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说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 九年级小说复习——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初中语文 九年级小说复习——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九年级小说复习——人物形象赏析专题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课内精彩片段及相关习题,使学生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人物赏析类型题的解答技巧。

3、提高学生答题过程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教学重难点1、通过回顾课内精彩片段及相关习题,使学生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人物赏析类型题的解答技巧。

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大家爱看小说吗,小说有些什么因素吸引着你们呢?生: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生:有趣或典型的人物形象师:是呢,老师也爱看小说,那些曲折的情节、那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我。

师: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

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小说的灵魂。

这节课老师将会和大家一起完成小说人物形象赏析的学习。

【直击期末对接中考】师:下面是太原市近三年期末考试卷中涉及到的相关考题,核心考点都是一致的,但请大家注意每年的考题问法是不同的。

师:无论是我们的期末还是中考当中,人物形象的考查总是一个必备考点,而且这样的考查逐步趋于精细化,指向性更强。

面对这样的考查,我们又该如何备考呢?不妨回归课本,重温课本内的知识点与课后习题,揣摩一些设计意图及答题思路。

【课本回顾】师:《论语》有言“温故而知新”,在重温这些习题的过程中大家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可否依据前面的习题练习及红色字体标注的设计意图,谈谈自己对这类题型的见解呢?(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

老师巡视并关注学生讨论的过程及状态,及时纠偏。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出一个小结。

)【方法小结】【中考真题】师:心中有法,手中有谱。

请大家完成学案2022年山西省中考真题第15题第(2)小题的相关练习。

师:先阅读题干,然后带着题干要求,一边阅读文本一边勾画可以体现罗天福身上令人感动的特质。

师:针对这道微写作,学案上给出两个“考场范例”,一个得分10分,一个得分8分,请结合题干信息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同桌进行二人小组讨论。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提高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认识。

2. 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小说人物形象。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2. 分析典型人物形象的方法3. 创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小说人物形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典型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小说人物形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创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典型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小说人物形象,让学生深入理解。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小说人物形象。

教案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2. 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3. 培养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2.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实际案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欣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初中小说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初中小说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引 导 学 生 逐 步 学 会 分 析 理 解 小 说 中 的 人 物 形 象 。 引 导 学
生 学 会 分 析 小 说 中 人 物 形 象 的 这 一 过 程 其 实 就 是 一 种 练 习 的过 程 。 个 引导 主要 包 括 两个 : 面 的 内容 : 方 面是 这 D - 一
知 识 的铺 垫 , 小 说有 关 常 识 的介 绍 、 应 作 家作 品及 背 如 相 景 的 介 绍 、 读 分 析 方 法 的 讲 解 等 , 一 方 面 是 练 习 的设 阅 另 计 , 根 据 课 文 内容 和教 学 要求 及 学 生 实 际 , 师应 设 计 即 教
不 足 ,因而在 教 学 时我 们 不能 像 大学 老 师讲 小说 那 样旁 征 博 引 、 娓 道 来地 讲 . 是 必 须 依据 学 生 的 实 际来 选择 娓 而
相 应 的 教 学 内 容 和 教 学 方 法 .这 也 是 初 中 语 文 教 学 的 规 定 性 所 决定 的 。 是 要 牢牢 把握 好 以下 三者 之 间的 关 系 , 二 即学 生是 主体 、 师是 主 导 、 习 是 纽带 这 三 者 之 间 的关 教 练 系 。 教 师 既 不 可 因 为 这 类 文 体 能 充 分 发 挥 自 己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就全 部 由 自己侃侃 而 谈 . 不 可 因 为文 学 评论 中 “ 又 有
见 。 物 描 写 是小 说 的 本质 特 征 。 说通 过 描绘 各 式各 样 人 小 的人 物形 象 . 造 各种 不 同的典 型 人 物来 揭 示 社 会 生 活 。 塑
千 个 读 者 就 有 一 千 个 哈 姆 雷 特 ” 的 训 诫 而 让 学 生 不 受
节 制 地 自 由发 挥 , 是 必 须 依 据 初 中语 文 教 学 的 规 定 性 , 而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包括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物发展等。

