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保险的性质、功能与分类

合集下载

第二章_保险概述

第二章_保险概述


四、保险的对象 (一)定义:保险的标的物 (二)分类:非人身标的物和人身标的物 (三)区别(P29)
五、保险与其他类似经济行为的比较 (一)保险与赌博的比较 (二)保险与储蓄的比较
(三)保险与担保的比较
(四)保险与救济的比较
(一)保险与赌博的比较 1、相同点:结果都是具有不确定性。 2、不同点:
二、保险的性质(P26)
(一)从经济的角度看
1、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
(1)从需求角度看
(2)从供给角度看
Hale Waihona Puke (3)供求双方共赢 2、保险是一种金融行为
3、保险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作用
(二)从法律角度看
1、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一方承担支 付保险费的义务,以取得发生损失时要 求另一方补偿的权利,体现了民事法律 主体之间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受法律保护。
(三)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保险是一 种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复杂而精巧的风 险损失转移机制,它将风险从个体转移 到团体,并在一个公平的基础上由团体 中的所有成员来分担损失,从而在整体 上提高了对风险事故的承受能力。因而 被称为 “社会稳定器”。
三、保险的定义
(一)学术上的定义 1、三种学说给出的定义 2、我国有代表性的教材定义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经济单位或个人, 聚资建立基金,为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 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危险转移机制。 --中国林业出版社《保险学》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 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 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保险学》



例:设某一地区有1000栋住房,每栋住房的价值为10 万元。根据以往的资料知道,每年火灾发生的频率为 0.1%,且为全损。保险公司提出,如果每栋住房的房主 每年缴纳110元,则由保险公司承担全部风险损失。 所收金额=1000×110=110 000 每年应赔款额=1000×0.1%×100 000= 100 000 赔余额= 110 000-100 000= 10 000 遭受火灾风险损失者的损失,由全部房主共同承担, 保险公司只是起组织分摊风险的作用,并且因有效组织 风险损失分摊获得相应的报酬。

保险的性质、职能、地位和作用

保险的性质、职能、地位和作用
2.保险与救济的区别:
保险是一种互助行为,而救济是一种救助行为,捐资者与 被救助者可能遭受的风险没有必然关系;
保险是一种双务有偿的合同行为,而救济是一种单向的无 偿赠与;
保险基金是根据一定数理依据为基础向保户收取 的,而救济基金是捐资者自愿捐赠的,没有任何 规定和约束;
保险要依据合同对所有遭受保险事故的保户进行 赔偿或给付,而救济不一定对所有受难者都进行 救济;
首先,通过投资,保险人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 其次,能促进社会生产和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扩大保险的社会影响。
返回目录
第三节 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社 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
保险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通过保险机构的经营活 动,主要是保险保险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也包括保 险资金的运用)来实现的。
保户获得赔款或给付以保险事故的发生为前提, 而储蓄提款不灾害事故的发生为前提;
保险是一种互助行为,储蓄是一种自助行为;
保险分摊金的计算有特殊的数理依据,而储蓄 无须特殊的数理计算;
保险资金的运用被保险人一般无权干涉,而储 蓄者可以自由支配储蓄的提取和使用。
二、保险的职能
(一)经济补偿职能
二、保险的作用
(一)及时补偿灾害事故损失 (二)安定人民生活 (三)促进防灾防损工作 (四)积聚建设资金 (五)促进技术进步 (六)促进国际经济交往
返回目录
本章小结
从经济的角度上说,保险主要是对灾害事故损失进行分摊 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和手段。从法律的角度上说,保险是 一种合同行为。 保险是以特定的风险为对象、以多数人的互助共济为基础、 以对风险事故所致损失进行补偿为目的,以及科学合理的 保险分担金为积累基金的前提。 保险不同于赌博、救济以及储蓄。 现代保险具有经济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职能、防灾防损职能和融资三大职 能。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社会再生 产的分配环节。它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实现对社会 再生产过程中经济损失的补偿。 保险的作用主要有:及时补偿灾害事故损失、安定人民生 活、促进防灾防损工作、聚建设资金、促进技术进步和促 进国际经济交往等。

