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

合集下载

痈丹毒疽疔疖急性蜂窝组织炎的含义和区别

痈丹毒疽疔疖急性蜂窝组织炎的含义和区别

痈\丹毒\疽\疔\疖\急性蜂窝组织炎的含义和区别!本贴收到4朵鲜花痈痈是一种较严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皮肤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侵入几个邻近毛囊和皮脂腺所造成。

痈好发于颈项和背部,中医称为“落头疸”,“搭背”等。

老年人和糖尿病人易患痈。

起病初期局部皮肤肿胀、紫红、疼痛X围扩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在中央部表面有多全黄白色的脓头(此为痈的特点),破溃后呈蜂窝状。

以后,中央部皮肤、皮下组织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内有脓液及大量坏死组织。

痈形状比疖严重,病人多有畏寒、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患痈以后应适当休息,加强营养。

面部及唇部痈应减少说话和咀嚼动作。

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等)。

也可服用中药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

痈初起时局部可用鱼石脂软膏或金黄散等外敷。

如红肿继续扩大,中央部坏死组织多,引流不通畅时,应及时作手术治疗(但唇痈不宜手术),采用“+”或“”字切口,以清除坏死组织,并作局部减压和引流。

痈的X围散在,创口愈合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才能愈合丹毒的概述概述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好发部位是下肢和面部,其特点是起病急,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

病因主要由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入侵所致。

病人常有头痛、畏寒、发热,局部表现为红斑,色泽鲜红,中心较淡边界清晰并略隆起,局部有烧灼样痛,回流区淋巴结肿大,疼痛。

处理不当可导致淋巴水肿,严重时发展为象皮肿,因此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是必要的。

症状 1.丹毒多发部位是面部和下肢; 2.起病急,常有寒战、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白细胞增高。

3.局部出现肿状红疹,色呈玫瑰,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略隆起,时有水泡,压可褪色,有烧灼感,炎症向四周扩散,中心部逐渐褪色呈棕黄色,有落屑。

4.区域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及压痛血白细胞增高。

痈疽疔疖痈、疽、疔、疖,是四种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变化和形状特征的外科疾患。

医学课件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医考

医学课件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医考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 急性化脓性感染
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急性蜂窝织炎是由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 菌侵入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 引起,呈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向周围 扩散,界限不清,中央部份坏死液化后即 形成脓肿,可有明显的毒血症。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大肠杆菌等。
血白细胞21.0×109/L,中性粒细胞86%。
分析步骤
1. 诊断及诊断依据 2. 鉴别诊断 3. 进一步检查 4. 治疗方案
THANK YOU !
致病菌: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
化脓性汗腺炎是因汗腺管阻塞而继发的慢 性复发性化脓性感染,常呈多发性,见于 腋窝和腹股沟部位,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 葡萄球菌,少数情况是G-肠道杆菌 丹毒是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感染,可迅速蔓 延,但不累及皮下组织,一般也不化脓, 病原菌是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
或头孢一代
霉素
丹毒
A族(化脓性) 青霉素,头孢一代, 左氧氟沙星,加替沙
乙型(溶血性) 大环内酯类,克林 星,莫西沙星
链球菌
霉素,
急 怀疑金葡菌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 类
染可用氯唑西
林或头孢一代
急性淋巴管炎 A族链球菌
青霉素
化脓性汗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道杆菌科细菌,肠道杆菌科细菌, 假单胞菌,厌氧 假单胞菌,厌氧菌 菌(类杆菌) (类杆菌)
抗菌药物目标治疗
必须尽早、尽可能地收集临床标本(脓液、穿刺 液、渗出液、水疱液、坏死组织)作涂片染色、 细菌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进行目标性 抗菌治疗。这对那些诊断不明确或病原菌谱复杂 的混合感染尤为重要,因为对这些复杂感染几乎 提不出行之有效的经验治疗方案

痈字的解释新华字典

痈字的解释新华字典

痈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如下:痈(yōng),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常见于颈、背部,特点是局部红肿,形成硬块且中央有脓包,疼痛剧烈,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此外,痈字还有其他的引申义和用法。

一、基本解释痈,汉语二级字,从疒(chuáng),雍声。

本义为中医指恶性脓疮。

新华字典中对于“痈”的基本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二是鼻疾,不知香臭。

二、详细解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痈是一种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常见于颈、背部。

痈的初期症状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红肿范围逐渐扩大,中央部位形成脓包,疼痛逐渐加剧。

痈的治疗一般采取局部用药、全身抗感染等方法。

中医称痈为“恶疮”,认为其病因多为外感风热、湿热等邪气,或内伤情志、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气血瘀滞、热毒壅聚而成。

鼻疾,不知香臭新华字典中还提到,“痈”可以指代一种鼻疾,症状为不知香臭。

这种鼻疾可能是由于鼻部感染、炎症、外伤等因素导致嗅觉功能受损。

治疗时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三、引申义和用法除了上述基本解释外,“痈”字在新华字典中还有其他引申义和用法。

例如,“吮痈舐痔”一词用来比喻不择手段地巴结、厚颜无耻地迎合权贵;“痈疽”一词可用来比喻祸患或毛病。

这些引申义和用法丰富了“痈”字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四、总结“痈”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主要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以及鼻疾不知香臭两种基本含义。