2.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够从细节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 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能够给出合理的、有深度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介绍。

2.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方法讲解。

3. 选取一部小说,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从细节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如何给出合理的、有深度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实践法:选取一部小说,让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实践。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评价,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讲解的内容,选定一部小说作为实践材料。

2. 学生准备:阅读教师选定的小说,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对本节课的主题有所预期。

2. 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介绍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物发展等概念,让学生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

3. 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细节,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教授学生如何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4. 实践环节:让学生选取一部自己阅读过的小说,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和技巧,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实践。

5.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实践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

6.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紧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紧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紧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浅谈中学语文中的小说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的文体分类中,小说属于记叙文的一种,记叙文的教学方法对小说也是有用的。

但小说与记叙文是有区别的:小说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反映生活,表达主题;而记叙文只是描写生活片断,记事写人不像小说那样完整、集中。

如果把小说当作记叙文来教,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不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小说也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范文,指导学生了解小说特点,理解小说要素,理清小说的一般规律,并抓住小说阅读的关键——通过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小说阅读水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典型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小说教学应以分析人物形象为重点。

那么,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我认为,需要依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并紧扣情节来分析。

因为情节是由人物的活动组成的,人物形象是情节发展中逐步丰满完善的,因此,抓住情节即抓住了关键。

一、要理清情节即理清作品中一系列有因果联系的具体生动的生活事件。

这些生活事件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就是情节。

分析情节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情节的发展阶段理清作品的层次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组成,有的前面还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小说的层次结构是:鲁达倾听金氏父女的血泪控诉——开端;鲁达救助金氏父女逃离虎口——发展;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鲁达弃官出走——结局。

小说以此构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头有尾,有因有果。

2、理清展示人物性格的主要事件有些小说只截取了一些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不一定有非常完整的情节过程。

对于这类小说,应着重理清展示人物性格的主要事件,因为这些事件本身就是情节。

如《孔乙己》一文,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描绘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的几个生活片断,展示了一些具体生动的生活事件;孔乙己为自己的清白进行“窃书不能算偷”的狡辩;好喝懒做,间或偷窃的情况;教我“回”字的4种写法;给孩子们分茴香豆;被打折腿后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等。

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谈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以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为例

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谈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以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为例

语文课堂YUWEN KETANG2020年12月Dec.2020教!J帀・TEACHER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谈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以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为例樊雪萍(甘肃省正宁县纪,村初级中学,甘肃庆阳745305)摘要:小说往往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社会生活,折射世态人情与社会风貌,因此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教学的重点。

鲁迅把孔乙己四体不勤、迂腐不堪、穷困潦倒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这得益于丰富而细腻的人物描写,教师只有通过小说的阅读教学来分析人物形象,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读透小说。

文章以小说《孔乙己》的教学为例,围绕小说中心人物孔乙己的形象分析来探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人物形象;小说教学;《孔乙己》;细节描写;人物刻画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7-16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35-02小说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以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彰显小说的主旨,因此只有抓住了人物形象这个关键,才能真正走进小说。

提到小说,不能不想到鲁迅,鲁迅笔下塑造过无数个经典小说人物形象,孔乙己尤为绝妙。

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北大教授钱理群评价其为"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他为何"值得同情”?他如何"让人焦虑”?孔乙己悲剧性、荒谬性地位与命运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鲁迅小说《孔乙己》中进行了生动的阐述。

那么,怎样让学生透彻地认识小说人物形象,继而真正走进小说呢?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小说阅读教学开展好人物形象分析教学,以下就以九年级下册《孔乙己》这篇小说为例,谈谈如何开展初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并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其他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去,提升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

一、从外貌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所谓"外貌”是人的第一张名片,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首先建立在对人物外貌及肖像的描写基础之上,通过容貌、体态、衣着、五官等方面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这是小说人物细节描写的基本方式。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作者:黄小杰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26期摘要: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人物形象,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发掘人物内心世界,抓住细节,品味人物;关注景物,透视人物;联系情节,感知人物等。

