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记载的八种治疗方法
《伤寒论》发热症治疗八法
有发热症 的太阳 中风表虚证用桂 枝汤治疗 。本病 为外
邪犯表 ,卫 阳浮盛 ,抗邪 于外而 发热 。桂枝汤解肌祛 风 ,调和营卫 ,使营 ]和 而热 自灭 ! J
《 经 》 云 :“ 者 血 , 肺 者 气 , 血 为 营 ,气 为 难 心
感 受风热 的外感发热症不 能适用 。并且,值得注 意的 是:发汗 能损伤津液 ,而过汗会 使汀出不止,造成亡 阳等不 良后果。所 以一方 面应 掌握适 当剂量,一方面
须考虑患者的体质 。 2 调和营卫退热 法
《 伤寒论 》1 条 云: “ 3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
维普资讯
e
O
f
r
a
d
t
O n
《 伤寒论 》发热症治疗八法
李 芳
u呈 . C
e
唱 d №
C
( 甘肃 中医学院
甘肃兰 州 70 0 3 00)
舱
【 摘要 】发 热症在 临床 是种常见症 ,其治疗方法 多种 多样。《 伤寒论 》发展创造 了关于发热症的辨证涵义 ,并
a d v r e . { r a i e o e r 1 d s a e 》 d v l p n r a e t e d a e t c l m l c t o b u n a i d t e t s n f b i e i e s e e o s a d c e t s h i l c i a i p i a i n a o t
[ e w r s t e t s n f b i e d s a e ;h t s m t m , r a m n K y o d ] ra i e o e r l i e s o y p o s ;t et e t
治疗八法是何人归纳总结的
治疗八法是何人归纳总结的治疗八法是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归纳总结的。
这八法包括汗法、吐法、下法、温法、清法、补法、攻法和导法,通过对人体的病理研究和对药物性能的分析,张仲景总结出了这八种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一、汗法汗法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促使病人排出大量的汗液,达到发散表邪、解表散寒的目的。
汗法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等外邪属表的疾病治疗中,其中代表性的汗法有桂枝汤和麻黄汤等。
二、吐法吐法是通过药物刺激胃肠道,诱导呕吐,以清除胃内积聚的有害物质,通利气血。
吐法常用于食物中毒、中暑等病症的治疗,代表性的吐法如半夏泻心汤。
三、下法下法是通过引导药物通便,促使大便排出,以清肠胃积滞,解除腹痛的方法。
下法适用于腹胀便秘、痰湿阻滞等疾病的治疗,其中代表性的下法有大承气汤和大黄的应用。
四、温法温法是通过温热药物或其他方法,加强体内阳气的运行,以祛寒、温经活络的治疗方式。
温法适用于寒湿内凝、经脉痛痹等疾病的治疗,常见的温法有当归生姜汤和小建中汤等。
五、清法清法是通过寒凉药物或其他方法,清热解毒,以清除热邪、抑制病毒繁殖的治疗方式。
清法多用于感染性疾病、发热等症状的治疗,其中典型的清法有银翘解毒片和黄连解毒汤等。
六、补法补法是通过滋补养护身体,提高体质,以促进机体自身的恢复和抵抗能力。
补法多用于体虚乏力、产后虚寒等病症的治疗,常见的补法有补中益气汤和八珍汤等。
七、攻法攻法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以强烈刺激体内的病理因素,如肿块、积聚等,以促进病灶的消散或排出体外。
攻法适用于小肠梗阻、瘰疬等疾病的治疗,其中代表性的攻法有葱蒜研究治疗瘰疬。
八、导法导法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引导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以清除堵塞、排毒的治疗方式。
导法适用于尿路结石、黄疸等疾病的治疗,代表性的导法有通淋丸和小柴胡汤等。
综上所述,治疗八法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归纳总结的一套中医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根据病理变化和药物性能而总结出来,通过发汗、吐泻、温补等手段,以调和体内阴阳、平衡气血的变化,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伤寒论治病的方法
伤寒论治病的方法
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治病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辩证施治:伤寒论治病的方法是辩证施治,即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对症下药。
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证治病,不可一刀切。
2. 按照六经辨证:中医认为人体有六经,即三阴三阳。
伤寒论治疗病症时,要根据病情的表现,结合六经辨证,确定病人的病位、证候和治疗方法。
3. 治疗原则:伤寒论治疗病症时,要遵循一定的治疗原则,如先清后温、先攻后补、先表后里、先实后虚等。
4. 配合中药治疗:伤寒论治疗病症时,常常采用中药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选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的优点是药效温和、副作用小。
5. 配合针灸治疗:伤寒论治疗病症时,可以配合针灸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选择不同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的优点是疗效快、副作用小。
