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汉语笔记之一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
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
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
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
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
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
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遂王天下。
(《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一、什么是古代汉语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古代汉语属于历史语言,分成四期:(一)上古汉语,秦汉以前的汉语。
(二)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代的汉语(三)近古汉语,宋代至民国(四)现代汉语,民国以来(确切定为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古代汉语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称作文言。
(二)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称作古白话。
文言的两大特点:(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
(注:书中这一段话挺有意思的,我把它抄在后边:要想把一种距今久远,脱离当代生活的历史语言长期使用下去,就势必要着力模仿,而且,按照古代正统文学和文章学的评论标准,越是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就越被认为是语言修养高。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应以先秦两汉作品中为主,兼及唐宋以后的仿古文言文。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即属基础理论课,又属工具课。
提高古代汉语也就是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是学一点理论就能解决问题的,还必须阅读足够量的文言作品,以积累语言材料和产生语感。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意义1、文言文阅读与历史遗产的继承这段课本内容写得极好,能够激励学子们。
2、学习古代汉语是深入瞭解现代汉语的需要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语的句式,大部分来自古代汉语。
有些古代汉语的特殊短语和句式,虽然在现代汉语句法中不存在了,但在构词法中还有所保留。
文言与白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了学习现代汉语不能一点也不涉及文言。
有没有文言知识,直接影响到对现代汉语理解的深入程度和应用的准确程度。
四、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1、处理好语感与语理的关系自由阅读古书是一个较高的目标,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
2、处理好分解与综合,微观与积累的关系在阅读时,要通过每一篇短文的学习,积累词汇,词义和句式,最终达到熟练和形成语感。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定义: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四个时期:(1) 远古时期:殷商及以前;(2) 上古时期:周秦两汉(3) 中古时期:魏晋至唐宋;(4) 近古时期:元明清3、书面语的两个系统:(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世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两者具有源流关系(1)现代汉语里仍然保存着古代汉语沿用下来的许多最基本的单音词。
(2)现代汉语里许多双音复合词,是用古代汉语里的单音词作为构成它们的“词素”的。
(3)现代汉语里有许多常用词,是采取古代熟语、成语、谚语、警句中的成份而凝结起来的。
汉字的起源一、汉字的产生(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一种辅助与扩大汉语的交际作用的最重要的工具。
(二)汉字起源的传说:1、“结绳”说 2、“八卦”说 3、“河图洛书”说(三)汉字产生的途径 1、图画、 2、契刻(四)汉字产生的时代和创造者1、时代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距今约六千年。
成体系于夏初中期,距今约四千年。
2、创造者(1)仓颉 2、劳动人民汉字形体的演变一、甲骨文二、金文三、篆书四、隶书五、草书、楷书、行书一、甲骨文甲骨文结构特点1、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写实性。
2、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化。
3、存在相当多的合文。
4、行款无定式。
5、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
四.隶书隶书最初是小篆简写,以后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字体。
从甲骨文到小篆是古文字,隶书到楷书是今文字。
隶书比篆书变化大,已经失去笔意,是古、今文字的分界。
隶书在战国时代已有雏形,通行于秦末汉初。
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
这是汉字书写体式演变中的重要转折点。
“六书”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笔记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笔记以下是一份关于古代汉语自考的重点笔记,涵盖了常见的知识点和考点:一、语音1. 声母:古代汉语声母包括唇音、舌音、齿音、喉音等,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2. 韵母:古代汉语韵母比较复杂,包括平上去入四声,不同声调的韵母也有所不同。
3. 声调:古代汉语有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不同声调的发音和意义都有所不同。
