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里的中医智慧(中)(养生堂笔记)
养生堂笔记——精选推荐
养⽣堂笔记五指诊病⼀.拇指五指的⼤拇指最为重要。
它的长度以在五指并拢时同⾷指第⼀指节⼀半最为标准。
⼤拇指代表⼀个⼈的遗传因素和脑⼒活动之强弱。
⼿太阴肺经正好经过拇指,所以拇指的病变可以反映出⼀个⼈肺功能的强弱。
1.⼤拇指指腹肚呈扁平状、弹性差,提⽰此⼈为肺⽓不⾜、体质差、易感冒。
2.⼤拇指第⼆指节呈瘦弱状(⼤拇指头⼤杆细),提⽰此⼈⼤脑易疲劳。
3.⼤拇指上的鱼际⽳发红,提⽰此⼈为肺热。
如果鱼际⽳发青为肺寒。
(中医认为:肺与⼤肠相表⾥,所以肺热可导致肠燥型便秘,肺寒可导致虚寒型便秘。
)4.⼤拇指过于粗⼤,提⽰此⼈易动怒。
怒⼜容易伤肝,肝主情志,导致情志不舒。
再者⼼情不好的话⼈就不思饮⾷,所以常常会导致肝胃同病。
5.⼤拇指看上去短⼩,提⽰此⼈易患⼼脑⾎管疾病。
因为⼤拇指代表⼀个⼈脑⼒活动的强弱,所以此类⼈反映也⽐较迟缓。
6.⼤拇指第⼆指节纹杂乱或有“⼗”字纹,提⽰此⼈易患顽固性头痛7.⼤拇指两侧有静脉⾎管浮露,提⽰此⼈肝硬化先兆。
⼆.⾷指⾷指的长度在五指并拢时到达中指第⼀指节的⼀半为标准。
⼈们往往习惯⽤⾷指指⽰东西,固⾷指页称⽰指。
⾷指因⼿阳明⼤肠经所经过,so肺与⼤肠相表⾥。
固⾷指的强弱常反映出脾胃与呼吸道功能病变。
1.⾷指短⼩或偏歪为肠胃功能差。
若⾷指长度标准⽆杂纹或⽆病理性的纹理⽰肠胃功能良好。
2.⾷指第⼆指节特别瘦弱,此为患有慢性⽀⽓管炎信号。
三.中指中指有⼿厥阴⼼包经所经过,故中指常可反映⼼脏功能的强弱。
1.中指短⼩,低于⾷指、⽆名指,提⽰易患⼼律不齐。
2.中指苍⽩、瘦弱⽰⼼肌供⾎不⾜或长期贫⾎。
患者常伴有⼼慌的感觉。
3.⾃然伸⼿时,中指偏歪⽰⼼脏功能差。
4.中指常有⿇⽊感,提⽰早期⼼脏病信号。
5.中指特别长的⼈,提⽰易患腰痛。
四.⽆名指⽆名指页称药指、环指。
⽆名指的长度⾄中指第⼀指节⼀半为标准。
⽆有名指所循⾏经脉是三焦经,三焦经是⼈体⽓⾎运⾏的通道,同时也是⼈体⽔液运⾏之道。
1.⽆名指短⼩⽰先天性体质差。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七)(养生堂笔记)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七)(养生堂笔记)经典里的中医智慧(七)(养生堂笔记)(2010-01-21 06:51:10)转载▼标签:麻黄汤养生堂分类:养生堂宣肺风寒健康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讲解今天继续讲麻黄汤。
相对张仲景时代,现在感冒受风热的比较多,受风寒的有所减少。
现在生活好了,我们的体质是越来越火了。
现在感冒治疗找到中医就很晚了,这时已经由受寒变成热和湿了。
这就不适合用麻黄汤了。
可用麻黄加术汤化湿,麻黄汤里面加上白术,白术是化湿的。
这个方子是治湿加身烦痛的,就是身上疼痛烦躁,有时伴有发热,寒加湿的这种发烧,烧的时间长,尤其是打过吊瓶的病人。
湿邪很重就变成水肿了。
麻黄汤治水肿用的比较多。
这和肺有关,肺在人体水液代谢中起了通调水道的作用。
脾把水给肺后,肺要进行水液代谢,把水通调到膀胱里面去,和到皮表去,因为肺有宣发肃降功能。
到膀胱变成尿液排出,到皮表就变成汗排出体外。
后世总结了开肺气利小便的方法,就是提壶揭盖的方法。
壶相当于膀胱,壶嘴相当尿道,盖相当肺,打开壶盖后,壶里的水就流的快了。
打开壶盖的方法就是开宣肺气。
用麻黄汤开宣肺气。
风寒引起的肺闭才可以使用麻黄汤。
风寒犯肺的用麻黄汤效果好。
还可用冬病夏治的方法。
到医院去贴肺腧穴。
日常保护肺的方法: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上起来闭眼,叩齿,咽口水送丹田,练秋季吐纳健身法适用食品食疗用百合,芋头。
西瓜皮炒吃对肺好。
北京卫视《养生堂讲座》笔记(2)
北京卫视《养生堂讲座》笔记(2)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
紫皮独蒜头最解毒。
马齿笕治拉肚子。
兽骨烧黑碾碎喝也治拉肚子。
破伤风抽风针灸扎大锥穴3寸一针就好。
刘清泉,男,北京中医院院长,83岁,有个吃法:醋泡黑豆每天吃是古代保健食品,即将生黑豆用老成醋泡两个月,豆子发起就可以吃。
每天吃15颗,延年益寿,黑如肾、平肝、健脾。
冬天老人要防流感。
今年65岁女士和26岁女士因甲流死亡,两者都有3-4年的哮喘慢性病史,患甲流病就高热,3-5天病情加重直至死亡。
2009年全球18000人甲流死亡。
甲流是传染病,在空气中传播,揉眼睛抠鼻子病毒进入粘膜。
甲流病毒喜凉,在-20度干燥低温可以长期存活。
但对热、对紫外线敏感病毒会死。
所以在外面要戴口罩、防病毒、细菌、灰尘,回家来要洗手。
防甲流:1.防暴饮暴食。
2.忌熬夜。
3.防劳累过度。
4.多运动。
防甲流蔬菜:西红柿、大白菜、蘑菇、豆腐、鱼、牛肉、青菜、鸡蛋。
今年甲流咽喉部位有病毒,和2009年稍不同,H1N1甲流一般是西医名(称谓),中医治伤寒温病。
甲流就是中医说的温病。
北京各中医院买治甲流的中成药:1.《金花清流》,治风热感冒,对发烧的病人一盒就退。
2.《蔬风解毒胶囊》也治风热感冒,甲流属于风热感冒。
小孩停食(积滞)、着凉可以吃萝卜汤吃山楂。
女孩脚手冰凉体寒,用葱白、生姜、大枣熬汤喝。
葱白加豆豉也治感冒。
节俭基因,即挨得了饿,享不了福的节俭基因。
餐后空腹3.9--6.2血糖正常。
胰腺在胃后面是横条。
胰岛是小细胞。
低血糖可引起癫痫病,胰岛素多了少了都不好。
有很瘦的高血糖的人,易腰酸背痛软弱无力,用电胰岛素会改善。
有个病人血糖不高,但胰岛素很高,极不正常。
如果查到餐后血糖临界高,要当糖尿病调理。
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的人,一周运动150分钟可逆转,当然还要调饮食。
同时注意自己的腰围。
打胰岛素不会成瘾,只是补充不足。
糖、脂肪太多胰岛素会受损伤,会累坏胰岛。
练跑步的运动员不易患糖尿病。
张悟本中医养生健康讲座笔记
健康的饮食和养生祛病中国中医科学院张悟本教授前言----健康理念部分一、健康的四大基石1、平和的心态2、均衡的营养3、适量的运动4、充足的睡眠二、人类致病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营养不均衡三、人类致死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药物中毒四、中医养生理论每天笑一笑,医生要上吊,一天笑一笑远离病和药。
五、五脏健康方案1、怒伤肝:绿豆是养肝的,肝开窍于目,肝主血管,肝是人的解毒工厂。
药和食物里的一些毒素要经过肝脏解毒,所以不要把药当饭吃,要把饭当药吃。
(煮绿豆的技巧:绿豆冷水下锅,煮(7-8)分钟,似豆开非开,汤水颜色最深红时,把汤倒出来当水喝,效果最好,再把豆加水煮烂当粥喝。
)肝火大,多生吃柿子椒可清肝(凉拌食用,晚餐)肝主目,喜酸。
