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危机将加速中国海军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我国海权现状与发展.
![我国海权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bf13d6faf1ffc4ffe47acc8.png)
我国海权现状与发展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我国海洋现状: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有6个国家与我海上为邻,我国东南部诸海,除渤海为内海以外,黄海、东海和南海都与其他海上邻国存在共同海域,到了近现代,积弱的海权形势直接导致了中华帝国的衰落。
如今作为“和平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海洋战略构成我国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维护和拓展我国国家利益的现实因素。
但从地理上讲,我国所面临的却是一个封闭与半封闭型的海洋区域,海区外缘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列岛到菲律宾有世界上最长的岛链环绕,只有经由朝鲜海峡、琉球诸水道、台湾海峡、巴士诸海峡、马六甲海峡或巽他海峡才能与外部世界相沟通。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西太平洋国家海洋开发和海上活动日益频繁,我国来自海上的战略压力逐渐增加,海上防卫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也进一步加剧。
近些年来,我国在相关领域存在三大热点问题:美国强化西太平洋战略地位问题,中日钓鱼岛纠纷及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以及中国与南海周边家复杂的南海问题。
这些未定之局必将对我国的海洋权益乃至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南海岛礁及相关权益之争使该地区仍然潜伏着危机南中国海位于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的东北面、台湾海峡的西南面,约有35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南海问题中的南海是指位于南中国海北部的9条断续海疆线(也称U型线)内水域,面积约为南中国海水域面积的一半。
一些周边国家无视中国对南沙岛屿主权,对其非法占领下的岛屿强化防务、铺设机场跑道和发展观光事业以及不尊重我国在传统海疆线内的历史性权利,签订捕鱼协定以及开发石油协定,损害我国的海洋权益。
此外,区域内国家大多高度注意国防投入,增强海军军备,使该地区处在一种不稳定的情势之中。
近年来,日本和美国等区域外国家也以所谓公海“航行自由”为借口对南海问题不同程度地介入,增加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练习:第28题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练习:第28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87a6d089eb172ded63b7c0.png)
B、42
C、44
D、78
答案:C
9、当今世界上战略格局的样式是“一超多强”,下列哪个国家上不属于“多强”的行
为。( )
A、中国
B、印度
C、德国
D、日本
答案:B
10、下列哪一个国家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
A、日本
B、白俄罗斯 C、伊朗
D、阿富汗
答案:D
11、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的表现为( )的不同态势。
A、拿破仑
B、毛泽东
C、克劳塞维茨 D、沈伟光
答案:D
A、B-2
B、B-52
C、F-22
D、F-117
答案:B
4、在未来一段时间,( )仍将是引发战争最根本的诱因。
A、经济
B、政治
C、科技
D、军事
答案:B
பைடு நூலகம்
5、下列( )不属于完善国防动员体制中的机制。
A、平战转换机制
B、军地协调机制
C、激励补偿机制
D、全民动员机制
答案:D
6、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在调整安全观,印度主张的是安全观是( )。
A、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B、北和、南稳、东紧、西动
C、北稳、南和、东动、西紧
D、北和、南稳、东动、西紧
答案:A
12、我国新的国家安全观是( )
A、互信、互利、平等、合作
B、互重、平等、合作
C、对外防御体制
D、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
答案:A,(来源:张为臻博客)
13、发射火箭升空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这个速度为( )。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练习:第 28 题
关键词:士兵提干 大学生毕业士兵 张为臻 士兵提干考试 军事知识
论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和周边国际形势
![论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和周边国际形势](https://img.taocdn.com/s3/m/850bda7d02768e9951e73811.png)
论中国近代海军发展与周边国际形势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该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中国近代海军之创立大致过程如下: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次年创办福建船政局,打算通过发展造船工业,创建近代海军。
1867年,前江苏布政使丁日昌首先提出建立“北洋、中洋、南洋”三支轮船水师,无事出洋梭巡,有事则一路为正兵,两路为奇兵,联合作战。
在此前后,东南沿海各省相继购买和制造了一批蒸汽舰船,分散巡防于南北洋各海口。
1874年,日本发动对台湾的侵略,船政大臣沈葆桢率福建所属军舰前往台湾布防,但因船少力单,未敢正式接战。
事后清政府针对愈益严重的海防危机,发动内外大臣进行海防大筹议,决定岁拨海防经费400万两,加速进行海军建设,并初步形成了重点保卫京津海口及长江门户的海口防御战略。
1875年(清光绪元年)确定由南洋大臣沈葆桢、北洋大臣李鸿章分南北洋两大海区组建新式舰队。
南洋海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四省所属海域及长江下游,而南洋大臣只能控制江苏沿海和长江下游。
南洋海军于1879年5月由沈葆桢等奏设“海外兵轮船统领”,以后又称“南洋兵轮船总统”,由江南提督或长江水师提督兼任。
论国际战略环境对我国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影响
![论国际战略环境对我国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7f520650c22590103029d99.png)
论国际战略环境对我国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影响论国际战略环境对我国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影响关键词:战略、安全、利益、海洋内容提要:国际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世界主要力量间关系的调整及国际战略格局的走向,对我国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有着直接和重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作为地处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大国,我国特殊的地缘环境以及与周边国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复杂关系也构成了影响我国安全环境的“小气候”,美俄日印等周边大国的动向是评估和考察我国安全环境必不可少的“参数”。
