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优质课教案
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1.2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教育理念。
1.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2.2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关爱学生的情怀。
3.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教育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1.2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教育理念。
2.教学难点:1.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1.2如何将叶圣陶先生的精神传承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成就。
1.2提问:同学们对叶圣陶先生有哪些了解?2.课文阅读与分析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2.2.1分析课文第一段,了解叶圣陶先生的治学精神。
2.2.2分析课文第二段,了解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
2.2.3分析课文第三段,了解叶圣陶先生关爱学生的情怀。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叶圣陶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教育理念对现代学生的启示。
3.2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4.课堂活动4.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故事接龙活动。
4.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
四、课后作业1.巩固作业:1.1复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1.2深入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2.拓展作业:2.1查阅资料,了解叶圣陶先生的其他事迹。
2.2以“我心目中的叶圣陶先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引导学生理解叶圣陶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部编版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质课教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抓住关键句关键处,学习自主略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2.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3.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文中倡导的语文主张。
(重点)【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扫除生字词一、略读课文,梳理结构。
朗读单元导语,导入略读课文的方法。
老师范例,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关键句及关键处,学会快速梳理课文结构的略读方法。
)二、朗读片段,感知人物朗读3-8小节,归纳有关事件,了解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格。
1.待人厚:(1)修改文章(对吕叔湘、“我”)——谦虚而恳切(2)送客(对客人)——远送、鞠躬、道谢、打拱(3)复信(对“我”)——及时、关怀2.律己严:(1)写文章——不像话,坚决改(2)文风——特别重视“简洁”(3)零碎的写作各个方面——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设计意图:通过概括若干件小事,体会作者以小见大的记事写人手法。
)三、精读语言,体会主张1. 结合课下注释,链接课外资料,从两人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入手,明确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写文章就是“写话”,要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着顺口,听着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其实就是“话”;文风要“简洁”;各个零碎的方面也都要妥帖。
2.研读本文的语言特点作者认同这一语文主张,表现在:(1)他用赞许的语言支持这一主张。
(2)本文践行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设计意图:抓住评价性语句,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文中倡导的语文主张。
)四、比读修改,践行主张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对你有启发吗?学生畅所欲言后,顺势布置课后作业: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自读自听自改,尤其是语言要简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践行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提升作文写作及修改能力。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最终五篇)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最终五篇)第一篇: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通过公开课展现了叶圣陶先生“严格律己,宽厚待人”与“事必躬亲,治学严谨”的美德。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美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文章所呈现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能说出各部分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美德。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人物性格的观察能力,能够树立起“事必躬亲”和“宽人严己”的社交态度。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稻草人》的连环画图片,请同学来讲述故事。
老师提问:“大家都对这个故事很熟悉,那么谁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经过提问得出结论:“叶圣陶”。
然后教师接用多媒体展示叶圣陶生平“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然后,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叶圣陶先生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老师接着解释“因为他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并为此做出很大的贡献,这是因为有他,我们现在才可以简洁易懂地交流。
那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的故事。
”并由此导入本课:叙事性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公开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叙写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例。
2.结合具体事例品析文中所展现的先生的优秀品质(人物形象)3.学习以生活中小事来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手法。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01
叶圣陶先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叶圣陶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所具备的品德
和价值观,以及这些品德和价值观对今天学生的启示和影响。
02
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文章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描
写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
0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品质和为人处 世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
了解叶圣陶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培养对文学经典的敬
畏之心。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引起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兴 趣,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
课文解读
总结词:深入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课件展示叶圣陶先生的 生平、作品和传记文学的相关 知识,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关 于叶圣陶先生的资料,拓宽他 们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彼此对叶圣陶先生和传记文学 的看法,促进他们的交流与合 作。
进行批判性思考。
情感态度
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态度 如何,是否能够理解作
者的情感和观点。
教师反思
01
02
03
04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 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是 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氛围的营造
反思课堂氛围是否和谐、积极 ,学生是否感到舒适和安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教案内容1. 课程名称: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 课时:1课时3. 教学目标:a. 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贡献;b. 理解叶圣陶先生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c. 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意识;d. 培养学生对优秀人物的崇敬和尊重;e. 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思辨能力。
4. 教学重难点:a. 教学重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贡献;b.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思辨能力。
5. 教学准备:a. 多媒体设备和课件;b. 叶圣陶先生的相关资料;c. 学生个人笔记本或纸张。
二、教学过程1. 集体备课阶段a.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和课件;b. 教师查找叶圣陶先生的相关资料;c. 教师整理课堂教学内容。
