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

合集下载

2020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8页 0136页 0182页 0272页 图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 地形图
2020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2020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2020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地图
2020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中国地图版,地球和地球仪(课堂PPT)

中国地图版,地球和地球仪(课堂PPT)

2021/3/29
16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021/3/29
17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
2021/3/29
18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2021/3/29
2021/3/29
1
第一节 知识目标:
❖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的用处. ❖经线和纬线. ❖经纬网定位。
2021/3/29
2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观察右图, 地球是什么
形状的?
2021/3/29
3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021/3/29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19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经线
20
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2021/3/29
21
地轴 地球自转轴
经线 连接南北两 极并且与纬线垂
直相交的半圆
南极 地轴南段与地 球表面的交点
2021/3/29
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 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 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赤道是最大
用了3年时间!地球有多大啊?
2021/3/29
13
2.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6357
6378
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
2πR=2×3.14×6371千米 =40009千米≈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2021/3/29
14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是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地理学科。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形状以及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地理知识,但总体上对地理学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大小、形状,了解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制作方法和地球的地理位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模型、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讲解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制作地球仪,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地球的地理位置,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地球的大小、形状2.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地球仪制作质量: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制作成果。

七年级地理上(中图版)知识点复习资料精华

七年级地理上(中图版)知识点复习资料精华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2、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叫地轴。

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说)-----新盖天说------麦哲伦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3、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4、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5、同赤道平等的线叫纬线,呈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呈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6、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

这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7、经线和纬线的区别: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东经,用字母“E”表示。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

(图P8—9)8、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9、经纬网的主要作用: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任何地点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经度值和纬度值,例如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的交叉点上。

任何一组经度值和纬度值,都能找到与它对应的地点。

所以经纬网定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航空和气象观测等许多部门。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一天,即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何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图P13)3、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四季: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不停的公转,公转与自转的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由于地球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世界各地在不同的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所以产生四季更替,南北球与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清单(每日背诵)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清单(每日背诵)

1/1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每日背诵清单第1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圆球体——不规则球体(3)求证地球是球形:帆船视变化(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地球的影子是圆的);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等。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上的经纬网(1)地轴、南北极、赤道(2)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特征形状圆(可称为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长度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

长度相等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0°起点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

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零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度数变化规律及代号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增加90°;赤道以北的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为南纬(用S表示)。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用E表示),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用W表示)。

半球划分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重要经纬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S、23.5°N)、南北极圈(66.5°S、66.5°N)本初子午线(0°)和180°经线、20°W和160°E3、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午读必读: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月食和地影;地球卫星照片;海边看船;登高望远;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2、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3、(1)经线特点: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经线构成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1)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构成一个完整的圆。

(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数逐渐增大。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点为90°S。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6、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判断方法:在东经中,小于160°E的属于东半球,如18°E 、50°E、100°E是属于东半球;大于160°E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75°E是属于西半球。

在西经中,小于20°W的属于东半球,如19°W、5°W、0°是属于东半球;大于20°W的属于西半球,如180°、100°W、50°W是属于西半球。

中国地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练习

中国地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练习

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一、填充题1.零度经线叫______,零度纬线叫______。

2.地球是一个____部位略扁的______的球体。

3.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______,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______。

4.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____经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____纬度。

5.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______的不规则的球体。

6.经线指示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

7.经度分东经和西经,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__”、“______”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

8.国际上习惯用西经______度和东经______度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二、选择题1.东半球的范围是[ ]A.0°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半球B.20°E至160°W之间的半球C.20°W至160°E之间的半球D.20°W往东至160°E之间的半球2.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的[ ]A.正南 B.正北C.正东 D.正西3.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中纬度,以南是高纬度,该地的地理位置是[ ]A.西经20°,北纬30°的交点B.东经160°,南纬60°的交点C.经度0°和南纬30°的交点4.下面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B.所有的纬线都呈半圆形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的纬线都是个圆圈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0°纬线上 B.0°经线上C.北纬90° D.南极点6.某地点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此地的经纬度可能是[ ]A.纬度0°,经度180° B.纬度0°,西经20°C.纬度0°,东经20° D.纬度0°,东经160°7.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N、16°W B.30°N、161°EC.20°S、120°E D.80°N、159°E8.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题

【七年级】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题

【关键字】七年级七年级地理(中图版)复习纲要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很规则的球体B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C地球平均半径约,赤道周长约6371千米D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2.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___________。

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__千米。

3._________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________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________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同赤道平行的线,叫__________。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_________。

经线与纬线都有无数条,经线呈_______方向,纬线呈________方向。

5.本初子午线也称_________,通过英国伦敦____________天文台原址;赤道也称_________,是__________半球的划分界线。

6.经度如何划分?纬度如何划分?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表示。

赤道以北直至90°纬线称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表示;赤道以南直至90°纬线称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

