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球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伯努利悬浮器实验报告

伯努利悬浮器实验报告

伯努利悬浮器实验报告伯努利悬浮器实验报告引言:伯努利悬浮器是一种基于伯努利定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实现了物体在气流中悬浮的效果。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伯努利悬浮器,观察和研究其悬浮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

实验装置:伯努利悬浮器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水平放置的管道,管道中间有一个垂直的隔板,隔板上方有一个小孔,孔的上方放置一个小球。

实验时,通过向管道中注入气流,使气流通过小孔流过,从而产生上升的气流,使小球悬浮在空中。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搭建了伯努利悬浮器实验装置。

将管道水平放置,并在管道中间固定一块垂直的隔板。

在隔板上方的合适位置钻一个小孔,并在孔的上方放置一个小球。

接下来,我们使用气泵将气流注入到管道中,观察小球是否能够悬浮在空中。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气流通过小孔时,小球确实能够悬浮在空中。

当气流速度适中时,小球悬浮的效果最好,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

然而,当气流速度过大或过小时,小球的悬浮效果会变差,甚至无法悬浮。

实验分析:根据伯努利定律,当气流通过小孔时,气流速度增大,压力降低。

在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上,存在气流速度较快的区域和气流速度较慢的区域。

小球位于气流速度较快的区域上方,气流速度较快的区域的压力较低,从而产生了向上的浮力,使小球悬浮在空中。

此外,小球悬浮的稳定性还与气流速度的大小有关。

当气流速度过大时,气流对小球的作用力过大,使小球无法保持稳定的悬浮状态。

当气流速度过小时,气流对小球的作用力不足以抵消重力,同样无法保持悬浮状态。

因此,只有在适当的气流速度下,小球才能够实现稳定的悬浮。

实际应用:伯努利悬浮器的悬浮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潜力。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利用伯努利悬浮器实现物体的悬浮输送,减少摩擦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在交通运输领域,伯努利悬浮器的悬浮原理也可以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等高速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造。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伯努利悬浮器实验装置,并观察到了小球在气流中悬浮的现象。

自制玩具实验报告

自制玩具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玩具行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出了各种新型玩具。

然而,这些玩具往往价格昂贵,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决定开展自制玩具实验,通过实践探索,制作出既安全又有趣的玩具。

二、实验目的1.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思维。

2. 学习基本的物理原理,了解玩具制作的基本方法。

3. 制作安全、环保、有趣的玩具,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三、实验材料1. 塑料瓶(1个)2. 纸杯(1个)3. 纸条(若干)4. 彩色卡纸(1张)5. 双面胶(1卷)6. 彩色笔(1支)7. 小木棍(1根)8. 剪刀(1把)9. 胶水(1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有材料准备好,并确保安全。

2. 制作纸杯手电筒:(1)将纸杯剪成两个半圆,用胶水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纸杯。

(2)将彩色卡纸剪成条状,用双面胶粘在纸杯上,作为装饰。

(3)将小木棍插入纸杯底部,作为手电筒的支架。

(4)用彩色笔在纸杯上画出眼睛、嘴巴等表情,使手电筒更具趣味性。

3. 制作塑料瓶保龄球:(1)将塑料瓶剪成两个部分,一个作为保龄球,另一个作为球道。

(2)在保龄球上用彩色笔画出条纹,增加美观度。

(3)将球道固定在桌面上,确保平稳。

4. 制作纸条钓鱼游戏:(1)将纸条剪成适当长度,用双面胶固定在木棍上,作为鱼线。

(2)将彩色卡纸剪成鱼形,用胶水粘在鱼线上。

(3)将鱼线固定在木棍的一端,另一端放在水中,模拟钓鱼场景。

五、实验结果1. 纸杯手电筒: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玩具学习到电路的基本原理,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2. 塑料瓶保龄球: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纸条钓鱼游戏:孩子们可以体验到钓鱼的乐趣,同时锻炼耐心和观察力。

六、实验总结本次自制玩具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对本次实验的总结:1. 实验过程安全、环保,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初中力学实验报告怎么写范文

初中力学实验报告怎么写范文

初中力学实验报告怎么写范文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小球自由落体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并根据测定数据分析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

实验器材
1.小球
2.计时器
3.直尺
4.笔记本和笔
实验原理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原理,小球在不受其他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下自由下gt2,其中s表示下落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下落时间。

落。

运用公式s=1
2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放置一小球,并准备好计时器。

2.让小球自由落体,同时启动计时器。

3.记录小球落地所需的时间t1。

4.再次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得到更准确的时间t。

实验数据
经过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得到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t=2.3秒。

数据处理与分析
gt2,代入t=2.3秒,已知s=50厘米,可以求解得到重力加速度g的根据公式s=1
2
大小。

经计算可得g=9.8m/s2。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为9.8m/s2,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实验证明,在不受其他力干预的情况下,物体的自由下落时间与重力加速度有一定的关系,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定律。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力学实验,我深切体会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地实践,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验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

