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组织理论发展史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

第二章  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第一节西方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西方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张大致经历了“统治行政”时期、“管理行政”时期、“服务行政”时期一、“统治行政”时期定义:统治行政指在传统等级社会中形成的一种行政服从于统治、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合二为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内容:包括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中世纪的行政组织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1、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1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内容:(1)开始强调政府简单的职能分工(2)开始关注行政机构的设置与职能(3)开始涉及行政组织人员的任用及其监督机构的设置○3地位:是西方行政组织思想的萌芽时期2、中世纪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1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2内容:第一次对国家行政组织原则进行了论述(1)群众支持原则(2)组织内聚力原则(3)领导者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原则(4)使组织存在下去的原则3、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1代表人物:洛克、卢梭、汉弥尔顿、密尔○2内容:(1)洛克首开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离的先河,为行政学独立于政治学提供了理论前提(2)卢梭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国家行政组织分析的视野(3)汉弥尔顿主张扩大行政部门权力,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并指出强有力的行政组织必须具备统一、稳定、充分的法律支持以及足够的权力等四大要素(4)密尔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提出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是衡量一个行政组织优劣的重要标准二、“管理行政”时期定义:指“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前提下,把行政过程从政治的领域中剥离出来,对行政管理进行独立的、纯粹的探讨”的行政管理模式内容:分为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多元发展时期1、科学管理时期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2内容:主要侧重于正式行政组织研究,注重从静态的角度,以经济、技术的观点分析行政组织的制度和功能,是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3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怀特、古利克、厄威克(1)泰罗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从技术分析的视角研究工人的工作方式、工作过程和工作协作,以求通过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配合,达到工作效率的提高【1】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2】组织工作的计划化、标准化和程序化【3】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2)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管理理论关注的是组织的行政管理层,注重的是组织结构的一般规定性及其管理过程的基本原则性【1】组织是管理的重要要素,从管理过程的五职能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组织管理的“十四项原则”【3】组织结构的设计【4】提出管理幅度原理【5】组织中的参谋部是法约尔一个具有独创性的内容【6】提出了“法约尔桥”原理【7】用实例说明了“组织图”的必要性(3)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1】统治与权力是组织的基础【2】组织类型分析【3】“官僚制”组织的特征(4)怀特的行政组织理论第一次对行政组织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组织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主要学派观点

组织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主要学派观点

组织理论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组织理论的概述组织理论是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组织结构、职能和运转以及组织中管理主体的行为,并揭示其规律性的逻辑知识体系。

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组织结构理论是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印证了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组织理论的发展自泰罗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辟了组织理论以来。

系统的组织理论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进程。

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

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一、古典组织理论的演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

资本主义企业取得一定的发展。

对管理的要求日益强烈。

这一时期,组织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派别:科学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官僚体制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

不仅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

还要在职能管理机构内部的各项管理职能之间实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分工。

使所有的职能人员只承担1至2项管理职能;提出权利下放的例外原则。

使上下级之间实行合理分工,上级把一般性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只保留例外特殊管理事务的决策权和对下级工作的监督权。

法约尔是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管理的五个基本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认为组织职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同时他又提出了直线一职能制的组织模式.设计了一种为解决上下级之间跨越统一的指挥链而进行直接联系的组织形式,即“法约尔跳板”:他也概括了包括组织职能在内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认为组织治理机制有三种基础:其一是理性基础。

即组织建立在对权力和法规的信念之上。

并通过相应的规则来组织活动;其二是传统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古老传统和统治身份的神圣信念之上;其三是魅力基础.即组织建立在具体的、非同寻常的个人及其统治方式之上:同时韦伯用合理一合法的职权观念论证了官僚制存在的合理性。

第二讲 组织理论的演变

第二讲  组织理论的演变
工作 指令员 工时 成本员
工序流程 管理员
计划部门 车 间
纪律 检查员
分配工作 工长
工作速度 工长
维修 工长
质量检查 工长
工 人
14
职能工长制 的优点是什么?
第一,有利于管理人员的训练。
泰勒:“最大好处是在较短时期内能训练出一批工头”
第二,实现了管理人员专业化。 第三,能够像管理生产者一样对管理者进行管 理。
劳动分工 权限与责任相符 纪律 集权制 等级链 建立秩序 公平 保持人员稳定
命令统一性
指挥的统一性 雇员利益同整体利益的
一致
合理的报酬
发扬首创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
21
法约尔桥示意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厂长 ●
副厂长 B


C
副厂长 E 主任
● G 段长
主任 D ● 段长 F
具体步骤有二: 一是尽可能地解除工人、班组长、工段长的计划 工作及其或多或少带有办公室性质的工作,把 这些工作从车间中转移出来,交给计划部门。 车间的一切工作,都应该是执行性的。
二是在管理领域里,把管理工作按照职能加以划 分,管理部门的每个人,应该尽可能地限于只 执行一项主要任务。
13
泰勒的职能工长制
根据劳动分工的原理,提出单独设臵职能机构。 提出例外原则,实行权力下放。
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职能工长制
7
泰勒:工商企业的组织任务
一是每天要有每个人的、满负荷的、明确的工
作任务;
二是要有标准的工作条件;
三是使完成任务者能够获得高报酬;
四是要使失败者(不能完成任务者)受到损失。
8

