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合集下载

依法行政试题库(含答案)

依法行政试题库(含答案)

依法行政试题库(含答案)依法行政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 D )是指政府权力要依法取得。

A 程序法定 B行为法定 C责任法定 D职权法定2. ( A )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A权责统一 B依法决策 C依法履责D严格执法3.(D )一般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情报公开、行政公开、透明行政等。

A有限政府B责任政府C诚信政府D透明政府4.( B )要求用法律明确规定政府的职权和职责。

A职能科学B权责法定C执法严明D公开公正5.( B )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程序的要求。

A公正B公开C公平D效率6.“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这句话出自( C )。

A波斯纳 B马克思〃韦伯 C伯尔曼D贝卡利亚7.(B )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协商性、指导性的规范。

A硬法规范B软法规范C特定规范D以上都不是8.( B )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 十七大9.(D )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A人治B法制C专制D法治10.( D )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

A毛泽东 B周恩来C刘少奇 D邓小平11.( C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12.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 B )。

A推进法治中国建设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D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1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D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原则B重大任务C意义D总目标14.( D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B以民为本C对外开放D法治15.“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这句话出自( B )。

A王岐山 B习近平C温家宝 D李克强16.政治权力的( D )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保护公民和企业的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国家和人民共同利益的实现。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步骤阐述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

一、制约机制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决策等文件对政府的权力运行起着规范作用。

在制度上,可以设立监察委员会等机构,强化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障政府权力能够得到合理运转,也让公民、企业等权利得以获得有效保障。

此外,重要决策需要公众参与,会议的透明性也很重要。

这些形成的制度机制,能够协助监察机关加强工作监督,并使评估和反馈成为固定的程序化流程,促进监督机构的独立和公正性,增强监督审查的效力和水平。

二、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对政府和公共机构运作进行监督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有效地防范乱用公权力、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

加强监督机制有很多方式,例如可以加强媒体监督,开设热线接收举报,对有关部门权力行使进行公开,对不当行为进行投诉、举报等方式都可以有效防止机构滥用权力,同时也让公民有发言权,提高政府权力、行政机构的透明度。

监督机制还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监督方式,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设备,保障相关人的信息安全。

三、审查机制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决策和行动都可以被上级部门或业务监管机构进行审查,以保证政策和决策实现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审查机制不仅在政治环境稳定的前提下信任审查机制,能够充分保障合法监察权利的机构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并且也促进创新。

审查机制的构建可以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体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方式来实现。

总之,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和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保障公民、企业等权利不被侵犯,并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实现。

针对政治环境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真正的执行机制,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建立有效的制度,提高法治水平,提高监督效能,增强审查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环境。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宁吉喆《人民日报》( 2014年12月02日 07 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时代需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期盼,对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并明确了具体要求。

充分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意义行政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其依法正确行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

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使行政权力永远体现人民意志,永远接受人民监督,永远为人民服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方略。

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行政。

而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被滥用,就会对公民合法权益带来损害,从而影响依法治国方略实施。

因此,必须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这既是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事实上,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绝大部分行政权力是由人民以授权的形式委托行政机关行使的。

行政权力的这种间接性、受托性,客观上使行政权力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背离人民委托的本意。

因此,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促使行政机关真正按照人民意志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是坚持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

加强对公权力有效监督和制约

加强对公权力有效监督和制约

加强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我国的反腐败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腐败这颗毒瘤的存在关乎民心相背,国家安危。

而世界各国成功反腐经验无不是在加强力度空前的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因此,我们党和人民必须拿出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找出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源,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更大民意参与反腐体系中,铲除腐败这颗毒瘤。

一、腐败滋生的原因目前,腐败大案要案有增无减,腐败发生的范围在扩大,腐败程度上有所加深,腐败手法更加复杂,形式更加隐蔽,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的症结应从两个方面分析。

