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默写及参考答案
《论语》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名句默写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来者犹可追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4、丈人曰:“,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不仕无义。
,不可废也;,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6、子路曰:“自孔氏。
”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仰之弥高,;,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谓云尔已矣。
”9、子曰:“当仁,。
”10、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11、莫春者,春服既成,,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
12、他人之贤者,,犹可逾也;仲尼,,无得而逾焉。
13、君子一言以为知,,。
夫子之不可及也,。
14、君子学道则爱人,。
15、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16、君子之过也,。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7、子曰:“人能弘道,。
”18、子曰:“无欲速,。
欲速则不达,。
”19、人而无信,。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0、子曰:“岁寒,。
”2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2、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己所不欲,。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3、子曰:“举直错诸枉,。
”2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26、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
27、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颠沛必于是。
28、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人不厌其笑;,人不厌其取。
29、君子义以为上,,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30、,思而不学则殆。
31、不愤不启,,,则不复也。
32、贤贤易色, , 事君能致其身, 。
3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名句默写(带答案)

名句默写(带答案)春考训练——名句默写(注:所示名句,须背诵准确而熟练,默写认真而规范,尤为易写错的同音、形似字)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提到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孤愤》;《诗》三百篇,大7.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8.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9.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1.曹操的诗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12.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应及时行乐.....的诗句是:金樽.空对月。
最新《论语》选读名句默写练习

《论语》名句默写1、为政以德, , 。
2、道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4、其身正,;,虽令不从。
5、颜渊问仁。
子曰:“。
一日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颜渊曰:“回虽不敏,。
”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7、天下有道,;天下无道,。
自诸侯出,;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
8、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子路曰:“有是哉,!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已而,已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不得与之言。
10、子路曰:“。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君子之仕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1、子曰:“弟子入则孝,,,泛爱众,。
行有余力,。
”12、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颜渊曰:“,。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
”13、子曰:“志士仁人,,有。
”14、子曰:“君子喻于义,。
”15、子曰:“贤哉,回也!,,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贤哉,回也!”16、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17、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18、子曰:“知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
”1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不亦远乎?”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与答案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 “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子的话“,”;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中“, ”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及答案(1)《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密切相关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19.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1、《<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2、《<论语>十则》中,既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名句默写

《论语》名句默写1、,民免而无耻;,有耻且格。
2、;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为政以德,,。
4、自古皆有死,。
5、,不患贫而患不安。
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7、,;言不顺则事不成。
8、君子务本,。
孝悌也者,?9、人而不仁,?人而不仁,?10、不曰坚乎,;不曰白乎,。
11、,守死善道。
,乱邦不居。
12、道不同,。
13、,岁不我与。
14、往者不可谏,。
15、,五谷不分,?16、,不可废也;君臣之义,?17、入则孝,,,泛爱众而亲仁。
,则以学文。
18、己欲立而力人,。
19、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20、子钓而不纲,。
21、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
22、,小人喻于利。
23、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
24、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智者乐水,。
26、,任重而道远。
27、,乐以忘忧。
28、我欲仁,。
29、逝者如斯夫!。
30、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更也,人皆仰之。
31、,小人比而不周。
32、君子矜而不争,。
33、,则远怨矣。
34、君子不以言举人,。
35、鸟之将死,;人之将死,。
36、,有言者不必有德。
37、,勇者不必有仁。
38、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3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0、,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1、子曰:“性相近也,。
”42、子曰:“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3、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其斯之谓与?”44、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何谓也?”45、子曰:“,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46、子曰:“由也升堂矣,。
”47、,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48、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
49、夫子,博我以文,,欲罢不能。
50、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51、莫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咏而归。
52、礼之用,。
53、,小人同而不和。
54、子曰:“未能事人,?”55、曰:“未知生,?”56、务民之义,,可谓知矣。
论语孟子 名句默写

从孔子到孟子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2.子曰:“老者安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论语·公冶长第五》4.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第七》5.其为人也,,乐以忘忧,。
《论语·述而第七》6.仁者不忧,,。
7. ,来者犹可追。
8. ,厄穷而不悯。
9.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告子上》10. ,万钟于我何加焉?人的起点11.子曰:“人之生也直,。
”《论语·雍也第六》12. ,能使枉者直。
13.子曰:“乡愿,。
”《论语·阳货第十七》14.子曰:“,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第十七》15.人性之善也,。
仁者爱人16.子曰:“志士仁人,,。
”《论语·颜渊第十二》17. ,仁民而爱物。
18.子曰:“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
”《论语·雍也第六》19.子曰:“,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第二》20.子曰:“,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第二》21. 言必信,。
2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第十三》23.子曰:“,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2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论语·子张第十九》25.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修养的境界2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27.子曰:“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第七》28.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第九》29. 富贵不能淫,,。
30. 食不厌精,。
学问之道3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名句默写考试题及答案

