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
中国作物育种先进技术的研发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作物育种先进技术的研发现状与发展建议一、研发现状1.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作物育种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之中。
近年来,我国的作物育种技术在基因编辑、遗传改良、精准育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使得作物的育种过程更加精准和高效。
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为作物的基因组编辑提供了有效工具,为优质、高产、抗逆性等性状的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3. 遗传改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作物育种方式得到了革新。
传统的人工杂交育种技术在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作物品种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方法。
4. 精准育种技术的不断深入,使得作物育种的效率大大提高。
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等跨学科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了从基因到表型的快速检测和筛选,全面提高了作物育种的精确度和效率。
二、发展建议1. 加大对作物育种技术的科研投入。
在国家层面,加大对作物育种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主体参与到作物育种技术的研发工作中。
2. 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加强对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监管,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选择。
3. 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和保护。
建立健全的作物遗传资源库,加强对关键重要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管理,为我国作物育种工作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遗传物质基础。
4. 加强作物育种技术人才培养。
推动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高校开展作物育种技术人才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我国作物育种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提供更加充足的支持。
5. 推进作物育种技术国际合作交流。
加强与国际上作物育种技术领先国家的交流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理念,促进作物育种技术的国际化水平提升,促进我国作物育种技术的加快发展。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
国外植物育种技术发展现状
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01
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网络,并
开展了大规模的资源评价和利用。
传统育种技术
02
国外在传统育种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杂交育种、诱变育
种等。
新兴育种技术
03
国外在新兴育种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基因编辑、基因组
选择等。
国内外植物育种技术比较分析
实用新型专利占比次之
实用新型专利在植物育种领域的申请量仅次于发明专利, 占比约为20%。这表明在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对现有技术 的改进和优化也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
外观设计专利占比最小
在植物育种领域,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量相对较少,占比 约为10%。这表明在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外观设计不是技 术发展的主要方面。
加强专利保护和转化实施力度
加强专利保护
完善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保护制度,加强专利申请和维权工作,保 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法权益。
促进专利转化实施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推动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促进植物育种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该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和转化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 ,提高该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03
个人申请占比最小
在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申请人中,个 人的申请量相对较少,占比约为20% 。这表明在植物育种技术领域,个人 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
专利申请技术主题及热点分析
01
育种技术改进
在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申请中 ,育种技术的改进是主要的技 术主题之一。包括新品种培育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多种 育种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是植 物育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浅谈植物新品种保护立法与适用现状
完善 的法律保护体 系 , 对于发达 国家来说 , 其有条件为本 国植 物新 品种保 护提供更合理 更符合 本 国国情 的保护 方法 。其 中 , 双 轨制 保护模式既不违背 U O P V 公 约所要 求 的精神 , 又 能对植 物新 品种 提供更全面 的保 护 , 是 目前形势下较优越的模式 。 二、 国内研究现状与立法述评
浅谈植物新 品种保护 立法与适 用现状
李潇潇
( 湘 潭大学 4 1 1 0 0 5 )
【 摘 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种子竞争的 日趋激烈, 植物新品种 的地 位 变得 越 来越重 要 。随 着 u P ( ) V公 约 的签 订 , 各 个成 员国都 确 立
了适合 本 国发展 的保 护体 系。如 美 国确 立 了植 物 专利 、 实 用专 利 以及 植物 新品种 保护 认证 三权 分立 的保 护模 式 。我 国也 随 即加 入 了 U P O V