第二章 保险概述

第二章 保险概述
5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三、保险的特征 1.经济性:从保险需求和供给角度看 1.经济性:从保险需求和供给角度看 2.互助性:从被保险人的角度看 2.互助性:从被保险人的角度看 3.商品性:从保险产品看 3.商品性:从保险产品看 4.契约性: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关系看 4.契约性: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关系看 5.科学性:从保险经营过程看 5.科学性:从保险经营过程看
6
第二节 保险的分类
一、按照保险性质分类
1商业保险(自愿保险或合同保险) 2社会保险 3政策保险
二、按实施方式分类
1自愿保险 2强制保险
7
第二节 保险的分类
三、按保险标的分类 1财产保险 2人身保险 3责任保险 4信用保证保险 四、按照风险转移层次分类 1原保险 2共同保险 3重复保险 4复合保险 5再保险
2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一、保险的含义: 保险的含义: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 计算分担金的形式, 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自然灾害或意外 事故所致经济损失或由此引起的经济需要进行的补偿或 给付行为。 给付行为。 理解保险这一概念,从以下几个角度: 理解保险这一概念,从以下几个角度:
8
第三节 保险的分类
五、按投保单位分类 1团体保险 2个人保险 六、按保险价值确定方式分类 1定值保险 2不定值保险
9
第三节 保险的分类
七、按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之间的关系分类 1足额保险 2不足额保险 3超额保险 八、按承保的风险分类 1单一风险保险 2综合风险保险 3一切险
10
第三节 保险的功能和作用
1)从经济角度: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保险是一种金融行为,保险是 从经济角度: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保险是一种金融行为, 一种分摊损失的财务安排。 一种分摊损失的财务安排。 2)从法律角度: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中 从法律角度: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 约定,保险合同中载明的风险必须符合特定的要求。 约定,保险合同中载明的风险必 从社会功能角度看: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12
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
二、保险的概念
(二)保险的本质
保险的本质是指保险的社会属性,它与保险的自然属 性不同。研究保险的社会属性,是既要把握保险经济现象 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内部的同一性和相异性的对立统一), 又要把握保险经济现象与其他经济现象的普遍联系(外部 的同一性和相异性的对立统一),从而把握保险经济现象 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是从动态上深化对保险经济 现象的认识。
10
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
二、保险的概念
(一)保险的定义
※第四,保险分配不同于分配环节的其他分配形式,它是一 种对经济损失补偿的部分或全部的平均分摊,体现公平合 理的原则。
※第五,保险是以善后处理经济损失补偿为目的的联合行为, 必须有多数人参加才可能有保险行为。
※第六,保险是一个属概念,其内涵量的规定性必须使其外 延量能够概括所有的保险经济现象。即我们给保险下定义 以阐明保险的性质,应是对保险这一属概念下定义,而非 对保险的种概念下定义。
其一。其二,保险行为中的保险费支出和保险金的赔付均 不含有金融的特性,所以,保险与金融应为两个不同的概
念,不能把保险等同于金融。
小结:非损失说各种释义的特点都是企图完全抛开
“损失”的概念。
9
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
二、保险的概念
“无危险,无保险”,危险即损失的可能性,那么也 就是“无损失的可能性就无保险”。按照这个逻辑,本讲 义对保险下定义时倾向于“损失说”。 (一)保险的定义
保险分配关系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说明了保险分配关系是
保险合同关系(法律关系)的基础,保险的分配关系产生出保
险的法律关系,而不是相反。商业保险只不过是保险分配关系
得以实现的一种形式。
15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82
第四节 商业保险
三、商业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类似制度比较
(五)商业保险与赌博比较
商业保险与赌博从表现形态上看具有相似之处:其一, 单个的给付与反给付不均等。保险方面有给付而未能得到反 给付或得到更多反给付(保费与赔款比较),赌博也如此。 其二,给付的确定性与反给付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两者 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目的不同 2.条件不同 3.机制不同 4.社会后果不同
32
记者昨天找到了“80后退休前需准备314万”这一
微博的出处,原来来源于《重庆晨报》的一则报道, 其中理财师提出:“假设,退休后你每月的开支为 2000元,从60岁开始退休,按照平均寿命80岁计 算,那么你退休后的20年需要2000×12×20=48万 元养老金。假如我们以3%的通胀计算,如果按每 月支出等同于现在2000元的购买力计算,你的寿命 为80岁,你现在50岁,那么从60岁退休到80岁, 你需要准备116万元,才能满足你现在每个月花费 2000元的生活水平。”
36
3.基本生命表
随着人寿保险业的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死亡规 律的统计数据。但这些数据列成表格反映了寿命 分布。这就是生命表。 下面给出美国1979-1981年国民生命表作为示例 :(参阅保险精算技术P.9)
年龄x 死亡率 q x 生存人数 l x 0~1 0.01260 100000 1~2 0.00093 98740 2~3 0.00065 98648 3~4 0.00050 98548 … … … … … … 109~110 0.35988 33 死亡人数 d x 1260 92 64 49 … … 12
1
本章教学目的
在评介不同保险性质说和不同保险功能 说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保险的定义、本 质、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在宏微观经济中 的作用,商业保险概念、构成要素及其与类 似制度的异同,以及保险公司的性质和功能。