1.1、党员干部自身缺乏感恩、敬畏之心,底线迷失。

在众多贪官的回忆录和悔过书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官员上任伊初誓言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及期望,用毕生的精力贡献社会和人民,然而现实生活中,这些干部缺乏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向养育自己的人民感恩、缺乏对党纪国法的的敬畏,相反的他们要百姓无条件地敬畏干部,视党纪国法为儿戏,自甘放纵堕落的同时对人民的感恩和对党纪国法的敬畏逐渐消失殆尽。

在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下,认为拿点不是违法,至多是违规违纪,这种政治底线上的迷失,生活上的糜烂,导致经济上的腐败,道德上的败坏。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归根结底,这些干部放松了政治素养的学习,权利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

1.2、法律法规约束不力、体制改革不到位致使公权力缺少刚性制约一方面,一些法规制度处于试行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约束力不大、震慑力不足、惩处力不强,政策层面上存在过于原则性和粗线条的缺点,一些“模糊”问题得不到具体化,故而还未施行就遭受执行难的瓶颈,甚至在执行过程中扭曲甚至违背了决策层的初衷。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年来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相对滞后,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无形中扩充了公权力行使的范围,强化了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渗透力度,增加了公权力的“分量”和“含金量”,从而扩大了腐败分子的“活动空间”。

当前反腐败工作必须应对的一个最大挑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缺乏、法律法规约束不力、体制改革不到位,致使公权力缺少应有的刚性制约。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发言材料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发言材料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引言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权力应该受到制约,以防止滥用和腐败的发生。

同时,对权力的监督也能够确保公正和透明的决策过程。

本文将探讨如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二、法律制约权力运行2.1 法治原则法治是制约权力的重要原则。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法律应当适用于所有人,无论其地位或职务。

只有通过法律,我们才能确保权力的公正和合法性。

2.2 法律透明度为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法律必须具有透明度。

这意味着法律应当清晰明确,易于理解,并且对公众可见。

透明的法律可以确保权力的行使不会被滥用或误解。

2.3 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制约权力的重要保障。

司法机构应当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以确保公正和客观的审判。

司法独立还可以防止权力干预司法决策,并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正的司法程序。

三、民主制约权力运行3.1 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民主社会中制约权力的重要机制。

通过选举,人民可以选择自己的代表,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

定期的选举可以确保权力不会被滥用,并为人民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

3.2 媒体监督媒体是制约权力的重要力量。

独立的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和调查揭示权力的腐败和滥用。

媒体监督可以提醒公众和政府,确保权力的行使符合法律和伦理标准。

3.3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当鼓励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

公众的参与可以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并为权力运行提供反馈和建议。

四、监督机构和反腐败4.1 监察机构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是制约权力的重要举措。

监察机构应当拥有独立的调查权和追责权,以确保权力的行使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准。

监察机构还应当接受公众监督,以确保其工作的透明和公正。

4.2 反腐败机构反腐败机构是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机构应当负责调查和起诉腐败行为,并确保公正的司法程序。

浅谈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改革

浅谈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改革

浅谈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行政权力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力,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拓展,行政权力也在不断扩大,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有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①。

由此可看出,权力没有制约就会失衡,不加监督,就会被滥用。

加强行政监督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下面我就行政监督体制的内涵及改革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制面临的主要主要问题、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对策做以初浅的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政府在政治统治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也急剧扩大,行政权力不断取得实质性扩张。

而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有些地方已呈现滞后趋势,若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将极大地影响行政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影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和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找出其中不完善之处,如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缺乏独立性等,并就当前如何完善中国行政监督体制,提出一些想法和对策,如加快行政监督立法,使监督机构具有独立性等。

[关键词]行政权力监督体制改革思路一、行政监督体制的内涵及改革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督制度做了不懈努力,建立了一整套监督机构,制定了很多监督制度。

一个较为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基本形成。

(一)行政监督体制的内涵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它是保障国家的行政活动依法进行的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是否坚持依法行政所进行的评价、检查、督促及纠正的活动。