公约 1 9 7 8 年 文本并 出台 了《 植 物新 品种保 护条 例 》 , 但 是 随着 u P ( ) V公 约1 9 9 1 年文本 的 出 台, 我 国的保 护体 制 开 始显 出落后 的趋 势 。在 大 多 数成 员国加 入 1 9 9 1 年 文本的情 况 下 , 我 国仍 处于 1 78 9 年 文本 的 阶段 。 【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 专利法 ; 专门法
( 一) 国 内研 究现 状 述 评
、
国外 立 法现 状 述 评
就 国内研究 而言 , 与植物新 品种权相关 的专著寥寥无几 , 比较 著名 的有侯 仰坤 的《 植物新品种权保 护问题研究 》 和 张劲柏 、 侯仰 坤、 龚先友合著 的《 种业知识产权 保护研究 》 。其他 表现为 学位论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
03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细分 类别
专利申请的物种分类
粮食作物
蔬菜作物
果树作物
花卉作物
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作 物育种相关的专利申请。
主要包括番茄、黄瓜、白菜等作 物育种相关的专利申请。
主要包括苹果、梨、葡萄等作物 育种相关的专利申请。
主要包括玫瑰、菊花、牡丹等作 物育种相关的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时间与申请人国别的分布差异
国内申请时间分布
国内专利申请时间相对较早,但申请量在近年来有所下降。
国外申请时间分布
国外专利申请时间较晚,但申请量相对稳定。
专利申请物种与技术主题的分布差异
国内申请物种分布
国内专利申请主要涉及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
国外申请物种分布
国外专利申请则更注重于花卉、果蔬等园艺作物。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比较
国内法律状态
国内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以有效和审中为主,其中有效专利 占比较高。
国外法律状态
国外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以有效和失效为主,其中失效专利 占比较高。
05
我国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不 均衡
国内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数量虽然不断增 加,但质量普遍不高,多数为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比例较低。
国内外植物育种专利申请的优劣势分析;
研究内容 国内外植物育种专利申请的质量评估和比较; 针对国内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申请提出建议和对策。
02
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概况
全球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趋势
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植物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全球植物育种 领域的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
转基因作物育种技术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转基因作物育种技术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刘贺;刘江
【期刊名称】《中国发明与专利》
【年(卷),期】2013(000)003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刘贺;刘江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医药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作物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及安全性探讨 [J], 徐九文;李天富;韩正姝;童继平
2.国际基因专利巨头孟山都掠影——孟山都公司在我国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J], 邓爱科
3.法国用诱变育种技术替代转基因农作物 [J], 文伟河
4.转基因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J], 张言彬
5.转基因技术——作物育种方法的一次革命 [J], 王文学;朱光;李想成;朱展望;高春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羊栖菜种植技术的专利发展情况研究
羊栖菜种植技术的专利发展情况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羊栖菜种植技术的专利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后在正文部分分析了羊栖菜种植技术的历史发展,现状分析,专利申请情况,创新发展以及应用前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羊栖菜种植技术的专利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推动技术创新的重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羊栖菜种植技术的专利发展情况,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羊栖菜、种植技术、专利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分析、专利申请、创新发展、应用前景、总结、展望、研究方向、创新、进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羊栖菜,又名野菜、苋菜、苋菜、马蕃茄等,是一种常见的绿色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羊栖菜的种植和利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种植户开始进行羊栖菜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改良栽培技术、选育高产优质品种、优化施肥管理等措施,逐渐提升羊栖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羊栖菜种植技术的专利发展情况还不够完善。
对羊栖菜的种植技术进行专利保护,可以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对羊栖菜种植技术的专利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羊栖菜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绿色蔬菜,其种植技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们饮食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羊栖菜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究羊栖菜种植技术的意义在于可以进一步提高羊栖菜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过对羊栖菜种植技术的专利申请和创新发展,还可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示范和引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研究羊栖菜种植技术的专利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
