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社会成本问题范文

合集下载

一企业社会成本问题范文

一企业社会成本问题范文

一、企业的社会成本定义和分类科斯所著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社会成本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交易成本”的存在。

科尔内则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把社会成本定义为“一切涉及社会个别成员和集团的负担、损失、痛苦、牺牲或辛苦的现象"。

这些现象一部分可以用货币来度量,但也有一部分涉及心理的感受,是无法用货币来度量的。

国内的学者主要是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企业社会成本做出研究。

万寿义认为,企业社会成本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或者实现非经济性的社会职能,在其付出的生产成本之外所付出的成本。

现代企业,尤其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企业的社会成本包括的内容较多,根据以上对于企业社会成本各相关理论的概述,结合我国企业社会成本相关问题的简单总结,企业社会成本的主要构成如下:1。

公益成本,企业承担本应由社会负担项目时所发生的耗费与支出.我国国有企业福利供给被区别为潜在福利和显性福利。

潜在福利指国有企业用于兴办集体福利的福利费用,如图书馆、俱乐部、操场、游泳池、疗养院、企业所属的各种学校等。

显性福利指国有企业主要以货币或实物的方式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用于满足个人福利需求的福利费用,如过节费、计划生育补贴、冬季取暖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上下班班车支出、职工探亲旅费、住房等.在我国,本来应该由社会支付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往往也由企业负担。

企业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的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占企业非工资支出的很大比重。

2。

因减少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的损害而发生的成本。

主要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支出,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要求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可避免要产生外部效应,即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成本与收益较之外带给其他企业或社会成员的成本与收益。

企业生产产生的环境污染是典型的外部效应.企业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并支付相应费用,形成外部成本内部化。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全文如下:【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应树立成本管理战略的思想。

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此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要将成本控制范围扩大到整个企业;要扩大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要完善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要做好产品销售阶段费用的控制,努力实现从成本节约到成本避免。

【关键词】成本管理;策略;手段,现代企业现代企业注重成本管理,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作为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系统,现代成本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怎样正确引进和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文章从分析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弊端及成因入手,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1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1.1 不能与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目前,影响成本管理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有两方面:(1)我国产品买方市场的建立;(2)指以电子技术为特征的变革;两者使得作为社会生产活动主要参与者的企业受到了重大影响。

目前,市场格局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成本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生产性费用的比重下降,流通性成本比重不断提升。

然而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多地注重生产领域,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对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这也就无法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

1.2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应更多地依靠技术的投入,即靠现代成本管理中的相对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

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一、引言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们在追求盈利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高效管理成本以确保长期发展。

然而,很多企业仍存在着成本管理上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成本管理问题,并提供相关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目标设定不清晰很多企业在制定成本目标时存在模糊性和不明确性。

没有明确定义清晰可行的目标会导致团队缺乏方向感和动力,进而影响整体绩效。

2. 成本测算不准确许多企业未能准确计算各项成本,这使得无法获得真实的成本结构并影响了做出明智决策所需的数据基础。

常见原因包括忽视隐藏成本、缺乏有效数据收集机制等。

3. 成本控制不严格一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未能强化对成本控制的监管。

缺乏明确规定和有效执行机制可能导致资源浪费、非必要支出增加等情况发生。

4. 绩效评估方式单一只依靠利润率和销售额等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估,忽视了其他重要的非财务方面指标。

这会使企业忽略一些关键因素,如品质、创新能力以及员工满意度等。

5. 缺乏全员参与意识成本管理往往被看作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忽略了组织内其他部门和员工对成本控制的重要影响。

缺乏全员参与意识会导致成本节约措施难以落地,造成潜在浪费。

三、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1. 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并将其有效传达给整个团队。

这样可以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预期结果,提升整体工作动力。

2. 加强成本测算和监管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机制,并确保对各项成本进行准确计算。

同时,制定明确的流程和责任分工来规范成本控制,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应对。

3. 强化绩效评估多元化将绩效评估中引入更多非财务指标以全面衡量团队和个人绩效。

这包括品质、客户满意度、创新能力等,从而鼓励员工在各个方面持续提升,并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

4. 推动全员参与意识建立全员共同参与成本管理的氛围。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使每个人都了解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节约资源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社会成本是指社会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承担的全部成本,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私人成本以及外部性成本。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往往只考虑私人成本,而忽视了外部性成本,这就导致了社会成本问题的产生。

社会成本问题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社会成本问题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价格来决定的,而市场价格往往只反映了私人成本,忽视了外部性成本。

这就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失灵,使得一些社会成本较高的产业和产品得到了过度的发展,而一些社会成本较低的产业和产品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这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社会成本问题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企业和个人只考虑了私人成本,而忽视了外部性成本。

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不仅会损害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成本问题对环境的危害,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社会成本,保护环境。

