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学习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学习笔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日月形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照片。
2、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地球的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作用: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1)地轴:地球仪绕着转动的轴。
地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假想的轴。
(2)两极:地轴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1、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2、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45、纬度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6、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经,一条西经(0°经线和180°经线除外)。
5、东西半球的划分:分界线为200W和1600E 组成的经线圈,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3、应用: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
附录1:确定某点经纬度位置的方法在经纬网图中,一般横纬竖经,即横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图中四个点都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因此判断某点经纬度位置时首先要读出该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
按照经纬网图中度数的变化规律,从小到大绘制箭头,如上图:由图可知,A地所在纬线为80°N,经线为140°E,因此其经纬度位置为(80°N,140°E)。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1)观察地球仪看纬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六页(2)纬度的划分(南北纬、高中低纬、特殊纬线、会找长度相等的纬线、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北南纬N/S、南北半球的划分)(3)观察地球仪看经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七页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四、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2. 地球仪
-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上面有经线、纬线、地轴、赤道等。
3. 经纬线和经纬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指示南北方向。
- 纬线:环绕地球并与经线垂直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 经纬度:以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的位置。
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自转: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约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 公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约天,产生四季变化现象。
5. 地图的种类和作用
- 种类: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 作用: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
二、世界地理
1. 世界各国概况
- 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首都等基本情况。
2. 世界地形地貌概况
- 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
3. 世界气候类型
- 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4. 世界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 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首都和重要城市。
三、中国地理
1. 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
-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包括国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
2. 中国地形地貌概况
- 了解中国各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
初一地理 期中考前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形状和大小不规则的球体:证明方法麦哲伦环球航行、海边看帆船、月食、地球卫星照片大小:3个数据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纬线:与赤道平行。
纬度越小,纬线越长。
都是圆形。
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与纬线垂直。
所有经线一样长。
都是半圆。
指示南北方向。
求相对经线,东经和西经的和为180°。
例:30°E的相对经线:本初子午线: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中时区。
北京:东八区。
哪条纬线最长?长多少?“坐地日行八万里”在哪?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此来划分的原因是什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纬:北纬:东经:西经:3、经纬网定位(纬度在前,经度在后)注意要区分南北纬,东西经例:(30°,50°)可以是几个位置?4、自转:南顺北逆(标方向:自西向东)现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时间差异:东边时间要比西边早。
例:北京东八区比英国伦敦中时区早8个小时。
美国纽约西五区,与北京差(5+8)个小时。
北京时间比纽约早13个小时。
例:美国纽约的世界杯在北京时间晚上23点进行,则在纽约应该是______点。
时间点越大,说明越往东。
例:15点和8点公转:四季更替、昼夜长短、五带5、产生季节变化的原因: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6、自转的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7、五带的划分:分界线、特点热带:终年炎热。
南北回归线之间,1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一年只有1次太阳直射。
8、四个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变化情况)9、比例尺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1:500000表示的意义:(去掉5个0,单位千米)1:5000表示的意义:(去掉2个0,单位米)大比例尺:小比例尺:例:世界地图、中国政区图、烟台市交通图、学校平面图哪个比例尺大?哪个比例尺小?如果要绘制学校平面图,要采用___比例尺。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和180°经线向南行进,产生的现象是( )
29oN,112oE
自西南向东北
D.他们还会回到北极
C.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4万千米
B. 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东经(E);西经(W)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纬线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标度范围
度数变 化规律
代号
半球划分
不等:赤道最长,到南北两极缩短为零;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同
所有经线 长度都相等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ºW和160ºE划分 东西半球
北纬用N,南纬用S
太 平 洋
印度洋
大 西 洋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亚洲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371千米
约4万千米
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最大周长(赤道周长):
表面积: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生活中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五带的划分
北半球
南半球
N
S
赤 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重要纬线的位置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利用地球仪上的时区标示,模拟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解释时区的概念。
演示气候带
通过在地球仪上标注不同气候带,演示全球气候的分布和特点。
测量距离
利用地球仪上的比例尺,学习测量地球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观察经纬线
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学习经纬线的定义、特点以及作用。
观察地貌特征
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地貌特征,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感谢您的观看。
古代对地球的认识
地球的探索历程
地理大发现时代
15-17世纪,随着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并开始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和文化。
