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细菌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C 6.A 7.D 8.B 9.A
10.D 11.C 12.B 13.B 14.B 15.C 16.D 17.C 18.D
19.B 20.A 21.D 22.D 23.C 24.B 25.D 26.B 27.C
28.B 29.A 30.C 31.C 32.C 33.A 34.D 35.D 36.D
37.D 38.A 39.B 40.C 41.D 42.D 43.A 44.C 45.A
46.A 47.B 48.A 49.D 50.C 51.C 52.C 53.D 54.D
55.C 56.C 57.D 58.D 59.C 60.D 61.D 62.A 63.D
64.C 65.C 66.B 67.B 68.B 69.B 70.D 71.D 72.D
73.B 74.B 75.C 76.A 77.A 78.C 79.C 80.B 81.C
82.D 83.B 84.A 85.A 86.C 87.D 88.D 89.C 90.D
91.D 92.C 93.D 94.B 95.B 96.C 97.D 98.B 99.A
100.D 101.C 102.A 103.A 104.C 105C 106.D 107.A 108.D (二)填空题
1.微米/μm
2.球菌杆菌螺形菌
3.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拟核
4.荚膜鞭毛芽胞菌毛
5.多糖骨架四肽侧链肽交联桥
6.肽聚糖青霉素溶菌酶
7.细胞壁
8.肽键交联桥
9.肽聚糖磷壁酸
10.肽聚糖外膜
11.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12.类脂A 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类脂A 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
13.周质间隙/壁膜间隙
14.转肽酶
15.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糖苷键
16.保护菌体贮藏营养附着作用
17.抵抗力强
18.运动致病力/毒力
19.普通菌毛性菌毛黏附作用传递遗传物质
20.革兰阳性革兰阴性
21.简单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
22.光能营养型细菌化能营养型细菌
23.CO2无机物
24.有机物
25.CO2碳酸盐
26.有机物有机物氧化时产生的化学能
27.充足的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气体环境28.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耐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29.CO2O2
30.二分裂
31.呼吸发酵无机物氧化
32.毒素侵袭性酶热原质
33.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34.菌丝孢子
35.基内菌丝/初级菌丝气生菌丝/二级菌丝孢子丝/繁殖菌丝
36.28~30℃7.0~7.6 3~7天
37.气生菌丝型基内菌丝型
38.链霉菌无气生菌丝马杜拉放线菌游动放线菌属放线菌39.侵袭力毒素
40.革兰阴性菌脂多糖
41.类脂A 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类脂A 特异性多糖
42.蛋白质类毒素
43.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44.细胞内寄生抗原变异伪装
45.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衰老作用
46.机体抵抗力下降异位寄生菌群失调
47.结晶紫,1分钟碘液,1分钟95%酒精,30秒稀释复红,30秒(三)名词解释
1.质粒: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2.L型细菌:有些细菌在受至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因素作用,其细胞壁肽聚糖被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造成了细胞壁的缺陷,这类细菌称为L型细菌(细菌L型)。
3.基团转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主动运输,其特点是被运输的营养物质在由细胞膜外向膜内运输中发生了化学修饰。
4.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菌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5.生长曲线:细菌在有限体系中的生长称为群体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描述细菌群体在整个培养期间的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6.热原质:是许多G—菌和少数G+菌产生的一种物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G—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7.侵袭力:指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侵入机体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的能力。
8.毒力:即致病力,指病原微生物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
毒力通常用对实验动物的半数感染量(ID50)或半数致死量(LD50)来表示。
9.黏附素:黏附是指病原菌附着于宿主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细胞的功能。
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和物质称为黏附素。
10.败血症:细菌侵入血液并大量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
11.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未入血液,而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症状。
12.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经血液到达某部位,但未在血中繁殖,无明显中毒症状。
13.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并通过血流播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引起多发性脓肿。
14.正常菌群:指寄居正常人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对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无害,有些甚至有利的微生物。
15.菌群失调:是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
菌群失调最常见的诱因是滥用肠道广谱抗生素。
严重的菌群失调可引起疾病,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
16.条件致病菌:在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的条件下,正常菌群中的微生
物可引起宿主的疾病,即成为条件致病菌。
(四)简答题
1.简述革兰染色法的步骤及结果。
结晶紫 碘液 95%酒精 稀释复红
镜检。
2.简述细菌的侵袭力及组成。
细菌侵袭力主要包括细菌的荚膜、黏附素和侵袭性物质。
(1)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及抵抗体液中杀菌物质如补体和抗体的作用。
(2)黏附素:为具附着于宿主黏膜上皮细胞功能的物质或细菌结构,有利于细菌侵入机体。
黏附有两类:其一为普通菌毛,主要存在于革兰阴性菌;其二为非菌毛黏附物质,是菌体表面毛发样的突出物,主要见于革兰阳性菌。
(3)侵袭性物质:主要有侵袭性酶类。
3.简述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的主要条件。
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主要有:①寄居部位改变;②机体免疫功能低下;③菌群失调。
(五) 问答题
1.试述G +
菌与G—
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2.试述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1)荚膜:其意义为:①具有保护细菌:抗吞噬、抗溶菌酶、抗补体等作用,是细菌毒力因素之一;②贮藏营养;③堆积代谢产物;④附着作用。
1分,水洗
1分,水洗
30秒,水洗
30秒,水洗
(2)芽胞:其意义有:①抵抗力强(医学上以杀灭芽胞为灭菌的标准);②细菌的鉴别。
(3)鞭毛:其意义为:①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临床上以动力试验鉴别细菌;②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4)菌毛:菌毛分为:①普通菌毛:具有黏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②性菌毛:与遗传物质的传递有关。
3.试述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
来源G+菌及G—菌G—菌裂解后释放
存在部位从活菌分泌到细胞外,少数崩裂后释放细胞壁成分,细菌崩裂后释放
化学成份蛋白质脂多糖
稳定性不稳定,60~80℃,30 min破坏稳定,250℃ 30 min才被破坏
毒性作用强,作用部位有较强选择性弱,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免疫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毒素;经甲
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弱,可刺激机体产生低滴度的抗体,但保护作用弱;经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