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特殊设备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模版(4篇)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提高特种设备的利用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等。
第三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和维护知识,依法取得特种设备作业岗位资格证书,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特种设备,禁止未经培训和考核的人员操作特种设备。
第五条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禁止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特种设备的使用。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巡检、维修和保养制度,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本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第二章特种设备使用的管理职责第八条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按照以下职责划分:(一)单位负责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包括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配备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指导监督特种设备的安装、操作、维修和保养工作。
(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特种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日常巡检等。
(三)特种设备使用人员负责按照规定操作特种设备,并配合做好巡检和维护工作。
(四)特种设备检测维修机构负责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修工作。
(五)劳动者应按照规定参加特种设备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故障处理方案,并组织开展演练工作。
第十条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检测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操作不熟悉的特种设备。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一)设备的启动和停机须确保安全,不得有突然启动或停机的情况。
特种设备的有关安全技术知识(ppt 18页)
– (二)安全检测 – 1、钢丝绳的安全检查
– 安全寿命取决于:良好的维护、定期检验、按 规定更换新绳。
– 维护:每月至少润滑2次 – 更新标准:每一捻距内钢丝折断数决定。即: – 1条钢丝绳的更新标准是在1个捻距内断丝数达
总丝数的10%。 – 当磨损量或腐蚀量超过原直径的10%,更新
– 2、滑轮的安全检测 – 滑轮直径大小对于钢丝绳寿命有重大影响。 – 3、卷筒
–3、电梯
– 工作事故特性
• 人员被挤压、剪切、撞击和发生坠落;人员被电击、轿厢超越极限 行程发生撞击;轿厢超速或因断绳造成坠落;由于材料失效、强度 丧失而造成结构破坏等。
– 安全装置
• 电梯安全性:结构的合理性、可靠性;电气控制和拖动的可靠性; 针对可能危险设置的专门安全装置。
• (1)防超越行程的保护:井道内上下端站附近的强迫换速开关、限 位开关和极限开关组成。
• (5)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安全装置和计量仪表,应定期进行调整 校正,使其始终保持灵敏、准确;容罪的附件、零件必须保持齐全和 完好无损,连接紧固件残缺不全的容器,禁止投入运行。
– 2)压力容器安全操作
• (1)基本要求:平稳操作、防止超载; • (2)容器运行期间检查:检查工艺条件、设备状况以及安全装置。 • (3)容器的紧急停运:操作压力或壁温超限,无法控制;部件裂纹、
鼓包变形、焊缝等迹象;安全装置全部失效等;火灾;泄漏。
– 2)容器的维护保养.
– 容器的维护保养主要包括以下5方面的内容。
• 2.防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安全钳—限速器系统。 • 3.防人员剪切和坠落的保护:由门、门锁和门的电气安全触点组成 • 4.续冲装置:缓冲器 • 5、报警和救援装置:报警装置、救援装置 • 6、停止开关和检修运行装置:急停开关 • 7.消防功能:火灾自动返基站功能 • 8.防机械伤害的防护:防护罩 • 9.电气安全保护:直间接触电防护、电气故障防护、电气安全装置
2023年特种设备管理规定
2023年特种设备管理规定(Draft)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安装、维修、使用、检验以及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的压力容器、大型壳体设备、汽车、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以及其他国务院决定的特种设备。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安装、维修、使用等活动应当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条所有涉及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使用人员应当持有特种设备作业证书,并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生产管理第六条特种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生产。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性能评估。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进行标识,包括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等信息,并在产品出厂时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说明书。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测等工作,并及时更新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售后服务体系,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销售管理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销售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销售。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销售企业应当对销售的特种设备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销售企业应当在销售时向用户提供必要的安全使用和维修保养说明,并提供特种设备作业证书办理的相关信息。
第四章特种设备的安装和维修管理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安装和维修。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
2023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2023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使用、制造、维修、检验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健全安全监督机制,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安全管理责任,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制造、维修、检验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八条厂商应当提供特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特种设备进行培训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审批与注册第九条对于需要审批的特种设备,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审批,并提供相关申请资料。
第十条通过审批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进行注册,获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第十一条注册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备案报告,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环境等。
第十二条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特种设备的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审批和注册要求。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制造、维修、检验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认证和注册资格,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制造、维修、检验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第十五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六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七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制度,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的制造、维修、检验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并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第一节特种设备基础知识考点 1 特种设备基本概念1.锅炉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0.1MW 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2.压力容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2.5MPa·L 和最高工作温度≥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
