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学案(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3、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5、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联系生活,运用观察、推理、归纳的方法分析实例。
3、情感目标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积极预防传染病意识,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工作机理,理解人类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3、说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三、教学难点:1.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免疫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问题引入提问: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病原体?导入: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而我们却能够健康地生活着,这是为什么?吃同样的鱼、虾,多数人安然无恙,而有人却出现全身发痒等过敏反应,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得过天花的人,不再被传染?要解决这些问题,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就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二、以一些生活现象为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下面请看“资料分析”的投影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并自己去讨论或者找资料、看书来解决下列问题:1、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了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如果是将细菌涂在损伤的皮肤,又会出现什么结果?2、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伤口化脓,脓是怎样形成的?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感染病菌后的皮肤红肿后,有时候为什么会自然痊愈?3、人体内不断地产生新细胞,同时有不断地产生衰老、死亡的细胞,为什么这些死亡、衰老的细胞没有在人体内堆积起来呢?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者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设计目的:让学生自主性学习,在阅读书本中获得知识,在讨论中学会学习。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免疫的概念,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作用,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2. 计划免疫的原理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解。
2. 计划免疫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地展示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实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对免疫的兴趣。
2. 讲解免疫的概念:讲解免疫的定义,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 讲解计划免疫:介绍计划免疫的原理、作用和实施方法。
4. 免疫调节机制:讲解免疫调节的过程和机制,让学生理解免疫如何保护人体健康。
5. 计划免疫的实际应用:讲解计划免疫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展示计划免疫的实例。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计划免疫的理解和看法。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免疫概念和计划免疫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免疫调节机制和计划免疫实际应用的理解,发现并纠正错误。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免疫疾病:讲解免疫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 计划免疫的相关案例:分享计划免疫成功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1. 课堂表现: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听取学生的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免疫与计划免疫-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免疫与计划免疫-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课程背景这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的教案,讲解了免疫和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免疫机制和如何预防疾病。
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怎样工作的;2.理解疫苗是如何工作的,并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2.疫苗的种类和作用;3.计划免疫的实施和意义。
教学难点1.疫苗的制作和应用;2.计划免疫的落实和管理。
教学内容免疫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免疫是指人体的防御系统,是对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等有害物质产生针对性的抵抗和杀灭作用,以保持机体内部稳定的生理和生化环境。
免疫系统主要有淋巴组织、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三个部分组成。
它们共同协作以保护人体免受外来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免疫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1.淋巴组织:包括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它们主要负责发现和攻击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以及对抗已知的和未知的病原体。
2.淋巴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这些器官主要起到对淋巴细胞的发育、存储和分化等作用。
3.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都是执行免疫反应的细胞。
疫苗的种类和作用疫苗是一种制剂,可以使接受疗程接种的个体获得对疾病或感染的免疫防御。
目前广泛使用的疫苗分为以下三类:1.灭活疫苗:灭活疫苗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病菌备用,接种后不能繁殖,但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并形成抗体,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2.温和毒力疫苗:温和毒力疫苗通过在病菌中添加或删除某些基因,使其不能引起疾病但仍具备传播性,接种后可产生保护性免疫,如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等。
3.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以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等成分为原料,经过分离、纯化、浓缩并鉴定后制成的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和破伤风疫苗等。
计划免疫的实施和意义计划免疫是指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按照规定程序和途径,对某些常见传染病或流行病,特别是对那些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进行广泛、定期、免费的预防接种。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免疫的概念和特点: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学生需要理解免疫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特异性、记忆性等。
2.计划免疫的原理和程序:计划免疫是依据免疫学原理,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特异性抗原,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学生需要掌握计划免疫的基本原理,包括抗原、抗体和免疫记忆等,以及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3.实验探究,体验原理:安排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免疫反应的过程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4.案例分析,应用知识: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免疫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反思,提升观念: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提升他们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意义的理解。
4.能够运用所学的免疫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免疫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来深化理解: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免疫反应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掌握计划免疫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研究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运用免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免疫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2. 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3. 国家免疫规划政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
2. 难点: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实践案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免疫的原理和作用,重点阐述计划免疫的意义。
4. 案例分析:展示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的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作用。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免疫调节机制,讨论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感染病原体的人群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免疫与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2.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理解和看法。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免疫实验,加深对免疫原理的认识。