2-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

2-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

1、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行政思想及特点
1.开始强调政府简单的职能分工,即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2.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的分工,如柏拉图的理 想国就建立在监国者治国、武士卫国、工匠从事物质生产等简单分工的 基础上; 3.开始关注行政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机构设置的依据, 同时提出行政组织拥有的多种功能,包括商务管理职能、城邦监护职能 等; 4.开始设计行政组织人员的任用及其监督机构的设置; 以上两点反映在组织结构上出现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 事组织与宗教组织等,他们既相互交叉又略有分工。与之相应,行政管 理亦带有民主与法治色彩;
主要代表论著:让-雅克· 卢梭



《论科学与艺术》(1749)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 《新爱洛伊斯》(1761) 《社会契约论》(《民约论》)(1762) 《爱弥儿》(1762) :体现了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 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 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 来学习-----“让我们回归自然” 《山中书简》(1763) 《忏悔录》(1788)

卢梭最重要的著作: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人物介绍I:约翰· 洛克



约翰· 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英国的哲学 家。在知识论上,洛克与大卫· 休谟、乔治· 贝克莱三人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 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会契约理论上做出重要贡献。他发展出了一套与 托马斯·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不同的理论,主张政府只有在 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并且保障人民拥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 时,其统治才有正当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时,社会契 约才会成立,如果缺乏了这种同意,那么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权利; 洛克的思想对于后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且被广泛视为是启 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义者。他的著作也大为影响了伏尔泰 和卢梭,以及许多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美国开国元勋。他的理论被 反映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上; 洛克的精神哲学理论通常被视为是现代哲学中“本体”以及自我理论的奠 基者,也影响了后来大卫· 休谟、让· 雅各· 卢梭、与伊曼努尔· 康德等人的著 作。洛克是第一个以连续的“意识”来定义自我概念的哲学家,他也提出 了心灵是一块“白板”的假设。与笛卡尔或基督教哲学不同的是,洛克认 为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的;

第2节 组织理论发展

第2节 组织理论发展

• 新古典学派的研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向管理者提出要重视非正式组 织问题,正视其存在,任何力量也摧毁不了它。管理者“不对它做出 不必要的威胁,聆听领袖人物代表群体表达的观点,准许他们参与到 决策过程中来,以及通过及时发布准确信息来控制小道消息的传播等 内容。”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与它共处。新古典学派的特点是强调 以人为中心,但它不够全面,忽略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受到管理学界的批评。
• 3.结构。指组织内部各职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有效实现组织目 标为目的进行安排。古典组织理论重视两种结构:直线制和全体 职员制。
• 4.控制幅度。这是指管理者能够直接和有效地控制下属人员的数 目。控制幅度对组织形态的影响很大。幅度宽是扁平结构,幅度 窄是锥形结构。

古典组织理论对组织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忽略了对组
决策是连接组织各部分的又一重要纽带。组织中有大量的生产 决策和组织成员的参与决策。生产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观 念和组织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参与决策反映组织报酬与组织 创造的需求关系。
案例1:印加效应(Inca effect )
• 历史上,南美洲的印加帝国(11世纪至16世纪 )在经济、 政治、生活上都在统治者高度而严格的控制之下,即便是 一件小事也要请示最高当局。有一天,西班牙征服者皮萨 罗带领一支168人分遣队来攻打印加,强大的印加帝国虽然 拥有20万军队,但必须经过层层请示才可出兵。西班牙人 抓住时机,先活捉了印加皇帝。印加大军赶到时,看到皇 帝被捉,便群龙无首,乱成一团,被几十名西班牙骑兵追 杀。最终印加帝国战败了,这一战中被杀死的印加人不下 七千,而西班牙人却损失很小。

比如,在瑞典商业银行中,各分行的业务量甚至占到银行总业务量的85%以
上,毫无疑问,在某种程度上,分行的经营状况决定着总行的命运。因此,为了

2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课件

2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课件
7
(二)密尔的行政组织思想
密尔(1806-1873年):19世纪英国著名 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自由主义国家学说 的主要代表,《代议制政府》。
8
密尔的主要观点:
(l)提出并论证,衡量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 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2)政府职能: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 (3)提出行政组织的分工要合理,同一问题应
2、官僚制法理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官僚制是按 法理原则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正规化的组织形式。
3、官僚制组织的主要特征: 官僚制与传统权威与超人权威的组织相比具有显著 的优越性。精密性、速度、明确性,严格的隶属关 系,恰好似机器生产一样。
14
(4)怀特的行政组织理论
❖ 伦纳德.怀特(Leonard D.White)是美国著 名的行政管理学家。1926年,
3Hale Waihona Puke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 (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
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4
2、中世纪时期行政组织的特点
(1)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 制约。
(2)中世纪末期,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 行政组织。组织内部的分工比以往明确、精细,其 职能也扩展。但仍具诸多职能交错、宫廷事务与国 家管理含混不分的特征。
第二章 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外行政管理思想及 理论的历史发展,掌握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主要贡献与不足。目的在于科学地评价其得失,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学提供有益的 借鉴。
1
❖ 第一节 西方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
❖ 一、“统治行政”时期 ❖ 二、“管理行政”时期 ❖ 三、“服务行政”时期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西方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工厂和企业开始出现,管理问题愈发显著,需要寻找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以下是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科学管理的出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被广泛认为是科学管理学的创始人。

