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制糖过程有色物质的变化
制糖原料中的有色物质
制糖原料中的有色物质1、甘蔗汁中的天然色素甘蔗中的天然色素,主要分为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大类。
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苯和汽油等;主要有叶绿素(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 c55h70o6n4mg)、叶黄素(c40h56o2)和胡萝卜素(c40h56)等。
它们在蔗汁中通常与各种蔗脂混合存在,被蛋白质覆盖保护,分散成悬浮微粒。
在蔗汁受热和蛋白质凝结时,它们就和各种悬浮物一起凝结。
在制糖生产中,如果澄清处理良好,它们绝大部分被除去而排入滤泥中;但如果澄清不良,清汁混浊,则它们有部分和其它类脂物一起分散在糖汁中,产生不良影响。
水溶性色素主要是各种酚类物质,它们的种类多,变化复杂,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常变成更深色的物质,对制糖过程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有机化合物的苯环上结合的-oh基称为酚基,含有这种基团的化合物就属于酚类。
如果有机物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多个酚基,就是多酚(polyphenols,亦称多元酚)。
甘蔗汁中含有多种酚类物,包括多种多元酚以及高分子的多酚类。
不少的酚类物还含有羧基-cooh基,亦是有机酸。
克拉克等对甘蔗中原来存在的色素和酚类物质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三十多种成份,都是环状结构的含酚基的或并含其它基团(羧基、甲氧基等)的物质。
这些物质按其化学结构主要有几种类型:1、在一个苯环上结合各种基团,包括有苯甲酸(c6h5-cooh)的衍生物,如奎尼酸(quinic acid)和莽草酸(shikimic acid) 等7种;苯甲醛(c6h5-cho)的衍生物如香草醛(vanillin)等;以及肉桂酸(cinnamic acid即苯丙烯酸c6h5-ch:ch-cooh)的衍生物,如香豆酸(coumaric acid)、阿魏酸(felulic acid)等。
2、主体为一个苯并吡喃环结构,是香豆素(coumarin)的衍生物,如熏草素等。
3、含两个苯环的化合物,如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甘蔗亚硫酸法糖厂白砂糖色值偏高的原因分析
2 1 第 1 ,2 1 0 2年 期 02年 2月
Su r a nd Ca e ug r No , b. 01 ga c nea n s a , .1 Fe 2 2
甘 蔗亚硫 酸 法糖 厂 白砂糖 色值偏 高的原 因分析
李 凯,谢彩锋 ,陆海勤
( 西大 学轻 工与 食品 工程学 院 ,广西 南宁 5 0 0 ) 广 3 04
s r p B s g ra d ma s c i ft r e d fe e tsa e u i g b i n r c s r e e mi e o d s u s t e y u , u a n s e u t o e i r n tg sd r o l g p o e swe e d tr n d t ic s h e h n i man f c o sr s l n i h c l rwh t r n l t d s g r T e r s l h we a i h i n c n e ta d a n i t r e u t g i h g o o i g a u a e u a . h u t s o d t t g o o tn n mi o a i n e e s h h r n to e r i co st a s l d i i h v l ewh t r n lt d s g r a d mo t r n wa o p o u t n i g n we eman f t r t e u t h g a u i g a u ae u a , n s o sf m r d ci r a h r e n e i r o
pr c s , nd a i ir g n sfo s g r a e. o e s a m no n to e wa m u a c n r
甘蔗制糖原理与技术实验
实验二 压榨机工作开口比对压榨效能的影响
实验步骤 2. 蔗渣糖度的测定
分别称取Ⅰ、Ⅱ号蔗渣盅与盅压的重量, 然后迅速称取Ⅰ、Ⅱ号蔗渣样品100.0克,装于 Ⅰ 、 Ⅱ 号 蔗 渣 盅 内 , 分 别 加 入 约 70℃ 内 含 12.5Bx 碳 酸 钠 溶 液 5 毫 升 的 热 水 500 毫 升 ( 此 70℃热水可预先煮好),
实验三 蔗汁滴定曲线的测定
实验原理 蔗汁经加灰后具有如下作用: ① OH-与铝、铁、硅离子生成氢氧化物
沉淀; ② Ca2+与有机酸及无机酸生成钙盐沉淀
物;
实验三 蔗汁滴定曲线的测定
实验原理 蔗汁经加灰后具有如下作用: ③ 凝聚胶体色素,即带负电的胶粒吸附钙离子
后,为以后亚硫酸钙、磷酸钙的絮凝及吸附 创造了条件; ④ 防止可逆胶体的复溶,可逆胶体在预灰时凝 聚并被蛋白质磷酸钙包围及团聚,使其在以 后的硫熏过程中pH下降时不至复溶;
实验一 甘蔗糖分细胞破碎度的测定
实验原理
在测定及计算中, 破碎度是以破碎细胞 中蔗糖(或糖度)量 占全部细胞内蔗糖 (或糖度)量的百分 率表示。在已破裂细 胞内所含的甘蔗汁, 称为“自由汁”。
实验一 甘蔗糖分细胞破碎度的测定
实验原理 破碎度的测定有不同的方法,本测
定采用的是排气浸出法。排气浸出法是 用抽真空排气,解除真空,再抽真空如 此重复多次,使已破裂的含糖细胞中的 糖分转移到浸渍水中,
实验二 压榨机工作开口比对压榨效能的影响
实验步骤 3. 蔗汁分析
(1)锤度测定:用滤网将蔗汁样品Ⅰ进行初 步过滤,滤去蔗汁中的蔗渣等物。将样品摇匀 后,先以少许样液洗涤锤度测定筒的内壁弃去, 然后盛满样液,静置,待样液内部空气逸出, 泡沫浮上液面后,
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及应用分析
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及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甘蔗糖料是中国糖料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
纵览制糖全过程,澄清程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若澄清效果不好往往会影响制糖产品品质和价值。
因此有必要对甘蔗制糖环节中澄清工艺及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并展开深入探究。
本文论述了甘蔗制糖的全流程,期待可以促进糖业的积极、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蔗制糖;澄清过程;优化运用在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的同时,针对糖类产品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糖业是中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在中国经济发展环节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对于糖产品质量有很高的要求。
