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
《一棵开花的树》教案高品质版
《一棵开花的树》教案高品质版教学目标1.了解影片《一棵开花的树》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2.学习词汇:blossom, tragedy, eventually, friendship, perseverance;3.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培养学生勇气、毅力等品质。
教学重点2.掌握所学的关键词汇。
1.理解影片中的复杂情节和深刻思想;2.深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2.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自然的看法。
Step 2 听取讲解1.播放完整影片《一棵开花的树》。
2.简单介绍一下影片中的情节和主题。
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始进行深入的讨论。
2.核心问题: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3.展开讨论: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下问题,并汇报讨论成果。
1.在黑板/白板上展示所学的新词汇。
2.讲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并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积累。
3.进行词汇练习,让学生使用所学的词汇进行句型练习和写作练习。
Step 5 总结复习1.让学生进行影片的总结和复盘,并回答一些问题,检验他们是否理解影片的情节和主题的。
2.核查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总结复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影片《一棵开花的树》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学习相关的词汇,并深入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和形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多个层面进行学习和启发思考。
同时,通过研究和分析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性和道德的认识,培养学生勇气、毅力等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棵开花的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文本形成正确的解读,学会读诗、品诗、悟诗。
2、能力目标:
①听:能理解别人的观点;
②说: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③读:能流利的朗读甚至背诵全诗;
④写:能写出与自己理解的主题相一致的微电影剧本(课外)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诗歌多元化主题的理解
2、教学难点:对席慕容所说的诗歌主题的深层次理解
三、教学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步骤
活动过程
达成目标
一、导入(3分钟)
观看电影《剑雨》片段。由“五百年石桥”引出“五百年开花的树”——即本诗《一棵开花的树》
设定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导入对文本的解读中来。
二、“读”——朗读全诗。(10分钟)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再次强化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外延伸(2分钟)
作家本人曾经说过,这首诗只是为了表达人生的无常、对生命的触动!你如何来理解作者的这种观点?试着从这个角度,去创作一个主题相一致的微电影作品!
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今后的自学奠定基础,同时也完成写作文的目的。
分别给4组同学,每组一个歌曲片段作为提示,要求:悟出相对应的意境,并且找出诗歌中的语言作为佐证。【①珍惜②表达③执着④理智】
通过对诗歌主题的多元化理解,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四、教师总结(3分钟)
诗歌的意境是多元化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讨论,我们可以欣赏到本诗的意象美和意境美,体悟到诗歌的含蓄美。
1、学生齐读诗歌。
2、教师讲解朗读的基本要求之后,再读诗歌。
《开花的树》的活动教案及反思
《开花的树》的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活动名称:《开花的树》——探索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树的图片、视频或实物,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 准备一些关于树的诗歌、故事或文章,用于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
3. 准备一些关于树的种植和保护的知识,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观察树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探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树的生长过程,了解树的种类和特点。
3.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关于树的诗歌、故事或文章,感受树的美丽和伟大。
4. 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关于树的种植和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或护绿活动,亲身体验并实践树的种植和保护。
五、活动反思:1. 学生对树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受是否有所提高?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实践是否有所增强?4. 活动中是否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5. 活动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树木的照片,包括不同季节的树木景象。
2. 视频资料:寻找关于树木成长的纪录片或短片,展现树木的生命周期。
3. 文学材料:选取几首关于树木的诗歌和短文,如《树的诗篇》等。
4. 实践活动材料:准备植树工具、树苗等,便于学生实地操作。
5. 环境保护资料:提供有关森林保护的资讯和数据,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是否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
2. 评估学生的作品,如绘画、写作等,了解他们对树木的认识和情感。
3. 收集学生参与植树活动的反馈,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通过问卷或访谈形式,了解学生对活动内容和环保理念的掌握情况。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开花的树》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开花的树》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树,了解树开花的现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树开花的现象,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创新性地表现开花的树。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画纸、彩笔、水粉、树枝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绘画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引导幼儿观察树开花的现象。
2. 讲解:简单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描绘树干、树枝和花朵。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画一棵开花的树,重点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幼儿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自主绘画一棵开花的树。
5. 引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每个幼儿的绘画进行针对性引导,鼓励幼儿创新表现。
6. 总结: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如何?是否都能积极参与绘画活动?2. 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是否表现出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创新性地表现开花的树?4. 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5. 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环境的意识?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和开花现象。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绘画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创作一幅关于开花的树的绘画作品。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绘画的开花的树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关于开花的树的绘画作品。
2. 观察身边的树木,记录下树木的生长过程。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评价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树木和开花现象的认知程度。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1.本书到底是写树还是写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既然是写人,那么你觉得主人公是怎样一个人呢?