中南大保险学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与功能(含答案)

中南大保险学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与功能(含答案)

中南大保险学: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保险2、损失说3、二元说4、商业保险5、社会保险6、非损失说二、填空题1、非损失说的主要观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损失说的主要观点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二元说的主要观点有______和______。

4、保险的基本职能是______和_______。

5、保险的派生职能是_____和_____。

6、保险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是_________。

7、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________。

8、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损失分担说的倡导者是()。

A、华格纳B、马修斯C、魏兰脱D、劳斯塔2.保险产生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问题。

A、人身伤害的给付B、物质损害的补偿C、责任赔偿D、信用关系3、人身保险中大部分险种带有()性质。

A、赔偿B、给付C、储蓄D、保险4、保险分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关系。

A、保险B、利益C、社会D、经济5、合作保险和相互保险仅表现为()之间的保险分配关系。

A、投保人B、保险人C、会员D、社员6、保险的作用是保险诸职能的发挥所产生的()。

A、社会效应B、经济效应C、政治效应D、商业效应7、二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日本的米谷隆三B、德国的马修斯C、美国的休勃纳D、德国的爱伦贝堡四、判断题1、保险是金融机关,是以发生偶然性事实为条件的相互金融机构。

()2、保险商品使用价值的量的规定性是保险金额。

()3、保险的本质是指保险的社会属性,它与保险的自然属性相同。

()4、保险的法律关系产生出保险的分配关系。

()5、保险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是活劳动。

()6、保险监督危险的职能是补偿损失职能的派生职能。

()7、保险商品的消费主要是物质上的消费。

()8、保险分配是价值形式的分配。

()9、保险商品价值的量的规定性是净保费率。

第二章__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章__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二节 保险分类
4、信用保证保险:是以合同的权利人和义务人 、信用保证保险: 约定的经济信用为标的的保险。 分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二节 保险分类
三、按危险转移层次分类 1、原保险与再保险 原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合同, 原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合同,确 立保险关系的保险。 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此所承保的业务的一部分 或全部, 或全部,分给其他保险人承担。 2、复合保险与重复保险 投保人在同一期限内就同一标的的同一危险向若 干保险公司投保,若保险金额之和不大于标的价值, 干保险公司投保,若保险金额之和不大于标的价值,则 为复合保险, 为复合保险,反之为重复保险。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二节 保险分类
四、按实施方式分类 1、强制保险:是指国家或政府根据法律、法令 、强制保险: 或行政命令, 或行政命令,在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强制建立起 保险关系。 2、自愿保险:是指投保人和保险人在平等自愿 、自愿保险: 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建立起保险关系。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二节 保险分类
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 、社会保险: 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提供一定的 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 度。 3、政策保险:是政府为了一定政策目的,运用普 、政策保险:是政府为了一定政策目的, 通保险的技术而开办的一种保险。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学原理》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
(三)二元说 该学说认为保险具有补偿功能和给付功能 认为保险具有补偿功能和给付功能。 该学说认为保险具有补偿功能和给付功能。 二、保险的性质 (一)从经济的角度看 1、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含市场供给和需求目的 是追求经济利益. 是追求经济利益.)大数法则 2、保险是一种金融行为 3、保险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保险学课件:第02章 保险基本理论