植 物 育种 既可 通 过较 经典 的 常规 育 种方 法 或 组织 培 养 方 法 实现 , 也可 通过 建 立在 现 代 D NA技术 基 础 上 的转 基 因 方 法 实现 。 常 规 育 种方 法应 用 传 统 农 学方 法 ( 如杂交 、 嫁 接 等) 对 植 物进 行 操作 , 而组 织培 养 方法 需 要利 用植 物 上提 取
在 2 0 0 0年 前 。 植 物 育种领 域 在 全世 界 共有 1 0 7 0 8项 专 利 技 术进 行 申请 , 其 中植 物保 藏 领域 的 专利 技 术仅 有 4 4 41 项, 不但与 9 1 2 8 1 项 微 生物 保 藏 领 域 的专 利 技 术 有 着数 量 级 水平 的差距 . 而 且 也小 于 6 2 6 7项 非植物 保 藏领 域 的 专利
在 中 国专利 数 据库 ( C N P A T ) 和德 温 特 世 界专 利 索 弓 1 数
据库 ( wP I ) 、 欧 洲 专利 局 专利 文 献数 据 库 ( E P O DO C) 中进 行 育种 领域 专利 申请 的统计 。 需要注意的是 , 由 于 专 利 申 请 特 有 的公 开 制 度 , 专 利
是 依 据 这 些 已经公 开 的数 据对 植 物育 种领 域 进行 专 利 申请
的分析 仍 然具 有指 导意 义 。
2 世 界 范 围 内植 物 育 种 领 域 专 利 申请 发 展 状 况
面植 物 育 种创 新 中往 往涉 及 非植 物保 藏 领域 的 转基 因技 术
比往 往 涉及 植 物保 藏 领域 的 常规 育 种技 术或 组 织培 养 技术 利 用得 更 多 , 基本上能占到 6 0 %或 以 上 ; 但 是 另 一 方面 , 近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要求的提高,植物育种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研究领域。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始着手进行植物育种研究,不断地开发新的高产、优质、耐逆环境种类的植物。
在此过程中,专利申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保护手段。
本文将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探讨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现状。
一、国内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状况随着国内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植物育种的研究工作也在逐渐深入。
专家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新的育种方案,创新的育种技术不断涌现。
据统计,2005年至2015年,中国专利局共审查了14853件植物品种相关专利申请,其中授权专利4989件。
同时,在政策层面,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支持植物育种的政策,如2004年出台的《农业植物新品种选育权条例》等,促进了植物育种专利保护事业的发展。
然而,国内植物育种专利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植物育种是一项长期、繁琐的工作,加之有些技术含量很高,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因此在国内目前并没有能够真正完善的植物育种专利保护制度。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或个人在申请和运用专利时,存在一些缺陷甚至违规行为。
例如,在申请植物育种专利时,有人采用同质化甚至抄袭他人技术的方式,浪费公共资源,造成了技术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二、国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状况与国内情况相比,国外的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情况要更为先进。
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就已制定出专门授权植物品种的法律。
随着植物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都陆续成立了相关机构,完善了植物育种专利保护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植物品种专利全球发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件。
为了保障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质量与可信度,国际上采用了严格的审查制度。
审查委员会会对专利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每一个专利文件都必须具备独创性、创新性、实用性、以及能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欧盟国家,植物品种专利授权费用甚至超过1万欧元。
2019年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量
随着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种业正逐渐走向国际化。
以下是2019年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量的相关内容。
一、2019年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总量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总量达到XXX件,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XX。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二、主要申请国家和地区分布1. 亚洲地区在亚洲地区,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的主要申请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印度等。
其中,日本是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两国在品种权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2. 欧洲地区在欧洲地区,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的主要申请国家包括德国、法国、荷兰等。
欧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的重点地区,中欧两国在品种权保护方面的合作也十分密切。
3. 美洲地区在美洲地区,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的主要申请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等。
美洲地区对我国品种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品种权合作上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三、主要申请品种分布1. 玉米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品种权在国际市场上备受关注。
