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关于孟子:1、孟子其人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
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
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齐桓晋文之事》。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其含义。
(3)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君主的智慧和胆识,学习他们的治国理念。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弘扬正能量。
(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和结构。
(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对文中政治、军事、文化背景的把握。
(3)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人物、事件和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让学生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5. 拓展延伸:(1)比较《齐桓晋文之事》与其他篇章的异同,探讨古代君主的治国理念。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文中道德观念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齐桓晋文之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1)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文章简介:《齐桓晋文之事》在《孟子》中是一篇长文,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全文以“保民而王”为核心逐层展开,既一气贯注,又收纵自如。
先从正面入手,论述“保民”的根源是“不忍之心”,进而指出“不忍之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推恩”保民;接下来从反面辨析“王”“霸”之别,指出“发政施仁”才能“王天下”;最后,点明“发政施仁”的关键举措是“制民之产”,又回到“保民”的主题。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文本,总体感知全文。
2.疏通文意,弄懂大意,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4.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二)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把握文意,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了解孟子和齐宣王论辩的四个回合。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论辩特点,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联系孔孟所处的历史时代,理解其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思想,并思考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三、背景知识自查1、社会背景:2、作家作品:四、文章预习1.查出下列词的读音觳觫便嬖放辟庠序褊小邪侈胡龁忖度2.预习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3.思考探究:①比较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方面的异同点。
②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
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③结合原文,赏析孟子论辩的风格。
参考答案:背景知识自查1、社会背景介绍: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生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淄博实验中学主讲人:王德水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他的“仁政”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熟练翻译文言语句,并能背诵文章最后一节。
3、通过学习本文,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取譬之妙。
教学重点:重点词句和翻译背诵第一学时一、引入新课。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既有《论语》。
则有《孟子》。
“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旗帜。
孟子的思想和论辩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人冯友兰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再走近孟子,品味《孟子》。
二、作者及其相关背景简介。
孟子情况可参见《中华第一考》P96。
《孟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
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
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
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大夫之间,大夫与大夫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展开了剧烈的斗争。
由于连续不断的战争,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加剧,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人民陷入长期的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百姓的深重灾难,孟子提出“保民而王”,是有利于老百姓的。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通用5篇)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日:’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欲擒故纵、缩短距离)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
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由近及远)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步步紧逼)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1.眼见那牛惊慌颤M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
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学案(含部分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言文的结构、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作者所论述的“保民而王”的思想,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体会孟子的仁者之心。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感受论辩特色,体会艺术的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孔孟”的儒家思想,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意的理解。
难点: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预习案【知人论世】孟子(前372—前309):名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称为“亚圣”。
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的思想,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
【作品介绍】《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思想、社会活动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孟子善辩,故《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背景链接】1.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2.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
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三篇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三篇《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篇一一.学练目标提示[情感目标]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利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1.能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利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
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
因此,对话不但要表现出说话人自身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
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因此,较多地利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
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例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
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习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一、作家作品填空。
1.孟子名,字,时期人(国家),家、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孙)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元、明时被称为“”。
2.《孟子》共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3.《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它的主要内容是写____________劝说________放弃____________,采纳“____________”的主张发政施仁的经过。
二、解释重点实词。
1.保民..()而王 2.将以衅钟..()3.吾不忍其觳觫..() 4.若无罪而就.()死地5.以羊易.()之6.百姓皆以王为爱.()也7.齐国虽褊小..() 8.彼恶.()知之9.王若隐.()其无罪 10.则牛羊何择.()焉?11.是乃仁术..也()12.于我心有戚戚..()焉13.有复.()于王者曰 14.吾力足以举百钧.()1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16.而不见舆薪..()17.则王许.()之乎?” 18.百姓之不见.()保1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20.何以异.()21.挟太山以超.()北海 22.为长者折枝..()23.老.()吾老.() 24.幼.()吾幼.()25.刑.()于寡妻..()26.以御.()于家邦27.权.(),然后知轻重 28.度.(),然后知长短29.王请度.()之 30.抑.()王兴甲兵31.危.()士臣 32构怨..()于诸侯33.便嬖..() 34.莅.()中国35.缘.()木而求鱼 36.殆.()有甚焉37.方.()千里者九 38.齐集.()有其一39.发政施仁....() 4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41.吾惛.() 42.我虽不敏.()43.恒产..() 44.惟士.()为能45.放辟.()邪侈.()46.然后从而刑.()之47.是罔.()民也 48.明君制.()民之产49.仰足以事.()父母 50.俯足以畜.()妻子51.乐岁..()终身饱 52.凶年..()免于死亡53.故民之从之也轻.() 54.此惟救死而恐不赡.()55.奚暇治.()礼义哉 56.树.()之以桑57.五十者可以衣帛..() 58.鸡豚.()狗彘.()之畜59.勿夺.()其时 60.谨庠序..()之教61.申.()之以孝悌.()62.不负戴.()于道路矣三、解释重点虚词的词性和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及作者孟子。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解释“齐桓晋文之事”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三、课堂讲解1.讲解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a.齐桓公:雄才大略,善于任用贤人,改革政治,使齐国强大。