美丽端庄,大胆坦率; 追求美好,执着虔诚; 完善自我,渴望爱情; 失落心碎,无怨无悔…… 3.作者借这样一棵树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一是肯定了“开花的树”的精神,那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 二是表达了对于不能相聚的情人,经受痛苦爱情的无奈。 三是表现生活中那些暗恋着某人,孤独地享受这份纠结的心情的人。
她被那个男人戴上手指的那一刻,她知道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没有人比她更 明白爱的含义,千年一回的等待。他要结婚了,跟给他买戒指的女孩。佛祖说,你伤 心吗?她说,不。这时佛祖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下一个轮回,你将重新作一个女孩, 你将遇到一个男孩儿,那个男孩儿,也等了你一千年,祝福你们。
所以如果你于千千万万人中遇到了自己的爱人,千万不要轻易错过,因为,他或者她,都 至少等了你一千年。
月15日
画家,美术系教 授
毕业院校 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籍贯
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现籍贯台湾省
身份
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
诗歌特点 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
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出版诗集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 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如《七里香》、 《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 《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 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容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 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于是女孩还回了人形,只不过这次变成一个又老又丑的老太婆,当她再遇上他时, 她的心狂跳不已,这个她等了五百年的人就在眼前,她走上前去,说,你还认识我吗? 那个少年说,我怎么会认识你?女孩说,你怎能不认识我,我等了你五百年。少年不 再理她,转身走了,她的声音那么苍老可怕。她追赶他,少年说,疯婆子,神经病。 她停了下来,泪水奔流而下。这就是她要找的爱情吗? 佛祖说,你吃了这么多苦,不后悔吗?她还是摇头,那个少年,是一生的爱和痴,她 说,我想摸一下他,哪怕只是一下。佛祖这次的条件更苛刻了,要她变成一块石头, 再等上五百年。
幼儿园文学教育教案《一棵开花的树》
幼儿园文学教育教案《一棵开花的树》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一棵开花的树》的基本情节。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发生的事件以及其中的角色。
3.引导幼儿欣赏故事中所包含的美丽意象,提高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4.练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的流利度。
二、教学内容《一棵开花的树》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欣赏故事中的美丽意象,提高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如下引导幼儿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讲一个关于花儿的故事吧。
在故事里,有一棵特别美丽的花树,它的名字是什么呢?请幼儿“猜一猜”这棵花树的名字,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讲故事(10分钟)教师介绍《一棵开花的树》的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自然和美丽的花园里。
在那里有一棵五颜六色的小树,它没有任何的叶子,也没有任何的花朵。
这棵小树的生命一度黯淡无光。
可是,小树并没有放弃生命的希望。
在雨露的滋养下,还是坚守着自己生命的价值观念,明白地认识到自己虽然没有叶子,也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来展示它自己的美丽。
在自己坚持的生命之路上,小树获得了希望、快乐、感恩和珍惜生命的品质,最后,它终于在自己的生命里开出了绚烂的花朵,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
3.情景体验(15分钟)为了让幼儿深入体验和感受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情景:教师: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现在自己也在那个美丽的花园里,园子里有一棵绿树,树干上没有一片叶子,画面中我为大家画出这棵树。
大家现在可以用你们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这棵没有叶子的树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很孤单呢?(等幼儿表达完想象中的情景后,教师再继续引导幼儿)教师:现在,我们想象一下这棵树的花开了,花儿是什么颜色的,是不是很好看呢?这个时候,你们都觉得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花园里,是不是呢?继续引导幼儿在情景中感受花朵的美丽,表达出各自的看法。
【VIP专享】第一单元第5课《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的关系,欣赏其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学习方法
木瓜、琼琚象征的意义。 展示板演式
课前准备 课前分配学生分组自学,朗诵展示,欣赏短文写作展示。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德国诗人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哪
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爱情是人类
1 课时
阅读新授课(展示板演式)
学生活动
学生聆听 的联想中产
以各种读法带 引导学生
入对诗歌内容和 学诗先读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
与当今社会
生对爱情的
思考。
容把握感情
基调,形成
诗歌语感。
2.作者情况(2 分钟)
席慕蓉,当代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祖籍
几个典型镜头就深刻地表达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
情悲剧。
⑵读法辨优
①标准:以声达情,声情并茂;抑扬有致,有
感染力。
②结果(略)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棵开花的树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棵开花的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树木的特点;掌握树木的分类、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树木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掌握树木的分类、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一棵开花的树,引发学生对树木的兴趣和思考。
“大家有没有见过一棵开花的树呢?它是怎样生长的?今天我们要来探索一下树木的奥秘。
”2. 讲授(1)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株发育、开花结果等阶段。
通过图片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2)树木的特点介绍树木的特点,如树干、树叶、树冠、根系等部分的形态和功能。
通过实物展示和观察,让学生认识树木的各个部分。
(3)树木的分类简单介绍树木的分类方法,如按照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分类。