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体会文本思想情感,领悟艺术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物形象;细节;景物;情节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准确分析,是学生领悟作品内涵、正确体验作品情境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

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呢?一、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从肖像描写方面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即描绘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习惯性特点等。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来达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俗话说,人如其面。

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

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这些肖像描写,活画出孔已己懒惰、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2.从语言描写方面分析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所以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抓住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

不同思想、经历、地位、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

如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讲卖牡蝠的穷水手像于勒时,菲利普夫人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当她看清那个卖牡蝠的人是于勒后便“哆嗦”起来还心存一线希望想找船长打听。

小说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教学课件)—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小说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教学课件)—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物 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等。
三、小说形象的作用
提示:分析
主要人物 小说人物的作用
小 说 形
次要人物
,要挖掘人物形 象的典型性和代 表性,把握人物 性格特征所折射

出来的社会历史
物象
的内涵,明确其 对现实生活中人
们思想的引导或
警示作用。
1、典型性(主要特点)、
主要代 2理 3映、 、表 、 现社 思性 人 实情会想文)节历引精史导神内警)这)实这或这涵示个或感个者个(意人者)人带人民义可是。的来的族(能某什出整心反是种么现个行 样 可全事为 的 能文件结 使的推的局线动情见。索某节证(一出者穿现情(针波节增引澜发加线,展真
2.间接描写及作用
描写技巧
表达效果或作用

环境衬托
通过写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烘托人 物的形象。
析 方 法
间 接
人物衬托

小说在刻画一个人物时,不可能只描写他一人, 往往需要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论行为来做陪衬, 通过其他次要人物的表现塑造主要人物。

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
事物衬托
方 发展,代表性的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跃
法 然纸上。
(3)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
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动作描写可以写出
人物的心灵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心理及性
格特征。
1.人物描写及作用
——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
、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
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
•人物描写艺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如表现手法(如对比)、
修辞手法、语言等角度,但主要在人物描写手法上。 具体指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 与侧面描写两类。在判定所用的手法上要注意两点: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2.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类3. 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4. 小说人物形象的评价标准5. 小说人物形象的鉴赏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塑造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塑造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演等形式,亲身体验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一部著名小说及其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塑造方法。

3. 分析:分析具体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

5. 实践:让学生通过写作、表演等形式,亲身体验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6.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鉴赏方法。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时的表现,包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 作业质量: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小说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作为分析和鉴赏的对象。

2. 教学PPT:制作清晰的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怎样引导学生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哦,香雪》的教学为例

怎样引导学生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哦,香雪》的教学为例

素质培养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高考考查的重点,《哦,香雪》笔调清新隽永,文字鲜活灵动,味悠长,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形象。

笔者认为,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矛盾点,人物形象,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哦,香雪》的篇幅不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意。

在教学的过程中,基础上,以“无矛盾,不精彩”为主题,己感兴趣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解读人物形象。

看一看小说的标题,让的“女主角”入分析,仔细探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火车快来时,香雪前面”;火车来时,香雪却“躲在后面”“到最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又有些害怕,这一细节十分符合其农村少女的身份,真实又自然。

(2)当香雪终于“轻巧地跃上踏板”,了,但又“挽紧篮子”“(到火车上去看一看)后的激动心情,陌生环境后的拘谨与不自然。

(3)香雪一路追着火车,了火车,“香雪”时,不仅是而且是“追求现代文明”和矛盾点是作者围绕人物本身的性格、等来设置的。

为了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教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有机会到大城市去读书,毕业后你还愿意回到家乡吗?”以此来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感受青春的懵懂与美好。

如果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红花”的话,那么次要人物就是用来衬托“红花”的“绿叶”,起着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高明的小说家不仅能够塑造出令读者难以忘怀的主要人物,而且能够塑造出个性鲜明、大放异彩的次要人物。