b.晋文公:明察秋毫,善于纳谏,重用贤才,使晋国崛起。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a.采用对话形式,以事实为例,论述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
b.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两位君主的优点。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成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
2.提问: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a.对比论证:通过对比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就,突出他们的优点。
b.事实论证:以具体事例论述两位君主的成功之道。
2.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b.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从齐桓公、晋文公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道理?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比较阅读心得。
2.收集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其他故事,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分析齐桓公、晋文公两位君主的特点,领悟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梁宏坤20120601明确学习方向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效的研读与合作讨论,理清文章的论辩理路。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1、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并对此有个人认识。
课时安排:4课时课前导读:一、孟子与《孟子》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
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2、《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
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二、【方法指导】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三、【知识链接】孟子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民本主义思想。
②邦国的主权在民。
③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能够不服从的。
④政事以民为归宿。
⑤用人以民意为准。
⑥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⑦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⑧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四、【导入】五、【自学自测】(一)指出通假字并解释1.无以,则王乎2.王说,曰3.为长者折枝4.盖亦反其本矣5.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6.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7.是罔民也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解释以下古今异义词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至于兄弟3.不能进于是矣4.然后从而刑之5.不推恩无以保妻子6.莅中国而抚四夷也7.然则小固不能够敌大(三)解释以下实词含义1.保民而王2.若无罪而就死地3.以羊易之4.宜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5.无伤也6.莅中国而抚四夷7.犹缘木求鱼也8.明足以察秋毫之末9.天下之欲疾其君者10.是故明君制民之产11.俯足以畜妻子12.然后驱而之善13.故民之从之也轻14.奚暇治礼义哉15.百亩之田,勿夺其时16.申之以孝悌之义17.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四)指出以下词语的用法并归纳其活用的特点1.德何如,则能够王矣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然则小固不能够敌大,寡固不可敌众,弱固不能够敌强5.欲辟土地,朝秦楚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7.五十者能够衣帛矣8.谨庠序之教9.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0.是罔民也(五)一词多义 1.其:齐集有其一 2.若: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其若是,孰能御之以若所为其皆出于此乎若毒之乎3.爱: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4.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吴广素爱人缺乏为外人道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失道者寡助5.明:举头望明月任重道远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明君治民之产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六) 指出以下语句的文言句式并归纳特点1.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学案25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25《齐桓晋文之事》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多义实词4.词类活用5.特殊句式6.文化常识(1)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__________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________。
(2)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________涂钟行祭,叫作“衅钟”。
(3)中国:古代指__________地区。
(4)四夷:四方的__________民族。
(5)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________代称庠,________代称序。
(6)黎民:黎,古通“黧”,黑色。
古国名,姓。
民,民众,百姓。
后泛指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巩固(一)语句翻译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础双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含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自测】一、诵读文本,结合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二、完成下列文言知识的梳理(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3、王说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盖亦反其本矣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0、是罔民也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危士臣3、朝秦楚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6、轻暖不足于体与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8、寡固不可以敌众9、弱固不可以敌强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13、刑于寡妻:14、然后从而刑之15、是罔民也(三)特殊句式1.百姓之不见保2.臣未之闻也3、莫之能御也4、未之有也5、何由知吾可也6、牛何之7、何以异8、夫子之谓也9、然则一羽之不举10、舆薪之不见10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四)重要虚词1、之(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夫子之谓也(5)牛何之?(6)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以(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无以,则王乎?(3)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4)挟太山以超北海……(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7)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8)以羊易之。
(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3、而(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3.体悟孟子心忧天下、仁者爱人、救民水火、推行王道的赤子之心。
重难点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积累和梳理的人物,这节课我们将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孟子的论辩艺术,感悟孟子的仁爱之心。
二、合作探究1.为什么齐宣王一见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怎样回答的?明确:齐宣王想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通过武力施行“霸道”,所以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讨教齐桓公、晋文公成为霸主的途径和方式。
孟子借口孔子的弟子没有谈论过这样的事,不正面回答,反而把话题引开,转向谈论“王道”。
2.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他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你怎么理解?明确: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齐桓、晋文之事”,而是看透了齐宣王想施行“霸道”的企图。
主张“仁政”和“王道”的孟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能助齐宣王实现图谋,因而避而不谈“霸道”,巧妙地引出“王道”话题,成功地为下文向齐宣王提出自己的“王道”主张打下了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谈话艺术。
3.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羊易牛”的事情?明确:(1)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兴趣。
(2)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