②体制一词在中文里含义很广,一般是指某一组织的制度及运行方式,其实质是权力关系的制度化、程序化。

关于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思考

关于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思考
力 作 为 一 种 相 对 独 立 的 支 配 力 量 ,往 往 不 可 能 由权 力 所 有
的 合 理 配 置 、权 力 运 行 的 程 序 和 权 力 制 衡 机 制 ,可 以有 效
地 遏 制 腐 败 现 象 的滋 生 蔓 延 ,促 进 领 导 干 部 廉 洁 自律 ,保 证 党和国家的各种权 力按照正 确的方式 规范地 正常运 行。 因 此 ,强 化 对 权 力 制 约 监 督 是 反 腐 倡 廉 的关 键 环 节 。
者 直 接 行 使 ,而 只能 通 过 一定 的 方 式 委 托 少 数 代 理 人 来 行 使 ,这 便 产 生 了权 力 所 有 者 与 权 力 行 使 者 的 分 离 。这 种 分 离 隐 含 着 导 致 权 力 失 控 和 异 化 。 掌 握 了 权 力 就 拥 有 了管 理 公 共 事 务 、分 配 社 会 资源 和 利 益 的 特 殊 地 位 。这 种 特 殊 地
生 ,有 权 力 就 可 能 滋 生 腐 败 ,权 力 缺 乏 制 约 和监 督 就 必 然
走 向腐 败 。 加 强 反腐 败 和 廉 政 建 设 必 须 重 在 建 立 健 全 权 力
运 行制约监督机制 。
免 决 策 的盲 目性 和 随 意性 ,预 防 和减 少 决 策 失 误 发 生 。 3 化 对 权 力 制 约 监 督 是 反 腐 倡 廉 的关 键 环 节 。腐 .强
位 使 得 权 力 在 运 行 过 程 中 能够 给权 力行 使 者 带 来 地 位 、荣
誉 和 利 益 ,客 观 上 能 够 为 权 力 行 使 者谋 取 私 利 提 供 机 会 和
便 利 ,对 权 力 行 使 者 具 有 自然 的 诱 惑 和 本 能 的 腐 蚀 作 用 。 如 果 不 对 权 力 的 行 使 加 以 限 制 ,就 会 诱 发 出各 种 腐 败 现 象 ,使 权 力 行 使 者 私 欲 膨 胀 , 为谋 取 名 利地 位 而 滥 用 或 私

法宣在线练习题答案

法宣在线练习题答案

法宣在线练习题答案1、(单选题)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是(D)。

A.对行政权力进行科学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B.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C.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D.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 2、(单选题)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是(A)。

A.完善执法程序 B.严格执法 C.科学立法 D.公正司法 3、(单选题)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D)执法。

A.阳光 B.严格 C.高效 D.综合 4、(单选题)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牢固树立(C)观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A.有权利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 B.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力就有义务 C.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 D.有权利就有责任、有权力就有义务 5、(单选题)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B)依法治理,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

A.多领域B.多层次多领域C.深层次D.多层次 6、(单选题)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按照(C)的原则,着力抓好执法改革。

A.整合队伍、提高效率 B.多重执法、综合执法C.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D.减少层次、多重执法、综合执法 7、(单选题)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效途径是(A)。

A.综合执法B.多重执法C.提高效率D.公正司法 8、(单选题)全面贯彻(B)裁判规则,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认定有罪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对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必须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

A.司法 B.证据 C.公正司法 D.公平正义 9、(单选题)健全普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B)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

