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处理

合集下载

HIV确证中心实验室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五篇

HIV确证中心实验室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五篇

HIV确证中心实验室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应急预案1目的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等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实验室对艾滋病病毒各种检测中职业暴露事故处理。

3,职责3.1暴露人员:负责按照本规程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进行紧急处理。

3.2实验室主任:负责对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相关领导、做好各项记录。

3.3科室负责人:负责对科室综合管理。

4.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

5.程序5.1紧急处理: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5.11小型事故:任何一种小的损伤,包括皮肤的破损或刺伤等都可能与传染性物质接触,必须用肥皂和水冲洗,如果可能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用75%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2000mg∕1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附等),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6.1.2皮肤污染:污染部位用水和肥皂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例如,的%乙醇,2000mg∕1次氯酸钠。

尽可能挤压伤口,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5.1.4眼睛溅入液体: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清水,且避免揉擦眼睛。

冲洗至少十分钟。

5.1.5衣物污染。

5.1.5.1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进一步扩散。

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

5.1.5.2将已污染的隔离衣及手套放入高压灭菌器。

5.1.5.3清理发生污染的地方及放置隔离衣的地方。

5.1.5.4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剂。

5.1.5.5在实验室内处理已污染的衣物并更换干净的衣物或一次性衣物(必须时请别人帮助)。

5.1.6重大事故:指的是严重损伤或暴露。

5.1.6.1皮肤受损处理同上。

5.1.6.2实验室重大泼溅,应按下述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制编号:JXCDC/QM03-218-1/0日期、项目和结果。

5.2.2意外和事故的报告和检测。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要求和流程图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要求和流程图
医疗机构:本单位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置,留存 血样的采送,负责暴露者的随访和定期检测。
艾滋病职业暴露 管理要求和处置流程
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防保科 2017.5.15
医疗机构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
立即局部伤口冲洗消毒处理, 并1小时内报告医院
医院启动应急预案,对职业暴 露进行核实评估
确定为艾滋病职业暴露,填写“个案登记表”,2小时内报告成华区疾控中心,同时采集暴露源和暴露者暴露后 24小时内血样,填写采送样记录并对暴露者血样进行HIV检测(无检测能力的医院在416医院检测),完成单
➢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 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 裙。
➢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操作规范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
光线,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 伤。
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 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 时进行手消毒。
➢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 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 能的口罩、防护眼镜;
提高重视、加强管理
2015年7月,为规范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处理程序, 并为艾滋病职业暴露诊断提供依据,国家卫计委制定了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国卫办疾控 发〔2015〕38号)。
2016年6月,成都市卫计委和成都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 于做好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置工作的通知》(成 卫计办〔2016〕117号)。

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一、预案目的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在医疗、实验室和其他与艾滋病病毒(HIV)接触的工作场所中,工作人员不慎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为了应对这种突发情况,制定一份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能够及时、有序地对暴露事件做出反应,减少感染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应急程序1. 发现暴露事件当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时,受暴露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汇报暴露情况,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同时,场所应急预案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小组成员进行紧急会商,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2. 紧急防护措施受暴露的工作人员需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包括清洗伤口、用消毒剂处理被血液污染的物品等。

同时,其他工作人员应避免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和降低暴露风险。

3. 医疗救治受暴露的工作人员需前往指定医院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和其他相关检查。

同时应急小组应与医院协调,尽快安排受暴露工作人员接受治疗。

4. 事件调查和处理暴露事件发生后,应当进行详细的事件调查和相关的处理工作。

确定暴露原因、查清暴露的范围和受到影响的人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并对暴露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

三、应急预案的完善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增强应对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总结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旨在提供对暴露事件的紧急处置和处理流程,旨在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只有通过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才能更好地应对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减少感染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