引导学生观察学校周围的树木,提出它们属于哪一类。
(4)树木的生长环境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要求,如土壤、光照和湿度等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让学生理解树木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3. 实践活动(1)观察树木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进行观察树木的活动,让学生亲自触摸、感觉树干的纹理、观察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并记录下来。
(2)树木分类比较让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种类的树木进行观察和比较,提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通过讨论和展示,加深学生对树木分类的理解。
(3)树木生长记录要求学生选择一棵特定的树木,每周进行观测和记录,比如树叶的变化、新芽的出现等。
通过记录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
4. 总结归纳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复习树木的特点、分类和生长环境。
让学生通过总结归纳,深化对树木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请学生写一篇观察树木生长变化的日记,记录下每周观察的结果和感受。
第一单元第5课《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与当今社会的联想中产生对爱情的思考。
二、新课学习
(40分钟)
(一)整体感知,泥塑诵读(12分钟)
1.朗读全诗,把握内容。(10分钟)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播放视频(三种视频),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读法最能打动人,并探求原因。
⑴内容明确:诗歌写一个青年女子对意中人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诗写女子从热切的倾慕到苦苦的求情及等待,再到相遇的期盼与欣喜及随之而来的失恋的痛苦与悲伤。如精致简洁的微电影,几个典型镜头就深刻地表达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的关系,欣赏其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木瓜、琼琚象征的意义。
学习方法
展示板演式
课前准备
课前分配学生分组自学,朗诵展示,欣赏短文写作展示。
教学过程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分钟)
德国诗人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元代大戏曲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又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这仅仅是美好的愿望而已,现实中更多的时候是倾情相待,却终究错过,留下无穷的遗憾与伤感。今天我们来学习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⑵读法辨优
①标准:以声达情,声情并茂;抑扬有致,有感染力。
②结果(略)
2.作者情况(2分钟)
席慕蓉,当代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后随家定居台湾。席慕蓉于1981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198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平静淡雅的风格。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等。原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开花的树》4篇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开花的树》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开花的树》精选4篇(一)教案:课题:小班美术《开花的树》教学教学目标:1. 认识并初步了解开花的树。
2.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开花的树》图片或卡片3. 画纸、颜料、刷子4. 小班美术教具教学内容和步骤:Step 1:导入利用《开花的树》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对开花树的兴趣。
Step 2:引导讨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 你们见过开花的树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树会开花吗?3. 开花的树有什么特点?Step 3:示范画画让学生将画纸放在画桌上,给每个学生发放颜料和刷子,示范教学如何画开花的树。
Step 4:学生实践让学生自由绘画开花的树,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作。
Step 5:展示和反思将学生的作品贴在墙上,让学生展示并互相欣赏。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这节小班美术课上,我选择了《开花的树》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我成功地激发了他们对开花树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在画画环节,我首先进行了示范,让学生明白如何画开花的树,然后让他们自由创作,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我让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反思,让他们能够回顾学习过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然而,我也意识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准备方面,我没有准备足够的教具,这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材料不够充足。
其次,在引导讨论环节,我可能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他们的回答不够深入。
在展示和反思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引导,使学生的反思活动有限。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需要更加细心地准备教具,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材料供他们使用。
在引导讨论和反思环节,我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指导,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开花的树教案
开花的树教案教案标题:开花的树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树木是植物中常见的种类之一,并能够描述树木的特点。
2. 了解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开花阶段,并掌握开花树木的特征。
3. 能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开花树木,并学会协作与交流。
教学内容:1. 树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
3. 各种类型的开花树木的特点介绍。
4. 观察与比较不同种类的开花树木。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树木的兴趣,激发学生了解树木的欲望。
- 提出问题:“你见过开花的树吗?它们长得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树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树干、树枝和树叶等部分。
- 讲解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强调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经历的开花阶段。
