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合集下载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第一章: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1.1 教学目标1. 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及其历史背景。

2. 掌握格物致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领悟格物致知在个人成长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 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儒家经典中的解释与现代理解。

2. 格物致知的历史背景:从古代儒家思想到现代教育理念。

3. 格物致知的基本原则:实证主义、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思考。

4. 格物致知的方法:观察、实验、调研和反思。

1.3 教学活动1. 讲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及其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古代儒家学者的格物致知实践。

3. 分组讨论:格物致知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4. 小组展示:学生对格物致知方法的实践体验。

第二章:探究式学习与格物致知2.1 教学目标1. 理解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及其与格物致知的关系。

2. 掌握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运用探究式学习进行格物致知的实践。

2.2 教学内容1. 探究式学习的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2. 探究式学习与格物致知的关系:相互促进和实践相结合。

3.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问、假设、实证和反思。

4. 格物致知的实践: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2.3 教学活动1. 介绍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及其与格物致知的关系。

2. 小组活动: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进行格物致知的实践。

3. 分享与讨论:学生展示探究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三章:批判性思维与格物致知3.1 教学目标1. 理解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及其在格物致知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巧和应用。

3. 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格物致知的实践。

3.2 教学内容1.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理性、分析和评价的思考方式。

2. 批判性思维在格物致知中的重要性:辨别真伪、提高认知水平。

3.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巧:提问、逻辑分析、证据评估和论证构建。

4. 格物致知的实践: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3.3 教学活动1. 介绍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及其在格物致知中的重要性。

202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202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202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培养其探究事物本质的精神。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勇于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格物致知”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格物致知”的来源及意义。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格物致知”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格物致知’?”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四环节: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五环节:实践活动1.教师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

第六环节:成果展示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实践经验。

2.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格物致知”。

四、课后作业2.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格物致知”实践活动。

五、教学反思2.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格物致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生活中实践“格物致知”的精神。

2.教师评价: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七、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3.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含义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事物深入探究、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态度。

3. 引导学生将“格物致知”的精神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认识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格物致知”的起源、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体会“格物致知”的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将“格物致知”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和反思。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如关于“格物致知”的文献、案例等。

2. 准备教学课件,展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3.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格物致知”的起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格物致知”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将“格物致知”的精神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自身素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分享个人见解的勇气和沟通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他们对“格物致知”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哲学家、学者或行业专家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

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

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较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这个故事较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教学目标: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分析归纳法、讨论交流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导入的器材(生鸡蛋、烧杯、清水、盐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激发情趣二、简介作者,检查预习三、揭示课题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快速阅读课文,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五、研读课文,探寻方法1、明确论点,分析结构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分析问题,探寻方法提问:作者围绕问题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举了哪些事例?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质疑问难,合作交流同桌交流讨论: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这种格物致知精神?六、拓展延伸,体验反思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后,提问:你还能举一些“通过实验来获取新知识”的例子吗?七、课堂小结,练习检测八、布置作业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议论文)丁肇中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论证结构: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分析问题:(从三个方面分析)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2【教材分析】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4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4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4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设计示例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目的:(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略)(5)课后作业(略)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篇二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肇zhào 嘹liào望彷徨páng huáng2、解释下列词语。

(1)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2)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事例1:美国《科学世界》杂志从众多的发明中,选出了改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发明。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明确学习目标:3、了解作者:4、检查预习: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同学们找到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思考、交流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1)“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思考、交流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现代学术:实验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思考、交流事例:王阳明格竹苦想头疼之例(探讨自己而非探察外物)探讨:《惠崇春江晚景》(3)科学的格物致知应该是怎样做的?思考、交流实验过程和要求:①积极的而非消极的②有计划有目标通过这种科学的格物方式才能得到竹子的有关知识,从而强调了格物致知(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特别强调了“格物”和“致知”这两个重点,并尝试用生动的例子来解释。然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部分内容仍然较为抽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进一步寻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和思考。这让我感到欣慰,说明学生们具备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格物致知”的内涵,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课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会用实例论证观点。
(3)将“格物致知”精神与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实践这一精神。
突破方法: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在某一学科或生活中的“格物致知”实践经历,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某个问题追根溯源的情况?”比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它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的奥秘。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我还需要适时给予提示和启发,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本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一种通过观察周围物体及其变化,以此来识别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张观察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通过格物,观察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才能更好地了解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属性,从而获取知识和智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育单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此次单元设计,旨在通过举例和思辨,引领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使学生在掌握手段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他们对物质世界本质与规律认识的能力。

接下来,我将分别从课前预习、授课过程、学生作业和教学总结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优秀教案。

一、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论语》、《大学》《中庸》等古代经典名著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精神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关键词汇。

让学生了解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和重要著述,和格物致知精神的发展历史和作者对其的解读。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把格物致知的思想应用到实际中去,能否在现代人的工作与学习中发现其中的价值。

二、授课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精确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探讨。

首先,以将活生生的事例来帮助学生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如产生静电时的物理原理、反应树木生长规律的环境条件以及掉头发的原理等。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并围绕学生们的描述发起相应的关于格物致知的提问,以此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还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的方式,进一步地通过观察与科学推理的方式来挖掘发现背后的规律,最终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三、学生作业在学生作业中,教师主要让学生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阅读一张杂志或新闻文章,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知识点,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来探索它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辩论、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和作者观点的提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科学精神、求知欲望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影响?2. 自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讲解:(1)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

4. 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认识。

(2)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下一节课的辩论活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优势特长。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阅读其他关于科学精神、求知欲望的文章,如《师说》、《中庸》等,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拓展视野。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能力训练点理解__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__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四)美育渗透点__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