包括气瓶和氧舱。
3.压力管道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公称直径大于50mm 的管道。
4.电梯5.起重机械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 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 的起重机。
6.客运索道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
7.大型游乐设施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利用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的,在特定区域内作业和行驶、最大行驶速度(设计值)超过5km/h。
叉车和旅游观光车【例题】下列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压力管道B.景区观光车C.电梯D.厂区平板式货车【例题】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定义,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3 t等8 类设备。
下列设备中,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旅游景区观光车辆B.建筑工地升降机C.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D.浮顶式原油储罐考点 2 特种设备基础知识1. 锅炉“锅”主要包括锅筒(或锅壳)、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对流管束及集箱等。
“炉”是指炉膛和烟道。
锅炉出口介质为高温水(>120℃)或者低温水(120℃以下)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
2. 压力容器按承压方式分类,压力容器可以分为内压容器和外压容器,内压容器按设计压力(p)可以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1)低压容器,0.1MPa≤p <1.6MPa;(2)中压容器,1.6MPa≤p <10.0MPa;(3)高压容器,10.0MPa≤p <100.0MPa;管道42MPa(4)超高压容器,p ≥100.0MPa。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特种设备特种作业即属危险性大的生产设备和作业工种。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具体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具有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车间、三产、项目部。
第二章特种设备范围第三条特种设备范围为:一、锅炉;二、起重机械;桥式起重机;三、厂内运输机械、铲车、翻斗车等。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一般安全管理第四条锅炉。
一、制造厂家必须是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并有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许可证的单位。
二、使用时必须经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登记取得使用证,才能将设备投入运行,并按规定进行年检。
三、锅炉设备进厂时,必须附有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
四、锅炉的安装必须由省级职能部门审查批准的专业单位安装。
五、安全运行:(一)机务科应指定专人负责锅炉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
(二)司炉工必须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专业培训、考核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三)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必须齐全完好。
压力表、安全阀必须经鉴定合格在周期内使用。
(四)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动力站及安全操作运行规程等项制度。
(五)按规定认真作好运行记录和危险点的安全检查记录。
六、保养和维修(一)机务科应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使用周期,编制锅炉维护、保养和检验计划,并严格执行。
(二)变动受压部件的重大修理,应有专业人员实施并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报市级管理部门批准。
七、锅炉设备的各项技术资料、合格证、修理计划、技术档案等有关资料,必须建立档案归档保存。
第五条起重机械设备一、购置的起重机械必须是具有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二、安装必须是经市主管部门审核并发给安装许可证的专业单位进行。
三、安全技术性能检查,每年按要求应检查一次(电镀等有腐蚀气体的车间、起重设备每年一次)。
由机务科或主管部门统一组织。
不合格的设备应限期整改或停止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5.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了解→熟悉 组织机构 人员素质 运营条件 管理制度 环境条件
6.客运索道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特点、安全营救、
安全特点
高处作业——掌握 游人乘坐吊椅/吊篮/客厢悬在高空运行 职工巡检维护:驱动机台架/支架,检修平台/小车 (距地面几米,数十米乃至百余米)
钢丝绳安全影响大,破坏事故后果严重 自然条件复杂 安全环节多、关联性差 营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
(2)电梯紧急状态的处置——熟悉→掌握 失控或发生超速失控(按急停按钮无法制动)
司机和乘客应保持镇静,切勿盲目开轿厢 借助安全装置自动发生作用将轿厢停止 电梯在行驶中停车时 厢内人员先用警铃、电话等通知维修人员 由维修人员在机房设法移动轿厢至附近楼层门口 再由专职人员打开层门,使人员撤离轿厢 轿厢超行程或中途停驶 在机房,通过手盘轮 先断开电动机电源开关 使制动器处于张开状态 人力驱动曳引机使轿厢短程升降
2.运行中的检查和监测 运行初期检查 在线监测 末期检查及寿命评估
(四)机电类特种设备运行管理
1.电梯使用安全管理 电梯使用须知 电梯管理措施 ——了解→熟悉 使用操作安全 ——熟悉→掌握 紧急状态的处置 ——掌握
1)电梯使用须知 (1)使用操作安全 有司机:
电梯投人使用前,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的供电 一天工作结束后,电梯行驶到最底层 切断电梯安全回路,关闭电梯门 重新使用时用专门钥匙开关接通 无司机: 乘客按下楼层按钮,电梯自动运行到目的楼层
二、检测技术 熟悉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的各类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和检测目的。
(一)锅炉
1.基础知识 化学能→热能:燃料燃烧 加热工质(一般是水)——温度和压力 输出热能设备
2.工作原理 组成:“锅”和“炉”
2023年特种设备管理规定
2023年特种设备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使用、维修、改造、报废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特种设备是指有一定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属于特种设备的设备。
第四条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是负责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事故调查和安全监察的机构。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安装、维修、改造等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接受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和进口第六条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和进口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并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书。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和进口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和进口单位应当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测试、检验和评估,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销售和进口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使用说明书,明确使用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方法。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第十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配备有经过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报告设备的事故和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与维修单位签订维修合同,明确维修责任和维修时限。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办理设备的年度检验和定期检验。
