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规范

合集下载

安全输血制度_安全输血制度规范

安全输血制度_安全输血制度规范

安全输血制度_安全输血制度规范安全输血制度篇1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2、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

(1)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2)血液编号、血型;(3)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4)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

(5)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上核对完成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取血。

3、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对以上第二条核对内容再次核对无误后进行输血操作。

5、至患者床边输血时,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报告单不能确认患者,就需要与其近亲属共同进行确认,或确认患者手腕上的标识(如果有时)。

6、核对及检查无误后,两名护士签字,遵照医嘱,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7、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如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在输注另外一袋血液。

8、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

若无不良反应,输血完毕后将输血器材毁形消毒处理。

9、若疑为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临床医师和输血科,进行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核对、检查,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封存送检。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五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五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经扫描后的合血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标本。

二、值班护士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无误。

三、输血者从输血科取血时要认真核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量、血袋号和采血日期等有关内容,并签字。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取,通知相关人员。

四、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五、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两名核对的护士在电子医嘱单上签字,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六、取回的库存血不能加温,需要在室温下放置15-20后再输入。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七、输血前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八、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九、输血完毕后,将输血过程记录,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到血库保存。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二)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2.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3.血液取回后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不宜放置过久。

4.对于第一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其血型。

5.输血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并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查明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将原血袋余血妥善保管____小时以便备查。

6.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袋血需要在____小时内输完,放置时间过长而发生血液变质。

安全输血规范

安全输血规范

安全输血规范
1、输血器选择:输注血液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输血器。

2、血制品: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储存。

输血前将血
袋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3、输注要求: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
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
盐水冲洗输血器,在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4、输血速度:全血或红细胞应在离开冰箱后30min后开始输注,
正常情况下一袋血(2U)须在4小时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
要适当缩短时间);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建议一个治疗量
的单采血血小板要在30min内输完)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咨询输
血科。

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速度好不超过20
滴/min观察15分钟后如患者无输血反应,调节滴速至40-60滴
//min),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特殊情况遵医嘱执
行。

5、血液加温: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

6、药物禁忌:血内不得加入任何药物。

7、静脉通道观察:保持血液输注通畅,防止输血管道扭曲,受压;
当出现针头脱落移位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初次输注特殊血制品,输注速度及相关注意事项应先咨询输血
科,明确要求后,再行输注。

9、输注期间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及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生不良反
应,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通知医生遵医嘱执行。

10、有输血治疗的科室,抢救车内应做必要抢救药品准备。

安全输血规范

安全输血规范

安全输血规范概述安全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入体内,达到救治或治疗作用。

安全输血是医疗卫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因此,制定严格的输血规范,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医院输血工作的必要条件。

而规范的血液输注过程,除了可以避免感染、血液逾期等问题,还能极大地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安全输血的前提•医生需判定输血的实施,同时赋予相应的血型鉴定和医疗处置授权。

•输血的血型鉴定必须严格按照A、B、O、AB四大血型进行判断。

•采血时必须遵循清洁无菌原则。

•血液用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

血液贮存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一物一捐、一物一检、一物一用”的原则。

安全输血的操作过程•①润滑钢针或导管。

②用75%酒精棉球彻底擦拭患者所需的静脉区域。

③穿透静脉后将返回的血管内部贴合了50-100毫升的生理盐水。

④在无异样反应时,将新的管套塞住,调整滴速,开始输血。

•注意事项:1.输血时必须由医护人员全程“候观”。

2.输血前必须明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和血液适应症。

3.由监护人员负责录入输血记录表,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即刻停血并采取相应的医疗处置措施。

4.输血过程中,必须保持病人的生命体征的稳定。

安全输血的结束当輸注完畢后,请医生观察病人有无副作用发生,促使他们尽快开展恢復期宣教工作,告诉病人应注意的问题:•睡前等翻身时,配合护士解开管套和拆除输血针头。

•完成输液24小时之后,回到医院进行血液检测。

•在输液过程中,密切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

如感到呼吸急促,胸闷,头疼或闷痛,必须马上告诉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安全输血是医院输血服务中必要的环节,严格制定安全输血规范,选择质量上乘的输血材料与设备,配备专业的输血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处理血液,是保障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

安全输血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安全输血制度是指为了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输血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医疗机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信息核对: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输血的患者与患者本人一致。

(2)血型鉴定: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的血液与患者的血型相匹配。

(3)抗体筛查:对患者进行抗体筛查,排除可能存在的抗体,以避免输血反应发生。

(4)血液质量检测:对输血血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输血血液符合质量标准。

2. 输血操作流程在进行输血操作时,医疗机构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血袋核对:核对输血血袋的标签与患者信息,确保输血血袋与患者一致。

