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对行政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几点思考
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的几点建议
监督 。”在我国 ,13亿人 民不 可能人人 都去执掌政权 ,人 民通过 臣臣 、父父 、子子 ”。人们对 “君君 、臣臣、父父 、子子 ”多持批评态
选举产生人大 ,再 由人大产生行政机关 ,由它们代表人 民行使权 度 ,认为它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服务 的。其实换个角度来看 ,
力 。人 民是 国家 的主 人 ,政府 是 执 行人 民 的 意 志 、为 人 民服 务 的 其 是 让 每 个 人 在 社会 生 活 中 找 准 自己 的 位 置 ,扮 演好 自己 的角
关 键 词 行 政权 力 监 督 制 约 以人 为本 道 德 修 养 法律 法规 社 会 监 督
行政权力具有管理领域广 、自由裁量度大 、以国家强制力保
证行使等特点 ,这些特点 决定 了行政权力既是与公 民切身利益 二 、提 升 行 政 人 员 道 德 修 养是 加 强 行 政 权 力
我 们 在 选 拔 干 部 时 既 要 看 才 ,更 要 看 德 ,干 部 有 才 无 德 ,终
把尊重和保 障人权 ,作 为 自己工作 的根本宗 旨;政府必须为其行 究要败坏我们的事业 。行 政者要加强以中国优秀文化 为核心 的
为承担政治 、法律责任 。各级政府部 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 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 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培养 勤政廉政 为公共利 上 要 实 现 由统 治 到 管 理 到 服 务 的 转 变 ,摆 正 行 政 人 员 与 人 民群 益 服 务 的 意 识 和 品质 ,提 升 以人 为本 的执 政 理 念 ,想 人 民所 想 ,
公仆机关。政府存在 的根本使命和宗 旨是 :为社会求 发展 ,为人 色 ,从而实现人安其所 、各尽其责的社会分 I:。也就是 :上级要做
民群 众 谋 幸福 。坚 持 全 心 全 意 为 人 民服 务 的根 本 宗 旨 的政 府 应 上级 该 做 的 事 情 ,下 级 要 做 下 级 应 做 的 事 ,父 亲要 做父 亲 应 该 的
学习三重一大心得体会
学习三重一大心得体会三重一大是一项科学规范的决策制度,只有严肃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这项制度的真正作用。
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学习三重一大心得体会吧!学习三重一大心得体会篇1 三重一大即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它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可靠保证,对于推进企业班子建设、开展基层民主集中制度、有效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有着重要作用。
一、推行三重一大制度有利于推进企业班子建设。
企业是否和谐,首先就要看领导班子是否和谐,这是由领导班子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干群和职工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基础,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
领导班子的和谐并不是领导班子没有矛盾、不允许产生矛盾,也不是班子内部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意见,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和谐。
领导班子的和谐,是不同意见充分讨论甚至思想交锋但又形成一致意见和决议的和谐。
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充分听取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和决定,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
没有领导班子的和谐,肯定就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
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也就没有群众基础的和谐。
如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和群众基础,应当说党员领导干部和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集体决策三重一大问题,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有效结合。
通过民主科学决策的实践,促进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领导干部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民主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促进企业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和决策能力的整体提高。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环节,加强三重一大制度建设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重一大问题执行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领导班子的核心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是否健康顺利,只有把防治腐败的要求寓于三重一大制度建设中,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三重一大制度,强化企业领导班子的带头模范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真正用制度规范和约束三重一大行为,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浅谈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浅谈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
高效的行政能力可以推动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而低效的行政效率则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提高行政效率已经成为了当今政府和组织管理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途径来提高行政效率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优化组织结构一个组织的结构决定了其管理和运营的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行政效率的高低。
要想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应该从优化组织结构入手。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 精简机构设置。
很多组织或机构存在着繁复的机构设置和部门划分,导致管理冗余和效率低下。
应该对组织的机构设置进行精简,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2. 推行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可以减少决策层次,加快信息传递和决策执行的效率,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3. 强化部门间协作。
在优化组织结构的要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协作和沟通,建立起高效的工作协同机制,避免信息孤岛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提升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在提高行政效率方面,信息化建设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升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