以上就是本次初中力学实验报告的撰写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矿粉造球和球团矿焙烧试验

铁矿粉造球和球团矿焙烧试验

铁矿粉造球和球团矿焙烧试验主讲教师:张明远一、实验目的�1.掌握球团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加水,加溶剂等工艺技术。

�2.生球的落下强度,抗压强度及爆裂程度的测量方法。

二、基本原理�铁精矿在加粘结剂加水融湿的条件下,在造球机上滚动粘结而造球,落下强度可通过10个球落下次数及摔破个数决定。

三、实验设备�电子称、圆盘造球机、喷水瓶、筛子、铁炉、吊篮、计算机控制系统。

四、实验步骤�1. 原料准备:�1)将原料用200目筛子筛分。

�2)称干料硫酸渣2.24Kg,称皂土2.24×30%=0.067Kg。

�3)原料含水2.24。

�4)干料、皂土先混匀10次,再加水润湿。

�2.造球过程:�1)造球:�A.取加工好的球料200g,以8—10转/min转3分钟造母球。

�B.同时加料加水,正对着粒加水。

�C.用铲控制,不让料粘在造球机盘上。

�D.母球大小为绿豆一般大小。

�2)造球过程的母球长大(8min):�造母球3min后,8分钟后将转速升到300或400,300转/min,不断地加水,喷水雾状加到球上。

�3)生球的紧度(4min),生球长大后,在500转/min条件下再转3分钟。

�4)生球转速在200转/min以下,用铲顺着转盘转向铲出球来。

�3.生球性能的测定:�1)筛分:�A.用圆孔筛子分3层,由上到下顺次为15mm,10mm,5mm三层筛子筛出5~10mm称重为W1,10~15mm称重为W2,大于15mm称重为W�B. 计算:成球率=×100%�4.生球落下强度:�取10个生球在0.5m高度,记下自由落下直到球烂的次数,10个球取平均次数,一般为2次。

�5.生球的抗压强度:�取10个生球,在盘托上压显示读数:为0.1—1.0Kg/球�6.生球爆裂温度测定:�1)将SiC棒炉升到230℃恒温。

�2)将10个生球放于特制的吊篮中,吊入炉内开始计时,恒温5min。

�3)将吊篮取出,以10%生球爆裂温度,若无球裂则再吊入炉内,升高温度20℃,5min后再取出来,如此循环,测得爆裂温度为900℃左右。

气球火箭小实验报告

气球火箭小实验报告

气球火箭小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嗨,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气球除了能吹着玩,还能变成“火箭”呢?我呀,就突发奇想地想要做这么一个超有趣的小实验。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像小火苗在心里燃起来了,怎么都按捺不住,于是就开始动手啦。

二、实验材料做这个实验可不需要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东西哦。

我就找了个气球,这气球还是我上次生日派对剩下的呢,五颜六色的可好看了。

然后还拿了根吸管,这吸管就是平时喝果汁用的那种普通吸管。

再有就是一根长长的绳子,这绳子是从妈妈的针线盒里翻出来的。

哈哈,材料就这么简单,感觉就像是要变魔法一样,用这些平常的东西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呢。

三、实验过程我先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一个比较牢固的地方,像我家的门把手就特别合适。

然后把绳子穿过吸管,这一步可有点小麻烦呢,吸管老是不听话,跑来跑去的,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让绳子乖乖地从吸管中间穿过去。

接下来就是吹气球啦,我鼓起腮帮子使劲吹,感觉自己的脸都快变成气球那么大了。

吹好气球后,我捏着气球口,可不敢让气跑了。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气球粘在吸管上,就像给吸管穿上了一个彩色的大衣服。

最后呢,我松开捏着气球口的手,哇塞!奇迹发生了,气球就像火箭一样沿着绳子“嗖”地一下飞出去了,那速度可快了,我都有点没反应过来呢。

四、实验原理小伙伴们,你们肯定好奇这气球为啥能像火箭一样飞出去吧?其实呀,这里面是有科学道理的。

当我们吹气球的时候,气球里面充满了空气,这些空气是有压力的。

当我们松开气球口,气球里面的空气就会往外跑,这时候空气就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推动着气球沿着绳子快速地向前飞,就像火箭发射是靠燃料燃烧产生的反作用力一样呢。

是不是很神奇呀?五、实验感受这个小实验可太好玩啦。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就像一个小小的科学家,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