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则》("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被视为科学管理学的奠基之作。

泰勒提出,通过科学方法确定最佳工作方法,并将工作过程分解为简单的任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他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企业开始尝试将科学管理方法引入到他们的工作环境中。

第二阶段:人类关系学派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人类关系学派的理论开始兴起。

该学派着眼于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认为组织的成功与员工的满意度和动机直接相关。

艾尔顿·梅奥(Elton Mayo)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霍桑实验,研究了工作环境对员工行为和效率的影响。

这些实验揭示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出了激励和社会因素对员工工作行为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行为科学和管理学的整合(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行为科学和管理学开始整合,形成了行为科学管理学派。

赫尔茨伯格(Douglas McGregor)提出了“理论X”和“理论Y”的概念,指出了管理者对员工的不同假设和期望对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此外,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组织结构和管理角色上,提出了管理者的十个角色,并强调了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技能。

第四阶段:系统理论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系统理论开始受到重视。

第二章 组织理论

第二章  组织理论


这些基本原则,概括了西方当代组织理 论中有关组织原则的主要成果。他认为, 这些原则是普遍适用的。
一、泰罗的组织理论
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生日: 1856/20/3 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 理》(1903) 《科学管理原理》(1911)

泰罗生平



出身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 业后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但不幸因眼疾被迫 辍学; 1875年,进入费城一家机械厂当徒工; 1878年转入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技工; 1884年升任总工程师; 1898——1901年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伯利恒 钢铁公司;1911年后主要从事写作和演讲。
对组织理论的贡献

提出了管理过程的五个职能,即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指明了组织 职能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他认为,企业的组织职能包括设计组织 结构、制定相互关系和行为规范的规章 制度,以及职工的招募评价和训练。

在他提出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中,有许多是关 于组织职能方面的指导原则。管理的十四条原 则是:劳动分工,权责对等,纪律严明,统一 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 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 首创性,团结精神。在这些原则中,已经比较 系统地提出了要实行专业分工、权力与责任对 等、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实行集权,要有连 续的指挥链等组织原则。其中许多原则至今仍 然是企业实际组织工作中奉行的基本原则。

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修正和补充。对古典 管理学派提出的一些组织原理基本上是 肯定的,但是把人的行为因素加了进去, 对某些组织原理提出了修正意见。同时 还对古典组织原理作了补充和丰富。

《管理学组织理论》课件

《管理学组织理论》课件
效率和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总结词
彼得·圣吉认为组织应具备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 的环境。他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框架和方法。
详细描述
彼得·圣吉认为组织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必须具备 学习能力。他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强调组织应关 注团队学习和个人发展,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提高 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彼得·圣吉提出了建立学习型 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 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些修炼为组织提供 了实现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框架和方法。
创新学派 关注组织的变革和发展,主张通 过创新、学习、知识管理等方式 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行为学派 关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过 程,强调通过激励、沟通、领导 等方式来提高组织的适应性。
系统学派 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强 调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及组织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 间的相互依赖。
马约的Z理论
总结词
马约的Z理论强调了组织文化和管理哲学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员工的价值 观和行为,从而影响组织的绩效。
详细描述
马约提出Z理论,认为成功的组织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团队精神和自我控制等特征。管理者应该通 过培养组织文化和管理哲学来塑造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Z理论强调了长 期规划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的经济利益。
04
现代组织理论
明茨伯格的组织结构理论
总结词
明茨伯格认为组织结构应与组织目标和 战略相适应,并强调组织结构的灵活性 和适应性。
VS
详细描述
明茨伯格认为组织结构应具备适应性,能 够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变化进行灵 活调整。他主张组织结构应与组织的战略 目标相一致,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同 时,明茨伯格强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减 少层级关系,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

西方组织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引言组织理论是研究组织行为、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学科领域,涉及到组织的发展、变革、效率、决策等方面。

西方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本文将介绍西方组织理论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流派。

产生背景西方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组织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管理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同时,一些重要的社会力量如科学、技术和管理思想也在此时兴起,为组织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发展历程1. 管理科学的兴起管理科学的兴起是西方组织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20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组织的效率。

泰勒的理论奠定了组织管理中对工作分析、时间研究等方法的基础,并且对后来的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行为科学的崛起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开始在组织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发现了组织成员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人本主义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的崛起引发了对组织成员的重视,促进了组织理论的发展。

3. 系统论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系统论开始成为组织理论中的重要观点。

系统论强调组织是一个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系统,强调组织成员和组织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系统论的提出丰富了组织理论的内容,拓宽了研究视角。

4. 制度理论的兴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度理论逐渐兴起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制度理论关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规则和规范,强调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制度理论的兴起进一步拓展了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