(2)血液配血:按照患者的血型和抗体筛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输血血液进行配血。

(3)血液运输:将配血好的输血血液进行正确的运输,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4)输血操作: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正确连接输血管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5)输血观察: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血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 输血后的处理在输血结束后,医疗机构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输血记录:对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包括输血量、输血时间、患者反应等。

(2)输血反应处理:如果患者浮现输血反应,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包括住手输血、赋予相应的治疗等。

(3)血液废弃处理:对输血过程中未使用的血液进行正确的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

4. 安全输血制度的要求为了确保安全输血,医疗机构需要遵守以下要求:(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输血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做好信息核对工作:在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输血血液的标签,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3)加强血液质量检测:医疗机构需要定期对血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输血血液的质量符合标准。

最新《临床输血安全规范》

最新《临床输血安全规范》

最新《临床输血安全规范》在临床医疗中,输血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技术。

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疗界普遍实施《临床输血安全规范》。

规范的目的- 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程序,确保输血安全;- 降低输血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保证输血过程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规范的内容最新版的《临床输血安全规范》包含以下内容:输血机构管理- 设立输血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更新相关政策和流程;- 安排输血负责人,负责协调输血相关工作;- 建立完善的输血设施和仪器设备,确保输血安全;- 建立质控体系,定期对输血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输血人员管理- 核对输血人员的资质和专业背景,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输血人员的专业水平;- 强调输血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操作规范和遵循规范的要求;-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证输血人员的身体状况符合要求。

输血过程管理- 患者血型鉴定和配血前需进行双人核对,确保输血血液的正确性;- 严格执行输血血液的取、运、输、注等操作流程;- 建立输血记录并进行保留和归档,以供追溯;- 输血后需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处理不良事件。

规范的意义最新《临床输血安全规范》的实施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规范和标准化输血操作,降低输血相关的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同时,它也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种质量管理的手段,促进医疗服务的提升。

作为临床医疗工作者,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遵循《临床输血安全规范》,确保我们的输血服务符合规范要求,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治疗。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

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____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

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____%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____%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9.2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胆红素含量。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输血质量,防止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血活动,包括输血申请、采血、配血、输血及输血后观察等环节。

三、职责1. 医生:负责评估患者输血需求,制定输血方案,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相关风险,并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2. 护士:负责输血前的核对、输血过程中的观察、输血后的护理等工作。

3. 输血科:负责血液采集、检验、配血、储存、分发等工作。

4.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对输血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四、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 输血申请(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填写《输血申请单》,注明输血原因、血型、血液成分、输血量等信息。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内容,确认无误后,将患者信息粘贴于配血管上。

2. 采血(1)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患者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

(2)一人一次一管,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3. 检验与配血(1)输血科接到血样后,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检验工作。

(2)检验结果符合输血要求后,由输血科人员将血液成分、血型、有效期等信息填写于《输血申请单》上。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处理。

5. 输血后观察(1)输血后,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输血部位等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2)如有输血反应,立即采取措施,报告上级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

五、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部门定期对输血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2. 对违反本规范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在输血前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持输血申请单和贴有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信息,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非急症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

应先进行血型鉴定,需要申请输血时再另外采集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对于急症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避免抽错血标本造成重大的输血事故。

血样采集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输血申请单代送交血库,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全名。

配血标本必须是在输血前3天内采集的,超过3天必须重新采集。

取血时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与发血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信息,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制品拒绝领取。

在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需要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异常。

输血时也需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信息,并确认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

血液制剂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30分钟,取回的血液制剂应按照要求在30分钟内输注。

血小板、冷沉淀取回后尽快输注。

暂时不输注的血液应保存于血库输血专用冰箱中。

输血前需要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输注,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输血器。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的输注。

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反应、寒战发热、腰痛血尿、四肢抽搐等。

需要在开始输血前,开始输血后15分钟以内,输血过程中至少每小时一次,输血结束后4小时进行监测。

2023年《临床输血安全操作规范》

2023年《临床输血安全操作规范》

2023年《临床输血安全操作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提高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操作规范将从输血前、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指导。

输血前的安全操作
1. 患者评估: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和适应性,包括身体状况、血型、免疫等级等因素。

2. 血液安全管理:确保血液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血液配型准确,并对血液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保存。

3. 输血适应证:确认患者是否符合输血适应证,在确保患者需要输血的前提下,遵循输血适应证要求。

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1. 输血前核对:医务人员应在输血前对患者身份、输血产品的标签、血液样本进行核对,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2. 输血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 输血速度控制:根据患者的输血反应和耐受情况,合理控制
输血速度,避免输血过快导致不良反应。