我们要坚持新的安全观,进一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努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主要内容: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学习军事理论后,我对国际战略的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下是我的理解。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和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其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国家或力量中心之间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
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总是相对的,而发展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
一旦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发生质变,就必然会打破旧的力量平衡,并建立新的国际力量平衡,从而推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秩序被重新安排,形成了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两极格局,它是大国实力政策和强权政治的产物。
二战后期,美苏两国凭借强大的实力确立了其大国地位,因此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按苏美两国实力对欧亚两洲进行势力范围划分的体制。
在欧洲,东亚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西欧则被美国控制,德国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使其分裂为东西两个德国;在远东,雅尔塔秘密协定中大体划分了势力范围,苏联承认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及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则满足了苏联收回库页岛,占领千岛群岛的要求。
雅尔塔体制没有也不可能达到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它为战后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峙确定了基本的政治框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战略格局,是以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为特征的。
中国近现代史填空题(有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填空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fdacc8bb4cf7ec4afed0de.png)
历史补充学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上册1、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他们需要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内因是清朝的腐朽落后: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土地高度集中;政治上腐败日益暴露(乾隆后期开始),阶级矛盾激化;思想上闭目塞听,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直接原因是英国的鸦片走私,导火线是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领导人是林则徐。
英国对中国进行鸦片走私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市场,直接原因是扭转贸易逆差。
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1840年到1842年,其间,英军侵占香港岛是在1841年,中国涌现出的民族英雄主要有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等,显示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的事件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有:(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第二年,英国有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两个补充条约,即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定的《望厦条约》规定美国人可以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同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签定的《黄埔条约》规定法国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是中国丧失国家独立和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开始。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https://img.taocdn.com/s3/m/3ae123d328ea81c758f57869.png)
十面埋伏——21世纪我国大陆周边水下力量扫描一直以来,潜艇都为军事界所津津乐道。
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来,台湾当局的“6108亿军购案”和前不久的日本海“中国潜艇入侵事件”再次将潜艇变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美苏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亚太地区抓住时代脉搏,大力发展自身经济,成为新世纪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政治安全态势的变化。
在不断的磨合和调整中亚太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牵制、相对稳定的多极化战略新格局。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海洋利益争夺的日趋激烈,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海军发展力度,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周边国家和地区水下力量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纵观我国周边水下力量,可谓暗流涌动,大有十面埋伏之势。
太平洋,大国暗流涌动亚太地区水域广阔、岛屿众多,是潜艇作战的理想海域;潜艇造价低廉、隐蔽性好、威胁力大,执行任务广,成为近年来各国军备力量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亚太特别是西太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大国争夺的重点,苏联解体以后,继承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虽然整体实力大幅下降,但仍然保持了相当强大的水下战斗力量。
而美国也一直谋求冷战结束后在亚太地区水下战力的不断增长。
一、美国欲打造“水下锁链”我国拥有长达18000多千米的漫长海岸线,拥有黄海、东海、南海等多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但由于我国的沿海一线均处在西太平地区,在西太平洋上一系列大大小小成弧形分布的岛屿紧紧封锁着我国进出太平洋的门户,使我国的海洋出口实际上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
美国在这一系列的岛屿上重兵把守,将其变成封锁亚洲大陆的所谓“岛链”。
在加强水面封锁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在水下打造一条“水下锁链”。
20世纪末,美军已经完成了在亚太地区部署了10艘弹道导弹核潜艇,27艘攻击型核潜艇的战略任务。