6. 辨证论治:伤寒论治疗病症时,要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进行辨证论治,确定病人的证候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的优点是针对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总之,伤寒论治疗病症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对症下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1 -。
《伤寒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方法简介
《伤寒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方法简介《伤寒论》中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八种基本方法。
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也称为解表法。
它是治疗外感表证的主要方法,通过出汗使病邪随汗而出,达到治疗目的。
2.吐法:通过患者的呕吐使积聚在胃脘、胸膈、咽喉等部位的毒物和痰等物质得以排出。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治疗痰浊、宿食等病邪在上焦胸部的病症。
3.下法: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积聚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里实证,通过泻下病邪从大便排出。
4.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得以缓解。
这种方法强调调和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之恢复平衡。
5.温法: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里寒证,用以治疗寒邪侵及脏腑,阴寒内盛的寒实证,亦用于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的虚寒证。
6.清法: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方法,清除体内的热邪。
适用于里热证,如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脏腑等热证。
7.补法:通过补益气血、阴阳等方法,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
补法分为清补、温补、平补、峻补等多种方式,以适
应不同体质和病情的需要。
8.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软坚散结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血、痰、湿、食等所致的积聚、瘕、痞、肿等病证。
这八种治法并非孤立使用,而是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运用,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伤寒论》总结
伤寒论》总结伤寒论》总结一、太阳病一)提纲太阳病的特征是脉浮,头项强痛且伴随恶寒。
(1)太阳中风证的特征是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2)太阳伤寒证的特征是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
(3)太阳温病的特征是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
(6)二)太阳病本证1、桂枝汤证桂枝汤适用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的患者。
阳浮导致自发热,阴弱导致自出汗,患者恶寒、恶风、发热、鼻鸣干呕。
桂枝汤的治疗原则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组成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服用时,须在服药后喝热稀粥,直到全身微微有汗为止。
如果病情较重,可以每天服用一次,一周后观察病情。
(12)适应证:1)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患者。
2)初服桂枝汤时,烦躁不安的患者,可以先刺风池、风府,再服用桂枝汤。
3)伤寒发汗后,半日内病情再次加重,脉浮数的患者。
4)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的患者。
5)病人常自汗出,这是荣气和的表现。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XXX。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再次出汗则XXX,病情得以缓解。
6)患者脏器无其他疾病,时常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这是卫气不和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先让患者发汗,病情会得到缓解。
2、麻黄汤证麻黄汤适用于太阳病,头痛、发热,身体和骨骼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的患者。
麻黄汤的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组成为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服用时,先煮麻黄,再温服八合,等待微微出汗后再停止服用。
(35)3、大青龙汤证大青龙汤适用于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出汗而烦躁的患者。
