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思想政治学科教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件ppt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件ppt

毛泽东思想、邓 高学生的思想政 运用马克思主
小平理论等基本 治觉悟和道德水 义的立场、观
理论知识和党的 平,并引导学生 点和方法去正
路线、方针、政 逐步树立科学的 确认识、分析
策等,是思想政 世界观、人生观、 和解决实际问
治学科教学的基 价值观。
题的能力。
本任务 。
通过教学, 使学生保持乐观 而稳定的情绪; 使学生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使 学生形成健全的 人格;使学生消 除心理障碍 。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本要求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坚持了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性 (二)坚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三)坚持了把知识、觉悟、能力和情意相
统一 (四)坚持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 (五)确定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评估制度
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材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的地位 (一)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二)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 (三)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
(二)我国近代思想政治学科的设置 (三)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
的历史沿革
三、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
1. 教学实效性问题 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稳定性问题 3. 课程结构单一化问题 4. 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四、中学政治学科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1.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 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为内容 3. 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为要求 4. 以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依据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含义
是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
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
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身心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

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1.2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的定义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案例。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概述。

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和要点。

公民道德的含义和要求。

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小组讨论法:讨论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历史文化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掌握。

第三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参与度。

3.2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实践法:运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对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品质和人生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群众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1. 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领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 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学科。

2. 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原则、方法、载体、环境、管理和评估等方面。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 形成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2. 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与融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方法等。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3. 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4. 灌输与疏导:灌输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疏导是指通过引导、启发和沟通,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和内化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

5. 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为实际行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类)的专业核心课之一。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论认知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为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形成高度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2: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整个理论体系,使其获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3:使学生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观点去解释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能够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指导理论和相关学科,了解学习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2.教学重难点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难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3.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一、思想政治教育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三、思想与行为四、灌输与疏导五、内化与外化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与相关学科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学科第四节学习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意义二、学习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方法思考题:(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其内容和关系是什么?(2)试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4.教学方法讲授法;兼用案例法、讨论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学时数:54学分数:3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为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专业理论和管理理论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为学生以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做必要的准备。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阐明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培养本专业的青年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政治觉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

(二)能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去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与之有关的种种现象。

(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技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二、思想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领域及其矛盾(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三、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一)特点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一、马恩列对思政教育的历史考察(一)马恩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二)列宁对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我党思政教育的历史回顾(一)初创阶段(二)形成阶段(三)成熟阶段(四)发展阶段三、我党思政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主要教训(一)优良传统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一)地位的确立(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一)宏观上的功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揭示了思想形成、发展的根源(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理论揭示了思想意识的复杂性和能动性的的实质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灌输理论(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揭示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来源的实质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的理论(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的理论四、辨证法是实施思政教育的科学武器(一)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辨证关系原理(二)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三)关于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的原理(四)关于一般与个别辨证关系的原理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理论基础,反对错误的思想趋向(一)坚持唯物史观,反对精神万能论和精神无用论(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反对空想论和机械论(三)坚持人的本质的理论,反对人的本性自私论(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左”与“右”的两种错误倾向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一、思想与行为(一)思想及其表现形式(二)行为及其分类(三)思想与行为的关系二、内化和外化(一)内化及其基本环节(二)外化及其制约因素(三)内化与外化的关系三、疏通和引导(一)疏通与引导的基本含义(二)正确处理疏通与引导的关系四、教育与管理(一)教育与管理的含义(二)正确处理教育与管理的关系五、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一)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二)正确处理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的关系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宏观环境(一)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二)社会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微观环境(一)家庭环境(二)学校环境(三)单位环境(四)社区环境(五)传媒环境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含义(二)优化外部环境(三)优化内部环境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一、正确认识教育对象(一)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的重要性(二)把握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三)分析教育对象的基本方法二、教育对象的结构(一)教育对象的系列(二)群体教育对象层次(三)个体教育对象的层次三、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二)青年的特点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一)制约教育目标的条件(二)思想政治教育受两方面限制: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人们的思想实际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近期目标(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远期目标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四)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一、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一)思想政治品德及其结构(二)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和特点(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一、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根本依据(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直接依据(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现实依据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一)方向原则(二)求实原则(三)民主原则(四)渗透原则(五)层次原则(六)激励原则(七)主体原则(八)示范原则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一、教育主体及教育主体功能(一)教育主体的含义(二)教育主题的功能二、主体在教育结构中的地位、类型(一)地位(二)类型三、教育主体素质的提高(一)教育主体素质提高的必要性(二)教育主体素质提高的方法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选拔与管理(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选拔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一、概述(一)方法及方法论(二)研究方法要注意的问题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一)开辟多渠道(二)寻找新载体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必要(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意义(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要求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标准和原则(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标准(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原则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范围(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范围(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种类第十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一、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一)树立科学的党的领导观念(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二、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一)始终坚持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领导地位(二)充分发挥行政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三)善于依靠群众组织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优化整合社会力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提高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水平(一)加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讲授要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案例入手,讲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再用所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导论“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朱熹《孟子集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难在变法。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概述(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课程性质1,本教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专业知识。