2019年,玉米品种的国外申请量较大,其中以耐旱、抗病等特性为主的杂交玉米品种尤为受欢迎。
2. 大豆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高产、耐寒、耐旱等优良品种备受国外市场青睐。
2019年,我国大豆品种的国外申请量持续增长,表明我国大豆品种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3. 水稻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品种的国外申请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水稻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了较高的竞争力,受到了国外种业企业和农户的广泛关注。
四、品种权国外申请的影响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的增加,不仅为我国种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品种权国外申请的不断增加,为我国种业走出去、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9年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量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类品种的国外申请量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剖析
摘要:分析了当前中国种业现状及国际种业的发展格局,通过对国内外种子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进行比较,明确了当前中国种业发展中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条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策略来提高中国种业竞争力。
关键词:种业;竞争力;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1%的人口。
但同时,中国农业面临着农药、化肥过度施用的问题。
2010年中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分别是1990年的2.1倍和2.4倍[1],以化肥为例,目前中国的化肥用量是国际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而肥料利用率较低,如发达国家的氮肥利用率是45%,中国仅为30% 35%[2]。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更增加了成本,加重了农民负担。
中国农业面临的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问题,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显得尤为严峻。
而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是世界各国的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种业是解决中国农业当前面临问题的必然选择。
1 世界种业格局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良种促进了国际种业的繁荣。
全球的种业市场具有规模大、市值高且相对集中的特点。
据国际种子联盟2011年11月资料显示,全球种子市场规模高达430亿美元,其中美国最大,为120亿美元,占全球的28%,中国以95亿美元位居第二[3]。
此外,全球种子市场最大的6个国家其种子市场总额达68%,可见在世界范围内种子市场相对集中。
全球巨大的种子市场,是各国种业公司的竞争焦点,反过来促进了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
自1970年来,国际种子贸易量逐年增加,2008年国际种子贸易金额高达70亿美元[3],创历史新高。
种子贸易量的增加,一方面是种子市场不断国际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良种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导致世界范围对良种需求不断增加。
相对于全球潜在的巨大种子市场,当前国际种子贸易规模还是很小,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
因此可以推断,随着各国对本国种业的逐步开放以及种子产业分工专业化的进一步形成,未来国际种子贸易将进一步增加。
我国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专利发展现状及思考
我国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专利发展现状及思考1.发明专利数量提高当前我国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专利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近几年,其数量迅速提高。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业作物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较前年增长约10.7%,其中抗旱育种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这说明我国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专利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2.种类多样化我国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专利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
这些专利不仅涉及到耐旱性基因的筛选技术、各种育种材料的筛选与鉴定技术,而且还涵盖了通过模拟干旱环境进行育种的技术、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技术等多个领域。
这些不同的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农业生产组织高效有序地进行育种工作,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增加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3.应用广泛我国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专利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当前干旱的形势下,政府和相关机构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推广各种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一些专利技术已逐步得到实际应用,对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尤其是在南方严重缺水地区,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1.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化运作目前我国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专利的发展步伐虽然快速,但其成功转化及商业化应用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与市场的接轨以及市场化的应用方面还亟需推进。