白内障的病人及一般眼疾多属于肝经问题,用热水+10_—20滴醋熏眼(每日10—20分钟)一周后开始见效2、喜伤心:心开窍于舌,红小豆是补心的,夏季补心最好,苦瓜是清心火的,舌上有溃疡是心火盛,口腔和牙龈上的溃疡是胃火盛。
(红小豆也不易煮烂,喝汤同上)3、思伤脾:黄豆补脾,脾开窍于口(黄豆要煮烂吃)4、忧伤肺:肺主皮,开窍于鼻,适于秋季补肺,白萝卜生吃养肺,熟吃润肠,肺喜芸豆(芸豆要煮烂吃)。
5、恐伤肾:肾主骨,开窍于耳,中老年人的腰腿疼痛许多属于肾虚,耳鸣也是肾虚。
黑豆补肾,冬季适于补肾。
麻酱也是补肾的。
钙补肾。
(黑豆要煮烂吃)晚上热水泡足,出汗同时双手搓后腰的肾部,以补充肾气。
6、胆经不利:(23—1点)是胆经当令:失眠是胆的病,睡前喝生冬瓜全汁,有利于睡眠? (3—5点)是肺经当令(睡前生吃白萝卜)? 吃饭老咬舌是脑梗的先兆? 生吃长茄子可清脂、降压(麻酱、醋凉拌)? 中老年人每天吃半两肉就够了? 早餐、午餐吃肉。
晚餐不吃动物蛋白,喝各种豆的粥? 有病的需要条理好后,再开始补钙? 用豆浆替代牛奶只要吃科学,无须禁食,人就可降压、降脂!六、吃饭的健康顺序先吃拌的各种生菜→热菜→肉→豆类七、调理时间早调心肺、晚调肾、经常调肠胃八、食疗期间禁忌辛辣、牛奶(标明脂肪超标)、冷饮九、经典格言《黄帝内经》曰:“药食同源,食疗胜药疗。
曲黎敏教授讲解《黄帝内经》智慧养生笔记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一、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唯一一本以帝王命名的书。
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圣人为什么重医药所谓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就是能够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
如果又能够让别人听从自己,就可以由人而王。
天下即人身,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有一个和谐的机制。
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
《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
假如肝火太盛,木(肝)生火(心),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
如果肾经不足的话,我们就思维就不够。
拿破仑有一句话: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
中医的话是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
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
中国文化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2.可以认知自我生命活力:魄力精神意志胆识聪明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魄在中医里涉及到它是肺的神。
肺神,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神。
力,涉及到肾,力量从肾来。
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魄力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
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
精神,在中医里,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神是心的神明。
精神在中医里是心肾相交的能力。
胆识涉及的是胆气足不足。
胆,是主决断的。
意志,意是脾(精)的外现,心之所存谓之意。
脾主运化,脾精足不是记忆性的问题,而是关联性的问题。
关联性好,就是运化,就是头脑灵活的表现。
志是肾之神,肾主收藏。
意志是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
运化灵活,又能定住坚持,就是有意志力。
聪明,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
聪明与否,看肝肾能力。
学习《黄帝内经》,培养更多地向内观察我们人身的能力。
它是国学经典里边最为寂寞的一项。
向内看很痛苦也很难,所以自古圣贤皆寂寞。
西方是要认识自己,而中国文化是要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的和谐,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你就越接近至善。
陈明教授养生堂讲座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6)
学习辅助网
陈明教授养生堂讲座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伤寒论张仲景2010年09月07日星期二上午01:32陈明教授养生堂讲座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伤寒论张仲景
来源:/%C0%E4%D4%C2%CB%F9%CF%D0%B3%EE/blog/item/0e5de623c37effa f4623e8e9.html
陈明教授养生堂讲座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五石汤
来源:/%C0%E4%D4%C2%CB%F9%CF%D0%B3%EE/blog/item/0e5de623c37effa f4623e8e9.html
陈明教授养生堂讲座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3)小柴胡汤
来源:/%C0%E4%D4%C2%CB%F9%CF%D0%B3%EE/blog/item/0e5de623c37effa f4623e8e9.html
陈明教授养生堂讲座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4)白虎人参汤
来源:/%C0%E4%D4%C2%CB%F9%CF%D0%B3%EE/blog/item/0e5de623c37effa f4623e8e9.html
 
学习辅助网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中医里的养生智慧