(3)借此打开话题,激发齐宣王施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4.面对齐宣王的自我解嘲,孟子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明确:(1)“彼恶知之”,先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
(2)再引导齐宣王思考“牛羊何择焉”,激发齐宣王的好奇心,引起他的困惑。
(3)“是乃仁术也”,最后进一步明确、肯定齐宣王的仁爱之心,将齐宣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并上升为“君子远庖厨”的普遍规律。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
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思考: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板块五 学案29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29《齐桓晋文之事》复习任务 1.梳理积累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多义实词“闻”“舍”“辟”“制”。
2.翻译重点句子。
活动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请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
①王说,曰:……“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长者折枝“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刑于寡妻“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盖亦反其本矣a.“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说悦高兴②枝肢肢体③刑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④a.盖盍何不b.反返回到⑤涂途道路⑥罔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⑦颁斑斑白、花白2.古今异义请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②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③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④a.否,吾何快于是..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复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2.讲解文章: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重点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分析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3.分析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问题,例如作者为何要引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来论述君子之道。
4.讨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分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总结: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概括齐桓晋文之事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六、课堂作业1.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总结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
2.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齐桓晋文之事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分析问题的方式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的作业设计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教学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2、学习孟子善于比喻和善于雄辩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本文的“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2、难点:本文比喻和辩论的方法。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本文“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3、开展辩论赛,提高论辩能力。
一、背景知识:1、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是继孔子之后的重要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其主张除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外,还有发展,如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著作有《孟子》七篇。
2、本文的出处及写作目的:本文出自《孟子》,齐宣王曾向孟子询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孟子回答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本文是孟子对齐宣王的一番答问,目的是希望齐宣王能实行“王道”,达到“天下无敌”的境地。
3、本文的体裁:本文是一篇对话式的论说文。
4、本文的结构: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是叙事,第二部分(4—6)是论理,第三部分(7)是结论。
5、本文的线索:本文以“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为线索来论述,第一部分讲“王道之始”,第二部分讲“王道之成”。
6、有关资料: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中的第一篇,这一章在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孟子政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
二、疏通文意: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曰:“可得闻。
”齐桓晋文:春秋时两位霸主的名字;可:可以;得闻:可以听到。
他日又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他日:另一天;德:道德;何如:怎样;保:保护;莫之能御: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抵御住它。
之:指“德”。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若:像;寡人:我;保民:保护人民;可:可以。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例句:无以则王乎无以:没有用来……的;则:就;王:成就王业。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精品)齐桓晋文之事学案(附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知识链接】1.孟子与《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背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3.“王道”和“霸道”“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学习难点】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方法指导】本文篇幅较长,涉及到的文言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孟子的政治主张,感受孟子论辩的艺术魅力,并学有所用。
【知识链接】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诵读孟子名言:
1、仁则荣,不仁则辱。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学习过程】
一、梳理文意:准确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加点的为重点字词,划横线的为特殊句式)。
1、阅读“齐宣王问曰……可”这部分对话。
(1)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2)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阅读“何由知吾可也?……君子远庖厨也。
”
(1)王见之,曰:牛何之?
(2)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阅读“王说……王请度之。
”
(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乎?
(3)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阅读“抑王兴甲兵……其若是,孰能御之。
”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2)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5、阅读“吾惛……结尾”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2)此惟救死惟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品味:
本文中孟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
三、探究与对话:
(1)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的?(从孟子的论辩艺术角度来分析)(2)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你能否发现孟子思想的影子?
四、作业布置: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友情提示:1、注意文段中关键的词:妻子:妻子儿女;之:往;比:等到;反:通“返”;馁:饥饿。
2、注意文段中关键的句子:则如之何?译为:该怎么办呢?
五、课堂小结: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
它的主要内容是写劝说放弃,采纳“”的政治主张的经过。
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善于的写作特点。
六、学习反思
【知识卡片】兼词及其用法
古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
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常见的有“诸”、“焉、“曷”、“盍”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
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
“诸”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介词“于”两个词,而用在句尾时,则见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个词。
如:(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2)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句(1)(2)的“诸”为“之于”的合词,而句(3)的“诸”为“之乎”的合词。
“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于之”或“于是”又可兼“于彼”。
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盍”、“曷”(“曷”通“盍”)两词都是兼疑问代词“何”和否定副词“不”两个词。
如:(1)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2)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之!(《尚书·汤誓》) 21世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