当气球成功飞出去的时候,我高兴得都跳起来了。

而且通过这个实验,我还学到了科学知识,感觉自己特别了不起。

我觉得这种小实验特别适合和小伙伴们一起做,大家一起动手,一起探索,那肯定超级有趣。

辉光球实验报告

辉光球实验报告

辉光球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辉光球实验摘要: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用气体放电的方式来制造辉光球,观察其光谱、颜色和形状等特征,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气体物理的了解。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氦气和氖气这两种常见的惰性气体进行放电,实验结果表明,辉光球的特征与气体种类、压力、电源电压等因素有关。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对气体的放电特性和辉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原理:辉光是指当电流经过气体后,发出的一种弱光,其特点是较弱的电流就可以引起放电。

在辉光的过程中,电子经与原子或离子的碰撞而激发形成激发态,当激发态的电子又被其他原子或离子碰撞时,就会释放能量。

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磁波或者其他形式,并产生特殊的颜色和光谱。

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氦气和氖气这两种常见的惰性气体作为放电介质,在不同电流和电压下进行放电实验,观察气体产生的辉光球的外形和颜色。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玻璃球、高压电源、电极、氦气或氖气等,需要对实验环境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实验安全。

2. 开始实验:使用高压电源对氦气和氖气进行放电,观察辉光球的形成过程。

3. 修改参数:调整电压、电流、气体种类等参数,观察辉光球的变化。

4. 观察记录:记录气体的放电特性,包括辉光球的形状、颜色及光谱特征等。

5. 结束实验:开关高压电源,关闭气体阀门,拆卸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金属电极加上高压电源后,气体管道内的气体产生了放电现象,形成了辉光球的特征,不同电源电压和气体压力可以影响辉光球的形成和形态。

当我们调整电源电压和气体压力时,辉光球的形态与颜色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不同电压和气体压力下气体的电离程度不同,从而影响了辉光球的放电效果。

此外,实验还观察到辉光球的光谱分布,在高频区域可以看到紫色和蓝色的发光带,而在低频区域则可以看到橙色和红色的发光带。

这些发光带的产生与气体原子和离子的能级跃迁有关,不同气体和不同能级跃迁会产生特定的发光带。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辉光球的形态和光谱特征,深入了解了气体放电的基本原理和辉光现象。

悬浮成球实验报告

悬浮成球实验报告

悬浮成球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索悬浮成球现象,并通过实验验证其产生的原理。

实验原理悬浮成球指的是液滴在一定条件下在气体中悬浮成球状的现象。

其原理是利用表面张力和气压平衡的相互作用,使得液滴能够在气体中形成球形。

当液滴的表面张力与气体的外界压强达到平衡状态时,液滴就能够悬浮在空中。

实验材料- 水滴- 洗涤剂- 高能粒子探测器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平坦的桌面,并在桌面上撒上少量的洗涤剂。

2. 利用滴管或注射器从水龙头中取一滴水放在桌面上。

3. 轻轻撤掉水滴的滴管或注射器,观察水滴是否悬浮在桌面上。

4. 如果水滴未能悬浮,可以尝试在桌面上撒上更多的洗涤剂,并重复步骤2和3,直到成功悬浮。

5. 用高能粒子探测器检查悬浮的水滴是否有辐射现象。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尝试,我们成功实现了水滴的悬浮成球。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较小的水滴更容易悬浮,而较大的水滴则更难实现悬浮。

使用高能粒子探测器对悬浮的水滴进行检测,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辐射现象。

这表明水滴的悬浮并不是由于辐射力引起的。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悬浮成球的现象,并探索了其原理。

悬浮成球是由于表面张力和气压平衡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洗涤剂的量来影响水滴的悬浮效果。

实验结果还表明悬浮的水滴并没有辐射现象。

这与一些人之前的猜测不符。

未来可以探索更多的方法来验证水滴悬浮的机制,并寻找可能造成辐射的其他原因。

总的来说,本实验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液滴的表面张力和气压平衡提供了实验基础。

悬浮成球现象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医疗、能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发现更多关于悬浮成球的奇妙性质。

大物实验报告(3篇)

大物实验报告(3篇)

大物实验报告(3篇)大物实验报告(精选3篇)大物实验报告篇1【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惰性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辉光球外表为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流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场,球内稀薄气体由于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

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再均匀对称,故辉光球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

这其实是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人体为另一电极,气体在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实验现象】辉光球通电后呈静止样。

当人手触摸时中间电极出现放电致球壳触摸处。

五颜六色的闪电会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球内出现放电现象。

一旦手离开,闪电消失。

霓虹灯,把直径为12-15毫米的玻璃管弯成各种形状,管内充以数毫米汞柱压力的氖气或其他气体,每1米加约1000伏的电压时,依管内的充气种类,或管壁所涂的荧光物质而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多用此作为夜间的广告等。

