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课3《庖丁解牛》优质说课稿
《庖丁解牛》优秀教学说课稿
《庖丁解牛》优秀教学说课稿《庖丁解牛》优秀教学说课稿1一、对教材的把握《庖丁解牛》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
把它安排在读本中,其目的是扩大知识视野,协作教材的学习,力补教材课时之限、数量之不足的缺点。
其学习方法也应不用于教材,对教材普通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力度也比较大;对读本,普通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阅历去独立阅读,敏捷性比较大,更有利于性格和特长的发展。
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肯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聪明;用现代观念端详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者用法,着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二、结合“新课标”对教法的把握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赏文艺作品,能感受想像、品尝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味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教法上需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为此我的教学目标为如下。
1、知识与技能A、感受庄子散文的特点B、理解其寓意,用现代眼光开掘其新义2、过程与方法A、整体感知,训练古文阅读技能B、自主、合作、探索,激发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哺育同学理解感悟知识的技能。
3、重点与难点A、老师引导沟通,利用同学的胜利激发爱好B、“技精湛——道精深”的关系C、学以致用,教是为了不教,用这一篇的沟通引导同学读其它课文三、教学设计过程1、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外,早读同学先自读)2、导入:现代闻名的诗人郭沫假设曾经说过:“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这绝无仅有的一个便是庄子。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他的《秋水》一文,他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它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斗胆夸张,想像奇怪,最是有浪漫主义色调,今日我们再来沟通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庖丁解牛》,以期进一步领悟这种特点。
1-3《庖丁解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3《庖丁解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庖丁解牛》教案----《庄子》环节内容一、教学目标1.庖丁解牛时的场面描写。
2.梳理庖丁“解牛之道"以及解牛的三重境界。
3.通过“解牛之道”理解“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庖丁“解牛之道”以及解牛的三重境界。
教学难点:通过“解牛之道"理解“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引导启示法、多媒体演示法;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谈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农夫和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给予善良的人。
《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可轻视他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
作为寓言故事的《庖丁解牛》,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智慧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庖丁解牛》。
(二)课前检查1.检查课文背诵情况(三)整体感知 1.播放《庖丁解牛》动画,回顾上节课内容2.提问课文层次(回顾知识):庖丁解牛的内容层次,本文共4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描写解牛的场景第二部分:(2-3段)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第三部分:(4段)以解牛之道比喻养生之道。
(四)任务驱动,深入研讨任务一:欣赏“解牛之美" 第一自然段1.同学们,有何感受?作者是如何表现庖丁技艺之高超的呢?动作描写: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舞蹈化(“所字结构提问”)声音描写:砉然,湱然(两个拟声词)音乐化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比喻艺术化2.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相同句式的排列组合,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四个短句排比,渲染了动作的娴熟。
3.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看完解牛过程,立即做出了什么评价明确: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技"着重变色)技艺为何高超到如此境地。
《庖丁解牛》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庖丁解牛》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文本解读:本文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是《庄子养生主》的第一个寓言。
所谓“养生主”,意思是保养生命、保存天性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养生”的表层意思是保养身体,延年益寿;但是庄子想要说的主要是如何立身处世,怎样在一个不够理想的生存空间里,让自己生命的内涵延展得更理想些。
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神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深入思考“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品赏语言,欣赏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
4、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文章寓意,体悟文章思想主旨,学习庄子哲学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中蕴含的“道”,从而全面把握文章寓意。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寓意,思考庄子思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
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
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
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
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
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甚至羼入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
《庖丁解牛》说课稿
《庖丁解牛》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庖丁解牛》。
咱们先来说说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地位。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言文。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于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聊聊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文章;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嘛,就是让学生领悟文章所传达的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道理。
再说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当然是文言字词的理解和文章内容的把握啦。
像“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为”,“技经肯綮之未尝”中的“之”,这些字词都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而难点呢,则是让学生理解庄子所倡导的养生之道,并能联系实际生活有所感悟。
教学方法这块儿,我打算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让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文意;遇到难点,我适当点拨;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
下面详细讲讲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我会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我去菜市场买菜,看到一个卖肉的师傅,手起刀落,动作那叫一个熟练。
我就好奇地问他:“师傅,您这手艺练了多久啦?”师傅笑着说:“十几年啦,熟能生巧嘛!”然后我就顺势引出《庖丁解牛》这篇文章,问问学生,想不想知道这位庖丁的解牛功夫到底有多厉害。
接下来是初读环节,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读的时候,提醒他们注意字音和停顿。
然后找几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完大家一起点评。
然后是字词讲解。
结合课下注释,让学生自己先试着翻译,遇到不懂的字词,小组内讨论解决。
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咱们一起探讨。
比如说“臣之所好者道也”中的“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是“自然规律”的意思。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入精读环节。
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庖丁是如何解牛的?他解牛的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庖丁解牛为什么能达到如此高超的境界?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的文言文阅读和分析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庖丁解牛》哲学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