这些潜艇主要是针对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潜在的地区性大国的。
作为本地区最强大的潜艇力量,美国并不满足,2000年美国防部下令将3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部署到位于西太平洋的关岛。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4dae4ba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a.png)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张景全来源:《人民论坛》2023年第20期【关键词】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强国战略海洋机遇与挑战【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我国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逐步驶入快车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其面临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也逐渐凸显。
国际层面的机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泛海洋时代的到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各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直接或间接地与海洋联系起来,世界各国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入海洋事务,泛海洋时代已经到来。
以往存在“海陆冲突论”的观点,认为海洋与陆地的关系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但当前这种观点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而言,海洋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速公路”,不再像过去那样与陆地呈现二元分割的状态,而是愈发与陆地融为一体,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桥梁。
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提升了海运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在努力开展国际贸易。
事实上,无论沿海国家还是内陆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海运都是其运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即使是内陆国家,也因为物流、旅游、食品等因素置身于海洋事务当中。
可见,人类社会逐渐步入泛海洋时代。
二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
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乌克兰危机、中东乱局等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使得国际社会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国际局势持续动荡,但一方面,热爱和平的力量仍占大多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发展问题。
因此,这些和平力量与共同的发展诉求,能够对国际体系中的破坏力量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历程课件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历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79e804a32d7375a417808f.png)
海军发展的调整与停滞
• 1896-1911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重建阶段 .在这一阶段,清政府在沿海的港湾均被列强瓜 分与强占,国内造船业萧条倒闭 财政经费空前 拮据的严峻形势下,着手重建海军.通过在国外 定购军舰,海军实力得以初步恢复;重新调整全 国海军,合并组成了巡洋 长江两支舰队;在中 央成立了海军部,使海军的管理、指挥实现了统 一. • 1911-1927年,是中国近代海军参加内战并四分 五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先后发生了辛亥革命 、护法战争和军阀混战等重大事件.在这样的国 内环境中,海军不可能置身事外,或参加革命、 护法,或成为军阀混战的工具,呈现出朝秦暮楚
1946-1949年
• 甲午海战后,直到抗战结束以前,中国海 军的规模都非常的小。而国共内战时期的 中国海军,因为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这 一段时期都是中国现代海军真正的开始, 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也可以说是中国海军 最辉煌的时期。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以战胜 国的身份从日本接收很多军舰,同时也从 英国和美国获得不少先进军舰。根据1948 年出刊的英国【世界船舰年鉴】所发表的
1889-1895年
• 1889-1895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次 停滞 衰败阶段,这一阶段,北洋海军未 添一舰,其它三支海军始终未能发展成军 ,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进入停滞状态.与 此同时,日本为了实施"大陆政策"而大 力扩充海军,其实力很快超过中国.甲午 战争中,中国晚清洋务运动筹建30多年的 近代北洋海军一败于丰岛,二败于黄海, 最后覆灭于威海,使中国近代海军元气大 伤.
排水量1150吨,最高航速21节,主炮为 三门3吋炮。 1948年接收「太和」、「太仓」、「太 湖」、与「太昭」,标准排水量1240吨 ,最高航速20节,主炮为四门3吋炮。
“中国国家海洋战略 ”
![“中国国家海洋战略 ”](https://img.taocdn.com/s3/m/43d84a65f5335a8102d220ff.png)
2010年2月10日超级欠扁的脑筋急转弯论“中国国家海洋战略”默认分类2010-03-06 16:03:04 阅读19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与世界“连接性”的不断增强,中国人的视线越来越被海洋所吸引。
中国正在逐步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陆地国家转型为一个海洋国家,至少已经成为一个海陆并重的新兴大国。
随着中国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深,海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也就日益显著。
中国要制定怎样的海洋战略,以及制定的原因和意义将是本篇文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海权、海洋形势、海洋战略、海洋权益、海洋子战略、海洋观念一、战略提出背景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是世界各个名族繁衍生息的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自古至今也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垂涎的战略要地。
争夺海洋水域管理权,海洋资源归属权、海峡通道控制权,已经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马汉的“得海洋者得天下”理论得到了践行。
遗憾的是,马汉的海权论思想在中国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影响甚微。
中国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中国始终不是一个海洋大国。
受古代禁海令、重陆轻海等观念的影响,一直没能组建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更没有产生过经略海洋的战略思想。