如果患者脉微弱,汗出恶风,则不适合服用大青龙汤。
服用后会出现厥逆、筋惕肉?等逆症。
治疗原则是辛温解表,内清郁热。
组成为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服用时,先煮麻黄,等待微微出汗后停止服用。
(38)4、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适用于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的患者。
伤寒论中祛湿的方子
在《伤寒论》中,针对不同部位的湿气,提出了相应的去湿方剂。
以下是部分去湿的方子:
1.湿在皮肤:麻黄加术汤,用于治疗皮肤病症。
2.湿兼表证:桂枝附子汤,对应症状为舌苔白厚身沉。
3.湿在肌肉:麻杏薏甘汤,用于治疗皮肤干燥及关节病。
4.湿在关节:甘草附子汤,用于治疗关节病痛。
5.湿在血脉:防己黄芪汤,用于治疗肥胖症。
6.湿在中焦:白术附子汤(大便坚)和桂枝附子加术去桂汤(大便溏)。
7.湿在肺:小青龙汤,对应症状为肺寒。
8.湿在脾:白术茯苓厚朴汤,对应症状为中满。
9.湿在胃:理中丸,对应症状为泄泻。
10.湿在肾:五芩散,对应症状为淋漓。
此外,《伤寒杂病论》中也提到了一些去湿的方子,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等。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伤寒论经方分类方法
伤寒论经方分类方法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讲述了伤寒(一种传染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根据经方(方剂)的不同,可以将伤寒论的经方分类如下:
1. 温里剂:温里剂是通过药物的温热性质来调节人体内虚寒的状态。
主要包括桂枝汤、附子汤等。
2. 清里剂:清里剂是通过药物的清凉性质来清理人体内的热毒。
主要包括白虎汤、石膏汤等。
3. 甘露剂:甘露剂主要通过药物的甘温性质来补养人体。
主要包括甘草汤、大枣汤等。
4. 寒热同治剂:寒热同治剂是针对伤寒病程中既有寒热症状的患者,并结合具体症候来选择合适的方剂。
主要包括麻黄汤、柴胡汤等。
5. 清热泻火剂:清热泻火剂主要用于治疗伤寒过程中的高热和烦渴等症状。
主要包括龙胆瀉肝汤、银翘散等。
以上是伤寒论经方分类的主要方法,根据具体病情和症状的不同,医生会选择合适的经方进行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经方前,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伤寒论经方讲解
伤寒论经方讲解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许多经方治疗伤寒病的方法。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经方的讲解:
1.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
适用于初期感冒、头痛、身痛、恶风寒等症状。
2. 甘草汤:由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适用于轻微感冒,咳嗽、寒热交替等症状。
3. 五苓散:由茯苓、白术、泽泻、桂枝、半夏组成。
适用于水肿、胸闷、腹胀等症状。
4.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人参组成。
适用于发热、口渴、恶心、呕吐等症状。
5. 防己地黄汤:由防己、生地、山药、泽泻组成。
适用于发热、口渴、多汗、尿少等症状。
以上是《伤寒论》中的一些经方讲解。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治疗需要根据病情进行合理搭配,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1 -。
伤寒论113方病机治法总结(一)
伤寒论113方病机治法总结(一)伤寒论113方病机治法总结前言《伤寒论》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113方是治疗伤寒病的重要方剂集合,本文将对这些方剂的病机治法进行总结。
我们将重点讨论病机的理解以及治法的运用。
正文方剂一:麻黄连薏苡甘草汤•病机:伤寒初起,阳明经属火热,伤津留癥,经火郁结,水湿凝滞。
•治法:发汗解表,宣通阳明,清利水湿。
•成分:麻黄、连翘、薏苡仁、甘草。
方剂二:桂枝二越婢加半夏生姜汤•病机:表里虚实,阴阳失调,胃气上逆,咳喘短气。
•治法:发汗解表,温通阳明,降逆止咳。
•成分:桂枝、细辛、甘草、生姜、半夏、大枣。
方剂三:小柴胡汤•病机:太阳病表,阴阳不通,四肢拘急。
•治法:疏解表里,温通阳明,解郁和胃。
•成分:柴胡、半夏、生姜、大枣、人参、甘草、黄芩、木香。
方剂四:大青龙汤•病机:太阳病形成实证,阴阳两虚。
•治法:疏解表里,温通阳明,清利水湿,解郁和胃。
•成分:黄芩、黄连、半夏、生姜、大枣、人参、甘草、术、桂枝、细辛。
方剂五:小青龙汤•病机:表里虚实,清利水湿,热入营衛。
•治法:疏解表里,温通阳明,清利水湿,解郁和胃。
•成分:黄芩、黄连、半夏、人参、桂枝、生姜、大枣、甘草。
方剂六:青龙汤•病机:表里虚实,清热泻下,水湿停聚。
•治法:疏解表里,温通阳明,清利水湿,解郁和胃。
•成分:黄芩、黄连、半夏、大黄、竹茹、桂枝、生姜、大枣、甘草。
结尾本文对《伤寒论》中的113方病机治法进行了总结,列举了其中6个重要方剂的病机和治法。
这些方剂在治疗伤寒病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方剂,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升中医学的疗效和研究水平。
方剂七:大柴胡汤•病机:阳明之气壅滞,津液不布,阳明病不解。
•治法:疏解表里,温通阳明,和营阴。
•成分:柴胡、人参、大黄、黄芩、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方剂八:赤石脂汤•病机:伤寒气闭于里,小便不利,实热在膀胱。