保险学课件:第02章 保险基本理论
同质风险是指风险单位在种类、品质、性能、 价值等方面大体相近
(三)保险费率的厘订
以完备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
费率厘定的原则:适度、合理与公平 适度--足以抵补可能发生的损失以及有关的营业费用 合理 --不能获得过多或超额利润 公平 --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应与其承担的费率尽量一致
(四) 保险基金的建立
3.二元说--分别阐明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代表人物:德国保险法学者爱伦贝堡(W.Ehrenberg)
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以补偿经济 损失为目的,后者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 “保险合同不是损失赔偿的合同,就是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 的的合同”。二者只能择其一 德国、法国、日本和、瑞士等国家的保险法都是分别给财产 保险和人身保险下的定义
保险基金是用以补偿或给付因自然灾害、意外事 故和人体自然规律所致的经济损失和人身损失的 专项货币基金 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开业资金和保险费,其中保 险费是是形成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 保险基金是以各种准备金的形式存在的(主要是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理赔费用 准备金 )
(五)保险合同的订立
保险合同是体现保险经济关系存在的形式 保险合同是保险双方当事人履行各自权利与 义务的依据
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间的区别 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地震、洪水 这类巨灾风险,原本不可保的风 险已逐渐被一些保险公司列在保 险责任范围之内。
(二)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
保险的过程,既是风险的集合过程,又是风险 的分散过程 保险风险的集合与分散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大量风险的集合体 同质风险的集合体
第二章 保险基本理论
第一节 保险的本质
一、保险的定义 二、保险的特性 三、保险的要素 四、保险与其他类似经济行为的比较

保 险 学(第二章)

保 险 学(第二章)
本一致。
21
1.保险利益的含义 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特别注意:保险利益建立在保险标的之上,但并非保 险标的本身,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2.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 它的本质内容是投保人以其所具有保险利益的标的投保, 否则,保险人可以单方面宣布合同无效;当保险合同生效 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失去了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则 保险合同随之失效;当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被保险人不 得因保险而获得保险利益额度以外的利益。
15
一、保险的商品属性
(二)保险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保险商品使用价值的质和量 (1)质的规定性——提供经济保障。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它 为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 ,具体表现为: ①免除恐惧——观念上的消费; ②补偿损失——实质上的消费。 保险商品的实质性消费是观念上消费的物质基础,但保险商品的消费 主要是观念上的消费,体现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共济 理念。 (2)量的规定性——保险金额。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以货币为衡 量单位,具体表现为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保险人在约定的保险事 件发生后,履行赔付或给付的最高责任限额。
26
不同点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举办主体
实施方式
保险公司
自愿
政府有关机构
强制
保费来源
保险金额 目的意义 权利义务
投保人
投保人自定 营利;经济保障 对等
个人、企业和财政
国家统一规定 社会公平 不对等
27
2、与政策性保险比较
政策性保险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政策性保险, 即社会保险;另一是经济政策性保险,也就是 政府为实现某项经济政策而举办的保险,如农 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经济政策性保险的 对象一般是关系国计民生比较重大的项目。 (1)举办的主体不同 (2)经营目标不同 (3)承保机制不同

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

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西方保险学说的不同流派,拓展学术视野,掌握保险的性质、保险职能、保险商品、保险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重要内容:国外关于保险性质的若干学说、保险的概念、保险与相关经济行为的比较、保险的本质、保险的职能、作用、保险的基本分类、商业保险的定义与运作。

目录第一节保险的性质第二节保险的职能与作用第三节保险的要素第四节保险的分类第五节商业保险第一节保险的性质本节目录一、保险的概念及其含义;二、保险性质的各种学说:损失说、非损失说、二元说本节主要问题讲解一、保险的概念(保险的自然属性)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规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二、保险的内涵集合多数单位和个人约定的风险事故和约定的事件科学的计算方法建立专用基金经济赔偿或给付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三、关于保险性质的各种学说关于保险的学说:对保险内涵的认识,各国学者见仁见智,表述方法也不尽相同。

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损失概念作为保险理论的核心,称为损失说;以非损失概念作为保险理论的核心,称为非损失说;介于两者之间的“二元说”。

(一)损失说又可以分为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和风险转嫁说三种。

1.损失赔偿说。

损失赔偿说起源于海上保险,其代表人物为英国学者马歇尔(塞缪尔马歇尔)和德国学者马修斯(E.A.M a s i u s)。

他们认为保险的目的在于补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各种偶然事件发生所导致的损失;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收取保费,在被保险人遭受合同规定范围以内的损失时,保险人立即给予补偿。