香雪的好姐妹凤娇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次要人物。

作者在她的身上也设置了一些矛盾点。

最明显的是凤娇对年轻乘务员的态度:刚开始,她壮着胆搭讪,火车开走后“静得叫人惆怅”,然后又在众人的调笑起哄下“嘴硬”辩解。

这种“亢奋后的失落”是处于青春期的人所特有的情绪起伏。

等到火车再来时,凤娇“被有意分配”给“北京话”(说北京话的年轻乘务员)做买卖。

她“故意磨磨蹭蹭”,等到“车快开时才塞鸡蛋”。

凤娇明明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通过设置这一矛盾点,作者写出了少女的羞涩和腼腆。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阅读感悟——小说之人物形象【学习目标】一、明确中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三、熟悉中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本课针对中考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特点进行教学组织,重在形象分析方法的指导,同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历年来,文本类阅读是各地中考的宠儿,要么考查散文阅读,要么考查小说阅读。

从近五年广州市中考的命题形式来看,小说阅读越来越受到青睐,《文学类文本阅读表》,五篇文章,四篇小说,一篇散文,由此可见,小说阅读在中考阅读中的重要性。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二.走进真题。

例:【13广州】《猫人》阅读。

[形象分析]21.“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

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反映了“我”怎样的品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4分)这是一道典型的“人物形象”分析题,这道题大家不陌生,在《学到练》20页的第16题做过,老师把同学们的答案分类整理,选取了六个有代表性的答案,请同学扮演中考阅卷老师,以小组为单位,给你们的答案打出分数,并写出得分说明。

<1>请仿照下表的示例,在留空处填上相应的得分与得分说明。

1.人物性格特点+原文依据2.用词准确简洁(形容人性格的词语一般为两个字或四个字的词语)3.抓关键细节(动作,心里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3)依照解析方法完成本题答案。

1.【形象分析】“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

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反映了“我”怎样的品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4分)解析(1)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

——“扔支票”可见他救猫不是为了奖金,表现了他不求回报。

论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

论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

论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摘要】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是学习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人物的内在特征和情感表达,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背景。

本文引言部分介绍了人物形象分析在小说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功能与意义。

接着,正文部分详细探讨了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并探讨了人物形象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形象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

结尾部分总结了人物形象分析在小说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物形象分析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作用。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培养其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与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说教学,人物形象分析,重要性,作用,方法,外貌特征,性格特点,情节,推动作用,总结,文学素养,培养。

1. 引言1.1 介绍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在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

只有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在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学生可以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人物形象分析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性和社会现实,帮助他们拓展思维和视野。

1.2 阐述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灵魂,是作者心灵的投影,也是读者情感的共鸣点。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小说中的人物角色,进而理解和解读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到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走向。

九级语文上册 《小说阅读指导之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

九级语文上册 《小说阅读指导之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
钥匙三:人 物
说到底,小说是“人的艺术”,它的一个重 要任务,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 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展现,深刻地 表现一个时代主题。
譬如:《少年闰土》的闰土,《祝福》 的祥林嫂,《乌米》中的乌米等等。
那么我们是怎样知道他们 有不同的性格呢?
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 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塑造次要人物、侧面描写。
“天下真有这般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竟是个嫡亲孙女,愿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 头的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 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这段语言既夸赞了黛玉,又讨好了贾母,就连 迎、探、惜三姐妹也心里美滋滋的,一个乖巧 善变八面玲珑的王熙凤顿时活跃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语言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 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 水或放牛去了。
显然,母亲的勤劳影响了“我”,而使“我” 渐渐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写“我”并不是 侧重点,侧重点是表现母亲的勤劳,这 是以写“我”而达到间接写母亲目的的一种 侧面描写方式,换句话说,写“我”的行为 恰恰是为了衬托母亲勤劳的品质。)
3、渲染某种气氛;如《故乡》开头
4、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母亲的诗》的这句话为下面赏星星作准备
钥匙二:情节
一、情节就是小说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二、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特别提醒: 1、故事的发展与高潮对小说主题的把握有重要作用。 2、小说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作品主题。
杂文集
小说集:《彷徨》《呐喊》