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监督与制约的原则与方法
法治原则
监督与制约必须依法进行,确保监督 行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公开原则
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和结果应当公开 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监督与制约的原则与方法
• 参与原则:公民和社会组织有权参与监督过程,表达意见和诉求。
监督与制约的原则与方法
立法监督
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行政权力的界限和运行规则。
推动国际规则制定
02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监督与制约
机制。
加强跨国监督与制约
03
加强与跨国组织、国际机构等的合作,共同推进跨国监督与制
约工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THANKS
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组织 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行政权 力监督与制约的创新发展。
推动社会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形成 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监督模 式。
05
监督与制约的未来展望
监督与制约的发展趋势
监督与制约的多元化
未来,监督与制约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包括政府、媒体、公众 、企业等,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监督与制约的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监督与制约将更加智能化,实 现实时、动态、精准的监督。
监督与制约的法治化
法治化是监督与制约的重要方向,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 监督与制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加强监督与制约的制度建设
完善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包括内部 监督和外部监督,确保行政权力
监督与制约的实践成效
01
02
03
提高行政效率
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高效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和服务水平。

《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5篇]》

《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5篇]》

《6 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5篇]》第一篇:6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霍市编办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按照《霍林郭勒市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分解意见》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转变,强化依法行政,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为着力点,以公开行政权力运行为手段,以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职能部门,不断增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公信力、操作力和执行力,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基本原则1、依法规范行政原则。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本部门行政权力运行。

2、方便高效原则。

行政权力行使必须有序运行,为群众、企业、基层办事提供方便,提高依法行政效率。

3、公开透明原则。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等依法受到保护的以外,每项行政权力的行使都要实行全程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监督问责原则。

对权力的行使实施动态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到位。

三、目标任务通过建立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以完善的监控制度体系为支撑、以廉政风险点排查分析为基础、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实时监控为核心、以制度执行问责为手段的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拒腐防变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制度漏洞,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发生。

1、做到政务工作公开透明。

论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重要意义

论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重要意义

论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重要意义1. 引言1.1 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背景意义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背景意义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已经成为社会治理中的关键问题。

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公正带来了严重威胁。

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是保障社会治理正常运转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权力体系层出不穷,如政府权力、企业权力、媒体权力等,这些权力的行使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深远。

如果这些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很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

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可以有效地规范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和任性行为,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背景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只有在权力受到有效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社会才能实现良好的治理和全面的发展。

强化权力制约监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1.2 加强监督对权力的约束是历史必然加强监督对权力的约束是历史必然。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权力的滥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古代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下的暴政、贪污和腐败屡见不鲜,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

这种情况促使人们认识到,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才能确保其合理行使,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历史上许多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都曾深刻地探讨过权力与监督的关系。

孟子提出了“君臣相生相长”的观点,强调君主应该以民为本,行使权力时要尊重人民的利益和权利。

而西方的法律思想家孟德斯鸠则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认为国家权力应当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互相制约和平衡,以防止权力的任意滥用。

加强监督对权力的约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才能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2. 正文2.1 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基础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支撑。

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性组织形式,政府必须履行其职能,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而行政权力的行使,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体现其强制性和一定的集中性,才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成效。

然而,行政权力的集中也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损害公众利益的问题,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以确保权力的正当性、公平性和透明度。

一、权力制约的原则1. 依法行政原则。

行政行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超越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职责范围,更不能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2. 协调平衡原则。

在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权益的相对平衡。

3. 公正公平原则。

行政行为应当高度重视公正、公平、公开原则,不得有失偏颇,不得特殊待遇,保障公共利益。

4. 弱势群体保护原则。

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特别把握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保障他们的权益受到平等尊重。

二、行政权力监督的方式行政权力的制约主要通过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审核来实现。

以下是常见的行政权力监督方式:1. 内部监督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行使的自我检查和验证,减少违法行为和权力滥用。

2. 程序监督。

程序监督是一种针对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措施。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必须仔细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符合程序要求,避免程序问题。

3. 审计监督。

审计是对政府行为的财务、经济、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这对于保障政府资金使用合理、减少贪污受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司法审查。

司法审查是通过法院等司法机构对政府行政行为不当行为进行追究和审查,以保障法律尊严和公共利益。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制约和监督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和社会力量更加自由地制定和執行政策。