2.损失分担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为德国学者瓦格纳。

他强调保险即由众多人互相合作,共同分担损失,并以此来解释各种保险现象。

魏华林保险学第4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魏华林保险学第4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魏华林保险学第4版考研真题和答案魏华林《保险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判断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六、计算题七、案例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风险与保险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第三章保险合同第四章保险的基本原则第五章保险形态的分类第六章财产损失保险第七章责任保险第八章人身保险第九章再保险第十章保险经营导论第十一章保险单设计第十二章保险精算第十三章保险基金及其运用第十四章保险经营效益第十五章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第十六章保险市场营销第十七章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第十八章保险监管理论概述第十九章保险监管制度第二十章保险监管内容第二十一章保险监管国际化•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在发生()的情形下,按照分摊原则来处理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研]A.共同保险B.重复保险C.原保险D.再保险【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在同一保险时期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对重复保险的保险财产损失,要按照重复保险分摊原则在所有保险人之间分摊损失。

2若干非保险业的大规模企业或企业集团为节省费用及承保自己所拥有的风险单位,而投资设立的附属保险机构,称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研]A.自我保险B.商业保险C.专属保险D.自付额保险【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自我保险公司是指由母公司设立下属子公司专门从事本集团内部的保险业务。

自保公司由母公司紧密控制,其主要业务对象即被保险人为母公司。

3参加保险是对付风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的风险。

[浙江工商大学2016研]A.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大B.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大C.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小D.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小【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对付风险的方法有四种:避免、自留、预防和转嫁。

其中,避免适用于某种风险的特征是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大;自留适用于某种风险的特征是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小或者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小;预防适用于某种风险的特征是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小;转嫁适用于某种风险的特征是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大。

保险的性质功能及作用

保险的性质功能及作用
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受损 失应得到及时、充分的补偿 ,但不得超过其实际损失。
法律法规对保险行业规范
《保险法》
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 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
规范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与清算等活动,确保保险公司稳健经营。
《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管理办法》
填写投保单
按照保险公司要求,如实填写 投保单,包括个人信息、保险 标的、保险金额等。
提交相关材料
根据保险公司要求,提交身份 证明、收入证明、健康告知等 相关材料。
缴纳保险费
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时 间,及时缴纳保险费。
理赔流程简介
报案
在发生保险事故后, 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 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承保被保险人(即雇主)所雇用的员 工在受雇期间从事保险单所载明的与 被保险人的业务有关的工作时,因遭 受意外事故而受伤、残疾、死亡,或 患有与职业有关的职业性疾病,根据 法律或雇用合同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 医药费用及经济赔偿责任。
信用保证保险产品介绍
信用保险
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 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受理
保险公司收到报案后, 将安排理赔专员进行 受理和调查。
理赔审核
保险公司将根据保险 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 对理赔申请进行审核。
理赔决定
在审核完成后,保险 公司将作出理赔决定, 并通知申请人。
理赔支付
对于符合保险合同约 定的理赔申请,保险 公司将及时支付理赔 款。
注意事项提醒
如实告知
在投保时,应如实告知个人情况和健 康状况,否则可能导致保险合同无效 或理赔受阻。

保险基础(2、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保险基础(2、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四、保险的要素
1.特定危险事故的存在
保险之所以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就在于具有补偿危 险事故所造成损失的功能,没有危险,保险也就失去了存在 的意义。危险是保险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并非任何危险都可 以保险,只有对特定的危险事故,保险人才肯承保,具体而 言,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一,危险事故的发生与否不确定 二,危险事故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三,危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不确定。
如船货安抵, 归还借款本利
如船货遇难, 借款不还
25