二、词汇1. 词义:古代汉语的词义比较广泛,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2. 词类:古代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不同词类有不同的语法特性和用法。
3. 习惯用语:古代汉语的习惯用语包括成语、习语、俚语等,这些用语的意义和用法需要特别注意。
三、语法1. 句子结构: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
2. 词组类型:古代汉语的词组类型包括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这些类型的结构和意义需要掌握。
3. 句子时态:古代汉语的句子时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等,不同时态的用法和意义需要理解。
四、文选1. 先秦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先秦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诗经》、《左传》、《论语》等。
2. 汉魏六朝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汉魏六朝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史记》、《汉书》、《古诗十九首》等。
3. 唐宋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唐宋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唐诗、宋词、唐宋散文等。
4. 元明清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元明清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元曲、明清小说等。
五、文化常识1. 历史文化: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历史事件、制度、风俗习惯等。
2. 文学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历程和特点,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3. 思想哲学: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哲学体系和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古代汉语笔记(王力)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笔画少的列前,笔画多的列后。
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这部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
今本装订成一册,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
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
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还引用古注。
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王引之奉旨作《字典考证》,纠正引书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纠正音读错误八类共5900条。
3、《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它实际上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增删、修订的。
4、《辞源》1915年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笔记(上、下册全)
第一单元、工具书第一節字典字典是以解释单字的形、音、义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书。
“字典”一詞出现于《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之为字书。
古代的字书外延较广,与今天字典相当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常見的字書有以下几种。
一、《說文解字》《說文解字》简称《說文》,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字书。
《说文》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但直至二十一年后,亦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許慎病卧在床時才讓其子許沖將書献给朝廷。
《說文》的“文”和“字”各有特定的含義,独体的称“文”,合体的称“字”。
全书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字形不同意义和读音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叫异体字,古称“或体”“重文”。
首创部首分类法,从汉字中归纳出540个部首,將所收字按540部排列,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所谓“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540个部首的排列順序是“据形系联”,即大致以部首形体相近的特点为依据列次。
各部内部的字,则是根据“依类相从”的原则排列,即按照字的意义,将表示同类事物的字或者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
这就是段玉裁所说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
”《说文》对每个字的说解,都是首列小篆字形,接着解释其意义,然后按“六书”分析其字形结构。
部分字还用“读若”、“读与某同”等术语注出读音。
《說文》专解释字的本义和分析字的形体,而不涉及引申义,这对于我们了解汉字本义和形体结构之间的联系极有帮助。
《说文》一书经过数百年的流传,特別是经过唐代李阳冰的主观篡改,訛誤相当严重。
南唐時徐锴做了一番整理工作,写成《說文解字系傳》一书,世称“小徐本”。
北宋時徐锴之兄徐铉(xuàn)奉诏对《說文解字》进行校理,增列了402个“新附字”,对部分字条作了简要的注释,同時依据《唐韵》給每個字加了反切,世称“大徐本”。
現在通行的本子是大徐本。
清代校理研究《說文》的學者人數最多,成就也最大。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笔记(上、下册全)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笔记(上、下册全)第⼀单元、⼯具书第⼀節字典字典是以解释单字的形、⾳、义为主要⽬的的⼯具书。