4. 评价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原理和作用,重点阐述其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的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八下1.2《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附导学案)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教学设计】:人体的三道防线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皮肤具有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
教师:1、指导学生阅读2、提出问题:资料1说明什么问题。
3、展示: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
学生 1、阅读资料12、讨论: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3、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
如:烧伤病人的治疗环境、学生中皮肤受伤后的感觉、痰的产生和排除。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设疑:通过资料一,我们知道皮肤虽然具有免疫能力,但还是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又是什么在与病原体战斗呢?1、展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动画。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讲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
2、展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学生描述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作用。
并解释皮肤破坏后的红肿、化脓现象。
学生描述溶菌酶的杀菌过程。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设疑:小1、引导学生阅读资料3。
教师播放抗体和抗原作用的动画。
并讲解和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教师运用各种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抗体和抗原的关系和功能。
(如:抗日战争,日本人侵略中国,激学生阅读,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病毒的侵袭呢? 学生观看、理解。
学生分析比喻,将比喻的内容类比抗体、抗原的关系,理解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课堂教学实录】:教师导入:我们人类生活在一个具有很多病原体的环境里,但为什么我们没有时刻患病呢?学生:我们人类有抵抗力。
教师:人类对疾病的抵抗力是人体免疫的一个部分,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发现免疫不仅包括人体对疾病产生的抵抗力,还包括其他的内容。
八年级下册《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计划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八年级下册《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及三道防线。
(重难点)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重难点)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学习过程】: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出现过敏现象,器官移植时为什么要“匹配”器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75-8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___功能。
2、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① ;② ;③ 。
3、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然后指出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成分,从而和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的发生规矩,将各种安全有效的,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已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6、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
二、合作探究(一)小组讨论,找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7、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它们具有________和_ _____________作用,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
8、第二道防线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分别有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 __作用。
9、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其作用分别是_____ _____和_________ __。
10、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又称为)。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二初二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二初二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免疫是指机体对抗血液中以及身体表面的病原体进行防御的一种生理反应。
2.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包括炎症反应、淋巴细胞、抗体等。
3. 理解并能够解释计划免疫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4. 知道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重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计划免疫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教学难点:1. 炎症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媒体2. 教材和作业本3.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提问,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今天的新课。
- 根据图片描述炎症反应的过程和现象。
- 什么是免疫?免疫的作用是什么?Step 2:讲解探究(15分钟)1. 炎症反应(5分钟):- 什么是炎症反应?为什么会发生炎症?- 炎症反应的过程和特点是什么?- 炎症反应的作用是什么?2.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10分钟):- 免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分别有什么作用?-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抗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吗?抗体的作用是什么?Step 3:实验探究(15分钟)设计一小组实验,观察免疫反应的现象和过程,加深学生对免疫的理解。
实验步骤:1.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
2. 准备实验器材:准备宽口烧杯、水和食盐。
3. 实验操作:a. 将烧杯中倒入温水,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b. 在每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溶解。
c. 同时测量各烧杯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d. 观察烧杯中的水的温度变化,记录下来。
4.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观察结果。
5. 结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即水的温度下降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
Step 4:概念解释和讨论(10分钟)解释计划免疫的原理和实施方法,引导学生讨论计划免疫对预防疾病的意义和作用。
Step 5:小结(5分钟)通过简单的小结,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理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掌握计划免疫的原理、方法和意义,知道计划免疫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2. 计划免疫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解。
2. 计划免疫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材、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免疫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免疫的调节机制,引导学生理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计划免疫的实际案例,学生分析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方法。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计划免疫的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免疫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9. 课后拓展: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计划免疫的政策和实施情况。
10. 课程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4. 课程报告:检查学生对计划免疫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免疫的深入概念和机制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构建免疫知识体系,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5.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6.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医生为患者诊断疾病,分析免疫反应过程,从而加深对免疫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7.案例教学法:引入计划免疫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强化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免疫学的魅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视频展示:播放一段关于免疫系统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免疫系统的神奇作用产生好奇。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免疫与计划免疫,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解释免疫的概念,阐述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一、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免疫的概念、免疫的类型及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
-掌握免疫是生物体对抗病原体入侵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了解先天性免疫与后天性免疫的区别。
-学习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激活、产生抗体等。
2.学习计划免疫的意义、常见疫苗及其接种程序。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可以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
2.选择题:以下哪个不属于计划免疫的范畴?