再次,社会成本问题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往往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对社会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一些行为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比如造成了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社会犯罪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破坏社会的和谐。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成本问题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影响,加强对社会成本问题的监管和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成本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成本问题的存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社会成本,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目录一、企业成本核算的概述 (1)(一)成本核算的含义 (1)(二)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2)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3)(一)成本核算围狭窄 (2)(二)成本核算会计账目设置于企业实际情况不匹配 (3)(三)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的容缺乏合理性与完整性 (3)(四)会计成本采用的核算方法不够合理 (4)(五)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5)(六)在企业会计核算成本方面的指导思想不够科学 (5)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改进措施 (6)(一)价值管理观念的树立 (6)(二)时间因数引入 (7)(三)完善部控制体系,加强成本监督 (8)(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努力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 (9)一、企业成本核算的概述(一)成本核算的含义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

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

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二)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成本核算原则要求: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做好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来决定。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

根据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归纳出其一般程序: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定其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21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21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1. 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责任和义务。

然而,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成本。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的社会成本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的概念国有企业社会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引起的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安全事故等。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的产生主要源于企业经营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如技术不完善、管理不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等。

3.1 技术不完善由于国有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企业的生产工艺不尽先进,产生的产品和服务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3.2 管理不善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方面。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失灵,容易导致贪污腐败、安全事故等问题的发生。

3.3 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由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享有一定的特权地位,使得一些企业缺乏对社会的敬畏之心和社会责任意识,不顾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出现垄断、虚假宣传等问题。

4.1 经济影响国有企业社会成本的存在会增加企业经营的成本,通过企业向社会传递。

这将对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4.2 社会影响国有企业社会成本的存在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这将降低人们对国有企业的信任度,对社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4.3 政治影响国有企业社会成本的存在会引起政治问题,如贪污腐败、权力过度集中等。