中医里的养生智慧养生智慧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和心态,以达到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智慧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下面将从饮食、生活习惯和心态三个方面,介绍中医养生的智慧。
一、饮食养生的智慧中医养生强调饮食调养,认为食物是维持生命和调整身体的重要来源。
中医养生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饮食结构:中医养生强调五谷杂粮的摄取,推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提供身体所需的养分。
2. 根据季节调整饮食:中医认为季节变化对人体有一定影响,因此建议在不同季节调整饮食。
夏季宜食清淡、凉爽的食物,冬季则宜食温热的食物,以适应季节的变化。
3. 注重食物的烹调方法:中医养生倡导轻煮少油少盐,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避免食用油炸、烧烤等高温加工的食物,以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二、生活习惯养生的智慧中医养生注重调整生活习惯,提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下面是中医养生的一些智慧:1.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
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适度运动:中医养生强调运动的重要性。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运动伤害。
3. 心理调节:中医养生注重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可以通过冥想、放松和调节呼吸来缓解压力。
三、心态养生的智慧中医养生认为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心态养生的智慧:1. 保持平和心态:中医养生强调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激动和情绪波动。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调整身体的功能,维持身心的健康。
2. 学会调节情绪:情绪的波动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中医养生倡导学会调节情绪。
可以通过锻炼、社交和艺术欣赏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身心的平衡。
3. 注意休息放松:中医养生强调休息和放松的重要性。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30集讲稿记录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陈明。
是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秘书,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伤寒论》三十余载,发表了“《伤寒论》治略与兵法三十六计”、“《伤寒论》课程教学法探讨”等学术论文60 余篇,主编出版《中医四大经典临证指要》系列著作、《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等学术专著9 部。
陈明教授主讲《经典里的中医智慧》,长30集的《伤寒论》导读。
授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在录制时已获得众多现场观众以及同事们的好评,如果能完整的看下来,将会对中医有更加系统、准确的认识。
第1讲《伤寒论》概述:六经与辨证论治伤寒论是中医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典著作。
大家都知道中医有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还有后世的《温病条辨》。
《伤寒论》在这四大经典里头,是非常占重要位置的本本著作。
中医看病不管是谁,没有说不用《伤寒论》的方子的。
所以到现在1800多年了,伤寒论后世叫做《经方》到目前为止临床上我们每天还要使。
而且疗效特别好。
所以学中医的,你不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伤寒论》都是必修的。
开始本科出来研究生。
《伤寒论》的作者是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
张仲景是东汉人,大概生活中公元150--219年,按这个算他活了69岁。
在东汉已经是高寿了。
非常懂得养生的一个人。
从公元170年到185年之间发生了五次大的瘟疫。
那时候人寿命很短。
什么叫伤寒呢,不是说感受寒了,它包括伤风感冒。
但这个寒,它的意思比较宽,它是指整个邪,所有的外邪,从外面来的邪气,当然这里面有:风、寒、暑、湿、燥、火,包括瘟疫。
瘟疫,中医叫做疫疬之气。
凡是从外来的,我们都叫做伤寒了。
《伤寒论》既适用一般的外感病的治疗,也适合于瘟疫的治疗。
包括2003年的非典和现在的甲流。
为什么后世把《伤寒论》看得这么重视?第一,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融到伤寒论中,而且加以临床实践。
北京卫视《养生堂讲座》笔记(1)
北京卫视《养生堂讲座》笔记(1)88岁名中医讲:热胀冷缩,冬天血管收缩快,高血压的易中风。
冬天血流漫易血栓。
中风单眼看不清东西,话说不清楚,手麻,头晕。
三高的症状:摔跤、脑缺氧、肢体障碍、眼发黑、哈欠不断、睡觉多和小指麻到手麻都是中风的前兆。
防中风的方子挺棒,一味药治脑血栓。
如一老人脑栓,静脉也栓,脚痛不通。
老医生不开刀,用中药化血栓,消肿不痛。
那神奇的药面白色的,即三七粉(白色),三七也是白色。
三七叫金不换,养血活血最好,三七也叫人参。
古训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关节肿,湿在关节里停留。
喝水要因人而异。
一天八杯水对健康人好,对身体有湿的不适合,早晨起来喝一杯水不适合湿气重的人,所以不能盲目跟从。
葛洪说:人饿才吃,渴才喝,不渴喝水伤脾。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耳道皮肤要干湿适中。
人的身体即水体,水多即湿,水少就燥。
湿向下,如脚气就是湿太重,真菌喜在湿的地方长。
湿的特点:重(身体沉重即湿多)、肿(关节)、胀。
五种祛湿:燥湿化湿泄湿散湿利湿中医发汗即散湿,湿气在表要发汗。