中国是最早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和航海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创建过惊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自先秦时代已开始海耕,在南疆史载有“骆田”的海洋农业;公元前6世纪,中国已有了舟师,春秋战国时代,地处沿海的吴、越、齐、燕等诸国已经“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
公元之初,中国已开始,构筑“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中国的远洋海轮抵达地中海,开辟了世界上最长的海洋航道。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探索新大陆早87年,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船尾鸵、水密舱、航海指南针等的发明和最早的利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航海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
中世纪晚期,我国的海洋事业比起地中海沿岸诸国并不逊色,在某些方面甚至与世界的领先地位。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eba9b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0.png)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 1939年8月,苏联与英法长达5个月的政治军事谈判破裂,而德国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全部要求并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苏联在和英法谈判中谋求不到的东西,从德国方面得到了保证。
这一结果()A.表明苏德两国的利益完全一致B.延缓了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形成C.反映了意识形态决定外交关系D.说明苏联与英法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2.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
”这一观点()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D.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3.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
”据此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A.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民族自决的原则B.现代工业的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C.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D.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4. 有学者指出,将尼克松政府时期“发展对华关系”“倾听欧洲盟国的意见”等战略看作是一种实力相对衰落下的收缩战略,是值得商榷的。
虽然尼克松在远东或部分其他地区呈现收缩兵力态势,但只是“褪去”了赤裸裸的外表,从而借助共同目标的区域性力量和地缘条件以谋求经济、外交等更广阔空间中的秩序。
该学者意在强调尼克松主义()A.源于冷战中美国处于守势地位B.是对外战略在新形势下的局部调整C.促使霸权争夺开始涉及多领域D.受到地缘因素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5. 下表是战后美苏争霸中美国和苏联的经济实力对比,此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B.经济实力是导致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根本因素C.美苏争霸的核心是军备竞赛D.美苏争霸由重视军事逐渐发展为重视经济和科技6. 1959年,美苏两国破天荒地进行了历史上首次文化交流。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a769e439de80d4d8d15a4f71.png)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作者:葛清伟来源:《党史文苑》2014年第14期[摘要] 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下,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战争形势判断,对积极防御战略方针进行了适时调整和完善。
在战略方向和作战对象方面,在以东南沿海为主要战略方向,以美国为主要作战对象的同时,逐步加强警惕来自北方苏联的威胁;在战争规模和作战形式的预判方面,由准备应付局部常规战争转变为准备应付全面核战争;在反侵略作战指导方针方面,从确立“北顶南放”方针到提出“诱敌深入”思想,为国防建设筹划与实践提供了根本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 20世纪60年代前期军事战略方针调整作战指导方针军事战略方针是指导准备和进行战争的总纲领和总原则,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本依据。
军事战略方针的制定,不仅关系到国防建设和战争准备,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规划和部署。
[1]P3321956年,新中国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就明确了战争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战争形态是全面大战,主要战略方向可能是东南沿海地区,战争样式是持久战,战争过程是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2]P220世纪60年代前期,随着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紧紧围绕如何进行战争准备,如何实施反侵略战争,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战争形势判断,在战略方向和作战对象、战争规模和作战形式以及作战指导方针等具体内容上,对积极防御战略方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为国防建设筹划和实践提供了依据与指导。
一、关于战略方向和作战对象:在以东南沿海为主要战略方向,以美国为主要作战对象的同时,逐步加强警惕来自北方苏联的威胁20世纪60年代前期,毛泽东和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与估计,坚持以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为指导,仍然以东南沿海为主要战略方向、以美国为主要作战对象,即使在国家周边安全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也没有改变这一战略判断。
但同时,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苏联对中国北部边境施加的安全威胁也不断加大,毛泽东和党中央开始日渐加强警惕来自北方苏联的威胁。
我国未来海军上军事斗争战略指导の研究
![我国未来海军上军事斗争战略指导の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1e227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d.png)
Y355339我国未来海上军事斗争战略指导研究摘要缔造海上强国,才能强国富民、强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但在海洋方向,既面临着捍卫国家统一的尖锐斗争,又面临着海洋权益冲突的严重挑战,还面临着海洋资源被掠夺、海洋岛屿被侵占、海洋国土被分割的严峻局面。
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利益,损害我国的大国形象。