这将损害国有企业的政治形象,影响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

5. 解决国有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建议5.1 加强技术研发国有企业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5.2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政府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纪律约束,减少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发生。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Let's learn positive psychology to make our life happier.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为什么国有工业企业在推行市场化体制改革和生产率有所提高的情况下,主要效益指标却在恶化,从而出现 " 有增长而无发展 " 的困境.文章认为,国有工业企业长期以来过高的社会成本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根据问卷调查的材料,作者对国有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人员使用、福利保险费用等方面的社会成本进行了定量的测算,其结果比以往文献的估算要高得多.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指出,围绕着社会成本,国有工业企业形成了刚性的利益格局和福利功能扩大化的趋势,从而成为改革的巨大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立国有企业的 " 拟市场化核算体制 " 和 " 社会成本的分摊机制 " .在对国有企业的历时性考察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自 1978 年以来,国有企业实行了一系列效率优先的市场化体制改革,很多研究表明 , 这些改革措施使国有企业的 " 全要素生产率 " 得到提高刘国光主编, 1988 ;董辅等主编, 1995 ;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总体财务经营业绩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国有工业企业的主要效益指标如产值利税率、销售收入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几乎直线下降,从 1996 年开始,甚至连续两年出现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巨额净亏损的局面国家统计局 ,1998 .国有企业为什么会在 " 全要素生产率 " 得到提高的情况下出现亏损林毅夫等人认为,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成为其预算软约束的借口,从而使对它的经营评价缺乏所必需的充分信息,这样也就难以建立公平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而这些是做出任何产权安排和形成适宜的治理结构的前提条件林毅夫、蔡、李周, 1997 : 97 ;肖耿通过统计测算指出,由于国有企业的附加福利或额外收益未被视为财产,其生产力可能被低估,但造成国有企业低效率的,不是附加福利,而是产权残缺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肖耿, 1997 : 131-182 ;樊纲则提出了工资侵蚀利润的假说樊纲, 1995 :48 .然而,国有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所付出的社会成本究竟在其总成本中占多大的比重社会成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冲销了企业利润社会成本是否是国有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这方面还缺乏详细的定量研究,而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所依据的资料,是我们 1996 年 8-10 月份对全国 10 个大城市哈尔滨、沈阳、济南、上海、武汉、南京、广州、成都、西安、兰州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调查根据行业、规模等结构采取主观抽样,共获得有效样本 508 个;调查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占总样本的 % ;为便于比较各经济类型企业的差别,我们使样本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业,其占总样本的 % ;问卷调查项目是企业的客观指标,主要涉及企业的财务和人事方面.一、社会成本的界定及其假说中国的国有企业在本质上是一种 " 单位组织 " .单位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李汉林等, 1988 : 273-373 ;路风, 1989 ;李培林等, 1992 : 178-202 ;李路路、王奋宇, 1992 : 83-103 ,作为单位组织的中国国有企业不但承担经济功能,也承担社会和政治功能.国有企业为实现其非经济功能所付出的成本,我们称之为社会成本.这是对于社会成本概念的一种比较狭窄的定义,与已有经济文献中的其他定义有所不同.早在 1960 年,科斯就写了着名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他的社会成本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 " 交易成本 " 的存在.在他那里,社会成本就是私人成本加上交易成本,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私人成本会等于社会成本,但没有交易成本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科斯, 1988/1995:20-25 .科尔内则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把社会成本定义为 " 一切涉及社会个别成员和集团的负担、损失、痛苦、牺牲或辛苦的现象 " .这些现象一部分可以用货币来度量,但也有一部分涉及心理的感受,是无法用货币来度量的.他认为对社会成本的考察可以从 4 个方面进行: 1 生产的内部实物投入,即生产成本; 2 外部成本,它并不直接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在企业或非营利机构的账目上,如随着生产能力利用的提高,事故可能增加,工人健康可能恶化,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加剧等等,为防止这种状况对生产的影响,要有一些 " 预防性 " 开支,这就是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3 社会的分摊成本,如政府机构的经费支出; 4 反映大量经济现象的人们的意向、满意度和普遍感觉,一种是边际递减的社会成本,如与生产能力利用低水平相关的失业以及可能伴随的犯罪、暴力和自杀,另一种是边际递增的社会成本,如与生产能力高利用度相联系的其他领域的 " 瓶颈 " 、 " 短缺 " 以及对社会消费的负面影响,前面所说的生产成本、外部成本和社会分摊成本,也都是边际递增的社会成本.科尔内所要说明的是, " 不应该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达到社会生产能力的最大利用.如果当趋近于生产能力完全利用时,边际社会成本已经超过边际社会效益,达到这一点就是不值得. " 科尔内, 1980/1986 :上卷 273-302社会成本的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成本的准确测度是很困难的,但这种探索问题的方法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我们可以设想,拥有同样的技术并生产同样产品的两个不同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应该是一个给定的数,而在现实中这两个企业的成本又可能有很大差异,这就是社会成本的差异.正是社会成本的差异决定了竞争力的差别.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因为这种不同,它们所承担的义务、责任和负担也不同,付出的社会成本就有很大差别.尽管社会成本的计算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但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本文中,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我们把国有企业福利供给的成本作为其社会成本的操作性定义.这种福利供给被区别为潜在福利和显性福利.潜在福利指国有企业用于兴办集体福利的福利费用,如图书馆、俱乐部、操场、游泳池、疗养院、澡堂、医院、电影院、草坪、社区绿化、企业所属的各种学校等.显性福利指国有企业主要以货币或实物的方式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用于满足个人福利需求的福利费用,如过节费、计划生育补贴、奶费、托儿补贴费、冬季取暖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上下班班车支出、职工探亲旅费、卫生洗理费、住房等.改革以来,国有企业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向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的转化,使其自行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加强了,但其单位组织的性质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强化;其福利供给的功能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张.