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主题是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战争,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次讲解将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战争起因北伐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中国近代史的动荡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列强侵略、内忧外患、政治混乱等多重困境。
国民党领导的南京政府在政治上的腐败和军队的腐化无力应对这些问题,导致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北伐战争,推翻南京政府,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
三、战争过程1. 第一次北伐(1926年-1927年)第一次北伐是北伐战争的开端,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共合作军在孙中山的支持下发动了北伐战争。
他们成功地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然而,由于国共矛盾的激化和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北伐战争在1927年遭遇了失败。
这一阶段的失败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挫折,但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2. 第二次北伐(1927年-1928年)第二次北伐是对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进行总结和反思后的重要行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从江西发起了战役,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他们采取了游击战的战术,有效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
最终,红军成功地占领了武汉和南京,迫使南京政府撤离至广州。
这一阶段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3. 第三次北伐(1929年-1930年)第三次北伐是北伐战争的最后一次重要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这一阶段继续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激烈的战斗。
他们采取了歼灭战的战术,成功地消灭了大量的敌军。
最终,红军占领了上海和南京,迫使南京政府撤离至重庆。
这一阶段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战争结果北伐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南京政府被推翻,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北伐战争》。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北伐战争》是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的内容。
本课由“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北伐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二、说学情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且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是深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学情,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三大的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了解北伐的主要经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结合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的进军路线和主要战役,锻炼和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北伐将士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爱国情怀。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语: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内容。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五、说教学方法过渡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史料分析法、图示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初中历史《北伐战争》说课稿范文
初中历史《北伐战争》说课稿范文本文是整理的初中历史《北伐战争》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基本技能。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资源】①多媒体设备(或投影仪)。
②图片:孙中山的头像;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政府屠杀革命志士;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背景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至1928年期间,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
在此之前,中国内部政治混乱,北洋政府的统治无力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三、战争过程1.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同组成革命统一战线,旨在推翻北洋政府。
战争开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先发起了南昌起义,标志着北伐战争的开始。
2.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背叛了中国共产党,导致国共合作破裂。
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开始了长征。
3. 1928年,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中国国民党军队攻占了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北洋政府的统治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
同年,南京成为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
四、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 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通过与国民党合作,吸取了军事经验和政治智慧,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基础。
2. 北伐战争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在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军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干部,为党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3. 北伐战争为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北洋政府的垮台,为国民党政府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五、总结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积累了珍贵的经验,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基础。
同时,北伐战争也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参考文献1. 杨得志. 中国近代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2. 王建民. 中国现代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3. 王明江. 中国近代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2.以上就是我对北伐战争的说课内容,希翼能够对大家有所匡助。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引言概述: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其背景、过程和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北伐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北伐战争的背景1.1 国民党北伐的动机国民党在北伐战争之前向来受到北方军阀的压迫和掣肘,希翼通过北伐战争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
1.2 军阀混战的局面北伐战争前,中国的北方地区被各路军阀割据,形成为了割据混战的局面,给国家统一带来了障碍。
1.3 国际环境的影响北伐战争时,中国正值国际事态动荡,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干涉和控制加剧了国内的混乱,也成为北伐战争的背景之一。
二、北伐战争的过程2.1 蒋介石的领导北伐战争中,蒋介石作为国民党的领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统一指挥各路军队,推动了北伐的进程。
2.2 中央军的作战北伐战争中,国民党中央军经过多次战役,逐步泯灭了北方各路军阀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
2.3 共产党的支持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也积极支持国民党的行动,通过合作和联合抗日,为北伐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三、北伐战争的影响3.1 国家统一北伐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北方地区重新归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3.2 国民党的崛起北伐战争的胜利,使国民党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的主要执政党。
3.3 社会变革北伐战争结束了北方军阀的割据局面,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北伐战争的评价4.1 历史意义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2 战略意义北伐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建立现代化国家体系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3 民族意义北伐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五、北伐战争的启示5.1 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北伐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统一是中国的根本利益,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实现。
5.2 政治稳定的必要性北伐战争的成功也提醒我们,政治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需要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引言概述: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革命战争。
该战争发生在1926年至1928年期间,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历史。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北伐战争进行详细阐述。
一、战争背景1.1 国民党的崛起国民党是中国最早的政党之一,由孙中山创立。
经过多次失败的起义和革命尝试,国民党逐渐壮大起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对象。
1.2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二十世纪初,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割地让利。
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和租借地等手段,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资源。
1.3 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积极参预反帝反封建斗争。