- 提供拓展资源: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视频和文章,供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学生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答案:《庖丁解牛》中的道家哲学思想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学习庖丁顺应自然,不强求他人,以和谐相处;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学习庖丁顺应自然,不强求自己,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学习庖丁顺应自然,不强求结果,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例题5:请根据《庖丁解牛》,谈谈你对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理解。
4. 文学鉴赏:
① 艺术手法:分析《庖丁解牛》中的比喻、象征、对偶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艺术效果。
② 语言风格: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如简练、含蓄、生动等,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5. 文化素养:
① 传统文化:了解《庖丁解牛》所反映的古代文化背景,如道家思想、养生观念等,增强文化自信。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新产生的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问题清单等提交至在线平台,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多媒体资源,提高预习效率。
作用与目的: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 知识层面: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如词汇、句式、语法等,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一定难度的文言文。然而,对于《庖丁解牛》这样具有深厚哲学内涵的文言文,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 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字词、句式、成语。
2、了解庖丁解牛的过程及方法,探讨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
2、了解庖丁解牛的过程及方法,探讨作品主旨。
【教学难点】解读寓言寓意,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了解庄子、《庄子》及庄子的思想。
明确: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一书,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来说明道理,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庄子的思想:齐物、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解题:庖:厨师。
丁:人名。
解:分解、分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庖丁解牛的场面第二部分(第2、3段):技术高超的原因第三部分(末段):养生之道。
三、再读课文,解读寓言(一)欣赏解牛之美1.梳理课文第1、2段,积累常见文言字词、句式。
倚、履、踦、向、中、会、盖、“所”字结构2.思考1:为什么读起来一点都不血腥?明确:视觉: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这一些系列动作贴合《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的节奏,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庄子将其舞蹈化、音乐化,反映了庖丁技艺的高超与动作的娴熟。
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二)探讨解牛之经1.梳理第3、4段课文,积累常见文言字词、句式。
释、好、道、进、神遇、官、天理、批、导、窾、因、固然、岁、族、于、铏、间、以、游刃、是以、虽然、委、顾、踌躇、善、技经肯綮之未尝2.思考2:庖丁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道”的目标?明确:解牛的三个阶段;始臣之解牛,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以神遇不以目视。
这是一个从不懂规律,到认识规律,再到运用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锻炼的成长过程。
《庖丁解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庖丁解牛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借助工具书,了解庄子等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2.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庄子等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教学难点: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有人说,他极大,如展翅鲲鹏,击水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遨游于碧海长空,不慕恋滚滚红尘;有人说,他极小,小如翩翩蝴蝶,款款而飞,悠游自在,不知是自己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自己?猜猜他是谁(板书课题)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的精神。
2.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第一个小循环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阅读课文(2分钟)通过阅读,看同学们能找到哪些知识点,你认为哪些是重点、难点、困惑点?四、出示自学指导一(3分钟)1.导学案P2阅读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部分,初步了解课文。
2.解题并了解内容。
3.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
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
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
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的思想批判现实社会。
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
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
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
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庖丁解牛》说课稿范本
《庖丁解牛》说课稿范本近年来,许多学科都推崇深度阅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并解读经典。
而在语文课程中,庖丁解牛便成为了一篇经典的文章。
为了更好地教授庖丁解牛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采用说课的方式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一个《庖丁解牛》说课稿范本,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教学方法。
一、说教目的:本次说课的主要目的为:解读庖丁解牛这篇古文经典文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典故和比喻手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说教内容:1.文章背景在介绍本文背景之前,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有关庖丁的故事。
然后,简单介绍庖丁的身份和职业——庖丁是一位熟练的屠宰师,经常在各种场所工作,处理各种不同的肉类。
庖丁的手艺很高超,因此他被人们所尊重和崇拜。
2.文章内容《庖丁解牛》是一篇古文名篇,由汉代的文学家齐国公王充所作。
文章通过庖丁在解剖牛时所见到的奇异景象来阐述其思想观点,以此来比喻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种种困惑和难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庖丁解剖牛的场面描写:文章一开始便以翔实、生动的描写展示庖丁解剖牛的场景,描述其手法熟练、头脑灵活,且充满着快乐的心情,这也为后面的比喻奠定了基础。
(2)庖丁的思考:庖丁解牛时发现自己早已不再局限于牛身上的肉肠,而是可以把肉肠作为整体来看。
庖丁的这一行为与解牛的常规肉类肉解有所不同,更像是一种全面考虑和整体思维方式。
文章随即把庖丁的这种思考方式和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一种非常深刻的哲学思想。
(3)比喻与启示:文章借用庖丁解牛的方式,比喻了人们对世界认知的种种局限和困惑。
庖丁在解牛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代表着一种开阔、全面、理性的思考方式,告诉读者要超越现实、超越感性、超越“自我”,去探索真相,去寻找自己的“庖丁解牛之道”。
3.文章特点《庖丁解牛》的魅力在于其富有哲学性和文学性。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刻的比喻和隐约而深邃的哲学思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非常深刻、非常高远的哲学境界。
1-3《庖丁解牛》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注释】
养生:指养生之道
【译文】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
【思考】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①对道的追求超过对技术的追求,热衷于探求解牛规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②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始解牛时/三年之后/方今之时/所解数千牛矣
③谨慎小心,尊重规律,不骄傲大意。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四、感悟养生之道
1、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
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向梁惠王说明养生的道理。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
明确:
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的原因是掌握了它的肌理。
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
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
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所以庄子通过解牛之道传递的养生之道就是: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顺应规律,像庖丁避开硬骨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这样才能做到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2、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哪些“人生之道”呢?
