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人教版完美版

合集下载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课程背景与目标定位《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节课旨在通过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了解,使学生感悟到叶圣陶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的学习精神和崇高的师德品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情操。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二、学情分析与内容规划1.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文言文内容,但对于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不足。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对于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自我教育的意识较为薄弱。

2. 内容规划:本节课将围绕《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内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导入:通过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兴趣。

-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

- 群体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治学态度和为人处世之道。

-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或朗读,让学生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 写作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关于学习叶圣陶先生精神的感悟。

- 总结反馈:课堂结束时,进行总结和反馈,确保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教育理念和师德品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教师要重点讲解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故事,如他对学生的影响、对教育的贡献等,以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主旨。

举例:讲解叶圣陶先生如何通过一件小事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和教导,如课文中提到的叶圣陶先生对学生的耐心指导和生活关照。

- 掌握写作风格:叶圣陶先生的写作风格简洁、明快、富有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学习这种风格。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环节一: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七年级第四单元所选的文章体裁多样,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表达了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根据单元导语的要求,确立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学者张中行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

环节二: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叶圣陶了解张中行环节三:积累语言环节四:分析课文课文的标题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标题由三个词组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这里“先生”是对知识分子的尊称,表达对叶先生的尊敬;“二三事”是虚指,文中写了不止两三件事,泛指零星片段,这里指文章中的多个材料。

初步解题之后思考:围绕标题会提出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大家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学习过几篇多个材料写人的文章,同学们一定掌握了不少梳理文章思路的方法。

这篇课文也通过多个材料写人,但是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侧重于学习用略读的方法来梳理文章思路。

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我们要快速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可以尝试用略读的方法。

略读就是快读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

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可以关注段落的首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可以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尝试运用略读方法来读课文,梳理3-8段,并概括作者回忆叶圣陶先生的几则材料。

同学们在略读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抓住文中一些总起句、过渡句就能很快划分出文章的层次,帮助我们找到写叶圣陶先生的多个材料。

例如,第4段段首的“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句过渡句提示我们第3段写的是有关文字交往方面的材料,第4段写的是日常交往方面的材料。

;再如第3段,可抓住两句提示性的句子——“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以及“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从这两句可以推知这个段落中有两则材料:第一则从“前些年”到“不敢草率了事”,可以概括为: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第二则材料从“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01
叶圣陶先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叶圣陶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所具备的品德
和价值观,以及这些品德和价值观对今天学生的启示和影响。
02
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文章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描
写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
0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品质和为人处 世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
了解叶圣陶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培养对文学经典的敬
畏之心。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引起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兴 趣,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
课文解读
总结词:深入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课件展示叶圣陶先生的 生平、作品和传记文学的相关 知识,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关 于叶圣陶先生的资料,拓宽他 们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彼此对叶圣陶先生和传记文学 的看法,促进他们的交流与合 作。
进行批判性思考。
情感态度
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态度 如何,是否能够理解作
者的情感和观点。
教师反思
01
02
03
04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 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是 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氛围的营造
反思课堂氛围是否和谐、积极 ,学生是否感到舒适和安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微型课教学设计(七下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实录)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微型课教学设计(七下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实录)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微型课教学设计(七下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实录)在全国真语文2023年成都站暨“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第二期研修班期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真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旭明先生执教七年级阅读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为参会老师示范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

我们特将该课教学实录整理成文,供广大读者观摩、学习。

【第一课时】壹王旭明(以下简称“王”):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位同学,你知道叶圣陶吗?学生(以下简称“生”)1:知道。

王:怎么知道的?生1: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课文。

王:那请你告诉我叶圣陶的基本信息。

生1:叶圣陶原名,(偷偷看书)王:要看书就大大方方地看,没关系,看完再说出来。

生1:他是江苏苏州人,写了很多文章,例如《稻草人》。

王:你低头在看什么?生1:在看张中行先生写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王:你在看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内容?生1:我在看“他1988年2月16日逝世”。

王:从哪里看到的?生1:从文章的第1自然段。

王:“叶圣陶”是从哪儿看到的?生1:是在题目中看到的。

王:很好。

这位同学告诉我们叶圣陶的一些情况,但是没有说全。

我们从哪里可以找到更多叶圣陶的介绍?生2:可以从小字注释上看到。

王:请你读一下,大家看书。

生:张中行。

王:张中行是谁?生3:张中行,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家。

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王:《负暄琐话》,请同学们画下来。

“负暄”是一个典故。

古代有一个人,他突然发现在外面晒太阳比在屋里暖和,然后就告诉其他的人:“你们知道吗,晒太阳特暖和!”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是他刚刚知道,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