只有当政府职能在推动市场发展和社会福利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才能在行政管理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治理。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2011年廉政党课材料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制约”与“监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他们虽然都是对权力正常运行的肯定和保护,对权力偏离轨道的防范和矫正,但两者间也存在明显区别,制约是在权力运行机制内部起作用的,其制约行为与权力行为一般具有同时性;而监督是在权力运行机制外部起作用的,存在一定时间差,具有滞后性。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权力的双重性决定了它既可以用来为公众服务,又可以为个人和集团谋取私利。

现实中存在的大量腐败现象,都是缺乏监督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有关。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

因此,要使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除了对于部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外,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求我们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制约和监督,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一是要对权力的授予过程加强制约和监督。

要严格执行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跑官要官、卖官鬻爵等腐败行为;二是要对权力的行使过程加强制约和监督。

【制约】浅谈对药监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制约】浅谈对药监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关键字】制约浅谈对药监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XX市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冯庆元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

确保权力运行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七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这为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

XX市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四年来,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狠抓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做到了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关口前移,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及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着力开展廉政教育,筑牢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始终坚持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和每周五干部职工学习,将廉政教育融入到了药监系统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增强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干部职工的公仆意识、廉政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是着力强化党内监督,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成为勤政廉政的表率。

从建局伊始,局党组就将加强党内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抓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制定并完善了党组议事规则和局长办公例会等制度,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全面实行收缴分离,罚缴分离。

完善了党内监督的制度建设,在领导班子成员中形成了自觉接受监督、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是着力拓宽监督渠道,强化权力制约机制。

坚持执行行政案件立、查、审、罚四权分离制度,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政审批行为,使系统内的各项权利运作都有了监督制约。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使干部群众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群关系融洽,工作积极性高昂,依法行政意识增强,形成了一班人务实苦干,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有力的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确保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

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一)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的功能来区分不同性质的权力,同时又要求其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这是我们党在科学配置权力方面的一种创新。应当说,通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我国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已经基本定型,在形成重大战略、规划长期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重大决策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和纠错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凡是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有始有终。健全督促检查、绩效考核和问责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整合各方面监督力量,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这突出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对于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着力规范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意义重大。
《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重要文献也都对正确行使权力作出了明确规定。党章总纲提出:"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在党章条文中指出:"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等等。1956年,党的八大对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健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制度也逐步得到恢复和完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行全面阐释。2003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所有共产党员都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要求:"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就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要求更加明确。

关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思考

关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思考

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监督质量和效果。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开展跨学科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该结合多学科知识,深入探讨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机制 和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支持。
加强实证研究
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了解 权力制约与监督的现状和问题,为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表明,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对于防止 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研究结论证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 的基础,同时应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素 养。
强化社会监督的作用
研究结论认为,社会监督是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重要途 径,应充分发挥媒体、公众和民间组织的作用,促进社会 参与和监督。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容易导致权力 滥用和腐败现象的滋生。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使得公众难以 对权力行使进行有效的监督。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还会导致官僚 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出现,增加了
行政成本和办事难度。
04
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对 策与建议
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制保障
立法完善
建立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 的法律法规,明确权力范 围和运行规则,强化法律 约束。
研究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01
由于时间、人力和资源有限,研究样本可能不够全面,可能存
在一定的偏差。
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02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何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
03
尽管已经探讨了社会监督的重要性,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环节。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现就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1.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抓住权力行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强化权力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力争在全省建成科学合理的权力内控机制、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和规范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

2.基本原则。

坚持依纪依法,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坚持民主公开,积极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坚持求真务实,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内外结合,形成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合力。

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权力内控机制3.科学配置权力。

坚持职权法定、精简高效,完善权力结构,对涉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职权,从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进行适度分解。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实行领导班子合理分工,优化权力配置,发挥集体领导作用。

坚持党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和常委分工负责制。

4.优化决策流程。

坚持规范运行、便于监督,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使权力运行相互制约、可查可控,形成流程明晰、运转高效的权力运行程序。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的集体决策办法。

提交集体讨论决策的议题,按规定时限提前书面通知班子成员。

决策过程要如实记录,存档备考。

坚持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前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制度。