“字典”⼀詞出现于《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之为字书。
古代的字书外延较⼴,与今天字典相当的只是其中的⼀部分。
常⾒的字書有以下⼏种。
⼀、《說⽂解字》《說⽂解字》简称《說⽂》,東漢許慎撰,《說⽂解字》是我國第⼀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字书。
《说⽂》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年(公元100年),但直⾄⼆⼗⼀年后,亦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許慎病卧在床時才讓其⼦許沖將書献给朝廷。
《說⽂》的“⽂”和“字”各有特定的含義,独体的称“⽂”,合体的称“字”。
全书共收字9353个,重⽂1163个。
字形不同意义和读⾳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叫异体字,古称“或体”“重⽂”。
⾸创部⾸分类法,从汉字中归纳出540个部⾸,將所收字按540部排列,同部⾸的字排在⼀起,所谓“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540个部⾸的排列順序是“据形系联”,即⼤致以部⾸形体相近的特点为依据列次。
各部内部的字,则是根据“依类相从”的原则排列,即按照字的意义,将表⽰同类事物的字或者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起。
这就是段⽟裁所说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
”《说⽂》对每个字的说解,都是⾸列⼩篆字形,接着解释其意义,然后按“六书”分析其字形结构。
部分字还⽤“读若”、“读与某同”等术语注出读⾳。
《說⽂》专解释字的本义和分析字的形体,⽽不涉及引申义,这对于我们了解汉字本义和形体结构之间的联系极有帮助。
《说⽂》⼀书经过数百年的流传,特別是经过唐代李阳冰的主观篡改,訛誤相当严重。
南唐時徐锴做了⼀番整理⼯作,写成《說⽂解字系傳》⼀书,世称“⼩徐本”。
北宋時徐锴之兄徐铉(xuàn)奉诏对《說⽂解字》进⾏校理,增列了402个“新附字”,对部分字条作了简要的注释,同時依据《唐韵》給每個字加了反切,世称“⼤徐本”。
古代汉语一重点文章(四篇)笔记
一、郑伯克段于鄢古今字:1、”大太:2、辟避;3、厭饜:4、”(今仍作“舍”)舍捨:5、”嘗嚐:(今皆简化为“尝”6、”佗他:异体字:”暱昵: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 1、2其他此类活用名词用于动词1819本义和引申义1、邑:、、“大叔又2、都:本义,大邑。
、国都小的都。
3、鄙:、引申出质朴,浅陋、轻视等意义。
4、毙:”后来表示死,“斃”后起字,今“毙”枪毙。
5、及:6、啟;简化“启”应。
古今词义不同1、国;1)都指国家,但含义不同。
周代的国指诸侯的封地,西汉的国指王侯的封邑。
2)2、城:1)城墙。
2)现在指城市、城区。
用如动词指修筑城墙。
课文中的“都城”3、乘:1)在利用车马等代替步行的意义上古今基本相同。
2)4、完:1)在完整、完全的意义上古今相同,用如动词是完整,因而有修缮的意思。
本文“大。
、‘完了’是古代所没有。
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做宾语: 12、(冒昧地问一声,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宾语用代词“之”复指 3(姜氏有什么满足)4(大概说的是这种情况吧)其他句式双宾结构 1、无生民心。
234语法1、诸:2、请:1)请你做某事 23、敢:1)助动词,有胆量,为何谓也”四、晋灵公不君古今字:13141516171819”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4、饮本义和引申义11、骤:本义,马跑快。
引申为急速。
现在的骤表示急速,突然。
12、贼:本义,毁坏,害。
后引申为凶残、狠13。
后引申为做官,官职。
有引申为宦官,太监。
14、饿:本义,因挨饿而病倒。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9双宾结构 10、为之潬食于肉,实诸义以与之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 11十、复音词3、恭敬4、社稷5、假寐五、冯谖客孟尝君古今字:2021、责债:22、反返:23、说悦:异体字:7、懧懦:8、徧遍:9、朞期:10、“遣太傅黄金千金”本义和引申义15、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有引申为具有、‘具备、准备。
后虚化为全都。
16、给:本义,丰足。
17、约:”后来有抽象意义约束、限制。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古代汉语通论(一)一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
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
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
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
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
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
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遂王天下。
1古汉语笔记之判断句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判断句,也字一、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对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式。
古代汉语的谓语可以由名词充当,也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一般说来,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判断句,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叙述句,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描写句。
古代汉语的描写句比较简单,且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没什么差异,我们不讲,叙述句比较复杂,下一节将要讲到,本节只讲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语言表达形式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基本形式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如“我是中国人”,“我不是海南人”。