”2,国家教委(1989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是师范院校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四个重要区别1,教学与教学论的区别(1)教学(Teaching)——人类传递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一种很复杂的智力活动。

(行)(2)教学论(英语为Didactics或Theory of instruction,旧直译为教授法,意译为教学艺术)是研究教2,教学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区别2,教学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区别(1)教学论要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原则;另一方面,它又有教育学、心理学所不能包括的内容。

(2)教学论是教育学、心理学所阐明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但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即教学过程及其规律。

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等。

(3)教学论是方法论,能直接指导实践,而不是纯理论学科,只能间接地指导实践。

(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上属于纯理论学科)学活动,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

(知)3,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的区别(1)教学论(即普通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

即“教学论是人们对整个教学科学和艺术的认识,它是把整个教学当作研究对象的”,而且“是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2)学科教学论研究的是某一学科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即“学科教学论是教学论的分支”,“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自身逻辑。

”4,教学论与教学法的区别(1)教学论(英语为Didactics或Theory of instruction,旧直译为教授法,意译为教学艺术)是研究教学活动,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_(邱伟光_张耀灿)新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_(邱伟光_张耀灿)新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框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1、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概念的辨析。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包括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区别:含义不同,可得不是所有的思想工作都是政治工作,同样,不是所有的政治工作都是思想工作。

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密切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性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区别:前者的含义要宽一些,后者的含义要窄一些,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联系:前者包含后者,后者体现前者。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01年简述题1、99年简述题1 简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剥削阶级社会也有思想政治教育,任何阶级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成员,从而巩固其统治;第二,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上其他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本质的区别。

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是为实现党的路线、纲领服务的,是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人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动员人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实践活动;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有泛指和特指,泛指人类所有阶级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我们用特指的概念。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8 说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1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4.1.1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一)课堂教学的含义 (二)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三)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1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4.5.2 备课
(一)备《课程标准》 (二)备教材 (三)备学生
教师上 课前的 准备工 作称作 备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6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4.6.1 教学设计的原则
教学 设计 的几 个原 则
主体性 原则
系统性 原则
灵活性 原则
创新性 原则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三)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3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程序 (三)教学策略 (四)师生角色 (五)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4 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 学模式, 也可称为 研究式教 学法。
(一)发现式教学法
(二)探索式训练教 学模式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5 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模式的含义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

(P28阅读视野)(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

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

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

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

思政学科教学新论讲义

思政学科教学新论讲义

思想政治学科导论1、思想政治学科论的含义:思想政治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根底专业知识。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学习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方法性。

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教学根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应用教学理论、5、学习思想政治教学论的教学形式:理论讲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研究、教学训练、微格教学、教育实习、教育教学研讨、第一章思政原理论选择题:1、英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学校的德育课是有宗教、社会科学、道德教育组成。

2、法国的德育教育理论:法国始终把培养公民的责任感作为学校研究的课题,德育理念为自由、平等、博爱3、德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德育教育目标:朴素、道德、善良、教育4、中国的德育思想:孔子:仁墨子:兼爱孟子:义5、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根本内容:〔1〕人全面和谐开展:学校教育的理想是使受教育者到达全面和谐开展。

〔2〕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德育工作的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摆到教育工作的首位。

〔4〕德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到达的状态。

〔5〕德育的内容:第一方向性内容第二认知性内容第三有道德标准性内容〔6〕德育的方式〔7〕德育的原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守教学相长的原那么,建立有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8〕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和方法正确落实的关键6、素质教育的特征: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根底性主体性7、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8、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标准性功能〔对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标准〕、个性化功能、9、思想政治学科的根本范畴:〔1〕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实施者。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点一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点一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点一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点一览第一章绪论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

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完全等于政治工作或思想工作,它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宽广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泛义是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特指则是指无产阶级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联系和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领域及其矛盾。

(1)特殊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而且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2)特殊矛盾:一定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根据,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

2、对象的确定。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2)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3)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4)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阶段性(反映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实践性(来源实践,用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综合性(多角度分析,应用各种学科)。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1、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参与和非参与),实验法(标准实验和自然实验),社会调查法(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访问法和问卷法),总结经验法。