建立和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进行廉政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开展专家论证、评审,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篇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宁吉喆
《人民日报》(20xx年12月02日07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时代需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期盼,对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并明确了具体要求。

充分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意义
行政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其依法正确行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

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
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使行政权力永远体现人民意志,永远接受人民监督,永远为人民服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方略。

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行政。

而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被滥用,就会对公民合法权益带来损害,从而影响依法治国方略实施。

因此,必须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这既是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我国是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
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事实上,由于受诸多因素
制约,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绝大部分行政权力是由人民以授权的形式委托行政机关行使的。

行政权力的这种间接性、受托性,客观上使行政权力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背离人民委托的本意。

因此,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促使行政机
关真正按照人民意志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是坚持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备,实现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对于政府而言,就是要切实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管理社会事务。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推进依法治国,精心织就行政权力依法运行的“天罗地网”,构建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使行政权力于法有据、依法行使、受法制约,真正做到“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确保行政权力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是调节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依据。

目前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依然较多,不该管的管得过多,影响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该管的还没有真正管住管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一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给市场、社会和地方、基层,
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同时做到放管结合,搞好事
中事后监管。

在此进程中,必须强化对行政权
力的制约和监督,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这样
才能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加强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体系建设
《决定》指出,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

这既是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部署和要求,也是对我国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实践的总结和概括。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需要全面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实践发展和制度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
制度体系,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党内监督。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负有全面责任。

党内监督主要是党组织对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党的重大路线方针、行政权力运行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个人廉政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人大监督。

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人大通过检查行政工作、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质询政府工作等,对政府进行监督,并有权对同级政府违法违规的行政人员进行撤换和罢免。

三是民主监督。

政协通过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各
项重要工作、视察政府工作、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形式,对行政权力运行和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四是行政监督。

主要是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行政人员及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职务
行为和相关个人行为所实施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对其内设机构依据行政权力隶属关系所实施的监督。

五是司法监督。

主要是人民法院通过受理行政诉讼、审理行政案件而撤销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督。

六是审计监督。

通过审计手段,管住国家的钱,看好行政的权,揭示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制约和监督财权、物权。

七是社会监督。

宪法规定,
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从而形成监督。

八是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具有行使方式便捷、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公众传递信息、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渠道。

上述各种力量,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从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构成中国特色行政监督体系的主体框架。

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相关制度不完备、监督力量衔接不够、监督针对性不强、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有的监督
还存在侵权和违法现象,且对于舆论监督尚无明确的制度规定,一方面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不高,监督容易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又存在舆论嘈杂现象,干扰行政权力的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实施对行政权力运行有效监督的重要保证。

针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中的种种问题,要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科学有效,就是不仅要做到组织严密、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制约有力,把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而且要做到权责一致、相互协调、运行顺畅,切实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这就需要整合监督资源,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优势互补、监督有力、富有实效”的监督体系,形成整体监督合力。

需要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权限,完善各项监督制度,避免在监督过程中各自为战、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加强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总结交流监督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堵塞漏洞,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

还需要高度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舆论,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及时调查和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反映失实的据实及时澄清,对诬告陷害的依法追究责任,不断增强网络监督的正能量。

健全政府内部权力制约机制
《决定》指出,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
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并从行政部门和岗位权力设置、内部流程控制、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对关键部门和重点岗位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

“法行当自贵者始”。

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十分必要。

实践证明,权力滥用与政府部门拥有的权力大小以及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程度密切相关,在那些掌握大量公共资源和稀缺资源且行政权力干预较深的领域,往往会产生腐败。

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将权力过于集中的关键部门和重点岗位,按照健全科学权力结构的要求,推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适度分解与制衡,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架构。

大力推进分事行权,将重点人物的权力科学分解到多个成员,改变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探索“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行政审批、财务、工程招标等做法,推动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规范化。

大力推进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将重点岗位的权力科学分解到多个岗位、多个层级。

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

“内治未得,不可
以正外”。

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一般是指各级政府及行政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