此外,“痈”字还有其他的引申义和用法,如比喻巴结权贵的“吮痈舐痔”和比喻祸患的“痈疽”。

这些含义和用法使“痈”字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解释和用法。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诊断和治疗共识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诊断和治疗共识

首页药品基本信息药品说明书药物专论药物相互作用注射剂配伍临床指南FDA药品说明书FDA妊娠分级国家基本药物更多...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诊断和治疗共识文章段落:正在初始化...临床指南分类:皮肤科 > 皮肤及软组织系统疾病发布时间:2009-12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TI)临床上常见而复杂,涉及众多学科,治疗策略和方法尚待规范。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于2008年6月8日在北京针对SSTI诊断及治疗进行专题研讨,并就有关问题达成共识。

1 定义和范畴SSTI是由化脓性致病菌侵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1]。

SSTI临床十分常见,涉及范围广泛,从浅表的局限性感染,到深部组织坏死性感染,甚至肢残、危及生命。

除化脓性细菌外,其他病原微生物如分枝杆菌、真菌等也可引起SSTI,但不属于本共识讨论的范畴。

2 发病诱因及病原菌2.1 发病诱因2.1.1 生理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小儿皮肤薄嫩,防御功能尚不健全,致病菌可直接侵入外观正常皮肤引起感染。

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局部皮肤干燥,加之皮肤合成抗菌物质能力下降,也是易发生SSTI的原因。

2.1.2 疾病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如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大疱性皮肤病、足癣等,均因皮肤炎症或疾病本身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继发细菌感染。

2.1.3 创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破坏擦伤、刀割伤、手术切口、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部位细微的创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可成为细菌侵入的门户。

某些物理疗法如冷冻、激光、电离子治疗、放射治疗等,或外科疗法包括化学剥脱术、封包疗法、皮肤磨削术、刮除术、切割术、皮肤移植、毛发移植等均可诱发SSTI。

动物或人咬伤也可以发生SSTI。

2.1.4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肿瘤、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SSTI。

皮肤病的护理(护考)

皮肤病的护理(护考)
高热 物理+药物退热+多饮水
休息 充分休息+营养,防抓伤
对症
疼痛 患肢抬高并制动,指导病人放松疗法,遵医嘱用镇痛药
防止并发症
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寒战、高热,意识障碍等,若发现感染,及 时报告医师
疖☆☆
痈☆☆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淋巴管(结)炎
特点
单个毛囊感染(黄)
多个毛囊感染(黄 )
皮肤、肌肉等感染(红)
泌物排泄不畅、机体抵抗力降低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检查
同右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表现
挤压危险三角的疖可导致颅内感染, 引 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好发于颈、背部,暗红色,疮口如同“火山 口”→周围红肿,严重者可致全身化脓性感 染
治疗
局部治疗为主,2%碘酒局部外敷未成熟: “+”字切口,清除坏死组织,50%硫酸镁 切勿挤压成熟、脓肿形成:及时切开排脓 或 75%乙醇局部外敷唇痈:不宜注意清洁皮肤,及时处理小创口接触丹毒病人
健康教育 ; 受伤后及早就医;婴儿和老年 或换药前后,洗手消毒积极治疗足廯、溃疡、
人重视生活护理
鼻窦炎等
下列有关急性蜂窝织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正确的是 A.患者使用后的敷料应及时焚毁或者严格消毒 B.共用衣帽、毛巾、面盆等会导致接触感染 C.患病期间,应禁饮酒或禁辛辣刺激食物 D.患病期间应勤用自来水冲洗患处,防止炎症扩散 E.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有利于减少急性蜂窝织炎的发生
患者,女,26岁,下肢急性淋巴管炎,查体见肢体肿胀明显,局部应 擦拭药液为
A.0.1%碘伏 B.50%硫酸镁 C.外用生理盐水 D.3%过氧化氢 E.75%酒精
患者,女,20岁。寒战、发热,右小腿内侧皮肤出现鲜红色片状疹, 烧灼样疼痛,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皮肤和软组 织感染
1.定义、分级
2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STI)——化脓性致病菌侵犯表皮、 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包括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脓疱病、急性蜂窝织 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
➢ 通常按病情严重程度将SSTI分为4级 • 1级:无发热,一般情况良好 • 2级:有发热,一般情况稍差,但无不稳定并发症 • 3级:中毒症状重,或至少有一个并发症,或有肢残危险 • 4级:脓毒症或感染危机生命
15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 fascilitis)
• 治疗 ✓ 一旦诊断成立,必须立即进行外科清创。对高度怀疑患
者,亦需直接外科干预。应彻底清除坏死皮肤、皮下组 织及筋膜,直到出现正常筋膜,敞开伤口 ✓ 24小时后通常需要再次检查,以确保初次清创充分 ✓ 初始抗菌治疗需覆盖厌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金葡菌及 链球菌属 ✓ 经验性治疗包括3个联合方案: ①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甲硝唑 ②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 ③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或者美罗培南,不能耐受万古霉 素者可使用利奈唑胺或达托霉素
8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金葡菌 • 广泛的大疱和表皮剥脱 • 皮疹→清亮大疱→破裂→大片表皮松解 • MRSA流行社区:万古霉素 • MSSA: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
4. 常见SSTI——急性淋巴管炎
9
➢ 急性淋巴管炎 (acute lymphangitis) • 又称为丹毒或流火
• 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所致的急性炎症
2. 分类诊断
4
➢ 根据SSTI病因、发病部位及病情轻重可大致分为