张中行用这个词作书名是一种谦虚的表现。

这本书,将来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读一读。

贰王:大家看题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我们现在都还没有读课文,谁能通过题目猜一猜这篇课文大概讲了谁,讲了什么?生:叶圣陶。

王:讲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实录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实录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一、多媒体的运用营造气氛1.用多媒体(音乐视频图片等)奠定整堂课的基调课前的热场往往是调动学生情绪的重要环节,不能够太沉闷,也不能够太活跃。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散文,回忆性散文,悲伤,缅怀,感动,敬重,这么丰富的情感从哪个角度进入文本,很重要。

课前用《虫儿飞》(杨烁)的音乐开场,提问学生你听后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就带着这样的心情缓缓地进入文本。

2.图片材料的引入充分地运用“图片”的力量,让学生有视觉的冲击感。

3.朗读配乐的自然融入在指导学生朗读“叶圣陶先生,人,往矣”的时候,指导学生停顿、重音、颤音、拖音等方法。

同时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他人,“叶圣陶先生五个字,也应当一字一顿,一字一停,因为当你读完这8个字的时候,叶老先生,已离我们,远去了。

”在指导之后,老师指导说第一次课代表读,第二遍全班同学读,第三部老师和同学一起读。

在所有的指导和铺垫都有了之后,老师这才配上了音乐,在这样的情绪之中,全班的同学都感到了深重的悲哀。

二、略读文章,感知文意:重视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指导略读方法一:读标题“读了这个题目,你觉得文章应该会写些什么?”从标题入手,让学生猜文章的内容。

再进一步让学生猜文体(小说、戏剧、散文),明确文体意识。

老师引导学生学会从“标题”入手,这不是简单的问答,更多的是一种方法的指导。

略读方法二:找关键句第一问,初读感知。

“找一找文章中一共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当学生在回答的时候,老师做了三件事。

第一,若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没有提及在第几自然段完成的,老师进行追问。

第二,若学生并没有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老师帮助他进行关键词的提炼。

例如,当学生提到“叶老的普通话生疏,但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改文章”。

老师就用了四个字“修润文章”来总结提炼。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本版编辑/佩兰丨课堂丨该课2016年获税州聿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杭州市建兰中学,浙江杭州一、题目切入,走进文本世界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要上的课是什么呀?生(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师:读了题目,你觉得文章会写些什么?(师板书题目、作者。

)生:我觉得这篇散文应该会写在叶圣陶先生身上发生的几件事,或者是作者和叶圣陶先生相处的几件事。

师:很好!你抓住文体,从标题入手,找到了跳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跳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二、跳读课文,读散文“散”事生:第一件事是叶圣陶先生改文章的标点。

师:好,修改标点。

生:第二件事是虽然叶老的普通话不标准,但他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文章。

师:修润文章。

生:第三件事是叶圣陶先生悔恨出去了没有见到“我”,之后又给“我”回信。

师:回信。

生:还有一件事,是他晚年不能起床跟人告别时还要举手打拱。

师:这是文章的第4自然段,这段除讲了叶老晚年送客,还讲了他平常送客的情况,所以可以概括为----生:送客。

生:第6自然段写了他念文章像说话一样,并不是念稿,叶圣陶先生觉得这样才算及了格。

师:好,我们把这概括为作文。

你找的比别人要快一点,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的?生:就是要抓住重点。

第6自然段第一句说“以 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已,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一句过渡句,表明前面写的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事情,后面写的就是他为人严厉的一面。

我就是这样分两部分去找事情,没有叙事就略读,发现有事情就停一下。

师:的确,抓住过渡句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我们可以把过渡句,还有关键句,如总起、总结句作为跳读的支点,通过跳读、略读,观文章大略,粗知文意。

(师板书“代描标点”“润改文章”“送客”“回复信件”“作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抓住阅读重点,读出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自主学习其他两篇文章。

教学难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教学方法:阅读讲授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百家小讲坛学生介绍叶圣陶。

二、导入《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高山,比喻高尚的德行。

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

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这句话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

刚才王熙悦同学的“百家小讲坛”给我们介绍的叶圣陶先生就是一位拥有崇高德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看叶老具有怎样的德行。