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文件、人员、资金和项目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2.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建设。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手段,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信息,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快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升级。
对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流程再造和工作流技术的应用,提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规范化水平,减少冗余环节和提高办事效率。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行政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
具体而言,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对完善招生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及建议
篇一:《关于建立健全有效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思考》关于建立健全有效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中共泰宁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成球(2008年7月)日前,笔者就构建与行政管理工作相适应的制约监督机制,创新权力正确行使的有效防控机制,营造干净干事的政务环境作了些调研,感受到了加强权力监督取得的成效,也清醒地认识到其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就我县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谈点看法。
一、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在提高监督能力方面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监督意识上趋于弱化。
一部分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自我监督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和自觉性;有些党员干部没有充分认识监督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党规党纪知之甚少;有的在监督问题上搞“二张皮”,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党内民主生活会时常存在走过场,不愿对他人批评,自我批评也轻描淡写,批评与自我批评无实际内容现象。
2、监督范围上不够全面。
主要存在“三重视、三忽略”,即重视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忽视下级对上级的监督;重视对一般执法行为的监督,忽视对领导干部行政行为的监督;重视形式上监督,忽视实际内容的监督等现象。
在监督过程中等还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对微观监督多,宏观监督少;对个人监督多,对组织监督少;被动监督多,主动监督少。
3、监督广度上出现真空。
由于监督点多面广,往往把一些看似不起眼,其实却与群众利益、与百姓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部门、单位或部位、环节忽略掉了,从而出现监管真空。
如,每次制定加强监督等方面的方案时,都未曾将类似档案局这类小局列入重点监督范围,但却多次收到群众反映查阅档案时收取复印费过高等问题。
特别是极个别单位,在现行制度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管理不到位,干部职工存有侥幸心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容易造成了一些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几点思考发布时间:2023-02-17T03:05:50.049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10月19期作者:黄婷婷[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黄婷婷(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纪委综合室,江苏南京 210046)[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纪检组织担负着“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必须细化政治监督的具体内容、方式、载体和机制,推动政治监督经常性开展,融入日常,着眼提升政治监督质量和效果,突出重点任务、突出闭环机制、突出新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精准化。
本文结合国企纪检工作实际,从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内涵入手,提出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政治监督;纪检;国有企业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构,纪检组织的首要职责、第一职责是监督,最根本的是加强政治监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
其中,“具体化常态化”在十九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正式提出,“具体化”是指政治监督不是抽象虚幻的,而是具体实在的,要求把政治监督转化为一项项具体任务、落实到一次次实际行动;“常态化”是指常态长效,要求融入日常、抓住经常,促进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的有机统一。
党的二十大在“具体化常态化”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化”要求,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思维重要论述的准确把握和具体运用。
“精准化”强调运用精准思维抓落实,是抓工作的重要理念、方法,具体到政治监督,就是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做到监督检查有的放矢、发现问题具体深入、处置问题规范有效。
一、明确监督任务,聚焦关键精准实施监督政治监督精准化,前提是监督任务的精准化。
在具体的政治监督工作中,要坚持目标导向,找准监督重点,始终将政治监督的的焦点聚集在国之大者、党之大计、企之要情和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复杂敏感事项上,紧盯关键人和关键事,坚决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整体提升。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篇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宁吉喆《人民日报》(20xx年12月02日07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时代需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期盼,对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并明确了具体要求。
充分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意义行政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其依法正确行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
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使行政权力永远体现人民意志,永远接受人民监督,永远为人民服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方略。
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行政。
而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被滥用,就会对公民合法权益带来损害,从而影响依法治国方略实施。
因此,必须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这既是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事实上,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绝大部分行政权力是由人民以授权的形式委托行政机关行使的。