这主要导源于:第一,在市场化过程中,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国有企业,会力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其在既定的、被制度化了的利益结构中所应体现的收益,主要表现为: 1 国家的利润与税收收益, 2 企业本身的收益, 3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益, 4 国有企业职工的收益, 5 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的收益, 6 社会的收益.在这里,如果不计国家收益与社会收益的细微区别,那么,可以认定,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这样,国有企业的运行逻辑就远比非国有企业复杂得多,因为有时它得体现某些公共收益而不只是私人收益〖注:在新经济史学研究中做出过特殊贡献的诺斯 North , DouglassC. 教授,在与托马斯 Thoumas,. 合着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在区别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时,认为私人收益率是经济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所获得的净收益;社会收益率是社会从这一活动获得的总净收益正的或负的,它等于私人净收益加这一活动使社会其他每个人所获得的净收益诺斯、托马斯, 1973/1989 : 1 .诺斯和托马斯是把某一具体经济实体所造成的私人收益加上其为其他社会活动单位所造成的收益之和作为社会总收益来看待的.诺斯和托马斯的这一概念能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它能使我们考虑到企业经济活动或非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也能够借此考虑到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之后的成本支出问题.也就是说,倘若将社会收益的 " 一部分 " 当做国有企业的成本支出,那么,这部分社会收益的多少,便取决于国有企业在我们所说的社会成本方面支出的多少.〗.在市场经济的逻辑理路之中,对于企业内部职工来说,私人收益的获得,可能是眼下最重要的预期利益获得,这就与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行逻辑相矛盾.仅仅靠道德规范来保证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一致,或者企业职工利益与整个国家利益的一致,在现实中是比较困难的.改革所提供的失范机会,为企业经营者实现自己的利益制造了难得的运作空间.对于国家来说,企业利润率的上升与税金的如期缴纳,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国有企业自身来说,能够将有限的销售收入转化为显性福利或潜在福利支出,就可以使企业内部职工的货币收益或非货币收益最大化;另外,国有企业还得顾及其内部所办集体企业职工的生活问题,否则,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集团会施加无形的影响;尽管国有企业要步入市场或已经顽强地步入市场,但其与社区之间的那种命运共同体结构,也使其不得不关注某些社会问题如职工家属的就业等.所以,在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这一制度化利益结构中,能够促使自己收益最大化的最好选择,就是将国有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以企业社会成本的形式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福利,这既符合企业内部职工的福利需求,也有利于企业稳定和国有企业领导层的 " 合理消费 " .虽然显性福利不计算为财产,但却属于企业产出的一部分,而潜在福利虽然作为国有企业所属的资产进行统计,但其在使用权与剩余索取权上,却有着不同于其他国有资产的界限.第二,国有企业的 " 福利功能内卷化 " 趋向,与其面对的市场结构密切相关.就市场而言,是否存在某种既定的为国有企业所需求的福利产品及可替代产品,是国有企业保持专门化的前提;就企业而言,即使市场上存在为国有企业所需的福利产品或服务,但倘若这种产品或服务的交换价格高于国有企业内部生产这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那么,企业就不会从市场交换这种功能需求.一般而言,导致交易成本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供给某种商品的企业数量;其二,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市场的不确定性是由处于竞争状态的、能够供给某种商品的企业数量及其生产能力所决定的.一旦不确定性与有限理性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交易成本趋升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市场供给的某种福利商品,就可能采取内部化的方式,即使通过市场购买有助于节约成本,企业也可能产生内部化的冲动.导致企业将商品需求供给内部化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缺少市场供给.如果市场上缺失为企业所需的 " 福利功能 " 供给,而企业又迫切需要该 " 福利功能 " ,那么,它便只好通过自己生产来满足这种需求,否则,就只能寻求其他替代品.在这种情况下,职工所消费的各种福利,就较社会供给的服务 " 便宜 " 得多.正因为这样,表面看起来,每一个国有企业为其内部职工所支付的货币工资数额比较少,大都低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一部分私有企业,但其为职工所支付的福利费用 -- 潜在福利和显性福利之和,却是非常可观的.改革开放以来,如果说显性福利的发放与企业效益高低有着某种一致性的话,那么,其潜在福利的增加和施惠于内部职工的数量多少,却与国有企业的效益并不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必然地决定其潜在福利的增加与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单位的福利保险费用才逐年上升. 1978-1997 年,国有经济单位的保险福利费用总额从亿元增加到亿元,相当于国有经济单位工资总额的比例从 % 上升到 % 国家统计局, 1998 :795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有企业收益,会首先表现为国有企业内部职工的收益.利润,不管用于纳税还是用于" 向投资者分配 " ,都会影响企业职工的最终收益.只有扩大成本的开支,将成本的一部分转化为企业内部的集体物品〖注:这里以 " 集体物品 " 指称能够为企业内部职工直接消费的物品,以 " 公共物品 " 指称用于国有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物品.集体物品与公共物品之间是有着区别的.像住房等福利设施就属于集体物品,虽然其在出售给职工个人之前,仍然属于国有企业所有,但却不可能被某一具体国有企业之外的人员所享用.而机器、厂房等设施则属于公共物品,如果不经过生产过程的转化就不可能被国有企业内部职工所消费.〗,或者将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直接可以被职工所消费的显性福利,企业的生产活动才可能更多地为企业内部职工带来好处.即使在国有企业不盈利时,其内部潜在福利的开支也存在增长的冲动.这就是说,亏损并不必然地抑制福利机构和福利设施的兴建,而这些因素却直接增加着人工成本的开支总额,并进而 " 制造 " 着亏损.二、国有企业支付着较高的社会成本总体上说,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支付着更高的社会成本.下面我们从固定资产、人员构成和保险福利费用几个方面来考察一下国有企业的社会成本.1. 社会成本在固定资产上的表现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在潜在福利方面的耗费额是十分可观的.如医院、学校、托儿所、食堂等,得首先具备一定的硬件设备,才能维持起码的福利施惠.在国有企业以单位化方式存在的前提下, " 生活 " 设施 -- 尤其是与生活娱乐设施有关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就不可避免.这样,在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中,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我们的调查,到 1995 年为止,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的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已经在固定资产总额之中占居了相当大的比重.从表 1 可以看出,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其生产用固定资产所占的份额是最少的,前者占%,后者占%.而集体企业、私有企业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都在 90 %以上,其中私有企业所占比重为% -- 是这方面比例最高的.相应地,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比重就显得较大,国有企业为%,国家控股企业为%,其中社会性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之中,也占居了相当高的比重.前者所占总额的比重为%,后者竟达%.可是,私有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为 0 ,集体企业也仅仅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为%.〖注:各项数据均以 1995 年年末数计.在这里, " 办公用 " 固定资产指企业总部办公用的建筑物、运输工具、通讯工具、办公设备等. " 社会性 " 固定资产指某些由企业建设和购置的潜在福利性固定资产,包括企业办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中小学、商店、粮店、邮局、派出所等使用的固定资产.