化脓性皮肤病

化脓性皮肤病

化脓性皮肤病概述:由化脓性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称为化脓性皮肤病,简称脓皮病。

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

常见病种有脓疱疮、深脓疱疮、毛囊炎、疖与疖病、痈、丹毒等。

一、脓疱疮【概述】脓疱疮又称传染性脓痴疹,中医称“黄水疮”。

是一种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

特征为发生丘疹、水疱或脓疱,易破溃而结成脓痂。

系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

病原菌大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是链球菌。

【诊断要点】1.多见于夏秋季,患者主要为儿童。

2.常有接触史,或先有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痱子等。

3.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四肢、颜面等处。

4.基本损害为成群分布的黄豆大或更大的脓疱或初起为水疱,迅速混浊化脓,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壁薄,破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脓痂,常呈蜜黄色,愈后无瘢痕。

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5.大疱性脓疱疮水疱迅速增大,1日后,疱液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呈半月形的积脓现象、为本病特征。

有时痂下脓液向四周溢出,形成新的脓疱,排列成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

6.附近淋巴结可肿大,皮损广泛者可伴畏寒、发热,严重者可引起肾炎。

7.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数增高,中性分叶增多。

脓液细菌培养可查出病原菌。

【防治】1.一般处理注意清洁卫生,保护皮肤完整,防止自身接种,应设法避免搔抓或摩擦。

对原发病及时治疗。

患儿衣物、玩具等污染物要进行消毒。

2.局部治疗原则为清洁、消炎、干燥、收敛、防止扩散。

①对未破溃的红斑、丘疹、小脓疱可外用0.5%新霉素软膏或2%莫匹罗星软膏、0.5%红霉素软膏、3%环丙沙星软膏、1%聚维酮碘软膏、2.5%白降汞软膏等;②较大的脓疱可用无菌针刺破,用无菌干棉球吸净脓液以防溢到正常皮肤,再用上述外用制剂;③对渗出、糜烂、结痂性皮损,首选湿敷剂湿敷,如0.1%雷佛奴尔、1:4000呋喃西林、1 : 5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等,但面积广泛者应分次湿敷,防止药物吸收中毒。

3.系统治疗常用耐青霉素酶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口服、肌注或静脉滴注,如阿莫西林、甲氧苯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喹诺酮类(儿童慎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或头抱菌素类抗生素;有条件时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护理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护理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护理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指发生于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管、淋巴结、肌间隙及其周围疏松结缔组织等处,由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常见类型有疖、痈、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厌氧菌、大肠埃希菌等为主。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痈是指相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急性淋巴管炎是指病菌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或其他感染灶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网状淋巴管炎又称为丹毒;急性淋巴管炎波及所属淋巴结时,即为急性淋巴结炎。

外科感染主要临床特点:局部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表现;感染重者常有发热、呼吸心跳加快、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全身表现。

处理原则:局部治疗包括局部制动、物理疗法、外用药物,脓肿形成者需行手术切开引流;全身治疗包括应用抗菌药物、支持疗法、对症处理等。

【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促进炎症消退(1)炎症早期处理:局部理疗、热敷或药物外敷(鱼石脂软膏、金黄散、50%硫酸镁等),促进炎症消退。

(2)遵医嘱及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3)创面护理:若表面已破溃或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者,应充分清洗创面、及时更换敷料,并充分引流脓液。

对厌氧菌感染者,予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和湿敷。

2.休息与营养注意休息,鼓励进食高能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

3.对症护理(1)高热者降温:物理或药物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2)缓解疼痛:抬高肢体并制动,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4.观察病情(1)观察有无全身性感染征象:注意病人有无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心率及脉搏加快和呼吸急促,有无白细胞计数增加、血细菌培养阳性等。

(2)颌下急性蜂窝织炎者,可因喉头水肿和气管受压而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及时发现并配合救治。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 细菌侵入皮下、筋膜下及深部疏松结缔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 性炎症
• 常出现临近淋巴结肿大,可形成局部脓肿、局部皮肤坏死 • 易发因素:皮肤外伤、皮肤小损伤、皮肤感染
4. 常见SSTI——急性蜂窝织炎
➢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 A组溶血性链球菌、其他β溶血性链球菌属(如C组和G 组溶血性链球菌)和金葡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在新生儿 中B组溶血性链球菌有时亦可引起本病
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早期轻症感染可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成人每日40万-160万U,分1-2次,或服阿莫西林或口服头孢氨苄、头孢拉定
4级:脓•毒症一或感种染广危机泛生命、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以皮下组织坏死为 特征,尤其是筋膜坏死 继发性SSTI因涉及的原发病种类复杂,感染类型各异,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肠杆菌、假单胞菌、厌氧菌及巴斯德菌属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社区获得性
4. 常见SSTI——脓疱病
➢ 大疱型脓疱病 • 噬菌体II组金葡菌(常见71型) • 常见于新生儿和幼童 • 散在大疱→湿润鲜红创面→形成浅棕色漆状薄痂 • 发热及全身症状少见 • 耐酶青霉素、红霉素或克拉霉素 • MRSA流行区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克林霉素、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
4. 常见SSTI——脓疱病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1.定义、分级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STI)——化脓性致病菌侵犯表皮、 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包括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脓疱病、急性蜂窝织 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
➢ 通常按病情严重程度将SSTI分为4级 • 1级:无发热,一般情况良好 • 2级:有发热,一般情况稍差,但无不稳定并发症 • 3级:中毒症状重,或至少有一个并发症,或有肢残危险 • 4级:脓毒症或感染危机生命