行政权力的这种间接性、受托性,客观上使行政权力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背离人民委托的本意。
对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对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对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权力问题是党执政的核心一党制问题,也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本质问题。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都是公有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运行失控、失衡而被滥用所致。
因此,加强权力监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强化协调机制,全党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全局性问题。
本文试从这方面作些思考和思考阐述。
一、权力缺乏把关的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中,对权力的监督软弱无力且漏洞较多,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去监督、无法把关等问题依然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权与职责不具体、不对等。
现实中,许多人“官念”越来越浓,总认为当官相对其他职业风险小、回报大,并且能达致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尊严。
权力与责任不明确,给一些玩弄权术者创造了条件和机会;自主权与责任不对等,权力大于责任,引致监督无法适从。
2、监督明察职责和监督权威相脱节。
由于决策权、执行权、自主权不合理的配置,导致权力运行监督的软肋。
一直以来,我们部分党政机关,特别是执法部门机关都设有纪检监察机构,担负着本部门、本单位的监督重任,从监督者的知情灵活性来看这种设置是合理的。
纪检然而这些纪检监察监管机构从属于本部门、本单位,人权、财权均掌握在部门领导手中。
试想在这类情形下,他们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监督还能做到强有力吗?在多数情况下,单位部门领导出于自身政府机构的责任和政绩考虑,对于本部门、本单位出现的症结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可能地“内部处理”。
这在一些条管单位中显得尤为突出。
3、现有的监督机制在实践中遭遇难题,缺乏权威性。
建国以来,我们逐步设立起由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舆论监督、政协和民主党派督导、人大监督等所构成的监督体系。
从理论上角度看这一体系是完备的。
但在现行监督体制和运行机制下,这些形式的监督,其作用的发挥往往难免是非常有限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党政监督存在着体制性的障碍。
对完善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
( 二)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党的建设的一
一、体制转轨过程中, 亟需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 项重要任务
监督
权力在行使过程中, 必须接受监督和约束。由于
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是执政党建设的普 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致使
遍规律, 也是行政权自产生后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权力滥用现象蔓延, 不仅贻误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
特别是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违法违纪屡禁不止的根本 重损害了政府声誉和形象, 败坏了政府与老百姓之间
原因, 是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不力。解决腐败问题的根 的关系, 并造成行政道德失范、行政权力滥用、社会矛
本途径是发展民主和法制, 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 盾激化、特大恶性事故频发。
主政治制度,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效, 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监控制度还没有得到充分建
( 三) 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和健全, 这就为行政权力的滥用留下了可乘之机。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
也就是说, 各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不规则和不正 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会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
当竞争, 对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权行使的标准、条件、 走向反面。”我国目前主要建立了党内、人大、司法、舆
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说明了对权力监督和制约机 力的监督, 对司法机关权力的监督明显弱化, 且权力
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 目前亟需改革现有的政治体 间的制衡也很难实现, 其中行政机关权利滥用的现
制, 以健全的制度遏制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滋 象较为严重。这就要求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
生。
大人大监督力度的同时, 也要提高司法机关的地位,
任命问题上实施民主选举, 使选举真正体现人民的意 志。其次是必须建立和完善民主罢免制度。只有以民 制权, 形成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选举和民主罢免制 度, 才能使监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监督, 才能实 现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
深化“三道防线”建设的几点思考
深化“三道防线”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就目前国企的发展来看,深化“三道防线”建设,持续完善大监督体系,能有效推动国企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三道防线”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认真总结工作实践中创造出的经验并提出建议,旨在为国企完善“大监督”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企;“三道防线”;“大监督”体系国企是我党长期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建设伟大工程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开展的巡视、巡察问题整改、“三清”企业创建、深化治理整治等各项重点工作,为国企依法治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任何时候信任都不能代替监督,突显了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性。
无论是纪检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法律监督、干部监督等等,还是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等监督体系,都为国企依法合规经营作出了贡献,取得了一定的监督成效。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整合监督力量,深化业务监督、职能监督、执纪监督“三道防线”建设,更好地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添砖加瓦,完善和运作“大监督”体系成为一个较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下面浅谈几点课题研究的思考。