资料来源: 508 家企业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有企业仍然继续承担着社会功能,所以,在新增固定资产里,其投资于 " 生产用固定资产 "的数额也并不高.在 1995 年,调查样本中国家控股企业 " 生产用固定资产 " 为%,国有企业 " 生产用固定资产 " 为%.虽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与私有企业的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所占居的比重都不小,分别占居了新增固定资产总额的%和%,但集体企业、私有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社会性固定资产方面,却都为 0 .2. 社会成本在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上的表现我们知道,潜在福利是以集体物品即在使用权上可以被该国有企业内部所有成员在制度内享用的物品的方式累积于企业之中的.为了使这部分集体物品得到有效的管理,国有企业就得在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以专门化的功能单位去维护和支配这部分资产,并随时处理与该资产有关的各种事务.这样,在国有企业内部,社会性组织机构的建立就不可避免,而组织机构在企业科层制之中,却要依靠工作人员去填充.这样,国有企业不仅在固定资产的设置上要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在企业内部职工的配置上要扩大可变资本的开支.于是,非生产人员中服务人员的数量就理所当然地增加了.〖注:各项数据均以 1995 年年末数计.在这里,各类服务人员不包括政工、党务、团务以及工会与妇联等管理工作人员. " 社会性服务人员 " 指既为本企业职工服务,也为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如在国有企业兴办的学校与医院中工作的人员. " 福利机构人员 " 指为本企业职工福利服务的工作人员.由于在调查样本中,有些企业在对 " 服务人员 " 等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出入,所以, " 福利机构人员" 与 " 社会性服务人员 " 之和并不正好等于 " 服务人员" 数.资料来源: 508 家企业调查.如表 2 所示,在全部样本中,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服务人员的数量,分别占职工总数的%和%.而在集体企业中仅占%,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仅占%,在私有企业中仅占%.国有企业不仅存在着服务人员比例偏大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还有随国有企业人员规模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比如,在调查样本中,国有企业人数为 1000 人以上时,服务人员占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这一比重比全部样本时的比重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而社会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重,在全部样本企业中占%,在 1000 人以上的样本企业中增加到%.但在集体企业之中,却不存在这种增加的趋势.当把国有企业样本选择在企业人数为 2000 人以上时,其服务人员的人数占国有企业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又进而增加到%,其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也由 1000 人以上企业样本的%增加到%,而社会性工作人员也同样地有着增加的态势.在 5000 人以上的国有企业之中,其内部服务人员的比重又比在 2000 人以上的企业有所增加,达到%.这就是说,国有企业人数规模越大,其内部服务人员所占的比重也就越高.从表 3 可以看出,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的富余职工所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最大,分别为9 %和 14 %;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之比最大,分别为 32 %和 31 %;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的服务人员和社会性服务人员所占比重也最大,分别为 8 %和 3 %.而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全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则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这就是说,在人工成本开支所占全部成本的比重上,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会远远大于其他类型企业.注: "" 表示 P< , "" 表示 P< .这里用双尾检验, N=323 ,控制变量是 " 全部从业人员 " .资料来源: 508 家企业调查.表 4 所示的在控制了 " 全部从业人员 " 之后所做的有关各变项的偏相关系数,也显示出了与表 2 和表 3 相一致的结果.注意: " 服务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之比 " 与 " 富余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之比 " 及与 " 管理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之比 " 和 " 离退休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之比 " 等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 这与我们所熟知的国有企业的状况基本一致.可是,这里除 " 管理人员占企业全部从业人员之比 " 与 " 企业人均利润 " 低相关偏相关系数为外, " 富余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之比 " 与 " 企业人均利润 " 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 ,其他各项中,除管理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之比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之比外,均与企业利润不相关.这就是说,在国有企业之中,服务人员对企业利润的增加,根本就不起什么积极作用.3. 社会成本在福利保险费用上的表现劳动保险福利费用,一直是国有企业职工非工资性收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 1998 年之前,市场经济各竞争主体中,如果说集体企业的劳动保险及其他福利费用还有所保障的话,那么,其他非国有企业的福利保险费用是缺少制度的保障作用的.在表 5 第 6 栏可以发现,惟有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在福利保险费用方面的人均社会成本才与其人均工资之比较大:国有企业在这里为%,国家控股企业为%.在国有企业该项成本费用比重较大的同时,非国有企业均显示出了其与工资之比的低比态势 --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为%,集体企业为%,私有企业为%.资料来源: 508 家企业调查.从表 5 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的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险费用是最多的,前者为人均 1800 多元,后者达到人均 3000 多元,而集体企业在这方面占有的支出仅仅为人均 640 多元,私有企业为人均 330 多元.就是经济效益一向较为突出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其人均占有的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险费用也只有 770 多元,大大低于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在福利费支出这一栏中,也是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最高,前者为人均 750 多元,后者为人均 740 多元,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该项中也低于国有企业,为人均 650 多元.而集体企业与私有企业,则在该项之中的人均占有份额都不足 500 元.在人均占有的福利机构支出项中,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同样地高出了其他非国有企业.在这里,国有企业人均分摊的福利机构支出为 800 多元,国家控股企业为人均900 多元.样本中集体企业在这里的开支少得可以被忽略.私有企业为人均 240 多元,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为人均 130 多元.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人均分摊的福利机构支出费用已经高于其人均占有的福利费了.由于在统计分析中,福利费栏的统计属于显性福利,福利机构栏的支出代表着潜在福利费用,所以,在 1995 年,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的人均潜在福利费用支出已经超过了其人均显性福利的支出.即使这里不计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险方面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存在的差距,而仅仅以福利费用来判别国有企业的成本支出,也可以发现其要比非国有企业为高.。