3. 开花树木特点介绍- 分组让学生挑选一种或数种开花树木进行研究。
- 学生根据所选择的开花树木,介绍其特点,包括花朵颜色、形状、花期等等。
可以通过图片、实物、PPT等进行展示。
4. 观察与比较- 学生们在小组内观察不同开花树木的特点,并讨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彼此分享观察结果。
5. 拓展活动- 分组让学生前往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并记录不同开花树木的特点。
-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记录方式,比如绘画、拍照或笔记等。
6. 总结与评价- 教师和学生一同总结开花树木的特点,并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学生们交流自己喜欢的开花树木种类,并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 教师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相关树木样品。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绘画工具、相机或笔记本。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于开花树木特点的准确性表述。
3. 观察记录的完成情况和内容丰富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各种开花树木的科学分类和生态环境。
2. 学生可以进行园林规划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开花树木种类搭配。
《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5篇范文)
《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感受美丽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意象的含义以及“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3.学习鉴赏现代诗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感受美丽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一棵开花的树”的含义以及“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导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这首词,深情款款,令人唏嘘,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美丽而深情的现代诗——《一棵开花的树》。
二、新课教学1.学生听配乐朗读,初步感知对此诗的印象。
〈一读〉。
老师补充:席慕蓉擅长写“乡愁”、“人生”、“爱情”,风格淡雅、温馨、玲珑剔透。
学生练读,进一步感知,并提问二人分别朗读。
〈二读〉2.初步感受(1)初次看到这一题目,你觉得本诗到底写人还是写树?(2)既然是写人,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具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美丽端庄、大胆坦率、追求美好、执着虔诚、渴望爱情失落心碎、无怨无悔)(3)“我”借助这棵树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从哪里看出? 最美丽求佛凋零(情感:渴望→追求→失落→无悔“颤抖慎、无视”)老师小结:这种情感是真挚的、强烈的,而诗的灵魂就是情。
情真意切才动人。
而这种情感的表达是自然的,毫无矫揉造作之势。
一开头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没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没有寻寻觅觅的悲悲切切,从始至终就像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情之真,意之切,不禁让人黯然神伤,潸然泪下。
3.请同学深情朗读,读出这种细腻的情感。
〈三读〉(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的这种炽烈的情感为什么不在诗中直接表白,说“我喜欢你”、“我在等你”、“黄花树下,不见不散”、“你来吧”,而要借一棵树来表达呢?→)学生讨论后交流看法,老师过渡:对,这就是一种含蓄。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开花的树》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开花的树》教案:主题:开花的树目标:通过学习《开花的树》,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能够进行相应的美术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描绘开花的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预习导入: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树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学习内容:教师给学生讲解《开花的树》的故事,并与实际的植物生长过程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
4. 创作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要求学生描绘一棵树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色彩和形式表达植物生长的美丽景象。
5. 分享与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赞赏他人的创作,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美术启发和灵感。
6. 总结回顾: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并对学生的美术创作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7. 结束:教师结束本节课,并展示一些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植物的美丽和成长。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开花的树》,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能够进行相应的美术创作。
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出示图片的方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树的变化,帮助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过程。
接着,教师讲解了《开花的树》的故事,与实际的植物生长过程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
在创作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描绘一棵树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色彩和形式表达植物生长的美丽景象。
最后,教师组织了学生之间的分享和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欣赏作品,增加了学生们的美术启发和灵感。
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学生们在观察和描述中积极思考,在创作活动中展现了积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分享和展示,学生们不仅增加了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还提高了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赏析能力。
但是,在课堂组织和管理方面,还需加强,例如学生之间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开花的树中班教案
开花的树中班教案教案标题:开花的树中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树木是如何生长和开花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3. 发展幼儿的绘画和创造能力。
