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备课教案15篇
初中物理备课教案(10篇)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安排,包括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利用等,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备课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物理备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突破】首先认识杠杆,能抽象出杠杆的定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造一种探究气氛,通过用杆秤称物体,提出猜想,激发兴趣。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
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
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
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
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初中物理备课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023年初中物理教学计划15篇
2023年初中物理教学计划15篇初中物理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为推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抓好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紧紧围绕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优等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1、本学期是物理的开始学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获得必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发展其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建立自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继续强化分组实验的教学。
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也可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增加每个学生动手的机会。
3、在规定计划时间内基本完成八年级物理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愿望都能够提高。
三、现状分析:本届初二年级共有6个班,两位物理教师,上学期这个年级的总成绩非常好,学生总体基础优秀,故要保持原有成绩切进一步提高,压力非常大。
四、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2、详细分析学生的情况,编制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反馈、巩固练习,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3、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多讨论一些相关课题,多钻研教材,以较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和别人成功的经验,探索适合我们学习情况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5、加强听课教研活动,教师间要互听互评,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
6、勤于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7、课后辅导要因材施教,辅导对象重点放在困难生和优等生上,坚持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特别是对困难生要耐心解答其疑问,点拨思路,以便使困难生能够完成作业,不断进步。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物理是初中阶段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必修学科之一,它以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原理与现象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本文将围绕初中物理教学的大纲和目标进行阐述。
一、教学大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内容、任务、要求和评价的总体规划,其编写要遵循学科性质和学生实际水平,并符合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应明确以下内容: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以科学性、系统性和现代性为导向,涵盖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其中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应包括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案例分析和应用。
2. 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是指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
教学任务的确定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层次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完成知识的获取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是对学生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观测和数据处理,善于提问和解决问题。
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科知识、实验操作、问题解决和科学态度等多个方面,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等。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驱动力和指导方向,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目标物理知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教学目标应包括学生掌握各个模块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 能力目标物理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教案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速度、能量等;(2)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如测量、数据分析等;(3)学会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动能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如力、质量、速度、能量等;2. 基本物理实验技能的培训,如测量、数据分析等;3. 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动能等;4. 物理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如观察、实验、探究等;5.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2)基本物理实验技能的掌握;(3)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物理学探究方法的学习;(5)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物理学基本概念的深度理解;(2)复杂物理问题的解决;(3)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3.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5. 评价反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2. 学生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报告、探究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 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2023新版物理课程标准初中段(7-9年级)课程目标
2023新版物理课程标准初中段(7-9年级)
课程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新版物理课程标准初中段(7-9年级)课程目标。
这些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并帮助他们获得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以下是初中段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
1. 认识物理学领域:通过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知和兴趣。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现象,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
3. 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将学会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应用力学知识计算物体的运动、应用热学原理解释能量转化等。
4. 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物理学与其他科学学科如数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5. 培养实验技能:学生将进行各种实验,培养观察、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实验技能。
6. 培养科学研究精神:学生将培养科学探究和研究的能力,包
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进行科学推理等。
7. 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将培养科学思维、逻辑思维
和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的能力。
8. 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学生将了解科技发展对
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科学技术在社
会发展中的应用。
请注意,这些目标仅为初中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目标。
具体的教
学方法和内容将根据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
调整。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学会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2.掌握基本物理知识,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初步的物理思维。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实践应用和科学探究的兴趣,为今后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物质、能量和运动等的基本定义和区分。
2.机械运动学,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曲线运动等基本运动规律。
3.力学,包括牛顿三定律、动力学和静力学等力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力与压强,包括力的计算和压强的概念,以及仰角、浮力和大气压力等相关知识。
5.能量转化,包括重力势能和动能、机械能守恒、功和功率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6.物态变化,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在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以及相关的热量和热能转移。
7.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等基本概念和现象,以及光的传播和成像等基本原理。
8.电学,包括电荷、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以及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各种电器的原理和应用等。
三、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物演示和电子资源,形象生动地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结果。
3.注重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方法。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6.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和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初中物理物理教案8篇
初中物理物理教案8篇初中物理物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1) 了解什么是弹力;(2)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4) 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初步分析概括力量以及实际动手操作力量。
2. 过程与方法经受试验分析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力的测量原理。
【教学难点】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弹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跳水,蹦床,蹦极,射箭……学生观看试验,对弹力有了初步熟悉。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试验:(1)钢尺压弯反弹;(2)拉伸或压缩弹簧。
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对弹力进一步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悟动身生形变的物体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即弹力。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教师引导学生做试验。