伤寒论中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
伤寒论中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中医经典的治疗方案。
在伤寒论中,对于风热感冒的治疗方剂有着详细的描述和论述。
本文将介绍伤寒论中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及其配伍应用。
一、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是伤寒论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经典方剂。
该方剂由葛根、黄芩和连翘组成,三者合用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作用。
具体配方为:葛根6克,黄芩6克,连翘6克。
二、桑菊饮桑菊饮是伤寒论中常用的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之一。
该方剂由桑叶、菊花和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功效。
具体配方为:桑叶10克,菊花10克,甘草3克。
三、银翘散银翘散是伤寒论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经典方剂之一。
该方剂由金银花、连翘和荆芥组成,三者合用可清热解毒、解表散邪。
具体配方为: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荆芥6克。
四、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中常用的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之一。
该方剂由麻黄、杏仁、石膏和甘草组成,具有宣肺、祛痰、解表的作用。
具体配方为:麻黄3克,杏仁10克,石膏15克,甘草3克。
五、银石散银石散是伤寒论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方剂之一。
该方剂由银花、石膏和桑叶组成,有清热解毒、宣肺散寒的作用。
具体配方为:银花10克,石膏30克,桑叶10克。
六、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之一。
该方剂由半夏、黄连和生姜组成,可清热燥湿、降逆宽中。
具体配方为:半夏10克,黄连10克,生姜10克。
总结:伤寒论中的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包括葛根芩连汤、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石甘汤、银石散和半夏泻心汤等。
这些方剂都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作用,可有效缓解风热感冒的症状。
但是,在应用这些方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配和施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方剂治疗风热感冒时,尤其需要重视剂量和用药时间的控制,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患者在服用方剂期间应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适当休息,增加摄入水分。
《伤寒论》中口渴治疗的方法总汇
《伤寒论》中口渴治疗的方法总汇1、阳明经证之口渴阳明经证表里俱热,脉洪大,大汗出,热盛伤津,故口渴,用白虎汤辛寒清热,解其表里之热,热清渴自除。
或阳明病表里俱热未解,进而里热炽盛,伤津耗气,虽大量饮水,仍不解其烦渴,用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清热,益气生津,以解其大烦渴(124,137,81,120)。
2、蓄水证之口渴表邪未解,太阳之邪随经入腑。
邪水结成蓄水证,膀胱气化不利,津液无以输布,故小便不利,渴欲饮水,用五苓散通阳化气行水兼解表,使蓄水散,津上承而口渴止(80,81)。
3、少阳木火内炽之口渴往来寒热,胸胁胀满,不欲食而呕,属少阳病;木火内炽,津伤气燥故口渴,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方“去半夏,加人参合煎成四两半,栝篓根四两”,以和解少阳,生津止渴(87)。
如系少阳病兼水饮内停,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则三焦壅滞而失决渎之职,水饮停留,气不化津,故小便不利,口渴饮水,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和解少阳,温化水饮(111)。
4、猪苓汤证之口渴阳明病或少阴病。
阴虚水热互结,水津不布,津不上承故渴欲饮水,用猪苓汤以养阴润燥,清热利水,止口渴(138,167)。
5、湿热发黄之口渴阳明病,湿热内蕴,影响肝胆疏泄,胆汁外溢而发黄疸。
水无下行之路则小便不利;热邪不得外散,郁蒸于上则但头汗出,身无汗,热盛伤津则渴引水浆,用茵陈蒿汤清利湿热,疏利三焦。
湿热去,三焦通利,热清黄疸除,口渴止(142)。
6、湿热痢之口渴湿热之邪郁遏不解,影响肝疏泄功能,邪甚则气滞壅实,其秽恶之物欲急出而不得,故下利,里急后重。
里有热邪,其口必渴,用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利止,湿热去,口渴除(180)。
7、大结胸之口渴大结胸重证,津伤邪热内结,致不大便、舌上燥而渴,胸腹之中,上、下邪气俱甚,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痛而拒按。
与大陷胸汤泻热逐水而破结,使大结胸除,水布热清,津复则口渴止,但服大陷胸汤“得快利,止后服”,恐过剂伤正(106)。
8、阳明血症之口渴阳明血热致衄,热邪不在气分而在血分。
《伤寒论》中怎么用小柴胡汤治疗发热的?