第四章 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章  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
具体运作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开展讨 论,诱发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促进道德判 断发展。 (2)公正团体法 后期提出 公正团体是指能体现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精神的 集体。
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民主决策管理,共同制定 和执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使成员在这种民 主集体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氛围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章 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国家德育流派中最负 盛名的德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 伦斯· 科尔伯格(1927—1987),他被誉为“现代学 校 德育”的开山之父。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 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 但两者并不等同,智力发展不等于道德认知发展,后 者不可能从前者中自发产生。
3.借鉴西方国家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的经验
美国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专业指导(大一)、心理矫正治疗、就业指导、 经济咨询服务
4.借鉴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经验
利用大众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工具; 政党及政治活动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角色; 发挥宗教的精神督导作用。
2.人本主义学校德育实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他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
(1)积极倾听 这即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育。” (2)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 (3)使学生正视道德问题 (4)教师应当“促进者” “促进者”,即“教人”主要是引导、促进的意义, 而不是把某些知识、规则喂给学生。“促进者”体现了 德育对教师的要求和责任。
(二)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心理学家罗杰斯、马斯洛、斯腾豪斯等人 。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四章-PPT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四章-PPT

• 使学生通过深入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而取 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 参观前要做好计划和充分准备;参观时要根据教学目的提 出要求,组织学生观、听、问、记等;参观后要整理材料, 书写报告,及时总结。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比较稳定的、特殊的教学方法, 是 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 成 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的 策“略学体生系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是现代教 学的指导思想。
(二)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
• 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是指课程标准规定以外 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学活动。
• 它不同于班会这一类的活动课,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 助手段,是服务于学科的教学手段。
•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报告会(可邀请校外专 家或校内领导,场所视情况而定)、读书报告会(事先要 选好报告人并予以指导,报告主题要鲜明,内容要与思政 课的学习内容有关,让学生自己组织)、写小论文、参观 访问、社会调查等。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 属于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
涵义:“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 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 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更要做好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授之以鱼”为“授之 以渔”。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目 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
1、启发式教学模式
•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主张和“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的教学原则都闪烁着启发式教学 思想的光辉。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千 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 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使其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案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述1.1 课程定位与目标1.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4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1.5 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规律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3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2.4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2.5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分析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与机制3.1 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3.2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与组织3.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3.4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与法规3.5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与监督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与内容4.1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4.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4.4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设计4.5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与反馈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5.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5.2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5.3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分析5.4 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5.5 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6.1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6.2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6.3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6.4 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研究6.5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与行为7.1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机制7.2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影响7.3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策略7.4 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指导7.5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与行为案例分析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与技术8.2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策略8.3 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技术应用8.4 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教育8.5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与技术案例分析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9.1 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9.2 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比较9.3 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9.4 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角9.5 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案例分析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10.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10.2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10.3 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规划10.4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建议10.5 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趋势展望重点解析1.1-1.5:章节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位、性质、研究对象、发展历程以及学习意义进行了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案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涵与学科定位1.1 教学目标1.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涵2.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3.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义与特点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对象3.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及其运用1.3 教学过程1. 导言: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涵与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际应用与学科定位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及其运用1.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与范畴2.1 教学目标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与范畴2.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解析2.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3.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3 教学过程1. 导言:引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与范畴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3.1 教学目标1.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2. 掌握不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规律3.2 教学内容1.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概述2.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概况3. 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规律及其启示3.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的意义2. 理论阐述:讲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3. 案例分析:分析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概况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规律及其启示3.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4.1 教学目标1.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4.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2.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内容3.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4.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任务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内容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4.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5.1 教学目标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2.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5.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解析2.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其运用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分析5.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与方法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其运用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5.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与运行6.1 教学目标1.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特点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运行的优化途径6.2 教学内容1.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结构2. 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3. 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运行的优化策略6.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运行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结构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运行的优化途径6.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载体7.1 教学目标1.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类型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载体的融合途径7.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及其特点2.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类型与作用3.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载体的融合策略7.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载体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及其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类型与作用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载体的融合途径7.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式8.1 教学目标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2.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8.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讨2.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及其运用3.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8.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式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及其运用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8.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分析9.1 教学目标1.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内涵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标准3. 分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9.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与特征2.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及其运用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讨9.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分析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与特征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及其运用4. 课堂讨论:探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9.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10.1 教学目标1.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意义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趋势10.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涵与价值2.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探讨3.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趋势分析10.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涵与价值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趋势10.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十一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11.1 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点2. 掌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3. 分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1.2 教学内容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点概述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解析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1.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趋势的意义2. 理论阐述:讲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4. 课堂讨论: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1.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12.1 教学目标1.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与意义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与特点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与启示12.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因2.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与特点3.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与启示12.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因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与特点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与启示12.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应用13.1 教学目标1.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的结合意义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与特点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的利与弊13.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的背景与动因2. 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与特点3. 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的利与弊分析13.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的背景与动因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与特点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的利与弊13.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十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策略14.1 教学目标1.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性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策略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途径14.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性2.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策略探讨3.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途径分析14.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的意义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性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策略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途径14.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第十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展望15.1 教学目标1.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挑战与机遇3.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策略15.2 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概述2. 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挑战与机遇3. 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策略探讨15.3 教学过程1. 导言: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展望的重要性2. 理论阐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3. 案例分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挑战与机遇4. 课堂讨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策略15.4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与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涵与学科定位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学科体系与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导论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概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是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一门独立学科。