如何提高我国海上军事斗争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我国海上军事斗争的力度,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战略环境,,,是我国安全与利益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21世纪初我国海上军事斗争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分析了当前海上军事斗争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海洋斗争的核心是现实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战略利益,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是政治斗争的继续,关乎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
在对我国目前海上军事力量现状和其担负的使命任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后,本文对海上军事斗争的战略指导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争取战略主动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t中国.海上军事斗争问题对策OntheStrategyofNavalWarfareofChinaatSeaintheFutureAbstractThepromotionofanavalpoweriSafoundationforourcountrystrongandpeoplewealth.ChinaiSagreatnationwithhugeIandandoceanterritory.However,sheiSconfrontedwiththesha巾conflictsofupholdingnationaIunitY,seriouschallengesofclashingofoceanicrightsandinterests.aswelIasthegrimsituationofmarineresourcesbeingplundered,islandsbeingseizedandoceanterritorybeingdivided;whichseriouslythreatenChina‘SnationaIinterestsandharmthegreatimageofChina.HowtoincreasethepositionandeffectofChina’Snavalwarfare.augmentChina‘sseapower,safeguardChina’SmaritimefightsandInterests.afrordnationaleconomicconstructionapeacefulandstablestrategicenvironment.iSamajorissueofnationaIsecurityandinterestswhichChinahavetodealwith.Inthispaper.atfirstthepositionandeffectofChina。
海军战略读书笔记
![海军战略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e53f24733687e21af45a919.png)
《海军战略》读书笔记正值南海危机,中国透露造航母以维护领海安全之际,研究海军战略特别是针对各国的海军战略战术来预测中国今后的对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作为处于人生励精图治阶段的大学生,我们应当立足于现实,心怀振兴中华的梦想,关注国际国内大动向,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海军战略》这本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近现代海军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的海军战略战术思想和武器装备,对中国海军的建设以及对保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正适合我们的了解和研究。
以下是我在细心研读每一章节之后所作的笔记及心得体会。
序言21世纪,海洋地位空前提高,必须重视发展海军重视高新技术在海军中的运用,包括武器装备和信息捕捉研究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海军的作用美国以强硬实力的海军控制全球,确保其霸主地位中国必须发展海军新技术,研究海战战略战术,确保我国领海不受任何国家的侵犯,也是遏制台独的重要保障陆海军、大海军、核海军海洋资源富饶,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海洋时代始于500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兴起于航海贸易和掠夺殖民地海军的使命不该仅仅局限于看家护院大陆是海军的依托,但海军应减少对内陆的依赖,以提高其机动能力和连续作战能力,这就需要建造航母这样的大型海上补给站海军在彼得大帝的历史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海军的作用估计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对海军的认识当立足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法国袭商战:以大陆为依托袭击商船。
此战略思想因过于依赖大陆而不能撑起国家在海洋方向的战略命运以摧毁敌人有生力量为首要目标,而不单纯打击敌方交通线和商船海军装备当向大舰巨炮发展,小型舰艇不能决定战争命运1805年的特拉法尔大海战是世界上装备实心炮弹的木制帆船之间最大的一次舰队决战,显示出大舰巨炮的巨大威力。
海军实力以军舰吨位和火炮口径为标志主帅当能临阵指挥,但注意不要引起敌方注意特拉法尔大海战确立英国称雄海上一百年研究海军当研究海军的建设、作战、军制、训练等19世纪的海军战略:以超级战列舰为发展重点,以舰队决战为主战形式国家的统一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实力增强海洋霸主地位要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大舰巨炮的优势日德兰大海战是“大舰巨炮”对抗模式的经典战例不断创造新式武器装备海上作战空中、海面和水下三维立体日德兰海战德国人如何战术胜利?日本竟接连让北洋舰队和俄国太平洋第二分舰队全军覆没,这就可见其战术的成功:组成自由机动的纵队队形对马海战证明巨舰大炮的决定性作用,远距离大口径火炮发挥巨大威力,而中、小口径火炮无所作为现代海战已是舰载机、水面舰和潜艇三维立体作战,单纯大炮巨舰已不能决定战争孤立主义阻碍海军的壮大海洋不是护城河,而是连接世界的战略通道控制海洋,就能控制世界贸易并进而控制世界财富海上强国的条件:足够的产品、船只、海外基地、强大的海军海权要素:地理位置、海岸线、港口、人口质量、海上贸易、英明的政府海上力量优势标志:强大的舰队、商船队、发达的基地网海军应成为野战军,要塞和基地应成为根据地夺取制海权以获得国家海上力量优势,方法:舰队决战,海上封锁海军的主要任务:积极进攻以摧毁敌方主力舰队,夺取制海权海军战略要素:集中兵力、中央位置、内线、海上交通线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值得研究建立远洋舰队核动力潜艇、核动力弹道导弹、核动力航母是海军进入核时代的三个里程碑核动力技术、核导弹,标志海军成为核海军不该单兵发展,必须建立远洋进攻型舰队基础上的完整战略体系核动力技术为海军舰艇提供了近似无限的续航力战略导弹核潜艇具有隐蔽性和突防性大型水面舰艇没有过时20年足以将一支岸防型的舰队打造成全能舰队不落的星条旗,由海向陆机动作战21世纪美国海军战略:重点对付地区冲突;开辟近海地区,为对陆攻击提供强大支援;控制全球16条最重要海运通道;以航母战斗群和战略核潜艇保持威慑力量;海、陆、空、天联合作战冷战时期美军事战略三大支柱:威慑、前沿防御、盟国团结当前美国海军使命:向近海地区进行兵力投送和兵力部署前沿存在以盟国为基础前沿部署:为海军航母战斗群和两栖戒备大队(特种作战)建立基地以军事演习提高与盟国协同作战能力1999年年底美国海军现役55万,预备役13万,本土基地164个,海外基地74个,其中欧洲42,亚太23,美洲9个建基地网当有战略轴心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辖第3、第7舰队共有各战斗舰艇194艘,总兵力约6.5万军纪不严直接影响国家利益攻击直升机掩护,运输直升机降落先摧毁登陆带敌方主要防御设施再登陆快速机动充裕的火力资源是战斗胜利的保障提高舰载远程武器精确性,发展核能信息系统发展目标:高性能视觉显示系统、海上平台起飞的情报收集系统、无缝式陆海空网络系统、自主式航空飞行器、多光谱生物敏感器、分布式水下声纳网络水雷能在海岸地带有效限制水中舰船和两栖登陆部队后勤部队应有足够机动性,后勤物资必须充裕、及时并且分配合理战场机动、情报收集