共产党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逐渐崛起,并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推动革命事业。
二、北伐战争的发起2.1 国共合作的形成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合作关系。
双方共同组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
2.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共产党通过建立军队和政权,组织群众运动,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战争的目标和策略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游击战、武装起义等多种策略。
三、战争进程和胜利3.1 第一次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从1926年开始,第一次战争主要以游击战为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南方地区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推翻了一些地方的国民党政权。
3.2 第二次北伐战争1927年,北伐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正面战斗。
尽管中共军队在一些战役中遭受挫折,但整体上仍取得了胜利。
3.3 北伐战争的胜利1928年,北伐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标志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引言概述: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的战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内容。
一、北伐战争的背景:1.1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动荡,国民党成立。
1.2 北洋军阀混战,国家统一受到威胁。
1.3 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北伐战争的发动奠定基础。
二、北伐战争的过程:2.1 国民革命军由南往北发动进攻。
2.2 1926年发动第一次北伐,攻克广州、汕头等城市。
2.3 1927年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破裂,北伐战争进入新阶段。
三、北伐战争的影响:3.1 北伐战争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统一。
3.2 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发展。
3.3 国民党在北伐战争中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为日后抗日战争做准备。
四、北伐战争的意义:4.1 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
4.2 北伐战争结束了军阀混战,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4.3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在中国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五、北伐战争的启示:5.1 北伐战争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外敌。
5.2 北伐战争启示我们,要注重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训练。
5.3 北伐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取得胜利。
总结: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它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实现了国家统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当从北伐战争中汲取教训,团结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2. 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2. 学生能够分析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北伐战争的话题,提问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2.1 北伐战争的背景-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
- 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2.2 北伐战争的过程- 1926年,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起义,推翻北洋政府。
- 1927年,蒋介石背叛共产党,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1928年,蒋介石完成为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3. 活动设计(25分钟)3.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列出相关的观点和理由。
3.2 小组展示每一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的观点和理由,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辩论。
4. 深化理解(15分钟)4.1 教师引导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引导,匡助学生深化对北伐战争的理解。
4.2 学生思量学生思量北伐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思量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的影响的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七、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过程2. 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北伐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第一篇:《北伐战争》说课稿《北伐战争》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课教材地位及作用课程标准对这一课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从课标来看它更多地强调理解和识记。
本课是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第2课时,从单元教学的角度来看,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揭开了反帝反封建的序幕,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反帝反封作为革命的纲领,进一步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的进程。
然而中共刚成立,力量薄弱,中国共产党寻找同盟军。
孙中山先生也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先后失败,让他感到报国无门,而中共的反帝反封的主张对他触动很大,很快他接受了反帝反封的思想,并促成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因此有了黄埔军校和北伐。
而正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突然叛变革命,造成国民革命的失败。
国共合作破裂,于是就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运动,所以从内容上看本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对课标和本课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制定以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共党员大无畏精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的正义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举措。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引言概述: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革命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一次伟大斗争。
本文将从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1.1 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1.2 国共合作的形成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国共合作的形成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3 国际环境的影响北伐战争时期,国际形势动荡,外部力量对中国的政治局势也发挥了一定的影响。
二、过程2.1 第一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战争始于1926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伐军队逐步推进北方。
2.2 第二次北伐第二次北伐战争爆发于1927年,国共合作受到挑战,北伐军队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胜利。
2.3 第三次北伐第三次北伐战争是北伐战争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国共合作逐渐破裂,北伐战争宣告结束。
三、影响3.1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结束,为中国的政治局势带来了新的变化。
3.2 国共分裂北伐战争后,国共两党合作逐渐破裂,国共关系恶化,最终导致国共内战的爆发。
3.3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意义4.1 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北伐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4.2 增强国民自信北伐战争的胜利增强了国民的自信心,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和期待。
4.3 彰显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北伐战争的成功彰显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为未来国共两党的合作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展望5.1 深化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基础,应继续深化国共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的发展。
5.2 坚定民族自信北伐战争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坚定民族自信,才能赢得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2024北伐战争说课稿范文
2024北伐战争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4北伐战争》,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2024北伐战争》是历史教材中的关键内容,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它涉及到中国国内政治、军事、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变革,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认识中国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历史教学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相关的教学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等,以便更好地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
同时,我也会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法学法的要求,我将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北伐战争的好奇心和思考。
2、讲述北伐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北伐战争的起因、进行和结果,让学生对北伐战争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案例分析,评价历史事件。
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能力。