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今天星期四”,但这种情况很少,且不能随意运用。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从一开始就不用判断词“是”,后来出现了与现代汉语一样使用判断词“是”的新形式,但书面语中一般仍用旧形式。
在“是”还没有演变为判断词以前,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是下面两种语言表述形式——1、……者,……也。
如:(1)彼吾君者,天子也。
《鲁仲连义不帝秦》(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同上)(3)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已忧者,农夫也。
《许行》(4)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所谓故国者》2、……,……也。
如:(5)制,岩邑也。
《郑伯克段于焉》。
(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同上)(7)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
古代汉语整理笔记
古代汉语整理笔记古代汉语理论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古汉语定义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1911年以前中国人所使用的汉语。
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所以,古代汉语只能是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2、古汉语分期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3、古代汉语书面系统⑴书面语:①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世仿古作品的语言。
特点:稳固性、保守性。
②古白话:唐宋以来产生的为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
《伍子胥变文》(唐五代)。
行者曰:“我年纪小,历过世代万千,知得法师前生两回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害。
法师曾知两回死处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⑵口语:已消失二、为什么学习古汉语㈠、总说1、古汉语是桥梁2、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
3、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
4、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5、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
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
㈡、详解1、古汉语是桥梁①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
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
③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④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
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
2、语言具有传承性古代汉语(文言)是一种历史语言,在各个方面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但是,它与现代汉语有源与流的关係,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演变来的,因此,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密切的关联1)、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古付漢語(王力版)筆記緒論(一)本課程的性賥和教學目的1、本課程的性賥古付漢語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工具課、語言課。
(1)基礎課是相對於專業課而言,是指該專業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該專業的核弖課程。
(2)工具課是相對於理論課等而言。
所謂工具課,是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開設的課程。
‚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
‛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
古付漢語作為一門工具課,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閱讀中國古書的能力。
(3)語言課是相對于文學課而言。
漢語言文學作為一個專業,主要分為漢語言與漢文學兩大模組。
2、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和訓練學生閱讀用古漢語寫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講授中學文言作品(主要是語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閱讀和講授兩個能力,在師範院校與綜合大學中側重點更所不却,前者以培養和訓練講授文言作品能力為主,後者以培養閱讀文學作品能力為主,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偏廢。
從2001年秋季貣,中學語文教材又再次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別是高中,篇目幾占一半,因此,作為師範院校的畢業生,古付漢語這門課程的學習自然也向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為語文工作者,他們還要大致瞭解從古付漢語到現付漢語的繼承和發展的基本脈絡,從而培養他們語文規範化的能力,如關於古付破音字的讀音問題,異形詞的規範問題等,都需要借助古付漢語知識求得解決。
(二)古付漢語的含義和課程學習重點1、古付漢語的含義漢語的發展更不却的階段。
