写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将月光比喻成积水,竹柏的影子比喻成藻荇,使文章显得灵动而有意境。
苏轼的散文常常充满了诗情画意,具有浓厚的诗意。
他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文章具有了诗的韵味和意境。
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勾勒出一幅壮丽的长江画卷,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传奇。
苏轼的散文注重情感表达,无论是欢乐还是悲痛,都显得非常真实。
例如,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他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使读者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使得苏轼的散文具有深厚的感染力。
苏轼的散文不仅注重形式的美,更注重思想的深刻性。
他的作品常常包含着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例如,《前赤壁赋》中,他借江水、明月、清风等意象,表达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苏轼的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创新的手法将诗、词、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作品。
例如,《东坡志林》中,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贬谪地黄州的生活,并通过小序、题跋等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结合苏轼的诗词文赋,谈谈对苏轼的理解
结合苏轼的诗词文赋,谈谈对苏轼的理解默写:《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一)题材内容上:苏轼的诗反映的范围很广,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体现政治观点的,有描写山水的,有表达亲情友情和个人感情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l)对社会人生的强烈关注。
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时刻关注着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并将之写入自己的诗作中。
因此他的诗不仅批判新政的弊端,也抨击长久以来的陋习,体现出深沉的批判意识。
例如苏轼晚年写作的《荔枝叹》,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这首诗由汉唐时期官吏为了谄媚帝妃,不顾人民死活地星夜赶送荔枝的史事,联系到本朝官吏竞献名茶奇花之现实,以此讽刺官吏的媚上取宠和宫廷的穷奢极欲。
(2)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广泛关注。
苏轼一生四处飘泊,见过了各地的风景,体验过各地的民风,这些宝贵的经历都成为其诗歌创作中的题材。
例如《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用看似平淡松散的诗句写出了行旅中所见景物的奇警,十分精炼深沉。
(二)思理情态上:(1)日常生活的理性关照。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有着极为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又善于从经验中上升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也在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风景中蕴含哲埋。
例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抒发了人生珍贵却易逝的感叹,以此思念亲友。
(2)宠辱不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古诗心得体会(热门17篇)
苏轼古诗心得体会(热门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轼古诗心得体会(热门17篇)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可以反映个人的成长,也可以展现个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谈谈苏轼的诗词散文创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
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
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苏词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的散文创作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纵论苏轼的诗词创作之道
纵论苏轼的诗词创作之道引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他的诗词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纵论苏轼的诗词创作之道,探讨他的创作风格、主题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苏轼的创作风格苏轼的诗词创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闻名,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准确的表达方式,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动色彩和感染力。
下面将介绍几个苏轼常用的创作技巧:1. 抒情与抒怀苏轼的诗词作品常常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心情,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表达来唤起读者的共鸣。
他能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
2. 描写自然与人物苏轼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的作家。
他善于运用鲜明的、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特征,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的描写。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山水、花鸟和人物等元素,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3. 唐宋继承与创新苏轼既能够继承唐代诗词的传统,又能够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他对于唐代的诗歌传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能够巧妙地运用唐代的诗词修辞手法,同时又不失自己的创新和个性。
苏轼的主题内容苏轼的诗词作品涉及的主题内容很广泛,包括自然、人生、友情、爱情、历史事件等方面。
他的作品既有感怀时代变迁之感,也有抒发个人情感之作。
下面将介绍几个苏轼作品中常见的主题:1. 自然景观苏轼善于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和恢弘,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的壮丽和生机,使读者能够联想到自然的美好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2. 人生哲理苏轼的作品中常常融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体验,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他的作品既有对人生美好的歌颂,也有对于人生苦难和无常的反思。
3. 社会现实苏轼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问题。
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注,使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
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
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苏词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的散文创作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综观苏轼一生文学创作,无不与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
代表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所作。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此时苏轼的父亲已经去世,妻子也去世了,背负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苏轼远离他乡在密州任职,与弟苏辙有六七年没有见面了。
对久别亲人的思念,加上政治上的失意,恰逢异乡的中秋月圆之夜,苏轼满腹惆怅,感慨万千对月抒怀,写下了这首中秋的咏月词。
词的上片叙述了作者的身世之惑和思想矛盾。
开篇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开篇直入,点明是饮酒赏月。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笔势回转,表面描写月色,实际上也暗合着不知道当时朝廷政局如何的疑惑,而并非真问天上今天是什么日子。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思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表面上是说作者想回到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中去,又害怕天上太寒冷,自己经受不住。