意大利是近代海上保险的发源地
1347年世界上最古老的保单——热那亚商人乔治· 勒克维伦开立的保单
1397年具备现代样式的保单——佛罗伦萨保单

英国劳合社(Lloyd’s)
劳合社不是一个保险公司, 而是一个社团, 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保险市场。
26
二、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比较 (四)与赌博比较 商业保险
目的不同 条件不同 机制不同 社会后果
转嫁风险 具有保险利益
赌博
发财 额外利益
平均分担互助共济 双方个人行为 受法律保护 打击对象
八、保险的历史发展 1.古代保险思想及原始形态
我国:货物分船装运,人身救济后备制度 ——原始的社会保险思想 ——无商业性的保险
2.多数经济单位的结合
保险是通过集合危险实现其赔偿职能的,由多数人参加 保险,分担少数人的损失,故保险以多数经济单位的结合为 必要条件。
3.费率的合理计算 保险不仅是一种经济 保障活动,而且也是一 种商品交换行为。保险 的价格(费率)必须进 行合理计算。
4.保险基金的建立
保险基金是通过商业保险形式建立起来 的,是仅用于补偿或给付由自然灾害、意外 事故和人生自然规律所致的经济损失以及人 身损害的专项货币基金。保险基金主要来源 于开业资金和保险费。

保险的性质与职能

保险的性质与职能

保险的性质与职能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通过合约方式,由保险公司承当意外风险或意外损失的责任,以经济补偿的方式帮助被保险人恢复经济利益。

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保险的性质和职能。

保险的性质保险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转移:保险的核心功能是通过风险转移来减轻被保险人的风险。

被保险人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那么承当了这些风险。

2.合约关系:保险是一种合约关系,由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之间达成的协议构成。

合约中规定了保险的范围、保险责任和赔付方式等重要内容。

3.互助性质:保险具有互助性质,即保险公司通过集中大量的保费来分摊风险。

通过互助的方式,被保险人能够在遭受损失时得到经济上的救助。

4.社会稳定作用:保险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

它通过提供平安感和保障经济利益的方式,减轻了风险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保险的职能保险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多种职能,主要包括:1.风险管理:保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方式,帮助个人和企业管理和减轻风险。

它提供了一种经济上可行的方式,来应对意外事件和风险对个人和企业造成的潜在损失。

2.资金调配:保险通过吸纳大量保费,形成保险资金,进而将这些资金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中。

保险资金可以用于投资、创业和风险补偿等方面,为经济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3.促进经济增长:保险业作为金融效劳业的核心组成局部,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它提供了各种保险产品和效劳,为企业的开展和创新提供保障,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4.社会保障: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机制,可以提供各种保险效劳,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通过这些效劳,保险可以为个人和社会提供平安感,减轻因意外事件和风险造成的经济负担。

5.促进公平与正义:保险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摊的方式,实现了公平与正义的目标。

它根据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来确定保费,保护了不同个体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魏华林《保险学》教材精讲(保险的性质与功能)【圣才出品】

魏华林《保险学》教材精讲(保险的性质与功能)【圣才出品】

魏华林《保险学》教材精讲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本章要点●通过对西方保险学说的评介比较,明确“损失说”、“二元说”和“非损失说”三者各自立论的依据,提供保险学基本理论线索并说明本书因何采用“损失说”观点。

●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保险分配关系,首先运用形式逻辑界定保险经济范畴,给出本书的保险定义从静态方面阐明保险是什么;而后运用辩证逻辑揭示保险分配关系的本质,它的内部和外部的对立统一,从动态方面说明保险经济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从保险分配关系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说明保险分配关系是保险合同关系的基础,保险合同关系只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保险分配关系加以确立、规范和调整。

●根据保险性质的客观要求把保险功能概括为:分散危险、补偿损失、积蓄基金和监督危险四个功能,并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保险的作用是保险诸功能的发挥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通过对保险在微观经济、宏观经济中的作用的考察,说明保险因何能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助动器,从而深化对保险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意义的认识。

●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有用性使保险取得商品形态,保险单是保险商品的体化物。

保险的商品形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分配关系实现的一种形式。

在研究保险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之后,以危险财务处理的比较机会成本为依据,阐明保险商品等价交换原理。

●商业保险机构、合同、保险利益、大数法则和保险基金五个构成要素和保险商品交换的契约性、期限性、条件性、诺承性四个特点。

●商业保险是以保险商品作为买卖对象的保险形态。

商业保险是双方当事人以平等互利、等价有偿为条件的合同交易行为,它与其他类似制度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保险公司是保险分配关系的外部组织的高级形式,着重从保险公司实现保险各种功能的关系上,演绎了保险公司的五个功能,并提出组织经济补偿与融通资金这两个基本功能的统一是金融型保险公司的概念。