在制糖过程中,以甘蔗为主体的生产农作物必须对于整个生产工序与技术进行持续改善,才可以较好地确保糖产品综合性质量,使之可以达到生产和应用要求。
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对甘蔗制糖澄清全过程的探究。
1甘蔗制糖澄清技术研究的意义在如今我国制糖工艺之中,甘蔗制糖作为非常重要的生产过程之一,汁水自身澄清程度会让成品糖品质与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一直以来,世界各地对甘蔗制糖澄清工艺极其重视,并希望根据工艺方式来改变糖制品质量,推动糖业稳定发展。
中国还有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根据对澄清剂的正确选择,进一步有利于甘蔗制糖澄清环节中一系列相关问题解决,清除季节及各类复杂因素的影响,甘蔗制糖澄清过程及质量有保障。
2甘蔗成分在制糖澄清方式中所起到的作用甘蔗主要成分较为复杂,有蔗糖,还原糖,蛋白,多种微量元素及有机酸等其他糖分物质。
纵览制糖全过程,还原糖经碱性标准进一步溶解并和碳水化合物美拉德反应形成部分有机物和有色物质,但是这些有色物质无法除去从而影响蔗汁色调,会让蔗汁中可溶钙含量提升。
在这个基础上,还原糖含量与pH之间还存在一系列的相关性。
pH值较高会加快还原性糖分解质量的提升,因此蔗汁中还原糖成分高低是衡量混合汁升温等工序的重要保障与理论来源。
在这个基础上,选用控制硫熏强度来测量蔗汁对二氧化硫的摄取量,蔗汁澄清环节中二氧化硫与石灰乳展开了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些强吸附颗粒并沉积吸附清除某些残渣成分。
浅析甘蔗制糖澄清方法及对工艺指标的影响(全文)
浅析甘蔗制糖澄清方法及对工艺指标的影响一、甘蔗制糖技术以甘蔗为原料,经过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和干燥等多重工序制成白砂糖、粗糖等产品的过程即为甘蔗制糖工艺。
甘蔗特性、蔗汁的化学成分及性质,对制糖工艺影响甚大,是选择生产方法及工艺条件的依据。
在制糖厂制糖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甘蔗进行压榨,提取蔗汁,此时,由于蔗汁中含有较多杂质,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采取一些澄清方法对蔗汁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够保证下一步工序的正常进行,才能保证生产的砂糖的质量。
二、甘蔗成分对制糖澄清方法的影响蔗汁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有蔗糖、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酰胺、有机酸等大量非糖分。
1、预灰pH值、中和pH值及混合汁加热温度的确定在制糖过程中,还原糖很难被除去蔗汁色泽和蔗汁主要发生碱性分解,还会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还原糖与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必须在温度高于55℃pH值高于8.5时才能发生,还原糖的碱性分解与蔗汁还原糖含量、pH值及加热温度有关。
还原糖越高pH值越高温度越高则还原糖分解越严峻。
因此蔗汁还原糖含量是糖厂确定预灰pH值、中和pH值和及混合汁加热温度等技术指标的主要依据。
2、硫熏强度的确定用硫熏强度来表示蔗汁汲取SO2的多少。
在蔗汁澄清中SO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带正电CSO3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吸附已凝聚的胶体粒子、色素等非糖分沉淀析出除去蔗汁部分杂质。
同时在蔗汁澄清中SO2还具有漂白脱色及抑制色素生成的作用。
SO2对蔗汁中的酚类、高价铁化合物等致色物质具有还原作用,使色素颜色变浅。
此外,SO2还能抑制类黑精色素的生成。
由此可知在制糖生产中SO2用量主要取决于蔗汁中胶体、致色物质酚类物质与铁等、还原糖等非糖分含量SO2用量随着蔗汁非糖分含量升高而增大才能保证良好的澄清效果。
三、甘蔗提汁的主要方法1、甘蔗压榨法压榨提汁原理主要是将甘蔗切成丝状与片状,然后再放入压榨机,使充满蔗汁的细胞壁受到压榨机辊和油压的压力而破裂,这样一来蔗料被压缩,细胞被压扁,同时排出蔗汁,利用渗浸系统往蔗渣里面加水稀释,稀释细胞内的糖分来提取更多的蔗汁。
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
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摘要:甘蔗制糖工艺作为现代制糖工艺中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制糖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因素。
但是在进行甘蔗制糖的过程中,甘蔗汁经常会出现大量杂质,澄清效果较差,使得工艺产品品质受到很大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优化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在分析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试验案例,展开其工艺研究,并通过综合平衡法以及综合评分法对试验澄清效果展开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磷酸、预灰PH、主灰PH 以及絮凝剂的添加,能够使澄清效果达到最佳,最终促进我国制糖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应用研究前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糖产品的需求程度逐渐提升。
制糖业作为我国主要基础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阶段甘蔗制糖已经成为当前制糖工艺的主要类型,但是在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甘蔗汁杂质较多,导致糖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优化,保证糖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1.甘蔗制糖澄清工艺应用重要性分析目前在我国制糖行业当中,甘蔗制糖已经成为主要的制糖手段,但是受甘蔗汁液澄清程度的影响,使得甘蔗糖品产量经常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国目前对于甘蔗制糖澄清工艺的重视程度较高,希望进一步改善甘蔗汁液的澄清程度,从而保证糖产品的质量。