感染人数/暴露人数 4/1037 1/1007 0/2712
感染概率 0.4% 0.1% 无
影响暴露后果的因素
病人血液的量:暴露器械带有看得见的污染血液 针头使用情况:直接扎进病人动脉或静脉的针头 伤口情况较深的伤口 暴露源与被暴露者情况
暴露源处于高病毒载态(> 15,000 copies/ml) 被暴露者的低免疫水平
暴露时间越长感染概率越大; 暴露后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则感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03
职业暴露的预防
职业暴露的预防
(一) 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二) 严格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 高标准的个人健康防护 (四) 安全使用仪器设备
04
职业暴露的处置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一)处理原则 及时处理原则;及时报告原则;保密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二)处理方法
医务人员有职业性HIV感染的危险
➢ HIV/AIDS人数逐年增多, 到医疗机构就医人中HIV阳性的 比例越来越大;
➢ 诊断和治疗的过程难免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 皮肤受伤 的机会较多。
➢ 血液和体液传播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
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外科、口腔科、 妇产科等手术
医生
护理人员
实验室技 术人员
HIV职业暴露源的类型
1、有感染性的暴露源: 感染者/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
道分泌物; 含HIV的实验室标本、生物制品、器官等; 被含有HIV的体液/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
物品等。 2、有潜在感染性的体液: 感染者/病人的脑脊液,滑膜液,胸水,腹
水,心包液,羊水,脓液等。 3、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
现场紧急处理 报告与登记 评估 预防用药 随访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及预防处理PPT课件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及预防处理PPT课件
提供依据。
分析暴露原因
通过分析职业暴露事件,了解暴 露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找出管理 和操作中的不足,并针对性地加
强管理和培训。
完善应急预案
根据职业暴露事件的经验教训,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在类似 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
对。
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
强化安全意识
完善防护设施
04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实验室事故
01 7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艾滋病
病毒样本时,不慎被针头刺伤

7
02
7
暴露后,工作人员立即报告并
接受了紧急处理,包括清洗伤
7
口、挤压出血和消毒。
03
评估暴露风险后,采取了预防 性用药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
04
定期监测和跟踪观察,确认未 感染艾滋病病毒。
认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周期
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员工 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 预防措施保持更新和了解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规程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应急处理等内容。
遵守规程
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在 工作中减少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风险。
监督检查
定期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预防性用药与后续监测
01
根据评估结果,可能需要使用预 防性药物来降低感染风险。
02
预防性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应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03
在预防性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 身体检查和监测,以确保药物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04
在暴露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持 续监测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发现 和处理任何可能的感染症状。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处理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处理
暴露源的情况
HIV(--)
HIV(+)
病人情况不明
暴露源来源不明
不需要预防
无症状;高CD4细胞数
AIDS;急性期;高VL或低CD4
HIVSC1(暴露源一级)
HIVSC2
HIVSC不清楚
暴露后的预防用药推荐方案
三联药
1 or 2
3
三联药
2
2
二联药
1
2
二联药
2
1
不需要预防
1
感染HIV的条件
足量的病毒 病毒能够存活 有病毒排出 有侵入的伤口
一、HIV职业暴露的概念
定义: HIV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或体液,(阴道分泌物、羊水)及含有HIV的实验室样本,污染了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黏膜或被针刺伤或利器割伤。
二、 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暴露的途径: 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 HIV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 粘膜暴露: 粘膜部位如眼、鼻、口腔等接触HIV或含有HIV的血液、羊水等。
传播方式
HIV传播的危险性
母婴传播,无抗病毒治疗 共用注射器静注毒品
1/4 1/150
职业性针刺暴露 1/300 接受肛源自 1/300-1/1000
男传女
1/500-1/1000
女传男
1/1000-1/3000
三、 HIV职业暴露的处理原则
1、现场处理 2、报告及保密 3、风险评估 4、监测及随访 5、预防用药
HIV从局部到全身的感染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阻止病毒的复制。 HIV暴露后应尽早使用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通过限制靶细胞或淋巴结中病毒的复制而阻止HIV全身的感染。

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保障我院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理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及实习生在履行职业过程中,因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等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指导、监督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 设立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包括:(1)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评估、调查和处理;(2)对暴露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3)对暴露者进行跟踪观察,评估感染风险;(4)对暴露者提供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治疗;(5)向相关部门报告职业暴露事件。

四、应急处理流程1. 暴露者发现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2. 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将情况报告给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小组。

