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看陈子昂的文学批评标准
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看陈子昂的文学批评标准郭慧中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475001摘要:陈子昂在中国文论史上是一位关键性的人物。
在其文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他提出了“风骨”与“兴寄”这两条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批评标准。
本文将分析他在其文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与“兴寄”这两条文学评价标准。
关键词: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风骨兴寄陈子昂在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高度赞美陈子昂的诗歌创作“一扫六代之纤弱”的创新精神,其友人卢臧也以“卓立千古,横制颓波”高度评价陈子昂在改变前朝诗歌绮靡风貌,开创唐代诗歌新风貌中所作出的的首创性贡献。
金人元好问更是在《论诗绝句》中将陈子昂改革唐代诗风的功绩提到与范蠡平吴同样的高度,充分肯定其在诗歌革新中所作的“横制颓波”的伟大功绩。
由此可见,陈子昂无疑是诗风从纤巧富丽到刚健明朗的转向中一个极为关键的风向标。
促使陈子昂改革前朝不良诗风,将唐代诗歌引入盛大气魄的动力正是其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文学批评标准。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不过短短一百七十多字,但是却承载了陈子昂全部诗论之精髓。
陈子昂在这篇小序中完成了对前朝文风的准确评价,并且简明扼要地提出两条诗歌的评价标准,即“风骨”和“兴寄”。
一、风骨在《修竹篇序》中,陈子昂明确地提出以风骨作为衡量文学的一条重要标准,具有提倡诗歌风格转向的重要意义。
然而,在这篇文论中,陈子昂对风骨的具体标准并没有详细的说明,只是在评价东方虬的《咏孤桐篇》中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四句话描述了他所认为的具有风骨的作品所带给人的直观感受。
然而,从他以风骨标准对前代诗文的轩轾中,我们依然可以窥探出陈子昂所谓的“风骨”的标准。
《修竹篇序》之伊始,一句“文章道弊五百年矣”就足以窥探出陈子昂复兴诗歌之道的强烈愿望。
在陈子昂的观念中,诗歌自汉魏之后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到了齐梁年间诗歌更是呈现出“彩丽竞繁”的弊病。
唐代文学批评
第四章唐代文学批评第一节陈子昂《与左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题解:陈子昂生平:661-702年,活了41岁,四川射洪县人,李白的老乡,父博学轻财、好文,子昂仗气任侠,18岁才立志读书,几年之间便“经史百家,罔不该览”,24岁中进士。
高宗死后,武则天准备把高宗陵建到西安,陈子昂上书反对,武奇其才,让他做麟台正字,管国史著作,后任拾遗,清要之职。
从24-39岁的15年中,大部分在朝庭做官,这都是在武则天当政年间。
从其表章奏文看,他政治观点主要是省刑、薄赋、节用、任贤等观点,陈还喜欢求仙访道。
他曾真诚拥护武则天,也一度得信任。
但又对武则天的一些政策不满,如黩武战争、用酷吏等。
陈一生政治道路坎坷不平,曾两度从军,到大西北边境想建功立业,但常与主将意见不合。
如第二次与武攸宣不合,建议自己带一万人为前部,武不用他。
陈曾两次被关于狱中,702年被县令段问抓去,要他出钱,他交了20万缗还不行,死于狱中,现在史学家研究认为是武三思指使的县令所害。
陈子昂由于一生生活于武则天时代,后人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对李唐不忠,清代王士祯骂他是“无忌惮的小人”,有人认为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对武则天功过认识很清,这主要是文革前的评价,范文澜说“褒贬任声,抑扬过实”。
陈子昂在政治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政见也无新意和建设性,其贡献主要在于文学方面,从理论至实践反对当时诗风,提倡革新,第一个打起文学革新的旗帜,是转变一代诗风的开路人,其诗歌和理论主张在当时诗坛产生巨大影响。
《新唐书》说“子昂所论著,当时以为法”,这一点刘勰、钟嵘等都比不上他,李、杜、白、韩、柳等都受其影响,诗文中对他表示敬意。
陈子昂有文集十卷,其中诗二卷,126首,以古体诗多,偶尔夹有律句,最著名的是感遇诗、《登幽州台歌》,文八卷。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陈子昂赠诗《修竹篇》前的序言,诗是赠给东方虬的,左史,官名,左史记事,右史记言。
东方虬是武则天时代的诗人,《全唐诗》选诗四篇,时有名气,武则天召臣子作诗,东方虬最先交,赋赠其锦袍,后看宋之问诗写得更好,武又夺袍以赠,因为东方写古诗,讲究兴寄,宋写近体诗,武则天喜近体诗。
《修竹篇》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
《修竹篇》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修竹篇》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修竹篇》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全诗造境壮美,基调乐观豪放,语言质朴明快,洋溢着一股爽朗阳刚之气,大有建安诗人的遗风。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修竹篇》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修竹篇》陈子昂唐诗全诗赏析篇1修竹篇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间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斲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赏析】这首《修竹篇》原诗前有一段近一百八十字的《序》文。