7.东西半球如何划分?南北半球如何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_________往东至__________为东半球,_________往西至________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为北半球,__________以南为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_____半球。

8.列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9.读经纬网图,回答:(1)图中,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2)写出点A、B的经纬度(3)在图上标出点E(东经160°,北纬60°)的位置(4)点A在点D的________方向,点D在点C的________方向(5)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共59张PPT)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共59张PPT)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证实: 地球是 球体
推测:“地球”
麦哲伦环球 航行
讨论:
生活中哪些现象能够作为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
2、发生月偏食
现象1:海岸观船
海船向岸边驶来时,先是看船的桅杆,最 后才看见船身。
现象2:月偏食
月食时从月亮上 看到地球影子的 一部分是圆弧形 的。
D 160oE
2.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是:
√ A 0o纬线 B 30o纬线 C 60o纬线 D 90o纬线
3. 地球仪上能指示东西方向的是:
A 地轴 B 经线
√C 纬线
D 本初子午线
4.南回归线的度数是:
√ A 23.5o B 23.5oS
C 0o D 66.5oS
5.下列纬度属于高纬度地带的是:
√ A 59oS B 30oN C 45oN D 61oS
90o
60o
30o
B
0o
60o 40o 20o
0o 20o
40o
30o 60o
请书写出B点的经纬度,找出位于赤道上的 点、本初子午线上的点、位于北极的点。
A C
D
90o
60o
30o
B
0o
60o 40o 20o 0o 20o
40o
30o 60o
1.本初子午线的度数是:
A 180o
√ B 20oW
C 0o
四、五带的形成
地球上纬度不同 的地方,在同一 时间里,受到的 太阳照射也不相 同,冷热也有差 异,形成了不同 的温度带,人们 将其划分为五带。
五 带 的 划 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人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人教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2)
• 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 形的。
地球是球体的证实
•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 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 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当代的太空观测
• 阿波罗17号拍摄的 地球全貌,这是人 们第一次看到地球 的真实面貌。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Βιβλιοθήκη 71㎞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考一 考
地球仪:人们
根据地球的形状, 并按照一定的比 例缩小,制成地
球的模型。
1、地轴:地球旋转的轴。 2、两极:
3、纬线和纬度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半圆还是圆?长度是 否相等?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最长的纬线是哪条纬线?它是几度纬线?
(3)以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__北___半球。 以东西半球划分,E点位于___东____半球。
C:东经500(500E) 站在哪里才能做到一脚在东半球,一脚在西半球呢?
指出00纬线和00经线的交点 (2)请判别两点之间的方向。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1、地轴:地球旋转的轴。 1、经线是圆还是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2、最长的纬线是哪条纬线?它是几度纬线? 2、本初子午线是几度经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多少经度?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把地球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均等半球。
标度的范围 0—900
0—1800
度数变化规 往北、往南度数 往东 、往西度数

越来越大
越来越大
相同度数的
区分 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地图
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地形图
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02页 0197页 0243页 0319页 0354页 0391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图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附录 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最新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1章地球和地图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1章地球和地图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160°E
小结——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度数起止点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 0°纬线 )
度数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180° 代号 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西经20°W、东经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 160°E的经线圈,是东 两个半球 西半球的分界线 变化规律 北纬度数越往北越大,南 东经度越往东越大,西
►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宇宙体系是有局
限的,但他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 宇宙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 了地球和其它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 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一 、地球的自转
大家注意观察:地球 的自转有什么特征?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
地 球 的 大 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心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 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作的地球模型。便于人们 间接的去了解和认识地球。
地球仪的构成
1、地轴 指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注意:
①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
注意:
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具 有什么特点? 地轴的空间指 向在一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 内可以认为是 不变的,地轴 北端始终指向 北极星附近。
纬 度
N
四、经线和经度
W
60° 45° 30° 15°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尺比:例尺=图上距离(jù lí)/实地距离 • 已图知上比距例离尺=实和地实距地离距*离比,例求尺图上距离: • 已实知地图距上离距=离图上和距比离例/尺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页。
思考
方向(fāngxiàng)
► 地面(dìmiàn)上如何辨别方 向?
► 地球仪如何辨别方向?
• 地图(dìtú)上如何辨别方向?
位置。
200 00 200
北纬 15 ,东经 0 (běi wěi)
201050
南纬 15 ,西经 0 (nán wěi)
20000
150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页。
经纬网的作用:
确定(quèdìng)地表任一地方的位置
车内卫星行踪装置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页。
暑假期间一位中国小朋友想 分别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巴西、 美国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0、经
400
B
C
(1)请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2)请判别两点之间的方向(fāngxiàng)。
(3)请判别三点的半球位置。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页。
0°,60°W
0°,30°N 15°S,30°E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页。
F
G E
(1)写出B、C点
的经纬度
(2)A在C的 _正__北_____ 方 向 。 G 在 B 的 ( f ā n g x i à n g )
特点
经线指示南北(nánběi)方向
(tèdiǎn)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定位置
用途
(yòngtú)
定方向
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第三页,共六十页。
(dìqiú)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件(共29张PPT)