3. 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1)对暴露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暴露情况;(2)向暴露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3)指导暴露者进行局部应急处理,如清洗污染部位;(4)收集暴露者个人信息、暴露源信息等资料,以便后续处理;(5)对暴露者进行跟踪观察,评估感染风险。

4. 如暴露者出现疑似艾滋病病毒感染症状,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2.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4. 定期对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

六、附则1. 本预案由我院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艾滋病职业暴露管理要求与处置流程

艾滋病职业暴露管理要求与处置流程

艾滋病职业暴露管理要求与处置流程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血液、体液、组织、器官或其他含有HIV的物质而导致的潜在感染。

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和艾滋病患者,我国制定了严格的。

一、艾滋病职业暴露管理要求1. 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医护人员应当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2. 个人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在接触艾滋病患者时,应当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3. 安全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避免艾滋病病毒感染。

如: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药品,避免针刺伤等。

4. 暴露后评估与处理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评估与处理流程,确保医护人员在暴露后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评估和处理。

5. 随访与监测对暴露后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了解其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感染。

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1. 暴露后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在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报告表》。

2. 评估暴露程度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的程度、路径、感染风险等因素,对暴露事件进行评估。

评估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暴露。

3. 紧急处理根据暴露程度,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如:清洗伤口、使用抗病毒药物等。

4. 暴露后检测对暴露后的医护人员进行HIV抗体、病毒载量等检测,以评估感染风险。

5. 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根据检测结果和医生建议,对暴露后的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6. 定期随访与监测医护人员在暴露后需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查。

7. 心理支持为暴露后的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困境。

8. 法律保障医疗机构应当为暴露后的医护人员提供法律保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为艾滋病职业暴露感染提供诊断依据,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因职业活动发生以下导致感染或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一被含有艾滋病病毒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器具刺伤皮肤的;二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的;三被携带艾滋病病毒的生物样本、废弃物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的;四其他因职业活动发生或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第三条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包括处置和调查工作,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及时的原则;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业暴露处置工作需要,指定辖区内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处置机构,并向社会公布名单和相关服务信息;处置机构承担职业暴露的现场处置、处置指导、暴露后感染危险性评估咨询、预防性治疗、实验室检测、收集、保存接触暴露源的相关信息、信息登记报告以及随访检测等工作;第五条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1-2所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调查机构,并向社会公布名单;调查机构承担职业暴露随访期内艾滋病病毒抗体发生阳转者的材料审核、调查工作;第六条同一家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不得同时为处置机构和调查机构;第七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专家对全国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处置及调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专家对本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处置及调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第三章处置第八条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在职业活动中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并在1小时内报告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在暴露发生后2小时内向辖区内的处置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处置工作;第九条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及暴露后的局部紧急处理、感染危险性评估要按照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医发〔2004〕108号有关规定执行;预防性治疗要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条处置机构在接到用人单位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感染危险性评估、咨询、预防性治疗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收集、保存接触暴露源的相关信息,填写“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和“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并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上传至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处置机构应当按照要求在随访期内开展随访检测,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处置机构对暴露情况进行感染危险性评估时,应当首先了解暴露源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对于不清楚感染状况的暴露源,应当在暴露当日采集其样本进行检测;第十一条对存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风险的暴露者,处置机构应当在发生暴露24小时内采集其血样,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若抗体初筛检测阴性,需要在随访期内进行动态抗体检测;若抗体初筛检测阳性,进行抗体确证检测,若抗体确证为阳性,视为暴露前感染,将感染者转介到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进行随访干预和抗病毒治疗;第十二条处置机构应当妥善保存暴露源样品、暴露者的暴露当日血液样品和随访期内阳转血液样品,必要时应当送调查机构保存备查;样品现场采集时应当至少有2名见证人,每份血液样品含全血1支、血浆2支每支1毫升以上;暴露源为病毒培养物标本的,每份标本应当有2支每支1毫升以上;样品送检单信息应当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相关联;第四章调查第十三条在随访期内,暴露者艾滋病病毒抗体发生阳转的,处置机构应当及时报告调查机构,并会同用人单位提交以下材料:一暴露者完整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处置机构提供二暴露者接触过暴露源的相关信息;处置机构提供三暴露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或人事关系等相关证明材料,并写明工种、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提供四暴露源携带艾滋病病毒的证明材料;处置机构提供五暴露者在随访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报告;处置机构提供第十四条调查机构组织临床、检验、流行病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对收到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到处置机构进行核实;第十五条对于暴露源阳性,有“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在暴露24小时内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为阴性,随访期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的暴露者,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对于暴露者在暴露前、后6个月内发生过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或者有线索显示暴露者感染的病毒不是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的,应当根据需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暴露感染者感染的病毒是否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第十六条调查机构出具的调查结论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和用人单位,并作为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第十七条参与职业暴露处置调查的人员应当依法保护暴露者的个人隐私;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办法所称随访期是指发生职业暴露之后6个月;处置机构应当分别在暴露24小时内及之后的第4、8、12周和第6个月抽血复查;对于暴露者存在基础疾患或免疫功能低下,产生抗体延迟等特殊情况的,随访期可延长至1年;第十九条本办法所称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的血液、体液,被含有艾滋病病毒阳性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医疗垃圾及其他器具,以及含艾滋病病毒的生物样本或废弃物等;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填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填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调查结论注意:1.本结论书一式四份,分别提供给职业病诊断机构、处置机构和暴露者和用人单位;。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在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 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即暴露于含有HIV的液体等引起的危害。