《伤寒论》中怎么用小柴胡汤治疗发热的?《伤寒论》中怎么用小柴胡汤治疗发热的?在《伤寒论》中,用小柴胡汤的条文一共有18条,其中有8条提到了发热:往来寒热(第96条)、呕而发热(第379条)、身热恶风(第99条)、头痛发热(第265条)、差后发热(第394条)、发潮热(第229条)、热入血室(第144条)、黄疸发潮热(231)。
由此可见,小柴胡汤是退烧的方。
是否所有的发烧都能用小柴胡汤呢?显然也不是!如果发烧与恶寒并见,那是太阳病的发烧,就需要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如果发烧不恶寒,反恶热,那是阳明病的发烧,就需要用白虎汤或承气汤;小柴胡汤治疗的是少阳病的发烧。
少阳病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往来寒热,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往来寒热是邪在半表半里的表现,其实半表半里是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提出来的一个错误概念。
张仲景在第96条提出了少阳病的主证往来寒热,接着在第97条对此进行解释:“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
血弱气尽,腠理开,显然是人体正气虚弱在先;正邪分争,就是正邪双方相持不下,互有胜负。
一个不太强盛的正气遇到了一个同样不太强盛的邪气,正气欲祛邪外出却不能一鼓作气,邪气欲侵入人体也不能长驱直入,就形成了特有的临床表现往来寒热。
除了往来寒热,在《伤寒论》中还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少阳病是正气不足的。
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弦属少阳,细就是正气不足。
热入血室的治疗可用小柴胡汤,热入血室的特殊性就是在妇人经水适来适断的时候,妇人经期的体质状态显然与血弱气尽类似。
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用了人参、甘草、大枣。
往来寒热代表的病机是正气已显不足,由此可以引申,凡是正气不足的发烧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如老年、小儿、孕妇、产妇、妇女经期、大病、久病等特殊的人群。
少阳的腑是胆,邪入少阳影响胆的功能,胆病会及胃,因为胆为木,胃为土,木克土。
《灵枢.四时气》说:“邪在胆,逆在胃”,如果呕吐与发烧并见,说明这个发烧是少阳的发烧,也是小柴胡汤的主治范围。
《伤寒论》经方研读
1 、经方之一: 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
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
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
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
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
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
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
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 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伤寒杂病论的方术
伤寒杂病论的方术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主要讲述了伤寒及其相关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在本书中,张仲景提出了一些方术来治疗伤寒及其杂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泻法:采用泻下的方法来治疗伤寒及其杂病,如大黄、芒硝等泻药。
2. 温里法:采用温里的方法来治疗内寒或阳虚型的伤寒及其杂病,如艾叶、附子等温药。
3. 凉泻法:采用清热泻下的方法来治疗热盛型的伤寒及其杂病,如黄连、黄芩等凉药。
4. 温燥法:采用温燥的方法来治疗湿邪郁闭或气滞型的伤寒及其杂病,如槟榔、白芍等温燥药。
5. 补益法:采用补益的方法来治疗虚损型的伤寒及其杂病,如人参、当归等补益药。
6. 祛风法:采用祛风的方法来治疗风邪所致的病症,如桂枝、白前等祛风药。
《伤寒杂病论》中的方术主要以草药为主,通过不同的组方和药物搭配,以达到治疗伤寒及其相关杂病的目的。