第四章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改造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改造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维修和改造。
第十七条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改造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维修和改造管理体系,确保维修和改造的质量和安全。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导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经营等环节。
第三条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依法管理、科学监管、规范操作;(三)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奖惩分明;(四)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监管。
第四条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从事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导则,履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
第二章特种设备分类与目录第六条特种设备分为以下类别:(一)锅炉;(二)压力容器;(三)压力管道;(四)起重机械;(五)客运索道;(六)大型游乐设施;(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八)特种设备以外的其他特种设备。
第七条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第八条特种设备目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特种设备名称;(二)特种设备分类;(三)特种设备规格型号;(四)特种设备主要技术参数;(五)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要求。
第三章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经营管理制度第九条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本导则规定的组织机构、人员、设备、场所等;(二)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三)有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措施;(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度。
第十条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职责;(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四)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五)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经营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和维修等活动。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部门职责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第五条生产许可生产特种设备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并按照许可范围生产特种设备。
第六条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应当遵守安全技术规范,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性能。
第七条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书。
第八条特种设备检验和维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特种设备检验和维护,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环保。
第三章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和维修第九条检验、检测机构资格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机构,应当依法取得资格,并按照资格范围进行检验、检测。
第十条检验、检测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遵守检验、检测规定,保证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维修规定特种设备维修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维修资格,并按照维修资格范围进行维修。
第四章事故处理和监督管理第十二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使用单位应当立即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三条事故统计和分析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统计和分析特种设备事故,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监督检查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新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目录
新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目录前言:特种设备是指使用特定工艺方法制造、装配、安装的,用于生产、供应、储存、运输、使用,对人身安全、公共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制定了新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特种设备的分类与管理1.特种设备的定义和分类2.特种设备管理的原则和目标3.特种设备管理的职责和权利第二章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1.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2.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3.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检验与维修保养第三章特种设备的使用与操作1.特种设备的使用与操作的基本规定2.特种设备的使用与操作的安全措施3.特种设备的使用与操作的记录和报告第四章特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特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的目的和重要性2.特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的方法和周期3.特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的责任和监督第五章特种设备的检验与评估1.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与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与评估的程序和要求3.特种设备的非定期检验与评估的情况和要求第六章特种设备的事故与应急处理1.特种设备事故的定义和分类2.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3.特种设备事故的事后处理和救援工作第七章特种设备的培训与考核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规定2.特种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规定3.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规定第八章特种设备管理的监督与执法1.特种设备管理的监督与执法机构2.特种设备管理的监督与执法程序3.特种设备管理的监督与执法的处罚与奖励结语:本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
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人身安全、公共安全和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使用、维修、检验(检测)、监督检查、运输、安装测试特种设备以及其他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的活动。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监管,促进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依法、务实、高效、公正,坚持风险管理理念,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水平。