主要理论流派西方组织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包括科学管理学、人本主义管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系统管理学、制度理论等。

每个理论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组织行为和组织管理的规律。

科学管理学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组织的效率,以泰勒和福特为代表;人本主义管理学重视组织成员的心理和社会需求,以梅奥为代表;行为科学管理学通过实证研究影响组织行为的因素,以马斯洛等人为代表;系统管理学研究组织作为一个系统的特点和规律,以伯特兰为代表;制度理论关注组织内外的制度和规范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以诺森为代表。

2组织理论发展史

2组织理论发展史

28
(四)组织与环境相互适应阶段
1、组织生态学:组织与环境是合作关系 组织与环境是互动的。不仅环境会选择组织,组 织也会主动构造自己的未来,尤其当组织联合起来时, 环境就会变得可协商,而不是独立的、影响组织的外 在力量。 组织生态学最著名的观点就是,“进化是相互适应 者生存,而不是最适者生存”。强调合作,即一个相 互联系的群体之间通过相互适应实现整个群体生存, 这是个动态的过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 可以发现合作与竞争常常同时存在。
14
4)西蒙的管理行为理论
•西蒙的组织决策观 •决策行为与组织的功能结构。(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 个能够保证个人决策合理性和统一性的组织结构。) 认为,组织分三层:最下层是基本工作过程,中间 一层是程序化决策过程,最上一层是非程序化决策制 定过程。即等级分层结构。 西蒙对这种等级分层结构做了如下一些原则性规定: ①实行专业分工。②制定工作程序。③规划权力 体系。④完善信息系统。
组织结构;决策程序;联系和控制;技术状况 一般外部环境: 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法律
特定外部环境: 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
管理程序变量: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量变量: 决策;经济批量;等候模式;模拟模式 “就要…”:管理因变量 行为变量: 学习;激励;团体动力;组织发展
系统变量: 一般系统理论;系统设计与分析;管理信息系统 图: 卢桑斯的环境自变量和管理因变量
13
3)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根据韦伯的观点,理想的科层制结构特征如下: •基本职能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公司的组织遵循等级制原则; •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 •官员的非人格化; •量才用人; •行政效率。
评价:韦伯的科层制组织是适应环境需要而出 现的,是对工业社会大型而复杂的组织进行行政管 理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科层制组织在带来有效 率的正功能的同时,也伴生了适应性与灵活性缺乏 的反功能。

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

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

组织行为理论的发展脉络引言人类是群居性动物,他们具有鲜明的组织性,在如今的经济生活中,通过组织的成功更能够取得经济的成功,就组织行为这一理论,我进行了以下工作。

针对组织行为理论研究,主要是理论性的文章。

所以我通过60多份的报告,了解其历史、现状问题以及趋势。

历史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际关系之父”罗伯特·欧文(Robert Oven)开组织行为研究之河。

20世纪初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提出人性的经济人假设,主要是个体心理与行为。

20世纪20年代,梅奥等人在“霍桑实验”中总结出“人群关系理论”,提出“社会人”假设,主要是群体心理与行为。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组织文化理论,强调企业在一定社会文化下的生存发展。

20世纪90年代的新组织的兴起,注重对组织过程的研究。

主要内容组织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内人和群体的行为。

而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以及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因此组织行为学既要求对行为的研究,也要求对管理组织研究。

以下是我对组织行为理论进行的一些内容总结:1.组织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个体心理——从经济人到复杂人,到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前人一直在做着对人性的探究。

从需要、动机、价值观、知觉、态度、人格、能力、意志、兴趣、情感与行为的联系,我们在试图说明个体心理与行为存在的联系,在进行与之相匹配的激励和管理模式;群体心理——而群体心理也主要是从个体对群体的需要,角色的认可以及期望组织做出的相应回报。

2.对组织管理,领导,经济学的启发。

A对下级的管理启发:行为加以规范;运用激励、沟通理论对个人和集体进行管理;运用文化规范组织行为。

B对上级的管理启发:领导的各种理论,如领导特质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以及较为新潮的魅力型、交易型、变革型领导理论。

C对经济还是不经济来说,主要是站在企业自身以及外界环境等场上来说:1,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行为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以及产权分析方法,重视信息的作用,注重效率以及合约。

公共组织理论(2)

公共组织理论(2)


• 5、案例法
• 运用实践实验法和社会调查法搜 集来的典型组织行为学事例(好坏典 型或专题典型事例),它能体现一定 组织在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 现象与本质,可供分析研究,便于人 们从事例现象中引起思考、判断,从 而认识到事例的本质,加深对组织行 为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 6、情景模拟法
• 是指创设一定的组织心理活动情景, 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要求,亲临其境进行
方面研究组织,并为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
方法。
不同点:
系统分析组织理论强调用系统分析的方
法研究组织,认为组织是一个“结构的社会
技术系统”,由许多分系统组成;组织还是
一个有机的开放系统,是受社会、经济、文
化等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它在与社会环境
的相互作用中建立和维护自身的工作流程,
从而保持组织功能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
▼公共组织理论
一、公共组织理论的历史发展
公共组织理论的历史发展可概括为四 个阶段:古典组织理论阶段、新古典组织
理论阶段、系统权变的组织理论阶段和公
共组织理论的现代发展阶段。
1、古典组织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法约尔——行政管理组织理论
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和结果。