科学考察与探险
19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进行更深入的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如南极科考、深海探测等。
最早的地球仪
据记载,最早的地球仪是由古希腊学者克罗狄斯·托勒密于公元2世纪制作的,它是一个小型、简陋的地球模型,主要用于教学和学术研究。
了解地形地貌
地球仪上通常会标注各个国家和城市的位置,有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行政划分。
探索国家、城市等行政区域
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经度,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时区差异,学习时差的计算方法。
学习时区
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03
CHAPTER
地球和地球仪的应用
地球仪是制作地图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态、大小、赤道、两极等数据,进而绘制各种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两极则是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经线连接两极,将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总结词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假想圆圈,也是最大的纬线圈,其纬度为0°。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并作为地球上温度和气候的重要分界线。两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分别对应于南极和北极。经线是连接两极的大圆圈,其与赤道垂直,将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
初一地理上册笔记初一地理上册笔记一、地球与地球仪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
二、经纬网1、经线和纬线都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2、经度的起点是0度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经度的范围是0度至180度。
3、纬度的起点是0度纬线,也称赤道。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纬度的范围是0度至90度。
三、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自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
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而公转一周则需要365.25天。
四、地图的应用1、在地图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形和地物。
例如,用绿色表示森林,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沙漠,白色表示山脉等。
2、等高线是一种将地形立体化地表现在平面上的方法。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代表地形的陡峭程度。
等高线越密集,地形就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地形就越平缓。
3、在绘制地图时,人们需要使用比例尺来表示实际距离与地图上的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见的比例尺有1:500、1:1000、1:5000等。
五、世界地理1、世界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2、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总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以上。
3、北美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总面积约为2400万平方千米。
4、欧洲是世界上第六大洲,总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千米。
初一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点
初一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点哎呀呀,同学们,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初一地理里超级重要的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到底是啥样儿的?就好像一个超级大的神秘球!先说地球的形状吧。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地球是平的呢,可后来才发现,它居然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这就好比一个大西瓜,中间鼓起来一些,是不是很神奇?那怎么知道地球是这样的形状呢?科学家们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他们通过观测船只的进出港,发现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难道不是地球是个球的证明吗?还有啊,从太空里看地球,那美丽的蓝色星球,不就是告诉我们它不是平的嘛!再来说说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表面积约5.1 亿平方千米。
这数字听起来是不是很惊人?这就好像我们要跑好长好长的路才能绕地球一圈呢!接下来就是地球仪啦!地球仪就像是地球的缩小版模型。
在地球仪上,有经线和纬线。
经线就像竖着的糖葫芦棍儿,连接着南北两极。
纬线呢,就像一圈圈的甜甜圈,围着地球横着转。
经线的特点可多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都是半圆。
纬线可就不一样了,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形状是完整的圆圈。
这就好像跑步的赛道,经线是直直的跑道,纬线是弯弯的环形道。
经线还能指示南北方向,纬线能指示东西方向。
要是在野外迷路了,知道这些知识说不定能帮上大忙呢!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它把地球分成了南北两个半球。
你说,这是不是很重要?还有啊,我们通过地球仪能找到很多的地理位置。
比如说,中国在哪里,美国在哪里,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哎呀,说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对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点清楚多啦?我觉得啊,了解这些知识真的太有趣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以后我们就能更明白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气候不一样啦!你们说是不是?。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非常有趣且实用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奥秘,探索大自然的规律。
初一地理上册的知识为我们打开了地理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天圆地方”的猜想、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及现代科技测量得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所围绕的假想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3、经线和纬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4、经度和纬度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 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 180°,分别称为东经和西经。
纬度:赤道的纬度为 0°,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分 90°,分别称为北纬和南纬。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约 24 小时,也就是一天。
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4、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三、地图的阅读(一)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七年级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七年级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在七年级地理学科中,学生将学习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它的直径约为1.2万公里。
由于地球自身旋转和公转的影响,我们有白昼和黑夜交替,以及四季交替的现象。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每365天绕一圈,这就是一年。
而地球同时也自转,每24小时自转一周,这就形成了一天。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上产生了时间和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构成地球主要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和岩石圈等组成。
这些层次具有不同的密度、成分、温度和压力,它们之间的物理和地球化学反应导致了地球自身的特点和现象。
4.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由许多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中的蒸发和降水、海洋和陆地的温度、风向等。
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状况有着显著的差别,需要用不同的测量和预测方法。
5. 地球仪的使用地球仪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工具。
通过地球仪,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地形、海洋、气候、国界、陆地等信息。
使用地球仪时需要了解地图的标度、方向、比例尺等基本概念。