三、初读课文,知其大略(观大略)1、略读课文要求:5分钟内读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提示: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

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以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2、完成“一米阅读”(链接选择题)四、再读课文,读出重点(定重点)1、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那些事情呢?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概括。

提示:确定阅读重点是进行略读的一种重要方法,看课文题目,能知道本课的阅读重点是——“二三事”,请同学们找找文章写了叶老先生哪些事情?其他部分的文字快速阅读。

板书:描标点修润文章送客回信谈写文章删废字确定“做“和“作”2、这些事情表现了叶圣陶先生什么品质?请在书上简单批注。

板书:描标点——细致认真修润文章——谦虚好学送客——为人厚道回信——关爱他人谈写文章——言文如一删废字——重视简洁确定“做“和“作”——认真负责3、围绕这些事情作者又是如何评价叶老先生的?找出这些评价性的语句,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二课时) 空中课堂实录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二课时) 空中课堂实录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实录上节课我们先从题目入手。

初步了解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并围绕标题提出问题。

接着用略读的阅读方法梳理了写叶圣陶先生的多则材料。

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分类,初步了解本文从待人厚和律己严这两个方面来表现人物。

然后梳理了3~5段待人厚这一部分中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品读人物的具体表现。

更深刻的理解叶先生待人厚的特点。

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6~8段律己严这部分的材料。

梳理材料间的逻辑关系,品读人物的具体表现。

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上一课时,我们在对材料分类时已经明确,这三个材料都是关于语言运用方面的。

那么同一类型的材料作者为什么要写三个?这三个材料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细读第6~8段,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这部分。

先来看看哪个材料写了什么。

第六段写叶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联系后文所说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

我们可以从中理解他的写话主张即是强调写作语言通俗质朴、平易自然,写出来要让人看的明白。

叶老自己曾说过,文风是作风,也是思想风。

叶老的文风某种意义上就折射出他的为人。

平易细致恳切,心中有读者。

“不止一次”强调了他对此很重视,并且对于不像话的文字坚决改。

这里的“坚决”体现态度之坚定,改的决心之大。

从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这句话看出他首先自己以身作则,亲自践行这个写话主张,体现他正心修身,严于律己。

叶圣陶先生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然而他为什么要常常谈到要不止一次的说呢?第六段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这一句中提到了这些年来社会上的用语现象。

从“近些年来,不少人”可以推知这不是个别现象,是当时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文风问题。

那么我们就能理解叶先生坚持写话主张的针对性和纠偏作用。

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读到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希望推己及人。

这正呼应了第六段开头: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岂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七段中写到。

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表格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教学重点: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教学方法:阅读讲授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篇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2017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教学设计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导语设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

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第1课时学习目标1.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学习过程板书设计修改文章待人厚送客复信作文做人律己严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第2课时学习目标1. 速读课文,梳理思路。

(重点)2.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难点)3. 理解写法,把握形象。

(重点)4. 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难点)学习过程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因小见大的写法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一单元第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一单元第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一单元第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一、观照片初识XXX教师问学生课文主人公是谁,学生回答是XXX先生。

教师强调写字要讲究笔画,展示XXX先生的照片,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XXX的人格魅力。

二、略读文感知XXX教师让学生略读课文,找出评价性语句,感受XXX的人格魅力。

教师观察学生阅读进度并记录时间,表扬阅读速度快且做了详细标注的学生。

三、精读文景仰XXX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XXX的宽厚。

学生在读到感受到XXX先生宽厚的地方做上标注,并写下感想。

生:作者应该是XXX的学生或者亲近的人吧,因为他们有交流。

师:对,作者是XXX的学生,他们之间有很好的关系。

那么“一定亲自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生:XXX很在意自己的作品,不想出现错误,所以会亲自来确认。

师:没错,XXX的确很在意自己的作品,他不放弃客气,亲自来确认,这是他的宽厚之处。

他不仅要求别人,也要求自己,这就是他的“行”中的宽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师生关系。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老师亲自到你家里来探讨问题的情况呢?我们来听一下同学的感受。

生:我觉得XXX先生非常谦虚诚恳,没有一点架子,懂得尊重别人。

师:这就是为人宽厚的表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去XXX的家看他,告别时,客人拦阻他远送,但XXX一定要送到大门外,甚至要看着来人上路才回去。