日光灯,亦称荧光灯。

一种利用光质发光的照明用灯。

灯管用圆柱形玻璃管制成,实际上是一种低气压放电管。

两端装有电极,内壁涂有钨酸镁、硅酸锌等荧光物质。

制造时抽取空气,充入少量水银和氩气。

广泛用于生活和工厂的照明光源。

还有一种是氙灯,氙灯是一种高辉度的光源。

它的颜色成分与日光相近故可以做天然色光源、红外线、紫外线光源、闪光灯和点光源等,应用范围很广。

人体辉光,疾病辉光,爱情辉光,意识体能辉光,人体辉光监控。

大物实验报告篇2【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3、掌握观察利萨如图形的方法,并能用利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的频率。

喷气气球实验报告

喷气气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喷气气球的工作原理,验证牛顿第三定律在喷气气球实验中的应用,并观察喷气气球在空气中运动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喷气气球实验是基于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当气球内的气体被快速喷出时,气体对气球产生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气球对气体产生一个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气球向前运动。

三、实验材料1. 气球一个2. 吸管一根3. 细绳一根4. 胶带适量5. 平滑地面一块四、实验步骤1. 将气球吹满气,用胶带将气球口封住,确保气体不会泄漏。

2. 将吸管的一端插入气球口,用胶带固定,另一端伸出气球口外。

3. 将细绳穿过吸管,将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平滑地面上。

4. 用力快速拉动吸管,使气体从气球中喷出,观察气球的运动情况。

五、实验现象1. 当气体从气球中喷出时,气球迅速向后运动。

2. 随着气体的喷出,气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加快。

3. 当气体喷出完毕后,气球停止运动,逐渐降落在地面上。

六、实验分析1. 气球在喷气过程中,气体对气球产生一个向后的作用力,使气球向后运动。

这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2. 随着气体的喷出,气球的体积逐渐减小,导致气球的质量减小。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气球的运动速度会逐渐加快。

3. 实验过程中,气球的运动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导致气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停止运动。

七、实验结论1. 喷气气球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三定律在喷气气球实验中的应用。

2. 喷气气球在喷气过程中,气体对气球产生一个向后的作用力,使气球向后运动。

3. 随着气体的喷出,气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加快,最终停止运动。

八、实验拓展1. 通过改变气球的体积和喷气速度,观察气球的运动特性。

2. 将实验装置改进为喷气飞机模型,观察喷气飞机在空中的运动特性。

3. 研究喷气气球在不同空气密度和温度下的运动特性。

九、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气体不会泄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气球破裂或气体泄漏造成伤害。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报告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报告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报告实验背景:重力是地球和其他星体互相作用的万有引力,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力之一。

本实验通过单摆的运动来测量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材料:1.单摆(包括球体、棒杆、支架)2.计时器3.直尺4.天平实验原理:单摆是由一个质量为m的球体通过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长钢丝与一根不可摆动的垂直杆相连接而成。

当球体被拉离静止位置放开时,它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摆动。

球体运动的周期与重力加速度g及摆长L有关系,公式如下所示:T=2π√(L/g)实验步骤:1.使用天平测量球体、棒杆等物体的质量。

2.将单摆固定在支架上,并测量摆的长度L。

3.将球体离开静止位置,利用计时器测量单摆运动的周期T。

4.重复步骤3多次,取平均值。

5.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实验结果:利用上述公式和实验结果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下列是三个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一:摆长L为0.8m,周期T为1.97s,通过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g为9.885m/s²。

实验结果二:摆长L为1m,周期T为2.18s,通过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g 为9.581m/s²。

实验结果三:摆长L为0.6m,周期T为1.69s,通过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g为10.827m/s²。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发现,重力加速度在不同的条件下计算出的数值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但是误差范围不会太大。

我们还可以利用单摆测量其他的物理量,比如空气密度、钢丝直径等。

总之,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万有引力和运动规律。

此外,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不仅在理论上有很大的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无人机、火箭等飞行器的设计和控制,加载测试等领域都需要精确测量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例如,球体的质量需要精确测量,摆长需要准确测量,让摆的振幅尽量小,以避免摆的受阻力的影响等等。

辉光球实验报告心得

辉光球实验报告心得

辉光球实验报告心得1. 引言辉光球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物理实验,通过观察辉光球的放电现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子的特性和行为。

在进行这次实验之前,我对辉光球只有一些模糊的了解,通过亲手进行实验,我对辉光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实验过程在进行辉光球实验前,我首先阅读了实验手册,了解了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然后,我按照手册的指导,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并摆放好实验台。

接着,我将辉光球的电源插头与电源线连接,确保电源已接通。

然后,我调节了辉光球的亮度和色彩,以便观察到不同的放电现象。

最后,我记录下辉光球在不同条件下的放电现象以及观察到的规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3.1 辉光球的放电现象辉光球在不同电压条件下会有不同的放电现象。