目前在甘蔗制糖的澄清工艺研究方面,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比如通过对澄清剂的选择提高甘蔗汁液的澄清程度,或者采用亚硫酸法以及磷酸添加的方式进行改进,以此来缓解当前甘蔗制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采用的优化方式主要是以磷酸添加量、预灰PH、主灰PH以及絮凝剂添加量为关键因素,有效减少甘蔗汁的杂质程度。
目前在我国甘蔗制糖澄清工艺应用中,经常会受到多方面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甘蔗制糖澄清工艺质量水准受到的影响幅度较大,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1]。
甘蔗制糖工艺流程及简介
砂糖生产工艺流程图2.生产工艺描述(1)甘蔗质量检验甘蔗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过磅进厂。
(2)蔗场贮存甘蔗进厂过磅后一部分直接投入生产线,一部分暂时贮存在蔗场,蔗场须保持清洁、无杂物、正常情况下,甘蔗在蔗场停留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3)甘蔗破碎用撕解机将甘蔗斩切成丝状及片状后,用打散机把蔗料打散及理平,以利入辘压榨。
(4)除铁在进行甘蔗预处理的过程中,可能有铁块、螺栓或折断的蔗刀等进入输蔗机。
这些铁块会随蔗料进入压榨机,损坏压机的齿纹。
因此,必须在压榨机之前安装一台除铁器,以便把混入蔗料中的铁块除去。
(5)压榨提汁使用压榨机将甘蔗中的糖汁压榨出来,以提取甘蔗中的糖分。
压榨过程中加入的一定量渗透水,用来稀释蔗渣中的残留原汁或较浓的糖汁,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糖分被提取出来。
经六座压榨机压榨出来的蔗汁称为混合汁,混合汁经滚筒筛选过滤蔗渣糠后流入汁箱,并进行预灰处理,然后以泵送方式输送到制炼车间。
(6)一次加热混合汁通过管道进入一次加热器,通过对蔗汁的加热,对蔗汁中的非糖份有一定的凝聚作用以及杀菌和消泡作用;第一次加热的温度高,除去胶体愈彻底,但高温、酸性条件下又会加速蔗糖转化。
依据目前的清净设备条件,一次加热温度宜控制在55~70℃。
混合汁经一次加热后进入混合汁箱。
(7)混合汁箱混合汁箱是用来存放混合汁的,混合汁在这里的停放时间很短,它主要起的是缓冲作用。
同时加入磷酸与预灰加入的石灰乳反应生成磷酸钙。
磷酸钙盐在生成沉淀过程中能吸附阴离子,脱色效果显著。
混合汁产生的泡沫,可适量添加消泡剂。
混合汁以及泵送方式送入硫熏中和器。
(8)中和加热后的混合汁进入硫熏中和器,混合汁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从气相转入液相,与此同时,蔗汁中的二氧化硫与加入的石灰乳生成大量的亚硫酸钙沉淀起着吸附等作用,根据蔗汁的质量和实际生成情况,硫熏中和控制PH6.8-7.3之间。
中和汁采用泵送方式送入二次加热器。
(9)二次加热中和汁加热到97~103℃,可加速磷酸和亚硫酸与钙的生成反应,以生成更多的钙盐沉淀,并使蛋白质等各种非糖分凝结的更紧密结实,清汁中的钙盐可以相对减少。
甘蔗果酒发酵过程褐变机理及其控制研究
甘蔗果酒发酵过程褐变机理及其控制研究甘蔗果酒发酵过程褐变机理及其控制研究甘蔗果酒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味的传统酒类,其发酵过程中的褐变现象一直是学术界和生产实践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甘蔗果酒发酵过程中的褐变机理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甘蔗果酒发酵过程中的褐变现象1.1 褐变现象的基本特征在甘蔗果酒的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和细菌的作用,甘蔗中的糖分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其中,褐变现象即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颜色的加深和气味的改变。
1.2 褐变现象的影响因素褐变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发酵温度、酵母菌和细菌的活性、氧气的接触程度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褐变现象的程度和速度。
二、甘蔗果酒发酵过程中褐变的机理研究2.1 化学反应的分析通过对甘蔗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褐变现象的机理与多种化学物质的生成和变化密切相关,如多酚类物质和糖类物质的氧化反应等。
2.2 酶学机理的探讨研究表明,在甘蔗果酒的发酵过程中,多种酶类物质参与了褐变现象的产生,如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等。
这些酶类物质的活性和作用方式对褐变现象具有重要影响。
三、褐变的控制研究及方法3.1 温度的控制在甘蔗果酒的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可以有效控制酵母菌和细菌的活性,减缓褐变的发生。
控制发酵温度是有效防止褐变现象的重要手段。
3.2 氧气的管理氧气是褐变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适当地控制甘蔗果酒发酵过程中的氧气接触程度,可以有效减缓褐变现象的发生。
3.3 酶类物质的抑制通过添加一定的抑制剂,如亚硫酸盐和抗坏血酸等,可以有效抑制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和酶类物质的活性,从而减少褐变的产生。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甘蔗果酒发酵过程中褐变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褐变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
甘蔗制糖流程
甘蔗制糖流程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制糖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在甘蔗制糖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蔗压榨汁、澄清、脱色、脱水、结晶、离心、干燥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甘蔗制糖的流程。
首先,甘蔗收割后需要进行蔗压榨汁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将甘蔗经过清洗后送入压榨机榨取汁液,这个汁液就是甘蔗汁。
甘蔗汁中含有大量的蔗糖,是制糖的原料。
接着,甘蔗汁需要进行澄清的过程。
澄清是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去除甘蔗汁中的杂质和浮游物,使汁液变得清澈透明。
然后,甘蔗汁需要进行脱色的过程。
脱色是利用活性炭或其他脱色剂去除甘蔗汁中的色素,使汁液变得无色透明。