职业活动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根据以上情况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1、急救处理:刺伤出血,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理,只要情况允许,应实行急救。

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

2、受伤部位的消毒与包扎: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 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3、由于暴露后有无采取急救措施对职业暴露后HIV感染有一定影响,应尽量把受伤者介绍到艾滋病防治机构进一步咨询和处理。

以求正确护理伤口和暴露后急救处理。

4、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包括急救、对暴露级别的评估、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报告与保密。

5、工作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除进行局部处理外,应该同时向本单位领导和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预防性药物。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是针对医护人员等高风险职业人群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

它为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工作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处理和保护,从而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职业健康。

以下将从制度的内容、实施步骤、指导意义等方面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进行全面介绍。

首先,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规定了相关人员在处理职业暴露时应采取的措施。

一般来说,处理包括伤口处理、药物预防和及时报告等环节。

患者如果发现自身受到职业暴露,应立即洗净受伤的伤口,并按规定服用药物预防。

同时,艾滋病职业暴露也需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以便实施进一步的监测和随访。

其次,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还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权益和福利保障。

职业暴露者有权享受相关的医疗和心理援助服务,这包括定期健康检查、免费艾滋病病毒检测和咨询等。

此外,一旦职业暴露导致感染,患者还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和职业病认定,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和康复援助。

再次,实施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

首先,工作者在发生职业暴露后需要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然后,医疗机构会评估职业暴露的风险,并根据风险等级提供相应的处理策略。

最后,工作者需要积极参与后续的随访和评估,并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的出台对于保护职业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能够及时识别职业暴露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其次,该制度能够使职业暴露者得到及时、专业的处理和医疗援助,有效降低感染后果和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等高风险职业的参与度和职业满意度,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工作动力。

总之,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制度是一项重要而全面的保障措施,它不仅规定了处理措施、保障权益,还关注操作步骤和指导意义。

通过落实这一制度,我们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保护职业健康,并为高风险职业人群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
HCV-RNA阳性),建议暴露后医务人员立即进行抗-HCV检测, 留取抗-HCV本底资料; • ➁ 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HCV-RNA, HCV-RNA阳性者建议进行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标准抗病毒治疗; • ➂ 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阴性,者于暴露后12周再次检测抗HCV,抗-HCV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CV-RNA,HCV-RNA阳性 者建议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HCV RNA阴性者于暴露后24 周监测抗-HCV和ALT,并进行跟踪管理。
• 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 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 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 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 、用药记录。
•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 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 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 (3)用药方案 •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
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 每日2次,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 • 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 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 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04 - HIV职业暴露★★★★★
• 一、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分级
• 1、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二、预防
严禁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 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 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三、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一)发生工作人员艾滋病 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 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三、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1、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 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紧缚伤口近侧,轻轻挤压 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直至组织 液发白,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 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HIV病毒特点
工作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科室主 任按照《陕西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 预案(试行)》(陕卫疾发[2006]199号) 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 评估和确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预 防性药物。同时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 表存档。实验室常备下列预防用药:齐多夫定 AZT,拉米夫定3TC,茚地拉韦IDV。
二、预防
3、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 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二、预防
(三)工作人员在进行创伤性诊疗、护理操 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 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二、预防
(四)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 防渗透的利器盒,或使用专用设备进行 安全处置。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 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 水冲洗干净。
三、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4、工作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由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临床专家组成危险评估组, 按照《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 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卫医发[2004]108号)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 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根据实 际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预防性药物。