4.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材料:1. 图片或绘本关于树木生长和开花的。
2. 果树或花卉的真实图片。
3. 彩色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树木生长和开花的图片(目标1,2)1. 在教室内展示图片或阅读绘本,介绍树木如何从种子发芽、长大,然后开花结果的过程。
2. 鼓励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细节,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从抽象的植物种子变成实际树木开花的过程。
3.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例如:“你觉得树木是怎样长大的?为什么它们要开花?”活动二:观察真实果树或花卉的图片(目标1,2)1. 展示真实果树或花卉的图片,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果树或花卉。
2. 提示幼儿发现它们的特征,例如树木的形状、花卉的颜色等。
3. 引导幼儿交流他们对树木生长和开花的理解,例如:“你觉得这些树木是如何开花的?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活动三:绘画表达树木的生长和开花(目标3,4)1. 给幼儿提供彩色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2. 鼓励幼儿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开花树木。
3. 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幼儿描述他们绘制的树木,例如颜色、形状、花朵等的特点。
活动四:分享和展示作品(目标4)1. 邀请幼儿逐个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2.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绘制的开花树木,例如:“我画了一棵高大的树,它的花朵是红色的。
”3. 对每位幼儿的作品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室外探索:带幼儿到学校周围或公园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树木,并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叶子、花朵等特征。
2. 科学实验:以植物为主题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例如种植豆子,观察它们生长的过程。
3. 制作手工:引导幼儿使用纸张、棉花球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开花树木手工作品。
《开花的树》的活动教案及反思
教案名称:《开花的树》的活动教案及反思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开花的树》,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开花的树》的内容及寓意。
2.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难点:1. 领会课文中所表达的友谊、成长、人生的意义。
2. 运用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准备:1. 课文《开花的树》2. PPT课件3. 黑板4. 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图片中的树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开花的树》,就是讲述了一棵特别的树,它用自己的美丽和花香,带给人们快乐和感动。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开花的树》,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开花的树》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
2.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领会课文中所表达的友谊、成长、人生的意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后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开花的树》,自创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教师点评并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花的树》,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后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表达,提高学生的朗读、思考、表达能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课文中,“我”为什么种下了一棵开花树?(2)这棵开花树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和感动?(3)课文中的开花树象征着什么?2.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一单元第5课《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最新】
《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2.作者情况(2分钟)席慕蓉,当代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
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后随家定居台湾。
席慕蓉于1981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
198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平静淡雅的风格。
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等。
原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
㈡分组自学,展示板演(28分钟)学生分成三至四人小组,从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中各自挑选两至三个学习任务进行自学后的合作探究。
1.划分小组:全班按三至四人一组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1分钟)2.选题学习:(教师出示参考学习题目)(2分钟)⑴诗歌写了哪些意象?哪个最主要?为什么?⑵诗歌像一场微型剧,剧情是怎样发展的?⑶诗名改成“错过”行不行,为什么?⑷这首诗最打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谈谈理由。
3.学生选题讨论(10分钟)4.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0分钟)5.教师明确纠正(5分钟)(教师根据情况施教)⑴诗歌写了哪些意象?哪个最主要?为什么?明确: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一棵开花的树”,这棵树是为爱而生长为爱而开花,只为让爱人关注到自己爱上自己,但当爱人无视地走过后,花瓣散落一地而无人欣赏。
以树喻人,写树即写人。
⑵诗歌像一场微型剧,剧情是怎样发展的?明确:求佛——化树——错过——凋零,痴情少女的凄艳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曲折而不隐晦,饱蘸着深情,浸润着忧伤。
少女的执著、热切与错失者的无意、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巨大的情感张力中彰显了这种无缘之爱的痛彻心肺。
⑶诗名改成“错过”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一棵开花的树》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社会价值和美学意蕴都有可掬之处。
为什么佛让少女变成了一棵树而不是让她变成了一只鸟或一块美玉?树是有生命的,但又不像动物那样积极主动,一棵开花的树,寄托或反映着作者对女性在爱恋时期的认识与理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学生倾听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体现教师引导点拨作用。