接下来是脱水的过程。
脱水是将甘蔗汁经过浓缩,使其含水量减少,浓缩后的甘蔗汁称为糖浆。
然后是结晶的过程。
将糖浆进行加热浓缩,使其中的蔗糖结晶,然后通过晶体的生长和沉淀,使结晶蔗糖逐渐析出。
接着是离心的过程。
将结晶蔗糖和糖浆进行分离,离心是将糖浆离心,使结晶蔗糖和糖浆分离开来。
最后是干燥的过程。
将分离出来的结晶蔗糖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减少,最终得到成品的甘蔗糖。
以上就是甘蔗制糖的整个流程,通过蔗压榨汁、澄清、脱色、脱水、结晶、离心、干燥等多个环节,最终得到成品的甘蔗糖。
整个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确保甘蔗糖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制糖过程中还要注意环保和资源利用,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甘蔗的综合利用效益。
在实际生产中,甘蔗制糖流程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工艺和设备而有所差异,但总体的流程是相似的。
只有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甘蔗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改进技术,也是提高甘蔗制糖质量和产量的重要途径。
总之,甘蔗制糖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改进技术,推动甘蔗制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论甘蔗制糖澄清方法及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论甘蔗制糖澄清方法及对工艺指标的影响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当前,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甘蔗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
碳化糖由于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价位相对硫化糖高,目前国内多数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制糖工艺过程中,如何在得到质量更高的清汁的同时又能提高糖分回收率和减少废蜜糖分损失,就需要采取一些澄清方法。
本文在此先分析了甘蔗不同成分对制糖澄清工艺指标确定的影响,然后又提出了几种常见的澄清方法。
关键词:甘蔗;制糖;澄清Abstract: In the sugar process, how to get high quality juice and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and reduce waste sugar honey losses, it requires some clarification method.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on cane sugar clarification technique index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and then puts forward several common methods of clarification.Key words: cane sugar; clarification;引言:压榨出来的蔗汁还含有很多杂质,必须经过多道工序来进行蔗汁的处理,才能保证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这些工序包括:预灰和加热工序、蔗汁的硫熏中和、蔗汁的沉降、蔗汁的过滤等。
一、甘蔗不同成分对制糖澄清工艺指标确定的影响1、预灰pH值、中和pH值及混合汁加热温度的确定在制糖过程中,还原糖主要产生碱性分解及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有机酸与有色物质等,有色物质在制糖生产中很难被除去,蔗汁色泽和蔗汁可溶性钙盐含量增加。
甘蔗果酒发酵过程褐变机理及其控制研究
文章标题:甘蔗果酒发酵过程褐变机理及其控制研究目录:1. 甘蔗果酒发酵过程的基本介绍2. 褐变机理在甘蔗果酒发酵中的作用3. 控制褐变对甘蔗果酒质量的影响4.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5. 总结与回顾---## 1. 甘蔗果酒发酵过程的基本介绍甘蔗果酒,作为一种传统的发酵饮品,其制作过程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
甘蔗经过榨汁、糖化和发酵等步骤后,可以成为甘蔗果酒。
而在这个过程中,褐变现象往往会出现,影响着甘蔗果酒的质量和口感。
## 2. 褐变机理在甘蔗果酒发酵中的作用褐变是指食品在加工或储存过程中,由于酶促和非酶促作用而导致的变色现象。
而在甘蔗果酒的发酵过程中,褐变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甘蔗中的多酚化合物会在发酵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具有颜色的物质,使得甘蔗果酒出现褐变现象。
发酵过程中的酵母、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释放酶,加速甘蔗中的多酚化合物氧化,从而加剧褐变现象的发生。
## 3. 控制褐变对甘蔗果酒质量的影响控制褐变对甘蔗果酒质量至关重要。
可以采取措施减少甘蔗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从源头上减少褐变的可能性。
可以通过调节发酵条件、添加抗氧化剂等方式来减缓或抑制褐变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发酵器具、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通风条件,也可以有效地控制褐变对甘蔗果酒质量的影响。
## 4.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甘蔗果酒发酵过程中的褐变现象虽然会影响到其外观和口感,但同时也可能为酒体带来独特的风味。
在制作甘蔗果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褐变机理,探索出更多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对甘蔗果酒质量的全面提升。