企业经营中成本管理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

企业经营中成本管理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

企业经营中成本管理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企业经营中成本管理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在逐步上升,在社会环境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为了彻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长远的战略目标,企业在经营成本方面的预算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成本控制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的关键点。

企业经营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高效创造利润的同时,建立起绿色循环理念,促进社会健康长效发展。

一、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中的问题1.企业环保责任存在的问题。

保险责任制本身指的是保险双方在发生环境污染问题时对各自责任而签订的协议。

协议形成了以环保责任为主的制度。

现今环保责任制中,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深入完善,有些环境污染发生后,不能第一时间明确双方的责任,不愿赔偿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或者赔偿得不彻底,这让许多企业对此失去了兴趣,还有的会跟相关单位产生纠纷,不能达成一致。

这样非常不利于企业发展,使得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度增加。

2.企业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环境成本的重要性,只是把一味地关注在能够为自身带来大量利润的项目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企业成本管理不仅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还包括内部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配置,以达到资源利用率最高,从节约资源这个角度来降低成本。

许多企业忽略甚至无视了这一点,不对资源进行合理调控,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外加本身的生产工艺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改进,所以经营成本很高,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因成本偏高而失去了企业竞争力。

3.外环境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审计部门负责企业的监督工作,除了确保企业内部财务的真实可靠之外,还对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制约,但是,许多企业却只注重财务而忽略了审计,忽略了对外部成本的控制,无法科学地对企业外部环境做出准确的评估。

这样导致企业在资源分配方面出现漏洞,间接提高了经营成本。

二、经营成本方面问题的解决办法1.进一步完善环保责任制。

企业成本核算的论文范文

企业成本核算的论文范文

企业成本核算的论文范文摘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精确掌握成本构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对企业成本核算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核算方法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成本核算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还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一)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准确的成本核算能够为企业的生产、销售、投资等决策提供可靠的成本信息。

例如,企业在决定是否推出新产品时,需要了解新产品的成本构成,预测其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

只有通过精确的成本核算,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各项资源的消耗情况,从而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对于成本较高但效益较低的生产环节,可以减少资源投入,将资源转移到效益更高的环节。

(三)控制成本成本核算能够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例如,通过对比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成本。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只有通过降低成本,才能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

准确的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一)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企业。

(二)分批法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研究

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研究

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力军。

然而,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社会成本问题也浮出水面,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1. 环境污染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会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忽略环境保护问题,导致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排放,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 劳工权益一些民营企业在争取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会采取不合理手段,例如非法加班、不提供社保、拖欠工资等,这导致许多劳工的权益受到侵害,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3. 生产质量问题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会采用低价低质的原材料,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这会让消费者遭受损失,并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信誉。

二、解决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1. 加强法律监管针对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政府应加强法律监管力度,严格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环保法、劳动法、产品质量法等,对于违法者实行严厉的处罚和惩罚,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监督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和损害。

2. 引导民营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政府可以借助各种渠道,引导企业认识到自身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也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同时,也可以通过奖励措施,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3.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障市场秩序,增加消费者的信心和安全感。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多元化经济,鼓励企业发展新的绿色产业,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民营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成本问题。

只有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分析 (4)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分析 (4)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分析专业财务管理班级081姓名徐荻指导教师沈琪(副教授)所在学院管理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学士学位论文企业社会成本问题分析学生姓名(签字):学号:200701215429专业:财务管理指导教师(签字):职称:主答辩教师(签字):职称: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5月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ZheJiang listed companiesThis is Submitted to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CHINA)For the Degree of Undergradua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andidate :Xu DiSuperVisor :Lecturers Shen QiEducation Unit:MANAGEMENT INSTITUTEMay 20,2012承诺书我谨此郑重承诺: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

凡涉及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释。

如有抄袭或其它违反知识产权的情况,本人愿接受学校处分。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1绪论 (1)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2文献综述 (2)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2 企业社会成本现状 (5)1.2.3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解决方法 (5)1.2.4 小结 (5)1.3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6)2社会成本的现状分析 (7)2.1 样本选取 (7)2.2 浙江上市公司社会成本现状分析 (7)2.2.2就业和教育成本 (7)2.2.3 社会保障成本 (8)2.3话机世界社会成本现状分析 (8)3 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9)3.1 研究启示 (9)3.1.2完善控制社会成本的制度机制 (9)3.1.2从推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的力度 (10)3.1.3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11)3.1.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1)3.2 解决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思路 (11)4 结论 (12)4.1 本文的研究结论 (12)4.2 本文的局限性 (12)4.3 研究展望 (13)参考文献 (13)附录Ⅰ (15)致谢 (18)摘要在我国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成本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步伐,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走出去”的关系等等问题,都要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成本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不履行社会责任给企业造成的机会损失,从而指出对企业社会成本的控制,并不是一味地强调节约,降低社会成本,而是规范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的行为,规范社会成本的指出责任,使企业处在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来。

成本成本分析报告范文

成本成本分析报告范文

成本成本分析报告范文成本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因此,进行成本分析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优化非常重要。

本报告将对某公司的成本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建议。

二、成本概况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家电产品。

根据财务报表和经营数据,我们对公司的成本进行了详细分析。

1.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如金属、塑料等。

根据数据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高,但由于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导致成本控制不稳定。