为此,政府和科研机构应积极布局并加强对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的市场分析和需求调研,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走向,鼓励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使生产组织和科技机构的技术转化更加相关、更加紧密、更加有效。
2.继续探索新的育种技术对于我国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专利的发展,还需要继续探索新的育种技术。
由于干旱灾害的严重性,未来的抗旱育种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应该重点关注育种材料的新鉴定技术和新筛选技术,以及基于CRISPR和转基因等新技术的研发。
只有不断创新和深入探讨,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3.加强对抗旱育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的研发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对抗旱育种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量
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在种业植物品种权方面的国际申请量
增加也反映了中国在植物育种和品种保护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
力的提升。
中国在水稻、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作物的育种方面取得
了显著成就,这些优良品种在国际上也备受关注和需求,因此国外
申请量也随之增加。
此外,中国政府对种业植物品种权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为国内企业和机构在国外申请种业植物
品种权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支持,这也是国外申请量不断增加的重
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种业植物品种权国外申请量的增加,既是中国
种业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体现,也是国际市场对中国优良品种的
认可和需求增加的反映,同时也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动。
希
望中国种业植物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
球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整理世界梨专利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docx
最新整理世界梨专利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世界梨专利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专利文献中包含了世界上95%的研发成果,涵盖了较全面的科研情报信息。
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利情报,不仅可以缩短60%的研发时间,还可以节省40%的研发经费[1]。
梨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世界上栽培梨树的国家有76个,梨属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国内外保存的种质资源有4000多份,但主要分为西洋梨和东方梨2大类[2]。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20xx年世界梨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为xxxx.658万hm2和2264.476万t。
同年,我国梨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104.062万hm2和1 523.xxxx万t,分别占全世界的68.2%和67.3%,均居世界首位[3]。
梨树种植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促使很多个人、科研院所、企业等对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并申请了相关专利。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梨树专利的分析报告,从我国梨树及其衍生专利保护现状出发,对世界梨树整个产业专利技术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对国内外的梨专利进行检索并对数据库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梨专利申请情况与授权现状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梨相关的专利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掌握其专业领域发展动向;通过国内外比较,提出我国发展梨产业的战略观点,为我国梨研究及专利预警提供依据。
1 数据与研究方法1.1 数据本文数据采集源为 IPR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4]、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专利检索平台[5]、xxxx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6]三大专利数据库。
专利检索范围为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以及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内的7个国家和2个组织(简称七国两组织)在1985年9月10日至20xx年2月22日的已公开的梨专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如果发明专利申请人不申请提前公开的话,专利在申请之日起18个月后公开[7]。
国内外种子培育技术现状
国内外种子培育技术现状
种子培育技术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质量和抗逆能力。
国内外在种子培育技术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从国内来看,中国种子培育技术在不断进步。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种子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种子培育技术方面,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致力于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采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基因改良,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中国也在种子质量检测、储藏和运输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了种子的存活率和播种效果。