## 5.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甘蔗果酒发酵过程中褐变机理及其控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褐变的发生机制在甘蔗果酒制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有效的控制褐变则可以提高甘蔗果酒的质量和口感。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褐变机理,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为甘蔗果酒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本次的文章撰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甘蔗制糖
糖的结晶
晶体是由原子、离子、分子等排列成有一定规则形状的固体。 可以是单一晶体,也可以是许多大小不同的晶体组成的多晶, 一般砂糖是极多的小晶体颗粒组成的粉体。
将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 (一)晶核的形成:蔗糖有结晶性和溶解性。在过饱和的糖溶
液中,蔗糖分子之间的距离相对缩短,分子与分子的碰撞机会 相对增加,分子的运动速度也就相对减慢。到一定的程度就有 一部分蔗糖分子互相聚集成为固体形态的蔗糖晶体而析出,这 就是“结晶”。最初析出的晶体称为“晶核”。这时原来的糖 溶液就成为晶体与周围的糖液(生产上称之为“母液”)的混 合体。总之,溶解与结晶是蔗糖在溶剂中不同浓度的两个相反 过程。
蔗汁的清净
亚硫酸法 使用SO2进行饱和,生
成亚硫酸钙,不仅有吸附 除杂能力,而且能还原有 机色素(漂白)和防腐。
蔗汁的清净
亚硫酸法优缺点:
亚硫酸法的具有工艺流 程较短,设备较少和澄清 剂用量较省等优点,所以 在国内大、中、小型甘蔗 糖厂仍被广泛采用。
亚硫酸法比用碳酸法生 产的白糖在洁白度和产糖 率等方面都要差。
甘蔗提汁
压榨法 压榨机多采用三辊压榨机
压榨中间输送带
混合汁中的杂质对制糖的影响
蔗汁的成分:蔗糖、有机酸、无机盐、胶体物质、不溶性非 糖物质(叶绿素、蔗屑、泥土等)、非糖可溶性杂质等
有机酸会使蔗糖转化,增加蔗糖分损失; 无机盐促使糖蜜量增加,影响蔗糖分收回; 胶体物质妨碍蔗糖结晶,降低蔗糖吸收率; 色素使白糖色值增加,影响产品质量。
糖与蔗糖
白砂糖:纯净蔗糖的结晶颗粒,溶解度 大。一般精制度 越高,白砂糖的吸湿性越小。
黄砂糖:制白砂糖的初级产品,因其中含有未净化的糖蜜 杂质而呈黄色,当杂质更多时,则为红糖或者黑糖。
制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制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从甘蔗或甜菜中提取糖分的实验步骤;3. 掌握糖精的制备方法;4.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解决办法。
二、实验原理制糖实验是将植物中的糖分提取出来,制备成糖精的过程。
甘蔗或甜菜是制糖的主要原料,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分。
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糖分从原料中提取出来,制成糖精。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甘蔗、甜菜、纯净水、石灰、硫酸、活性炭、过滤纸等;2. 实验仪器:研钵、漏斗、烧杯、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甘蔗或甜菜预处理:将甘蔗或甜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研钵中研磨成浆状;2. 糖分提取:将研磨好的浆状物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煮沸;3. 加热浓缩:将煮沸的浆状物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水分,使糖分浓度逐渐提高;4. 结晶:当蒸发皿中的糖浆浓缩至一定浓度时,停止加热,待其自然冷却,糖分逐渐结晶;5. 过滤:将结晶的糖分用过滤纸过滤,得到糖精;6. 糖精纯化:将过滤后的糖精用纯净水洗涤,去除杂质,再次过滤;7. 糖精干燥:将过滤后的糖精放入干燥箱中干燥,直至水分完全蒸发。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成功制备出糖精;2. 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研磨甘蔗或甜菜时,要尽量将其研磨成浆状,以提高糖分的提取率;(2)加热浓缩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避免过度加热导致糖分分解;(3)结晶过程中,要待糖浆自然冷却,以免结晶速度过快,影响糖精质量;(4)过滤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过滤纸,以免过滤不彻底;(5)糖精纯化过程中,要多次洗涤,确保去除杂质;(6)糖精干燥过程中,要控制好干燥温度,避免过度干燥导致糖精质量下降。
六、实验误差及解决办法1. 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有:(1)糖分提取率低;(2)糖精纯度不高;(3)糖精干燥不完全;2. 解决办法:(1)提高研磨程度,确保糖分充分提取;(2)控制好加热浓缩过程中的火候,避免过度加热;(3)待糖浆自然冷却,缓慢结晶;(4)选用合适的过滤纸,确保过滤彻底;(5)多次洗涤糖精,提高纯度;(6)控制好干燥温度,确保糖精干燥完全。
2020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20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答一、选择题(本题有6个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4分)食盐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化学式为Na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1 C.+1 D.+22.(4分)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闻气味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稀释浓硫酸3.(4分)铁在海水中容易被锈蚀、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活泼的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
该属块的材料可以是()A.B.银C.铜D.锌4.(4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aCO3CaO+CO2↑B.H2O+CO2═H2CO3C.H2+CuO H2O+CuD.BaCl2+H2SO4═BaSO4↓+2HCl5.(4分)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A.导电性B.腐蚀性C.不助燃D.沸点高6.(4分)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最合适的试剂是()A.蒸馏水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本题有2个小题,6空格,每空格2分,共12分)7.(6分)台州甘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