它简炼概括地阐述了诗人倡导诗歌革新的主张,指出齐梁诗风的痹病就在于“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号召诗人们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创作内容充实,具有“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特色的诗篇。
全篇共三十六句,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前十八句,主要介绍修竹的生长环境和优良质地。
首二句,形象地概括了这一立意。
“南岳”,即著名的五岳之一衡山。
品质优良的修竹“龙种”产于此地。
名山与物华聚集,一开篇就令人神往不已。
“孤翠郁亭亭”,既从形色两方面描绘了修竹优美动人的姿态,也颂扬了它的卓然不群。
衡山是万木葱笼的,但是,在诗人看来,它们与修竹相较,却有所逊色,所以特意以“孤翠”二字,以显其精。
接下去,诗人分别写了修竹生长的自然条件和品性。
“峰岭上崇崒”以下八句,紧承首句,描绘了修竹“生南岳”的情景。
上有崇山峻岭,下有涧溪烟雨,突出了处境的幽僻;夜闻鼯叫,昼听泉鸣,渲染了四周的清静;春风舒缓,白露清凉,更衬出了氛围的洁净。
03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子昂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征西北。
万岁通天元年(696),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致使其冤死狱中。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
今存《陈伯玉文集》是经后人重编的。
东方公足下:“东方公”,指东方虬。
东方虬,武则天时为左史,生平不详。
“足下”,敬称。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文章道弊”,文章之道败坏、衰落。
“文章”,这里侧重指诗歌。
“五百年”,从下文“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看,陈子昂认为,文章之正道从西晋开始衰落。
西晋初年至陈子昂生活的武则天时代计四百多年,“五百年”是举其成数。
汉魏风骨,“汉魏风骨”,刘勰称“建安风骨”,钟嵘称“建安风力”,指建安文学所代表的汉魏诗文内容充实、悲凉慷慨,刚健清新的文学风格。
晋宋莫传,这句是说,从晋以后,“汉魏风骨”即没有再传下来。
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文献有可征”,是说从保留下来的诗文还可以了解“汉魏风骨”。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彩丽竞繁”,竞相追求“彩丽”之繁密。
“彩丽”,指诗歌辞采(辞藻、对仗、音韵、典故、句式)之华丽。
“兴寄都绝”,根本就没有“兴寄”。
“兴”,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兴者,起也”,指自然景物的变化感动人心,使人情感激荡,并产生做诗的冲动;二,“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指诗歌的艺术美对读诗人的感发作用;三,指作为诗歌表现手法的“兴”。
“寄”,寄托,指诗歌通过写景、叙事所表达的作家的思想感情。
“兴寄”,这里侧重指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作者的真情实感。
(完整版)赏析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赏析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
诗人,唐诗革新的先驱者。
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任麟台正字,再迁为右拾遗,因此后世称为陈拾遗。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代颇有影响。
他主张汉魏风骨,提倡风雅比兴。
其诗风高昂清峻,雄浑苍凉,语言深沉质朴。
代表作有《感遇》诗38首、《登幽州台歌》等,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
有《陈拾遗集》传世。
东方公1足下2:文章道弊五百年矣3。
汉、魏风骨4,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5。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6竞繁,而兴寄7都绝,每以永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8也。
一9昨于解三10处,见明公《咏孤桐篇》11,骨气端翔12,音情顿挫13,光英朗练14,有金石声15。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16。
不图正始之音17复睹于兹18,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19。
解君20云:“张茂先21、何敬祖22,东方生23与其比肩。
”仆亦以为知言也。
故感叹雅制24,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注释】1.东方公:指东方虬,公,是对东方虬的敬称。
东方虬,武则天时为左史,当是陈子昂的朋友辈,生平不祥。
2.足下:敬称,称对方。
古人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称“足下”,后专用于同辈之间的敬称。
3.文章道弊五百年:道弊,这里指做文章的道理败坏了。
五百年,从西晋初年至陈子昂生活的武则天时代计四百多年,五百年是大约言之。
4. 汉、魏风骨:作者认为汉魏诗文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清新的风格骨力。