其次,从国外来看,各国也在种子培育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等在种子基因改良、生物技术应用和种子质量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它们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出更加适应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了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
同时,它们也在种子生产、储藏和销售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标准和管理体系,保障了种子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国内外种子培育技术都在不断进步,通过科技手段
的应用和管理体系的完善,种子的质量和品种不断得到提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但是也要注意,种子培育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生态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合作,推动种子培育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浅谈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植物新品种是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植物新品种保护,也叫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同专利、商标、著作权一样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
植物新品种作为人类智力劳动成果,在农业增产、增效和品质改善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保护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农业部分和林业部分,初步做到了使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有法可依,并与国际接轨。
我国植物新品种的相关保护条文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的三个司法解释:《关于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关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一)立法不够完善尽管我国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相关规定比较分散且层次较低没有系统性。
另外,我国作为国际上的大国在履行国际上相关规定时应该以层级比较高的法律而不是法规来履行,否则国家利益受损是在所难免。
(二)保护水平低,范围窄《条例》虽然规定了品种权人的独占权,但是这种独占权是有一定条件的,即以商业为目的。
而且《条例》还规定只对植物品种的繁殖材料进行保护,不保护该植物品种,这使得品种权人的独占权范围缩小。
另外,保护期限较短,授子品种权的数量少。
(三)现行的法律体系缺乏可操作性第一,我国目前相关法规没有对具体的实施措施进行明确规定,仅仅是在理论性层做面做出一些指导性规定,导致相关法规操作性不强。
第二,缺乏健全和权威的管理体制。
现行的管理体制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职权方面交叉、重复与遗漏现象严重。
三、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对策立法机关应以法律的形式对品种权进行规定。
协调专利法与专门法的关系,尽快制定统一的司法评判标准,修改刑法不足的地方,加大对侵犯品种权行为的制裁力度,继续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专门立法。
国内种业育种现状与国外种业育种研究
河南农业2016年第6期(上)NONG YE ZONG HENG农业纵横一方面,种子行业集中度非常低,企业规模较小,资金有限,育种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二)育种模式在育种模式上,我国以科研育种为主,商业化育种为辅。
例如,在植物转基因技术专利申请中,科研院所占72.4%,企业仅仅占11.1%。
根据 2010年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显示,科研院所在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中,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6.10%和61.76%,企业分别只占32.03%和32.31%。
这说明我国种业育种主要是依靠科研育种,企业研发能力弱,使用脱粒、初精选、比重选和计量包装设备,自动化程度较差,也没有种子分级设备。
中国的水稻种子加工基本上使用的是单机加工,甚至把粮食生产用的加工设备用到种子加工上,难以保证种子加工后的质量。
二、国外种业育种研究(一)体制机制美国的种业育种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到跨国公司垄断经营的演变,企业取代政府成为种业育种的主体,并逐步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的市场机制。
在市场机制和严格的法律保护下,种业育种企业每年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研发成果带来的利同时,个品种不同特性的转化。
(五)加工技术国外种子企业使用先进的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对于不同种类的种子采用不同的加工技术。
比如,杜邦-先锋公司的玉米种子,从剥皮、烘干、脱粒、除尘到清洗、精选、分级、包衣、包装、印刷甚至贴标签等过程都是自动化的,而在此过程中,对于温度、湿度以及种子的质量指标都被严格的自动化程序控制。
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设备,将种子按粒型大小不同分级,分级后的种子大小和粒型相对一致。
这样既有利于减少误差、控制质量,又有利于机械播种。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
进
加大对植物育种领域人才的培养 和引进力度,打造高素质、专业 化的人才队伍,为植物育种领域 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 请现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国内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
状 • 国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
状 •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
比较
目录
• 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存在的 问题与挑战
• 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策略与 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植物育种技术创新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育种技术不断创新,为农业生产 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加强专利管理,防止低质量、无效的专 利申请进入市场。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来自移与转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