培训资料-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理

培训资料-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理

防护措施
1 个人防护装备
了解并正确使用个人防 护装备来减少职业暴露 的风险。
2 安全操作流程
学习安全操作流程,如 正确处理可能被感染的 物品和液体。
3 职业暴露培训
参加职业暴露培训,以 提高自己对防护措施的 了解度和使用能力。
处理职业暴露事件的步骤
1
立即清洁伤口
如果发生职业暴露,请立即清洁伤口
咨询专业医务人员
培训资料-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防护与处理
探索如何通过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理来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介绍与背景
了解艾滋病病毒的背景和影响,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的重要性。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定义
解释什么是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暴露,并重点介绍它会如何发生。
Hale Waihona Puke 职业暴露的风险和途径详细说明不同职业领域中存在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风险和途径。
2
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和建议,以
确定后续的处理步骤。
3
药物预防
接受药物预防治疗,以降低感染的风 险。
后续监测和支持
了解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监测和支持措施,以确保安全和健康。
总结和要点
职业暴露预防
遵循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的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 风险。
快速处理
如果发生职业暴露,请立 即采取适当的处理步骤以 保护自己。
寻求专业帮助
咨询专业医务人员以获得 必要的监测和支持。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
根据评估结果对暴露者提供紧急用药,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并开具转介卡将其转介到第八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就诊
西药房根据处方对暴露者免费发放药物
职 业 暴 露 发 生 单 位
第 八 人 民 医 院
职业暴露储备药物的发放
广州市内二级以上的医疗保健机构,公安、司法部门可凭有效工作证明、领药申请单及收药回执到市第八人民医院综合楼(联系人:陈桂珍/刘晓璇,联系电话:)领取1人份2天用量的储备药物,储备药物使用完或到期后到市第八人民医院免费领(换)取
01
02
职业暴露预防用药的发放 ——广州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预防用药工作指引穗卫疾[2014]7号
在职业暴露处理中,应当做好相关的登记与报告工作——HIV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事故档案/凭证)
市区医疗机构可带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转介卡直接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综合楼(上班时间,联系人:陈桂珍/刘晓璇,联系电话:)或感染科病房(下班时间)领取紧急用药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正确掌握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控知识
建立一个完善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控 管理制度
一点总结…
202X
CI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添加副标题
谢谢!
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 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 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1
2
3
二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
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

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制度(3篇)

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制度(3篇)

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制度一、hiv暴露应急处理1.保持镇静。

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3.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4.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

____%酒精或者____%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6.尽早实施预防性用药。

最好在____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____小时;即使超过____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7.随访和咨询。

在暴露后第____周、第____周及____个月,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暴露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

8.登记和报告3.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以流动水冲洗。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周围的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洁受伤部位。

4.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

____%酒精或者____%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5.登记和报告三、登记和报告制度1.登记内容。

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hiv暴露还需登记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2.报告制度。

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科(或医务科)→hiv阳性职业暴露报区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血液及体液外溅的应急处理1.外溅物仅是少许点状飞溅,立即戴手套用____%酒精纸巾擦拭,再用清水清洁、干燥;丢弃手套,洗手或手消毒。

2.如果飞溅物较多,立即戴手套用吸水性能强的纸巾或一次性洁布擦拭外溅物后丢弃,再根据污染部位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1)地面或设备表面。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梅毒艾滋病暴露处理流程doc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梅毒艾滋病暴露处理流程doc