在公共组织行为学中,定性就是对人与 事的特质进行鉴别和确定。如有关人员的素 质、智能和绩效的评定。定性一般都建立在 领导人的经验和印象的基础上,故而有其一 定的盲目性。对人作出客观公正的定性,必 须以定量为基础。
定量是通过一定的数据来反映人或事 的特质。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问卷调查 即属于定量研究范畴。
积极行为,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 ※管理者为什么要研究公共组织行为

组织理论的回顾及其发展趋势

组织理论的回顾及其发展趋势
们组织 了经济 、社 会和政治 组织 ; 有组织 的活动需 求导致 了管理 的产 生 ,而管理 的 目的在 于行使 某些
威 克、穆尼 和 赖利 等人 的管理 原则 ,如 专业 分 工、 权力与责任 相称、纪律、命令一致性等。
2 . 二 十世纪 2 0年 代 开 始 的 “ 新 古 典 组 织 理


组织理论在管理理论 中的重要地位
组织是现代社 会 的重要 特征 ,它在我们 的生活
英 国教授 D. S . 皮尤在 《 组 织理 论 精 粹 》一 书
导言 中讲 到 组织理论可 以定 义为研究组织 的结构、 职 能和 运转 以及组织 中群体和 个人 的行 为 ”与 关注 领 导、激励 以及组织 中的团 队过程 的组 织行 为学家 相 反 ,组织理 论家更倾 向于把 整个组织 或宏观 的 目
形式 : 泰 勒 的科 学管理 运动及 法约尔、 吉利克 、厄
切 管理 学理论说 到底都是 由以组织理 论 为基
础 的。关于人、组 织和管理 三者之 间的关 系 ,美 国
丹尼 尔 ・ A・ 雷恩认为 : 原始状 态下 ,人们面 临着 自 然资 源普 遍稀 少和 敌对 的 自然环境 ,由此产 生 了人 民的经 济、社会和 政治 的需求 ; 为了满足 需求 ,人
以上三种 分类方式都 有各 自的合 理之 处和局 限
3 . 现代组织 理论。包括 二战 以来 出现 的各种 组 织理 论 ,主要有系统学派 的组织理论和权 变理论 。
( 二 )三种视角说
S c o t t 根据 人 们对 组织 的定 义不 同 ,提 出了三
性。第 一种 分类 以时间 为基 础 ,理论 的发展脉 络清 晰 ,但 一定 程度上 忽视 了理 论 之间的 内在联 系 ; 第

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

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

现代组织理论式组织理论的其中一个发展阶段,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组织理论、行为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现代组织理论是6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

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西蒙、钱德勒、劳伦斯、洛希、维克和马奇等。

巴纳德从人与人相互合作的系统来解释组织,提出了激励的新观点,认为经济收入不是唯一要素,以及受注意信息交流和“权威接受论”等观点。

西蒙认为组织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协作的人群活动系统,就是管理决策,其代表作有1947年发表的《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

巴纳德:巴纳德独创性地提出了组织的概念,认为组织是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体系,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经理人员。

他认为,在一个企业中,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信息相互联系的中心,并对组织中的各个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以便使组织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

理论特征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是:1.现代组织理论认为:领导人的首要作用在于塑造和管理好组织的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强调不拘一格的个人创造精神,强调组织的战略2.对组织中人的基本需求的看法是: 人们需要生活的有意义;人们需要对自己有一定节制;人们在一定意义上把自己看作是胜利者;在相当程度上行动和行为塑造了态度和信念.3.现代组织理论不是把表面结构作为分析对象,而是把组织中人的行为作为分析对象.4.现代组织理论不是把操作作为主要认识对象,而是把组织中人的行为作为分析对象.5.现代组织理论对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主张领导不应当建筑在权利的基础上,好的领导不要求人们为他个人服务,而是为共同目标服务,主张组织的事业内容是科学加服务.6.注重信息沟通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正确考虑6个关键因素:工作专业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