化脓性皮肤感染怎么治疗【医学养生常识】

化脓性皮肤感染怎么治疗【医学养生常识】

化脓性皮肤感染怎么治疗
文章导读
皮肤感染出现化脓,说明疾病是比较严重的,引起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就是毛囊炎,疖肿,急性蜂窝组织炎等等,另外急性淋巴管炎也比较常见,患者出现这样的症状表现,要及时进行治疗,及时进行抗炎,可以采用外敷中药的方法来治疗,采用封闭的方法等等,比较严重的也可以切开引流来进行治疗,清除创面。

化脓性皮肤感染怎么治疗
1、局部一般治疗
①制动及抬高患肢;
②局部热敷或辅以紫外线照射等理疗;
③外敷中药;
④封闭疗法;
⑤放射治疗;
⑥局部已化脓溃烂者,应适当换药。

2、酌情选用有效抗生素并用清热解毒中药
上述药物使用至体温、血象恢复正常3d后停药。

可选用青霉素及氨基糖甙类药物,严重者可给第2、3代头孢菌素,怀疑有厌氧菌混合感染时加用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

必要时,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使用敏感药物。

3、切开引流
脓肿形成时,应及时作切开引流术,切开引流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及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病人的护理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及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病人的护理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疖为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引起。

疗常与皮肤不洁、局部擦伤、皮下毛囊与皮脂腺分泌物排泄不畅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被称为疖病。

常见于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全身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一)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病初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小结节。

数日后中央因组织坏死、软化,在顶端出现黄白色脓栓,继而脓栓脱落、破溃,脓液排出后炎症消退。

2.全身表现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面部特别是上唇、鼻部及周围所谓“危险三角区”的疖,若被挤压,致病菌可沿内毗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可出现颜面部进行性肿胀、头痛、呕吐、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可危及生命。

二、痈痈是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早期为皮肤小片暗红硬肿、热痛,其中可有多个脓点。

随着病情进展,皮肤硬肿范围扩大,局部疼痛加剧;脓点增大增多,中心处破溃流脓,组织坏死脱落,疮口呈蜂窝状如同“火山口”。

2.全身表现病人多伴有寒战、高热、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

严重者可致全身化脓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唇痈容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常可危及生命。

三、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隔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临床表现表浅者初起时,局部红、肿、热、痛,并向四周迅速蔓延。

红肿边缘界限不清,中央部位颜色较周围深,中央因缺血而常有组织坏死。

因致病菌的种类、毒力和发病的原因、部位不同,可有几种特殊类型。

1.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局部可触及皮下捻发感,蜂窝组织和筋膜出现坏死,且伴进行性皮肤坏死,脓液恶臭,全身症状严重。

2.领下急性蜂窝织炎多见于小儿,感染起自口腔或面部。

除红、肿、热,痛等局部症状和高热、乏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外,还可发生喉头水肿和气管受压,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共55张PPT)

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共55张PPT)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2013年实践能力 75.患者女性,25岁。因产后乳汁淤积引起急性乳房炎伴 脓肿形成,此时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 A.局部按摩 B.局部敷仙人掌 C.全身应用抗生素 D.脓肿切开引流 E.停止哺乳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预测题 患者男性,43岁,肛周肿痛4天,肛门左侧皮肤发红并伴疼 痛,以坐时及排便时明显,2天前加剧并局部肿胀,无畏寒 、发热。体检:胸膝位肛门11点处见局部肿胀,约 2cm×2cm,有脓头,周围皮肤发红,波动感(+)。对该患 者的处理方法首选 A 抗生素控制感染 B 局部理疗 C 口服缓泻剂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D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E 手术切开引流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健康教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表皮受伤。严禁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 的疖,以免引起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 多个疖融合而成。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在皮肤较厚的颈 部和背部(对口疮或搭背)。痈的发生与皮肤不洁、擦伤 、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 组织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因皮肤或软组织损伤而引 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扩散而发生。致病菌多为溶 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其他类 型链球菌等。感染灶近侧的淋巴结亦常被累及,可引起脓 毒血症或菌血症。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单个毛囊—疖 “危险三角区”-颅内海绵状静脉窦
多个相邻毛囊—痈
疏松结缔组织—急性蜂窝织炎 口底、颌下与颈部的蜂窝织炎,易致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还 没有形成脓肿时就要切开 网状淋巴管炎—丹毒 1.一般不化脓(所以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2、有传染性,应予以接触隔离。 3、治疗首选青霉素 管状淋巴管炎分浅、深两种。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病灶表面出现一 条或多条“红线”。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厌氧菌(破伤风杆菌) 3%过氧化氢(双氧水)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的护理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的护理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的护理疖(boil furunck)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面、颈部、腋窝、背部、会阴和臀部。