学生试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肯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
投影仪展现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看,介绍弹簧测力计构造:(1)最大刻度的意义;(2)最小刻度的概念;(3)零刻度的调整。
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
投影仪展现各种弹簧测力计。
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留意事项:(1)如何调零;(2)测量范围;(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全都,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做试验,并对学生进展指导,订正。
学生试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展比拟。
三、试验探究教师用多媒体展现拔河,牛拉车……等图片;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 学生观看录像,思索。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试验并填空。
学生做书上试验,补全结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展分析。
学生分析争论总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确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
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能量和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初中物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下面是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一些内容:1. 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定律。
初中物理教学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定律。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质量、力、功、能量、速度、加速度等物理概念的含义,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同时,学生还应该熟悉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物理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定律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2. 发展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第二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注重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学生应该学会观察现象、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并从中总结出科学规律。
同时,学生还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教学的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思维习惯,注重观察、实验和推理,对研究中的现象和问题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对社会和人类的重要性,养成尊重科学知识、遵守科学规律的态度。
4. 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的第四个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
学生应该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应该学会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实际操作,有效利用实验设备,进行观察和测量,并能够总结出实验结果并解释其原因。
同时,学生还应该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意识,鼓励他们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3篇)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3篇)篇一:物理教学计划篇一一、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本事,初步的分析、概括本事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本事;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指导思想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教科书采用了贴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贴合学生认知规律,又坚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
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资料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
章下头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忙学生抓住中心。
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资料,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资料,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案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5)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利用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实验器材的责任感;(4)教育学生树立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集体观念。
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2. 力的作用效果;3. 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2.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拉力、压力、推力等,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力的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力是什么吗?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力的概念、基本性质和作用效果。
2.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三、实验探究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如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讲解1. 讲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六篇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六篇初中物理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本学期需掌握的基础知识是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以及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能对物理实验进行操作和分析,从而提高实验水平。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动脑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知觉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技能。
争取进入全街道优秀行列。
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科学和社会主义爱国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使学生更加健康活泼的成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探究,经历每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又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探究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的参与,从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学生在学习中要发挥小组的作用,小组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进行一帮一的互助性学习,并通过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深刻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多自己亲身经历,多参与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要正确评价学生,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物理教学中,要学生多体会知识________于实践,又应用于实际,反映在物理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要通过介绍我国的物理成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物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作用,激发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使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初二、一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学生________于本学片。
初中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
初中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一、前言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对初中物理义务教育课程进行了修订。
本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学会使用基本的物理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能够进行物理计算和单位换算;- 了解物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以下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现象,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 运用科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验证;- 表达和交流,撰写实验报告。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够树立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科学,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 注重实践,勇于探究和挑战;- 尊重事实,坚持真理;- 关注环保,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初中物理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质与运动-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运动与力的关系;-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 浮力、杠杆和滑轮。
2. 能量与守恒- 能量的类型与转换;- 机械能、内能和电能;- 热力学定律;- 能量守恒与可持续发展。
3. 声音与光-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光的传播与折射;- 色散与光谱;- 视觉与听觉。
4. 电与磁- 静电现象与电荷;- 电流与电路;-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现象的解释与应用。
5. 现代物理- 原子与分子;-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 固体物理与材料科学;- 物理学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
四、实施建议1. 教学建议-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利用实验、演示和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 创设生活情境,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初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初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初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物理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以下是关于初中物理课程总目标的详细阐述:一、知识与技能初中物理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包括物质、运动、能量、力和相互作用等。
学生应掌握基础的测量技能,如使用刻度尺、天平、电流表、电压表等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此外,学生还应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科学探究技能,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等。
二、过程与方法初中物理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应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并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还应学会使用科学术语和数学工具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和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中物理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