2. 教学引入阶段(5分钟)a. 教师播放一段叶圣陶先生的视频或展示叶圣陶先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b. 教师提问学生对叶圣陶先生有什么了解,学生逐个回答。
3. 正文教学阶段(30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贡献,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b.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叶圣陶先生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和影响;c.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d.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4. 课堂练习阶段(15分钟)a. 教师布置相关问题的书面练习,供学生在课后完成;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将答案写在个人笔记本或纸张上。
5. 教学总结阶段(5分钟)a. 教师提问学生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贡献,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b. 教师向学生传达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和尊重,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三、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阅读叶圣陶先生的相关著作,进一步了解其思想和教育理念;2. 学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项目,调查叶圣陶先生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并进行成果展示;3. 学生可参观相关博物馆或纪念馆,深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贡献。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4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4篇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散文并不陌生,他们能抓住关键词句概述文章内容,也能基本把握文章中人物特点及写作手法。
同时,这一学段的孩子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应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应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以批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四、教学重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以批注的形式写下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2、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五、教学难点: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在之前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如何写批注。
2、准备《怀念圣陶先生》的学习资料。
3、收集并分析学生批注,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七、教学时数: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本名绍钧,却多次改名。
他12岁入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
”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
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
绍钧又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
”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这样绍钧满意而去。
1914年6月10日,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
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叶圣陶先生教育观念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场景,体验他的教育理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叶圣陶先生教育观念的魅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我看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尊重。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几点思考:
1.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去体会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观念。我发现,当学生能够将理论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会更加深刻。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内容。课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叶圣陶先生的生平简介:通过学习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了解他作为一位杰出教育家、作家的成长历程。
2.文章内容梳理:分析文章中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如他的教育观念、创作经历等,理解他的人格魅力和品质。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并传承我国近现代教育家的优秀品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增强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分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提高对文章主旨和内涵的理解。
3.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品味叶圣陶先生的文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激发创作热情,尝试文学创作。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真诚为人。
2.学习课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2.学习课文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内涵,体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介叶圣陶先生,引导学生了解其成就和贡献。
2.学生分享对叶圣陶先生的了解。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回答,巩固知识点。
二、深入分析课文1.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体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
三、写作实践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讨论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
2.教师组织学生互评,给出修改意见。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回答,巩固知识点。
二、课文拓展1.教师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拓展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认识。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叶圣陶先生的其他事迹。
三、课堂讨论1.学生讨论叶圣陶先生的品质对自己的启示。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阅读、课堂讨论、写作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在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括内容,了解文中记述叶圣陶先生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
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过程与方法:感知形象,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揣摩语言,领会本文行文平易、感情真挚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行文平易,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掌握因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
3、本文对人物的刻画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4、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条理清晰。
教学难点:1、掌握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2、掌握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的语文方面的两项重要主张“写话”和“简洁”及其具体内涵。
教学方法:阅读讲授讨论教课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就是叶圣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
二、品读题目齐读课题,说说你读到了什么?“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
带着崇敬的感情再次朗读课题。
三、学习字词商酌zhuó譬pì如朦méng胧累赘léizhuì别biē扭拖沓tà妥帖tiē诲huì人不倦颠沛pèi流离丁卯mǎo儒rú生沦lún鞠躬jūgōng尽瘁cuì扼è要自顾不暇xiá冗rǒng长打拱gǒng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叶圣陶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和语文教育家,他以培养学生品德、提高语文素养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一份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供参考。
【教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教育理念;2.理解叶圣陶先生在教育中的重要贡献;3.培养学生对优秀教育家的认同感和敬意。
二、教学内容1.叶圣陶先生的生平简介;2.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3.叶圣陶先生在教育中的重要贡献。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叶圣陶先生的名字和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并给学生展示一张叶圣陶的照片。