2组织理论发展史

2组织理论发展史

组织的平衡就是贡献与诱因的平衡。
(诱因具有使组织参与者的经济与非经济动机得到满足的效用。)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由两个过程构成的:一是整体适应环境变化的 过程;二是创造诱因并将其分配给成员个人的过程。
四、组织适应环境阶段
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环境之中,强调组织对环境的被 动适应过程。
1. 权变理论模型(Contingency Theory) 代表人物:劳伦斯和骆奇(Lawrence and Lorsch , 1967) 观点:没有最好的组织形式,而只有比较好的组织形式,而且组织 的适应性取决于组织形式与环境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 权变理论的主要思想包括: (1)组织是开放系统,需要精心管理以满足和平衡内部需要并适 应环境。 (2)没有最佳的组织形式。组织的适当形式取决于任务或所处环 境的类型。
系统研究法: 将组织视为一种互动系统;
组织系统可以由其生存环境来加以区别;
组织系统对于来自内外环境的压力,具有适应能力; 组织系统具有反馈与修正功能。
(三)、组织理论的研究特点
1. 传统组织理论的研究特点:
局部性(侧重于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组织演变、组织控制 等方面)
2. 现代组织理论的研究特点:
2、有代表性的组织理论
1) 人际关系理论 对组织理论方面的贡献: •强调个体特征和行为的巨大差异,并认为这些差异对理解组织行为 是有重要价值的,并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结构的设计; •强调员工满意感与生产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导致了对作为社会 环境的组织的改进与提高; •强调领导与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对领导培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即是准确、清晰、系统地阐释控制行为的规范,以及独立描述 在该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与个人特质。也就是说, 形式化使每一个成员能够稳定地预期其他成员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

组织理论演进综述

组织理论演进综述

6.变革创新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以圣吉
(Peter M. Senge)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及哈 默(M. Hammer)和钱辟(J. Champy)的“流程 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理论 为标志。
圣吉认为为适应和生存而学习是必要的,但必 须是开创性的学习,组织可以借助“五项修炼”提 升组织能力。
3.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
巴纳德认为,组织一旦建立,其最终目的就是组织的 存续。只有组织保持平衡了,组织才能发展,反之组织就会 衰弱。巴纳德认为,组织是由两个过程构成的:一是整体适 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二是创造诱因并将其分配给成员个人的 过程。
因此,组织的平衡过程就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组织的对内平衡; 二是组织的对外平衡。
1.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
如:泰罗进行了针对性的岗位制度设计,法约尔最先提出了 管理的组织职能,韦伯开创了组织结构研究的先河。
2.行为科学时期:主要以梅奥、利克特、麦格雷戈、
阿吉里斯、赫茨伯格为代表。强调组织中的社会、心理系统 及人的行为因素的作用;强调组织结构设计中要把握满足组 织成员的期望和需要,以及提高效率等原则。
3.科学决策时期:主要以巴纳德的《经理人员
的职能》和西蒙的《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的出版问 世为分界线,表明组织理论的研究已进入决策理论 时期。
针对组织结构和制度问题,巴纳德提出了管理 权限、特殊化和决策等理论体系;西蒙继承并完善 了巴纳德的研究成果,认为组织中必须强调权威的 作用,这种权威就是正确地决策,组织需要明确的 组织目标作为角色约束和活动的准则。
哈默和钱辟认为为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知 识型经济来临,组织应更为关注“人的使命”及培 养人的学习能力,必须进行不断的组织变革和创新。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此派以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为代表。

泰勒一生发表许多管理论著,最有影响的是《科学管理原理)》。

他提出许多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是:(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泰勒以其毕生的精力,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泰勒提出的这些概念与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泰勒的许多思想为以后的管理学派所采纳。

科学管理的精神是永存的。

2、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学派是从宏观上探讨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

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法约尔。

作为管理实践家和管理理论家,法约尔—生著述颇多,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著作和《管理的一般原则》、《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国家管理理论》等论文。

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吸收科学管理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管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是:(1)实行专业分工。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7)理想的工作报酬。

(8)权力集中。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任期稳定。

(13)主动性。

(14)团队精神。

法约尔除了提出以上组织管理的原则外,在组织问题上还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诸如明确组织机构之间的职责,并以制度规范将其规定下来;建立参谋机构的重要性,认为参谋机构的任务是从事通信、接洽、会谈,协助进行联系与控制,搜集情报并帮助拟定计划,研究改进工作方法,预测未来变化等;提出组织图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认为组织图是分析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确定每个人的位置及任务、防止冲突与重复的一种管理工业;同时,他认为组织效率取决于组织成员的素质和创造性,所以法约尔特别强调对组织成员进行选择、评价和训练。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

第四节 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 一、组织的系统理论
肯尼斯· 保尔丁、罗斯· 艾什比和路德维希 · 贝塔朗菲等人在他们对组织的 研究中把复杂的数学技巧和一般系统论结合起来,使当今组织理论学家能在 健全的组织理论中进行建设。 这一学派的基础是数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赫伯特· 西蒙( Herbert A.Simon)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