第一节保险的性质一、保险性质说的评价(一)损失说:保险产生的最初目的,是解决物质损害的补偿问题。

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3、二元功能论补偿功能和给付功能 4、多元功能论:分散危险、经济补偿、给付保险金、
积累资金、融通资金、储蓄、防灾防损等。
2019/10/28
7
二、保险的基本功能
1、分散风险功能
保险人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费来把集中在某一单 位或个人身上的风险损失平均分摊给所有的被保险人.
2、补偿损失功能
指把集中起来的保险费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保险 事故所致的经济损失。
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作用
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 的转化 3、有利于社会安定 4、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 际收支平衡
2019/10/28
10
第四节 商业保险
一、保险的商品属性 (一)保险的商品形态
保险之所以能成为买卖对象,取得商品形态,是因为它具有 经济损失补偿的功能或者说能提供经济保障,从而满足人 们转嫁危险损失(的2)需要
化的目的,它有防灾防损的利益驱动,除了搞好自身
的风险管理,它还会帮助、鼓励和督促被保险人做好
防灾防损工作,把这项工作由企业内部推广到全社会,
就成为一种社会功能。
2019/10/28
9
第三节 保险的作用
一、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1、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2、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 核算 3、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4、有利于安定人们生 活5、提高企业和个人信用
广义保险一般包括由政府部门经办的社会保险、由专 业保险公司按商业原则经营的商业保险以及由被保险人 集资合办、体现自保互助精神的合作保险等。
2019/10/28
4
二、保险的概念
2、狭义的保险定义 狭义的保险特指商业保险。即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 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 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或者 人身事件时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1)是商业保险行为,按商业原则运营; (2)是合同行为,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保险关系通过 订立保险合同确立; (3)是权利义务行为,保险双方当事人分别承担相 应的民事义务; (4)保险的本质特征是经济保障。