(一)护理评估1.临床表现疖初期,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痛的小硬节,范围约2cm;数日后逐渐肿大,结节中央组织坏死、软化,肿痛范围扩大,触之稍有波动感,继而破溃流脓,并可见黄白色的脓栓;脓栓脱落、脓液流出后,局部炎症即可消退,逐渐愈合。

疖一般没有全身症状。

面部,尤其是鼻、上唇及鼻唇沟形成的三角区的疖,如被挤压或处理不当时,致病菌可经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可有寒战、发热、头痛、呕吐、意识异常甚至昏迷,病死率高。

2.处理原则争取在早期促进炎症消退,局部化脓时,及早使脓液排出并及时消除全身炎症反应。

(1)疖初期:可采用热敷或物理疗法(超短波或红外线),亦可外敷金黄散、鱼石脂软膏或玉露散等。

(2)已出现脓头者:在其顶部涂石炭酸,以加速脓栓脱落、脓液流出和局部病灶愈合。

(3)脓肿有波动感时:及时切开引流。

(4)对于全身反应严重的疖病者:应用抗生素、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适当加强营养。

(二)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疖的自我护理知识。

保持疖周围皮肤清洁,以防止感染扩散。

避免挤压未成熟的疖感染灶,尤其“危险三角区”的疖,避免感染扩散引起颅内化脓性感染。

2.对于疖、痈等感染发生在“危险三角区”的病人,注意观察有无颅内海绵状静脉炎表现,如寒战、发热、头痛、呕吐、意识异常甚至昏迷。

3.脓肿切开引流者,应及时更换敷料,换药,促进切口愈合。

二、痈痈(carbuncle)指相邻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常发生在皮肤较厚的颈部和背部。

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及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人易患痈。

(一)护理评估1.临床表现病变初起为小片皮肤肿、硬,色暗红,界限不清,在中央区皮肤坏死,有多个脓栓,呈蜂窝状,溢出脓血性分泌物。

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讲义

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讲义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网状淋巴管炎即为丹毒。起病急、进展快,先有畏寒、发热、头痛、 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继之局部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央较淡 、边界清楚并略隆起。红肿向周围蔓延时,中央红色消退、脱屑,颜 色转为棕黄;有时可发生水疱,局部有烧灼样痛。常伴有周围淋巴结 肿大和疼痛。感染加重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使 淋巴管受阻而发生象皮肿。
表浅的(皮下)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有红、肿、热和剧痛,中央区呈 暗红色,边缘稍淡,与周围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压痛明显。
深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皮肤红肿虽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肿胀和深压 痛,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乏力、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临床表现
2.急性淋巴结炎 轻者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略有压痛,重 者局部有红、肿、热、痛,甚至形成脓肿并伴有全身症状。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 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在皮肤较厚 的颈部和背部(对口疮或搭背)。痈的发生与皮肤不洁 、擦伤、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 菌为主。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临床表现
初起为小片皮肤硬肿,色暗红,表面可有数个凸出点或脓点 ,疼痛较轻。继之皮肤肿硬范围增大,周围出现浸润性水肿 ,局部疼痛加重,伴引流区淋巴结肿痛,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随着感染区脓点增大、增多,中央部位破溃出脓,坏死脱 落,疮口呈蜂窝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 例明显增加。严重者可致全身性化脓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临床表现
1.急性淋巴管炎 分为网状淋巴管炎和管状淋巴管炎。
网状淋巴管炎即为丹毒。起病急、进展快,先有畏寒、发 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继之局部出现片状红疹, 颜色鲜红,中央较淡、边界清楚并略隆起。红肿向周围蔓延 时,中央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有时可发生水疱 ,局部有烧灼样痛。常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和疼痛。感染加 重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使淋巴管受阻 而发生象皮肿。

第十章外科感染第二节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十章外科感染第二节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 Nhomakorabea临床表现
开始有头疼、高热、畏寒、疲倦、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继之皮肤出现红疹。呈鲜红色,周围深,中央浅。炎症区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晰,用手指压可使红色消退,但指压移除后,红色很快恢复,局部肿胀不明显,有时有水疱形成。当红肿向四周发展时,中央红色消退成棕黄色并有脱屑,局部疼痛不明显,有烧灼感。
丹毒极易复发,特别是足癣患者,反复发作可使下肢淋巴管阻塞,发生橡皮肿。
三、急性蜂窝组织炎
急性蜂窝组织炎是皮下组织、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混合性感染,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脓液稀薄、呈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脓液稠厚,较易局限为脓肿。
板书
图解示意
幻灯
板书
强调“危险三角区”
幻灯
幻灯
强调原则
1.临床表现
局部出现稍微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较硬,界限不清,中央部有多个脓栓,破溃后成蜂窝状。以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溃烂、溶解、塌陷,形成“火山口”状。
病人全身症状明显,局部淋巴结肿大。易发展成全身性感染。
2.治疗
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糖尿病。早期可用物理治疗,鱼石脂软膏等外敷可使感染局限化;大块组织坏死及多个脓头出现时应切开引流;切开引流应注意切口呈“+”“++”“+++”,超过炎症范围,到达正常皮肤,深达筋膜,剪除坏死组织,用碘仿纱布条填塞止血。每日换药。唇痈禁止手术治疗,可以3%过氧化氢溶液湿敷。
2.防治
预防应及时处理损伤,治疗原发病灶如扁桃体炎、龋齿及足癣等;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灶的处理,本病早期作抗炎处理。急性淋巴结炎已形成脓肿时应作切开引流。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六章第一节 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六章第一节 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六章第一节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一、疖指单个毛囊及其周围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毛囊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面、颈、背部等,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与皮肤不洁、擦伤、局部摩擦、环境温度较高或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相关,也可扩散至周围组织。