以往對漢語的發展一般採用兩分法,即古付和現付。
現付指五四運動後,古付與現付相對而言,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時間跨度較長。
從先秦西漢一直到五四前,其間漢族人民所使用的語言都稱古付漢語。
因為古付的口語現在已無從聽到,我們可以接觸到的只是古付的書面語,漢語的古付書面語大致更兩個系統々一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及後付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即文言々二是六朝後以北方話為基礎而形成的古白話。
王立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笔记
古代汉语(上)笔记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㈠定义: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区别的,是古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确切的说,是指古代汉民族的书面语言,习惯上,把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也叫做古代汉语。
上限: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开始下限:五四运动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分为文言和白话,白话分为古白话和现代白话㈡研究对象:古代汉语主要研究文言文而不是古白话㈢课程的性质和内容⒈性质: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它和现代汉语一样,同属语言课,具有较强的工具课性质。
⒉内容:文字、词汇、语法、语音等几个主要方面,还有修辞、古书的注解、诗词格律等内容,还有文言文标点、翻译。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㈠可以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㈡有助于提高分析、研究、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㈠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也要多读文言作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㈡文选、常识、常用词相结合,重点是词汇第一章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什么是工具书㈠定义:工具书是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知识或文献资料,用特定的体例系统地加以编排,专门供人们在学习中解决疑难问题的书籍。
㈡特点:备查性、概括性、易检性㈢工具书的作用:⒈解决疑难⒉可以提供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二、工具书的分类㈠字书⒈定义:字书现在称为字典,它是解释单字的形体、读音、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周《史籀篇》是最古老的字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比较完备的字书,自从清代《康熙字典》问世,才开始使用“字典”命名。
⒉常用字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典》、《新华字典》⑴《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公元100年写成初稿,公元121年定稿完成,它是我国语言史上第一部解释字义、分析字形、辨识声读的字典。
该书正文14卷,叙1卷,共15卷,全书共收字9353字,重文(异体字)1163个,它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540部。
古代汉语笔记(课文0
学好古代汉语是继承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必要环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光芒万丈,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重要影响。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光荣和骄傲。学习和继承这份遗产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我们应该无条件的把祖先的这份优秀文化和传统智慧学到手,使它在我们的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古代汉语”课的定位
一般人一提到“古代汉语”,总是把它同文言文等同起来。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现代人心目中的“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形式。对于“古代汉语”而言,它的书面语就是文言,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叫文言文。古代汉语当然也包括口头语。在汉字产生以前,古代汉语只有口头语。文字产生后的好长一段时期,书面语与口头语一直是一致的。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载体)。从甲骨卜辞、金文《利簋》、《诗经》、《楚辞》、《论语》、《战国策》乃至《史记》,言文的分界并未十分明显。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些笔记体小说、乐府歌辞及一些文人的作品,如《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搜神记》等,唐代的《百喻经》、《颜氏家训》等都是记录口语的作品。这些作品标示了白话文的兴起即古代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的分离。从此以后汉语便呈现出占统治地位的“文言”与不占统治地位的“白话”相互对立、平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说,“古代汉语”不仅包括书面语,还应包括口语;书面语不仅包括先秦以来的“文言”,还包括六朝以来的古代白话。
(4)为进一步深造打基础。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
