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名句默写(《论语》篇)

合集下载

高考必背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高考必背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高考必背论语十二则知识点现今,高考已成为考生们人生道路中的重要一步。

为了应对这场考试的挑战,学生们需要全面掌握各科目的知识。

而在语文考试中,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考生必须熟悉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高考必背的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一、克己复礼:《论语·八佾》:“口说不信,邦无道;不诵五经,邦无宪法;不兴礼乐,邦无乐德;不作乐德,邦则破。

”这一章节强调了克己复礼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要言行一致,做到自己要求他人做到的事情。

二、教育功臣:《论语·为政》:“致一则不易,学一则不费”的观点,告诉我们只要真心投入,就能取得学习的成果。

在备考中,我们要以刻苦学习为前提,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礼貌为先:《论语·公冶长》:“不教而杀谓之虐,教而杀谓之傲。

”这段名言表明了礼貌的重要性。

在高考考试中,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待人有礼,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四、知行合一:《论语·为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光有知识还不够,我们要将知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取得快乐与满足。

五、尊重他人:《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是看重道义,而不是只追求私利。

在备考中,我们要像君子一样,尊重他人,不为个人利益损害他人。

六、责任感与角色:《论语·述而》:“君子贞而不窕,小人窕而不贞。

”这句话意味着,一个君子要有责任感,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备考中,我们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七、勤奋刻苦:《论语·学如不及》:“死而后已。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业,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不畏惧困难,直到取得最终的成功。

八、忍让宽容:《论语·颜渊》:“吾日三省吾身。

”这一章节让我们明白要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的弱点与不足。

在考试中,我们要宽容他人的错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随时进行自我反省。

论语高中必背名句大全

论语高中必背名句大全

论语高中必背名句大全《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名句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名句,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将按照类别介绍一些《论语》中的高中必背名句。

1. 教育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篇》)这是《论语》中最著名的名句之一,也是教育类名句的代表。

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有教无类。

”(《为政篇》)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普及性,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

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

2. 人生哲理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篇》)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也不要对别人做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篇》)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注重道义,而不是只追求自己的利益。

这也是现代社会需要的品质之一。

3. 政治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中庸篇》)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注重本质,只有本质才能支撑起正确的道路。

这也是现代政治需要的品质之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泰伯篇》)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只追求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这也是现代政治需要的品质之一。

4. 人际关系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述而篇》)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这也是现代社会需要的品质之一。

“朋友之间,言而有信。

”(《子罕篇》)这句话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信任,言出必行。

这也是现代社会需要的品质之一。

5. 家庭伦理类“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为政篇》)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尽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子张篇》)这句话告诉我们,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最新《论语》选读名句默写练习

最新《论语》选读名句默写练习

《论语》名句默写1、为政以德, , 。

2、道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4、其身正,;,虽令不从。

5、颜渊问仁。

子曰:“。

一日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颜渊曰:“回虽不敏,。

”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7、天下有道,;天下无道,。

自诸侯出,;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

8、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子路曰:“有是哉,!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已而,已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不得与之言。

10、子路曰:“。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君子之仕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1、子曰:“弟子入则孝,,,泛爱众,。

行有余力,。

”12、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颜渊曰:“,。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

”13、子曰:“志士仁人,,有。

”14、子曰:“君子喻于义,。

”15、子曰:“贤哉,回也!,,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贤哉,回也!”16、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17、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18、子曰:“知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

”1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不亦远乎?”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词(共64篇)

高中语文2023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词(共64篇)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文(初中部分)NO.1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④,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⑦,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⑧。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⑨。

”(《卫灵公》)【注】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悦”的古字,愉快。

②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⑤“学而不思”两句: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⑥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知:通“智”。

⑦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两句: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弘毅:刚强,勇毅。

⑨“己所不欲”两句: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NO.2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重难点篇目《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重难点篇目《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原文再现——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12.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理解性默写精选——1.【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

2.【2023年江苏南京六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最能体现孔子对真理、信仰等迫切而热烈的追求。

3.【2022年河南郑州荥阳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孔子在《论语》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和《大学之道》名句默写

《论语》和《大学之道》名句默写

《论语》选择性必修上理解性默写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4.孔子说,从近切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主的句子是:“,。

”5.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种美德,他在《论语.子罕》中这样评价具有这三种美德的人:“,,。

”6.《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7.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就不能实行礼,就不能运用乐;而曾子则告诉士人“”,因为士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9.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0.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11.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而道远,具体表现为:“”和“。

”12.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13.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之后,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4.《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

”《论语》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迩之事父,远之事君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8.人而不仁士不可以不弘毅9.敏于事而慎于言10.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1.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12.任重而道远13.就有道而正焉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之道》1.《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的“三纲”,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事立教”的目标所在。

202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

202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1.《论语》十二章中“,”两句,孔子给出了“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是“义”或“利”。

2.荀子在《劝学》中的“,”两句,用蟹只能以蛇鳝之穴托身为喻,说明学习不专一的危害。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屈原远离污秽。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是因为在深重的忧虑下,“”,守江山难,是因为在志得意满下“”。

5.韩愈在《师说》中的“,”两句,说明了“圣人无常师”的根本原因。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两句,描绘了秦宫不把珍宝当珍宝的奢靡之状。

7.苏洵在《六国论》替六国制定“,”的对策,认为这样可让秦国“食之不得下咽”了。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指责自己“拒谏”,认为“,”,不为“拒谏”。

9.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描绘了箫传出的婉转、悠长、似断不断的乐声。

10.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两句,描绘项脊轩这个百年老屋修葺前的破旧。

1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志时认为“,”,因而笑子路。

12.《过秦论》中“,”两句,陈述秦统一后秦始皇把天下武器收聚到咸阳后所采取的弱民措施。

13.《礼记·礼运》认为,只要做到“,”,就可实现夜不闭户,成为真正的大同社会。

14.李密在《陈情表》的“,”两句,陈述自己辞去地方官的举荐和皇上的征召后,皇上下诏急切严厉责怪自己有意回避、怠慢上命的惶恐心情。

15.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认为自己辞官归隐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回,未来的事来得及补救。

16.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形象描述其他种树人对树木关爱太过的情形。

17.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两句,阐述了不要忽视小的祸患、不要沉溺喜爱的事情这个道理。

18.宋人的文章喜欢说理,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叙述自己夜探绝壁后,发表了自己理性的思考,“,”,并用“可乎”这个反诘句表示否定。

高考必背 《论语》82则(含译文)

高考必背  《论语》82则(含译文)

高考必背《论语》82则(附译文)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0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0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0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0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译文】子贡说:贫穷时不谄媚,富有时也不骄纵,这种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可是比起能做到贫穷而仍能长保其乐,富有而能崇尚礼仪的人,就还差一点了。

06、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译文】子贡说:“诗经上说处理骨角玉石时,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是否正是老师现在的意思呢?”0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 “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

”0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 思想纯正)。

”0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四十岁能不再迷惑,五十岁能领悟天命,六十岁能听到忠言逆言都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都不会越出规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名句默写(《论语》篇)
1
2、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3
4
5
6
7
学也已。

8
9
10
11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
13
14、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
16
17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8
19
20
21
22
23
24、宰予旦寝,子曰: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
25
谓之文也。


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27、子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如浮云。


36
37
38
39
40
41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42
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43
后已,不亦远乎?”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
无兄弟也。


55、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56
57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人,亦不失言。


69
70
者,友其士之仁者。


71
72
73
74
75
76
77
78、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
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79
80
81
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2
83
84、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
85、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汝。


86、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
87
88
89
90
91
92、子曰:“不知命,无以知人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