学生应对自然现象和物理科学原理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同时,学生应具备科学精神,尊重事实、证据和数据,勇于修正错误,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
此外,学生还应关注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解和欣赏物理科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四、学科融合与拓展初中物理课程应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应了解物理科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点,拓展自己的视野。
同时,学生还应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物理知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初中物理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注重实验和实践活动,强调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对物理科学的整体认知和理解。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
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态度;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学习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3.力、能、电磁、光学等基本知识;4.学习物理现象的解释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如演示、实验视频等,直观生动地展示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过程和现象,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问题导向:引导学生通过提问、思考、探究,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3.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4.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环境:1.物理实验室:提供实验器材和实验条件,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2.多媒体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3.学校图书馆:提供物理教学相关参考书和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查找资料。
六、教学组织: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确保教学进度合理;2.教师要准备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3.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主动学习,与教师、同学互动;4.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激励学生学习,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七、教学态度:1.诚实守信,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2.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3.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4.宽容大度,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他们从错误中学习。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常规要求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让他们掌握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学科知识方面,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科能力方面,教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科情感方面,教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物理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学科,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物理学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共同进步。
二、课程要求初中物理课程的要求,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
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应按照教材要求,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
物理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教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和拓展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物理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在评价方式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5篇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5篇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期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1一、教学目标初二物理第一学期主要任务有五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音、光、物态变化、电路四个方面的内容。
教材改革以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爱好,启示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与社会怎息息相干,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
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本学期初二物理的教学力争平均分、良好率、及格率和各项排名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新教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知道与运用,特别要求学生将知识与社会相联系,由于新教材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科学、技术、社会”,目的就是要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知道物理并运用物理。
而新教材不设习题,也说明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新的要求。
学生只需知道了所学的物理知识,然后与身边的现象相联系,学会知道和分析身边一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进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
三、班级情形分析初二(2)班的学生上课纪律良好,但学生的知道能力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初二(1)班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且学生比较活跃,对新教材比较能适应,但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
总的来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都有待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四、具体措施(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1、认真研究教材、教参,认真备课,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给学生讲授。
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的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物理科有体会教师的教法,多向他们提出问题,尝试找到更好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3、加强浏览,多些了解新闻、新科技,在教学进程当中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
4、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积极展开物理实验,也多些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勇于讨论,多摸索,多视察,多动手。
初中物理设计教案(通用8篇)
初中物理设计教案(通用8篇)初中物理设计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
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
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板书课题)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③学生装汇报实验结果。
(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3)讨论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
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游戏: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23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23一、前言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初中物理课程进行了更新。
本课程标准遵循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确定了新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力学1. 运动和静止2. 速度和速率3. 力和运动4.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5. 牛顿运动定律6. 压强和浮力7. 机械能第二部分:热学1. 温度和热量2. 热传递3. 物质的比热容4. 蒸汽和沸腾5. 物态变化第三部分:光学1. 光的传播2. 光的折射3. 透镜及其应用4. 颜色和光的速度第四部分:电学1. 电流和电路2. 电压和电阻3. 欧姆定律4. 电能和电功率5. 磁现象四、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和实践活动。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教学效果。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五、评价与反馈1. 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了解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情况。
2.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物理竞赛和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附录1. 教学大纲2. 教学计划3. 实验指导书4. 教学评价标准以上就是2023年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我国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讨论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并提供一些实施建议。
一、教学目标1. 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物理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应当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掌握物理学科的核心原理和理论,发展学生的物理直观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物质、能量和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深刻的理解。
3. 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初中物理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记录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具备进行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要求1.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学习重点:初中物理教学要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适当的难度和挑战。
课程内容应当全面、有机地覆盖物理学科的各个方面,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
2.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物理学科既强调理论的学习,也注重实践的探索。