当电压较低时,辉光球呈现出均匀的亮度,并且形成线条状的光弧。

随着电压的增加,光弧会变得更加明亮,颜色也开始变化。

当电压进一步增加时,辉光球会出现光斑,光斑的数量和大小与电压成正比。

另外,我还发现辉光球放电时伴随着微弱的噪声,这可能是由于电流通过辉光球时产生的振动造成的。

3.2 放电现象的规律通过多次试验观察,我发现了一些放电现象的规律。

首先,当电压增加时,辉光球放电的亮度会增加。

其次,辉光球放电的颜色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变化,从初始的乳白色逐渐转变为蓝色或紫色。

最后,在较高的电压下,辉光球会发出清晰的光斑,并且光斑的数量和大小与电压成正比。

4. 实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我成功地解决了它们。

例如,在调节辉光球的亮度和色彩时,我发现有些调节键没有明确的标记,不知道如何操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仔细观察了键的位置和功能,然后进行了尝试,最终成功地调节出我满意的效果。

此外,我还发现在较高的电压下,辉光球放电时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我戴上了防护眼镜,并尽量远离辉光球。

尽管如此,我仍然感受到了一些强光的刺激感,所以在进行辉光球实验时,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在光纤上制造微球探针的实验报告

在光纤上制造微球探针的实验报告

在光纤上制造微球探针的实验报告摘要许多微孔和沟槽的侧壁通过当前光学或非接触式测量仪器不易衡量,因此微触探测器在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要求。

一个好的球形探针是非接触测量结构的基础。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和在钨丝尖端制造微球的在线系统,这种系统主要是使光纤融化器的。

基于电弧放电能量吸收的原则和表面张x力现象,形微球在光纤尖端形成。

实验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如电弧,清洁电弧功率补偿,和清洗时间,直径为300微米,圆度误差为6微米的球体可以在直径为125微米的的单模光纤上形成。

在球体形成的过程中,旋转钨丝。

可以抑制球中心和光纤维中心的偏心距,使其不到3微米。

通过在尖端光学纤维尖端直接形成球形探头,这种方法演示了一个简单的进程内尺寸控制方法缩短生产期,使其成为为3 d微探针。

探针可用于微尺度/纳米坐标测量机(机)来提高测量分辨率和扩展微型物体能力。

关键词:微球探针、光学纤维,纤维融合,进程内测量1.介绍尽管许多一维纳米测量系统已经成功地开发和商业化,在过去的十年超高精密三维表面测量技术一直在重视研究。

有相当多的光学分析器3 d的能力作者任何信件都应该向谁解决。

非接触式测量的分辨率纳米,如众所周知的白光干涉仪和全息数字显微镜[1]。

这些设备无法应对高纵横比的侧壁几何测量微孔、沟槽、边缘。

接触的系统设计和集成式微型/纳米尺度的三维坐标测量机(3 d CMM)已成为越来越重要,和发展因此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由于需要测量微小部分。

这种三坐标需要比传统大规模3 d机更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微触发探测器的设计和制造成为实现测量能力的关键因素。

虽然MEMS过程可以制造不同的微观结构,他们永远不能用当前的技术制造一个完整的微球。

一个可行的方法是使用一层一层地micro-electro放电加工(EDM)方法制造复杂的3 d部分和微探针(3、4),但这是非常耗时的,由于放电坑表面光洁度粗糙。

基于表面张力原理,制造微型球体探针、探测微电火花的新方法近期已经提出了。

微球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球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球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微球的制备方法,并了解不同制备条件对微球形貌和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微球是一种具有特殊形貌和性质的微米级颗粒,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微球的制备方法较多,常见的包括溶剂挥发法、乳化法、凝胶颗粒法等。

本实验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聚苯乙烯(PS)微球。

该方法是将PS溶液滴到非极性溶剂中,通过溶剂挥发使得PS分子聚集形成固体颗粒。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聚苯乙烯(PS),甲苯,丙酮,纯水,离心管等。

2. 制备PS溶液:称取适量PS加入甲苯中,并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3. 滴定PS溶液:使用滴管将PS溶液滴入丙酮中,在滴液过程中可轻轻摇晃试管促进微球形成。

4. 溶剂挥发:将试管放置于通风处,等待数小时至溶剂完全挥发。

5. 离心:使用离心机将微球沉淀至管底。

6. 洗涤:用纯水洗涤微球,直到洗涤液中不再出现甲苯和丙酮的气味。

7. 干燥: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并在常温下干燥。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其形貌和尺寸均匀。

不同滴定速率和溶液浓度的条件下,微球的形貌和尺寸均有所不同。

在滴定速率较慢、溶液浓度较高时,微球尺寸较大且表面光滑;而在滴定速率较快、溶液浓度较低时,微球尺寸较小且表面粗糙。

五、实验分析1. 形貌和尺寸受制于制备条件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在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形貌和尺寸均不同。

这是因为不同的制备条件会影响溶解度、流动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微球的形成和生长。

2. 洗涤过程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洗涤过程是制备微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洗涤,可以去除残留的溶剂和其他杂质,使得微球表面更加纯净。