输血后的安全操作
1. 输血后监测: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输血反应,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2. 输血记录和报告:及时记录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按规
定的程序进行报告,确保输血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 不良事件的处理:对于出现的不良事件,医务人员应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报告,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以提高输血安
全性。

结论
临床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通过
遵循本操作规范,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输血规范安全制度

输血规范安全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输血安全,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临床用血、输血及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输血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管理、科学规范;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3.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4. 不断提高输血质量,降低输血风险。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输血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第五条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输血科设置以下岗位:1. 输血科主任:负责输血科全面工作;2. 输血科医师:负责输血咨询、病情评估、输血方案制定、输血过程监护等工作;3. 输血护士:负责输血前准备、输血过程护理、输血后观察等工作;4. 输血管理员:负责输血用血的申请、审批、登记、报销等工作。

三、血液管理第七条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发放、输注等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

第八条血液采集单位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血站执业许可证》。

第九条采血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技能。

第十条采血前必须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第十一条采集的血液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十二条血液储存温度、湿度等条件必须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血液发放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第十四条输血科负责血液的接收、储存、发放、输注等工作。

四、输血前准备第十五条患者输血前,医师必须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输血适应症。

第十六条评估患者输血风险,制定输血方案。

第十七条采集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等输血相关资料。

第十八条严格执行输血申请、审批制度。

五、输血过程第十九条输血过程中,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第二十条输血过程中,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第二十一条输血过程中,护士必须确保输血速度、压力等参数符合要求。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范本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范本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范本安全输血是指在输血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措施,避免输血相关的风险和感染的发生。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提高医疗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输血措施和预防输血感染制度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1.输血前准备(1)患者确认:与患者核对相关信息,确保患者身份、血型、血液配型等。

(2)血液筛查:对供血者进行血液筛查,包括血型鉴定、血红蛋白测定、传染病筛查等。

(3)血液保存:确保血液保存和运输的质量,按照规定条件保存血液,并核对血液有效期。

2.输血设备准备(1)输血器具: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输血器具,包括输血管道、输血袋、输血针等。

(2)输血设备检查:对输血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器具完好、无损伤,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输血操作规范(1)消毒操作:对输血部位进行消毒,使用符合规定的消毒液和消毒方式,确保输血过程的无菌。

(2)输血采样:在输血前后,定期进行血液采样,检测血红蛋白、病原体感染等指标,确保输血效果和患者安全。

(3)输血速度: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输血目的,合理控制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不良反应。

(4)观察监测: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4.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监测和记录,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指标。

(2)不良反应处理: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快速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输血、调整治疗方案、给予适当的药物等措施。

5.输血感染预防制度(1)供血者感染筛查:对供血者进行感染筛查,包括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2)血液质量控制:确保血液的质量可靠,定期检测血液相关指标,并设立质控机构进行质检。

(3)输血器官消毒:对输血器官进行规范的消毒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对输血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安全输血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操作技能。

输血安全规范制度

输血安全规范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输血安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涉及输血工作的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输血安全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确保输血工作质量。

第二章输血前准备第四条输血前,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输血史等,并进行必要的体检和检查。

第五条患者同意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目的、方法、风险及注意事项。

第六条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关于输血申请的规定,对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输血申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七条输血科(血库)应根据临床输血申请,提前做好血液准备,确保血液质量。

第八条输血科(血库)应定期对血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输血过程第九条输血前,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身份、输血申请、血液标签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第十条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一条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二条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期更换输血器,确保输血安全。

第十三条输血结束后,医护人员应观察患者输血反应,并做好记录。

第四章输血后管理第十四条输血后,医护人员应继续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做好输血记录,包括输血日期、时间、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反应等。

第十六条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后注意事项,如出现输血反应应及时就诊。

第十七条输血科(血库)应定期对输血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查找不足,持续改进输血质量。

第五章输血质量控制第十八条本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输血工作质量。

第十九条输血科(血库)应严格执行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发放等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血液质量。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医护____人至床旁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采血。

5、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6、护士采集标本并经____人核对签名确认后,由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7、输液科血液准备好后,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凭《领血证》到输血科领取血液,采用冷链密闭式转运。

8、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并做好签字交接工作。

9、输血时应挂上具有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10、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上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11、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将血袋放入专用的单独存放的黄色垃圾袋中,及时送输血科保存。

12、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认真填写《输血护理记录单》。

13、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二)____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因失血或血液疾病引起的生命危险。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传染疾病和过敏反应等。