A.卡介苗
B.麻疹疫苗
C.甲型流感疫苗
D.肺炎球菌疫苗
3.填空题: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____、____、____等。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了解计划免疫的概念,认识到计划免疫对预防传染病的意义。
-掌握我国常见疫苗的种类、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
3.掌握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学习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了解这些疾病的防治原则,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免疫的概念、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常见疫苗的接种。
-免疫概念的理解是基础,需要学生深刻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免疫应答过程的复杂性是学习的难点,需通过直观教具和动画辅助讲解。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免疫的概念,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掌握计划免疫的方法和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免疫的概念及其类型2. 人体的免疫系统3. 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方法4. 计划免疫的意义5. 免疫与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免疫的概念、类型;人体的免疫系统;计划免疫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免疫调节机制;计划免疫的实施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实践案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免疫的概念、类型;讲解人体的免疫系统;阐述计划免疫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免疫调节机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疫苗接种、免疫疾病治疗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免疫与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免疫与计划免疫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免疫调节机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4. 评价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免疫过程、计划免疫实践案例等。
2. 教学素材:提供一些关于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生活实例和案例。
3. 作业纸:用于布置相关的思考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免疫的概念、类型;讲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区县
华亭市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和能力要素分析,说明它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在本单元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本节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本节课中涉及的一些概念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应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由于先天免疫系统缺失,“泡泡男孩”在其12年的短暂人生中只能生活在塑料泡中。
认识到免疫系统对健康的重要性。
用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渡主题。
展示学习
目 标
组织学生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集体朗读学习目标。
通过整体朗读,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制定。
自主
合作
质疑
探究
第一步: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2、分析教材中资料1“链球菌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皮肤还具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大面积烧伤病人必须住在无菌病房中?
第二步:
1、指导学生角色扮演(病原体冲破皮肤和粘膜)
2、展示动物受伤后用舌头舔舐伤口疗伤的图片。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案
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点拨:
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防止疾病产生或使疾病痊愈,并且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三道防线保卫自身的原理如图所示:
7.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比较
项目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形成时间出生后才形成
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形成因素与该病原体斗
争过的人才有
由遗传因素决定
作用特点针对某一特定
病原体,具有
专一性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
体,作用范围广,对多
数病原体都有效
器官或细胞脾脏、扁桃体、
淋巴结、胸腺
等
皮肤、黏膜、吞噬细胞
等
所含
防线
第三道防线第一、第二道防线
是否
遗传
不能遗传具有遗传性
举例麻疹病毒侵入
人体后,人体
产生抗体唾液中的溶菌酶
归纳三道防线
保卫自身的原
理
分析思考比较
特异性免疫和
非特异性免疫
指导分析归纳三
道防线保卫自身
的原理
指导分析思考比
较特异性免疫和
非特异性免疫
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总结概括。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2. 简答题:请简述免疫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计划免疫的意义。
-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针对性、慢性和记忆性;非特异性免疫是对多种抗原都有防御作用,没有针对性,作用快且没有记忆性。计划免疫是一种预防性的免疫措施,通过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疫苗,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
(5) 在课堂上选取部分作业进行展示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讲授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知识,现在我来进行一下教学反思。
首先,我觉得今天的课堂氛围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学生们对于免疫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讲解免疫的基本概念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形象生动地解释这两个概念,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② 免疫的类型:
- 特异性免疫:B细胞、T细胞,抗体、细胞因子。
- 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粘膜,吞噬细胞,补体系统。
③ 计划免疫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 意义:预防传染病,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 实施方法:疫苗接种,目标人群,监测和评估。
④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红肿、发热。
-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② 计划免疫:预防性免疫措施,疫苗接种,传染病控制。
③ 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反应过强。
④ 医疗保健:免疫检测,免疫治疗,疾病预防。
3. 板书设计:
① 免疫的基本概念: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教
《免疫和计划免疫》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单元“健
材 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内容在本单元中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
分 了相关传染病的知识之后,学生已经知道可以利用疫苗预防某些疾病,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可以
析 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但是生物学概念多,专业名词多,而且又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
A.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
B.小孩被生锈的铁钉刺伤,到防疫站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患天花
3.下列哪一项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征(D)
A.后天获得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B.生病以后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
C.人生来就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
D.人生来就有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会有一定困难,如抗原、抗体、溶菌酶、特异性免疫等。教师能够巧妙地设计,把抽象的知识
概念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挑战。
知识与能力: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教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学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目 过程与方法:
标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识图能力
热情
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种新冠疫苗,你接种了吗?