这种送行的方式,说明了XXX对人的宽厚待遇。

生:是的,XXX住在四合院里,要送出三道门,跨过四道台阶,才能到大门外。

而且,无论怎样说,他都一定会送到大门外。

师:这就是宽厚呀!同学们,我们可以重读一下“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这几个词,以及“才”这个词,来感受XXX的待人之宽厚。

生:XXX这样送客的对象,可能是他的朋友、亲人、学生,甚至是一位陌生人。

但无论如何,他都会送到大门外。

师: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是XXX的好朋友XXX奶奶来看他,或者是他的学生XXX前来请教,或者是一位慕名前来拜访的学生,XXX都会一定送到大门外。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叶圣陶的生平、创作经历和成就。

2.提高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认识和意识。

3.激励学生尊重师长,珍视人生。

二、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了解叶圣陶的生平和成就。

2.教学内容展开:结合现代教育理论,阐述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教育成就和人才培养方式。

3.教学方法:
(1)情境模拟法:模拟叶圣陶当年的教学场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叶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

(2)课堂讨论法: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促进学习和思考。

4.教学评价:采用教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5.教学结束:通过总结、梳理和展望,使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教育思想和成就,增强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同时,课程设置的互动交流环节,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开放和扩展,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b.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学习作者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为人,学习他的品格和精神。
b.学生培养对优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格探讨、写作方法学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用课文写作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辅导中,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叶圣陶先生品格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引导与启发,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与他人交流。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今后教学中,我将关注这些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举例:如叶圣陶先生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等。
b.语言表达技巧:学生需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举例:如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c.人物品格分析:学生要能够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品格特点,领会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
-举例:通过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迹,分析其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等品格特点。
在理论介绍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了解不够,导致他们在后续的分析和讨论中显得有些吃力。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课文背景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新课讲授中,我特别强调了叶圣陶先生的品格特点和文章的写作手法。通过案例分析,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些重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在难点解析部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把握。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难点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略读课文,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精读课文,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教学重点: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

教学难点: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学法指导:朗读教学法,文章写得很优美情感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感受作者是如何从生活细节中去表现人物的性格。

学习方法:先学后教,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过程:一、观照片,初识叶圣陶:设计李影审核执教李影使用时间投影:叶老的老年时期的四副照片。

交流:说说叶老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

(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最初感受。

)明确:慈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认真、一丝不苟……二、校正读音,积累语言:繁碎:(fán suì):繁杂琐碎。

悲哀(bēi āi):指伤心、难过。

简明扼要(jiǎn míng è yào):指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1沾溉(zhān gài):浸润浇灌。

比喻使人受益。

高文典册(gāo wén diǎn cè):册:古代帝王发出的文书。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搀合(chān hé):搀杂混合。

躬行(gōng xíng):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师表(shī biǎo):①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

②谓作表率。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商酌(shāng zhuó):指反复仔细地商量。

自顾不暇(zì gù bù xiá):光顾自己都没法动了,不能帮助别人了。

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举例:如“恪守”、“挚友”等词语,教师应解释其含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语境中使用。
2.教学难点
(1)课文深入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和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提问、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举例: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或段落,教师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感悟;生字词学习与掌握;课文内容分析与理解;叶圣陶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品质;结合课文,进行人物描写和记叙文写作练习。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叶圣陶先生的事迹中汲取人生智慧,培养他们尊重和敬仰优秀人物的品质。同时,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后续的记叙文写作打下基础。
此外,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发现学生们在分享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会重复他人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补充和拓展。
在课程总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传承叶圣陶先生的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 人教版完美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 人教版完美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濉溪县铁佛中心学校徐海华一、观照片初识叶圣陶师:通过预习咱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生:叶圣陶。

师:对,是叶圣陶先生。

(板书:叶圣陶先生)咱们写字要讲究笔画交代清楚,“叶”竖画要直,“陶”耳刀旁三笔要交代清楚。

笔画交代清楚了,咱们的字慢慢就写得端正美观了。

投影:叶圣陶先生的照片。

师:看大屏幕,这就是老年时的叶圣陶,如果这时老师想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看到的叶圣陶是个怎样的人,你想用那个词?生:平易近人。

生:和蔼可亲。

生: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师:很好,总的来说叶老给人一种和善慈祥的感觉。

今天咱们的课就是走进叶老的生活,走进他的二三事,从更多的角度认识他,感受他人格的魅力。

二、略读文感知叶圣陶师:有人说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这样才能触摸到他的灵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听听他的故事。