有的湿和寒在一起。
湿在内部就要化湿,芳香化湿。
利湿即排尿。
泄湿即通大便。
排汗就是祛湿,可以汗蒸、桑拿,可家做汗蒸房。
可食物排湿:薏米、赤豆、黑豆、冬瓜。
可药物祛湿:即车前子。
茯苓燥快快不能吃。
身体燥外界因素,某些食物产生燥,如口干、咽干、便秘。
中医认为,皮干、头发干、干燥综合症(全身干燥),是免疫性疾病,腺液破坏了,就是身体保湿机制坏了。
皮肤干燥不能从外改变,可用中药恢复锁水机制。
有人身体即有燥。
又有湿。
下面湿上面燥,先要利湿。
有个青年口鼻出血,久治不好,一老医生开三七给吃好了。
三七要长三到七年才可以吃,才有药效。
是姓田的一生发现,所以叫田三七。
三七有生用有熟用,生用活血、化瘀、止痛,一般有瘀用生的三七;用熟的三七补血。
三七粉一瓶3克,买的三七大多是制的熟的。
云南白药里面有三七。
心经的脉到舌底,脑部、肺部、心部的病可看舌下。
舌青或黑紫就是血瘀。
中医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我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现将读书笔记及感悟分享如下。
二、读书笔记摘抄1.《黄帝内经》(1)阴阳五行:中医认为,世界万物都由阴阳五行构成,阴阳代表事物的对立统一,五行代表事物的生克制化。
(2)脏腑经络:人体脏腑经络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功能正常,经络通畅,人体才能健康。
(3)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因素有关,病机包括邪正盛衰、气血津液失调等。
(4)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2.《伤寒论》(1)六经辨证:伤寒论提出六经辨证,将疾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2)方剂应用:伤寒论中记载了许多著名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3)温病学派:伤寒论为温病学派奠定了基础,温病学派认为,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类疾病。
3.《金匮要略》(1)杂病辨证:金匮要略对杂病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许多杂病的辨证方法。
(2)方剂应用:金匮要略记载了许多杂病的方剂,如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3)养生保健:金匮要略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养生方法,如调养情志、饮食调养等。
三、感悟1.中医注重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治疗疾病时,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不谋而合。
2.中医注重预防保健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注重预防保健。
通过调整饮食、作息、情志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与现代医学的“预防为主”理念相一致。
3.中医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如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具有独特的疗效。
20200724养生堂视频和笔记:王军,脾虚,足三里,太溪穴,补虚,肝火旺
20200724养生堂视频和笔记:王军,脾虚,足三里,太溪穴,补虚,肝火旺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王军。
主题是《抹平凹凸调虚实》。
主要介绍身体上的穴位能帮我们治病等相关内容,图:抹平凹凸调虚实大家都知道身体上的穴位能帮我们治病,但是今天的专家告诉我们,身体上还有一些能看得见的穴位。
这些穴位不仅能帮我们治病还可以帮我们诊病。
就是说当这些穴位显露出来,就说明我们的身体出现了相应的健康问题。
到底这些看得见的是什么穴位?又能帮我们诊治什么健康问题?《养生堂》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王军教大家-《抹平凹凸调虚实》。
《黄帝内经》中记载“实则必见,虚则必下”。
专家解答为,身体上的许多实证和虚证,都会在穴位上出现凹凸的变化。
当我们身体处在脾虚、肾虚等虚证的时候,对应的穴位常常会出现凹的表现。
就像地下水不足时,地面会塌陷。
肾虚的明显凹点是太溪穴,脾虚的明显凹点是足三里。
我们可以通过点揉或是使用适合补虚的麦粒灸来调养身体。
当我们身体处在肝火旺等实证状况时,对应的穴位常常会凸出的表现。
就像地下熔岩剧烈活动,形成火山包,高高耸起。
肝火旺的凸点之一是肝俞穴。
我们可以通过拔罐的方式祛除邪气。
到底这几个穴位如何准确取穴,身体上的不同罐印又分别代表什么健康问题?专家出诊信息:王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本部)针灸科:周三、五、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备注:目前专家出诊安排受疫情影响可能有变,具体信息请以医院公布为准。
20200724养生堂视频和笔记:王军,脾虚,足三里,太溪穴,补虚,肝火旺。
中华老中医总结的养生智慧(句句精华,字字玑珠,用心看
中华老中医总结的养生智慧(句句精华,字字玑珠,用心看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中医养生的经典智慧
中医养生的经典智慧中医养生,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哲理。
它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
中医养生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其核心观念之一。
也就是说,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种预防为主的思想,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顺应四季的变化来调整饮食和起居。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此时适合多吃一些具有生发之性的食物,如豆芽、春笋等,同时要早睡早起,适当运动,以助阳气的升发。