4、合作学习,探讨影响和启示。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给我们的启示,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思考能力。
5、归纳总结,评价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展示,评价他们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补充和指导。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十一课北伐战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中主要战役的经过及英雄人物的事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共合作,那么国共合作后,他们共同进行了哪些斗争呢?(2)学生回答:北伐战争。
2.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探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北伐战争中的战役或英雄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2)小组讨论,整理研究成果,准备进行汇报。
4.课堂展示(1)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研究成果。
5.案例分析(1)让学生观看北伐战争相关视频,了解战役经过和英雄人物事迹。
6.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7.作业布置(1)让学生结合课文,梳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中英雄人物的事迹报道。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了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课后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程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了解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展示和作业完成中,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一、引言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一场殊死搏斗,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战争。
本次说课将从战争的背景、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过程和战争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战争背景1.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局势详细描述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国民党政府的建立和统治状况。
2. 北洋政府的崛起阐述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斗争中崛起为北洋政府的首领,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权。
三、战争起因1. 国共合作与分歧详细描述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早期的合作与分歧,以及对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不同看法。
2. 张勋复辟与直系军阀的崛起阐述张勋复辟后,直系军阀势力的崛起,以及对于国共合作的威胁。
四、战争过程1. 第一次北伐战争详细描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第一次武装冲突,以及战争的胜负结果。
2. 第二次北伐战争阐述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第二次武装冲突,以及战争的胜负结果。
3. 第三次北伐战争详细描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第三次武装冲突,以及战争的胜负结果。
五、战争影响1. 国共合作的加强阐述北伐战争对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产生的积极影响。
2. 国民党政府的削弱详细描述北伐战争对于国民党政府统治地位的削弱,以及其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影响。
3. 中国共产党的崛起阐述北伐战争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与壮大产生的重要影响。
4. 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详细描述北伐战争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六、结语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战争,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也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北伐战争的研究和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引言概述: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伟大革命战争,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统一中国,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和意义。
一、北伐战争的背景1.1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1924年,孙中山发起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推翻北洋政府。
1.2 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北洋政府在执政期间,腐败严重,无力解决国家问题,导致民众不满。
1.3 国际形势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外国势力对中国的控制加剧,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二、北伐战争的过程2.1 第一次北伐:1926年至1927年,国共合作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成功解放了一些地区,但在上海事变中遭到了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2.2 第二次北伐:1928年至1929年,国共合作军再次发动了北伐,成功收复了南京,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2.3 第三次北伐:1930年至1931年,国共合作军继续北伐,但受到了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和日本侵略的干扰,北伐进程受阻。
三、北伐战争的影响3.1 统一中国: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实现了中国的政治统一,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壮大共产党: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壮大了党的力量,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基础。
3.3 激发民族意识:北伐战争唤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了民族意识,加强了民族团结。
四、北伐战争的意义4.1 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4.2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北伐战争结束了军阀混战时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统一的国家机构。
4.3 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北伐战争是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的伟大斗争,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综上所述,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人教版历史八上《北伐战争》word说课教案
第11课北伐战争说课稿一、说课标就本课而言,直接落实的内容标准是两项,即“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同时,依据教材编写实际情况,本课需要间接落实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分析以上所涉及的三点内容标准,都属于“识记层次”的要求,是历史知识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能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就可以了。
这就给师生通过“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提供了较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二、说教材课文地位从单元教学的角度看,本课以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涌动、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破裂为主要内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本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才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所以,在单元教学中,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广度深度从历史联系生活的角度看,本课涉及的“黄埔军校”、“孙中山”等知识点都具有很大的鲜活性。
第一,与黄埔军校相关的“黄埔军校同学会”是海峡两岸交流的纽带之一。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相关知识,补充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地方史角度出发,联系保定军校,增补保定军校方面的历史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观。
第二,200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党和国家举行了重大纪念活动,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发言,从全面了解和总结孙中山先生主要革命活动的角度出发,教学中引入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对学生既进行了时政教育,同时也进行了大是大非观的教育。
三、说重点、难点本课分为三部分内容: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胜利进军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黄埔军校的建立为推动北伐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北伐战争结束后国内形势的发展,所以教学重点是北伐胜利进军;而难点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四、说教法理念: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现“一拖N”形式的动态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在此聆听我的说课内容。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初中八年级的第11课北伐战争。
本次说课内容总体分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中包括教材地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
首先教材地位:它是第三单元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一课;上承中共的诞生,下启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其次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掌握黄埔军校建立和北伐胜利进军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运用战争示意图,培养学生史地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阅读资料,挖掘他们的自主提取信息的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北伐的胜利进军,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惜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献身的伟大精神,以及北伐战争的正义性。