积极参与国际植物育种领域的合 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提升我国植物育种领域的 整体实力。
推动技术转移与转
化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 的合作,促进植物育种领域的技 术转移和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 产业升级。
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
植物育种技术的创新成果需要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以保障研究者和 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转移和转化。
国内外申请现状差异
国内外在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申请存在较大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 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概述
01
国内申请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加,但整体质量仍
提高申请质量,注重技术创新
深入挖掘创新点
01
在申请专利前,充分调研相关技术领域,明确技术创新点,确
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
德国
• 德国植物品种保护法 • 联邦粮农林业部内设立 • 联邦植物品种局(VCU、DUS)
• 全国有15个测试站() • 410个员工(100多人) • 每年1500-1700件申请 • 在CPOV申请380件
费用
• 2300万欧元,2/3来自政府,1/3靠收费 • 申请费:200欧 • 测试费:500欧 • 年费:6种算法
欧盟品种保护局
• 现在:一份授权在27国有效 • 23个国家仍有自己的品种保护制度
• CPVO:1994年成立(14个国家有各自的体 系)
• 43个人(12个国籍) • 费用自己解决(2008年3014件申请)
CPOV
• 观赏植物:54%
• 大田作物:26%
• 菜:
14%
• 果:
6%
• 1996-2008年申请量:
中国是第39位成员国
• 之后的10年发展速度更快,又有28个成 员加入,目前有67个成员国。
• 亚洲: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越南 加入了UPOV
联盟成员
澳大利亚 中国 日本 新西兰 韩国 新加坡 越南
与办公室有联系的
孟加拉国 柬埔塞 斐济 印度尼西亚 老挝民主共和国 马来西亚 蒙古 缅甸
亚太地区
《公约》于1961年12月2日在巴黎制定 于1968年8月10日生效。 《公约》于1972年11月10日
于1978年10月23日 于1991年03月19日 在日内瓦进行了三次修订
• 第一章 定义 • 第一条 定义 • 第二章 缔约方一般义务 • 第二条 缔约方的基本义务 • 第三条 受保护的属和种 • 第四条 国民待遇 • 第三章 授予育种家权利的条件 • 第五条 保护的条件 • 第六条 新颖性 • 第七条 特异性 • 第八条 一致性 • 第九条 稳定性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海外申请的政策建议
第 3 卷 第 5期 1
2 1 年 02 1 月 O
Ma g me t f Ag iutrl 管理 a d e h oo y nae n o 农业 u a S in e n T c n lg rc l科技 ce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 131. . O. No5
0c . 2 2 t 01
文章 编号 :0 1 8 1(0 20 — 0 6 0 10 — 6 2 1)5 0 5 — 4 1
我 国植 物新 品种权 海外 申请 的政 策建议
陈 红
( . 业部科 技发 展中 心 1 农 北京
吕 波 饶 智宏
10 2 ; . 部种 子管理 局 0 12 2农业 北京 1 02 ) 0 1 5
摘
要 : 国要 发展现 代种 业 、 我 建设种 业 强 国, 须在激 烈的 国际种子 市场 竞争 中掌握 主动权 。 支持 植物 新品 种走 出国门 已经成 必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摘要通过在中国专利数据库和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及欧洲专利局专利文献数据库中进行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统计,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在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特点,指出在世界范围内,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数量几乎与那些可能涉及微生物保藏的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相差1个数量级;我国申请人申请的植物育种专利中,植物保藏专利占植物育种专利中的绝大多数。
关键词植物育种;专利;统计植物育种既可通过较经典的常规育种方法或组织培养方法实现,也可通过建立在现代DNA技术基础上的转基因方法实现。
常规育种方法应用传统农学方法(如杂交、嫁接等)对植物进行操作,而组织培养方法需要利用植物上提取的组织进行操作,如果相应专利的发明点在于所涉及的原材料——植物时,就有可能需要对植物进行保藏。
因此,对植物的常规育种方法或组织培养方法专利进行统计,从而就反映出可能需要进行植物保藏的专利申请的现状;如果将其与整个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或可能需要进行微生物保藏的专利进行比较,就能得出其所处地位、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而对国内的专利申请人在申请此类专利时起到指导意义。
1 样本构成在中国专利数据库(CNPAT)和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WPI)、欧洲专利局专利文献数据库(EPODOC)中进行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统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专利申请特有的公开制度,专利一般在提出申请后18个月内才被公开,因此国内申请人的专利只能够准确反映出2011年8月之前的国内专利技术的申请量绝对值;而国外申请人通常采用的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途径使得中国国家公布的时间更延迟,其有可能要距离申请日32个月才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并且还需经历数月才能公开相应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专利申请[1-2]。
因此,该文只能准确反映出2010年之前的申请量绝对值。