夏季炎热,暑气当令,人们容易出汗,消耗较大,饮食上宜清淡,多吃些瓜果蔬菜,补充水分和营养,作息上要晚睡早起,避免中午高温时段外出,以防中暑。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饮食上要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等,作息上要早睡早起,以收敛肺气。
冬季寒冷,是收藏的季节,适合进补,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牛羊肉等,作息上要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
中医养生还注重情志的调节。
中医认为,情志过激或不畅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过度都会损伤相应的脏腑。
比如,大喜伤心,大怒伤肝,过度忧思伤脾,过度惊恐伤肾等。
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志过激,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节情志,比如听音乐、读书、旅行、与朋友交流等,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和舒缓。
饮食养生在中医养生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讲究饮食的均衡和五味的调和。
食物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五脏。
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
饮食中五味均衡,才能滋养五脏,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饮食要有节制,不能过饥过饱,也不能偏食。
过饥则气血不足,过饱则损伤脾胃。
此外,还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和烹饪方法。
比如,有些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增强营养和保健功效;而有些食物则不宜搭配,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中养生堂笔记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中)(养生堂笔记)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讲解水液代谢失常不能不谈肾,所有的水病最终都要影响到肾。
因为肾主水又是水之根。
水的气化主要是肾阳的功能,不管哪个脏器的阳气,肾阳气是一身阳气的根本,所以把肾叫先天之本。
只要肾阳充足,水液代谢就会正常的运转。
肾阳虚引起的水病恢复就慢。
水肿经常在松软部位和下面肢体。
怕冷,腰膝酸软都属肾阳虚。
中医认为男40岁女35岁后要开始护肾。
真武汤治肾虚。
茯苓利水常用;生姜皮利水好;附子对身体任何部位的阳虚都可以温补;白芍是对付附子的温燥。
附子有毒。
用附子时一定要找大夫。
真武汤用处很多。
包括可以进行双向调节的,如肾性的血压高或低。
肝风内动如阳虚水停引起的眼皮跳。
阳虚水停的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肾虚包括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
肾阴虚:口干舌燥,睡眠不好晚上出汗,身上发热但体温计量不出来。
这就要猪苓汤泌尿系感染,脚气,猪苓汤治疗效果好。
护肾:冬天要护肾,可多吃板栗,黑木耳,黑猪肉。
中医讲内不治喘,下面讲小青龙汤。
寒饮咳喘。
特征如下:什么原因呢?平常一定要注意保养,不要吃凉东西,寒性的哮喘容易复发。
小青龙汤成分:主要是散寒化饮的。
这个病就是两个特点,一个是寒,一个是有水饮。
干姜,细辛,五味子是小青龙汤的灵魂药。
中医用生姜,干姜,炮姜。
生姜走而不守发散力比较强,治疗风寒症;干姜既能走又能守,发散力不是很强;炮姜收涩的作用更强,它治疗腹泻。
细辛有散寒,温里,同时可治心脏肾脏的病。
它有散寒,化饮,温里作用。
但有毒性,细辛不过钱。
李时珍讲:就是单用末的时候不能超过一钱,在汤药里水煎30分钟后就毒性很小了。
五味子药偏酸,收敛的。
还有止咳平喘的作用。
保护心脏好,可以泡水喝,用量6-10克。
《伤寒论》中讲寒性的病多,所以用温热的药多,但是也有不少清热的药,今天讲一个清热方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简称麻杏甘石汤。
经常用于外感发烧,哮喘,肺炎。
首先要退烧,有时配合小柴胡汤。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
旋复花汤是治疗肝着的方子,但是里面却用了葱管和旋复花两味入肺的中药。原因是中医有肝升肺降的理论,利用降肺气来达到顺肝气的目的。所以四逆散和旋复花汤配合在一起能够很好的治疗肝胆病。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6)
“麻黄汤”是治“太阳病”的一个药方。从伤寒的角度看,“太阳病”就是一个外感病。感冒引发流鼻涕、嗓子疼痛、咳嗽、发烧、怕冷等系列症状,是因为人感受了邪气,到太阳经了。太阳经是人的最皮表的一个经络,相当于一个篱笆门,所以感冒伤风、受外界的邪气,太阳经往往首当其冲。
“麻黄汤”里有四味药,包括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在里面有两个作用,一是发散太阳经的寒邪,同时麻黄又可以宣肺平喘。
只要不是虚喘都可以用麻黄。桂枝是帮助麻黄发散太阳经的寒邪,杏仁是帮助麻黄来平喘,甘草起调和诸药的作用。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7)
“麻黄汤”在张仲景《伤寒论》原著中主要是用来治疗太阳伤寒症的,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感冒。可是,现在很少有人用麻黄汤来治疗感冒了,其原因跟我们现代的气候、人的体质和生病后求医的程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个原因是不吃早饭。胆汁主要是肝分泌的,胆是储藏胆汁的。如果早上不吃饭,储藏了一夜的胆汁就排不出去,时间长了就会淤积,容易形成胆结石这些病。
四逆散原本是用来治疗四肢厥逆的方子,四肢厥逆就是手脚冰冷。四肢冰冷并不是因为阳气少了,而是因为肾阳淤堵了,但是肾是主藏的,不能开泄,所以就利用肝的疏泄,来达到疏解肾阳的目的。四逆散中的柴胡是恢复肝的疏邂,芍药是恢复肝的藏血功能,加上枳实和炙甘草,从根本上恢复了肝脏的功能。
那我们应该如何"治水"呢?