再次是重难点的分析:本课的重点是北伐的胜利进军,包括战争的目的、主要战场及主要战役;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总。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革命斗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说课将从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背景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至1928年期间,是中国国共两党联合发起的一次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
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内外因素交织:北伐战争的爆发既有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危机的积累,也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
国内政治腐败、经济危机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使得人民对北洋政府的不满逐渐积累,而国际形势的变化则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达成了合作共识,共同推动了北伐战争的发起。
两党合作的目标是推翻北洋政府,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主。
三、过程北伐战争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1926年至1927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北伐战争的发起和初期进展。
国共两党共同组建了国民革命军,并在南昌发动了著名的南昌起义。
起义成功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始推进北伐战争。
2. 第二阶段:1927年至1928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北伐战争的高潮期。
国共合作逐渐破裂,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受到严重打击。
然而,北伐战争的势头仍未停止,国民党军队继续向北推进,最终攻占了北京,北洋政府被迫解散。
3. 第三阶段:1928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北伐战争的收尾和胜利。
北伐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导致了国共内战的爆发。
四、影响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国家统一:北伐战争的胜利使得北洋政府被推翻,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 促进革命思想传播:北伐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北伐战争说课稿
北伐战争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对北伐战争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
二、说教学重点1. 学习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导火索;2. 掌握北伐战争的过程和主要事件;3. 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三、说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以及北伐战争的影响。
四、说教学内容1.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导火索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一次反对北洋政府的军事行动。
北伐战争的背景是北洋政府的腐败和对外侵略的加剧,导火索是北洋政府军阀曹锟篡夺政权。
2.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主要事件(1)北伐战争的发动和第一次东征北伐战争于1926年发动,由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中国共产党提供支持。
第一次东征是北伐战争的第一个阶段,以打击北洋政府军阀为目标。
1926年春,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北伐战争的总动员令,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共同发动了第一次东征。
(2)北伐战争的第二次东征和第三次东征第二次东征是北伐战争的第二个阶段,主要目标是攻克武汉。
1926年秋,国共两党发动了第二次东征,最终于1927年1月攻克武汉。
第三次东征是北伐战争的第三个阶段,目标是攻克南京。
1927年春,国共两党发动了第三次东征,最终于1927年4月攻克南京。
(3)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北伐战争于1927年结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出任国民政府主席。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意义(1)推翻北洋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2)加强了国共合作,巩固了共产党的地位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密切,共产党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巩固了共产党的地位。
(3)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北伐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 北伐战争 说课
教学重难点
北伐战争的 胜利进军
重 点
难 点
北伐战争的 胜利的原因
二、说教法
1.分析讲解法。对于课文中难点内容进行分析 讲解。 2.归纳法。对于北伐的目的、对象等内容,可 通过学生自己整理、归纳,使他们自己找到一 种学习方法。 3.板卡教学法。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其 过程可以用板卡地图。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和记忆。 4.讲述法。讲述战争发展过程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扮演成记者,对黄埔军 校建立进行报道。 2、合作探究法。分组探究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 利进军。 3、实践操作法。学生上台讲述战争进军路线。 4、知识迁移法。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概括北 伐军胜利的原因。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展示黄埔门前的对联,激发学生兴趣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第11课 北伐战争
政史学院 历史11班:刘国锋 学号:201102405145
一、说教材
说 课 流 程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六、习题巩固
一、说教材
1
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 史课本上册第11课《北伐 战争》。本课以第一次大 革命高潮的涌动、国共两 党的合作与破裂为主要内 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 的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历史 时期。本课的学习是为了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 共产党是经过无数次的挫 折之后,才独立自主地肩 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所以,在单元教学中, 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谢 谢
六、习题巩固
[2011•河南]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 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 最合适的歌词是( D ) A.大刀向鬼 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011•清远]战士们举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标语,唱着 “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战歌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是在 ( B ) A.五四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011•嘉兴]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 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 就有( C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 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 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
一、课程背景和教材简介
《第11课北伐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介绍了北伐战争的发生和背景,以及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本课通过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事件,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北伐战争的发生和背景;
•掌握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
•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实的敏感性;
•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北伐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2. 教学难点
•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
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北伐战争?你们对北伐战争有了解吗?”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目标呈现(5分钟)
通过板书「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三个方面,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学习内容呈现与理解(15分钟)
通过讲解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北伐战争为何爆发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然后,通过示意图等形式,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
4. 学生讨论与合作(20分钟)
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通过展示、演讲或写作的形式,将自己小组的观点和理解分享给全班同学。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激发思考和讨论的活跃度。
5. 师生共同总结(10分钟)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帮助学生总结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梳理思路,形成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6. 拓展延伸(5分钟)
观看相关视频素材或阅读相关文献,拓展学生对于北伐战
争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
7.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阅读或写作作业,
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北伐战争,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方法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采用问答形式,抽查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布置相关作业,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来评价学生对于北伐战争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意义
•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展示等,帮助
学生深入了解北伐战争,掌握相关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和合作比较活跃,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于北伐战争的影响理解不深。
需要在后续课堂中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于北伐战争的认识,提供更多的案例和材料,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