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全册)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1. 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感受科学1.2 玩中探究1.3 做个小小科学家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1 生物的特征2.2 植物的生长2.3 动物的适应性3. 第三章:物体的运动与力3.1 物体的运动3.2 力的作用3.3 机械的应用4. 第四章: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4.3 眼睛与视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特征的理解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原理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兴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力的作用演示器材、光学实验器材录音机、投影仪等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彩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6.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表、关键词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注重逻辑性,突出重点、难点。

3.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第二章: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拍照记录,描述其变化。

第三章: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演示力的作用。

第四章:观察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画图描述。

2. 答案:第一章:观察记录表。

第二章:植物生长过程的照片和描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导学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导学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2、校园的树木3、大树和小草4、观察水生植物5、植物的叶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1、寻访小动物2、蜗牛(一)3、蜗牛(二)4、蚯蚓5、蚂蚁6、金鱼7、动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周围的材料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2、谁更硬一些3、比较柔韧性4、它们吸水吗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6、砖和陶瓷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1、水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3、谁流得更快一些4、比较水的多少5、我们周围的空气6、空气占据空间吗7、空气有重量吗三上册始业教育课【教学目标】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

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精品全册】(完美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精品全册】(完美版)

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学案一、课前预习二人小组互查互说。

1、树有哪几部分构成2、树叶都是一样吗?二、课中探究。

课中探究1、看照片上的树发现有哪些特点,小组合作完成。

树,树,树,树。

课中探究2、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观察?2)当我们想要知道的更多,了解的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大树的时候,我们的活动就开始了。

课中探究3、观察一棵真正的树,回答下列问题:(5人小组合作完成)1)我们可以借助(),()等简单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2)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的世界。

4、展示交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设导学部分的问题2、当我们着------去看的时候就是观察。

3、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一颗大树,并说一说。

5、解疑释难。

(5人小组合作完成)1、快乐填一填、()是人们对自然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

如果借助()来观察细小物体,我们会看得更清楚。

2、争当小法官。

所有的树、树皮都是粗糙、高低不平。

()竹子的枝干都是笔直、图吧、挺拔的。

()树长得茂盛的一面是向着阳光的。

()我们应该爱护小树,不胡乱摇、折它们。

()有些树上住着小鸟、小虫子、菌类等。

()三、课后延伸。

竹子的枝干与杨树、柳树的树干有什么区别?可以自己动手查资料?2、校园的树木学案一、课前预习二人小组互查互说。

1、一颗树大树有()、()、()、()、()、()组成。

2、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大树?二、课中探究课中探究11、把你对大树的观察记录下来?2、观察大树的顺序和方法特征是什么?课中探究2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4,展示交流1、怎样拓印树皮的拓片?2、写好观察日记有什么要求?5、解疑释难1、填空、树的形由(),(),()组成。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

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

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

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

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7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天气”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1水到哪里去了5.没有固定的形状是液态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征。

()二、选择。

1.湿衣服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晾干了,是一种()现象。

A.蒸发B.液化C.溶解2.关于发生蒸发现象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在低温下不能发生B.蒸发在温度较高的时候才会发生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3.水蒸气在()情况下能液化成小水珠。

A.遇冷B.遇热C.任何4.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近距离往玻璃上哈气,玻璃上会起“雾”B.用风扇吹干身上的汗C.早晨植物叶上的露水三、综合探究。

1.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湿润的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的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将塑料盒口朝上放在地面上,一段时间后,内壁的水珠消失了。

这期间,水发生了哪些变化?2.用所学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

(1)一个暑假的中午,小莉在给花浇水的时候洒了一些水在阳台地面上。

午休后,小莉发现阳台地面上的水消失了。

洒在地面上的水到哪里去了?(2)夏天,在玻璃杯中倒入一杯冰冻饮料,玻璃杯外壁上很快就会有小水珠出现。

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水沸腾了1.水的沸点是100℃,这是人们规定的。

()2.在给烧杯里的水加热的实验中,石棉网没什么作用,可以去掉不用。

()3.和水蒸发一样,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沸腾。

()4.水沸腾后,如果一直加热,它会一直沸腾,并且温度会越来越高。

()5.如果不小心把酒精撒在桌面上并烧着了,最好的方式是用水浇灭。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图中正确表示了水沸腾时的气泡的是()。

2.在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3.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时破裂,释放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又液化成小水珠,即“白汽”B.烧杯中的水量会影响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所用的时间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会继续升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蒸发现象也在发生B.水蒸发是汽化现象,水沸腾不是汽化现象C.蒸发和沸腾都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三、结合“给烧杯里的水加热”的实验,完成下面的填空。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详细内容:动物的特征、动物的行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详细内容:天气的变化、气候的特点、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4. 第四章:水的世界详细内容:水的存在形式、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植物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 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2.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水的重要性、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模型、天气和气候图片、水循环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活动手册、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教具和学具进行演示和操作。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辅助板书:展示植物、动物、天气和气候的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