《伤寒论》治水病可谓层次分明,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化水(饮)、利水、逐水。
当水湿不甚,可以采用温阳化气的方法治疗,就是通过用温阳药或芳香的药将水湿或水饮蒸化掉,犹如天下小雨,刚湿地皮或地之小凹处积水,太阳一照,则即刻蒸发一样,这叫做化湿法、化饮法,《伤寒论》中的茯苓甘草汤、苓桂甘枣汤基本属于这类方剂;
《养生堂》《经典里的中医智慧》全集
《养生堂》《经典里的中医智慧》全集1----30集《养生堂》重磅推出《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010-01-04 15:53:55)2010年《养生堂》开年大戏《经典里的中医智慧》,特别请来陈明教授为您悉心讲解《伤寒论》。
陈明,医学博士,教授。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秘书,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伤寒论》三十余载,发表了“《伤寒论》治略与兵法三十六计”、“《伤寒论》课程教学法探讨”等学术论文60 余篇,主编出版《中医四大经典临证指要》系列著作、《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等学术专著 9 部。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黄帝内经》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转,形成了阴阳二气的升降与消长,所以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是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与死亡,皆本于此规律。
有此,一年之中就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换,一日之中就有昼夜晨昏的变化。
也就是说,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明显地表现有年节律、日节律等。
一年之中,冬至一阳生,到了夏至,阳气升发达到顶点,而一阴即生,一直到冬至,阴气达到顶点,进入下一个轮回。
一天之中也是如此,子时一阳生,到了午时阳气最盛,此时,阴气渐生,一直到子时最盛。
人生活在自然界里,天人相应,体内的阴阳二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阳的升降而升降、消长而消长,以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若违背了这个规律,如作息不规律、熬夜、疲劳等,就会导致阴阳的升降紊乱,发生许多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往往具有定时发作的时间性的特点,最常见于阴阳二气交接的时间,如午时、子时等最多。
小柴胡汤有七味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主入肝、胆经。
它有三大功能:一是解热作用,二是解郁作用,三是升阳作用。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3)疏达阴阳枢机是小柴胡汤的作用特色。
但有一些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如饮食不节制,过食生冷或煎炒油炸之品,熬夜,或者干脆夜干通宵,白天睡觉,因而患气机郁滞的比较多,气机不行走了,阴阳不转动了,于是动不动就发脾气,急躁易怒,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口苦,或是神情淡漠,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干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经常躲在家里或没人的地方哭,严重的就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中医智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中医智慧的经典内容,并提供相关附件和法律名词解释。
第一章:中医理论基础1.1 阴阳理论:介绍阴阳的概念、特点以及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1.2 五行理论:详细解释五行的含义,以及五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3 气血理论:探讨气血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1.4 经络理论:介绍经络的概念、分类和运行规律。
第二章:中医诊断方法2.1 四诊法:详细解释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2.2 中医辨证论治:介绍辨证论治的原理、方法和常用的辨证技巧。
2.3 舌诊、脉诊:具体说明舌诊、脉诊的意义和操作步骤。
第三章:中医药物3.1 中药基础知识:介绍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以及功效。
3.2 中药炮制方法:详细解释中药的炮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中药配伍禁忌:常见的中药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四章:中医养生与康复4.1 中医养生原则:介绍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2 中医调理脏腑:详细解释中医调理脏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3 中医康复技术:介绍中医康复的技术和常用的康复方法。
第五章:中医与现代医学5.1 中医与西医的比较:比较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不同特点和优势。
5.2 中医药现代研究:介绍中医药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5.3 中医药法律规定:解释中医药法律政策的相关内容和法规。
附件:附件1:中医诊断记录表格附件2:常用中药一览表附件3:中医养生食谱推荐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法:规定了中医药的治疗范围、执业注册和管理等内容。
2、药品管理法:相关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事项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3、保健食品管理条例:对保健食品的分类、生产、销售等进行了详细的法律规定。
养生堂笔记
病从脾胃生——血虚一、血虚(人参养荣丸)名词气血亏虚(阴血亏虚),发为血之余,气血亏头发白;肝肾不足;心慌气短;四肢乏力;中医治本;中风就是脑梗塞;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比喻学医简单,嗯哼~);舌象:有齿痕-->脾虚;中药炙黄芪(qi,二声),白术(zhu,二声)中药的配伍:君臣佐使,18反(疗效降低甚至有毒),19畏规律动则气耗,劳则气耗舌两侧有齿痕:脾虚的表现(脾虚也会引起血虚)血虚血瘀造成面部的暗斑血的作用:滋养滋润血虚是一种营养障碍(中西结合的理论)诊断:舌苔脉象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汤药:急性病,我们平时煎汤药,一般70~80毫升最理想,太浓太淡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中成药:慢性病,缓以图之,补益气血;中成药的胶囊类(如果不想吃胶囊的话)可以把药粉倒出来冲水喝;有的药治标,有的要治本输血可以治疗贫血,但治不了血虚症状面黄(面色萎黄,焦黄发暗);健忘;脱发;心慌(动则心悸,感觉到心脏的剧烈跳动,活动之后症状加剧,活动量超过了心脏的负荷,失眠多梦,心烦,做事做不下去);多梦;眼睛干涩(肝血虚,经常揉眼睛,迎风流泪,久视伤血);肢体麻木;皮肤干燥(甚至瘙痒)便秘(便秘也是可以死人的,便秘->心梗心衰->猝死)心血虚(心主血):心慌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舌质偏淡脉细血压偏低肝血虚(肝藏血):腰膝酸软眼睛干涩(肝开窍于目)头晕目眩(眼冒金星)《内经》血虚:女人以肝为先天,血对女人的重要性,女子六七,三阳(太阳,阳明,少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气血亏虚(黄脸婆)治疗应从脾入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让脾胃强健起来,水谷精微化气血,气能生血(脾气生血)具体:1、人参养荣丸:健脾益气,补气以生血,祛湿,(不想吃饭,大便不成形),该药便宜,一次一丸,一天两次。
丸药的保质期一般是两到三年。
2、药引子(代茶饮,也可没有):大枣和生姜水,送服人参养荣丸,补益气血,调和营卫。
大枣和生姜是最常用的药引子。
《百年程氏养生经》程凯讲养生视频学习笔记(中)
《百年程氏养生经》程凯讲养生视频学习笔记(中)记录于2013-10-31(续上篇):八.大椎穴温热驱寒治感冒、疗风湿、腰腿寒、颈椎病1.热水淋浴大椎穴5分钟,直至额头微微发汗,然后摇一摇脖子,注意保暖,可缓解脖子痛。
2.预防或治疗感冒:防风、白芷、川弓、荆芥、苍耳子各5克,粉碎为末在锅内炒热,装入纱袋捂在大椎上,用胶布固定,冷了再炒热,可炒三次。
或者搓热掌心贴在大椎穴上;或者把掌心正好放到大椎穴附近凸起的骨头上面,凹陷对着凹陷,上下搓至发红。
每次5分钟,一天可做两次。
如果自己给自己做,搓大鱼际(养肺),发热后两手放到颈后大椎两侧,紧夹着大椎上下搓3-5分钟。
九.大椎穴刺血退高热、血瘀,梅花针叩刺大椎穴缓解颈椎病方法:酒精棉由内而外消毒大椎穴,然后用梅花针叩击,以局部皮肤改变为度,或者局部有血出来,然后上罐。
注意:针和皮肤垂直,固定某个点来叩击。
十.防风邪按揉翳风、风池防感冒、治高血压、三叉神经痛,风府防治中风1.搓热翳风,对感冒前期有缓解作用。
这是人体防御风寒的第一道关。
2.风池是第二道关。
头两侧痛、肝阳上亢、口苦脾气急、高血压患者在发作前、脾气急之前点风池穴可降血压,也可治疗受风引起的颈肩不适。
方法:双手放头上,两拇指点住风池穴,稍用点力,点住十秒、二十秒后松开,再点,三次点完后揉。
完后会很酸,可清醒头脑。
给别人做:左手按住头顶往下用力,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点按风池穴,按住不动(似往上按),按完后有力量向上传导的感觉。
点按十秒、二十秒、三十秒三次后螺旋转地揉,然后四指与拇指同时用力把皮肤提起来,拿,直到脖子处,从上往下捏5-8遍。
因刺激风池较大有人会不舒服,头稍有点晕,所以要点—揉—拿。
3.风府不能重力按压。
风邪进入府内,会有中风症状:偏瘫、言语不利,神志失常。
可戴围脖、丝巾保护。
4.此三穴保健法:四个或三个手指并拢,从翳风开始,到后头中间风府的位置,然后回来,反复搓动,频率越来越快,会有热、胀、麻酥酥的感觉。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4、...