1.临床表现(1)初起时局部表现为红、肿、痛的小硬结。

数日后硬结中央组织坏死、软化,出现黄白色的小脓栓,触之有波动感,脓栓脱落后排出少许脓液,脓液流尽后,炎症逐渐消退而愈合。

(2)疖一般无全身症状。

发生在危险三角区部位(鼻根到两侧口角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的疖,受到挤压时,容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眼部及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硬结和疼痛(因面静脉借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而且面静脉在口角以上缺乏静脉瓣),病人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病情严重时,甚至昏迷、死亡。

在机体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几处疖或反复发生疖,称为疖病。

1患者,女,17岁。

面部“危险三角区”长了一个疖,因怕影响形象而自行挤破清除。

护士告诉患者这样做的主要危险是可能导致A.面部蜂窝织炎B.眼球内感染C.上颌骨骨髓炎D.海绵状静脉窦炎E.脑脓肿2.治疗原则(1)炎症早期尽早促使炎症消退,可局部涂2%碘酒,或采用局部红外线、热敷等理疗措施,也可外敷鱼石脂软膏等。

(2)局部化脓有波动感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3.健康教育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表皮受伤。

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严禁挤压、切开等措施,以免引起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

二、痈痈是指相邻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皮肤较厚的颈部和背部,其发生与皮肤不洁、擦伤、局部摩擦或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等有关。

2痈的主要致病菌是A.溶血性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破伤风杆菌D.大肠杆菌E.梭状芽孢杆菌1.临床表现起初皮肤局部出现小片皮肤硬肿,色暗红,其中可有数个脓点或凸出点,早期疼痛较轻。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胺肿切开引流者,注意无菌操作原则,及时更换 敷料,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遵医嘱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局部制动并抬高患肢,给予热敷或理疗。 全身应用抗生素。
(五)护理措施
1.嘱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加强 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患部制动并抬高患 肢。局部红肿者,按医嘱给予中西药局部外 敷或热湿敷。胺肿切开引流者,注意无菌操 作原则,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干燥、清 洁。
外 科 护 理 学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表现
1.急性淋巴管炎:
✓网状淋巴管炎:丹毒
✓管状淋巴管炎:多见于四肢,下肢更常见,因 足癣而致。浅层—病灶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 红线”,沿红线可有红斑、压痛、硬结;深层 —无表面红线,但患肢肿胀,有压痛。
2.急性淋巴结炎:轻者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和触痛,与周围软组织界限清楚,表面皮肤正 常;重者局部有红肿热痛,多个淋巴结融合形 成肿块,可形成脓肿。
六、脓肿
护理措施
✓注意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易消化饮食。局部制动,脓肿一旦形成, 及时切开引流,术后及时更换敷料。
✓严密观察病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 高热病 人予以降温处理,同时警惕脓毒症的发生。
✓按医嘱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做好劳动保护,加强 锻炼。
学习情景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好发于颈部、皮肤厚韧部 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多见
临床表现
紫红色浸润区 1、局部症状 中央呈蜂窝状改变
火山口状溃疡 2、全身症状:发热、食欲不振
3、实验室检查:WBC↑N↑
唇痈可引起颅内化脓性海 绵状静脉窦炎

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感染健康宣教

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感染健康宣教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 入,多吃蔬菜水果
A
充足睡眠:保证睡眠质 量,有助于恢复体力
C
B
适量运动:提高心肺功 能,增强体质
D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 压力,提高免疫力
皮肤和皮下组织 局部感染的治疗 方法
局部用药
A
外用抗生素:如红霉素软 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B
外用抗真菌药:如酮康唑 软膏、咪康唑软膏等
使用温和的沐浴露,避免 刺激皮肤
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 保持皮肤湿润
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潮 湿的环境,防止皮肤感染
正确处理伤口
01 清洁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消毒 液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02 包扎伤口:使用无菌纱布或创可 贴包扎伤口,防止细菌进入
03 避免接触:避免伤口接触水、污 物等,防止感染
04 定期换药:定期更换包扎伤口的 纱布或创可贴,保持伤口清洁
精神压力过大等
02
影响: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
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
03
症状:容易感冒、发烧、腹泻等,皮肤和皮
下组织局部感染风险增加
04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
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自身免疫力
皮肤和皮下组织 局部感染的症状
红肿、疼痛、发热
1
红肿:皮肤和皮下 组织局部感染可能 导致皮肤发红、肿 胀,严重时可能出
02
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
等,可引起皮肤和皮下组
织局部感染
03
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等,可引起 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感染
04
其他病原体:如寄生虫、
支原体等,也可引起皮肤
和皮下组织局部感染