、指挥控制、火力支援、水雷对战、后勤保障持续作战能力:新能源、新材料、新舰艇维护方法合理的部队结构(美国):12个航母战斗群、12个两栖戒备大队、52艘攻击核潜艇、14艘战略核潜艇、116艘水面作战舰艇、16艘水雷作战舰艇、10个现役飞机联队、1个预备役飞机联队、3个陆战队远征部队、1个预备役师不要孤军深入,要有重火器和大量地面部队才足以固守快速收集情报,分析情报,制定行动计划并立即高效实施运用速度、欺骗和奇袭的战术,利用敌人弱点抓住战机注重制造能力和科技能力两栖登陆突然性美国控制了全球16个极重要的海峡和水道,等于控制了世界上连接五洲四海的海上交通要道以强大的武力威慑逼对方就范,起码能使其有所顾忌,美国惯用联合作战,并保持主体地位,具有政治和军事甚至经济意义应尽量减少指挥层次,以提高指挥效率以联合军演提高协同作战能力联合作战时多国部队司令官不要进行过细的管理和指挥,主要依靠各国指挥官协调自己部队的行动指挥是指导联合部队指挥官职责:协调多国部队的行动,集中所有可能集中的力量,打击敌方最重要的目标可设立联络小组(由各国资深军事指挥官组成)以协调任务和行动强化内部防范机制:作战保密、军事欺骗、心理较量和实际摧毁阻止敌方获得情报西欧联盟,前沿存在的海上别动队调整兵力结构,注重人才培养,精简指挥机构制定军事战略的三点因素:本国的基本国情,战略地理位置,对现实和未来威胁的评估法国海军职业军人服役时间长、人员相对固定、技术水平高、反应速度快、战斗力强,大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水平,并为高技术装备的运用打下坚实基础压缩规模,建立灵活的武备体制,不仅减少军费开支,还能出战斗力德国军队指挥体系高效:最高领导机关海军指挥参谋部统一掌管德国海军的作战训练、行政管理和后勤补给,下辖舰队司令部、海军局、海军支援司令部俄罗斯:俯视世界的双头鹰名族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拥有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实力的国家,一旦战争需要,便能够迅速增强军事力量不能轻易降低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价值,更不能将自身利益从属于其他大国的利益在边境上要有安全利益区域加入组织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建立民主与法制制度,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巩固民族团结,粉碎极端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可动用军队和特种部队);建立同周边国家的正常国家关系,创造有利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空间,维护在本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利益,维护领土和盟国的安全;在全球创造有利的安全环境,形成不由某个国家垄断国际问题的世界格局,粉碎任何孤立和削弱本国或建立针对本国的军事政治联盟的企图,保证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每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强国,都必须有一支具有远洋攻击力量的海军均衡地发展海上力量布告军备竞赛,海军规模当以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作为基础,并要有足够实力来捍卫自己和祖国俄罗斯有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大国的海军不应是单纯防御的要有巩固的海军基地以加强和维持海军各舰队的战斗力超出自立范围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强大的海上装备:水面舰艇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反潜能力居世界第二位,扫雷能力居世界第一位,且核技术研究和开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海军特点:发展潜力大:海权意识强,海军历史悠久,造船工业技术发达;装备技术含量高:新技术、新材料、高技术兵器远洋作战能力强:舰艇排水量大,续航能力强,装备先进反潜、防空系统闭关锁国必定是脆弱的办海军学校,派留学生,进行远洋航海实习对采购的战舰的技术性能要求要高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战略行动必须积极以主力舰为中心的舰队决战已随着装备作战飞机及航母的发展而过时了不要冒险蛮干,而应战略分析,确保八成把握目前亚洲印度有航母,泰国有航母,韩国也有建造航母计划,日本航母梦由来已久二战时日德都有研制原子弹计划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发达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工业基础,一旦作出决定,建立核武装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从日本的历史和现在就可看出其是不甘寂寞的印度:觊觎印度洋的南亚雄狮印度当今大战略;称雄次大陆,迈向印度洋1934年尼赫鲁在其自传中写道:“我个人对于未来远景的看法是这样的;我认为将来会建立一个联邦,其中包括中国和印度、缅甸和锡金、阿富汗和其他国家。
抗日胜利中的航空与海军力量的作用
![抗日胜利中的航空与海军力量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1af65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5.png)
抗日胜利中的航空与海军力量的作用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航空与海军力量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航空力量的发展和运用,有效地改变了战局,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同时,海军力量的崛起也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保障。
本文将从航空和海军两个方面,探讨抗日战争中这两个力量的作用。
一、航空力量的作用航空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航空力量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空中优势。
中国空军在战争初期虽然相对薄弱,但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并不断更新装备。
例如,中国自主研发的歼-5战斗机,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武器。
空军的发展使得中国能够在空中与日本侵略者展开对抗,有效地削弱了日本的战斗力。
其次,航空力量的运用改变了战争的格局。
在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常常因为缺乏有效的反击手段而被日本侵略者牵制。
然而,随着航空力量的发展,中国军队开始运用航空力量进行战术打击。
例如,在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成功地对日军实施了空袭,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从而改变了战局。
航空力量的运用使得中国军队能够在战争中主动出击,打破了日本侵略者的封锁。
最后,航空力量的支援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常常面临着物资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在远离陆地的战斗中。
然而,航空力量的存在使得中国能够通过空运物资,为前线提供必要的支援。
例如,中国航空力量在长征中为红军提供了空中物资补给,保障了红军的生存和发展。
航空力量的运用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的后勤支持,使得中国军队能够在战争中持续作战。
二、海军力量的作用海军力量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海军力量的崛起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保障。
在战争初期,中国海军相对较弱,无法有效地抵抗日本侵略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海军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