保险的性质、功能及作用

保险的性质、功能及作用
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功能及作用
以确定的成本代替不确定的损失
精选ppt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
精选ppt
一、保险的概念
(一)普适的保险定义: 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
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势,形成基金,实现对少数 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要点一:从原理出发界定 #要点二:包含可保风险的构成要件 1、可货币衡量;2、大量、同质;3、偶然 #要点三:该定义适用范围-----几乎所有形式的 保险,包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000 赔余额= 110 000-100 000= 10 000 遭受火灾风险损失者的损失,由全部房主共
同承担,保险公司只是起组织分摊风险的作 用,并且因有效的组织风险损失分摊获得相 应的报酬。
精选ppt
三、保险的本质
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 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发的 特定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 成的互助共济价值形式的分配关系。
精选ppt
三、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比较
(一)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比较 (二)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比较 (三)商业保险与储蓄比较
精选ppt
(一)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
我们一般所说的保险是指商业保险。所谓商业保险 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 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 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
精选ppt
(一)与社会保险比较
1、实施方式不同。 2、举办的主体不同。 3、保费来源不同。 4、保险金额不同。
精选ppt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
社会保障范畴 社会保险
社 社会救济 会 保 社会福利 障
社会优抚
保险范畴 社 社会养老保险 会 社会医疗保险 保 工伤保险 险 失业保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保险在微观经济的作用。
(1)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2)有利 于企业加强经济合算;(3)有利于企业加强风险 管理;(4)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5)有利于 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 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 社会、造福人民具有重要作用。 保险事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必 须大力普及保险知识和提高全民 的保险意识。
该说认为保险具有分散风险和经济补 偿两大功能,两个职能是相辅相成的。
该说准确地表述了保险机制运行过程 中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完整地表达了 保险的性质。
但保险是否具有派生功能呢?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保险的功能是否也应 有所发展呢?该说未加论述。
3、多元功能说
该说认为保险不仅具有两大基本职 能,还具有给付保险金、积累资金、 融通资金、储蓄、防灾防损等多项 功能。
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功能与分类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功能与分类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西方保险学说 的不同流派,拓展学术视野,掌握本书关于 保险的性质、保险功能、保险商品、保险的 基本特征和作用。可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学术 观点展开讨论。
重要内容:国外关于保险性质的若干学说
保险的概念、保险与相关经济行为的比较、 保险的本质
该说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保险的 功能也应有所发展。但该说把保险 公司的一部分功能说成了保险的功 能,却是不合适的。
4、二元功能说
该说认为保险具有补偿功能和给付 功能。是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 别论述的。
但现在一般认为,保险作为一种经 济制度,应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所 以普遍认为二元功能说是不能接受 的。
保险的功能、作用
保险的基本分类
商业保险的定义与运作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功能与分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保险的性质 保险的功能与作用 保险的要素 保险的分类 商业保险
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
一、保险的概念及其含义;
1、保险的概念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规定,向保险人 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 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 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 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 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单一功能说;基本功能说;多元功能说;二 元功能说
1、单一功能说
该学说认为保险只有经济补偿的唯一功能, 保险就是通过经济补偿恢复生产力,解决风 险对生产力的破坏与维护生产力的矛盾。
该学说只强调了保险机制的目的和社会效应, 却没有完整地说明保险运行机制的全过程, 所以无法完整地表达保险的性质。
2、基本功能说
第三节 保险的要素
四、保险估价与保险金额:为保险标的 核定价值叫着保险估价,一般据此确定 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保险事故发生时 计算赔偿金额的依据,是保险合同中规 定的保险人赔偿的最高限额,也是计算 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依据。
五、保险风险与保险事故:见第一章。
第三节 保险的要素
一、保险要素的概念:保险要素是指保 险关系的构成因素。
二、保险的对象:保险的对象就是保险 合同中所规定的具有保险利益的客体。 主要分为两大类:财产和人身。
三、保险关系的当事人:是保险合同的 签订人。包括保险人和投保人。保险合 同的当事人在保险合同履行的过程中, 享有一定的权利,并负有一定的义务。
——江泽民
保险带给我们什么
个人 和
家庭
企 业
国 家
生活安定
投资理财
保证经营活动 扩大生产规模 深化体制改革 促进技术创新
稳定社会,繁荣经济 积累资金、增加税收 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增加外汇收入,加强国际交往
第三节 保险的要素
本节目录:
保险要素的概念;保险的 对象;保险关系的当事人; 保险风险与保险事故;保险 估价与保险金额;保险费与 保险费率;保险期限;保险 赔偿与给付。
2、保险的内涵
集合多数单位和个人;约定的风险事故和 约定的事件;科学的计算方法 ;建立专用 基金;经济赔偿或给付; 保险是一种经济 行为
二、关于保险性质的各种学说
损失说:损失补偿说;损失分担说;危险 转嫁说
非损失说:技术说;欲望满足说;财产共 同准备说;相互金融机构说
二元说:否定人身保险说;择一说
保险的派生功能
派生功能:
积累资金 防灾防损
2003年时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 席的吴定富认为:现代保险业应具有经 济补偿、融通资金、社会管理三大功能。
其中:社会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分散社 会风险、稳定社会、发挥社会协调作用、 发挥社会服务作用等几个方面。
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与其经济补偿功 能、融通资金功能同时实现的。

实现资金融通功能

保 险 资金运用
缴纳保险费
的 三 大

投保

保险交易事件
人及

被保 险人
实 现 经 济



潜在的经济补偿责任
偿 功

实现内含的社会管理功能
如:分散社会风险、稳定社会、发挥社会协调作 用、发挥社会服务作用等
当代保险三大功能
资金融通
社会管理
延伸 功能
不足
经济补偿
延伸 功能
不足
基本功 能
二、保险的功能
保险的基本功能(也称固有功 能):分散风险功能、补偿损 失功能
保险的派生功能:积累资金功 能、防灾防损功能(也称为监 督风险功能)
保险的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分散风险 补偿损失
分散风险是补 偿损失的基础, 补偿损失是分 散风险的体现。
保险最早是基于分散 海上运输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
目前保 险业基本 限于提供 经济补偿
三、保险的作用:
第一: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2)推动商 品流通和消费;(3)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 转化;(4)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 现;(5)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6)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
三、保险的本质
保险的本质是指保险的社会属性
保险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指在 参与平均分担风险补偿损失的单 位和个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 系
第二节保险的功能与作用
本节目录
保险功能说介绍
保险的功能:基本功能、派生功 能
保险的作用:保险在微观经济中 的作用、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 用
一、保险功能学说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