“早期会有员工因为检讨而受到严重处罚, 后来实质性处罚已经比较少了,这也跟媒体的一 些曝光有关。”有内部人士对本刊记者坦承,很 多员工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主要是没有归属感, 大家都是机械化地工作,很少互相交流。“那些 流水线上的年轻人并不是真正的军人,在盘根错 节的复杂体系和效率要求下,其感受可想而知。” • 金融危机起自美国之后,富士康的两大手机 代工客户摩托罗拉、诺基亚市场销售持续下滑, 2008年下半年始,富士康连续两个半年报营运亏 损。为了压低人力成本,富士康采取了不少直接 或间接的裁员手段,有的部门甚至以严苛手段迫 员工“自动离职”。
• 二是它的非 合理性,科 层制是用功 能的合理性 来代替实质 的合理性。 功能合理性 的危险在于, 它允许人们 放弃自己行 动的社会责 任。
• 在纽伦堡审判中,屠杀 • 三是它的非道德性, 犹太人的侩子手奥伦多 科层组织作为一种非 夫说:“我认为,我处 人格化的组织,只是 的位臵不是去判断他的 一种达到目标的工具, 措施⋯⋯是道德还是不 没有道德关怀。 道德的⋯⋯我迫使我的 道德良知接受我是一个 • 对于科层组织可能引 军人的事实,因此我只 起的负面影响,韦伯 是庞大国家机器中一个 自己也意识到了,如 相对微不足道的齿轮。” “铁笼困境”。
二、弗利特的伙伴关系理论
玛丽· 帕克· 弗利特(Mary Parker Follett,1868-1933)出生于美国波士顿城, 曾是一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博物馆监控系统的安装,能否有效制止防盗案件的发生?
25
5、种群生态理论:环境对组织的自然选择
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是组织群体,而不是个体。认 为环境是特定的,管理者对特定的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也 就是说,环境决定着组织的生存,而管理者的行为对组织 的生存毫无作用;同时认为环境的容纳组织数量是有限的。 强调竞争,由于组织必须争夺有限的资源以维持自身 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组织之间的关系以竞争为主,尤其 是属于同一种群的组织,更是互为直接竞争者。 例:某一地区麦当劳数量问题。
27


“组织适应环境”的组织理论发展阶段的形成与出 现,它与经济社会形态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 的逐步发育与形成是相对应的。由于在微观经济社会组 织的规模与扩散性发展迅速推进的基础上,引起宏观经 济社会形态属性的革命性变化过程而对微观组织行为性 质及其过程机理的制约与训导。这标志着经济社会宏、 微观组织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关系过程性质的质的变 化。在微观层面上,具体地表现为其环境的构成及其变 化的深广度都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也提出了组织理论 与组织设计、构建和运行管理的持续有效性问题。
28
(四)组织与环境相互适应阶段
1、组织生态学:组织与环境是合作关系 组织与环境是互动的。不仅环境会选择组织,组 织也会主动构造自己的未来,尤其当组织联合起来时, 环境就会变得可协商,而不是独立的、影响组织的外 在力量。 组织生态学最著名的观点就是,“进化是相互适应 者生存,而不是最适者生存”。强调合作,即一个相 互联系的群体之间通过相互适应实现整个群体生存, 这是个动态的过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 可以发现合作与竞争常常同时存在。
10
(2)有代表性的组织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 研究主要与车间和作业管理密切相关,提出的是一种“自 下而上”的理性化管理方法,属于微观管理范畴。 与组织直接相关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设置计划部门; •实行职能工长制; •实行“例外原则”
评价:主要致力于下层劳动组织的研究,把工人 从一切非生产性劳动下解脱出来。
11
2)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强调组织中管理的功能,力图构建主要的 行政管理原则,以作为组织活动理性化的准则。 提出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理性化方案,其 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适用于高层组织广泛的行政 管理方面,是一种宏观的视角。主要阐述正式 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
12