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兴趣。通过设置情境,引发
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求知的欲望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一:资料分析并进行讨论
资料一: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
教
肤上,两个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 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理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掌握计划免疫的原理、程序和意义,了解我国计划免疫的相关政策。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免疫的概念、特点、功能;计划免疫的原理、程序、意义。
2. 难点:免疫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相关内容。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免疫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功能。
3. 课堂讲解:讲解免疫的类型、免疫调节机制,重点阐述计划免疫的原理、程序、意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5. 小组讨论:讨论我国计划免疫的政策和自己在生活中所接受的计划免疫。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整理课堂笔记。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计划免疫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拓展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为类似课题的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医学专家或防疫工作者,进行免疫与计划免疫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物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八年级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学
案(教学设计)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
八年级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学案(教学设
计)
二、课题:免疫与计划免疫
三、教学目标: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人体免疫的功能
4、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四、教学重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同人类是可以征服传染病的,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学法指导:
通过资料分析并结合教材的卡通插图,了解人体有不同的防病
防线。
再通过阅读教科书,总结概括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然后通过讨论理解第一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不同于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进而明确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的区别。
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的一般措施(三分钟)
2、导入:“你知道器官移植吗?”“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如果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呢?”“人体这种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是好还是坏呢?”
3、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4、问题探析
(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_功能。
(2)根据课本55页资料分析,讨论56页1、2、3题
(3)人体的三道防线:(课本56---57页)
①第一道防线由_____和____组成,它们具有____和____作用,此外还有_____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____和____组成,它们分别有____和_____作用。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和_____组成,其作用分别是____和_____。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
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或有免疫作用,因此叫()
(4)读课本57页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并回答: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产生
即: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5)免疫的功能:课本58页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疫苗防病原理:减毒病原体或毒素(抗原)→抗体(6)计划免疫的概念是______
意义是_________。
(7)完成连线
疫苗预防的疾病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
百白破肺结核
糖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自我测评
必做题:
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a、溶菌酶和肝脏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
d、皮肤、黏膜
2、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c、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d、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3、能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是()
a、脾
b、肺
c、肾
d、心脏
4、人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的作用是()
a、杀菌作用
b、吞噬作用
c、清扫作用
d、保护作用
5、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a、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排除体外
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杀死
d、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6、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入侵人体后产生的
7、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
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b、抗原→胸腺→抗体
c、抗原→脾脏→抗体
d、抗原→淋巴结→抗体
8、皮肤的保护作用,泪液的杀菌作用都属于人体的()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
d、第三道防线
选做题:
9、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人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为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人类又多了一类看不见的敌人。
战争一开始,现代科技就显示出了强大威力。
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在短短时间内就找到了隐匿的“元凶”——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
仅在数日之后,sars病毒的完整基因序列
也被解开,快速而准确的诊断试剂已经相继推出。
切断传播途径的战术和现代医学的支持使人类有效地遏制了sars的传播。
人类正在全力争取战争的胜利:研制出sars疫苗和特异性药物。
请回答:(1)在免疫学上,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_____。
(2)人体会通过_____免疫的作用来消灭已侵入人体内的病毒。
(3)在疫区,sars患者痊愈后,再患次病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原因是____________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