在热病后期,余热不尽,气阴不足者,将白虎汤去掉知母,加竹叶、麦冬、人参、半夏,就变成了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适用于急性传染性热病的恢复期,以及低烧久久不退,乏力、口渴、心悸,舌红少苔或地图舌者。
白虎汤组成
白虎汤治胃热引起的病。
石膏入肺经,胃经,退烧清热效果好,自己家养肺阴治干咳,治胃阴口渴,护肾阴。知母在这里是保护肾阴的。
梗米和甘草保护胃。
白虎汤加减为竹叶石膏汤
治高烧退后低烧不退用此方。胃热引起的心火,可以用鲜竹叶泡茶喝。治胃里虚火,自己可以开下方。
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中含有石膏,石膏是大寒之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石膏的清热作用无与伦比,尤其是治疗外感发烧,更是药到病除,因为石膏不仅寒凉,而且具有辛味,是辛寒药,辛味药都具有能行、能散的特点,所以石膏能将体内的热邪透发出去,不至于因其寒凉而使热邪郁闭于内,不能外达。
知母在本方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石膏清热泻火;二是知母具有养阴润燥的作用,入肺、胃、肾经,所以可以在大热证时保护肺胃肾的阴津不受损伤,尤其是保护肾阴免受其害,是白虎汤迅速清除热邪的保证。胃中有热,容易下伤肾阴,因“肾者,胃之关也”,糖尿病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开始肺胃燥热口渴,发展下去必伤肾阴,多尿,甚至导致糖尿病肾病,可以说肾病是糖尿病的一个必然结局。所以,治疗胃热时,要时时刻刻注意保护肾阴。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14、...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
14、“白虎汤”治阳明胃实热大热症、
“竹叶石膏汤”治高热退后低热久不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芍(芍药)缓急止
另外白芍走血络,中医叫走血分,
生姜加量是为了很快的
提高了药物的疗效,相当于中药的增效剂。
这个方子用于虚性的疼
家庭可以制作的老年瘙痒妙方
方中用的赤芍通血脉的作用好,白芍的补血的作用好。地
禅衣止痒。自己可以加点生姜十片。
个疗程就好,必须是气虚的病人用。 小建中汤用于急
学这个有
最典型的就是肝肾关系。肾能生肝,肾
相克就是图中的五角星。五脏之间疏泄作用。
心和
有一个很好的方子,附子泻心
这个方剂中只有附子是温热的,其它都是凉性的。附子温
吃中药不能一个方子吃太长,感冒不超过三剂,
下面讲驱寒的
适合经常拉肚的人,有气滞的人不适合。 理中汤加了桂
一般高血压是平肝潜阳;但有一
理中汤去外寒,桂枝去内寒。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下)
今天讲肾阳虚,肾阳虚有什么表现?手脚发凉,容易腹泻;
治肾阳虚用四逆
四逆就是四肢厥逆,轻的是手指尖脚尖发凉,重的就是整
《伤寒论》有好多四逆汤。 这方子就三味
白虎汤治胃热引起的病。 石膏入肺经,胃经,退烧清热
知母可以清体内的火,还有养肺阴治干咳,治胃阴口渴,
梗米和甘草保护胃。
治高烧退后低烧不退用此方。
下面讲大肠清热问题。大肠有热或便秘
热逼迫大肠蠕动加快就腹泻,可用葛根黄芩黄连
该汤用于热性腹泻。葛根升阳气止泻。葛根妙用,从头管
《金
胃主下,脾主升。胃有热,气降不下来了就会堵。脾有寒,
前
半夏
胃不
口腔溃疡朋友非常多,有许多人慢性反复发作,
根在脾胃。可以用半夏泻心汤。 口
一定不要大口喝,要在口腔内含漱
下面讲一个专治心脏病的特别好的方子。心血
怎么样预防寒症?用生姜粥,自
《伤寒论》中就是用理中汤调理脾虚寒,一共四味药物。
适应中焦虚寒。大家可以自己判别一下。主要症状就是大
干
人参甘温。人参虽好,毕竟温燥,服用有禁忌:
2小时。还有黑豆,现在补
两者的药性不和。煮人参不要用铁器,最好用砂锅。 白
爱出汗的用桂枝葛根汤,不出汗的就用麻黄就叫葛
凡项背疼痛的出汗的少,不出汗的多。所以葛根汤用的范
上面的方剂,
葛根还有个作用,可以将其它经脉里的水调到太阳
下面讲桂枝汤加减方。治疼痛和瘙痒症,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
之所
《伤寒论》中的方子是张仲
柴胡桂枝汤适应症: 是治两经同
肩周炎,肩是少阳经经过
凡是病人说不出来的不
实际是气机阴阳不利,营卫不和,都用柴胡桂枝汤调理。
疏肝理
另外还有一个小妙方 下面讲非常
前五味是小柴胡汤的里的药,大小柴胡汤都是7味药,大
(养生堂笔记)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讲解 水液
肾阳虚
腰膝酸软都属肾阳虚。中医认为男40岁女35岁后要开
真武汤治肾虚。
茯苓利水常用;生姜皮利水好;附子对身体任何部位的阳