(2)描述你熟悉的动物的行为。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分析原因。

2. 答案:(1)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2)动物的行为:捕食、繁殖、迁徙等。

(3)天气变化记录: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参观植物园、动物园,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2)开展天气和气候的观察活动,了解身边的气候变化。

(3)进行水资源调查,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我们的身体》: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第二章《动物和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4. 第四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特性,学习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章《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6. 第六章《声音和光》:探究声音和光的传播规律,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提高科学素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力、声音、光等。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醒目地展示教学内容。

2. 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3. 结构:合理布局,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和三种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举例说明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3)画出力的示意图,并解释力的作用。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进行科学探究。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知识面。

新编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编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

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

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

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

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

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

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

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1)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1)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内容涉及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 第二章《动物的世界》,内容包括各种动物的特点、分类、生活习性等。

3. 第三章《空气与呼吸》,讲解空气的成分、呼吸作用、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4. 第四章《水的奥秘》,涉及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循环、节约用水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植物、动物、空气与呼吸、水的奥秘等基本概念和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分类、呼吸作用、水的循环等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了解空气与呼吸、水的奥秘等知识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画图本、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动物,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植物、动物、空气与呼吸、水的奥秘等知识点。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光合作用2. 动物的世界动物特点分类生活习性3. 空气与呼吸空气成分呼吸作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4. 水的奥秘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循环节约用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调查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出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探究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学校: ____ _______教师: ____ _______2020年10月教材目录1.1水到哪里去了【教材简析】这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在教科书上共3页, 分为3个版块:教科书第2页, 聚焦版块, 展示了幅占据一整个页面的水。

聚焦部分的问题是“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指明了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研究水的其他形态。

教科书第3-4页的探索版块主要有四个活动, 一是解释水去哪儿了, 二是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 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个活动用湿布擦黑板, 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

用水洗手, 不用擦手也会干。

这些水去哪儿了呢?学生通过尝试解释日常的生活经历, 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同时在此过程中丰富对水的感性认识。

第二个活动说说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是基于第一个活动展开的,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发生在周围的蒸发现象, 了解到蒸发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

值得注意的是, “说一说”部分中的“煮食物”现象, 学生会将煮食物过程中出现的白汽误认为是水蒸气, 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基于第一和二个活动的认识之后, 学生需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 因为科学探究讲求的是有事实, 有依据。

实验一通过比较两个有盖和无盖的杯子,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 杯中等量的水的变化, 探讨水到底去哪儿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控制好变量, 如实验一中两个杯子大小、形状一致, 两杯水的起始水量相同才能体现公平, 还应提醒学生做好标记, 以便记录下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二通过倒扣在地面一段时间的透明塑科盒的变化, 观察和研究水去哪儿了?该过程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水蒸气的特点。

这两个活动都需要较长时间, 应该提前安排。

第四个活动是基于对实验的理解和分析之后展开, 此时对水蒸气的理解变得更具体丰富, 更容易理解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

教科书第4页, 研讨版块, 共有3个问题: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 依据是什么?”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它们是什么?”3.“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这三个问题都是围绕着实验探究和比较展开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来发现学生是否理解了整个过程, 并对两者的特点进行归纳整。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全册)

1.水到哪里去了【学习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气体,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

2.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变成了什么样”的探究活动。

3.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了解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

【学习难点】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学习准备】湿棉签、玻片、材料盘、杯子、实验记录表【学习过程】1.小组讨论,发言:我们知道水是一种()。

它没有固定的( ),但有一定的( )。

2.猜测: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把你知道的告诉小组的其他小朋友。

3.交流汇报。

活动一 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1.提问:老师用湿毛巾写的水字有什么变化吗?水渐渐消失,它到哪里去了呢?2.将自己的猜想填写到表格中,全班进行统计。

3. 我们洗手后,有时不擦手水也会干,手上的水到哪里去了?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活动二 认识水的蒸发1. 结合水洼、煮食物、晾衣服等,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水变干的现象。

2.小实验,观察玻璃上水的蒸发。

(1)科学研究得讲究证据,我们需近距离来观察水的蒸发才行。

给每一组发一块玻璃,可以把水放在玻璃上,近距离的观察,水变成了什么样子?(选择玻璃做实验是因为它不吸水)(2)准备一块玻璃片、一小杯水、棉签,用棉签蘸一些水,在玻片上划一划,水就会留在玻璃片上。

把玻片放平,静静观察。

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3)用感官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