(一)强化大局意识,深入推进“大监督”工作“大监督”工作理念就是以全面依法治企和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紧紧围绕公司中心任务,深化业务监督、职能监督、执纪监督“三道防线”建设,将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融入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发展、安全、稳定的全过程,为公司科学健康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我们通过纪委中心组、党员活动日、部门会议、公司网站等形式,组织干部员工学习党规党纪、上级公司规章制度,不断强化意识,将“大监督”工作引向深入。
1.强化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意识。
监督执纪工作必须服务于公司中心工作,否则就会失去方向,就不可能得到党委、行政的支持和认可,也不可能得到职工的拥护和配合。
因此,“大监督”要树立为公司大局服务的指导思想,将监督执纪的触角延伸到生产、经营等各个领域,提高公司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监督执纪与党委、行政工作同频共振。
关于建立健全有效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有效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思考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是保障政府行为合法性、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以下是我们对建立健全有效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1.建立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依法行政是保障权力合法性的基础。
应通过立法和各类规章制度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权力的界限和行使条件,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的公开、透明。
2.强化立法监督机构的作用:立法监督是权力制约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独立、专业的立法监督机构,对政府立法行为进行监督,确保立法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同时,加强对法律实施效果的监督,及时纠正法律实施中的问题,保障法律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3.加强行政监督机构的职能建设:行政监督是权力制约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加强行政监察机构的职能建设,提升其监督能力和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政府行政机关的运行进行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推进司法独立,加强司法监督:司法独立是权力制约的重要保障。
应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同时,加强对司法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司法监督机制,确保司法的公正行使,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和不当干预。
5.强化媒体监督的角色:媒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
应鼓励和支持媒体的监督报道,及时揭露政府权力的不当行为,推动政府行为的公开、透明。
同时,加强对媒体行业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虚假报道和不当干预,保障媒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6.加强民众参与,推动社会监督:民众是权力制约的重要主体。
应鼓励和支持广大民众的参与,加强社会监督机制的建设。
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参与机制,引导和吸纳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政府行为中的问题,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7.提升权力制约监督的能力水平:应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和知识的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的监督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1. 引言1.1 权力运行的重要性权力运行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权力是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在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民众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和正确运用权力,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活。
权力运行涉及政府机构、公共机构、企业管理等方面,这些权力的使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只有正确认识并正确运用权力,才能实现社会繁荣稳定,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权力运行也需要受到一定的制约和监督,以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至关重要,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1.2 权力滥用的危害性权力滥用的危害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权力滥用会导致不正当的权益侵犯,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甚至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权力滥用往往伴随着腐败行为的出现,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
权力滥用还会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威胁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重要的是,权力滥用会使政府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削弱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进而加剧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的蔓延。
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效遏制权力滥用的现象,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正义。
1.3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必要性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必要性体现在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任何行使权力的机构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监督。
只有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确保法律的权威和公正的实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只有正确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权力的滥用会导致腐败、不公平和社会不稳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活。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必要性是建设法治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监督系统,推动权力阳光化运行,加强民众监督和参与,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不被滥用,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加强对行政权监督的几点思考
I . 体制 转轨容 易 导致行 政权 力 出现 真 空地 带 。改革开 放实
、
对 行政 权进 行 监督 的必 要性
际上是旧体制、 新体制相互融合发展的进程 。在该进程中, 势必