明确:。
【优质课教案】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3《庖丁解牛》教案设计两篇
篇一《庖丁解牛》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体会人物形象。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重点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
(重)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庖:厨师丁:人名解牛:分解、分割庖丁解牛:一个叫丁的厨师分解牛的肢体。
二、字词正音:踦yǐ(支撑,接触) 騞huō(象声词)砉huā(象声词)謋huò(象声词)卻xì(同隙,空隙) 軱gū(大骨)硎xíng(磨刀石) 窾kuǎn(空)怵chù(害怕,恐惧) 间jiàn(间隙)向 xiǎng 通“响”盖 hé通“盍”三、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一个解牛技艺娴熟高超的庖丁形象。
四、梳理课文结构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第二课时六、但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一段曲折离奇的成长历史……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七、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解牛之道2、课文是怎样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对比突出“道”之重要对比: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臣之刀十九年---以无厚入有间通过良庖、族庖反衬庖丁。
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突出庖丁技艺高超。
八、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
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寻“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遵循”道“。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尊重事物的规律。
其三,谨慎的态度。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课3《庖丁解牛》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课3《庖丁解牛》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一单元第1课第3篇《庖丁解牛》。
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意在通过单元内容的学习,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强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本单元核心任务为: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在选文上都兼顾了课程标准所说的“论说名篇”与“各类文本”(主要是叙事类文本)。
诸子文有《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史传文有《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
涵盖中国古代思思史中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和古代史书的经典,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重要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教学中要抓住核心任务,考虑选文的情况,据此设计学习情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认识其深层内涵与文化价值,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热爱,自觉维护和发扬“中华文明之光”;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相关语文素养。
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
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二、教材分析《庖丁解牛》是《庄子》中的著名寓言,体现了《庄了》好以寓言说理的特点。
《庖丁解牛》说课稿课件27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 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的目 标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 对古代文言知识的积累; 二是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 和提高。
3 为了增加教学的针对性, 增强学生学习目的的明确 性,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 标。
三、教学目标
02
培养质疑探究合作 精神,分析人物形
象及作品主旨。
04
理解“庄子之道” 的内涵;培养学生 敢于实践、运用规
以上,庄子给我们生动的描述了庖丁解牛的过程,可见庖丁解牛的刀法可谓出神 入化,实乃高手中的高手。想必当年文惠君一定封他为“神庖”。我们知道,但 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一段曲折离奇的成长历史。 那庖丁这位神庖是经历了怎样的锤炼过程呢?有一本网络畅销小说叫《坏蛋是怎 样炼成的》现在也请大家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编写这《神庖是怎样炼成的》。 要求:尽可能多的使用原文中的材料。提示: 可从奋斗目标、成长阶段、解牛经 验、解牛态度等方面来谈。
二.务驱动法
○ 通过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使再现式教学为探究式学习,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增加了课堂的时效性。
五、教法学法
二.学法: 主学习
○ 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学会认知,为其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庖 丁解牛》属于自主赏析文章。学习课文过程中如扫除字词障碍,把握文章大意等学生基本上可以独立 完成。同时,自主学习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自学能力。
《庖丁解牛》说课
答辩人:学生 指导老师:老师
说课步 骤
CONTENTS
01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03 教学目标 04 教学重难点 05 教法学法 06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01
《庖丁解牛》出自统编必修
02
下册第一单元,在欣赏古代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 《庖丁解牛》教案
1.3 《庖丁解牛》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庄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其寓意,用现代眼光开掘其新义。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理解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反复实践的道理,并且从中获得感悟与启迪。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言文的结枃、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庄子把握规律、顺乎自然的哲学思想,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体会庄子的养生之道。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感受论辩特色,体会艺术的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老庄”的道家思想,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増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课文后得到的启示。
难点: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庄周梦蝶”“运斤成风”、“涸辙之鲋”“朝三暮四”“东施效颦”“鹏程万里”、“踌躇满志”“贻笑大方”“螳臂当车”1.请你说出跟这些成语都有关系的一个人名。
(庄子)2.讲讲其中你知道的成语故事。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后人据此提炼出成语“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中说,有一天,庄子在草地上睡觉,做了一个梦。
他在睡梦中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然飞舞着,四处游荡,快乐得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忘了自己是由庄子变化而成的。
过了一会儿,庄子忽然醒了过来,但是梦境还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他起身看了看自己,又想了想梦中的事情,一时间有些迷惘。
他竟然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庄子还是蝴蝶了。
究竟是他在自己的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它的梦中变成了庄子?竟然分不清哪一个是真的。