实际上表明了“出世”与“入世”的困惑:想回到朝廷中去,又害怕难以容身;归隐去吧,又与自己报国理想相违背。
实在是进退两难啊!词的下片由咏月转为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是写月光照人无眠,照应开头“欢饮达旦”。
于是作者发出质问“何时长向别时圆?”而作者立即又回转心情,自我安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
是啊,哪会有十全十美的呢,只要我们兄弟彼此都能保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这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也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排解。
这首词清婉雅丽,飘逸空灵。
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词中虽然有“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脱离现实,格调是健康的,再加上词中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这首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苏轼的另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是受到广泛的赞誉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的上片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
写十年里,夫妻阴阳相隔,就算不特意思量,往日深情仍然难以忘怀。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无处诉说,道出内心深处的愁苦悲怆之情,十年来,颠沛流离,自己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与妻子相逢,妻子也会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的遭遇相互交融,既写出了死者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的辛酸。
词的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为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
作者选取妻子生前的生活细节来写,凸现出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景,表现了昔日的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境遇的悲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相互在这默默无言中倾诉分别十年的相思之痛。
梦中醒来,作者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
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想象那儿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
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像出妻子在那凄凉冷清的地方思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亡妻后所写,与王弗之逝又是十年,十年来的宦海沉浮,遭贬奔走,外任多年,郁郁不得志。
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婉,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悼词,词中“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细节描写,是全词中最突出的亮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理解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局面,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作者豪放词中的代表作。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七月,当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在黄冈城外游览赤壁矶时写下了这首词。
这是词人具有代表性的词作,也是北宋词坛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上片描写古战场,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时间、空间背景,长江滚滚东流,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渐渐被人淡忘,而现在作者能看到的是什么呢?只是旧日的营垒,从凌乱的岩石直刺天空、汹涌的怒涛拍岸的场面中,可以想见当时战斗的激烈。
随后赞美“江山如画”,这锦绣河山,曾造就许多英雄豪杰。
下片着重塑造了三国时吴国将领周瑜的形象。
东汉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24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并一同攻取皖城。
周瑜娶小乔,正是在皖城胜利之时。
而后十年,即公元208年,他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羽扇纶巾”形象地刻画了周瑜的仪态。
这是三国时儒将常见的装束。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作战时的从容。
苏轼如此用心塑造周瑜形象,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时北宋国力软弱,与辽、西夏作战屡战屡败,不断接受屈辱的议和条件。
苏轼目睹国家危机加深,渴望有能像三国周瑜那样的英雄驰骋沙场,报效国家,尽管作者满怀豪情壮志,但是当时的政治现实不允许他施展才华。
所以当时作者发现自己在壮年时就过早地生出白发,情绪不禁又消沉下去,自笑多情,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结句以长江来衬托自己的心情,流露出壮志难酬的苦闷。
这首词气势磅礴,境界宏大,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周瑜这一英雄形象,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与苦闷。
清代词评家徐邹认为这首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苏轼在游赤壁矶写下这首词后,又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散文《赤壁赋》,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写泛舟大江的水光月色和饮酒赋诗的畅快心情。
为主客对答铺设情境。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
情感波折,层层深入。
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
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
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
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
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
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
这首词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赤壁赋》正是通过赤壁之游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
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我们当然不会完全赞同,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一点也不灰心丧气,并且那么坦荡、旷达,具有强烈的生活信念。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并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条件,而把理论的反复申述跟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与感染力,并把读者带进一种颇有几分迷幻色彩的艺术境界。
这,就是哲理与诗情的高度融合。
奠定了这首词在宋代文坛的崇高地位。
苏轼一生忧患重重,所受苦难比任何一个文学家都要多,正是这种平凡的经历,使他写下了各种形式的、有创造性的优秀文学作品。
他的创作所触及到的社会生活比同时期的许多作家都要广阔。
丰富的阅历,使苏轼更关心民间疾苦,更亲近大自然,山川景物,记游咏物,感旧怀古等都大量写进词里。
他的自然景物寄托自己壮志未酬的郁闷,使得他的明月、大江诗词婉约得催人泪下,豪放得催人奋进,他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词派相对的豪放词派,为词的的发展开辟了广泛的路径。
他把词从娱乐消遣的工具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艺术形式,在词中抒发爱国主义热情。
他的创作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高度成就,从而确立他在北宋文坛的领袖地位,成为北宋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
时至今日,我们读苏轼的诗词,仍然能感到无限的哀怨和悲凉;读苏轼的词文,仿佛耳边响起波涛汹涌的江潮,眼前看到苏轼“挽弓射天狼”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