第五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注重科学技术支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水平,推动特种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六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关口前移、联动高效的协作机制。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许可和登记第七条依法经许可的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按照特种设备管理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许可审查,获得许可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八条如特种设备更换、迁移、重大改造、重新安装等情况,特种设备使用者应按照特种设备管理主管部门的规定重新申请许可。
第九条特种设备许可申请流程包括:编制申请材料、递交申请材料、现场检查、技术审查、决策、发放许可证书等环节。
第十条特种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优化审查服务流程、压缩审查周期、增加审查人员等方式,提高许可审查效率。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许可证书管理制度,加强对许可证书的管理、使用、监督和检查。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管理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设备台账,记录特种设备的设备信息、检验信息、维护信息等。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特种设备的场所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要求,经特种设备管理主管部门的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维修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应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规章、国家标准和企业规章制度等手段,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科学合理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促进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应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应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选择和购买第八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选择特种设备时,应根据自身需要和工艺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的产品。
第九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购买特种设备时,应与供应商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要求,并签订购销合同。
第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了解特种设备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相应的使用计划和操作流程。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设备管理人员经过合格培训,并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书。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维修,并及时记录和报送相关资料。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管理台账,记录特种设备的基本信息、安全使用情况和检验维修记录等。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和操作流程,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企业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规定。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全部相关人员都必需严格遵守。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种设备是指国家法律法规中规定属于特种设备范畴的设备,包含但不限于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锅炉等。
第四章责任分工第一节管理岗位责任1.总经理负责特种设备的整体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运行、维护、维护和修理等日常管理工作,并组织相关培训。
第二节员工责任1.全部员工必需遵守国家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法律法规,严禁擅自操作特种设备。
2.员工应参加相关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培训,掌握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第五章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第一节设备运行1.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必需依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操作规程。
2.特种设备的运行前应进行必需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3.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记录应进行认真记录,并留存备查。
第二节设备维护1.特种设备的维护应依照设备制造商供应的维护手册进行,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
2.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且定期参加相关技术培训。
第三节事故处理1.假如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刻停止使用,确保员工和现场人员安全,同时立刻向上级报告。
2.在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需如实供应相关信息,不得隐瞒或窜改事实。
第四节违规行为处理对于违反使用特种设备安全规定的人员,将采取以下措施:1.细小违规行为,将进行口头警告,并进行安全教育。
2.较严重违规行为,将予以书面警告,并视情节影响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3.严重违规行为,将进行调离岗位处理,并报请相关部门予以相应的行政惩罚。
第六章培训与考核第一节培训1.全部使用特种设备的员工必需参加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培训,包含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2.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需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本领。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2、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原因
(1)重物坠落
(2)起重机失稳倾翻
(3)金属结构的破坏
(4)挤压
(5)高处跌落
(6)触电
(7)其他伤害
3、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措施
(1)非正常载荷造成起重机械倾翻事故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起机械制造、维修单位维保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施救。
⊙对于专用搭载乘客的场(厂)内机动车安全要求高
3、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工作分类
(1)按动力特点分类
1)内燃车辆。 2)电动车辆。 3)内燃电动车辆。
(2)按照功能、结构特征分类
1)汽车。为机场、港口、游览场所、工矿企业等场内载货、载客运行的车辆。
2)轨道式搬运车辆。应用于工厂、矿山、建筑工地、铁路和港口货场、林区等处对成件货物进行短距离运输。主要包括工矿内燃机车、工矿电机车和电动平车。
除此之外,设计温度一律按最高温度选取。设计温度值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则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金属温度。
容器设计温度(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介质温度)是指壳体的设计温度。
4)介质;按它们对人类毒害程度,又可分为极度危害(I)、高度危害(Ⅱ)、中度危害(Ⅲ)、轻度危害(Ⅳ)四级;按它们对容器材料的腐蚀性可分为强腐蚀性、弱腐蚀性、非腐蚀性。
⊙爆炸发生后,不但事故设备被毁,而且还波及周围的设备、建筑和人群 。
⊙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撕裂等重大事故后,有毒物质的大量外溢会造成人畜中毒的恶性事故 ,可能会引起重大火灾和二次爆炸。
2、压力容器发生原因
⊙ 设计不合理
⊙ 安装及其附属