真武汤用处很多。包括可以进行双向调
肾虚包括
肾阴虚:口干舌燥,睡眠不好
中医叫心悸,老百姓叫心慌,
《伤寒
上面的心动悸,在心悸中加个“动”字,就是心脏跳动厉害
炙甘草是主要的药物,大枣是张仲景使用最大量的方,甘
心脏是少阴经,两个经是表里关系,夫妻关系。
事酒就是白酒,有事时用酒;昔酒就是时间长的酒;清酒
反复提取,是最醇的酒,最好的酒。 生
栀子是清火的,清全身上下哪里的火都清。古人说栀子能
屈曲下行。三焦之热,就是全身上下的热。 栀
尤其是生闷气导致的火热,栀子是最好了。加味逍遥散是
越鞠丸治六郁,气郁,
,越
豆豉是黑豆发酵做成的,是
可
治小儿夜啼。 华佗提出情志治疗法:思
下面主要讲的就是这张图 五行对五脏,这
干姜,细辛,五味子是小青龙汤的灵魂药。 中
生姜走而不守发散力比较强,治疗风寒症;干姜既能走
细辛有散寒,温里,同时可治心脏肾脏的病。它有
化饮,温里作用。但有毒性,细辛不过钱。李时珍讲:
30分钟后
五味子药偏酸,收敛的。还有止咳平喘的
6-10克。 《伤寒
经常用于外感发烧,哮喘,肺炎。 首
消化性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
《伤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
家庭自用小建中汤 饴糖是在药煎好加入漾化。
《伤寒论》
有的病人前肋和后背
疼痛时间长了,说明邪气走的深,走血分了。
10-30克。脚臭
7天。
葛根就是药苦,能加糖吗?不要在药汤内加糖,会减低药
下面讲治清火方。感冒,咳
就是大肠堵了。肺和大肠相表里,肺气下走,帮助大肠蠕
治疗用三种承气汤
芒硝软化大便,治红眼病,眼发痒,芒
三个承气汤,通下作用最强的是大
用于又发烧,大便又秘结。只有发烧用调胃承气汤。
石膏清热泄火,麻黄平喘,石膏的量要大于麻黄1-2倍以
以上病的根在肺热,凡是肺热的都可用麻杏甘石汤。还有
这个方剂里不用石膏,石膏化湿热效果不好。
现在热症很多,所以清热剂用的很多。 白
白虎汤组成
1小时再加其他药,附子的毒性判断就是不麻嘴了。
该方用于血脉中血少了导致的手脚凉,自己在家可以开下
看病要抓主症。
有的人感冒了就吃发汗药,汗发多便成了漏汗。治疗出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为群方之冠。 桂
桂枝汤
;
缓解更年期综合症食疗方:
泌尿系感染,脚气,猪苓汤治疗效果好。 护肾:冬天
可多吃板栗,黑木耳,黑猪肉。 中医讲内不治喘,
寒饮咳喘。特征如下:
什么原因呢?
平常一定要注意保养,不要吃凉东西,寒性的哮喘容易复
小青龙汤成分:
主要是散寒化饮的。这个病就是两个特点,一个是寒,一
强肾保健法: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放松,两眼平视前
10次,这是练肾纳气的。
还有一种方法,姿势同上,脚跟抬起——放下,做30次,
50,100次。 下面讲非常廉价有用的两味药。
《伤寒论》中叫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这是一种无名的烦恼。中医认为是热淤到胸膈了,胸内有
1-2次。
外感发烧不能吃肉,也不能多食,否则易
感冒要多吃青菜,喝粥。 中
上图说的意思是什么药都不能老吃,如大毒药十去其六,
剰余四分不吃。最后靠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用小承气汤。临床上小承气汤用的最多。 老
老年人经常肺气不足,
桑蜜煎 海蜇荸荠汤 肾虚涉及到五脏六
黄帝
肾阴向上走,让心火别太旺;心火要
心肾不相
冬天没好好养肾阴,心火盛就口舌干燥,耳鸣,脸上长痤
黄连清心火效果好。黄芩帮助清火。阿胶大补肾阴。芍药
白芍养血,缓急止痛,止各种疼痛。 大
为防
四逆散解五脏的淤滞,它是入阴经的。现代人出现两种极
一是烦躁,一是自闭,前者用小柴胡汤,后者用四逆散。
推荐保健茶,用于湿
胆囊炎,胆结石适合吃以下食物 不宜吃的食物
,要包起来煎;
另煎就是有些贵重药物要另炖,如人参,另炖的药不但
烊化就是对一些胶质的药,要单独
冲服就是那些粉剂,用水送服。 服药时间要
忌口的问题。
忌口多长时间,这个要根据具体的病情了,吃药期间肯定
2个月或更多;还有一些是终生忌口的,如糖尿病
香甜合欢粥
用于郁闷爱哭的病人 推荐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蜂胶抗病
1-2个,一个也
大蒜,一天三瓣。 胡萝卜,小人参,增加抵抗力。高压
桂枝汤加减会有大效果。桂枝加葛根汤专治
图中字“强”是僵的意思。 项就是脖子后面,前面叫颈,
学中医
《伤寒论》中也有记
首要是辨
下面讲应该怎么吃药?
煎药很重要,砂锅最好,可以最好的发挥药效,也可用搪
煎药时间,一般先大火烧开,转文火,20-25分钟;滋补
有些药物要先煎,就是先煎20分钟,后下,就是药煎好
5分钟,后下药也要分两份。包煎就是有些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