医务人员HIV 、HBV、HCV 、梅毒职业暴露后报告及局部处理流程
1、HIV职业暴露处理
HIV职业暴露
报告
危险性评估
选用药药物副作用监测
HIV监测及随访心理咨询
HIV 、HBV、HCV 、梅毒职业暴露局部应急处理
❖锐器伤:
❖镇静
❖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流动净水充分冲洗;
❖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过氧乙酸等)浸泡或涂抹消毒;
❖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
❖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手术衣;高压灭菌。

❖流动的净水充分冲洗污染部位。

❖粘膜暴露后:
❖立即用大量的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禁止用氯霉素等眼药水冲洗
2、乙肝(HBV)处理: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按0、1、6个月间隔注射乙肝疫苗10微克。

3、丙肝(HCV)处理:定期监测,可用干扰素、免疫球蛋白(见医嘱)
梅毒:长效青霉素口服、肌注、静滴(见医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HIV职业暴露的处理
一、HIV职业暴露的定义及风险评估
HIV职业暴露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在职业工作中与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体液或HIV污染的医疗器械及设备等接触而具有感染HIV 的危险。

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包括血液、体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

脑脊液、关节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羊水也具有传染性,但其引起感染的危险程度尚不明确。

粪便、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及呕吐物通常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发生职业暴露的途径有:针刺伤、不完整皮肤或黏膜接触暴露源。

如暴露源为血液,经针刺暴露感染HIV的风险约0.3%,经黏膜暴露为0.09%,经不完整皮肤暴露的危险度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比黏膜暴露低。

以下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深度针刺伤(尤其是空心针)、暴露量大(晚期AIDS患者或未经治疗,体内病毒载量高)、污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等。

二、HIV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理
发生HIV暴露后,要及时进行局部污染皮肤或黏膜的处理: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和包扎处理。

三、职业暴露危险评估及预防用药
发生HIV暴露后要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如感染风险较高,一般需要暴露后药物预防,如感染风险较低,则应权衡感染风险和用药不良反应后慎重做出决定。

具体处理原则和预防用药方案分别参见表11-1与表11-2。

在发生HIV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

基本用药方案和强化用药方案的疗程均为28天。

表11-1. 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原则。

暴露途径暴露程度
暴露源
HIV阳性
(低传染性)
#
HIV阳性
(高传染性)
$
HIV感染状态不

暴露源不明
皮肤损伤暴露
暴露量较
少(二级暴
露)
基本用药强化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如暴露源来源于
HIV高危者则采
取基本用药方案
预防
通常不进行预防;
对于有可能暴露
于HIV感染者时
采取基本用药方
案预防
暴露量较
多(三级暴
露)
强化用药强化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如暴露源来源于
HIV高危者则采
取基本用药方案
预防
通常不进行预防;
对于有可能暴露
于HIV感染者时
采取基本用药方
案预防
不完整皮肤或黏膜暴露
暴露量较
少(一级暴
露)
基本用药基本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用药
暴露量较
多(二级暴
露)
基本用药强化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对于暴露源存在
HIV感染风险时
采取基本用药方
案预防
通常不进行预防;
对于有可能暴露
于HIV感染者时
采取基本用药方
案预防
注:# HIV阳性(低传染性):无症状,低病毒载量(﹤1500copies/ml);
$ HIV阳性(高传染性):有症状性,艾滋病期,急性血清转换,高病毒载量;
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非大型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

表11-2. HIV暴露后预防用药方案
奈韦拉平由于具有潜在的严重肝毒性和皮疹的副作用,不用于暴露后预防。

妊娠妇女如发生职业暴露,如处于孕期前三月应避免使用依非韦伦,因其具有致畸作用。

四、HIV职业暴露后随访监测
发生HIV暴露后要立即,并在之后的4周、8周、12周和6个月检测HIV 抗体。

一般不推荐进行HIV P24抗原和HIV RNA测定。

特殊情况下,如暴露者存在基础疾患,免疫功能差,产生抗体延迟;或HIV和HCV合并感染,HCV尚未发生血清学转换者,可适当延长HIV抗体检测的随访时间,长期从事艾滋病工作的人员,应随访到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