法约尔对组织理论的贡献: 从组织运行的角度,提出了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即计 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在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中,许多是关于组织职能方面 的指导原则。 提出了组织的层级结构原理。 提出了组织中设立参谋部的观点; 提出了组织中的“跳板原则”(法约尔桥)。 评价:主要从事于把企业上层管理和领导(即管 理者)从一切过于专业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赋于他们 以管理、计划指挥和协调等的职能。
26
6、资源依附理论:组织要适应环境
种群生态学方法强调了选择,并把组织形式的分布 模式归因于环境的选择行为。 资源依附模型强调的却是适应性,他们认为,既有 组织能够努力提高其生存机会。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 了组织对其外在单位的依赖性,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 性则决定组织依赖性的本质和范围。
例:海尔进驻沃尔玛
5
组织理论是观察、分析和研究组织运动过程的基本 规律,为实现组织构建与行为过程有效性而由相应的理 论原理、技术及方法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而下述定义则是非常现实的: 组织理论,是就有关组织重要问题,提出一套有系 统的看法或理解的方式,用以指出各种观察组织行为的 途径,并就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与解释;再就分析 的结果,透视未来组织现象的可能演变而设法予以控制。 换句话就,组织理论即是一种观察、解释、预测、 控制组织(对象与过程)现象的概念架构。
评价: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社会系统,忽略了整个社 会体系中对工人地位有直接影响的技术和经济变化的冲 击。
17
2)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组织协作理论
一个组织必备的要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良好 的沟通。
•组织平衡理论
认为:组织一旦建立,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组织的存 续。只有组织保持平衡了,组织才能发展,反之组织就会 衰落。组织的平衡就是贡献与诱因的平衡。 认为:组织是由两个过程构成的:一是整体适应环境变 化的过程;二是创造诱因并将其分配给论发展史
2
参考文献
1 [美] W· 理查德· 斯格特 组织理论 华夏出 版社 2 阎海峰 现代组织理论与组织创新 人民邮 电出版社 3 彭文贤 著 组织原理 台湾三民书局印行 4 校园网图书馆期刊网、相关网站资料
3
组织理论发展史
(一)组织理论分类 (二)组织内部管理阶段 (三)组织适应环境阶段 (四)组织与环境相互适应阶段 (五)国内外基本研究现状
例:技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互倚性对结构的影响。 (如执行过程中共同处理的信息增多,解决办法: (修正结构),如降低信息处理要求或增加信息处 理能力。)
23
3、交易成本分析
70年代中期的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 , 1975 ; 1981) 认为:组织既是开放的——因为面对环境的不同需求 做出不同的反应,又是理性的——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尽 量降低成本。 交易成本:获取信息的费用、议定协约的费用、控制协约 的费用、解决纠纷的费用等
18
小 结
组织理论研究的组织内部管理阶段基本上是从19 世纪末延续到20世纪50-60年代。它是和科学管理理 论的发展过程相对应的。由于组织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不 断得到增强,就大大地促进了例如企业的规模发展与组 织扩散,极大地推进了宏观经济社会(特别是西方工业 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且也推进了西方经济社会组 织形态的变化。从而开创了微观组织与宏观经济社会组 织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新型关系。 这种微观与宏观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关系研 究,常常被组织理论、乃至管理理论所忽视。
19
(三)组织适应环境阶段
组织是开放系统 伯尔丁系统类型: 物理系统:框架结构(静止结构)、时钟结构(如钟摆)、 控制系统(如恒温器) 生物系统:开放系统(如变形虫、病毒)、蓝图发展系统 (如卵、蛋)、内在形象系统(如动物行为) 人类和社会系统:符号处理系统(如语言)、社会系统 (如社会组织)
29
2、合作竞争理论:合作与竞争共存
6
由上述不同的定义可知,组织理论目前还只是处于 其理论体系的成长发展阶段,因此,组织理论的定义尚 不统一,并且,在很多有关组织研究的工作中,回避了 对组织理论定义的讨论,而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理论的发 展回顾,以使读者在审视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能直 接或是间接地对组织理论的研究范畴与基本理论特征有 所感验与把握。也许这是很明智的。这也多少说明,目 前,似乎还缺少相应的基础和条件使得能对组织理论做 出准确的界定或是定义。因此,上述界定就只能视为一 个参考,以能对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基本 理论特征等有一个参照。
9
(二)组织内部管理阶段
(组织与环境割裂开来)
1、组织内部正式结构方面的研究 (1)组织的基本特征: 研究组织内部,把组织环境视为一个稳定的系统。同时, 组织被认为是一种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设计的工具。
•目标具体化 表现在:目标是明确的、定义清晰的, 并为各种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结构形式化 即是准确、清晰、系统地阐释控制行为 的规范,以及独立描述在该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个 体之间的关系与个人特质。也就是说,形式化使每一 个成员能够稳定地预期其他成员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
14
4)西蒙的管理行为理论
•西蒙的组织决策观 •决策行为与组织的功能结构。(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 个能够保证个人决策合理性和统一性的组织结构。) 认为,组织分三层:最下层是基本工作过程,中间 一层是程序化决策过程,最上一层是非程序化决策制 定过程。即等级分层结构。 西蒙对这种等级分层结构做了如下一些原则性规定: ①实行专业分工。②制定工作程序。③规划权力 体系。④完善信息系统。
15
2、组织内部行为方面的研究
(1)组织的基本特征: • 目标复杂性 组织存在本身就是它的目的。 • 非正式结构 组织中不仅存在特意设计来规范行为以达到既 定目标的正式结构,也存在着建立在具体参与者个 性和相互关系基础上的非正式结构,并会给正式结 构带来巨大影响。
16
(2)有代表性的组织理论
1) 人际关系理论
7
(一)分类标准
1. 以时间顺序进行分类
古典组织理论; 近代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
2. 以历史流派进行分类: 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时期(30~50年 代);科学决策时期(40~50年代);系统科学时期(60~70 年代);文化管理时期(80~90年代)。
8
3. 以理论间的内在联系为标准,按照时间顺序,沿着封 闭与开放、自然与理性两个维度,分为: 基于封闭系统的理性组织理论;基于封闭系统的 自然组织理论:基于开放系统的理性组织理论:基于 开放系统的自然组织理论 4. 新的视角:以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类 组织内部管理阶段;组织适应环境阶段;组织与环 境相互适应阶段
13
3)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根据韦伯的观点,理想的科层制结构特征如下: •基本职能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公司的组织遵循等级制原则; •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 •官员的非人格化; •量才用人; •行政效率。
评价:韦伯的科层制组织是适应环境需要而出 现的,是对工业社会大型而复杂的组织进行行政管 理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科层制组织在带来有效 率的正功能的同时,也伴生了适应性与灵活性缺乏 的反功能。
市场:价格机制 高
组织:价格机制失效、不确定性
组织在处理复杂和不确定的经济交易时优于市场。 例:组织内员工与组织外员工
24
4、社会技术系统
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 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并相互影响。只有既满足社会系统的 需要又满足技术系统的需要的组织才是最好的组织。而 且,组织又受环境的影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一 个动态的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