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__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1.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__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

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出示思考题,讨论理解__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5)__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__论点有什么关系?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学习主题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阐述,此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内容,结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此单元的学习,明确演讲稿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理解演讲者的立场、观点、情感,感受不同的演讲风格与演讲方法,尝试对文本进行评价。

在此基础上,学习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围绕演讲主题进行讨论等。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以“演讲”为主题开展活动探究,所选的演讲词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经历的演讲者的演讲特点,让学生见识了多元的演讲,开拓视野,增进学生对演讲的理解。

但课文并不局限于对演讲特点的呈现,而是着眼于人、立足于人,在彰显革命精神、求实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此单元教学,可以结合“语文学习任务群”观念来组织教学,通过多个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深度感受不同演讲者的不同演讲风格、思想观点及人格魅力,学习演讲词的写作方法。

三、单元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初中学习,已经积累了一部分文学知识,掌握了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强,但是对思辨性文学作品涉猎较少,需要教师多加指导。

此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演讲词,内容丰富,语言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此单元也应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联系必要的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四、单元学习目标1.加强课文诵读能力,培养语感。

感知文意,理解每篇演讲词表达的观点。

2.梳理并理解课文的演讲思路,学习演讲者层层深入的演讲技巧。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积累演讲语言要素,学习撰写演讲词。

4.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演讲,组织演讲比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演讲技能。

设计说明此单元为演讲单元,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抒情性较强的演讲,对演讲有了一定的认识。

除抒情性演讲之外,还有思辨性演讲,此课即是典型的一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优质8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优质8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优质8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3、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努力做一个具有实践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

教学难点: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课文并释题。

二、作者简介。

重点谈其成就和身份,引发阅读兴趣。

三、思路探究。

1、学生默读,进入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理清文章思路,同时进行学法指导。

3、教师归纳文章的思路,点拨明确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四、重点探究——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1、从课文结尾处的结论入手,引导学生探究。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和结尾两方面意义相联系的语句或段落。

3、交流探究结果,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指导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五、发表创见。

讨论:作为一个中国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2)一、学习目标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难点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了解作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实践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

比如,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灯会发光?当我们想要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就需要一种精神,那就是“格物致知”精神。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他是如何阐述这一精神的。

(二)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 年出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围绕论点,作者阐述了哪些内容?明确:作者首先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接着分析了中国传统教育中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弊端,然后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呼吁中国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四)精读课文1、什么是“格物致知”?明确:“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

2、中国传统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

认为只要把书上的道理背熟了,就可以应付一切。

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3、作者是如何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的?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

他在物理实验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发现了新的粒子。

这一过程充分说明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概念,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格物致知”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格物致知”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2.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格物致知”的概念、历史背景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探究“格物致知”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格物致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格物致知”的概念、历史背景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格物致知”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格物致知”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格物致知”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检查是否全面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3. 反思教学内容:考虑是否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拓展1.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等。

第4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第4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积极参与,相互交流,碰撞出了许多思维的火花。但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组织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多安排一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的比重,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成长。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观察事物,深入研究,从而获得真知灼见的认识方法。它是古代儒家学说中的一种求知方式,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结合,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格物致知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往往容易陷入表面现象,难以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对于文言文的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解读和指导。
-情感态度的培养: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格物致知在个人成长和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态度,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3.分析文章的结构,领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阐述格物致知精神的写作手法;
4.体会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5.学会运用格物致知的方法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提高自身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4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本单元,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目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

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学会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学习制作卡片。

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大科学家的小讲演,却反思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谈轻科学实验。

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将学理分析和现身说法结合,学识宏博,思辨深刻,体验剀切,话出肺腑,切中时弊。

学习本文,宜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研读说理文的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

从五四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啊?让我们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二、整体探究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凝练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明确:中国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或标题。

2、用勾画评点的方法,跳读文章,说说作者怎样分析格物致知这个概念的?明确: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然后由《大学》里格物致知传统儒学的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举反例再到探真义,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层层递进,直达真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和内涵。

2. 学生能够分析并体会作者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视和倡导。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的意义。

2. 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认识到格物致知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树立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格物致知的含义和内涵。

2. 作者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视和倡导。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治学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

2. 参考资料:关于格物致知的相关文章和案例。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具备这种精神。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内涵。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并强调其在个人成长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格物致知”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展示,展现出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表现出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尊重和认同,以及追求真理的态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研究和实践中的格物致知经验。

3. 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研讨会或竞赛,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
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
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
学习侧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根据新教材阅读
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

依据新大
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
侧重点3、4。

)
[自读程序]
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

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
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
h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

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
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

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

3.指导.写作小h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

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
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
6.课堂小结,重申学习重点。

(解说:在“自读程序”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自学;动笔墨读书,用圈
点批注法完成对内容的自学;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
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创设平等民主的自学氛围,让学生
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质疑问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
探究学习,学会在主动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让
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3.在学生自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教
师是学生经验建构的促进者;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是学
生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在协作讨论学习中,是学生
学习的合作者。

)
[自读点拨]
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
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
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
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
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
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
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
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
下之理云。

”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3.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h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
类议h论文的特色。

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
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
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

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
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
了其真正意义”。

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
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
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
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4.风格朴实,方法多样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
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
的一个特点。

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
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


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

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表格如下: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
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
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
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
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
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形成鲜明对比。

(解说:在进行议h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h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

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
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h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

)
[自读思考]
1.在文中画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以及意义。

2.用表格方式,梳理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3.针对质疑,分组作探究学习,写出探究小报告或制作电子作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