2.学习叶圣陶先生的生平(10分钟)通过展示PPT或者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出生地、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等,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他的教育理念和他的生活经历有什么关系?3.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2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叶圣陶先生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理解他的教育理念,并列举一些反映叶圣陶先生教育理念的例子。
4.学习叶圣陶先生在教育中的重要贡献(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中的贡献,如《文学回忆录》、《编写母语教科书的若干问题》等,并结合教材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他的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5.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他在教育中的重要贡献,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如果你们翻开历史的长河,还有哪些优秀的教育家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四、课后拓展布置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撰写一份有关叶圣陶先生的综合报告,并邀请一组学生进行展示。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叶圣陶先生以及他的教育理念和重要贡献的兴趣和理解程度;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展示出来的合作能力和研究水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叶圣陶先生的生平经历、教育理念和重要贡献,并且能够进行个人思考和小组探讨。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展示、讨论等,使学生对叶圣陶先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教师讲解、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感悟他的品质。
2.教师操作:
a.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b.着重讲解叶圣陶先生的典型事例,分析其优秀品质。
c.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聆听讲解,积极思考,做好笔记,参与课堂讨论。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叶圣陶先生生平事迹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3.学生的写作能力:关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人物描写技巧,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学生的情感态度: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悟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5.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内容;难点是培养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a.拓展阅读:阅读叶圣陶先生的其他作品或关于他的传记,了解他的教育理念和生活态度,撰写一篇读后感。
b.小组合作: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叶圣陶先生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制作一份PPT展示。
3.实践作业:
a.以叶圣陶先生为榜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关爱他人,助人为乐,记录一周的实践经历,分享自己的感悟。
4.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叶圣陶二三事教学设计(共6篇)
第1 篇:叶圣陶二三事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目标知识技能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方法领会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文中所表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结构图解课文注解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段落第 1 段第2 段第 3-5 段第 6-8 段第 9 段中心思想写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感到悲哀。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件,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高尚品质。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写作者对学习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1.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在旧历年的除夕,在这样一个阖家团聚的日子,叶圣陶先生却远离人世而去。
在喧闹的环境的衬托下,这样的消息无疑会使人的哀愁倍增。
2.第 2 段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品德之高的? 先写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印象: 品德高;再将叶圣陶先生与“我”熟悉的一些前辈作比,说明叶圣陶先生的品德确实高,“总当排在最前列”;然后引用论语上的两处名言,证明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达到了连孔老夫子都不能企及的高度,进一步表明叶圣陶先生的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3.第 3 段是如何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 这段话是通过他人的讲述,作者自已的亲身经历,对叶老语言、行为的描写,来表现叶老待人厚的品德的。
文段先借吕叔湘先生之口,写叶老描他文章的标点的事,然后又通过作者同叶老一起修润文字的事,具体表现了叶老待人宽厚、谦虚的品德。
4.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单概括。
(1)描文幸的标点;(2)修润课本的文字;(3)坚持亲自送客;(4)给作者回佑,关心作者,为作者的处境而恋伤。
点拔:结合第 3-5 段的内容概括作答。
5.第 6 段第一、二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10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10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抓住阅读重点,并读出自己的心得。
3.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
今天我们所学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记载的叶圣陶先生就是一位拥有崇高德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看叶老具有怎样的德行。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略读方法指导: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
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一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1、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要利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
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进行快速阅读,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繁碎:fán suì,繁杂琐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质教案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学习略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理解叶圣陶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之情。
3.体会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卡。
第1课时1.学习略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简要复述事件。
2.初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先读一读下面一段话,说说你的感受。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
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衷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
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
有了欢乐,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
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生自由发言)师:这段话出自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灵,用包容之心来平等对待孩子们,真诚地与孩子们交朋友,以孩子们的羸弱拙钝为忧,以孩子们的成长进步为乐,永远把孩子们的教育放在心中。
这种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散文家张中行曾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评价他是躬行君子、人之师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用蕴含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一段话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亲近感,拉近与先生的距离,为本课了解学习先生的品行奠定基础。
二、略读课文,初识先生1.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及相关人物。
(2)扫除字词障碍。
2.速读课文,找出作者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扫读、跳读都可以,标注出段落序号,勾画出文中的评价性语句,五分钟之内完成。
(生默读课文,勾画语句,交流、讨论后举手发言)预设①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优秀教案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3.反复诵读,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2.掌握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3.领会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导语设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