监 督是人 类社 会生 活 、 经济 生活 中一种 普遍 的管理 方式 。 行 会 出现新 旧体 制都 发挥作 用 , 但作 用发挥 又不 十分 明显 的情况 。 政权 作 为国 家主权 的一 部分 , 与 人们 的联系 极 为密 切 。 正确 的行 具体来 讲 , 一方面 , 虽然打 破了 旧体制 的格局 以及体 系, 但是运 作 使行 政权 有着 重要 的意义 。所 有 使用权 力 的人 在应 该将 权 力束 的惯性 还 存在 ; 另 一方 面 , 新体 制权 力格 局与 体系 正处 于形成 过 缚在 一定 界 限内 。 从人 性视 角来 看 , 权 力 的行使 者在 行使 权力 的 程 中, 但是 还需 继续完 善 。 过 程 中, 总 是追 求利 益 , 行 政权 又具有 双重性 , “ 一 方面 , 它对社 会
定覆 灭 ; 但是 , 假 如 一 国法律 处于 官吏 之上 , 但 官吏接 受法 律 官 政权 力滥 用 , 主 要表现 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一是 市场经 济体制 的不
吏, 该国就会得到诸神的保佑与赐福。 亚里士多德在《 政治学》 中 配套 与不健 全 , 导 致滥用 行政权 力 , 比如证 券 、 金 融、 房地 产、 期货
对“ 法 律 问题” 进 行 了更深 入 的研 究 , 他 认为法 治标 准或 者 条件 等经济范畴, 各种经济法律、 法规还有待完善, 政府管理经验缺 为, 已经成 立的法 律 得到法 律 普遍 服从 , 但是 大家所 服从 的 法律 乏 , 容 易导 致政府 官 员权 力滥 用 , 出现 以权 谋私 。二 是计划 经济 必 须是 制 定 的 良好 的法 律 。 大约 处于 同 时代 的中 国春秋 时期 , 也 体制未全部退出经济领域 , 导致滥用行政权力。 三是残余的计划 强调采 用 “ 法 治” 来 治理 国家 。但 需要指 出的是 , 不 管是 柏拉 图 、 经济 体制 和市 场经济 体制 并存 , 容 易 出现滥 用行 政权 力的情 况 . 亚 里士 多德 , 还是 我 国古代 法家 强调 的法 治理 念 , 在 那个 时代 是 比如, 双轨制出现权力寻租, 财政包干容易让地方保护主义与部 没 有经济 、 政 治与思想 作 为基础 的 , 所 以, 对行 政权 的控制 以及 监 门保护主义, 金融部门监管力度与经营性质容易让金融秩序 出现 督 等一般 界定 在“ 法律 问题 ” 的理 论层面 , 从该 层面 发展 到实 践层 混乱。四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情况下, 出现不正当竞争, 也容易 面“ 法律 制度 ” , 发 端 于近代 资 本主 的确立 。 ( 二) 体 制转轨 过 程 中 , 强化 对行 政权 制 约与监 督
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工作贯穿于公安刑事和行政执法的全过程。
当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如何解决这些不适应,对维护好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当前公安纪检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透析当前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走访基层调查了解,一些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为了搜集证据,证明事实,忽视调查取证中的程序规定、时效要求,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民警执法态度不够端正,人权观念淡薄,存在着重打击、轻保护的问题;某些执法监督部门由于工作缺乏针对性,不能大胆开展工作,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日常监督注重事后检查应付,而不在事前深入调查了解民警对法律规范的掌握情况,对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及时性、警示性和前瞻性的监督;在监督工作中,不注重整合监察、督察、法制、审计等内部监督部门的力量,而疲于单干和应付的问题还时有存在;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没有抓好贯彻落实,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注重制度的制定,忽视抓好工作落实,等等。
之所以发生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执法监督工作观念淡薄,认识不高。
少数单位从领导到民警对执法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把一些应该坚持的制度、履行的手续、例行检查予以简化。
有的单位领导存在着管理不到位,要求不严格,致使一些不良倾向,执法不公和执法不严等问题得不到有效制止。
二是,对监督的真正含义理解不深刻,有的甚至不愿接受监督。
少数单位和部门认为监督只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各负其责,层层把关,没有共同做监督工作的意识,以致发生问题后,推卸监督责任。
有的办案部门缺乏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认为再搞规范、抓监督纯属作茧自缚,碍手碍脚,常常以案情不宜公开为由,不能很好地执行刑事案件的回告、行政案件公开裁决、案件质量评判等制度。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几点思考
政 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 ( 民代 表 大会 及其 常委会 ) 人
的行政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 ( 人民检察 院和人 民法院)
实施 的行 政监督。外部非权力监督包括 :人 民政 协以 及各 民主党派的行政监督 ;社会群众及舆论 监督 ,主
要是指各人民团体 ( 、青 、妇等) 工 、群众组织 、企事
监督制度被普遍认为是现代民主政治 的重要支柱。 行政监 督是我 国社 会 主义监督体 系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 十分 重视行政 监督工作 。党 的十六 大报告提 出,要建立 “ 构合理 、配置科学 、程序 严 结 密 、制约有效 ”j 【 1 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 到执行 等环 节加强对权力 的监督 ,保 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 用
制 ,从决策到执行 等各方面构建 完善的行政监督体 系。本文在对我 国的行 政监 督体制的现状进行 基本分析的基础
上 ,指 出了其 中存在的一些 问题 ,提 出了进 一步 完善行政监督体制 的几点思考。
关 键 词 :权 力 ;体 制 ;行 政 监 督 ;行 政 诉 讼
中 圈分 类 号 :D 3 ,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9 2 (0 6 5 0 7 — 4 60 9 0 8 2 7 20 )0 — 0 5 0
监督 ,即各级行政 机关及其主管按行政隶属 关系 自上 而下或 自下而上进行 直线监督 ;平行部 门监督 ,即政
府职能部 门就其 所辖 事务 ,在 自身权 限与责任范 围内
作者简介 :曾维涛 ,江西财经大学公 共管理 学院副教授 ,行政管理 系系主任 ,研 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与社会保 障。
・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5 06 期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6.08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对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地方陆续开展了跨领域综合执法试点,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有必要总结经验,完善思路,继续把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向前进。
一、综合执法改革的基本情况综合执法改革最早起步于1996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后进行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
200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决定在广东省、重庆市等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市、县市开展试点,开始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第二轮探索。
为有机衔接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和综合执法工作,2003年2月,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联合发文,就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试点两项工作的关系和贯彻落实问题做了安排。