5. 文献有可征:意谓从存留下来的诗文可以得到证明。
6.彩丽:谓诗文讲究文采华丽。
7.兴寄:比兴寄托。
8. 耿耿:心中不安、放心不下的样子。
9. 一:在这里有语气转折的意思。
10. 解三:生平履历不详,当与陈子昂、东方虬文诗友。
11. 明公《咏孤桐篇》:明公,对东方虬的敬称。
《咏孤桐篇》,东方虬所作诗篇,原诗已佚。
12. 端翔:内容端直,气韵飞动。
中国古代文论-填空题
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唐宋部分笔记
《古代文论名篇详注》唐宋部分学习笔记一、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1、“兴寄”和“风骨”说答:这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2、陈子昂的风骨说的内涵是什么?答: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
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
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
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3、陈子昂的“兴寄”说的内涵是什么?答: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
“兴寄”的一般概念是托物寄兴,抒写情性,但把它与陈子昂关于恢复正始之音的主张联系起来理解,提倡“兴寄”,就是要恢复正统儒家诗论所强调的“言志”的传统。
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4、陈子昂的“兴寄”和“风骨”说对后世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陈子昂的代表诗作《感遇》三十八首和著名的短诗《登幽州台歌》都是体现他的诗歌理想的兴寄深远、风清骨峻之作。
他的诗歌理论,加上他的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以来齐梁余风的影响,揭开了唐诗革新的序幕,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代诗歌创作高潮。
他的“兴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
陈子昂的友人卢藏用说:“道(按指诗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
……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金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八说:“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唐宋文学复习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填空选择1、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中,正面提出他的诗歌革新主张。
2、“文章四友”是指、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
3、提出诗歌的“风骨”、“兴寄”说的是陈子昂。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王昌龄。
6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7、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孟郊。
8、〒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小谢”指—谢眺_。
9、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
10、李贺《雁门太守行》表现大兵压境:“黑云压城城欲摧_,甲光向日金鳞开。
11、律诗是在_沈佺期、宋之问的手中定型。
12、“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出自秦观的《踏莎行》。
13、温庭筠词最显著的特征是秾艳香软。
14、“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
15、五代词有两个创作中心,一为—西蜀_,一为南唐。
16、“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17、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有高适、王昌龄、岑参。
1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评价李白的。
19、宋初诗坛的代表除了香山派、晚唐体之外还西昆体。
20、词的兴起,以及某些具体格律和修辞特征的形成,与—娱乐_有关。
21、“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作者是欧阳修。
22、李白用“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美唐代诗人_孟浩然_。
23、杜甫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见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
24、白居易的讽谕诗往往“卒章显其志”,如《轻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25、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是西昆体。
26、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27、苏轼的思想主要表现是外儒内佛_。
28、大历诗风,指的是_大历_至—贞元_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读后感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读后感