投影:略读文本,尽量在五分钟内读完课文(本文2000字左右),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感受在作者的笔下,叶圣陶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阅读进度并记录时间。

)师:刚才老师观察了一下,这位女生仅用了两分多一点的时间就阅读完了,而且在书上做了详细的标注。

可见这位同学平时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咱们先请她来说说。

生: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师:咱们来观察一下这几句关键句,其中有一句是关键句中的关键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你有没有发现。

生: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实录(附教学设计)濉溪县铁佛中心学校徐海华一、观照片初识叶圣陶师:通过预习咱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生:叶圣陶。

师:对,是叶圣陶先生。

(板书:叶圣陶先生)咱们写字要讲究笔画交代清楚,“叶”竖画要直,“陶”耳刀旁三笔要交代清楚。

笔画交代清楚了,咱们的字慢慢就写得端正美观了。

投影:叶圣陶先生的照片。

师:看大屏幕,这就是老年时的叶圣陶,如果这时老师想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看到的叶圣陶是个怎样的人,你想用那个词?生:平易近人。

生:和蔼可亲。

生: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师:很好,总的来说叶老给人一种和善慈祥的感觉。

今天咱们的课就是走进叶老的生活,走进他的二三事,从更多的角度认识他,感受他人格的魅力。

二、略读文感知叶圣陶师:有人说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这样才能触摸到他的灵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听听他的故事。

投影:略读文本,尽量在五分钟内读完课文(本文2000字左右),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感受在作者的笔下,叶圣陶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阅读进度并记录时间。

)师:刚才老师观察了一下,这位女生仅用了两分多一点的时间就阅读完了,而且在书上做了详细的标注。

可见这位同学平时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咱们先请她来说说。

生: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师:咱们来观察一下这几句关键句,其中有一句是关键句中的关键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你有没有发现。

生: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师:你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三、精读文景仰叶圣陶投影:默读课文(3—5小节),如果读到哪里你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宽厚,你就在旁边做上标注,写下感想。

师:看到同学们认真地读、静静地想,老师很高兴,说明咱们班的学生学习是有方法的,习惯很好,谁来交流一下。

【赏读“言”中的宽厚】生: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他说:“不必客气。

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

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

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我觉得这里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宽厚。

师:你能解释一下吗?(生说不出)师:没关系,咱们共同来看看在这里叶老一共说了几句话?(5句)其实表达几个意思?生:一个意思“有什么不妥你就改。

”师:对,这五句话就表达一个意思(有什么不妥你就该。

)叶老一生在语言的运用上讲究简洁明了,在这里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为什么他却说了五句呢?这其他几句能否去掉?生:不行,这样显得他说话不够真诚。

师:怎么说?生:总觉得少点什么?师:这样,今天你语文老师到会场了吗?来了是吧!如果他拿着自己将要发表的大作对你说“有什么不妥你就改。

”谈谈你的感受。

生:不会吧,不要改。

师:如果你一拿到老师的作品就看到一个小错误,怎么办?生:委婉地向老师提出来吧。

师:对呀,人家叶圣陶先生就是怕你们这样想,瞻前顾后不好意思说出真话,才这样说。

现在再看看这五句话你有怎样的理解。

生:“不必客气。

”这是客套话,是对别人的尊重。

师:是的,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不必客气。

”这句看似的客气话,其实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里距离,必须说。

生:“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

”这里点出了直接改上的原因,只提商酌性的文字太费事。

师:对,太费事,向对方解释了直接改的原因,让对方放下包袱。

生:“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

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这两句是对对方的直接安慰,意思是有什么不妥,还有我呢。

让对方彻底的放下思想的包袱。

师:同学们,这就是宽厚呀!字字动听、句句含情,话语里透着温暖、透着谦虚与诚恳,可敬吗!可爱吗!师:这就是叶圣陶先生。

投影: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生齐读。

)【赏读“行”中的宽厚】生:“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回复。

”我觉得“一定亲自来”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宽厚。

师:你知道“亲自”一词意味着什么吗?作者与叶老是什么关系?生:师生关系。

师:老师亲自到学生家中请教,你又怎样的感受?生:我觉得叶圣陶先生没有一点架子。

生:我觉得叶圣陶先生谦虚诚恳,懂得尊重别人。

师:同学们这就是为人宽厚呀。

生:“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这里的送行可见叶老的宽厚待人。

师:是的,他住四合院,要送出三道门,要跨过四道台阶,直到大门外才行。

不,还不行,要看着:生:来人上路才转身。

师:同学们这种做法就是宽厚。

叶老这样送客是偶然的行为吗?生:不,你看“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这些词说明他总是这么做。