教学论是人们对整个教学科学和艺术的认识,它把整个教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而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说,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对象,因而研究某一学科的教学理论科学又称为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是教学论的分支。

教学论是学科教学论的基础,同时,学科教学论又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逻辑。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德育学科。

以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为研究对象的这一学科就称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就是一门学科理论开端的那个范畴。

这一范畴是从众多材料中抽象出来的最普遍的概念,是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本质内容和灵魂,是理论研究的起始问题与核心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学习:学习是这一学科的开端范畴,也是整个逻辑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要解决的最根本的矛盾和完成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艺术、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都是围绕学习这个根本展开和发展的。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学科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和艺术。

1、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特点及发展规律,包括构成教学活动的要素、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中的教育性等。

2、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解决其矛盾3、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诸要素作为研究对象(1)三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材);(2)四要素说,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3)五要素说,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教学媒体。

4、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从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和内容来看,这一学科既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和研究科学的性质,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大纲第一篇: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大纲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总学时数:36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针对二年级或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开展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的教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了解和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和实践,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学政治教学以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等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使学生认识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了解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发展状况,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中学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要素、教学环节、教学方案、教学评价的合理设计,并能够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设计与其他课程教学设计的联系与区别,在老师教学和学生案例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当力求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突出教学设计的案例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最终形成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重点是要求掌握思想政治学科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要素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要素设计、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的概念、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以及教学设计的方法、手段;难点是如何解决教学设计各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各讲重难点详见第二部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

加强学生课堂讨论力度,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考试采用非闭卷方式,主要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学习中力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除运用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等常规的教学方法之外,我们根据课程的特点及高校学生的学习特征,运用了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过去的教学大纲归纳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

本章学习前要参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的基本性质:思想品德由原来的中学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演化而来,在课程性质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知识教育;思想品德课则定位于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课。

1.思想性:最重要的性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upload/upload/sxpd.ppt2.人文性:以往的思想政治课过于追求完美的学科理论和知识体系,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失去生命力和感召力。

中学生离家出走及暴力事件,不少学生的困惑,空虚,压抑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技会落后,会挨打;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马家爵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一个健康自由的清道夫和一个自私冷漠的天才哪个更符合教育的目标?我们走过了知识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意识到人格本位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目的和意义,找到正确生活方式。

3.实践性:课程内容离学生太远是所有学科面临的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的最主要原因。

政治—最讨厌的课;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物理—最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课;外语—外语学的好,见了老外掉头跑;体育---三分之一人讨厌。

思想政治课更应该回归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学生生活一点一滴做起,点滴中见精神,习惯成自然,力求真善美,力戒假大空。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大系)一:思想政治学科研究的基本结构内容1,导论①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教育对象②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结构③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学习的意义和方法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有一个基本的,概括的,整体的了解和认识。

2,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本质功能论①研究思想政治学科与社会发展②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与学生个体的发展3,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方法论①建学科体系的方法论--------系统性原则②把握学科定位的方法论--------基础性原则③整合学科构成的方法论--------综合性原则4,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课程论和教材论①课程体系的规划和课程标准的编订②教学内容的规范和教学体系的构建③教材功能的把握5,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论①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对象及其基本特点②思想政治学科学习的一般规律③社会规范学习理论6,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模式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模式的概述②对思想政治学科历史上的主导教学模式的反思③探索中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模式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模式在选择和运用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7,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论①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反馈机制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的特殊性③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的争议和探索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8,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①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②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人格要求③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教育观④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9,思想政治学科的国际比较和未来展望①美国的社会研究课程和日本社会科课程②思想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展望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有关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个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两种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集中表达,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体现了特定的 教育价值观。
2、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会受到特定 教学内容的制约。
3、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会受到教学组 织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
(一)含义 (二)实质 (三)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他们 主动活泼地学习,使其经过自己的独立 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 4、直观启发:即利用直观教具、直观图 表、直观版画、教学课件、亲身演示等, 直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观,以启迪学生思 维。
• 5、语言启发:教师的教学语言严谨、简洁、 精炼、准确、优美,能吸引学生,拨动学 生的心弦,并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 富、理解深刻、记忆持久。