手部常见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手部常见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手部常见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一、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一)表皮下脓肿感染发生的位置非常表浅,位于表皮下,脓肿四周软组织炎症浸润不明显,疼痛仅限于炎症局部,很少影响手的功能。

治疗将脓肿表面的表皮切除,清理干净脓性分泌物即可。

注意脓腔深层是否有小孔与深部组织相通,如感染已经过小孔浸润至皮下,则引致皮下脓肿与表皮下脓肿共存,临床表现为哑铃状脓肿,手术需切开真皮层至脓腔引流方可解决问题。

(二)指蹼间隙感染典型的病例多继发于体力劳动者手部的胼胝感染,指蹼间隙感染初始发生于手掌,因为手掌侧皮肤厚韧,并与深层组织有纤维索条连续,皮肤不易移动,使得手背侧肿胀明显,这一假象容易造成误诊,而感染后的脓液聚集在掌侧,临床表现为手背侧肿胀,疼痛,压痛却集中在掌侧。

治疗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切开引流。

全身治疗除对症应用抗生素,还应治疗其他能够加重感染的疾病,如控制血糖,改善病人身体一般状况;切开引流选择掌侧平行指蹼横行切口,注意保护掌侧神经血管束;感染严重病例背侧掌骨头之间纵行切口。

指蹼感染切开引流应及时,因感染可通过蚓状肌管至掌中间隙,引起掌中间隙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三)甲沟炎、甲下脓肿通常由于手指末节砸伤,末节骨折,甲下血肿,指甲卫生保持不好,异物刺入甲板下方,嵌甲或拔倒刺引起,感染初始时可表现在一侧甲沟;后可经甲下至对侧甲皱襞,可扩散整个甲沟形成脓肿,也可合并甲下脓肿。

临床症状为感染侧甲皱襞红肿、疼痛、压痛,脓液形成后局部可有波动感。

早期可保守治疗,脓肿形成后应行切开引流,切口应在感染较重的一侧,切开后将切口两侧的皮瓣掀起,清除脓腔,内充填油纱条,如果感染已侵犯整个甲沟及甲下,需行拔甲术或部分拔甲术。