这些方术在古代被广泛应用,并对后世的中医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伤寒论113方病机治法总结
伤寒论113方病机治法总结
伤寒论第113方是《伤寒论》中的一方,用于治疗伤寒病的病机
和治疗方法有以下总结:
病机:
伤寒病初起时,由于风寒外袭,外邪入侵,导致阳气郁闭,营卫不利。
阳气郁闭导致肌表不通,寒邪内滞,而致发热、寒战等症状。
营卫不
利则导致津液失调,腠理闭塞,热邪内郁,而引起口渴、便秘等症状。
治疗方法:
此方以辛散开郁、温中导阳为主要治法,具体用药为黄芩、苍术、半夏、生姜、大黄等。
这些药物具有辛散开郁、温中散寒的功效。
黄芩:辛凉泻下,能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苍术:能温中散寒,行气燥湿,除湿止泻。
半夏:散寒开胃,升阳泻下,宣肺化痰。
生姜:辛散寒邪,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大黄:泻下通便,行滞散结。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可选择适当的剂量和服用方法。
例如,对于
体质较虚弱的患者,可以适量减少大黄的用量,以避免过度泻下。
此方在治疗伤寒病的过程中,通过散寒开胃、温中导阳的作用,
使阳气得以通畅,寒邪得以排出,从而缓解了发热、寒战、口渴、便
秘等症状,恢复了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
同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控制病程的发展。
总之,伤寒论第113方病机治法以辛散开郁、温中导阳为主要特点,通过使用黄芩、苍术、半夏、生姜、大黄等药物,以达到清热解毒、开郁祛寒、调理阳气的目的。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翕翕发热,可能是表邪入侵导致的。
邪气在肌表,营卫不和,导致头痛发热。
有时可能会出现发热汗出的情况,这是寒邪束表的表现。
如果表邪未解,可能会导致邪气怫郁,甚至进一步影响内部的水饮,导致内停水饮的表现。
风寒束表也会导致心下有水的情况。
如果阳虚感寒,表邪未解,水湿不化,邪热结胸,热入血室,热郁表里,就可能会出现热郁胸中的症状。
如果瘀热在里,身体就会发黄,伤寒身黄发热就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出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等症状,可以使用调和营卫桂枝汤等中药进行治疗。
有些症状可能是因为身体内部出现了实证,比如大肠燥结导致的发热;有些则可能是因为身体内部出现了虚证,比如阳虚水泛、虚阳浮越等。
如果表热未解,可以使用清热解郁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胃肠结热的情况,可以使用栀子豉汤等中药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发热谵语、日晡所发热等症状,可以使用消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
总之,不同的症状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使用中药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可能是感冒或其他疾病的症状。
若伴随着微恶寒、热结在里、啬啬恶寒等症状,则表明表未解。
若症状类似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可能是热邪入侵。
此时,可以采用清下荡热、泻结清热、攻下泻热等方剂治疗。
若病情较重,可考虑使用真武汤等强效方剂。
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调和营卫,避免卫阳不足导致病情加重。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邪热入里,导致里有水饮、邪热结滞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小柴胡汤、大陷胸汤等方剂解表化饮、清下邪热。
若病情较重,也可以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等强效方剂。
若病情出现恶风寒、腠理疏松等症状,需注意防止XXX 外袭。
同时,也要注意调和营卫,避免阳虚阴脱等情况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清热益气生津、敛汗温阳、回阳救逆等方剂治疗。
