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实践论》.ppt

合集下载

实践论课件

实践论课件

实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 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社会制度优劣的试 金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实践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根本途径,是人的解放的现
实基础。
0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解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背景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和社 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人实践哲 学的批判继承。
实践论的意义和价值
课件强调了实践论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包 括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社会进步等。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实践论与人工智 能的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 展,实践论与人工智能的结 合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人 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人类实 践的过程,提高人的认识能 力和实践能力。
促进人类解放和全面自由 发展。
03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运 用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总结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01
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
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02
将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 理效能。
文化领域: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 新性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高 质量发展。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改革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 量和效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

毛主席《矛盾论》、《实践论》导读PPT课件

毛主席《矛盾论》、《实践论》导读PPT课件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 开人的发展,来观察和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 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 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蛛网说 射流说 蜡块说 影像说 白板说 实践基础 上的能动的 革命的反映 论。
1、1 实践的本质特点和形式:
实践是能动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干部,吃了很多苦头,才懂得了如何处理党内关系、党外
关系,学会走群众路线。不经过那场斗争,我的那些文章 也是写不出来的。”
——《毛泽东选集》
一、毛泽东为什么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一)总结中国革命的曲折经历
1935年12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6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7年7月: 《实践论》 1937年8月: 《矛盾论》
《实践论》、《矛盾论》正式发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几经修改、校阅,《实践论》于 1950年12月先被译成俄文,在苏共中央刊物《布尔什维克》 发表,同月在《人民日报》发表,1951年10月放入《毛 泽东选集》第1卷。 毛泽东修改、删减和补充了《矛盾统一法则》,并更名 为《矛盾论》,于1952年3月放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于1952年4月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 1962年《毛泽东选集》再版,将《矛盾论》移入第1卷, 《实践论》、《矛盾论》正式成为姊妹篇。
2、马列主义哲学著作是直接理论来源:
《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史》
继承和创新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收录了 毛泽东读十部书的批注,和一篇 读书摘录,其中有8篇都写于延 安时期。是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哲 学著作继承创新的重要体现。 尽信书,不如无书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诞生

实践论PPT课件

实践论PPT课件
26
四、抗日战争
2019/11/3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 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 族解放战争。
(2)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 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弘 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主战场。
2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实践论》强调的知行统一,认识和实践 的关系指导了革命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结束了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2019/11/3
28
六、改革开放
2019/11/3
时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总设计师:邓小平 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的实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 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成果:建立建立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4
表及里”的加工改造。
2019/11/3
15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3、强调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 第一,只有通过这次飞跃,理性认识才 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指导实践,才能达 2014 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019/11/3
16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实践
感性认 识
理性认识
4、(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
2013
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 实践相适应。 (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定了主 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 2014 (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毛泽东 实践论(PPT-51)

毛泽东 实践论(PPT-51)
40
二、内容提要
41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 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分析了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树立辩证法的发展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发 展观。
42
三、学习指导
43
1、论述了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
(1)毛泽东所讲的两种宇宙观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指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3)指出辩证法主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不断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毛泽东 实践论
1
一、写作背景和意义
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延安 抗日军事大学所作的讲演。
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2
二、内容提要
3
围绕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论述了五个问题:(1)实践的观点 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的观点;(2)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3)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改造主 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5)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4
中心思想:论述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 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因此,主观和客观、 理论和实践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 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5
三、学习指导
6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7
(1)实践和认识是对立的。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 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认识是指主体对客 体的能动反映,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活动。
31
(2)这里的品格可以作特点、优点理解。首先,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这是指实践的共同性、规律性。就是说,在实践中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同样的结果。当然,理论也具有普遍性,如马克思主 义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理论的普遍性,不过是正确地反映了 实践的普遍性而已。

《实践论》及其当代启示PPT文档61页

《实践论》及其当代启示PPT文档61页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实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其当代启示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实践论 (新)PPT课件