⊙ 运行中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范文(4篇)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按照国家标准和标准化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具有一定的压力、温度、体积、容积、功率和其他特定技术要求,用于生产、贮存、输送、燃烧、检测、处理、使用等特定工艺的设备。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应当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监管。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第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标准化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内容应当包括特种设备的基本信息、检验合格证件、使用单位负责人信息等内容。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应当通过国家或地方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的预约方式进行,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办理登记手续。
第九条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信息进行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信息应当做好安全保密工作,不得泄露或用于非法活动。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落实到位,做到人员、设备、制度三位一体,形成相互配合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十二条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设备启停管理、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设备维护保养、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
第十四条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熟悉设备的操作要求和安全使用知识。
第十五条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注安《技术》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高频考点26个
注安《技术》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高频考点26个第一节特种设备的基础知识【例题】为便于安全监察、使用管理和检验检测,需将压力容器进行分类。
某压力容器盛装质为氮气,压力为5MPa,容积为15m3。
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程》的压力容器分类图(下图),该压力容器属于()。
A.I类B.∏类C∙HI类D.∏类或HI类【例题】【答案】B【解析】介质为氮气,因此采用第二图。
压力5MPa、体积15m3的压力容器为∏类容器。
三.压力容器基础知识(三)压力容器的分类**1按压力等级划分(1)低压容器,0.1MPa≤p<1.6MPa o(2)中压容器,16MPa≤p<10.0MPa0(3)高压容器,10.0MPa≤p<100.0MPa o(4)超高压容器,p≥100.0MPa o4 .按制造许可划分(1)制造许可A级:高压、超高压容器、球罐、非金属压力容器、氧舱(2)制造许可B级:气瓶(3)制造许可C级:移动式(4)制造许可D级:中、低压容器5 .按安全技术管理(基于危险性)划分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将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I、口、In 类)。
(1)将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两组。
(2)按照介质分组后选择分类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MPa)和容积V(1),标出坐标点,确定容器类别。
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第二组介质: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组成,如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以下的化学介质,包括水蒸气、氮气等。
第二节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例题】蒸汽锅炉发生的事故有很多种,蒸汽锅炉缺水事故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锅炉事故中最多最普遍、是危险性比较大的事故之一,它常常会造成锅壳、炉膛烧塌、炉管变形过热爆破,甚至引起锅炉爆炸的直接原因。
下列情况不属于锅炉缺水事故原因的是()A.锅炉负荷增加过快B.水冷壁、对流管束或省煤器管子爆破漏水C.低水位报警器失灵D.忘关排污阀或排污阀泄漏【答案】A【解析】常见的锅炉缺水原因:(1)人员疏忽大意、擅离职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24修订
内容
第十四条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 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以及压力管道用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安全保护装 置等(以下简称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单位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制造、改造单位,应当 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前款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二)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三)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 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内容
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设计人员、设计审核人员; (二)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场所和设备; (三)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第十二条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气瓶(以下简称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以及高耗 能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 可用于制造。 第十三条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应当进行型式试验的特种设备产品、部件或者试制特种设备 新产品、新部件、新材料,必须进行型式试验和能效测试。
01 修订
目录
02 内容
修订
修订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03月11日发布。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2009),2009年01月24日发布。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修订),2009年01月24日发布。
内容
内容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 济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 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2024年特种设备管理规定
2024年特种设备管理规定____年特种设备管理规定(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的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特种设备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维修、检验、鉴定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分为许可审批、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和安全评价等环节。
第五条: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监督,有权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抽查抽验、取样检测等工作。
第二章:特种设备生产与销售管理第六条:从事特种设备生产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监督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
第七条:从事特种设备销售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确保销售的特种设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第八条:特种设备生产和销售单位应当建立档案,记录产品的生产、销售、安装和售后服务情况,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关报告。