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第1课时学习目标1.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商酌:shāng zhuó仔细地商量、推敲。
譬如:pì rú①举个例子,打个比方。
②比如,好比。
累赘:léi zhuì①拖累,麻烦②拖延;啰嗦【教学提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2. 简介叶圣陶先生。
可事先布置学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生在课前查找命后改字圣陶。
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相关资料,指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名人物进行介之称。
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解放后,叶圣陶曾绍,教师做适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当补充。
长等。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
3.介绍作者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学法指导】概括文章主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为人,学习他的品格和精神。
b.学生培养对优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格探讨、写作方法学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用课文写作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辅导中,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叶圣陶先生品格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引导与启发,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与他人交流。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今后教学中,我将关注这些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举例:如叶圣陶先生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等。
b.语言表达技巧:学生需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举例:如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c.人物品格分析:学生要能够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品格特点,领会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
-举例:通过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迹,分析其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等品格特点。
在理论介绍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了解不够,导致他们在后续的分析和讨论中显得有些吃力。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课文背景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新课讲授中,我特别强调了叶圣陶先生的品格特点和文章的写作手法。通过案例分析,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些重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在难点解析部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把握。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难点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教育理念。叶圣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他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他的事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关于叶圣陶先生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他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以及他如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4.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设问、引用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5.通过对叶圣陶先生事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分析文章结构,尤其是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对于生字词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如何将这些词汇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在分析文章结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文中使用的排比句式,如“他教学生,精益求精;他育人,以身作则;他研究,锲而不舍。”,通过对比、讨论,使学生理解排比手法在加强语气、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从成果展示来看,学生们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对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实践活动组织方面,我发现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小组讨论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好地把控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潜力。他们在探讨叶圣陶先生教育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说明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较为内向,发言不够积极。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表达机会。
优质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通用7篇)
优质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优质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质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篇1一、回顾导入回顾下上节课的内容,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方面主张什么?(“简明如话”)那尊崇叶圣陶的张中行,在写这篇文章时是否做到了呢?二、品读语言本文是否做到了叶圣陶主张的“简明如话”?请找出具体例子,并赏析。
教师先介绍范例:“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虽然一些用词充满文人气息,但整体节奏是口语化的,尤其是“念,顺口,……就是话”部分,句子短促,语气感强。
(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后抽点或请主动举手的)教师及时补充,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
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
”随意中透着亲切。
“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三层意思用三个短句表达,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同日常说话一般。
三、语言运用接下来看看大家对“简明如话”主张理解得如何。
对“雪下得大”,这里有三种表达:“大雪纷飞”“大雪一片一片纷纷地下着”“那雪正下得紧”。
联系“简明如话”主张,你认为叶圣陶先生会最欣赏哪一种表达?那你自己最欣赏哪种呢?均请说明理由。
(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后抽点或请主动举手的)教师及时补充:“那雪正下得紧”出自《水浒传》,“紧”字倒很接近现代江浙一带口语里“凶”“猛”等用法。
和叶圣陶主张相近的鲁迅认为,“那雪正下得紧”虽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自然”“熟练”)却好得远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2.教学难点
(1)课文深入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和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提问、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举例: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或段落,教师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感悟;生字词学习与掌握;课文内容分析与理解;叶圣陶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品质;结合课文,进行人物描写和记叙文写作练习。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叶圣陶先生的事迹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他们尊重和敬仰优秀人物的品质。同时,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后续的记叙文写作打下基础。
此外,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发现学生们在分享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会重复他人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补充和拓展。
在课程总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传承叶圣陶先生的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教学重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教学难点: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教学方法:阅读讲授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
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6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11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