但是依据这些已经公开的数据对植物育种领域进行专利申请的分析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2 世界范围内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发展状况在2000年前,植物育种领域在全世界共有10 708项专利技术进行申请,其中植物保藏领域的专利技术仅有4 441项,不但与91 281项微生物保藏领域的专利技术有着数量级水平的差距,而且也小于6 267项非植物保藏领域的专利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摘要通过在中国专利数据库和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及欧洲专利局专利文献数据库中进行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统计,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在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特点,指出在世界范围内,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数量几乎与那些可能涉及微生物保藏的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相差1个数量级;我国申请人申请的植物育种专利中,植物保藏专利占植物育种专利中的绝大多数。
关键词植物育种;专利;统计
中图分类号 s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41-02
植物育种既可通过较经典的常规育种方法或组织培养方法实现,也可通过建立在现代dna技术基础上的转基因方法实现。
常规育种方法应用传统农学方法(如杂交、嫁接等)对植物进行操作,而组织培养方法需要利用植物上提取的组织进行操作,如果相应专利的发明点在于所涉及的原材料——植物时,就有可能需要对植物进行保藏。
因此,对植物的常规育种方法或组织培养方法专利进行统计,从而就反映出可能需要进行植物保藏的专利申请的现状;如果将其与整个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或可能需要进行微生物保藏的专利进行比较,就能得出其所处地位、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而对国内的专利申请人在申请此类专利时起到指导意义。
1 样本构成
在中国专利数据库(cnpat)和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wpi)、欧洲专利局专利文献数据库(epodoc)中进行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的统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专利申请特有的公开制度,专利一般在提出申请后18个月内才被公开,因此国内申请人的专利只能够准确反映出2011年8月之前的国内专利技术的申请量绝对值;而国外申请人通常采用的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途径使得中国国家公布的时间更延迟,其有可能要距离申请日32个月才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并且还需经历数月才能公开相应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专利申请[1-2]。
因此,该文只能准确反映出2010年之前的申请量绝对值。
但是依据这些已经公开的数据对植物育种领域进行专利申请的分
析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2 世界范围内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发展状况
在2000年前,植物育种领域在全世界共有10 708项专利技术进行申请,其中植物保藏领域的专利技术仅有4 441项,不但与91 281项微生物保藏领域的专利技术有着数量级水平的差距,而且也小于6 267项非植物保藏领域的专利技术。
如图1所示,从绝对量的角度来看,植物育种领域以及其中植物保藏领域、非植物保藏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在能够进行有效统计的2003年及其之前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如图2所示,从植物保藏领域相对比例的角度来看,如果排除掉由于样本量太小的2010年,2003年之后
的其他年份基本保持了一个有所上升的状态。
这些表明植物育种技术是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技术领域,保持平稳发展的状态;而且其绝对数量不大,每年只有千余件。
其中,植物保藏领域的专利技术从2003年前占41%左右回落到2003年只占23%,此后又逐渐回升到35%~40%,说明一方面植物育种创新中往往涉及非植物保藏领域的转基因技术比往往涉及植物保藏领域的常规育种技术或组织培养技术利用得更多,基本上能占到60%或以上;但是另一方面,近年来常规育种技术或组织培养技术又开始得到重视,在此次统计中,至2003年的低谷开始又逐渐增加了对常规育种技术或组织培养技术的使用。
3 我国申请人的植物育种专利特点
目前,我国申请人只有极少数到国外去申请专利,因此使用cnpat中统计出的我国申请人的申请量来代替我国申请人在世界范围内的申请量,由此可以发现我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3.1 申请量增长迅速
与植物育种专利在世界整体范围内平稳发展的表现不同,我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基本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如图3所示,除2003年之外,即使在理论上还没有数据完全收入cnpat的2004年,我国申请人在植物育种领域的申请量都比2003年增长20%以上。
3.2 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由于植物育种专利在世界整体范围内平稳发展的表现不同,而我国申请人的相应专利申请则基本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必然导致我国申请人的植物育种领域专利占世界每年总申请量的份额也呈增长趋势。
如图4所示,抛开由于受wpi库更新不及时而使统计的国际范围内相应专利数过小的2006年,其他年份无论是植物育种还是植物保藏领域的专利申请都基本呈增长态势,我国申请人在2008年申请的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申请占到世界相应领域的30%以上,其中植物保藏占到了60%以上。
3.3 申请多属于植物保藏领域
与在世界整体范围内植物育种领域更多属于非植物保藏领域截然不同,我国申请人申请的植物育种专利中绝大多数都属于植物保藏领域。
如图3所示,在有足够样本量能进行比较的年份中,除2009年植物保藏领域专利申请只占植物育种领域整体的60%左右,其他年份都在80%以上。
4 结论
4.1 世界范围内专利申请需要植物保藏的情况相对较少
在世界范围内,植物育种领域的专利数量几乎与那些可能涉及微生物保藏的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相差1个数量级;而且即便在植物育种领域中,可能需要进行植物保藏的育种技术甚至还没有可能需要进行微生物保藏的植物育种技术多。
因此,植物保藏机构相对于微生物保藏机构少,而且相应的保藏规定(尤其是用于专利程序
的生物材料保藏规定)中涉及植物的要比微生物的不完善,也更加容易被忽视[3]。
4.2 我国申请人的专利更依赖于植物保藏
尽管可能需要进行植物保藏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显得相对少,但是我国申请人申请的植物育种专利中却使其占到了绝大多数,而且近年来申请量增长迅速,尤其在可能需要进行植物保藏的技术领域中申请量占到世界总量的1/2以上,因而在申请专利时,国内申请人相对于国外申请人,将对植物保藏机构以及相应完善、合理的植物保藏规定更为依赖,有关植物保藏办法的规定也更加重要。
5 参考文献
[1] 张凤鑫,张正圣.提高作物育种水平的几个理论与技术问题[j].西南农业学报,1998,11(s2):13-18.
[2] 李兴锋,童依平.浅淡远缘杂交与转基因作物育种[j].种业导刊,2012(3):33-34.
[3] 陈启锋.论作物育种科学的发展与对策[j].大自然探索,1999,18(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