建议公司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采取长期价格协议,以稳定直接材料成本。

2.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是直接参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劳动力,如生产工人。

根据数据分析,直接人工成本相对稳定,但人工过程效率较低,影响了生产速度和成本控制。

建议公司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技能,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不能直接归属于产品的费用,如办公费用、管理费用等。

根据数据分析,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比较大,而且有些费用项目存在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建议公司进行费用分析和精细管理,对不必要的费用进行削减,提高管理效率。

4. 折旧和摊销费用折旧和摊销费用是计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消耗的费用。

根据数据分析,折旧和摊销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

建议公司优化资产配置,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更新和替换频率,以降低折旧和摊销费用。

三、成本管理建议基于对某公司成本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成本管理建议,以优化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提高盈利能力。

1. 供应链管理优化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签订长期价格协议。

同时,加强供应链管理,做好库存控制,避免过多的原材料积压和过期。

2. 生产效率提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研究

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研究

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研究摘要: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所产生的社会成本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人力资源浪费、公共资源消耗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监管不力。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国家监管,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并推动企业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成本;环境污染;人力资源浪费;公共资源消耗;企业社会责任正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经济领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据统计,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国家经济中的占比已经达到70%以上。

但是,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所产生的社会成本问题也日益突出。

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研究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二、民营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人力资源浪费、公共资源消耗等方面。

1.环境污染民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

例如,一些民营企业为了生产利润,不惜向周围的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从而大大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2.人力资源浪费民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采用不合理的用工方式,这就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

例如,一些企业为了降低劳动成本,往往会采用临时工等不稳定的用工方式,这就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

3.公共资源消耗民营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例如水、电、煤等,这就导致了公共资源消耗问题的发生。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过度消耗公共资源,继而导致该地区市民用水、用电等不足的现象。

三、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需要加强国家监管,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并推动企业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企业成本分析报告范文

企业成本分析报告范文

企业成本分析报告范文企业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某企业成本情况的分析报告,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以提高企业效益和降低成本。

二、企业成本情况概述1. 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是企业最大的一项支出,包括薪资、福利和培训费用等方面。

在过去一年中,企业劳动力成本占比稳定在30%左右,由于人员规模增加,人力成本呈现增长趋势。

2. 物料成本:物料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支出,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方面。

与去年相比,物料成本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所导致。

3. 能源成本:能源成本是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水、电、燃气等能源的支出。

在过去一年中,能源成本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企业采取了节能措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4. 租赁成本:租赁成本是企业使用租赁设备或场地所需支付的费用,主要是场地租金和设备租金。

与去年相比,租赁成本持平,但由于企业发展需要,设备租赁成本有所上升。

5.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管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人员薪资、办公用品和差旅费等方面。

在过去一年中,管理费用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企业扩大了规模,增加了管理团队。

三、成本分析结果1. 人力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比最高,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由于劳动力效率的提高和人员管理的优化,人力成本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2. 物料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比较大,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所导致。

对于物料成本的管理,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策略,以降低成本。

3. 能源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比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企业采取了节能措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企业应继续加强能源管理,采用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以降低能源成本。

4. 租赁成本持平或有所上升,企业应审视租赁成本的合理性,评估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并合理谈判租赁费用,以减轻企业负担。

5. 管理费用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由于企业发展需要,增加了管理人员和相关费用。

企业成本总结报告模板范文

企业成本总结报告模板范文

企业成本总结报告模板范文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公司在过去一年内的成本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本报告主要包括总体成本情况、各项成本的变动和分析、成本控制措施和建议等内容。

一、总体成本情况在过去一年中,公司的总体成本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成本总额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主要由于销售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线的升级导致了原材料、人工、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成本增加。

2. 营销费用成本增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市场推广、广告宣传等方面的投入较大。

3. 管理费用成本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和提高管理效率。

4. 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公司保持良好的资金管理和人民银行降息等因素。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项成本的变动情况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

二、各项成本的变动和分析1. 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在过去一年中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 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特别是某些关键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给公司的生产成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原材料采购渠道的多样化以及供应商的选择尚未达到最佳化,导致了部分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3. 生产线的升级改造,需要更高质量的原材料,对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增加。

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争取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2. 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降低库存成本;3. 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的沟通,缩短采购周期。

2. 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是公司的重要支出之一,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2. 招聘和培训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精简;3. 员工流动率较高,造成了一定的用工不稳定问题。

为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公司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2. 招聘和培训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3.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国家控制的企业,其经营目标不仅是追求经济利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需要考虑和承担的社会成本也相应增加。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的社会成本进行分析,以揭示国有企业经营的全貌。

一、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中最关键的一项社会成本。

国有企业作为雇主,在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培训和发展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首先,国有企业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工资,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员工。

其次,国有企业需要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例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此外,为了培养和提升员工的能力,国有企业还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

二、环境成本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承担相应的环境成本。

首先,国有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

这不仅需要投入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还需要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修建和维护。

其次,国有企业还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环境修复,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受到污染的地区进行治理和恢复。

三、社会责任成本国有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这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扶贫帮困、教育支持、医疗援助、灾害救助等。