嘿呀,读完这篇序,就像在文学的竹林里溜达了一圈,还挺有意思的。
首先呢,这序一上来就给人一种很有格调的感觉。
感觉作者就像一个竹林里的大侠,站在那一片挺拔的修竹之间,开始讲述他的文学“武功秘籍”。
他提到的“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就像是在说以前江湖上那些绝世武功到后来都快失传了,这让我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没了呢?就好比是现在突然发现某种超酷的传统手艺没人会了一样。
然后说到那种追求绮丽的文风的时候,我就仿佛看到一群人穿着花花绿绿、花里胡哨的衣服在那晃悠,表面看着挺热闹,可实际上没啥真本事。
这就像有些网红店,装修得超级华丽,但是东西却不咋好吃。
而作者倡导的汉魏风骨,就像是那些朴实但超级有内涵的老店,可能店面不起眼,但是东西那叫一个地道。
再说说他推崇的那种刚健有力的文风,我觉得这就像是武林高手打出的刚猛拳风。
每一句话都有着自己的力量,能直直地打进你的心里。
而且文中那些对修竹的描写,感觉竹子都不是普通的竹子了,而是带着文人的气节,就像一个个站得笔直、坚守原则的君子。
从这序里,我还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好文章的那种渴望。
他就像是在文学的海洋里找宝藏一样,想要找到那些有着真正价值的作品。
我觉得咱们现在也应该这样,别老是看那些浮于表面、没有营养的文字,得去挖掘那些像汉魏风骨一样有深度、有力量的好东西。
这篇序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有内涵、更有力量的文学世界的大门,让我想一头扎进去,好好感受感受那个充满魅力的文学江湖。
古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翻译赏析
古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翻译赏析《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
其古诗全文如下: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逝,三山游玉京。
【鉴赏】先鉴赏序文。
这首诗的序文是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论,也是陈子昂对自己创作体会的总结,是他诗歌创作的理论纲领。
陈子昂以汉魏诗歌为高标,痛责晋宋以来的浮靡文风,感叹“风骨”和“兴寄”的失落。
令他惊喜的是,东方虬《咏孤桐篇》竟使汉魏诗歌的“风骨”与“兴寄”重新得到复归。
他盛赞这篇作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可谓风骨朗健的佳作。
陈子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遂挥毫写下《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寄赠给东方虬。
可惜,东方虬的《咏孤桐篇》今已失传,但从陈子昂的行文来看,那自然是他诗作的同调,而且,陈子昂用以赠答的《修竹篇》的确也是一篇“风骨”与“兴寄”兼备的作品。
风骨和兴寄是唐诗两个重要的质素,也是后人评论唐诗的两个重要范畴。
陈子昂所倡导的“风骨”虽然借自六朝人的成说,但又有他自己新的内涵,是指旺盛的气势与端直的文词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那种昂扬奋发、刚健有力的美学风格。
陈子昂所高标的“建安风骨”,恰是六朝浮靡诗风的缺失,因此,这对于扭转六朝以来柔弱、颓靡的文风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尤其对于树立唐诗那种昂扬奋发的气度和风范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子昂所标举的“兴寄”也是来源于前人主要是汉人“美刺比兴”的观念,其含义就是指诗歌的比兴寄托。
这也的确切中了六朝诗歌工于体物、专有形似的弊端。
更值得指出的是,陈子昂“风骨”与“兴寄”并举,对唐诗未来的发展,比如实现由风骨向兴寄的“战略转移”,也埋下了伏笔。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原文及翻译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原文及翻译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查字典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原文,《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原文翻译,《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语文网。
一、《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原文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
”仆亦以为知言也。
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二、《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原文翻译龙种生长在南岳衡山,孤傲的翠竹茂盛高耸。
上面是峰岭高峻挺拔,下面有烟雨幽暗朦胧。
夜里听到飞鼠的叫唤,白天乱耳有山泉淙淙。
春日和风正舒缓荡漾,洁白露水已清凉晶莹。
哀厉声响如击钟鸣奏,深密色泽被霜雪滋润。
岁寒天冷草木苦霜雪,修竹的光彩犹自青青。
难道不饱尝凝冻凛冽?羞与春天的树木争荣。
春天的树木有盛有衰,它的节梗却从不凋零。
初衷本愿与金石同类,永远保持本性的坚贞。
没曾想会有伶伦先生,吹奏它学那凤凰之声。
于是与云和之瑟配合,设乐合奏在九天之庭。
美妙乐曲正千变万化,箫韶一曲也九奏而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唐【圣才出品】