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细则范文(3篇)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细则范文(3篇)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细则范文一、引言输血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医疗技术,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进行输血操作对于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医院输血工作,制定本操作细则范本,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医疗设备的功能完好,如输血泵、输液管路等应定期检查并标识合格。

2. 配备充足的输血用血液制品,确保血库库存充足并符合质量要求。

3. 所有参与输血操作的医务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4. 注册或登记输血相关信息,包括输血血液制品信息、输血医务人员信息、受血者信息等。

三、输血操作流程1. 核对患者身份a. 与患者或其家属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必要信息,确保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b. 与体检科核对患者的体检报告,确保患者的血型和体检结果符合输血要求。

2. 核对输血用血液制品a. 核对输血用血液制品的标签信息,包括受血者姓名、受血者血型、血袋编号、血制品名称、血制品批号等。

b. 与受血者本人核对血袋标签信息,确认核对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c. 核对输血用血液制品的有效期,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3. 准备输血设备a. 打开输血设备包装,检查输血管路是否完好无损。

b. 严禁使用已超过有效期的输血设备,确保输血设备的洁净和安全。

4. 建立静脉通路a. 选择合适的输血静脉通路,如静脉输液针、导管等。

b. 采用无菌技术建立静脉通路,并固定好输液针或导管,避免滑脱和感染。

5. 输血操作a. 进行滴速试验,根据患者耐受状况确定输血速度。

b. 连接输血管路和输血泵,严禁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输血管路。

c.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生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d. 输血过程中记录输血的时间、速度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等重要信息。

6. 输血结束a. 输血结束后,及时停止输血泵,并关闭输血管路,避免血液外溢和感染。

b. 停止输血泵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液体补充,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三篇)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三篇)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安全输血措施是指在输血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输血安全,预防输血感染制度则是指为减少输血感染风险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

以下是相关的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内容:1. 血液筛查与血型鉴定:在进行输血前,应与献血者进行详细询问,进行一系列检测,包括传染病标志物筛查、血型鉴定等,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2. 一次性使用器械:输血时要使用一次性的医疗器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输血前核对:在输血前核对献血者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血型等,确保输血的正确性。

4. 适当选择输血方法:根据患者需要选择适当的输血方法,如全血输注、红细胞悬浮液输注等,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感染风险。

5. 安全配血:进行配血时,要严格按照血型配血规则进行,确保输血安全和免除输血的不良反应。

6. 输血前血液备样:在输血前提取患者的血液备样,用于后续的质控与追溯。

7. 输血监测与评估:在输血过程中要进行监测与评估,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输血反应的观察与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8. 抗感染预防: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要进行适当的抗感染预防,减少输血感染的风险。

9. 进行输血知情同意:在进行输血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获取其知情同意,了解输血的风险和效益。

10.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在进行输血操作时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准确性。

总之,通过以上的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可以有效减少输血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二)是指在进行输血操作时,为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在执行输血操作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制度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防止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1. 预先筛查献血者:确保献血者没有潜在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禁忌症,例如艾滋病、丙型肝炎等。

2. 血型鉴定和配血: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受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并进行配血。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要求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要求

一、引言输血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抢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输血安全,避免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前管理要求1. 申请输血前,医护双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做交叉配血试验。

2. 护士凭取血通知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签名,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

3.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如有疑问,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4. 评估静脉穿刺有困难的患者,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再到血库取血。

血液一经启封不可再退回血库。

5. 输血前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如遇特殊情况(患者体温高、心率快等)先征求医生及检验科老师意见再进行取血。

6. 输血前将血袋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含钙药品、酸性及碱性药品等),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

三、输血过程中管理要求1. 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或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并双签名。

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3.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上级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

5. 输血过程中,如发现血液变质、污染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将情况报告上级部门。

四、输血后管理要求1. 使用完的血袋用双层黄塑料袋捆扎,连同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一同及时送到输血科保存24小时。

2. 输血查对制度:(1)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及血袋有无破裂。

(2)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

五、附则1.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输血工作。

输血安全管理规范

输血安全管理规范

输血安全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规范医院内输血操作流程,确保输血安全,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以及国际输血安全管理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与输血相关的临床科室、临床试验室、输血科、药学科、感染掌控科等。

第三条领导责任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输血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确保本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输血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四条管理实施原则1.输血管理严格依照医嘱执行,确保患者知情同意,并有合法有效的输血适应证。

2.输血前须进行临床及试验室检查,风险评估合理,推断是否适合输血。

3.输血前进行双人核对,确保血液品种、数量、标签与医嘱全都。

4.输血过程中,要有专人全程监护,记录输血认真过程。

5.输血后要进行相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第五条质量管理原则1.输血科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