同时,在洗涤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温度和速度,过高或过快都会对微球造成不良影响。

3. 微球应用前需要进行表征虽然制备出来的微球形貌和尺寸均匀,但在应用前还需要进行表征,包括粒径分布、表面形貌、结构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性质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领域。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3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3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3篇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

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

发现是相等的。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

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

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

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

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3光学中研究光的本性以及光在媒质中传播时各种性质的学科。

机器人足球实验报告

机器人足球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足球是一种结合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它旨在通过开发智能,实现在足球比赛中与人类球员对抗的目标。

本实验报告将对足球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包括足球的背景、系统架构、技术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一、足球的背景1.1足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2足球的意义和作用1.3国内外足球发展现状二、足球系统架构2.1足球的硬件组成2.2足球的软件系统2.3足球的通信系统三、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3.1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3.1.1足球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3.1.2足球路径规划的算法与方法3.1.3足球的运动学建模3.2视觉感知与目标识别3.2.1足球的视觉感知技术3.2.2足球图像处理与分析3.2.3足球目标识别的算法3.3协同与策略3.3.1足球的协同控制策略3.3.2足球的团队协作策略3.3.3足球的智能决策算法四、足球的应用领域4.1教育领域的足球应用4.2工业和制造领域的足球应用4.3娱乐和娱体领域的足球应用五、足球的未来发展方向5.1足球竞赛的推广与普及5.2足球的技术突破与创新5.3足球与的结合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足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从足球的背景和起源开始,我们介绍了足球的系统架构,详细探讨了足球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还介绍了足球在教育、工业和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足球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足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潜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在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学生实验报告

中学生实验报告

中学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中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材料和仪器1.火柴盒2.纸张3.水4.酒精5.铝箔6.平衡杆实验步骤1.制作简易热气球–获得一个火柴盒和一块约4cm * 4cm大小的铝箔。

–打开火柴盒的盖子,将其一侧的小贴纸撕掉,形成一个入口。

–将铝箔小心地展开,然后将其粘贴在火柴盒的开口处,使其紧密贴合。

–呼气进入火柴盒,同时轻轻加热火柴盒的底部,当火柴盒内的气体变热而膨胀时,火柴盒会飘浮起来。

2.制作液体火箭–准备一张纸,将其卷成一个圆筒状,并用胶带固定住。

–在纸筒的一端制造一个缺口,形成火箭的喷射口。

–倒入适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液体火箭燃料。

–将实验台调至最低高度,点燃纸筒喷口的燃料。

–观察火箭的飞行轨迹。

3.进行物体平衡实验–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平衡杆。

–在平衡杆的一侧放置一个较轻的物体,并在另一侧用适量的小质量物体进行平衡。

–观察物体的平衡状态。

实验结果和分析1.简易热气球实验在进行简易热气球实验时,我们发现,当火柴盒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减小时,火柴盒会飘浮起来。

这是因为热气球的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密度来实现升空。

当火柴盒中的空气变热而密度减小时,火柴盒会受到上升气流的推动而飘浮起来。

2.液体火箭实验在进行液体火箭实验时,我们发现,当点燃火箭燃料时,火箭会获得一定的推力,并沿着一条特定的轨迹飞行。

液体火箭的推进原理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和气体的背压,通过火箭喷射口产生的向后喷射,从而使火箭获得向前推进的力。

3.物体平衡实验在进行物体平衡实验时,我们发现,只有当物体在平衡杆的两侧的力矩相等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状态。

当平衡杆两侧的物体质量不一样时,我们需要通过调整两侧的质量或距离,使得力矩相等,从而实现物体的平衡。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热气球实验让我们了解了气体的膨胀特性和造成物体上浮的原因。

液体火箭实验让我们了解了火箭的推进原理和喷射力的作用。

实验4 造球实验

实验4 造球实验

实验7-5 造球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物料成球的基本理论,认识物料造球的各个阶段2. 掌握水、物料性质及添加剂对造球过程的影响3. 练习造球及检测生球物理性能4. 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二、实验原理实验室用细磨铁精矿进行造球实验,通常分为球核的形成、母球长大和生球紧密三个阶段。

1.母球形成在圆盘造球机转动中,以滴状水加到铁精矿中进行不均匀点滴润湿,使铁精矿局部持水达到毛细水含量阶段,细粒铁精矿借助毛细力作用被拉向水滴的中心,形成小聚合体,在造球机中受到滚动与拦动作用而形成母球。

2.母球长大母球长大的条件是其表面的水分含量接近于适宜的毛细水含量,母球在球盘中继续滚动,被进一步压密,使其毛细管形状与尺寸改变,从而将过剩的毛细水挤到球团表面上来,母球表面过湿,进而粘附润湿程度低的矿石颗粒,使母球继续长大,此时需往母球表面喷水使母球表面进一步粘附矿粒而长大,不断循环使母球长大成球团。