《开花的树》的活动教案及反思
《开花的树》主题活动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关于树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树的种类、特点、生长环境等。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3. 教师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如树木的生长过程、开花景象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树木生长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树木的生长环境及特点。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介绍不同种类的树,让学生了解树木的基本知识。
3. 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树及其原因。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一幅关于开花的树的画。
5.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学生参与度高,对树的种类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在创作环节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了独特的视角。
3. 活动过程中,学生环保意识得到提高,更加关注自然环境。
4. 本次活动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发言不够积极,今后可加强引导。
5. 针对活动中的不足,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活动效果。
1. 收集有关树的图片,包括不同种类的树以及开花期的树。
2. 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以便学生制作树的相关手工艺品。
3. 准备诗歌或故事关于树的,用于活动中的朗读或讲述环节。
4. 准备一份植树指南或者相关的种植信息,用于活动中的环保教育部分。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树以及开花期的树。
2. 手工艺品制作:学生根据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树种,制作相关的手工艺品。
3. 朗读或讲述:学生选择一篇关于树的诗歌或故事进行朗读或讲述,分享对树的理解和感受。
4. 环保教育:教师介绍植树指南或种植信息,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树木和环境。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树木和环境,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开花的树》的活动教案及反思
教案名称:《开花的树》的活动教案及反思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开花的树》的内容,理解树开花的过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课文《开花的树》的内容理解。
2. 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树开花的特点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开花的树》及相关图片。
2. 观察大自然的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3. 环境保护的宣传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树开花了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开花的树》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树是如何开花的?开花的过程是怎样的?三、观察大自然(10分钟)1. 学生分组观察大自然中的树木,记录树木开花的情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描述树木开花的过程(10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树木开花情况,用语言描述开花的过程。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描述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反思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思考:树开花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开花的树》,让学生了解了树开花的过程及特点,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在观察大自然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在描述树木开花过程的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反思与讨论环节,学生提出了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措施,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在观察大自然时,过于关注细节,忽视了整体现象。
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
开花的树教案(附教学反思)word版式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开花的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开花的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美术活动开花的树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尝试用涂圈的方法表现开花的树,能大胆作画,
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开花的
树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涂圈的方法表现开花的树。
2、能大胆作画,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
3、能表现出树干和树枝,并用多种颜色圈一圈、涂一涂,感受涂染作品的
色彩美。
4、能在画面上进行添画其他景物。
5、体验涂染作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桃花、樱花、李子花、迎春花ppt1、范例用的白纸一张、半成品范例一张(上面画有树干)
2、油画棒,美术本、幼儿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棵开花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美丽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意象的含义以及“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3.学习鉴赏现代诗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感受美丽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一棵开花的树”的含义以及“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导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这首词,深情款款,令人唏嘘,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美丽而深情的现代诗——《一棵开花的树》。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听配乐朗读,初步感知对此诗的印象。
〈一读〉。
老师补充:席慕蓉擅长写“乡愁”、“人生”、“爱情”,风格淡雅、温馨、玲珑剔透。
学生练读,进一步感知,并提问二人分别朗读。
〈二读〉
2.初步感受
(1)初次看到这一题目,你觉得本诗到底写人还是写树?