这件事让庄子很有感触,他觉得,有时人生中的梦境和真实的生活是很难区分开的。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3庖丁解牛(1)教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答案:庖丁解牛时,他能够_____(目无全牛),将牛的身体看作_____(无骨之肉),从而能够_____(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最终达到了_____(进乎技矣)的境界。
2. 简答题
(1)请简要概括庖丁解牛的故事情节。
答案:庖丁解牛的故事情节概括如下:庖丁在文惠君面前展示解牛技艺,他能够熟练地处理牛的筋骨关节,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通过庖丁的解牛过程,展示了高超的技艺和深入的理解。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点和分析方法。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
- 学生能够理解《庖丁解牛(1)》的文言文词汇、句式和语法结构。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庖丁解牛(1)》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如在线问答、互动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谦虚谨慎的态度,能够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七、板书设计
(1)重点知识点:
- 《庖丁解牛(1)》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 《庖丁解牛(1)》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 《庖丁解牛(1)》的文言文特点,如词汇、句式、语法等。
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下册) 郝汪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在讲授庖丁解牛的哲学思想时,我发现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需要我提供更多的引导和解释。在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我进行个别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教学管理上,我有时会遇到课堂纪律问题,需要我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
小组讨论: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我将组织大家进行小组讨论。请大家围绕“庖丁解牛的技艺与养生之道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尝试从文章中找出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分享交流: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通过分享交流,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庖丁解牛》的故事情节,了解庖丁解牛的技艺特点,掌握文章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概括。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意图,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庖丁解牛》,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庖丁解牛的技艺之美,体会到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 拓展要求:
(1)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推荐的阅读材料,观看推荐的视频资源。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和观看体验,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庄子哲学思想和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拓展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下册)
课题:
《庖丁解牛》说课稿
《庖丁解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庖丁解牛》。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庖丁解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文章出自《庄子·养生主》,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庖丁解牛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庖丁解牛》作为其中的一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经过了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能够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但对于庄子的思想和文章的深层寓意,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文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庖丁解牛的技巧和方法,探究其蕴含的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庄子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思想,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原则,处理问题,实现自我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疏通文意。
(2)理解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和庄子的养生之道。
2、教学难点(1)领悟庄子“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如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小见大的手法等。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理解文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课3《庖丁解牛》
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一单元第1课第3篇《庖丁解牛》。
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意在通过单元内容的学习,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强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本单元核心任务为: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在选文上都兼顾了课程标准所说的“论说名篇”与“各类文本”(主要是叙事类文本)。
诸子文有《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史传文有《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
涵盖中国古代思思史中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和古代史书的经典,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重要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教学中要抓住核心任务,考虑选文的情况,据此设计学习情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认识其深层内涵与文化价值,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热爱,自觉维护和发扬“中华文明之光”;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相关语文素养。
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
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二、教材分析
《庖丁解牛》是《庄子》中的著名寓言,体现了《庄了》好以寓言说理的特点。
寓言的开头,先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接着写文惠君的赞叹,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也引出庖丁对“所以然”的解释;末段以文惠君的话点题。
本文寓意丰富,但其寓意的“基本点”和“出发点”都在因应自然、顺势而为,就思考问题的路径和应对外部世界的姿态来说,与儒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中所说的“依呼天理"“游刃有余”。
至今也颇具启发性。
“庖丁解牛”给我们的启示:一切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按照规律办事;把握规律之后,面对具体问题,仍然要敬慎戒惧,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的重点实词及通假字,理解文段的基本含义。
2.探究庖丁的优秀之处和原因,感悟解牛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