显然,母球长大是由于毛细效应作用的结果。

母球长大阶段需要及时喷水和加料。

3.生球紧密生球在长大的同时,由于滚动与搓动的机械力作用,生球内的颗粒发生选择性的接触面积最大排列,使生球内的矿石颗粒彼此靠近,当生球长大到12mm左右时,停止加水加料,让生球继续滚动,利用造球机所产生的机械力,挤出生球内多余的水分,并为润湿程度低的矿石颗粒所吸收。

这样生球能进一步紧密,提高生球机械强度。

四、实验设备1. 造球机2. 生球抗压强度测定装置3. 生球落下强度测定装置4.生球爆裂温度测定装置五、实验步骤1. 配料将已知水分的铁精矿倒在橡皮布上,按干料量的1~2%配加膨润土,可外加适当的水,使混合料总水分低于适宜造球水分的2~3%,由人工充分混匀。

2. 造母球启动造球机,取混合料约200克左右加入到造球盘中,慢慢地以滴状水加到混合料表面使其形成球核,成核过程中要随时将粘在圆盘上的物料刮起来,并将较大的母球打烂,经过2~3分钟的滚动,又小又光的,又圆又硬的母球就形成了。

自制气球火箭实验报告

自制气球火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球火箭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 通过实验,掌握气体的压力和速度的关系。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气球火箭实验是利用气体的压力差产生推力,使火箭上升的原理。

实验中,我们将气球充满气体,利用气体的压力差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

三、实验器材1. 气球(10个)2. 橡皮筋(10根)3. 火箭模型(1个)4. 吸管(10根)5. 水桶(1个)6. 计时器(1个)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10个气球分别吹满气,并用橡皮筋固定在火箭模型上,确保气球与火箭模型连接牢固。

2. 实验开始:将火箭模型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吸管向气球内吹气,使气球充满气体。

注意,吹气时要均匀,避免气球炸裂。

3. 观察现象:在吹满气后,松开气球与火箭模型的连接,观察火箭的上升情况。

4. 记录数据:记录火箭上升的高度和持续时间。

5. 重复实验:重复步骤2-4,进行多次实验,比较不同条件下火箭的上升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1)火箭上升的高度与气球内气体的压力成正比;(2)火箭上升的持续时间与气球内气体的压力成正比;(3)火箭上升的高度与持续时间与气球的数量有关。

2. 实验分析(1)气球内气体的压力越大,火箭上升的高度和持续时间越长。

这是因为气体压力越大,对火箭模型的推力越大,使火箭上升的高度和持续时间增加。

(2)火箭上升的高度与持续时间与气球的数量有关。

这是因为气球的数量越多,火箭模型的重量越大,上升的难度增加,导致上升的高度和持续时间缩短。

六、实验结论1. 气球火箭实验成功,证明了气体的压力和速度的关系。

2.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气球火箭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安全,避免气球炸裂造成伤害。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观察现象,及时记录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3.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思考,不断调整实验条件,寻找最佳实验效果。

实验报告3伯努利悬浮球

实验报告3伯努利悬浮球

伯努利悬浮球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定性观察流体的伯努力原理的实例,理解伯努力原理,了解伯努力原理的应用。

利用伯努利方程分析出:流速高处压强低,流速低处压强高。

分析了伯努利悬浮球实验现象的产生原理,即伯努利原理。

例举了一些与伯努利悬浮球现象相似的实验及现象。

二、实验器材:三、实验原理:伯努利方程:理想正压流体在有势彻体力作用下作定常运动时,运动方程(即欧拉方程)沿流线积分而得到的表达运动流体机械能守恒的方程。

因著名的瑞士科学家D.伯努利于1738年提出而得名。

对于重力场中的不可压缩均质流体,方程为:式中p、ρ、v分别为流体的压强、密度和速度;h为铅垂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

上式各项分别表示单位体积流体的压力能p、重力势能ρgz和动能(1/2)*ρv^2,在沿流线运动过程中,总和保持不变,即总能量守恒。

但各流线之间总能量(即上式中的常量值)可能不同。

对于气体,可忽略重力,方程简化为p+(1/2)*ρv^2=常量(p0),各项分别称为静压、动压和总压。

显然,流动中速度增大,压强就减小;速度减小,压强就增大;速度降为零,压强就达到最大(理论上应等于总压)。

伯努利方程揭示流体在重力场中流动时的能量守恒。

由伯努利方程可以看出,流速高处压力低,流速低处压力高。

四、实验步骤:1、打开伯努利悬浮球演示仪箱体上的电源开关,用手感觉一下喇叭向外喷出的气流。

2、托起气球靠近喇叭中心,至某一位置时气球被吸住。

3、关闭电源,气球落下。

五、现象解释:据伯努利原理,单位质量的流体的动能(流速头)、势能(位置头)和压力能(压力头)的和在同一流线上为一定值。

流体的流速大处,其压强小,流速小时,其压强大。

由此可知:当球体靠近喷口时,由于喷流从球体上向下喷出,就造成球体上方的压力低于下方的大气压力,由于两者之间的压差大于球体的重量,球体就被压在(托举在)喷口下方不被吹离。