(2)既然是写人,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具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美丽端庄、大胆坦率、追求美好、执着虔诚、渴望爱情失落心碎、无怨无悔)
(3)“我”借助这棵树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从哪里看出?
最美丽求佛凋零
(情感:渴望→追求→失落→无悔“颤抖慎、无视”)
老师小结:这种情感是真挚的、强烈的,而诗的灵魂就是情。
情真意切才动人。
而这种情感的表达是自然的,毫无矫揉造作之势。
一开头没有惊
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没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没有寻寻觅觅的悲悲切切,从始至终就像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情之真,意之切,不禁让人黯然神伤,潸然泪下。
3.请同学深情朗读,读出这种细腻的情感。
〈三读〉
(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的这种炽烈的情感为什么不在诗中直接表白,说“我喜欢你”、“我在等你”、“黄花树下,不见不散”、“你来吧”,而要借一棵树来表达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看法,老师过渡:对,这就是一种含蓄。
中国人讲究的就是这种含蓄、朦胧的美,不仅是爱慕之情、相思之意、离别之苦,可以这样表达。
绮丽的田园风光、雄浑的大漠边塞、浓浓的亲情、拳拳的爱国之意,诗人都可以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来含蓄表达,其实这种具体事物在诗歌中有个特定的名称叫“意象”。
(大屏幕出示“意象”的概念)
4.象征手法
老师:在你积累的诗词中,诗人都借助哪些具体意象来表达什么情感?(说到“长亭”这一意象,师生同唱《送别》,感受“离别”之情。
) 老师过渡:其实这种用具体代抽象的写法叫“象征”,或者叫“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我们平时作文也可尝试。
齐读感受“开花的树”这一意象所营造的意境,体会象征手法。
三、拓展延伸
(1)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你同意吗?能不能背诵一首学过的爱情诗?
学生交流后老师明确:爱情诗构成了古诗词中最柔软的一部分,从《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到《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从陆游的“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到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王实甫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到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情”字荡漾了几千年,触摸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爱情诗让中国诗词如梨花带雨,而爱情又让生活如佳人回眸。
这次第怎一个“情”字了得!
(2)到底这首诗情归何处,作者席慕蓉这样谈创作背景。
(大屏幕出示“写作背景”)。
齐读,感受作者写给自然界的情诗。
〈五读〉
四、课后小结:(美点追踪)
老师:此诗被译为多国文字,为各国读者所喜爱。
尤其被选入了《感动中学生100首诗》中,那么到底美在哪里?(合作交流)
(大屏幕显示“意象美”、“语言美”、“情感美”、“含蓄美”)
老师:它的确美得动人,美得让人心碎,美得让人不敢轻易触碰。
它也美丽了我们的季节,美丽了我们这个下午,让我们齐读这首诗,重温这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