甘蔗制糖的部分环节为:清洗甘蔗→压榨甘蔗→分离渣汁→蒸发浓缩→……(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2)渣汁的分离与图中的(选填“A”、“B”或“C”)实验原理相同。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怎么变化?。
8.(6分)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甘蔗成分对制糖澄清的影响
广西糖业GUANGXI SUGAR INDUSTRY2019年4月第2期(总第105期)NO.2, Apr. 2019文章编号:2095-820X ( 2019 )02-03甘蔗成分对制糖澄清的影响唐黎标(杭州市食品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04)摘要:由于制糖澄清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糖效率。
甘蔗从入厂到成品出厂期间,制糖生产工艺流程难度较大,再加上制糖生产监测数据比较多,蔗汁成分对制糖澄清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 制糖生产方法,并详细分析各项制糖数据.改进原有的方法,不断减小甘蔗成分对制糖澄清的影响。
因此,文章详细介绍甘蔗制糖流程,并分析甘蔗成分对制糖澄清的影响。
关键词:甘蔗成分;制糖澄清中图分类号:TS244.2 文献标识码:B1分析甘蔗成分对制糖澄清影响的重要性在甘蔗制糖过程当中,甘蔗成分对制糖澄清的影响比较大,由于甘蔗中的纤维与还原糖含量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糖速率,通过分析甘蔗成分 对制糖澄清的影响,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甘蔗制糖生产过程,提高甘蔗制糖效率。
对于甘蔗制糖人员来讲,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明确甘 蔗组成成分,并优化原有的制糖生产流程,在保证产 品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糖分的收回。
除此之外,在分析甘蔗成分对制糖澄清影响的 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明确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先进的多元统计法,将关联性比较强的变量进行 合理的转换,保证各个变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提 高原始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由于甘蔗品种不同,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甘蔗的品质指标数据进行综合分 析,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保证甘 蔗品质性状指标更加准确,进一步提升产糖率〔1]o2分析方法2.1甘蔗样品采集在采集甘蔗样品过程中,可以直接从糖厂中获取甘蔗样品,并做好甘蔗样品分析工作,将蔗汁进行合理的过滤,先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开始冷却,冷 却一定时间后,方可在蔗汁中加入0.5mL 的酚液。
红糖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红糖的制作过程及原理;2. 掌握红糖制作的操作方法;3. 分析影响红糖质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红糖是由甘蔗汁经过熬煮、过滤、结晶等过程制成的。
制作过程中,甘蔗汁中的蔗糖分子在高温下逐渐结晶,形成红糖特有的颗粒状结构。
影响红糖质量的因素有:甘蔗汁浓度、熬煮时间、温度等。
三、实验材料1. 甘蔗汁(新鲜甘蔗榨取);2. 砂糖;3. 烧杯、玻璃棒、铁锅、过滤器、烤箱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甘蔗汁:将新鲜甘蔗榨取汁液,用过滤器过滤掉杂质,得到清澈的甘蔗汁。
2. 调整甘蔗汁浓度:将过滤后的甘蔗汁与砂糖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 熬煮:将混合好的甘蔗汁倒入铁锅中,用中小火加热,不断搅拌,防止糊底。
熬煮过程中,观察甘蔗汁的变化,当甘蔗汁逐渐变稠,颜色变深时,表示熬煮时间已到。
4. 过滤:将熬煮好的甘蔗汁倒入过滤器中,过滤掉杂质,得到清澈的糖浆。
5. 结晶:将过滤后的糖浆倒入烧杯中,放置于室温下,让其自然结晶。
结晶过程中,可以适当搅拌,以促进结晶。
6. 烘烤:当糖浆结晶成颗粒状后,将烧杯放入烤箱中,用低温烘烤,使红糖颗粒更加紧密。
7. 包装:将烘烤好的红糖取出,晾凉后,装入密封袋中,备用。
五、实验现象1. 甘蔗汁经过熬煮后,颜色逐渐变深,粘稠度增加;2. 结晶过程中,糖浆逐渐形成颗粒状;3. 烘烤后,红糖颗粒更加紧密,颜色更加鲜艳。
六、实验结论1. 红糖的制作过程中,甘蔗汁中的蔗糖分子在高温下逐渐结晶,形成红糖特有的颗粒状结构;2. 熬煮时间、温度、甘蔗汁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红糖的质量;3.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制作出不同口感和颜色的红糖。
七、实验分析1. 甘蔗汁浓度:浓度越高,熬煮时间越长,红糖颗粒越大,口感越硬;2. 熬煮时间:熬煮时间越长,红糖颜色越深,颗粒越大;3. 温度:温度越高,熬煮时间越短,但红糖颜色和颗粒大小受影响较小;4. 过滤:过滤可以去除杂质,提高红糖的纯净度;5. 结晶:结晶过程中,糖浆逐渐形成颗粒状,颗粒大小受结晶时间、搅拌等因素影响;6. 烘烤:烘烤可以使红糖颗粒更加紧密,口感更加硬实。
甘蔗制糖过程有色物质的变化
甘蔗制糖过程有色物质的变化1、甘蔗提汁过程的增色作用甘蔗中原来的糖汁的色泽是不深的,但混合汁的颜色却很深,呈棕黑色。
人们很早就发现,甘蔗原汁中的多酚类物质受到氧化酶的催化作用被氧化,以及和铁反应都会形成很深的颜色。
如果能避免氧化作用或不与铁器接触,则糖汁色泽会浅得多。
主要是甘蔗中的多酚类和铁及氧起反应后,生成深色的化合物。
即多酚类和由提汁设备溶解入蔗汁中的铁结合生成深色物质。
溶入蔗汁的铁最初是低价的,但由于蔗汁中同时存有氧化酶而迅速变为高价铁。
氧化酶、过氧化酶和酪氨酸酶与多酚类和铁共存,是蔗汁颜色深的主要原因。
研究证明,糖汁中的酪氨酸受多酚氧化酶作用而生成的邻二酚苯丙氨酸,是糖汁和白糖显色的主要因素。
研究亦证明了糖汁中的酪氨酸易被酪氨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氧化生成DOPA,后者再被氧化酶氧化,或在某些条件下自行氧化,结果都生成深色物质。
DOPA亦可与铁(二价或三价)反应生成深色物质。
酪氨酸酶的活性在20℃和pH 6~7时最强,在低pH下较弱;从60℃开始活性减弱,到80℃失去活性。