六、在生活中的现象:两艘船在静水里并排航行着,或者是并排地停在流动着的水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于涛专业:冶金技术年级:2014 级
学校:河北科技大学
造球实验报告
邯钢200万吨球团厂测试组
摘要:本实验采用细磨铁精矿粉进行造球实验,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水,添加剂来测试对造球成球的影响
关键词:铁精矿粉生球落下添加剂
一、前言
本实验要求掌握物料成球的基本理论,认识物料造球的各个阶段。

掌握水、物料性质及添加剂对造球过程的影响。

练习造球及检测生球物理性能。

二、实验原理
实验室用细磨铁精矿进行造球实验,通常分为球核的形成、母球长大和生球紧密三个阶段。

1.母球形成
在圆盘造球机转动中,以滴状水加到铁精矿中进行不均匀点滴润湿,使铁精
矿局部持水达到毛细水含量阶段,细粒铁精矿借助毛细力作用被拉向水滴的中
心,形成小聚合体,在造球机中受到滚动与拦动作用而形成母球。

2.母球长大
母球长大的条件是其表面的水分含量接近于适宜的毛细水含量,母球在球盘
中继续滚动,被进一步压密,使其毛细管形状与尺寸改变,从而将过剩的毛细水
挤到球团表面上来,母球表面过湿,进而粘附润湿程度低的矿石颗粒,使母球继
续长大,此时需往母球表面喷水使母球表面进一步粘附矿粒而长大,不断循环使
母球长大成球团。

显然,母球长大是由于毛细效应作用的结果。

母球长大阶段需
要及时喷水和加料。

3.生球紧密
生球在长大的同时,由于滚动与搓动的机械力作用,生球内的颗粒发生选择
性的接触面积最大排列,使生球内的矿石颗粒彼此靠近,当生球长大到12mm左
右时,停止加水加料,让生球继续滚动,利用造球机所产生的机械力,挤出生球
内多余的水分,并为润湿程度低的矿石颗粒所吸收。

这样生球能进一步紧密,提
高生球机械强度。

三、实验设备
1.造球机
2.生球抗压强度测定装置
3.生球落下强度测定装置
4.生球爆裂温度测定装置
四、实验步骤
1.配料
将已知水分的铁精矿倒在橡皮布上,按干料量的1~2%配加膨润土,可外加适当的水,使混合料总水分低于适宜造球水分的2~3%,由人工充分混匀。

2. 造母球
启动造球机,取混合料约200克左右加入到造球盘中,慢慢地以滴状水加到混合料表面使其形成球核,成核过程中要随时将粘在圆盘上的物料刮起来,并将较大的母球打烂,经过2~3分钟的滚动,又小又光的,又圆又硬的母球就形成了。

3. 母球长大
不断往母球表面上喷加雾状水,并且往已润湿的母球表面加物料,使母球不断长大。

在母球长大过程中,密切注视球团长大的情况,细心加水加料,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内球团能达到合格的粒度。

4.生球紧密
停止加水加料后生球在造球盘内在继续转动2分钟,使生球得到紧密,然后用小铲去出生球。

出球时,不需关机,用料铲迎着生球运行方向将球铲出。

5.筛分
用9mm的筛子筛分生球,+9mm的生球为合格生球,其余为不合格生球。

6. 生球强度测定取10个合格生球分别做落下强度(500mm高落下次数),取平均值为生球的落下强度指标。

另取10个合格生球分别在生球抗压强度测试仪上测定生球抗压强度,取平均值为生球的抗压强度指标。

7.生球爆裂温度测定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正常,然后接通电源,启动电炉,设定控制温度为500℃,电炉正常工作。

当电炉温度达到500℃后,启动风机,通过调节阀门使冷态送风量达到10M3/h(此时风速大约为1.5m/s),观察热风温度是否达到实验所需的温度,如果没达到,则需继
续升高电炉温度,热风温度超过则需降低炉温。

当热风温度达到所需的温度时,取50个生球装入带孔的钢罐中放入电炉上部停留5分钟后取出,
从钢罐倒出观察生球破裂情况,当生球破裂一个以下需继续提高温度测定,如果破裂三个以上则需降低风温测定,当生球破裂两个时的风温即为所测生球的爆裂温度(测定生球爆裂温度规定:破裂生球4%即为该次实验的爆裂温度)。

每个确定的爆裂温度需重复一次,误差不超过3%。

实验完成后,及时关闭风机与电炉,清理电炉上的粉尘。

生球爆裂温度测定装置示意图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重点对生球质量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