2015年,中央编办确定在全国138个试点城市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要求试点地区在继续推进减少执法层级、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刘青明确各级政府执法职责的同时,重点从探索行政执法职能和机构整合的有效方式、理顺综合执法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关系、创新执法方式和管理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试点改革。
各地各部门综合执法改革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乡镇区域综合执法。
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
一是行政处罚权的外部转移与相对集中。
外部转移,就是将法律法规赋予特定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从原来的部门转移给新的执法部门;相对集中,就是纳入改革范围的行政处罚权,集中由一个独立的执法部门统一行使。
二是部门外部合并,处罚权内部集中。
与前一种模式中部门依然保留、仅将行政处罚权转移给其他执法部门的情形不同,在这种模式下,改革涉及到的部门直接合并成一个综合部门。
在此基础上,原有的归属于各部门的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也进行合并,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被合并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集中由新综合部门内设的执法机构统一行使,市县级文化领域综合执法采纳的就是这一模式。
关于对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的几点思考作者:张占奇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25期摘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法。
在新形势下,对高校而言,必须进一步增强对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及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两个责任”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关键词: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283-0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主体责任从仅限于党风廉政建设,扩展到全面从严治党,从深层次而言,绝不仅仅是字面上出现的变化,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
对高校来说,要按照中纪委六次全会和教育部党风廉政工作会议要求,分析形势任务,总结部署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增强对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重要性的认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法。
要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建工作的总部署、大格局,无论是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还是纪检部门的监督责任都是政治责任,是其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1.是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抓党建、正党风,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新部署。
比如,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条主线,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两个责任”;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坚决整治“四风”,严明“六大纪律”,推出“八项规定”,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民风社风为之一变。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思考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思考一、问题的提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而滥用权力则会导致社会危机和不稳定。
因此,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一环。
然而,当前我国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权力分散、监督体系不完善,导致腐败问题严重;另一方面,监督手段和手段相对单一,不能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因此,如何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设思路和措施(一)加强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1.完善权力分立机制。
建立健全国家权力机构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权力分立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权力边界和职责,防止权力过渡集中和滥用。
2.设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
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对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进行调查和惩处,并建立有效的防腐败制度和机制,打击腐败行为。
3.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引导公民积极参与权力制约和监督,增强对权力的监督力度。
(二)严格权力运行程序和管理1.建立以责任追究为核心的权力运行制度。
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和规定,建立权力行使、决策、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对权力滥用等不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权力运行信息公开制度,确保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信息对外公开透明。
公众有权了解政府和官员的行动,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
3.推行政务公开。
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府机关的内部监督,使政府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
(三)加强监督手段和手段1.增加监督机构和力量。
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督机构,增加监督人员的数量,提高监督效能。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建立举报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对举报人提供举报保护,并设立举报人奖励机制,鼓励公民积极举报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
3.强化审计监督。
加强审计监督,对权力运行进行全面、精确的审计,发现问题和漏洞,促进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合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n 0 2 a .2 1
关 于 强化 对 行 政 权 力监 督 与 制约 的几点 思 考
张
( 中共 马鞍 山市 委 党校
琦
安徽马鞍山 23 0 ) 4 0 0
摘 要 : 行政权力的运行是 体现国家意志 的执行和管理 性权力, 执行的 它 效果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家 形象的 反映。 在行
现 国家意 志的执行 和管理 性权 力 , 它执行 的效果 从
一
从政、 务实高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1 加 强对行 政权 力 的监 督 制约是我 国宪法赋予 .