疏风解肌、温阳固表、温经去湿、发汗解表都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恶寒、虚证、表证、热证等病症时,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参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汤、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葛根汤、麻黄汤等方剂。
《伤寒论》治烦躁与中医八法–经方派
《伤寒论》治烦躁与中医八法–经方派《伤寒论》治烦躁与中医八法17 阅读在《伤寒论》中的烦躁症状,其辨证论治可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式,代表不同的病因、病机而提示不同的治法。
这些治法基本可涵盖后世总结提炼的八法,从中可见《伤寒论》蕴含的当今中医八法之雏形。
笔者将《伤寒论》中有关治疗烦躁的方法,进行系统辨析和归纳,并分别叙述如下。
01发汗散郁法风寒外束,闭郁于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故不汗出而烦躁。
如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因风寒束表,里有郁热,证属表寒里热,表里俱实,故用大青龙汤,以外解表寒兼清里热,犹如龙升雨降,郁热烦除。
太阳病,外邪郁闭,阳气被遏,服麻黄汤后药力扶助正气驱邪外出,正邪交争较剧故生烦。
如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太阳伤寒证虽多日不解,但病证尚未发生传变,仍属风寒表实证,故用麻黄汤,以发汗解表,使外邪可泄,郁热得除,则心烦自解。
太阳伤寒证发汗后,余邪在表未尽,故出现烦闷不适。
如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由于前已发汗,再次发汗不宜峻剂,故用桂枝汤,以解肌祛风,使汗出邪解,烦闷得除。
02催吐祛邪法痰涎壅塞,食积停滞,胸阳被遏,不能外达四肢,故心下满而烦。
如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因邪实结于胸中,病位偏高,病势向上,故用瓜蒂散,以因势利导,涌吐胸中之邪,邪除则阳气得通,厥冷可回,烦满自除。
03攻下泻热法太阳病误用下法,邪气内陷,结于胸膈,心居胸中,被邪所扰,故发生烦躁。
如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
《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马文辉《伤寒论》把人体分为三个系统,六类疾病症候群,九大治疗方法。
一、三部的划分1、表部系统:凡是和空气直接接触的部位都属于表。
《内经》曰:“肺与皮毛相表里。
”故肌表和肺系均属表部的范畴,完成呼吸功能,以通天。
2、里部系统:凡与饮食物接触并行消化、吸收、排泄的部位都属里,即《伤寒论》所称之“胃家”,以通地。
3、半表半里系统:介于表里之间的部位,即半表半里,实则是与血液接触的部位,包括整个循环系统,心为之主,以通人。
二、六证的确立疾病的属性不外阴阳两类:依对立统一法则,把正胜于邪的实热、亢奋、进行性症候群的统称为阳性病,把邪盛正衰的虚寒,抑制、退行性的症候群统称为阴性病。
《伤寒论》将其命名为:表部的太阳证、厥阴证,里部的阳明证,太阴证,半表半里部的少阳证,少阴证。
1、六病提纲及其证治(1)太阳证根据《伤寒论》第1条的太阳病提纲,并参考第7条:“病有发病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太阳证应有发热,且以“恶寒发热”为特征。
因表部以自汗为虚,无汗为实,且结合第31条看,补入“无汗”。
又因“肺与皮毛相表里”,“温邪上爱,首先犯肺”,所以肺系咳喘之症当列入主症为妥,但因咳喘未必人人皆见,故冠以一“或”字。
这样太阳证的提纲修改为:“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喘。
”太阳证之治,当辛凉解表。
过去以麻黄汤、桂枝汤为其主方,但是以热治热,犹抱薪救火。
麻黄、桂枝汤证只是太阳病的一种证型,而非太阳证。
通过多年实践,以葛根合麻杏石甘汤作为太阳证的主方,命名为“葛根麻黄汤”,方中葛根辛凉以散太阳之热,麻黄辛温以驱太阳之实,余药清热宣肺止咳平喘以解表部之实热。
(2)厥阴证素以第326条为提纲,从原文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均属里部症候。
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中的十大常用方剂