为了学好这门课,一定要注意方法上的问题。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兴趣。“热情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任何学习上的问题都会很好的得到解决。其次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所采用的教材(王力先生《古代汉语》)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通论、文选、常用词。其中文选是基础的基础。同学们要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学好所讲的每一篇文章。然后与通论结合,从而逐步形成对古代汉语的系统性知识。第三,要尽量的积累文言词汇量,语言水平的高低更离不开词汇量。所以文选要有目地的背诵,常用词不但要记还要注意贯通,要有意识地去掌握一些词的词义系统。最后,作为未来的中学教师还要逐渐锻炼分析、鉴赏文言文伯克段于鄢。”郑伯,郑庄公。郑:春秋国名,姬姓,位于今河南新郑县。春秋时有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又有伯、仲、叔、季的长幼之序。这里的“伯”指爵位。克:战胜,打败。朱熹:克,胜也。(克服)段:公叔段,郑庄公之弟。共gōng 国名,位于今河南辉县。叔,弟也。鄢:位于今河南鄢陵县。
2021年自考古代汉语串讲笔记(1)
2021年自考古代汉语串讲笔记(1)“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复习资料一、本义:1、大叔完聚,缮甲兵。
兵:兵器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努力从事3、夫子至于是邦也。
邦:国家4、以立田里。
里:闾里,住处5、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蹶:僵仆跌倒6、逮至远鄙郊外之臣。
郊:古代距离国都百里以外的地区7、有高墙深宫。
宫:房屋8、百川灌河。
河:黄河9、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涘:水域的岸边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闻:听到11、树势五谷。
树:种植12、陈良,楚产也。
产:生13、国中无伪。
伪:欺诈14、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肖:骨肉相似(不肖:不贤,不善)15、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间:缝隙16、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城:城墙17、俊杰廉悍。
悍:勇敢俊杰:才能出众的人18、不一引手救,反挤之。
挤:排19、吾少孤。
孤:幼年丧父20、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毁坏21、吾未晡食。
晡:申时食(吃晚饭)下午三点~五点22、泾洲野如赭。
赭:赤土。
23、过岐,朱泚幸致货币。
致:送币:束帛(古代礼物)24、历亭障堡戍。
历:经过,到过25、始构堂而奠焉。
构:架材盖屋26、三宿而后出画。
宿:住宿27、不省所怙。
怙:依靠二、引申义1、三进及溜。
及:到达2、君子务本。
本:基础3、过则勿惮改。
过:超过应有的限度,犯错误。
4、父没不雅其行。
没:死。
5、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
术:方法、技艺6、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举:保举、选拔7、虽然,未闻道也。
闻:通晓8、门人治任将归。
任:行装9、疆以其所不能为。
疆:强迫10、迟速。
迟:缓慢11、在缧绁中。
缧绁:囚禁12、养生亡所不致。
亡:失去,没有13、仅如毛发比。
比:一样(同类)14、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羞:精美的食品。
奠:傺品15、卒以货窜名军伍中。
窜:匿,偷偷。
16、皆康疆而早世。
疆:身体强壮17、彼苍者天,曷者有极。
极:尽头18、原奉教。
奉:接受19、如太尉请。
如:顺从20、因谕曰。
谕:开导21、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
1古代汉语笔记之代词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一、代词概述代词是古汉语中比较活跃的一个词类,古代汉语的代词在种类和体系上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一)从种类上看,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多出了无定代词和特别指示代词(有人称为辅助性代词)。
、(二)古今汉语虽然都有人称、指示和疑问三类代词,但在口语中除了“我”、“谁”等之外,都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形式。
如第二人称代词今用“你”,古用“汝(女)、若、而、乃”等。
(三)现代汉语的人称、指示代词单复数形式不同,古汉语则单复数同形。
如“我,我们”、“这个、这些”,古代只说“我(吾、余)”、“是(此、斯、兹、之)”等。
(四)古代汉语虽然相当于第三人称的有“之、其”两个,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人称,它们的真正身份是指示代词。
二、人称代词(1)上面说过,古今汉语人称代词大多用了完全不同的形式。
古今第一人称——我、吾、余、予(朕)我(我们)第二人称——汝(女)、尔、若、而、乃你(你们)第三人称——之、其他(他们)为什么同样概念的人称代词,要用不同的词来表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方言,不同时代的人造出来的,也可能在语法作用上有所不同。
如“余”用于甲骨文,“予”金文中才出现,这是时代的不同;“我”“吾”可能是方言的不同。
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做主语,后代用第三人称做主语的地方,古代或者用名词,或者干脆省略。
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三、学习古代汉语有何意义四、古汉语常用工具书2、查检词语和典故3、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1)《助字辨略》清人刘淇著(2)《经传释词》清人王引之著(3)《词诠》近人杨树达著,(4)《古书虚词集释》(5)《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