甘蔗中原有的多酚类物质有高分子和低分子的,前者会分裂成小的酚类物,形成更多色素;而小分子又会受氧化酶作用缩合生成更深色的大分子化合物。
多酚类又易与铁络合生成深色的物质。
如果将甘蔗先加热把氧化酶破坏,压出的蔗汁的颜色就浅得多。
自然界中,由酶催化使有机物氧化而生成深色物质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这称为酶促褐变。
铁和各种酚类物结合形成稳固的络合物,颜色很深。
这是糖汁变深色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将糖液中的铁除去,则多数糖液都会变得较浅色。
总的来说,多酚类、铁和氧、氧化酶是糖品出现深色的基本原因,减少任何一个因素都能够使糖品的颜色明显变浅。
目前的制糖生产方法,在提汁阶段形成深色的糖汁,而在后阶段则要千方百计花很大成本去脱色。
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可惜,制糖生产过程难以避免接触铁器和空气,也不可能避开多酚类。
但是应该努力寻求一种可行的方法,尽量减少前阶段的色素生成,减轻后阶段的脱色负担。
浅谈甘蔗制糖过程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制糖过程中各种物料发生各种各样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产物对白砂糖的理化指标有直接的、间接的影响。
理解制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对白砂糖产品质量的控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因此,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及理论水平对甘蔗制糖过程中影响到白砂糖产品质量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浅析。
1压榨提汁过程蔗汁发生的一些化学变化1.1酶促褐变形成色素在甘蔗压榨提汁的过程中,甘蔗组织中的各种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特别是酚氧化酶(PPO ),破坏了原酚一醌催化还原反应的平衡,使酶促还原反应加速,发生氧化产物的积累,造成变色。
酚氧化酶(PPO )一旦暴露于80-90℃下,其催化功能很大部分将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1992年由Panto 证明了中性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以及绿原酸都是酚酶底物[1]。
蔗汁中的酚类化合物在酶及空气中氧的作用下可氧化成醌或发生氧化偶联、加成、聚合、裂环、重排等反应[2]。
这些产物多数会导致蔗汁的色值明显攀升,然而这些产物多数也可作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活性,如能用较为经济可行的方法对蔗汁中的此类物质加以提取,将给制糖业带来可观的利润。
1.2铁和酚类色素协同作用增大蔗汁色值[3][4]Fe 3+可以与多种有机物形成较为稳定的络合物,而这些络合物的存在会不同程度的增加了蔗汁的色值,因此铁是糖汁增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甘蔗中原有的铁含量很低,压榨提汁过程甘蔗经过撕解机破碎、榨机压控等过程。
蔗料与撕解机及榨辊面高强度摩擦,在压榨过程中又加入高温渗透水致使蔗料中带入大量的磨损铁,酸性蔗汁将这些磨损的铁溶解。
另外,如果压榨车间设备消毒工作不到位则会在设备死角处滋生大量细菌,细菌的繁殖过程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把铁从设备溶解出来。
溶出的Fe 2+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 3+。
Fe 3+可以与蔗汁中的酚类化合物、醇、羧酸等有机物形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均对蔗汁有不同程度的增色作用。
提汁过程蔗汁铁和酚类色素含量对色值影响的研究
甘蔗糖业2009年第1期Sugarcane and Canesugar2009年2月提汁过程蔗汁铁和酚类色素含量对色值影响的研究何思莲1刘慧霞1李小玲1李振华1梁卫2(1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530004;2广西象州县石龙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象州545800)摘要测定研究甘蔗提汁过程各座次压榨机出汁以及典型蔗汁中铁、酚类色素含量和色值,分析蔗汁增色因素的变化规律及致因。
结果表明,提汁过程榨出汁色值与蔗汁中铁和酚类色素含量显著相关。
不同厂同列榨机出汁含铁量随榨机座次增加,前三座榨机蔗汁酚类色素含量递增;两家糖厂初压汁含铁量分别为54.0和220.1μg/m L○B x,初压汁酚类色素含量分别为3021和1791m g/kg○Bx;前五座榨机蔗汁色值随榨机座次明显升高。
预灰对铁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对酚类色素的去除较明显,预灰后蔗汁色值有所降低。
关键词甘蔗提汁;压榨;铁;酚类色素;色值;0引言在甘蔗制糖生产过程中,如何除去在制品中的有色物质以及抑制新的有色物质的生成是保证成品糖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目前的制糖工艺技术及相关的研究进展,大多局限于澄清过程采用一些新的技术进行脱色。
这些新的技术措施既要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
如何在压榨过程更有效地控制糖汁增色,是制糖工艺研究的一个创新课题。
甘蔗汁原有的颜色并不深,而提汁后所得混合汁的色值却很高,主要是压榨过程产生了下列增色反应[1]:①酚酶将酚类物质催化氧化成深色物质;②设备中的铁在有氧及酸性条件下溶解到蔗汁中,与酚类物质生成深色的铁络合物。
由此可见,铁和酚类物被氧化是造成甘蔗提汁增色的主要因素。
本文通过测定甘蔗提汁过程各座榨机出汁以及典型蔗汁中铁和酚类色素含量、色值,研究提汁过程引起蔗汁增色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实现在源头上控制在制品增色提供基础数据。
1实验原料、器材与分析方法1.1实验原料与试剂原料:压榨机列各座榨机的榨出汁及典型蔗汁(初压汁、五压汁、末压汁、混合汁、预灰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蔗制糖过程有色物质的变化
1、甘蔗提汁过程的增色作用
甘蔗中原来的糖汁的色泽是不深的,但混合汁的颜色却很深,呈棕黑色。
人们很早就发现,甘蔗原汁中的多酚类物质受到氧化酶的催化作用被氧化,以及和铁反应都会形成很深的颜色。
如果能避免氧化作用或不与铁器接触,则糖汁色泽会浅得多。
主要是甘蔗中的多酚类和铁及氧起反应后,生成深色的化合物。
即多酚类和由提汁设备溶解入蔗汁中的铁结合生成深色物质。
溶入蔗汁的铁最初是低价的,但由于蔗汁中同时存有氧化酶而迅速变为高价铁。
氧化酶、过氧化酶和酪氨酸酶与多酚类和铁共存,是蔗汁颜色深的主要原因。