6. 经纬度及其表示方法经度和纬度是用来表示地球上位置的度量单位。
经度是指从本初子午线到某一点的弧长,分为东经和西经。
纬度是指从赤道到某一点的弧长,分为北纬和南纬。
经度和纬度的表示通常是采用度数的形式。
7. 坐标系及其应用坐标系一般用来表示在地球表面的特定位置。
常用的坐标系包括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在使用坐标系时,需要先确定坐标系的原点和坐标轴,然后通过坐标值来确定相应的位置。
总结: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学科中关于地球及地球仪的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运动规律和特点,并且可以通过地球仪来更好地观察和研究地球。
初一地理知识点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初一地理知识点学习: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带领船队围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
2. 地球形状: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他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较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都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2.作用:地球仪能够方便我们明白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1.纬线:与地轴垂直同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指示东西方向)。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同时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且只是南北方向,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且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
3.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标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4.东西经的划分: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向东向西各作180°,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5.南北纬的划分:赤道(即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160度之间的经线圈是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至东经160度是西半球。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第六章亚洲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初一地理知识点
期末总复习资料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第五章:世界的居民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5、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7、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点总结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点总结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初一地理笔记整理
初一地理笔记整理初中一年级地理笔记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表面上的网格系统,用于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度和纬度交叉形成一个网格。
为了方便辨认经纬网上的点,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规律:1.中间度数小,两边度数大的经度分布图左手为西,右手为东。
2.中间度数大,两边度数小的经度分布图左手为东,右手为西。
3.地球可以分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和高纬度(60°~90°)三个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它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它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五带三季的现象。
1.五条重要的纬线是:北回归线(23.5°N)、赤道、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和南极圈(66.5°S)。
2.不同半球的季节时间不同。
在北半球,春季为3月、4月、5月,夏季为6月、7月、8月,秋季为9月、10月、11月,冬季为12月、1月、2月。
在南半球,春季为9月、10月、11月,夏季为12月、1月、2月,秋季为3月、4月、5月,冬季为6月、7月、8月。
3.地球可以分为五个带:北寒带(90°N~66.5°N)、北温带(66.5°N~23.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和南寒带(66.5°S~90°S)。
第三节地图一、地图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是指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方向是指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应关系;图例是指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含义。
二、方向地图上有八个基本方向: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
实用文档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地球和地图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节.、地球的形状:球体1总是、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2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 2)月食现象(再看到船身先看到桅杆,..、经纬线特点3实用文档、南极、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4180°.°N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S. 点°90E.W20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160实用文档°)0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利用经纬网定位7. 5题.B两点的经纬度要会判断A、第页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地球的运动第二节1、地球的自转实用文档3、地球上的五带第三节地图实用文档.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会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大小、判断山体的不同2.部位. 528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页,第题、第4题、第题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2.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如填海造陆)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1、人类活动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2, 、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3实用文档.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第④小题.15页,.本多地震的原因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白色——云雨蓝色——海洋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 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是绿色,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3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4右图的风力是级风.=2级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4、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5实用文档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P56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 活动题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6,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 ,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P21 ③、(画图尤其要掌握)2题、的第掌握地理填充图册上P191第题的①、④的第题4实用文档居民与聚落第四章人口和人种第一节(计算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1=出生率—死亡率课本P65页活动题2 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并完成题目),、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2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区、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3.境污染等.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4、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这些不是非洲的国家会有黑但为什么美国(属于美洲)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从非洲掳掠了黑人贩卖,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新大陆人分布?,要开发美洲. 