师:是的,一定这么做,有例外吗?生:没有。

师:这就是宽厚呀!咱们该怎样读读这一处呢。

生:我觉得要重读“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这几个词。

(生读此句)生:我觉得还要重读“才”这个词。

(生在读此句)师:咱们一起读读这一句,感受叶老的这份待人之宽厚。

(生齐读)师:同学们咱们再来推测一下,叶老这样都送过谁?生:他的朋友。

生:他的亲人。

生:他的学生。

生:也有可能是一位陌生人。

师:有例外吗?生:没有。

师:我们试想:也是这样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个这样美好的上午,他的好朋友冰心奶奶来看望他,临走的时候……师生: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师生共读)师:我们试想: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北京的夏天是酷热的,他的学生张中行来向他请教,临走的时候……师生: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师生共读)师:我们试想: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天上依然飘着雪花,一位慕名前来拜访的学生前来向他请教,临走的时候……师生: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师生共读)师:这是怎样的和蔼与宽厚呀!可敬吗!可爱吗!师:刚才同学们读书的时候,我看到这边两位同学在第五段也做了标注,写了感想,咱们听听她怎么说好不好?生:“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我读出了叶圣陶先生很关心我,可以看出他待人宽厚。

师:我们刚才说了作者是他的学生,老师关心一下学生这不很正常吗?(学生说不出话)师:请同学们关注书上的这句话“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了,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句中“十年来的社会现象”你们明白是怎么一回是吗?投影:1966年,叶老靠边了,成了文教界被打倒的“祖师爷”。

当时中央统一的课本没有了,各个省编的课本叫做《政文》,等于是取消了语文课。

文革中一点一滴建立的语言规范和美感瞬间崩塌,叶老一篇不漏地看报上的批判文章,也出门看机关,学校张贴的大字报,回到家中,他不做声了。

他有一个原则,既然不能说真话,他就不说话。

在1969年后,叶老到北京,长期与家人分离,叶老内心感到孤独,他开始给儿子写信,一写就是500封。

师:这十年来叶老过得怎么样?生:孤独。

生:自己的语言主张不能得到尊重,心里一定很苦闷。

师:是的在那样一个年代他自己过得也很让人担心,可他的心里想的还是别人,还为别人担忧。

同学们这就是宽厚呀!这就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

投影: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生齐读)师:以上说的都是叶老的宽厚待人,叶老对己的严又严到什么程度呢?请用“叶圣陶先生的严,严到的程度。

”的句式表达你对叶老谨严律己的理解。

生:叶圣陶先生的严,严到: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的程度。

生:叶圣陶先生的严,严到: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的程度。

生:叶圣陶先生的严,严到: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的程度。

生:叶圣陶先生的严,严到: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的程度。

师:这就是叶圣陶先生,做学问上对己严格要求,语言运用简洁明了,时时提醒我们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师:所以文章作者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同学们知道“人之师表”什么意思吗?生:就是别人的榜样。

四、跳出文深知叶圣陶师:对他就是我们的榜样,他的待人宽厚是我们的榜样;他的谨严律己是我们的榜样。

其实叶老的美德就藏在他的名字里。

投影: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

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

” 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

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

”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师:“秉臣”他愿做一个忠国、爱国、用一己之力改变国家之命运的臣子。

“圣陶”他又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圣人先贤一样造就万物、育化万物。

师:其实叶圣陶先生一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也默含在他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里。

投影:1918年大儿子出生后,叶圣陶为他取名“至善”。

叶圣陶的第二个孩子是女儿,他为女儿取名“至美”。

叶老的第三个孩子是男孩,叶圣陶为老三起名叫“至诚”。

师: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们常常想到他的业绩,想到他的美德。

投影:“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生齐读)师: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

生:叶圣陶。

(下课)【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濉溪县铁佛中心学校徐海华教材解读:读完课文心中便留下一个“德”字。

叶圣陶先生的德从文中叙事的角度看分为“宽厚待人”之德;“正心修身律己”之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