此外,国有企业还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员工的权益和福利。

这些都需要国有企业投入一定的资源和资金。

四、创新发展成本国有企业需要保持持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为此,国有企业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科研和新技术开发,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些创新发展成本是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和承担的社会成本非常多样化。

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社会责任成本和创新发展成本等。

只有全面了解和准确分析这些社会成本,国有企业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企业的社会成本定义和分类科斯所著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社会成本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交易成本” 的存在。

科尔内则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把社会成本定义为“一切涉及社会个别成员和集团的负担、损失、痛苦、牺牲或辛苦的现象”。

这些现象一部分可以用货币来度量,但也有一部分涉及心理的感受,是无法用货币来度量的。

国内的学者主要是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企业社会成本做出研究。

万寿义认为,企业社会成本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或者实现非经济性的社会职能,在其付出的生产成本之外所付出的成本。

现代企业,尤其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企业的社会成本包括的内容较多,根据以上对于企业
社会成本各相关理论的概述,结合我国企业社会成本相关问题的简单总结,企业社会成本的主要构成如下:
1. 公益成本,企业承担本应由社会负担项目时所发生的耗费与支出。

我国国有企业福利供给被区别为潜在福利和显性福利。

潜在福利指国有企业用于兴办集体福利的福利费用,如图书馆、俱乐部、操场、游泳池、疗养院、企业所属的各种学校等。

显性福利指国有企业主要以货币或实物的方式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用于满足个人福利需求的福利费用,如过节费、计划生育补贴、冬季取暖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上下班班车支出、职工探亲旅费、住房等。

在我国,本来应该由社会支付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往往也由企业负担。

企业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的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占企业非工资支出的很大比重。

2. 因减少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的损害而发生的成本。

主要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
为管理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支出,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要求而发生的其他成
本。

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可避免要产生外部效应,即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成本与收益较之外带给其他企业或社会成员的成本与收益。

企业生产产生的环境污染是典型的外部效应。

企业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并支付相应费用,形成外部成本内部化。

在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外部成本内部化在企业社会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3. 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的成本。

企业对技术的投入一般产生正的外部效应,虽然有专利权的保护,企业也可以从先进技术的应用中获取更多的收益,但这些收益一般小于技术
进步对社会的贡献,企业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付出小于其应得收入,其差额即为企业所付出的
社会成本。

4. 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成本。

企业的发展应与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同步进行。

企业一般担负起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责任,具体包括: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环
境美化、福利待遇的提高、为职工创造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等等本不应该被记入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支出。

二、政府在降低企业社会成本中的作用和方法企业的社会成本不具有经济功能,将之列入生产成本之内,会加重企业的经营负担、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损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有效补偿制度的匮乏使企业面对过高的社会成本时无能为力。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时便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政府因其强大的政治权力优势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的做法包括:
1. 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使企业专注于生产。

企业社会成本涉及十分复杂的利益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企业社会成本中应由社会承担的部分,对其进行剥离和社会分摊;对企业应该继续承担的部分确认、计量和报告。

企业经营的社会负担中的政府事物类应由政府接手进行
运营其他部分根据其职能可以适当保留或者剥离出去。

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应通过加快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安全网”,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

同时要逐步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改变企业办社会的做法。

2. 完善法制建设、明确企业产权。

产权的法律制度安排在于确定产权关系,解决利益冲突、矛盾。

明晰产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交易费用概念揭示产权制度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客观关系。

在交易成本为零时的理想状态下,无论产权界定给谁,对资源的最优配置没有影响。

政府就可以通过对产权的初始界定,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最终有利于降低企业外部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 对企业的技术投入进行补偿、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政府应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为企业以提供“解困资金”、无偿科技指导和服务、专项贴息贷款、补贴和救济等形式,给企业尤其是那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技创新成果以部分补偿,扶植其进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对其给予其他政策上的支持。

4. 降低企业参加公益和社会事业的成本。

企业捐赠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此次汶
川地震中企业捐赠起到了很大作用。

政府可以对企业捐赠实行部分免税政策,降低企业社会负担。

还可以降低企业在融资渠道、执法环境、行业准入、权益保护、税费负担、政府沟通、舆论环境,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所付出的成本。

三、政府应尊重市场,不能代替市场的职能政府同样存在着失灵的情况,甚至成为外部不经济性的根源,可能产生比市场失灵更严重的后果。

政府不应该完全垄断校正外部不经济的领域,而应该通过和市场的协调配合,并且在政策上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才能根本解决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

政府应该充分培养市场功能,不盲目替代市场。

由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不一定政府就能
够解决的更好,因为政府干预也需要成本,而且成本有时很大。

许多外部性问题可能是政府管
制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甚至于政府对经济制度的全面干预会使那些对有害后果负有责任的人得到保护。

政府应该明确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的边界所在,更多以立法和市场行为的方式,在降低企业社会成本的问题上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万寿义:解决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探讨[J].会计师,2005,9
[2] 肖巍钱箭星: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J].复旦学报,2003,3
[3] 曾鸿:企业社会成本初析[J] .经营与管理,2002,5转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