中国海军的崛起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保障,使得中国能够在海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对抗。
其次,海军力量的运用改变了战争的格局。
改善我国新时代海洋安全态势的策略思考
![改善我国新时代海洋安全态势的策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0654dfdde80d4d8d05a4f30.png)
改善我国新时代海洋安全态势的策略思考作者:王婧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0年第5期王婧摘要:近10年来,东海、南海问题复杂多变,我国远海安全地位日益提升,随着我国海军实施远海航行、人道主义救援、中外海军联演联训,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海上安全发展与权益的维护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为改善海洋安全态势,我国必须在国家总体安全观和国家军事战略的指导和统领之下,统筹内政与外交、陆权与海权、维权与维稳、斗争与合作之间的多重战略关系,努力争取有利战略态势,赢得战略主动地位。
关键词:中国;海洋;安全态势;策略;规划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区总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18000多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5000个,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
按领海主权12海里、专署经济区200海里的国际惯例和《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有关规定,归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
“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
”1为改善中国海洋安全态势,我国必须在国家总体安全观和国家军事战略的指导和统领之下,努力争取有利战略态势,赢得战略主动地位。
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我国新时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符合我国发展规律、世界发展潮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把发展海洋事业融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事业,开启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
一是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是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
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海军陆战队
![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海军陆战队](https://img.taocdn.com/s3/m/6df5379c4b35eefdc8d333d8.png)
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海军陆战队◎安卫平【摘要】海军陆战队,是由陆海空精锐力量编成的合成部队,是一支全球到达、全维行动、全域作战、全能使用的战略性军种,是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海权、保护海外利益、全域作战行动的重要力量。
中国海军陆战队经过30多年建设,在遂行国际维和、海外维权、反恐维稳等多样化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期刊名称】湘潮【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关键词】全域;海外利益;打赢信息化战争;多样化任务;作战行动;国际维和;海权;军队改革;海洋权益;作战任务海军陆战队,是由陆海空精锐力量编成的合成部队,是一支全球到达、全维行动、全域作战、全能使用的战略性军种,是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海权、保护海外利益、全域作战行动的重要力量。
中国海军陆战队经过30多年建设,在遂行国际维和、海外维权、反恐维稳等多样化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兵力规模、力量结构、武器装备等与担负的使命任务、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已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海军陆战队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当前军改为契机,按照习主席“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要求,立起强军兴军时代标高,追赶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加速推进海军陆战队跨越式发展。
着眼国家利益,把握海军陆战队战略定位党的十八大作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战略。
“建设海洋强国”,必然要以强大海军力量为支撑,海军陆战队作为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履行“近海防御、远海防卫”战略要求的重要力量,在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发展利益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战略地位。
使海军陆战队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威慑力量。
海军陆战队是海洋大国地位的象征。
世界多数国家都把海军陆战队作为一支外向性远海作战力量使用,这种外向性决定了海军陆战队具有战略威慑作用。
中国海军陆战队自组建以来,先后向60多个国家的外宾展示了军事能力,成为外国外军了解中国军队的一个特殊“窗口”。
第15课 钢铁长城 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第15课 钢铁长城 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下学期八年级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a31a54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1.png)
5.15钢铁长城一、选择题1.(2022春·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说明我国海军A.装备水平领先于世界B.大力维护世界和平C.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D.完全运用海外技术2.(2022春·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了保卫祖国海疆的安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与此相关的是()A.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B.组建第二炮兵部队C.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D.建立东海南海舰队3.(2022春·河南商丘·八年级统考期末)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以哪一省份命名()A.海南B.广东C.辽宁D.山东4.(2022春·河南开封·八年级统考期末)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海大阅兵时指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A.北洋舰队B.华东军区海军C.东海舰队D.南海舰队5.