人 民的基本 权利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 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一切 “ 权力属于人民。 “ 民依照法律规定 , ”人 通过各种途 径和形式 ,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 管
理社 会事 务 。 人 民是 行 政 权 力 的所 有 者 , 行政 ” 是
定 程度上 也是 国家形 象 的反 映 。在 行 政权 力 运
权力的主人 , 政府的任何权力都来源于对广大人民 权力的集中。既然政府 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人民 就理所应当地享有对权力行使者进行的监督权利。 人民通过一定的民主制度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
政机关中存在的官僚主义 、 家长制作风, 最有效的 措施就是要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 对权
有 邪恶 的一面 。西 方 学 者霍 布斯 就 认 为人 的本 性 是 自私 的 , 在没 有约 束 的状 况下会 放大这种 自私 自
政权力运行过程 中由于缺乏监督制约而出现 的一些 问题 , 损害 了国家和政府的形 象, 不利 于社会 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 因 此。 要建立健 全并 完善时行政权力的监督 制约机制 , 保证行政权 力正确、 公开、 法、 依 有效行使 , 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关键词 : 政权力; 行 监督制约; 思考
中图分 类号 :6 12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62- 9 4 2 1 ) 1 09 0 D 9 .2 B 17 9 9 (02 0 — 0 1— 4
行政权力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 , 制 定和发布行政法规 , 在法律授权 的范围内实现对公 共事 务 的管理 , 解决 一系 列行 政 问题 的强 制力量 和 影响力。它是 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对社会进行有 效管理和服务的合法公权 。它的主体是国家行政 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 , 因此, 行政权力 的运行是体
部。 政工师 。
-
9 2・
安 徽 冶 金 科 技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21 02年第 1期
的权力不受限制 、 别人都要唯命是从 , 甚至形成对
肆无 忌惮 的力量 , 且滥 用这 些权力 的危险也是始 而 终存 在 的 ” 。@随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深 入 推 进, 市场 经 济 的规 范运 行 需 要 加 强 政府 的宏 观 调
约 。失 去监督制 约 的权 力就 是绝 对 的权 力 , 对 的 绝 权力必然导致绝对 的腐败。正如法国资产阶级思
12 依法 对行政 权 力监督 制约是行 政权力正确 行 .
使 的制度 保证
现实当中致使我国行政权力在运行中失误, 或 者少数有决策权力的人以权谋私、 甚至不惜以身试
法, 一个重 要 原 因 就 是 手 中 的权 力 缺 乏 监督 和制
监督 。
行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 的监督制 约就必然会 出现 的一些问题 , 从而损害国家和政府 的形象, 也不利 于社会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因此 , 强化对行政权 力的监督与制约, 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现实问题。
1 强化对行政权力监督与制约 的必要性
从近年来我国查处的大案要案来看 一个共性 的问题就是他们 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 的监督和制
想家孟德斯鸠就指出: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 “ 用权力 ,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 使用权力一直 到遇有界限 的地方才休止。 由于 ” 我 国是社 会主 义 民主 国家 , 切权 利 属 于 人 民 , 一 加
强对行 政权力 的监 督 制 约是 我 国宪 法 赋予 人 民的 基本权 利 , 也是 整个 国家 权 力 有效 、 序运 行 的必 有
约 。在实践中只有不断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 督 与制 约 , 健全 监督 与制 约 制 度 , 能够有 效 克服 才
官 僚主义 , 防止 和克 服滥 用行 政权力 和以权 谋私犯
罪行为的发生, 确保行政权力正确、 高效地运行起
来。
13 强化 对 行政 监 督 制 约是 克服 官僚 主义 、 . 家长
制 的现 实需 要
然要求 , 它是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廉洁
收稿 日期 :0 2— l一 2 2 1 0 0 作者简介 : 张琦 ( 9 3 。 16 一) 本科 , 中共 党员 , 马鞍 山市委 党校函授
所谓“ 家长制” 实际上是专制的一种 , 是典型 的“ 一言堂” 。如果行政权 力缺乏监督 , 就容易使 权力掌握者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 导致行政管理中 的“ 家长制” 作风盛行 。“ 家长制” 的人物 , 式 他们
第2 2卷第 1 期
21 0 2年 1月
安 徽 冶 金 科 技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u a o nu oaoa C lg eaug n ehooy o rl f h i ct nl oeeo M tlr adT cnl n A V i l f l y g
V 12 . . 0 . 2 No 1
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这种简单粗暴的“ 家长制” 完全把政府的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 , 而且无视宪法
等法律对公民自由和权益 的保护。官僚主义、 家 控 , 不 同程 度地诱 发 了行 政 权力 的不 断扩大 和 “ 但也 长制” 作风不仅严重损害了人 民的利益 , 还是权钱 异 化 。 交易的基础 , 是所有贪污腐败的根源。为了克服行 第二, 从人 的本性 来看 , 人既有 善 良的一 面 ,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