第4章唐4.1复习笔记一、《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方面,初步有所革新,但自觉地提出比较明确的文学主张的,是从陈子昂开始。
1.陈子昂诗歌理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一个纲领。
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陈子昂着重提出“风骨”和“兴寄”两个问题。
(1)陈子昂的“兴寄”说①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
“兴寄”,是“托物起兴”、“因物喻志”的表现方法。
②陈子昂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2)陈子昂的“风骨”说①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
他的“风骨”内涵,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
也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②陈子昂自己的《登幽州台歌》就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2.陈子昂对齐梁诗歌的批评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1)“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
(2)“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缺少那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风骨强劲的作品。
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的弊端,击中了要害。
3.陈子昂主张继承“汉魏风骨”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作者主张继承“汉魏风骨”。
他的创作也实践了这一主张,影响了同时的张九龄等人,到李白、杜甫,则更高地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后来,白居易、元稹等人进一步开展新乐府运动,从理论上、实践上总结发扬进步诗歌理论的传统,把唐代诗歌推向更大的繁荣。
4.陈子昂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影响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自觉的倡导者。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的诗学观
陈子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在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歌。
这些诗歌表达了他对诗学的理解和看法。
在陈子昂的看来,诗歌是一种精神的表达方式,它是人类智慧和精神的体现。
他认为,诗歌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心灵的写照。
因此,诗歌应该具有真实性和真情实感,而不应该被当作是装饰或华丽的文字。
陈子昂还强调了诗歌的艺术性和规范性。
他认为,诗歌应该遵循一定的艺术原则和规范,以保证诗歌的质量和完美性。
但是,他也认为,诗歌不应该过于束缚,应该允许诗人的创造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
总的来说,陈子昂在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表达的诗学观强调了诗歌的真实性、艺术性和规范性,为中国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原文及翻译译文1、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原文及翻译译文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原文及翻译陈子昂原文: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7,彩丽竞繁8,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相视而笑孔。
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
”仆以为知言也。
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篇,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译文:东方公足下:为文之道败坏已经五百年了。
建安风骨,到晋、宋时期已无人继承,然而从文献资料上是可以考察的。
我曾在空闲时阅读齐、梁时期的诗歌,那时都争相追求华丽繁富的辞藻,用比兴手法以寄托情志的情况全没有了,常常因此长叹。
想到古人有兴寄之作便时常担心诗歌会不断衰落,象风诗、雅诗那样的诗歌不再出现,因而对此常感不安。
前些日子在解三那里见到你所写的《咏孤桐篇》,内容健康充实、气势飞动,音调、感情有抑扬起伏,富有文采而又明白简练,掷于地会发出钟磬般的声音。
因而读后使人心明眼亮,郁结的感情得以发抒。
想不到正始诗歌的韵味,在这里又重新看到,真可使建安彼引看着感到高兴。
解三说:“象张茂生、何敬祖这些著名,东方生是可以同他们并驾齐驱的。
”我认为这是有见识的言论。
因感叹您这篇高雅的创作,所以我也写了一首《修竹诗》,倘有理解我的人便可传给他看。
2、《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译文《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张岱夜航船序明·张岱原文: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
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