实践论 (新)PPT课件
(1)感性认识
• ①含义:“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
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
间的外部联系。” ( §7 P90)
• ②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 ③特点:直接性、形象性
• ④地位:认识的低级阶段(未深入到本质)
2021/3/25
授课:XXX
18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 来源。” ( §2 )
• 在物质的生产活动中人们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 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
• 在改造社会的各种阶级阶级斗争中,认识了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理来。” (§15 P94)
• ②要经过辩证思维的加工
• “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17 P95)
2021/3/25
授课:XXX
29
(二)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6—§24)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 践(§19)
•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 著作选读
2021/3/25
授课:XXX
1
哲学部分
《实践论》 ——毛泽东
2021/3/25
授课:XXX
2
一、写作背景
(一)问世前后
• 《实践论》是1937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写的。 • 1950年12月29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后
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第九讲 毛泽东《实践论》

第九讲 毛泽东《实践论》
接着又从哲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清算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以便提高全党同志和广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科学方法从而为迎接和指导抗日战争的伟大斗争争取这个斗争的伟大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们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但不能揭示出认识对实践的 真正关系。他们虽然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在认识论 上坚持了反映论,但由于他们从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和人本主 义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界仅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在人与 自然的关系中,人永远是处于被动位置,这就决定了他们所坚 持的反映论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在这种反映论 看来,反映与被反映是直接发生的,不需要任何中介。客观世 界只是认识对象而不是改造对象,因此认识就是对客观对象的 直观反映,看不到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2)第一次飞跃的实质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是变客观的东西 为主观的东西的过程,是物质变精神 的过程,是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是 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飞跃。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 的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理性认识, 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把握,感性认识也就失去了 它的认识论意义。另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具体的认识 过程中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的。在哲学史的“经验论”、“唯理论”的错误在于他们看 不到两个不同认识阶段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割裂了人类认识 的统一过程。
内 容 简 介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 的中介,只有在实践中——变革客观对象的活动中, 客观对象才能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实现外部刺激力 向内部意识的转化,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感觉、概念、 判断、思想意识。正如《实践论》所说:“无论何 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 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 的。”

高二政治下册实践论ppt

高二政治下册实践论ppt

第二节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一、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 创造者

1)人民群众: 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包括劳动群众,也 包括其他属于人民群众的成份,人民群众不同 于现在的人民。 2)劳动群众; 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的主 要的、稳定的部分。它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 劳动者。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说个人是历 史的创造者,但个人又都对社会历史起一定的 作用。
第三、改革是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
3、科学实验 (1)涵义:科学实验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按照一定的目的、运用特殊的设施和手段,去探索事物规 律性的活动。 改造自然的实验 它包括两种形式 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 (2)作用:杠杆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 的水平上。表现为两种形式: 通过科学实验建立科学理论,进而指导人们的生产 和社会活动。 由科学实验获得应用型成果,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活动
第八课 实践论
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作用
(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对认识的作用
第二节在实践中锻炼成材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2、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3、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 一、实践的含义: 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1)注意: 实践的主体是人,不同于动物适应自然的本能。
二、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实践的形式: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 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

实践论 PPT课件

实践论 PPT课件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 怎样从实践发生,而 又服务于实践呢?
• 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 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 。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 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 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 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 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 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 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 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 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 ,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
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
认识。
“没有革命 的理论,就 不会有革命 的运动。”
人的社会实践方式
生产生活 阶级斗争
科学活动
社会实践
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 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 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 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 ,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 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 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 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 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 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 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 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PPT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PPT

三 、结构特点
•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全面地论述了认识对实 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 , 它不仅与一切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 内省论相反 , 而且与旧唯主义的机械论不同 ,它是能动的革命 的反映论。
• 第二部分(6—24自然段): 阐述了认识的产生 、 发展的历史辩证过程 ,揭示了认识发展中的两次 飞跃 。批判了哲学史上的唯理论 、经验论;批判 了中国党内的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
第二 ,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 ,通过艰苦的脑力劳动 ,
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 。
(保证)
2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毛泽东说:“认识的能动作用 ,不但表现于从感 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 ,更重要的 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 跃 。” “这次飞跃 , 比起前一次飞跃来 ,意义更 加伟大 。” 第一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才能得到检验和 发展。
二 、《实践论》 写作的历史背景
《实践论》 写于1937年7月 ,是毛泽东为纠正 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而写的。
《实践论》 不仅是对“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 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 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 苏联经验神圣化 ”的左倾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的 全面清算 ,也是毛泽东同志率领全党学习马克思 主义哲学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来所做的理论准 备。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 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 (3)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实践,才能 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 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 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