所以现在美国的很多黑人的祖先都是当时的黑奴到美洲为奴隶, 的第4题的②、③的①、②,P25 ,P24P23掌握地理填充图册第2题第二节语言和宗教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西班牙,法语,,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语,阿拉伯语6、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和特点宗,如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如阿拉伯地区(即西亚和北非)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教活动场所是清真寺;宗教活动场所是教堂;,欧洲和美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国和美国等,. 佛教多佛寺东亚、东南亚一些人(如泰国人)信奉佛教, 题的②21P26地理填充图册页第题、第实用文档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三节、7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土壤、交通、位置聚落的形成条件人文条件:历史文化、宗教、政策P80(课本图)主要会使用聚落形成条件来进行分析聚落的形成条件了解即可, 8,思考下面的问题、读右图?1、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并且阐明你的2、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地中哪个建设城市?理由、三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答:1便都很近,3位于河流交叉口2,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1和因为、选22.发展空间更加开阔,31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比和.较大实用文档现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 9、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发展和合作第五章一、国家和地区、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1.亚.、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2. 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加拿大、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1、.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 例如中国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原因3. 、名词解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4 三、国际合作(参照《地理填充.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与他们的职责宗旨、倡导精神 .)页图册》第30年)、总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联合国成立时间(19452.5展,维护世界和平”)、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WTO世界贸易组织(。
初一地理的重点内容
初一地理的重点内容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现象,太阳东升西罗,时差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四季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初一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纬线和经线在地球仪上,可以得知无数个纬线和经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的纬线都在南北两极点处相互交汇。
3. 时间的计算为了方便,国际上把向东从西经7.5°到东经7.5°的区间叫做零时区,即中时区,除去零时区的剩余部分为东一至东十二区,各区间相差一小时,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相差十二小时。
4. 太阳的视运动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在一年四季的不同时期,太阳照射地球的位置也不同,导致我们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也不同。
二、陆地和海洋1. 大洲的划分地球表面积广大的陆地被分为七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各大洋的陆地部分。
这些大陆之间的分界不完全相同,由于地壳的变动和人们的不断开发,有的界线目前已被打破。
2. 大洲的地形特征各大洲的地形各具特色。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东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南北美洲地形西部为高大山地,中部为广阔的平原地带,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和平原;大洋洲地势低平;南极洲被冰雪覆盖,成冰原大陆。
3. 海洋的划分地球上的海洋被划分为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各大洋之间有海峡相连接。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广阔的水体,占地球总表面积71%左右。
三、天气和气候1.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天气是指短时间的大气状况,通常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雪、空气温度等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大气状况,一般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规律气温的变化规律:一天之内气温有变化,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在冬季,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些,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些;在山地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在同一纬度的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 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是人们假想的轴,实际并不存在),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 纬线和纬度- 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纬度: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N),赤道以南称南纬(S)。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N和90°S。
-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 - 30°为低纬度地区;30° - 60°为中纬度地区;60° - 90°为高纬度地区。
- 经线和经度-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 经度: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
-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 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 周期:约24小时,也就是一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学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小编特地整理了这篇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学习,希望大家喜欢!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
2. 地球形状: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他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较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2.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指示东西方向)。
2.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且只是南北方向,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且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
3. 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标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4. 东西经的划分: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向东向西各作180,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5. 南北纬的划分:赤道(即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
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160度之间的经线圈是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至东经160度是西半球。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作用: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这篇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学习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