研究证明,糖汁中的酪氨酸受多酚氧化酶作用而生成的邻二酚苯丙氨酸,是糖汁和白糖显色的主要因素。
研究亦证明了糖汁中的酪氨酸易被酪氨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氧化生成DOPA,后者再被氧化酶氧化,或在某些条件下自行氧化,结果都生成深色物质。
DOPA亦可与铁(二价或三价)反应生成深色物质。
酪氨酸酶的活性在20℃和pH 6~7
时最强,在低pH下较弱;从60℃开始活性减弱,到80℃失去活性。
甘蔗中原有的多酚类物质有高分子和低分子的,前者会分裂成小的酚类物,形成更多色素;而小分子又会受氧化酶作用缩合生成更深
色的大分子化合物。
多酚类又易与铁络合生成深色的物质。
如果将甘蔗先加热把氧化酶破坏,压出的蔗汁的颜色就浅得多。
自然界中,由酶催化使有机物氧化而生成深色物质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这称为酶促褐变。
铁和各种酚类物结合形成稳固的络合物,颜色很深。
这是糖汁变深色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将糖液中的铁除去,则多数糖液都会变得较浅色。
总的来说,多酚类、铁和氧、氧化酶是糖品出现深色的基本原因,减少任何一个因素都能够使糖品的颜色明显变浅。
目前的制糖生产方法,在提汁阶段形成深色的糖汁,而在后阶段则要千方百计花很大成本去脱色。
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可惜,制糖生产过程难以避免接触铁器和空气,也不可能避开多酚类。
但是应该努力寻求一种可行的方法,尽量减少前阶段的色素生成,减轻后阶段的脱色负担。
可以设想和研究一种新的工艺路线:先将甘蔗中的氧化酶破坏,然后再用较小接触铁器的方法提取蔗汁,力求得到淡色的糖汁。
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减轻澄清工段的负担,减少澄清剂用量,简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并减少滤泥产量。
2、澄清过程中有色物质的变化
常规的澄清方法都将蔗汁加灰加热,此时蔗汁中的酚类物发生了两种不同的变化。
一是部分酚类物分解或缩聚形成更深色的物质(包括浅色的原花色素甙水解为花色素),二是部分酚类物--主要是高分子的鞣质与蛋白质结合一起凝聚析出,使糖汁色值有所降低。
虽然
后一种作用除去了部分色素,但前一种作用总是使蔗汁带有较深的红棕色。
石灰法澄清可以除去蔗汁中大部分的脂溶性色素,但对水溶性的有色物除去不多。
石灰法对酚类物的除去率一般为5~15%,与甘蔗的新鲜度和其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关。
新鲜甘蔗的蔗汁含较多的蛋白质,加热凝结时能除去较多的酚类物;而陈旧的甘蔗的蔗汁相反,原有的部分蛋白质分解成为不能被加热凝结的有害氮化合物,澄清状况较差,蔗汁色泽也较深。
如果往这种蔗汁中加入少量的溶解性的蛋白质(如豆浆),可以改善杂质凝聚澄清的状况,清汁色泽也较浅。
蔗汁中的磷酸含量对此也有重要影响,磷酸量不足时,不但杂质凝聚沉淀情况不好,清汁色泽也较深。
磷酸较多时生成较多的磷酸钙沉淀物,可以吸附除去较多的酚类物。
亚硫酸法除去的色素较多,酚类物的除去率约为20%~40%,
随着加入二氧化硫和磷酸的数量增大而升高(但数量过多的作用不大)。
除去的酚类物主要是高分子量的部分,如分子量1万以上者除去80%~90%,分子量为700~5000者除去50%~70%,而分子量700以下者除去很少。
由于高分子量的色素对结晶糖质量影响较大,要尽量将它除去。
如果澄清过程经过适当的碱性处理,除去酚类物的效果较好。
碳酸法除去酚类物约40~55%,随加灰量和生成的碳酸钙量
增加而升高。
国外有些甜菜糖厂在清汁或糖浆中再加活性炭和助滤剂过滤,可以进一步除去酚类物等色素。
不同澄清处理除去酚类物的不同效果造成了清汁色泽的差别:石灰法清汁带红褐色,碳酸法清汁为浅黄色,亚硫酸法清汁为橙黄色,即黄色中带红色。
碳酸法清汁带黄色是由于它还含有低分子量的酚类物,其它清汁带红色则是由于含有高分子量的酚类物。
后者的含量决定了清汁红色的深浅:碳酸法除去高分子酚类物相当完全,故清汁不带红色;亚硫酸法则随着硫熏量和磷酸量增大、除去酚类物较多,清汁所带红色变浅;石灰法则因酚类的除去不多而呈红褐色。
这些情况决定了蔗糖产品的色泽:碳酸法白糖一般优于亚硫酸法,而石灰法不能制造白糖(原糖含酚量比白糖高得多)。
铁在糖品色素中起重要作用。
混合汁的含铁量相当高,一般为200~300mg/kgBx。
澄清处理可将它大部分除去:碳酸法除去超过90%,亚硫酸法可除去约80%。
因糖浆含铁量很低,白糖含铁不多。
但要注意,在煮炼工段,由于物料长期与铁制的设备接触,部分铁被腐蚀溶解,物料含铁量必然逐渐增加。
例如甲糖蜜和丙糖回溶糖浆的含铁量会比清汁高几倍。
特别是如果糖浆硫熏pH较低,煮糖系统各种物料的pH都较低,对铁器的腐蚀加速,含铁量升高,对白糖质量会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同时还要注意糖厂用水的质量,渗透水必须清洁,如用河水,必须先清除其中的悬浮物(泥沫含铁量相当高)。
糖厂汽凝水在正常情况下的质量是很好的。
但如果蒸发罐“跑糖”或管子泄漏,不久后汽凝水会变酸,pH值大幅度下降,甚至降到4以下;如果水箱有铁锈,汽凝水的含铁量会大幅度升高,甚至高于100mg/L。
这样
的热水如用于煮糖和分蜜,对白糖质量非常有害。
此外,设备停机时与空气接触,铁锈增加,会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在澄清过程中,如果技术条件控制不好,例如亚硫酸法在高温下的pH值过高,或碳酸法在强碱性下的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增强了
还原糖和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就会生成较多的有色物质,使蔗汁色泽加深。
应当注意,这种反应的速度和不良影响,要比单一的还原糖分解作用强很多倍,在中性以至微酸性的溶液中都会产生。
因此,在制订和执行澄清技术条件时,必须考虑蔗汁中还原糖的数量:在甘蔗新鲜成熟、纯度高时,pH或碱度可以高一些,否则就要低一些,而
经过的时间则应尽量缩短。
清汁色值是糖厂衡量澄清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应当注意,蔗汁的颜色本身是随着pH值变化的(和pH指示剂类似)。
不同蔗汁的色值,必须在相同的pH值下才能对比,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同时,分析测定所用的波长也很重要。
现在国际上规定,测定糖厂中间制品的色值应当用560nm的波长。
因为这个波长是人的眼睛感觉最灵敏的,分析数值的高低符合人眼感觉的色泽深浅。
而过去分析所用的420nm 的波长,人眼感觉不灵敏,其测定值常与人眼的感觉有差异。
不过,成品白糖的分析仍然用420nm的波长,这是因为白糖对560nm波长光线的吸收很弱,仪器读数的误差较大。
但是这样的分析数据时常会出现和人眼感觉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在原料情况不同时(例如榨蔗的白糖和炼糖的白糖),这种偏差也较明显。
通常,用560mn波长测出
的光密度约为用420mn波长测出的光密度的20%~40%,不同种类和成分的物料的这个比例不同,两者之间不能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