(2022春·河南平顶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①组建第二炮兵部队①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①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①成立五大战区,组建五大军种A.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2022春·河南许昌·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它主要承担的任务是()A.反对霸权主义B.战略核反击C.维护社会治安D.打击恐怖势力7.(2022春·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从“八一军旗南昌升起、人民空军展雄姿、潜艇出航水师强、导弹部队壮军威”中,可知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的主题是A.新中国的工业化演变历程B.外交事业的发展C.人民军队的建立与现代化D.现代的社会生活8.(2022春·河南安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国火箭军是由下边哪个队更名来的()A.东海舰队B.北海舰队C.第一炮兵部队D.第二炮兵部队9.(2022春·河南新乡·八年级统考期末)被称为“国之重器,神秘之师”的导弹部队——火箭军,主要承担的任务是()A.反对霸权主义B.维护社会治安C.战略核反击D.打击恐怖主义10.(2022春·河南商丘·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国庆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大军列阵,铁甲生辉……陆战之王99A坦克方队呈箭形布阵,东风41核导弹、轰6N轰炸机等现代装备首次亮相,这反映了我国()A.重视和平利用核能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C.积极推进科技强军D.大力发展航天技术11.(2022春·河南鹤壁·八年级统考期末)1954~1965年,空军院校陆续进行调整。
外媒集中炒作中国海洋动作 关注南海岛礁建设
![外媒集中炒作中国海洋动作 关注南海岛礁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454204bf01dc281e53af0ad.png)
外媒集中炒作中国海洋动作关注南海岛礁建设“中国在永暑礁3公里飞机跑道接近完工”——一张由美国人拍摄的卫星照片连日来在西方引发轩然大波,尽管中方早就公开说过: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已于近日完成陆域吹填工作,为的是满足民事需求及基本的军事防卫需要,但一些西方媒体却将其列为中国“海上威胁”的最新佐证。
与此同时,中国在黄海进行的首次海上导弹战斗补给演习,以及中国新国安法等,也引起西方各种猜疑和曲解。
7月3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对美国2015年度《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无端渲染“中国威胁”的有关内容表示不满和反对,称中方已多次阐明在南海岛礁建设上的原则立场,美方应摒弃冷战思维,与中方相向而行。
“南海岛建工程进展迅速”美国《华尔街日报》3日报道称,本周由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的图像显示,中国大体上已完成在南海“争议岛礁”永暑礁3000米飞机跑道的建造工程,专家们在规划今后几个月的进一步建设。
“中国在南海岛屿上的建设工程进展迅速”,英国《金融时报》2日称,新的卫星照片显示,中国在南海的建设工程进展领先于其他国家。
文章称永暑礁飞机跑道的建设预示着中国“将试图声称对这一争议水域上方的空域拥有主权”。
同天公布的另一张卫星图显示赤瓜礁面积已达10万平方米,在已有设施外又建成了一个港口,还有6个安防监控塔在建设当中。
新加坡《海峡时报》3日称,美军一名指挥官今年5月曾预测永暑礁的飞机跑道可能在年底投入使用,但刚刚公布的卫星照片显示跑道能更早建成。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问题高级顾问格拉泽说,鉴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永暑礁的建设可能“一时沉寂”,她说中国可能会在秋季继续对永暑礁的建设活动。
《金融时报》称,他们相信永暑礁上的飞机跑道可能最终是战斗机基地的一部分。
一旦中国在南海上空划设防空识别区,这些战斗机可能会被用于该防空识别区的执法,以此来支撑“其在南海霸道的海上领土主张”。
文章还说,上月中国外交部曾表示南海部分工程接近完工,似乎“为中国启动或继续其他工程的可能性预留了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海危机将加速中国海军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美国航母来黄海是铁板钉钉的事了,尽管未来的军演肯定会尽量在黄海的韩国一侧进行,但是由于航母在军事战略战术上明显的优势,使得中国不得不动用大量的国防资源去应对。
此次美国航母还未来,中国几大相关军区就动用兵力数万进行大规模军事预演,把军事斗争准备,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准备军事斗争。
虽然这样的针对性较强的军事演习对潜在的军事威胁有吓阻作用,但是从美国坚持派华盛顿号来黄海来看,这种吓阻的作用是技术层面的战术。
要想真正对美国心理产生根本作用,就是你必须同样拥有威胁它本土安全的能力。
一直以来,中国多次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多次使得中国航母计划在提请人大审议时就夭折了。
现在从南海、黄海微妙的局势来看,这种一味注重经济,忽视国防建设的做法是欠深思熟虑,使我们尝到了军事战略失误造成的苦果,毛泽东说得好:中国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军事建设。
如果我们在新世纪伊始就开始实施航母计划,那么今天如果美国华盛顿号以在公海演习为由进行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演习,那么中国现在有一艘航母也以同样的理由出现在墨西哥湾的国际水域,我想我们至少现在不会为了美国一艘航母的到来,而消耗大量的国家军事资源来演习对抗威胁。
我想,明年的两会必然使得中国航母计划正式在人大获得通过,因为这不仅是中国国家展示实力的面子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世界经济危机远未明朗化的前提下,预防经济危机演变成国际地缘政治、军事危机的现实需要。
从中美未来关系将伴随着摩擦不断的可预见的角度出发,开建中国航母已经显得迫在眉睫。
中国军方必须理直气壮地同全国人民一道,向国家的决策层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全国人民在建设航母问题上基本上可以说已经达成共识。
总不至于全国的官员的灰色收入超过国家财政收入的国家,连建航母的钱都没有吧?就拿这些官员来历不明的财产作为航母基金如何?
从黄海危机来看,中国海军发展战略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加快远洋海军建设是解决当前和未来危机的重中之重。
中国国家安全的防卫政策不能再提什么本土防御或近海防御!现代战争的样式已经向太空发展,本土防御和近海防御就是被动挨打防御,根本实现不了真正的国家安全!真正的国家安全就是要拒敌于千里之外,并能具备真正登陆敌方本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建设,中国海军的发展战略就必须做出根本性转变!尽管航空母舰在军事战略上属中档层次,但是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高端技术武器对抗后,还是要靠类似航母这样中档次战略手段实现对敌方本土的实质性进攻,虽说远程航空兵在速度和突击方向上比航母编队有优势,但是大规模武器和人员装备的运输还是航母编队占有优势。
所以说,中国未来要想不受美国的战略约束,并在全球具有与其国力相适应的军事部署能力,加快航母战斗群的建设可以说是未来中国海军建设的重点。
从今天中国在黄海面临的有海无防的尴尬局面,教训和提醒我们任何国家安全上的事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一步把事情做好。
我们以前没有建中国航母的远虑,现在美军明目张胆地出现在家门口形成了近忧,这是一个教训!趁中美关系还未完全恶化的这段时间,加快中国战略性海军建设,优柔寡断会使我们坐失良机的!
如果硬要给一个中国开建航母的理由的话,那么黄海上的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就是中国航母建设的最大理由!希望中国海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