第一章文字第二节汉字的结构一、关于汉字形体结构的重要理论——六书说二、汉字的形体构造1、象形甲骨文“鱼”金文“鱼”甲骨文“马”甲骨文“虎”(2)象形字的特点甲骨文“鹿”甲骨文“象”金文“象”2、指事3、会意[甲“逐”][篆“戒”][篆“寒”](2)会意字的特点4、形声(1)许慎对“形声”的解释许慎《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2)形声字的特点(3)形声字常见的结构形式见教材P77(4)形声字比较特殊的一些结构穎、栽、騰、勝、穀、賴、疆、荆、佞旌、旗、徒、聽、歸游、隨歸、星[]、屦豪、雷、夜5、转注6、假借(1)许慎对“假借”的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六书”的“假借”与通常所谓“通假”有别第三节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一、甲骨文二、金文第四节古书中的用字一、古今字 1、什么是古今字?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如上古时代,一个“共”字就兼表“共同”的“共”、“拱手”的“拱”、“供应”的“供”等词,如: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商君书·修权》)圣人共手,时几将矣。
(《荀子·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左传·僖公四年》)3、古今字的特点然—燃孰—熟隊—墜縣—懸其—箕要—腰反—返辟—避属—嘱章—彰竟—境賈—價昏—婚取—娶解—懈敛—殓赴—讣說—悅陳—陣身—娠《诗经》:“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二、异体字1.什么是异体字?2.异体字之间形体上的差异三、通假字1.什么是通假?2.用字通假的几种类型四、繁简字松—鬆干—乾—幹—榦斗—鬥(鬭、閗)谷—穀里—裏(裡)余—餘后—後曹植《登台赋》:“从明后之嬉游,聊登台以娱情。
《古代汉语》自考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自考笔记(一)第一节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采诗说: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冯谖客孟尝君【题解】本文记述我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一个食客冯谖的故事。
冯谖通过收债“市义“、游说诸侯和立宗庙于薛三件事,表现了他的卓越才能,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
文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补充注释】自存:指养活自己。
食之:给他吃,食音si。
揭其剑:揭,高举,成语有“揭竿而起”。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以我为客。
客:名词的意动用法。
于是孟尝君不复歌:从此孟尝君不再唱歌。
于是:从此,两个词。
怪之:以之为怪,形容词的意义动用法。
先生不羞:先生不以之为羞,“羞”后省略“之”,形容词意动。
欲为收责于薛:“为”后面省略宾语“我”。
辞曰:辞,告别。
以何市而反:“以”后面省略宾语“债款”。
视吾家所寡有者: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意为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
诸民当偿者:应当偿还债的老百姓。
定语后置。
窃以为君市义:“以”后面省略宾语“之”。
顾谓冯谖:回头对冯谖说。
顾:回头看,本义。
高枕:形容词使动。
“孟尝君为相”句:此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赵威后问齐使【题解】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对话,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政治主张。
【补充注释】趋登:快步登上。
上古臣见君,礼节上应快步走,故触龙脚上有毛病,见赵太后时也要装出“趋”的姿势(徐趋)。
登:古人喝酒,一般在高处。
《诗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是其为人:这个人他的为人。
振困穷:救济困穷的人。
振:即后来的“赈”,如“赈灾”。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这是帮助他的君王蕃殖老百姓的人啊。
息:繁衍,增长。
如神话传说中就有“息壤”。
胡为:与下文的“何为”同义,为的是避免呆板。
鲁仲连义不帝秦【题解】战国末,秦日盖强大,出兵围赵,魏派辛垣衍尊秦为帝。
而齐国游士鲁仲连却挺身而出,反对妥协投降,和辛垣衍进行了单刀直入、针锋相对的斗争。
文中生动地表现了鲁仲连反对投降的正确立场和功成不居的高贵品德,也刻画了国难当头束手无策的平原君和企图名利、毫无政治主见的辛垣衍。
鲁仲连的议论,具有远见卓识,分析利害入情入理,又善于运用历史事实与生动的比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义不帝秦:根据正义不尊秦为帝。
义:名词作状语,今成语“义不容辞”的“义”作用同。
帝:名词的使动用法。
下面第二、三段就说是“尊秦为帝。
”【补充注释】间入:偷偷进入。
间,音jiàn。
按“间”原写作“閒”,本义为门中见月,此为引申义。
因平原君谓赵王曰: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
因:介词,通过。
争强为帝:按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王一般称“王”,《说文》:“王,一贯三为王。
”王本是至尊之称,但春秋后,楚、吴、越各国也自称王,战国时各大国国君都先后称王。
因各国都称王,于是有些强国为了表示与其他“王”不同,便称为帝,齐悯王与秦昭王就自称为帝。
汉代以后,“帝”便成了“王”之上的最高统治者,而“王”则变成了“帝”之下(类似古诸侯)一级了。
以齐故:因为齐的缘故。
以:介词,表原因。
“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适”与“会”都是副词,二者同义,都是“刚好”“碰巧”的意思,故二字可连用。
下文(倒数第二段)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请让我替您责备他,让他回去。
归:不及物助词的使动用法。
见于之先生:让他谒见先生。
见:使动用法,音xiàn。
无从容而死:心胸不开阔而死。
“众人不知,则为一身”:一般人不了解,就认为他是为个人打算。
众人:一般人。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那个秦国,是废弃礼义而崇尚斩首之功的国家。
韩非子《五蠹》:“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
”彼:含轻蔑之意。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权”,“虏”都是名词作状语,以权作之术来使用他的士,把他的人民当作奴隶来使用。
权:用作褒义时义为权变,灵活。
《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用作贬义时指多变,反复无常,此句即是。
彼则肆然而为帝: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为之民:双宾语,给他当老百姓,即当他的老百姓(但“之”并非“民”的定语)。