故道听途说,只辨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古诗文系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赏析:
陈子昂所标举的“兴寄”也是来源于 前人主要是汉人“美刺比兴”的观念,其 含义就是指诗歌的比兴寄托。这也的确切 中了六朝诗歌工于体物、专有形似的弊端。 更值得指出的是,陈子昂“风骨”与“兴 寄”并举,对唐诗未来的发展,比如实现 由风骨向兴寄的“战略转移”,也埋下了 伏笔。
古诗文系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译文:
龙种生长在南岳衡山,孤傲的翠竹茂盛高 耸。 上面是峰岭高峻挺拔,下面有烟雨幽暗朦 胧。 夜里听到飞鼠的叫唤,白天乱耳有山泉淙 淙。 春日和风正舒缓荡漾,洁白露水已清凉晶 莹。 哀厉声响如击钟鸣奏,深密色泽被霜雪滋 润。 岁寒天冷草木苦霜雪,修竹的光彩犹自青
古诗文系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古诗文系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注释:
33.学凤鸣:《汉书·历律志上》载:伶 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 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 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 为六,雌鸣亦六”。从而,发明了黄钟十 二律。 34.云和瑟: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统称。 35.箫韶:泛指美妙的仙乐。九成:犹九 阕。乐曲终止叫成。
古诗文系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 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 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 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 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 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 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 安作者相视而笑。
古诗文系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陈⼦昂《与东⽅左史虬修⽵篇序》原⽂注释赏析译⽂摘要:陈⼦昂《与东⽅左史虬修⽵篇序》原⽂|注释|赏析|译⽂陈⼦昂《与东⽅左史虬修⽵篇序》原⽂|注释|赏析|译⽂东⽅公⾜下2:⽂章道弊五百年矣3。
汉魏风⾻4,晋宋莫传5,然⽽⽂献有可征者6。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7,彩丽竞繁8,⽽兴寄都绝9,每以永叹10。
思古⼈常恐逶迤颓靡11,风雅不作12,以耿耿也13。
⼀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14,⾻⽓端翔15,⾳情顿挫16,光英朗练17,有⾦⽯声18。
遂⽤洗⼼饰视,发挥幽郁19。
不图正始之⾳20,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笑孔21。
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与其⽐肩。
”22仆以为知⾔也23。
故感叹雅制24,作《修⽵诗》⼀篇,当有知⾳以传⽰之25。
【注释】 1东⽅:指东⽅虬(qiu 求),陈⼦昂的诗友。
左史:官名。
东⽅虬于武则天时任左史。
修⽵篇,陈⼦昂写给东⽅虬的诗篇。
本⽂即这篇诗前的⼩序。
2公:⾜下,都是对⼈的尊称。
3⽂章:泛指诗歌、散⽂。
道,此指为⽂之道。
弊,败坏。
五百年,⾃晋⾄陈⼦昂⽣活的初唐为四百多年,这⾥是举其成数说的。
4汉魏风⾻:就是指建安(汉献帝年号)风⾻。
建安时期的⽂学以诗歌成就为最⾼,不少作品都能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精神,反映出社会的真实⾯貌,有的表现出对理想⽣活的追求。
情调慷慨悲凉,语⾔质朴刚健,这种特⾊被后⼈称为“建安风⾻”。
风⾻,诗歌创作中内容与形式统⼀以后所表现出的艺术⼒量。
5 宋:南朝刘宋王朝。
6 ⽂献:图书资料。
征:证明,查考。
7 仆:⾃⾝谦称。
齐梁:南朝的两个朝代名。
8 彩丽竞繁:竞相追求华丽、繁富的辞藻。
9 兴寄:指⽤⽐兴⼿法寄托情志,写出有深刻内容的诗⽂。
10 每:常常。
11逶迤(yi移)颓靡:不断衰落。
逶迤,曲折延续不断的样⼦。
颓靡,衰败萎靡。
12 风雅:指《诗经》中的风诗、雅诗,这⾥⽤作优秀诗歌的代称。
作:兴起。
13 耿耿:不安的样⼦。
14 ⼀昨:前些⽇⼦。
唐代文学批评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庾信文章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觉前贤畏后生。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基本内容: 一、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的积极社会作用。 二、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 精神。 ☆“救济人病”:要求诗歌能反映人民疾苦,使 百姓的病痛“稍稍递闻于上”,让最高统治者 有所了解。 ☆“裨补时阙”:要求诗歌能揭露时政的弊端, 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促使他们进行必要的改革。
司空图的诗歌理论