0o 20o
40o
30o 60o
F
G E
(1)写出B、C 点的经纬度
B:北纬20度 东经20度
C:南纬20度 西经20度
(2)以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__北___半球。 以东西半球划分,E点位于___东____半球。
暑假期间一位中国小朋友 想分别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巴 西、美国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 400、经度1600的地方一同度假, 他们能聚在一起吗?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本初子午线
•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旧址,有座子午宫。
那里有一条宽十几厘米,
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
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
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
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 线地地面标志。
划标著 分有名 东“的 半东本 球经初 和”子 西和午 半“线 球西。 的经铜 界”线 线字两 。样边
A(40oE
60oN ) B(40oW
C(40oE
60oS ) D(40oW
A C
60oN ) 60oS ) D
90o
60o
30o
B
0o
60o 40o 20o
0o 20o
40o
30o 60o
请书写出B点的经纬度,找出位于
赤道上的点、本初子午线上的点、
位于北极的点。
D
90o
A
C
60o
30o
B
0o
60o 40o 20o
4、区分高中低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 。 5、确定相对位置
随歌谣学地理(地球仪)
•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 • 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 • 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为南纬; • 向东变大是东经 ,向西变大自然西; • 特征纬线有五条,赤道、极圈和回归; • 半球划分是难题,二妞六姨分东西; • 小小为东大大西,判断半球金钥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示意图;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纬度的确定方法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记住南北半球的划分,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南北半球。

4.通过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自然界物质运动与变化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纬度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难点:纬度的划分。

教具:地球仪、投影仪、自制投影片、经纬仪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和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

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板书)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看图)看地球卫星照片(课本封底彩页)指出地球形状是球体。

(出示投影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讲述)众所周知,地球是个球体,但是古代人却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大锅,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很多自然现象表明了
地球表面是圆的,特别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球形形状。

现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球状的地球照片,更是一目了然。

(想一想)有哪些现象证明地球是圆的?
(出示投影片:人们从海边观察船从远处驶来或船离岸远去的现象)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地球是个球体,但它是不是绝对圆的圆球体呢?
(看图)看《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示意图》
(谈话)地球半径是否等长?(结论:不等长,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所以,地球不是绝对圆的圆球体。

(板书)2.地球是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讲述)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只差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其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计算)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
2πR=2×3.14×6371千米=40030千米≈4万千米
(讲述)地球的体积非常庞大,人们难以真正观察其全貌。

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板书)二、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展示地球仪)讲述地球仪上各种颜色、符号和文字的含义。

(转动地球仪)让学生找出南北两极。

(黑板绘图)说明地球自转时是绕着地轴旋转的。

(板书)三、地轴和两极
(提问)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结论:没有,是假想的)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明正确方法:面对地球仪,让其自左向右(即自西向东)作逆时针转动。

(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南、北4个方向。

(讲述)只知道东西南北,还无法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
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必须知道排号和座号才能找到座位一样。

经纬网是由纬线与经线构成的。

(板书)四、纬线和纬度
(展示地球仪)说明纬线的概念
(展示经纬仪)让学生观察纬线的特点,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1.纬线的特点:是圆、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

(提问)从赤道到两极,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何规律?(结论:由赤道向两极不断缩短,赤道最长,两极点为零。


(讲述)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

这就是纬度。

(板书)2.纬度
(展示经纬仪)让学生观察赤道,通过谈话得出赤道的意义。

(板书)(1)赤道的意义: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零度纬线、北纬(N)与南纬(S)的分界。

(看《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回答问题:亚洲大部分在哪个半球?南极洲呢?(结论: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在南半球。


(板书)(2)纬度的划分
(黑板绘图)说明纬度的划分,并标注北纬和南纬。

(出示投影片:纬线和纬度)让学生完成"想一想"。

(见教材P6)
(出示投影片:低、中、高纬的划分)让学生观察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

(提问)张家港市沙洲中学的纬度约为32°N,它位于哪个纬度带?(结论:中纬度)进一步提问学生:海口(20°N)呢?中山站(69°S)呢?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必须记牢的两个数据,(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0000千米)知道了地球仪就是地球的模型,明确了纬线的特点和赤道的意义,掌握了纬度的确定方法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对在地球仪上如何识别纬线、两极和赤道以及识别南北半球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