初中小说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初中小说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初中小说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凡小说就有虚构性,所以要“捕捉人物在现实生活的感觉经验”,即找到小说竭力呈现给读者的共鸣。

成功的小说给人的感觉是人物典型、立体、准确、深刻。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这一典型人物时说:“我拿过达尼雅来,把她与苏尼雅一同捣碎,于是就出现了娜塔莎”。

在初中的小说类课文中,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和理解许多现实中的人的面目。

这就要求教师在小说的授课过程中,应明确人物形象分析时的重要原则:典型化。

那么,典型人物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呢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黑格尔对人物性格提出了三个具体要求: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

所谓“丰富性”,是指人物性格不是单一而是多面的和丰满的。

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可恨可怜的人,不得不说这是全剧中最有个性,也最值得玩味的人物。

黑格尔强调要处理好性格的主导方面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否则“复杂性格的种种方面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乃至“使性格失其为性格。

”这指的是性格的明确性。

所谓坚定性,即人物必须依据自己的意志发出动作,做到自己与自己融贯一致,使其性格成为坚定的统一体。

如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亚、杰西卡和罗兰佐,他们每个人都有着鲜明坚定的性格特征。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在典型化原则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对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行为表现、心理活动等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及其与主题思想的联系。

一、从外貌描写方面分析人如其面,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

如《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中年闰土的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摘要:小说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设计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

作者通过艺术虚构来反映社会生活。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借助于形象思维,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认识形象的意义,从而认识社会时代特征,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根据小说的这些特征,小说教学应该兼顾到这三个方面,最终归结到形象的塑造意义上。

关键词:语文小说描写一、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认识人物的基本特征情节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是通过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从人物的矛盾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中显露出来的。

小说的情节是因人而设的,没有人物就没有情节;而透过情节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人物,首先应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编写结构提纲。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的形象塑造就是通过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这一情节的设计来完成的,学生在熟悉这一情节后,自然就会认识到玛蒂尔德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女人。

小说《药》则以“买药”、“吃药”、“茶客谈药”、“药无效”为情节,表现了用人血馒头作药治“痨病”的百姓的愚昧和悲哀。

学生在学习一篇小说时,很容易被小说的情节所吸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情节的发展编写结构提纲。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

小说《项链》的结尾出乎意料之外,有人认为这是作者故意表现其构思的巧妙,但仔细想想,如果没有结尾这一情节——在十年之后发现事情的真相,那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主人公的虚荣心?玛蒂尔德片刻的虚荣心换来了十年的艰辛。

所以这一情节的设计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回味余地。

《祝福》中的祥林嫂,本是个勤劳纯朴的农村妇女,若生在现代社会凭着勤劳的双手完全可以很好地生活下去。

浅淡课堂教学小说人物形象

浅淡课堂教学小说人物形象

浅淡课堂教学小说人物形象概要:分析人物形象,就应该从环境描写、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入手。

其中,环境是重点,因为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展开。

另外,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入手,如人物语言、行为、肖像、心理等的细节描写。

这就是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所说、所做、所想”的问题了。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活无比的,这种生命的活力源于各种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呈现的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

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形象是作者表现主题思想的代言人。

因此,鉴赏此类文章,要重视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分析人物生活的特定环境,分析人物在此环境下的所说、所做、所想,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连贯的思考,从而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

1.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性格的展现,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的介绍。

”欣赏小说人物语言的过程,就是把握人物性格的过程,好的人物语言,共同的特点是高度个性化。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

如《祝福》中,关键人物鲁四老爷的话不可不让学生琢磨。

在临“祝福”时祥林嫂死了,四叔便“且走且高声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种谬种!’”这话学生在反复阅读和思考后就不难明确: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

2.人物的行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

行动描写往往在细处着笔,有着其他说明性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

如《荷花淀》中,夫妻话别部分,当听到丈夫要到大部队去了,水生嫂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这足见她,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性对自己丈夫的关心体贴。