三、思想政治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
实 现 思 想 政 治 学 科
学专社参
习 小 组 活
题 性 活
会 调
观 访
动动查问

与 主 导 作 用 的 关
要 处 理 好 主 体 地 位
与 课 内 的 关 系
要 处 理 好 课 外
和 正 确 的 方 向
要 有 明 确 的 目 的
第二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一、教学方法的含义及本质 (一)教学方法的含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有: • 导入技能; 语言技能; 提问技能; • 讲解技能; 板书、板画技能; • 变化和应变技能; 演示技能; • 反馈和强化技能; 结束技能; • 组织教学技能; 多媒体应用技能
5 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要求
(1)体现新课改理念,教学目标实现好 (2)课程资源组织合理,教学突出重点、
• 其次,教学方法是个工具体系概念。
一方面,教法是教学工具,使用何种教学方法本 身不是目的,只要它能够使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 实现,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服务,就实现了它 的功能,就是好的方法,因此“教无定法”。另 一方面,作为方法体系,它又包括很多方面,如 方式、步骤、手段、途径、措施等等。
(二)教学方法的本质
• 注入式教学的典型表现:照本宣科型、审 判会型、和尚念经型(以背代思、以背代 用、以背应考)

四 )
1、要吃透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
贯 性因素,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启 发
2、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理论和实际

紧密结合实行启发式教学

学 的 基
3、启发式教学要富有适应性、多样性、 灵活性

解决难点
(3)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创造愉快 教学气氛
(4)教法学法同步,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5)课堂结构合理,教学艺术显现
二、课外活动
意义
形式
基本要求
1 2 3
1 2 3 4
1 2 3
长 的 广 阔 天 地
发 展 学 生 个 性
重 要 方 式
实 现 学 生 主 体
特性

教 学 任 务 的 重 要 途 径
以班级为教学单位,班级人 数固定且年龄和知识水平大 致相同
以课时为教学单位
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 活动分为相对完整且相互 衔接的单元,从而保证教 学过程的完整性
2 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
课堂教学 的类型, 是指根据 课的内容 和主要教 学任务而 划分的课 的种类。
单一课 综合课
绪论课 新授课 练习课 讨论研究课 复习课 考查课 讲评课 活动课
3 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组 织 教 学
5 25-30 2-3 (3-5 )
复 习 检 查
分 钟
导 入 新 课
( 分 新 课
( 分 钟 )
布 置 作 业
( 下 课 前 )
4 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 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 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 学行为方式。
要 4、教师要有驾驭整个教学过程的能力

(五)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 1、提问启发:通过不断提问,启发学习动 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 2、设疑启发:教师围绕着教学主题, 设置疑难问题,制造某种悬念,调动学 生思维,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以此进行教学。

• 3、实例启发: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出相应 的典型事例提供给学生作为其思维的材料, 以引发学生积极投入教学过程
充分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 迪学生思维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过程的内在要求,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 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增 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 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民主的教学方法,同 “注入式”教学法是相对立的。
• 注入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 体作用。
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方 式,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贯彻教学原则、实施教学方法、实现 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
基本形式:课堂教学 辅助形式:课外活动
一、课堂教学
1 课堂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是把一定数量的学 生,按年龄、知识 程度和智力水平编 成固定的班级,教 师根据一定的教学 计划,规定教学内 容和时间,对全班 同学同时进行教学 的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一 定的教学任务,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 双方共同进行并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 动方式、步骤、手段的总和。
• 首先,教学方法是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 学习方法的有机统一。
教师的施教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特定的教 学活动过程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开展的,而是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便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
讲授法的两种思维方法
• 1、归纳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 2、演绎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 注意:第一,旧有知识的再现必须是正确
的。第二,在讲授时,引导学生关注被推 出的知识的特点在什么地方。第三,新知 识被推出后,要强调它是一般知识的一种 。 特殊情况。
• (一)讲授法
1、讲授法的含义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 节、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 明规律,系统地传递知识信息,发展智力 的一种教学方法。
• 讲授法主要用于传授新知识。要注重讲授 的艺术性,穿插其他教学方法。
• 讲授法的优点:
1、教师可以将知识系统连贯地传授给学生, 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