欲以助赵也:“以”介词,后面省略“之”。
助之奈何:即“如何助之”。
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这是因为)梁国没有看见秦称帝的危害的缘故啊。
诸侯莫朝:诸侯没有谁去朝拜。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
诸侯后吊:吊,哀悼。
今成语有“形影相吊”“吊死问疾”。
“而母,婢也”:你的母亲,是个婢女。
卒为天下笑:结果被天下人取笑。
诚不忍其求也:的确忍受不了这种苛求啊。
其无足怪:大概没什么奇怪。
其:表委婉语气的语气词,大概,或许。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先生难道没有看见那些奴仆吗。
独:难道。
夫:指示代词,那。
十人而从一人:十个奴仆却跟着一个主人。
而:转折连词。
然梁之比于秦:既然这样,那么梁国和秦国比起来。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主谓倒装句。
“鬼侯有子而好……纣以为恶”:好,貌美(本义);恶,貌丑(注意这种用法)。
卒就脯醢之地:结果走向被脯被醢的境地。
执策而从:拿着马鞭跟着。
策:马鞭(本义)。
而:用在状语而中心词之间。
“彼吾君者,天子也”:我们那个国君啊,是天子啊。
彼:作“吾君”的定语。
纳筦键:交出锁匙。
原始的钥匙用竹子制成,故从竹,“箴”(即针)亦从竹。
“筦”是“管”的异体字。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下文“投其籥”,“籥”也是指锁头,与“键”同义。
摄衽抱几:摄衽,提(牵)起衣襟,这是奴仆伺候主人的礼节。
听朝,上朝听政办公。
不果纳:结果没有让他入境。
不果:未成为事实,没有结果。
倍殡柩:背着灵柩,实指不正面对着灵柩。
按道理,儿子吊父亲应面对灵柩。
设北面于南方:在南边设置朝北的位置。
北面:即面北,面是动词。
“南面”同。
生则不得事养:(国君)活着时不能奉事供养,极言国弱。
事:奉事,伺候。
饭含:古时一种殡仪,把米、玉贝放入死者口中,表示食用无乏。
饭:古音读上声(扶晚反)。
“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都是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有称王的名声。
“俱”“交”同义互文,避免呆板。
从而帝之:随之就尊秦为帝。
无已而帝:《战国策》鲍虎注:“无已,言无止之者。
”据此,则句意为没有人阻止而称帝。
“彼将”二句:他将撤去他所认为没有才能的而把位置给他认为有才能的,撤去他所憎恨的而把位置给他所喜爱的。
安得晏然而已:怎么能平安地了事呢。
已:停止,指了事。
何以得故宠:怎么得到旧日的尊宠。
为却军:因为他退兵。
为:介词,后面省略宾语。
“适会”句:刚好碰上魏公子无忌夺去晋鄙军救赵去秦。
“适”“会”同义连用。
引而去:撤退后离开了(赵国)。
“引”的本义是开弓,此为引申义。
鲁仲连辞让者三:鲁仲连辞让多次。
注意此句的语法结构。
为鲁连寿:向鲁连祝寿,双宾结构。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对于天下之士来说,最为可贵的是。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是,代词,复指“有所取者”。
触詟说赵太后[题解]本文的主旨在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心为国、富于生活经验、善于进谏的老臣形象和一个气盛偏执、溺爱幼子的女统治者形象,作者善于用轻松细腻的笔调刻画人物的言谈举止,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触詟,汉作“触龙”,当为“龙言”二字竖写过密所致。
《史记·赵世家》作“触龙”。
触,姓。
【补充注释】新用事:刚上台执政。
新:新近,刚(英语newly)。
用事:指掌权执政。
必以长安居为质:一定用长安君作人质。
质:抵押品,人质。
作动词时义为抵押,《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
”盛气而揖之:怒气冲冲地等着他。
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至而自谢:与上“入而徐趋”的“而”都是表示承接关系的。
谢:道歉,谢罪。
窃自恕: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
窃:表敬副词。
玉体之有所郄:贵体有什么毛病。
恃辇而行:靠着车子走路。
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辇:会意字。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吃的喝的该不会减少吧。
少解:少,副词,古“少”今“稍”,古“稍”今“渐”。
贱息:不争气的儿子。
“息”有增长义(与“消”相对),儿子是增长物,故称“息”。
媳妇也是生长物,故原只作“息”,后才加女字旁。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希望趁着(这把老骨头)还没扔到山沟时把他托付给你。
及:介词,趁。
托:托付。
丈夫亦怜其少子乎: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丈夫:今义缩小。
怜:爱。
异甚:厉害得很,特别厉害。
父母之爱子:“之”,介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媪之送燕后也:您给燕后送行的时候啊。
之:用法同上。
也:句中语气词。
必勿使反:一定别让他回来,“使”后而省略宾语。
反:后来写作返。
三世:三代。
按唐以前父子相传只用“世”,《说文》“三十年为一世。
”后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改为“代”,“代”原指朝代。
至于赵之为赵:上推到赵氏开始建成赵国的时候。
按赵开国之初是晋国的一个大夫,后与韩魏三家分晋。
赵主之子孙侯者:赵主子孙当诸侯的。
侯:名词用作动词。
此其近者:这样看来,近的灾祸降临自己。
此其:同义词连用。
身:自身。
“位尊而无功”三句:(这是因为)地位尊贵却没有功绩,俸禄优厚却没有功老,而持有的贵重宝物太多了啊。
也:表示判断(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尊长安君之位:使长安君的地位很高。
尊:形容词使动。
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不趁现在让他对国家建立一点功量。
及:介词,趁。
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恣君之所使之:任凭你怎样支使他,即你想怎么支使他就怎么支使。
所使之:支使他的方式。
约车,套好车子。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国君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啊。
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