伤寒论中的⼗⼤常⽤⽅剂1桂枝汤(调和营卫)组成:桂枝(去⽪)三两,芍药三两,⽣姜三两,⼤枣(擘)⼗⼆枚,⽢草⼆两⽅解:风寒伤⼈肌表,原应恶寒发热⽽⽆汗,今汗⾃出⽽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鸣、⼲呕,是腠理不固,卫⽓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
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三条所说:“以卫⽓不共营⽓谐和故尔。
”风寒在表,当⽤⾟温发散以解表,但本⽅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芍药为⾂,益阴敛营。
桂、芍相合,⼀治卫强,⼀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
⽣姜⾟温,既助桂枝解肌,⼜能暖胃⽌呕。
⼤枣⽢平,既能益⽓补中,⼜能滋脾⽣津。
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发之⽓⽽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
炙⽢草之⽤有⼆:⼀为佐药,益⽓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为使药,调和诸药。
所以本⽅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也。
”2⼩柴胡汤(和解少阳及半表半⾥枢机)组成:柴胡半⽄,黄芩三两,⼈参三两,炙⽢草三两,半夏(洗)半升,⽣姜(切)三两,⼤枣(擘)⼗⼆枚⽅解:(1)胆为清净之府,⽆出⽆⼊,其经在半表半⾥,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
邪⼊本经,乃由表⽽将⾄⾥,当彻热发表,迎⽽夺之,勿令传太阴。
(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
黄芩苦寒。
以养阴退热为⾂。
半夏⾟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呕。
⼈参、⽢草,以补正⽓⽽和中,使邪不得复传⼊⾥为佐。
邪在半⾥半表,则营卫争。
故⽤姜、枣之⾟⽢,以和营卫为使也。
3半夏泻⼼汤(及其他五个泻⼼汤,调节脾胃升降失常)组成:半夏三两,黄芩三两,⼲姜三两,⼈参三两,炙⽢草三两,黄连⼀两,⼤枣(擘)⼗⼆枚⽅解:本⽅证病⼈中⽓受伤,脾胃、⼤⼩肠功能失调,因为寒热互结其中,清浊升降失常。
其症状为⼼下痞满、⼲呕、肠鸣下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记载了113方,这些方子用了91味药物(由于统计标准不同,各家稍有差异),比《内经》大大地发展了。
这113个方子概括为八种治法:汗、吐、下、和解、温、清、补、消。
一是汗法,“病在表者,汗而发之”,在有太阳表证的时候,用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大小青龙等方子解决太阳表证。
二是吐法,“病在上者,因而越之”,痰实阻滞胸中膈上,有瓜蒂散解决胸膈实证。
三是下法,阳明里实或太阳蓄血,用三承气汤等方子解决胃肠与太阳实证。
四是和解法,用柴胡剂治疗少阳半表半里证。
五是温法,太阴里虚寒和少阴寒化,用四逆汤类解决三阴虚寒证。
六是清法,用黄芩、黄连等治疗内里有热的热证。
七是补法,气血两虚,用人参、甘草等治疗正气亏虚。
八是消法,用虻虫、水蛭等消磨瘀血。
《伤寒论》中所包括的不仅是八法,还有镇逆之法、收涩之法等等。
在用每一个方法时,尤其是汗法、吐法、下法,都要从药和人体多个方面看问题。
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荣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是《伤寒论》的第一张方子,是群方之首,也有禁忌证:“酒客病,不可服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并且“常须识此,勿令
误也”。
刘渡舟教授总结为,既要了解药的功能作用,又强调不能无视人体的差异。
药为标,人体正气为本。
药必须作用于人体,两者相合才能起到祛邪作用。
不能说桂枝汤就祛了风了,麻黄汤就祛了寒了,那是见药而不见人。
发汗发的太多了,就伤了机体的抗邪能力,不能完全把邪气祛掉,疾病就好不了。
其他方法也是这样。
《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是环环相扣的,八法来源于辨证。
先有证,如太阳证、中风证,然后有相应的法。
杂学博记,学以归真
博学广记,溯本清源,返璞归真,专注健康、科技、职场、手工等领域。
本文由杂家归真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