(4)小组观察、记录。

(5)全班交流。

让学生解释自己的记录。

(6)观察总结。

通过观察发现,水在玻璃上渐渐不见,变成了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水蒸气。

活动三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水在蒸发后变成了水蒸气,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又有什么不同?2.学生交流,填写维恩图。

(活动手册)3.总结。

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只不过水是液体它看得见、摸得着,而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2. 第2章《生物与环境》:认识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第3章《多样的物质》:认识不同种类的物质,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 第4章《力和运动》:了解力的作用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环保意识的增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挂图、模型、实物等。

2. 学具:学习卡片、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验、实例、图片等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 章节内容:列出各章节主题,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重点。

3. 图表:用图示、表格等形式展示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并记录下来。

(2)列举三种不同物质,并描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力的作用。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探究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表格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表格式)

第一单元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点: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水的教学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观察记录本。

教学流程:(说一说“煮食物”现象)3.探讨后得结论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

4.水怎样变成水蒸气的?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5.出示实验要求:(1)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2)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

另一个不盖。

(3)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4)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另一种做法: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6.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示韦恩图)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时要抓住沸腾时的主要特点及发生沸腾现象的顺序来进行观察。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活动,知道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进行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亲历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

教学过程一、看看课文插图。

1.引领学生看科学课本第2页中大树的图片。

问:从图片上看大树,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师板书。

二、想想曾经所见。

1.组织讨论: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曾经看到过一些什么?2.学生交流,师板书。

3.比较:与刚才看图片得到的信息相比,内容丰富了,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如果要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必须选择真实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

三、再看真的大树。

1.如果现在再去看一看真的大树,是不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呢?2.比较:现在再去看一看大树,与刚才我们回忆曾经看过的大树,又有什么区别呢?3.小结:带着目的去看一棵真正的大树,会比随意地看看的内容要多。

带着目的去看真实的事物,才是科学课中进行的观察。

四、实地观察大树。

1.讨论: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们想观察什么?2.讨论:怎样做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你打算用哪些方法来观察?3.小组为单位,实地进行观察,并记录(科学记录本)。

4.小结:交流实验记录。

2.《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身体》: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了解它们的功能。

2. 第2章《动物与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区分不同类型的动植物。

3. 第3章《天气与气候》: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基本气象现象。

4. 第4章《电与磁》:探索电和磁的基本性质,学习简单电路和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与磁章节的电路连接和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人体的器官功能、动植物分类、天气变化及电与磁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章节名称。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3. 图表:绘制相关结构图、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分别描述它们的特点。

(2)画出简单电路图,并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

(3)描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图表;7.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三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第一单元6加快溶解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第一单元6加快溶解 教科版

加快溶解【学习目标】1.知道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能用搅拌的方法使水中的物质充分溶解。

3.知道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

【学习重点】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学习难点】感受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问题。

【学习过程】一、问题存折银行(1)实验材料:烧杯2个、食盐、冷水、热水。

(2)实验步骤:①取大约50毫升热水(60℃)和冷水各一杯。

②取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每一份大约10克,同时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都不搅拌。

③静置不动,观察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

④整理观察信息,填写实验记录。

(3)实验记录:①取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每一份大约10克,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的水的烧杯中(50毫升)。

②一个杯子静止不动,另一个杯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哪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③整理观察信息,填写实验记录表。

(3)实验记录: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食盐在一大杯水中比一小杯水中溶解得更快。

()2.研究食盐在不同温度的水中的溶解速度时,应该先把一份食盐倒入一杯水中,再把另一份食盐倒入另一杯水中()。

3.用对比实验研究是否搅拌对溶解的影响时,水的温度、质量等条件应该一样。

()4.加热和搅拌可以使食盐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研究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时,下列条件能构成对比的是()。

A.搅拌与给水加热B.搅拌与不搅拌C.搅拌与变小冰糖的颗粒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时,将两份质量相同的食盐同时加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中B.探究温度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时,可以摇晃水杯,以加速溶解C.探究是否搅拌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时,将两份质量相同的食盐同时加人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速度只与它本身有关,而与其他条件无关B.把相同质量的食盐加入更多的水中,并不能提高溶解速度C.同样多的水,减少食盐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三、综合探究。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我们的生活与科学1.2 观察与发现2. 第2章:生物与环境2.1 生物与非生物2.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3. 第3章:植物的生长3.1 植物的结构3.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3.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关爱植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及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植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与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

植物的种子、幼苗、成熟植株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

2. 新课导入:讲解第1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生活与科学的关系。

进行观察与发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及生长过程。

2. 板书布局: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生物与非生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种植一种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 答案:生物特点: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5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 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 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 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 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 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樟树 茎 颜色 软硬 粗细 质地 狗尾草
4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 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 学学习栏目内。 (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 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 板书: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 练习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