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以诗歌意境为中心。 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 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的 诗歌美学范畴。 在钟嵘论诗歌“滋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了诗歌的“味外味”问题。 ☆“文之难,而诗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 《与李生论诗
☆《与极浦书》:“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 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 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 美,似虚而实,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故可望 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这种诗歌意境在有形的具体的情景描写之外, 还能借象征、暗示创造一个无形的、虚幻的、 存在于人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
(《原道》)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进学解》)
明确提出文以明道、注重实用的思想 ☆《争臣论》:“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 得其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 利,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 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 言蔼如也。”(《答李翊书》)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原文及翻译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原文及翻译《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
”仆亦以为知言也。
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注释】注释东方左史虬:东方虬,武则天时为左史,当是陈子昂的朋友辈,生平不详。
东方公:对东方虬的敬称。
足下:敬称,称对方。
古人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称“足下”,后专用于同辈之间的敬称。
文章道弊五百年:道弊,这里指做文章的道理败坏了。
五百年,从西晋初年至陈子昂生活的武则天时代计四百多年,五百年是大约言之。
汉魏风骨:作者认为汉魏诗文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清新的风格骨力。
文献有可征:意谓从存留下来的诗文可以得到证明。
彩丽:一作“采丽”,谓诗文讲究文采华丽。
兴寄:比兴寄托。
耿耿:心中不安、放心不下的样子。
一:在这里有语气转折的意思。
解三:生平履历不详,当与陈子昂、东方虬为诗友。
明公《咏孤桐篇》:明公,对东方虬的敬称。
《咏孤桐篇》,东方虬所作诗篇。
端翔:内容端直,气韵飞动。
骨气端翔:指《咏孤桐篇》具有风骨之美。
音情顿挫:音韵与感情都有抑扬顿挫之美。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读后感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读后感篇一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读后感哇塞,读完《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我这心里头啊,真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呐!这文章,初读的时候,可能觉得有些晦涩难懂,可细细琢磨,却发现其中大有乾坤。
作者那独特的见解,就像一道闪电,猛地劈开了我脑海中的混沌。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一篇老掉牙的文章,有啥好研究的?但我觉得吧,这可真是大错特错!它里面蕴含的思想,放在今天,也丝毫不过时。
就说那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作者强调要有风骨,要有真情实感。
这让我不禁想到现在的一些诗歌,哎呀,那叫一个空洞无物,纯粹是为了堆砌词藻而写,简直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嘛!再看看作者所处的时代,也许那时候的条件比不上现在,可他们对于文学的追求和热爱,那是没得说。
我就在想,我们现在啥都有了,反而有时候写不出好东西,这到底是为啥呢?我觉得吧,可能是我们的心太浮躁了,被各种各样的诱惑迷了眼,没法像古人那样静下心来,好好琢磨。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好作品,不是靠华丽的外表,而是靠内在的灵魂。
就像一个人,长得再好看,没有内涵,也不过是个空壳子。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篇二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读后感嘿,朋友们!读完《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我可真是感触颇深啊!一开始,看到这长长的题目,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结果一读,哎呀妈呀,真香!这文章里说的那些关于诗歌的道理,我觉得就像是给我这个在文学海洋里迷茫漂泊的小船,点亮了一盏明灯。
你们想啊,现在到处都是所谓的“诗”,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有几个?也许,就是因为大家都忘了这文章里强调的“风骨”和“兴寄”。
我就在想,要是古代的那些大诗人看到咱们现在的一些诗,会不会气得跳脚?说不定会说:“这都啥玩意儿啊!”哈哈,开个玩笑。