论语名句默写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
”答案:不亦乐乎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择其善者而从之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______,______。
”答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 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
”答案: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
”答案:患不知人也二、简答题:1. 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对别人做。
它强调了一种推己及人的道德原则,即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来对待他人。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答案: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诚实与自知之明的思想。
孔子认为,真正的知识不仅包括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这种态度体现了对知识的谦虚和对学习的追求。
三、论述题:1. 论述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了爱人、尊重人、帮助人等多重含义。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同时,仁也要求个人修身养性,做到内心善良,行为端正。
2. 孔子如何论述“礼”的重要性?答案: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它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行为准则。
通过遵守“礼”,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孔子强调,礼不仅仅是外在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重和敬意。
四、翻译题: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孔子说:“复习旧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老师。
”2.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答案:孔子说:“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美好的。
如果不选择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够懂得仁德呢?”五、判断题:1. 孔子认为“礼”是外在的仪式,与内心无关。
答案:错误。
孔子认为“礼”不仅仅是外在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重和敬意。
七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含答案

七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1、论述要保持君子风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虚心好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缺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感慨时光易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表述即使普通人也要有坚定志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各方宾客云集,正如《论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面对富贵(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2、《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15、新学期又开始了。
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论语》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人歧途,所以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不应该恼怒,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的修养。
高考课外名句默写之论语

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矣。
”(《学而》)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7.子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8.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学而》)9.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为政》)”1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1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为政》)1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14.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1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1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yì),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为政》)1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20.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2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名句及解析

《论语》名句及解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
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论语十二则名句默写题+答案

【理解性默写】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名句默写含答案(优.选)

《论语》选读名句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来者犹可追。
1、丈人曰:四体不勤,,孰为夫子?2、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子曰:当仁,。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5、暮春者,春服既成,,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咏而归。
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子曰:岁寒,。
9、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10、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
11、子曰:,能使枉者直。
12、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
,可谓仁之方也已。
1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15、子曰: ,小人喻于利。
16、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1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18、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2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2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2、子曰:知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
,仁者寿。
23、子曰:,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选读名句往者不可谏 2、五谷不分 3、钻之弥坚 4、不让于师 5、一瓢饮6、冠者五六人,风乎舞雩 7、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欲速则不达 9、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10、逝者如斯夫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举直错诸枉 13、己欲立而立人,能近取譬 14、任重而道远 15、有杀身以成仁 16、君子喻于义 17、学而不思则罔1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20、患不知人也21、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逾矩2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3、仁者乐山,仁者静 24、君子和而不同《孟子》名句默写1、民为贵2、言不必信,行不必果3、地利不如人和4、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6、然后知轻重,然后知长短7、达则兼济天下8、登泰山而小天下《荀子》名言不扶而直,与之俱黑2、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厚也3、天行有常4、善假于物也《老子》名言信言不美,善者不辩,知者不博 2、而知也无涯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上善若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6、福兮祸之所伏《庄子》名言1、若白驹过隙2、亦好背而毁之3、哀莫大于心死4、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名句默写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不好犯上,,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2、子曰:,鲜仁矣。
”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4、子曰:“,出则弟,,,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5、子夏曰:“贤贤易色;;事君,能致其身;,。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主忠信。
;。
”
7、曾子曰:“,民德归厚矣。
”
8、子曰:“父在,观其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9、有子曰:“,。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
行。
,,亦不可行也。
”
10、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1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
”子贡曰:《诗》云,‘,’,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13、子曰:“,患不知人也。
”
14、子曰:“为政以德,,。
”
15、子曰:“,,曰:“思无邪。
”
16、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18、子曰:“,;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19、孟武伯问孝,子曰:“。
”
20、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皆能有养,,?”
2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酒食,先生馔,?”
22、子曰:“,,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3、子曰:“,可以为师矣。
”
24、子曰:“,小人比而不周。
”
2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2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27、子张学干禄,子曰:“,慎言其余,则寡尤;,慎行其余,则寡悔。
,,禄在其中矣。
”
28、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则民服;,则民不服。
”
2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其何以行之哉?”
3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
”
31、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宁俭;丧,,宁戚。
”
32、子曰:“,必也射乎!,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3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
”曰:“礼后乎?”子曰:“,始可与言诗已矣。
”
34、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
”
35、子曰:“《关睢》,,。
”
36、子曰:“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
37、子曰:“里仁为美,,?”
38、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
”
39、子曰:“,能恶人。
”
40、子曰:“富与贵,,,不处也;贫与贱,,,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论语》名句默写参考答案
1、而好犯上者,鲜矣;而好作乱者,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巧言令色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弟子入则孝,谨而信,汎爱众
5、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学则不固,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7、慎终追远
8、父没,观其行,可谓孝矣
9、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10、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11、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2、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3、不患人之不已知
14、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16、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7、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18、生,事之以礼 19、父母唯其疾之忧
20、至于犬马,不敬,何以别乎 21、有事,弟子服其劳,曾是以为孝乎
2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23、温故而知新
24、君子周而不比 25、思而不学则殆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言寡尤,行寡悔
28、举直错诸枉,举枉错诸直 29、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30、见义不为,无勇也 31、礼,与其奢也,与其易也
32、君子无所争,揖让而升 33、美目盼兮,绘事后素,起予者商也
34、吾不与祭,如不祭 35、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6、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37、择不处仁,焉得知
38、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9、唯仁者能好人
40、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