初中物理教学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物理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应当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团队合作和交流学习:物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一由教学目的向教学目标转变1.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比较教学目的是传统教学设计中由教学参考书的编者制定或者由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由授课教师制定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①理解振动图像的物理意义;②利用振动图像求振动物体的振幅,周期及任意时刻的位移;③会将振动图像与振动物体在某时刻位移与位置对应, 并学会在图像上分析与位移有关的物理量.2.振动图像演示的基本实验方法:观察沙摆演示实验中拉动木板匀速运动, 让学生学会这是将质点运动的位移按时间扫描的基本实验方法.3.渗透物理思维方法教育: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从而让学生知道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基础. 摘自《高中物理教案(一年级)》杨宝山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9 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简谐运动图像的得出过程;②知道简谐运动的图像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③能说出简谐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当堂都能从给出的简谐运动图像上观察判断出振动的振幅,周期及质点在任意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②在课堂上学生能从给出的简谐运动图像上正确判断质点运动情况(如位移、恢复力、加速度、速度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趋势);③在课堂上学生能根据老师给定的一个简谐运动(已知振幅周期、初始位置等条件), 绘出其运动图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能够感受用图像表示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②学生能够领悟正弦(余弦)图像中的对称美、简洁美, 增强学习兴趣;③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热情地参与小组学习讨论, 敢于想象,发表自己的意见;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作者自己拟定).2.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比较的本质及意义我们之所以要提出将传统的教学目的转化为教学目标,其理由或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以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根本上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第二,在设计和规定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给部分学生以充分发展的空间,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下限是绝人多数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发展,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学生完全可以超越课程标准。
第三,增强教学设计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对照教学目标,检查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否使学生达到要求。
第四,有利于对教学或者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有利于其他教师、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教学目标,评估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不同,其实质就是两种教学观、教学理念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一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谁?二是课堂教学的归属是什么?三是教师的角色如何重新定位?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基本的范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颁布,我们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其中首要的一项就是,要学会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如何科学地制订并叙写课堂教学目标呢?“要清晰而明确地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在叙写时至少应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既要指出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要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领域和内容,这样才能明确指出教育的职责是什么,而且,所用的行为动词必须能对所表述的具有不同特征的行为做出区分,必要时要对行为动词进一步下定义; 内容方面也同样,最好不要用一些概括化的表述方式,如‘学会解应用题',等来叙写”根据马杰和加涅的行为目标理论与技术,结合参考文献所讲,一般认为,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行为主体――即学习者――教学目标的设计,其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要⋯⋯学生应该⋯⋯”等。
行为活动――即用行为动词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列出、认出、记住、辨别、比较、对照、绘制、解决”等。
行为条件――即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根据地图⋯⋯看完全文后⋯⋯等,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可不可以带计算器” 二是提供信息与提示,如“给出一张中国行政地图,能标出⋯⋯”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十分钟内⋯⋯”; 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 。
行为标准――即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于评测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写出三个事例” “百分之九十九的全对” 、“完全无误”等。
例如,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力的图示”是一节以智慧机能为主要目标的课,这里的智慧技能是利用力的三个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概念为给定的受力现象做出图示,因此,本教学目标可陈述如下:目标1: 能说出力的三个要素。
目标2: 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三个要素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目标3: 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图示法做出正确的图示。
其中,目标1 是对力的三个要素了性质认识的陈述性阶段; 目标2 是力的三要素了概念少的综合运用; 目标3 是力的三要素加上图示规则的综合应用,三个目标、体现了智慧技能学习的层次性、阶段性,而且有助于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二由传统的备课写教案向课堂教学设计转变1.传统的教师备课写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比较教学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与教学改革相伴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或操作规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教师备课,是以教案为标志的,教案的编制又按照统一的模式突出“三备三写” ,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和写“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始终捍卫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观念,守着自己的传统经验不敢放手,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认为“我都给你讲了多次,你还不懂?”学生的知识是教师给予的,教师传授多少知识信息,学生就应该获得多少知识信息,完全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建构,没有意义的建构,不是有效的教学,有的学校更是将教案统一标准或模式,要求同年级同学科任课教师之间,要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目的、统一方法、统一评价等,更是把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一学生放到了脑后,作为一种没有生命的知识容器,完全失缺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足够关注。
2.倡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教育实用技术,是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其中,教学目标设计又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将要预期达到的结果,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检测、评价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只有确定了科学、合理、良好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才有意义,实现有效的教学才会成为可能。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三由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转变要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广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精心设计出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以学期为时间单位,以一册教材为内容单位,教师精心设计、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细化到每个单儿、每节课,它既包含知识与能力,也包含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个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制定出本学校、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在统一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以及学生的情况,将教学目标更加细化为教学目标的落实打下基础,在制定学期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防止不顾学生情况的“闭门造车”现象,也要防止片面强调教学个性而由教师随意制定教学目标的“各自为政”的倾向。
另一方面,应该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结果或发生的变化。
在过去,教学目的只有教师自己知道,教学、评估等主动权都操持在教师的手中,现在的教学目标制定出来后,也不能只有教师知道,如果教学目标只停留在教师的备课本上,只有教师知道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而学生本身处于盲目的状态,学生就不能够知道自己应该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就无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只有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让学生切切实实明确自己应该达到哪些要求,学生才会掌握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明学习目标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跟踪调查访谈,进行个案研究,督促学生学会利用学习目标,检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使他们真正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如何展示,何时展示,既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此处不在赘述,设计好评价程序和工具,是落实教学目标、检测学习目标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过去,我们将命制试题看成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工作,缺乏科学的程序,更缺乏考试后的科学分析和反思性总结,不论是用什么试题来考试,我们都将学生的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排名的最主要依据,而很少有人去质疑试题本身是否科学,更没有人去研究这套试题的效度和信度如何。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评价工具或标准的科学化。
测评工具和程序,应该包括课堂检测工具,单元检测工具、期中期末阶段检测工具以及这些工具所测出的结果各占什么地位、怎样进行测评、如何分析测评结果等内容,评估工具的设计应该严格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使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在检测之后,要对检测工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标准差,看到分数分布的离散程度,对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根据试题中具体的题型、题目,进行科学的归因分析,找出自己教学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对策。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四课堂教学目标的操作意义1.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最低要求教师应该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和能力水平,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绝大多数学生确实能够达到的目标,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和过去相比我们要考虑如何适当地降低要求,如果要求过高,学生不能够达到就会使教学目标落空。
2. 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仅仅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达到掌握的程度,许多学生在课后还有一个巩固、消化、运用的过程,只有经过多次的反复和强化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高于本节课课堂教学能够达到的要求,但是在评价过程中不能用这样较高的要求来评估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要依照循序渐进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