不过说真的,这让我反思自己平时的写作。
我是不是也为了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是不是也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可能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写得还不错,可跟这文章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东方公:对东方虬的敬称。东方虬,陈子昂之友,武则天时曾为左史,生平履历不详。文章道弊五百年:意谓文学创作衰弊很久了。五百年,约指西晋至唐代初年。汉魏风骨:意指汉末建安、曹魏正始年间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慷慨苍凉的艺术风骨,与所谓“建安风骨”意思相同。晉、宋莫傳:意谓晋宋间的诗文缺少建安风骨。可征:征同证。可征,即可证,可以证明、证实。彩麗競繁:意谓文学作品都过分地讲究美丽的文彩。兴寄:指诗文中的比兴寄托。興寄都絕,意谓齐梁间诗文创作缺少诗人感情的比兴寄托。每以永嘆:常常感叹、叹息。逶迤頹靡:意谓沿袭颓废靡丽的文风。風雅不作:意谓《诗经》“风”、“雅”那样的诗歌作品不再出现,“风”、“雅”的优良传统不能继承。耿耿:心中不安的样子。解三:人名,当是陈子昂和东方虬的朋友。明公:对对方(东方虬)的敬称。《詠孤桐篇》:东方虬所作诗的篇名,原诗已佚。骨氣端翔:意谓具有风骨美。端翔,端直飞动,意谓风格刚健,具有感染力。音情頓挫:意谓语言起伏和谐,感情沉郁顿错。光英朗練:意指语言光彩鲜明爽朗。有金石聲:指作品的音韵铿锵如敲奏金石乐器发出的声音那样悦耳动听。遂用:于是因此。洗心飾視:意谓东方虬的《詠孤桐篇》诗人心胸如洗,耳目一新。發揮幽郁:意谓东方虬的《詠孤桐篇》能抒发读者的感情,涤荡读者的幽郁沉闷的心情。正始之音:指曹魏正始年间(240-248)阮籍、嵇康等人的诗文创作,“正始之音”被文学史家认为是继承了“建安风骨”的。復睹于茲:又在这儿看到。兹,这,指东方虬的《詠孤桐篇》。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是说在东方虬的《詠孤桐篇》里又看到了正始之音。意谓《詠孤桐篇》具有汉魏风骨。張茂先:张华(232-300),西晋大臣,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西晋初,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惠帝时官至侍中、中书监、司空。
(隋唐之际,文坛仍然沿袭着齐梁文风,虽有欲矫之者,效果均不明显。至陈子昂出,遂大力倡导革新,本文是他诗歌主张的纲领。文中,他批评齐梁诗歌“彩丽竟繁而兴寄都决”,“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实在提出了“兴寄”和“风骨”说。)
——隋唐五代文论译文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译文
东方公足下:文之道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指从西晋至唐初),汉魏时期优秀的风骨传统,晋宋虽然没能流传下来,然而在现存的文献中有可以找到证明。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欣赏齐梁的诗歌,(觉得)当时的创作过分追求词采的华丽,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每每感慨万千。回想古人,常常担心浮艳绮靡(的文风充斥文坛),而风雅之风就此沉寂下去,因此心中很是不安。自从昨日于解三处欣赏了您的《咏孤桐》诗,深深地感到诗中透露出一种端直飞动的风骨美,声情并茂,抑扬起伏,表达鲜明精练,音为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杀。何敬祖:何劭(236-302),西晋诗人。字敬祖。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魏晋之际权臣何曾子。与晋武帝总角交好。魏末,为相国掾。入晋,曾任中书令、太子太师、尚书左仆射、司徒等官。能诗,《诗品》列入中品。张华、何劭的作品也被一些古人认为是有风力之美。與其比肩:意谓东方虬的《詠孤桐篇》可与张华、何劭的作品比美。知言:知音,真知灼见之言。感嘆雅制:意谓叹服东方虬的《詠孤桐篇》。雅制,是对东方虬《詠孤桐篇》的推崇之语。
为之一新,消除了那种沉闷和抑郁之感。没想到(您的诗作)又感受到了正始之音,也可以令建安时代的作者感到欣慰。解君说:“您可以与晋代的张华、何劭相比肩”,我认为这是知音之言。所以感叹于雅制(的复兴),所以写了这首《修竹诗》,自然期待献给知音之人欣赏。(关龙艳译)
【译文】东方公足下:文章的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了,汉魏时期刚健苍凉精要劲健的风骨传统,晋宋时期已经没能流传下来了,然而在流传下来的文献中还是可以找到证明的。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浏览齐梁间的诗歌,觉得那时的诗歌创作都过分追求华丽的词采,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总是长叹不已。追思古人(诗歌的“风骨”和“兴寄”),常常担心浮艳绮靡文风沿袭不断,而风雅的传统不能振作,因此总是耿耿于怀。昨日在解三处拜读了您的《咏孤桐篇》,真是感到大作透出一种端直飞动的风骨,声情抑扬起伏,语言鲜明精练,音韵铿锵动听。于是心胸为之一洗,耳目为之一新,抒发胸中的郁闷之气,涤荡了心中的沉闷之感。没想到又在您的大作中看到了“正始之音”,这真可以使建安诗人们发出会心的笑意。解君说:“东方先生可以和晋代的张华、何劭相比美。”我认为这是真知灼见之言。所以我叹服您的风雅大作,写了这首《修竹诗》,应当有知音之人传布欣赏它。
陈子昂的《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讲解
【原文】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發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仆以為知言也。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