第九条:特种设备生产和销售单位应当履行售后服务责任,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问题,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装与使用管理第十条:特种设备安装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安装标准,保证安装质量。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遵守使用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的档案,记录设备的安装、维修、检查等情况,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关报告。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四章:特种设备监督检查与事故调查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可以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抽验,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进行整改或下线处理。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特种设备的检验、鉴定和评价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BLE OF CONTENTS目录3 SPECIAL EQUIPMENT(特殊设备) (2)30. Derrick(吊车) (2)31 Bulk and Mud Systems(散货和泥浆系统) (2)32 Well Control Equipment (井控制设备) (3)33 Pipe Handling Equipment and Systems(铺管设备和系统) (4)36. Material handling equipment(物料输送设备) (4)37 Service Equipment and Systems(服务性设备和系统) (4)38. Special Equipment and Services(特殊设备和服务) (5)MARACCMaritime Research Advisory Committee海事研究顾问委员会[美]3 SPECIAL EQUIPMENT(特殊设备)30. Derrick(钻架塔)The vessel may be fitted with a derrick and drilling equipment furnished by the Owner.船上安装的钻架塔和钻井设备由船东提供。
301 Foundations(基座)The main deck shall be reinforced around the moonpool area to facilitate installation of a 650T WL derrick. The strengthening shall be below deck. 为了实现有650吨吃水线的钻架塔的安装,在主甲板的月池区域应加固并在甲板下加固。
304 Drill string heave compensator(钻井索提升补偿器)There shall be space for installing Owner supplied air bottles in PS pontoon. 在左舷浮筒处有船东提供空气瓶的安装空间。
Space for routing pipes for bottles shall be provided in No. 3 column. 在3号支柱处应提供空气瓶管路的安装空间。
314 Tensioning System(电压系统)The main deck above the moonpool shall be strengthened to support a riser and guideplate tensioning system. Space for winches shall be arranged with support beams for foundations.主甲板上面的月池应用支撑加固,以支撑一个起升装置和导板电压系统。
绞盘空间应与基座支柱一起布置。
31 Bulk and Mud Systems(散货和泥浆系统)The vessel shall be fitted with a complete bulk and mud system, Below equipment shall be installed to accommodate this system.平台上应安装有完备的散货和泥浆系统;下面的设备应当安装以服务于该系统。
321 Bulk Storage and Transfer System(散货存储和传输系统)There shall be installed bulk tanks and piping for cement and mud bulk storage.水泥和泥浆散货存储舱应布置管路。
These tanks shall be fitted in the columns.这类舱室应被布置在支柱内部。
Capacities(容积):Bulk Cement(散货水泥): 3 x 80 cubmBulk Mud(散货泥浆): 3 x 80 cubm321b Bulk storage tanks(散货存储舱室)Builder shall provide 6 off bulk/cement storage tanks built to owner supplied drawings and specification.船厂应提供6个未连接的散货/水泥储存舱,这些舱要根据船东提供的图纸和规格书来建造。
The tanks shall be built into the columns.这些舱要包含在支柱内部。
These shall be hooked up to transfer lines and instrumentation.这些舱要与传输管路和仪表连接。
A cyclone shall be installed on each system’s (cement and barite) vent line.旋风器应安装在每一个系统(水泥和重晶石)的通风管路上。
322 Bulk Air System(散货空气系统)The main piping for the bulk transfer system shall be fitted.散货传输系统的应安装主管路。
There shall be a compressor room with bays for two Owner provided compressors in the box girder.在箱形梁上有带有隔舱的压缩机舱室,以放置船东提供的两台压缩机。
322b Compressors(压缩机)Owner will provide 2 air compressors and air receiver for the bulk handling system to be installed by builder.针对由船厂安装的散货处理系统,船东将提供两套空气压缩机和气瓶。
324 Mud Mixing and Storage(泥浆混合和存储)There shall be installed mud storage tanks for storing 400 cubm of liquid mud/brine.安装泥浆存储舱来存储400 m3的泥浆/盐水。
Piping shall be installed. There shall be provided space for pumps etc. 管路应被安装。
应提供足够的空间安装泵。
but pumps shall not be delivered by Builder.但泵不应由船厂交付。
The piping shall be routed to an area below main deck suitable for mud mixing. 管路应布置在主甲板下方的一定区域且便于泥浆的混合。
It shall be possible to install a fully automatic mud mixer on main deck above this location.在该区域上方的主甲板上要可以安装一个完全自动化的泥浆搅拌器。
There shall be space for mud pumps, mud transfer pumps, mud treatment and mud pits close to this location.该位置附近,要有泥浆泵、泥浆传输泵、泥浆处理和泥浆池的布置空间。
327 Drill Water System(钻井水系统)There shall be tanks and piping in the pontoon arranged so that the tanks can be converted into drill water tanks without the need to install piping etc.在浮筒内应布置舱室和管路,这样就把浮筒内的舱室转换为钻井水舱室而无需安装管路等。
Capacity(容量):2000 cubm32 Well Control Equipment(钻井控制设备)331 Blow Out Preventer Stack(防喷装置)The moonpool area shall be able to support a 250 tonnes BOP.月池区域应能够支撑250吨的BOP(防喷装置)。
There shall be a strengthened location for the BOP test stump/storage.应当有一个加强的位置以放置BOP(防喷装置)试验残余/存储。
332 Blow Out Preventer Control System(防喷装置控制系统)There shall be space to install the BOP control and support system in the SB box girder.在右舷箱形梁上应当有空间来安装BOP(防喷装置)控制和支撑系统。
334 Diverter with Control System(分流器及控制系统)No diverter pipe or system are to be installed by the Builder, however, there shall be space for routing a diverter from an imaginary drill floor, to the starboard and port box girder, as well as mud return to the mud treatment location on the PS box girder.尽管分流器管路和系统无需建造方安装,但是从假想的钻台到左右舷箱形梁和从泥浆返回到泥浆处理(位于左舷箱形梁),都应当留有分流器的布置空间。
325b Mud Pumps etc.(泥浆泵等)Mud pits and mud storage tanks to be installed by Builder.泥浆池和泥浆存储舱应由船厂安装。
335 Riser System including Choke, Kill and Booster lines(起升系统包括阻气、制动和助推装置管路)There shall be space close to the moonpool for housing control systems. 在月池附近应有空间布置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