2.输血品质管理应遵从国家相关标准,确保输血品质符合规定。

3.输血设备应定期维护、检修和验收,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4.输血试剂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试剂质量可靠。

第六条安全管理原则1.输血环境要保持干净、无菌,严禁污染和交叉感染。

2.输血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无菌原则操作,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3.输血操作要规范、严密,杜绝错血、漏血等事故的发生。

4.输血过程中要定期对输血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5.患者接受输血前,要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安全。

第三章输血管理的具体措施第七条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医生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明确输血适应证,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治疗目的和风险。

2.医生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输血可能显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监测要求。

3.临床试验室应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的输血适应性。

4.输血科负责人要保证所使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符合质量标准,确保血品质量可靠。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一、概述安全输血是指将血液和血液制品输输注给患者时,遵守一系列操作规程,保证输血的安全性,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以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二、操作流程1.审核根据患者的输血指征,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并开具相应的输血申请单。

护士根据申请单审核患者的个人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以及输血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2.采集标本护士在执行无菌操作并佩戴好个人防护措施后,采集患者的静脉全血标本,在标本瓶上正确标记患者的姓名、年龄、病区、病床号、采血时间等信息。

3.交叉配血将采集的标本送到血库进行交叉配血。

在交叉配血过程中,护士需注意确定患者的血型与所需输血血液的血型匹配,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获取血液5.核对6.准备输血将取得的血液悬挂在输血架上,打开滴速器,调整输血的速度,通畅输液管路,并在输血的同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输血记录单上,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等信息。

7.输血观察在输血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8.完成输血输血结束后,将输血管路与患者解开,并予以处理。

记录输血结束的时间、输血量以及输血反应的情况等。

将输血记录单整理完善,并存档。

9.输血评估输血后,护士需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评估,包括观察是否出现输血反应的症状、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结果的变化等。

三、操作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护士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并佩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无菌操作在进行采血、取血液以及开启输血包装等操作时,护士必须进行无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3.双人制度在核对输血信息、取血液和输血的过程中,护士应尽量采取双人制度,互相协助核对、避免疏漏。

4.注射速度控制护士要控制输血的速度,遵循医嘱中的要求。

过快的输血速度可能导致患者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5.输血观察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安全输血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引言概述:安全输血制度是指为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减少输血相关风险、提高输血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安全输血制度的内容。

一、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1 完善的输血申请和审核流程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输血申请和审核。

这一流程包括患者信息的录入、输血指征的确认、输血血液制品的选择等。

通过严格的审核,可以避免输血不必要的风险和浪费。

1.2 安全的血液采集和标本处理为确保输血血液的质量,采集血液样本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

医务人员应佩戴手套、消毒皮肤,并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具进行采集。

采集后,还需要正确标记标本,避免混淆和错误。

1.3 完善的血型鉴定和配血流程输血前,需要进行患者的血型鉴定和配血。

医务人员应使用可靠的血型鉴定试剂和设备,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在配血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型和抗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血液制品,以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二、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控制2.1 确保输血血液的正确配送和储存输血血液在配送和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

医务人员应确保输血血液在正确的温度下储存,并在输血前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2.2 严格的输血操作规范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输血速度、输血血液的预热和过滤等。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3 输血反应的处理和报告在输血过程中,患者可能浮现输血反应。

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反应,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对于严重的输血反应,还需要启动输血事故应急预案,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输血后的监测和随访3.1 输血后的观察和监测输血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输血反应的观察。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3.2 输血后的相关检查和评估输血后,医务人员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包括血红蛋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输血规范
1、输血器选择:输注血液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输血器。

2、血制品: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储存。

输血前将血
袋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3、输注要求: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
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
盐水冲洗输血器,在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4、输血速度:全血或红细胞应在离开冰箱后30min后开始输注,
正常情况下一袋血(2U)须在4小时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
要适当缩短时间);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建议一个治疗量
的单采血血小板要在30min内输完)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咨询输
血科。

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速度好不超过20
滴/min观察15分钟后如患者无输血反应,调节滴速至40-60滴
//min),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特殊情况遵医嘱执
行。

5、血液加温: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

6、药物禁忌:血内不得加入任何药物。

7、静脉通道观察:保持血液输注通畅,防止输血管道扭曲,受压;
当出现针头脱落移位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初次输注特殊血制品,输注速度及相关注意事项应先咨询输血
科,明确要求后,再行输注。

9、输注期间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及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生不良反
应,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通知医生遵医嘱执行。

10、有输血治疗的科室,抢救车内应做必要抢救药品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