所以,对这一“震动”的“手指”,就要提醒学生多留一个“心眼”了。

如小说《守财奴》中“抢梳妆匣”一处动作描写:“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小说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凡小说就有虚构性,所以要“捕捉人物在现实生活的感觉经验”,即找到小说竭力呈现给读者的共鸣。

成功的小说给人的感觉是人物典型、立体、准确、深刻。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这一典型人物时说:“我拿过达尼雅来,把她与苏尼雅一同捣碎,于是就出现了娜塔莎”。

在初中的小说类课文中,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和理解许多现实中的人的面目。

这就要求教师在小说的授课过程中,应明确人物形象分析时的重要原则:典型化。

那么,典型人物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呢?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黑格尔对人物性格提出了三个具体要求: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

所谓“丰富性”,是指人物性格不是单一而是多面的和丰满的。

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可恨可怜的人,不得不说这是全剧中最有个性,也最值得玩味的人物。

黑格尔强调要处理好性格的主导方面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否则“复杂性格的种种方面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乃至“使性格失其为性格。

”这指的是性格的明确性。

所谓坚定性,即人物必须依据自己的意志发出动作,做到自己与自己融贯一致,使其性格成为坚定的统一体。

如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亚、杰西卡和罗兰佐,他们每个人都有着鲜明坚定的性格特征。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在典型化原则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对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行为表现、心理活动等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及其与主题思想的联系。

一、从外貌描写方面分析
人如其面,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

如《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中年闰土的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少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写出了闰土淳朴天真、可亲可爱的性格特点;而中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则写出闰土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鲁迅对闰土的前后不同描写,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
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

由此可见,人物的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习惯性特点等,能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从语言描写方面分析
《范进中举》的作者善于使用适合书中人物身份的语言,生动而准确地表现出范进的性格。

如他回到家看到那张实实在在并非幻觉的捷报“已经升挂起来”时,心灵便震颤了。

“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那种从天而降的大喜,将范进那颗因饱经折磨而变得老弱的心灵,一下子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刺激。

于是,“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他兴奋过度,喜而发昏。

灌了几口开水后,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随后,往门外飞跑,掉在泥塘里,“挣起来”继续“拍着笑着”跑着,他喜极而疯。

“言为心声”,范进中举后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透露其辛酸悲苦的命运,“中了”两个字就浓缩了小说高超的讽刺艺术,作者的语言表现力无与伦比。

三、从行动描写方面分析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只是一个小职员,他虽然生活拮据,但他虚荣,发财心很重,一心想爬上上流社会,一举一动总爱摆出上流社会的一副架势。

当他看到“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时髦的漂亮的太太吃牡蛎”时,便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

虽然自己钱不多,还是问母亲和两个姐姐:“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接着在船上认出来于勒后,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多年期待的美梦最终破灭,跌入了失望的谷底。

作者用“低声嘟囔”将“父亲”的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寥寥数语,就对“父亲”的动作进行了极富个性的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语言功力可见一斑。

四、从心理描写方面分析
心理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揭示更加直接。

如《心声》里对主人公李京京的心理描写:“京京垂下头。

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

”“他真想站起来。

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理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
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

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这些直接的心理描写都显示出李京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亲情和友谊,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

而李京京这些愿望,都要借“朗读课文”这一举动才能体现情节的高潮。

五、从细节描写方面分析
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

因为闰土已经变得麻木,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反映了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

闰土的灵魂已被封建思想深深的束缚,由于生活的苦难,他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所以把希望寄托于神灵。

六、从神态方面分析
神态是无声的语言。

《孔乙己》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孔乙己“脸色”变化这个特殊的细节,来分析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

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的时候: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这说明他营养不良,经济差。

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涨红了脸”说明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是迫于经济压力而不得已为之。

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

小说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这“黑而且瘦”的脸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怕、绝望无助的心境。

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关注,描写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也是勾划孔乙己生活的发展变化轨迹。

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一深受封建文化、科举制度毒害的穷困知识分子形象。

纵观所述,小说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如繁星点点,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平时“但当涉猎”,才能“鉴往事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