切不可一味要求保留甲板而使引流不充分,感染长期不愈合,需二次手术,严重可造成慢性感染。

拔甲时注意保护甲床,使用扁而圆钝的剥离器剥离,甲板取下后检查甲沟内有无残留碎甲板,以免影响愈合。

拔甲后3~5个月甲板可重新覆盖甲床。

(四)脓性指头炎多由指腹处刺伤引起。

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培训课件

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培训课件
• 急性淋巴管炎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淋巴管 引起,好发于四肢,呈 “红线”向近侧延 伸。
• 急性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四肢化脓性感染病 灶,腹股沟部位和腋窝最常见。
• 致病菌: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表现
• 局部肿、痛,迅速向四周扩大,病变区 • 全身症状明显,有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白细胞计数增加 • 颌下和颈部的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
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治疗
• 局部热敷、中药外敷或理疗,也可用紫外线或超短波治疗 • 上述处理仍不能控制其扩散者,应作广泛的多处切开引流 • 口底及颌下蜂窝织炎,应及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及窒息 • 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
• 急性蜂窝织炎是由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 菌侵入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 引起,呈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向周围 扩散,界限不清,中央部份坏死液化后即 形成脓肿,可有明显的毒血症。
•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大肠杆菌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化脓性汗腺炎是因汗腺管阻塞而继发的慢 性复发性化脓性感染,常呈多发性,见于 腋窝和腹股沟部位,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 葡萄球菌,少数情况是G-肠道杆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疖(furuncle) :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 75.引起疖、痈的常见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化脓性链球菌A群
C.大肠埃希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脆弱拟杆菌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2011年实践能力 50.患者女,68岁,因面部肿块疼痛来诊,诊断面部疖肿, 与患者的疾病相关度最低的健康史内容是 A.局部受伤史
B.糖尿病史
C.营养状况 D.卫生习惯 E.家族史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白色念珠菌 疖、痈常见的致病菌是 蜂窝织炎、管状淋巴管炎、丹毒常见的致病菌是
3.对厌氧菌感染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和湿敷。
4.口底、颌下的急性蜂窝织炎张力特别高,应尽早切开 减压(还没有形成脓肿时就要切开),以防喉头水肿, 气管受压而窒息。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管炎指致病菌从皮肤、黏膜的破损处或其他感 染病灶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 症。若急性淋巴管炎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感染经 淋巴管蔓延至所属区域淋巴结,即为急性淋巴结炎。致 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
产气性急性蜂窝织炎由厌氧菌所致的急性蜂窝织炎,常发生 在易被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排出物污染的会阴部或下腹部伤口 处,表现为进行性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坏死,破溃后 脓液有恶臭,局部有捻发音。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治疗原则 1.局部制动,中西药湿、热敷,理疗;脓肿形成应切开 引流。 2.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 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因皮肤或软组织损伤 而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扩散而发生。致病菌 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或其他类型链球菌等。感染灶近侧的淋巴结亦常被累及, 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菌血症。
(4)充分休息,加强营养。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护理措施 2.患肢抬高并制动,指导病人放松疗法,遵医嘱使用镇 痛药。 3.防治并发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有无寒战、高 热、头痛、意识障碍,脉搏细速和呼吸急促,复查血白 细胞计数和血液细菌培养,若发现全身化脓性感染现象, 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局部外敷、 理疗,以促进炎症消退。急性淋巴结炎一旦形成脓肿则 要切开引流。
丹毒:
1、一般不化脓(所以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2、有传染性,应予以接触隔离。
3、治疗首选青霉素。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2.疼痛 与细菌感染有关 与炎症刺激有关
3.潜在并发症 脓毒血症、窒息
4.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局部细菌感染有关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护理措施 1.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遵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采集创面分泌物作 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2)脓肿切开引流后,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换药,促进 创口愈合。对厌氧菌感染者,以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 和湿敷。 (3)对高热者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用退热药。多饮水, 静脉输液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B 局部理疗
C 口服缓泻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D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E 手术切开引流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2009年 15、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时,禁忌用热,其原因是 A、易加重局部出血 B、易加重病人疼痛
C、易导致面部烫伤
D、易导致颅内感染 E、易掩盖病情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临床表现 初起为小片皮肤硬肿,色暗红,表面可有数个凸出点或脓点, 疼痛较轻。继之皮肤肿硬范围增大,周围出现浸润性水肿, 局部疼痛加重,伴引流区淋巴结肿痛,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随着感染区脓点增大、增多,中央部位破溃出脓,坏死脱落, 疮口呈蜂窝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 显增加。严重者可致全身性化脓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网状淋巴管炎即为丹毒。起病急、进展快,先有畏寒、发热、头痛、 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继之局部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央较淡、 边界清楚并略隆起。红肿向周围蔓延时,中央红色消退、脱屑,颜色 转为棕黄;有时可发生水疱,局部有烧灼样痛。常伴有周围淋巴结肿 大和疼痛。感染加重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使淋 巴管受阻而发生象皮肿。 表浅的(皮下)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有红、肿、热和剧痛,中央区呈 暗红色,边缘稍淡,与周围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压痛明显。 深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皮肤红肿虽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肿胀和深压 痛,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乏力、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2011年专业务实 13.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疖,容易导致 A.全身性感染 B.颅内感染
C.局部脓肿形成
D.颞神经瘫 E.破伤风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2012年实践能力 70.患者男,68岁。因颈部蜂窝织炎入院,医嘱予气管切 开。操作前,护士向其解释该措施的目的是预防 A.窒息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临床表现 2.急性淋巴结炎 轻者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略有压痛,重 者局部有红、肿、热、痛,甚至形成脓肿并伴有全身症状。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临床表现 2.急性淋巴结炎 轻者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略有压痛,重 者局部有红、肿、热、痛,甚至形成脓肿并伴有全身症状。
2.已形成脓肿,须及时切开引流。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健康教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表皮受伤。严禁挤压面部危险三角 区的疖,以免引起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痈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 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在皮肤较厚 的颈部和背部(对口疮或搭背)。痈的发生与皮肤不洁、 擦伤、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主。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单个毛囊—X “危险三角区”-颅内XX状静脉窦 多个相邻毛囊—X 疏松结缔组织—急性XX炎 XX、XX与XX的蜂窝织炎,易致XXXX或XXXX,引起XX,还 没有形成脓肿时就要XX 网状淋巴管炎—XX 1.一般XXX(所以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2、有XX性,应予以XX隔离。 3、治疗首选XXX 管状淋巴管炎分浅、深两种。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病灶表面 出现一条或多条“XX”。 金黄色XX球菌 XX性链球菌 XX菌(XXX杆菌) 3%过氧化氢(双氧水) 脓肿—XX感—XXXX
管状淋巴管炎分浅、深两种。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病灶 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有压痛。深层急性淋巴 管炎不出现红线,但患肢肿胀、有条形压痛区。两种淋巴管 炎都可能伴有全身症状。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患者,男,35岁。左足癣并感染6天,2天前开始出现左 小腿有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左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该病诊断为 A.急性管状淋巴管炎 B.急性蜂窝织炎 C.丹毒 D.疖 E.痈
C.全身应用抗生素 D.脓肿切开引流 E.停止哺乳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预测题 患者男性,43岁,肛周肿痛4天,肛门左侧皮肤发红并伴 疼痛,以坐时及排便时明显,2天前加剧并局部肿胀,无畏 寒、发热。体检:胸膝位肛门11点处见局部肿胀,约 2cm×2cm,有脓头,周围皮肤发红,波动感(+)。对该患 者的处理方法首选 A 抗生素控制感染
B.肺不张
C.全身感染 D.吞咽困难 E.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2013年专业务实 94.患者男性,20岁。因患急性蜂窝织炎需要抗生素治疗, 选择最有效抗生素的依据是 A.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B.感染的深度
C.感染发生部位 D.感染的面积 E.是否伴随全身症状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C、头孢菌素
D、卡那霉素 E、氨苄西林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2016年实践能力 29.患者女,30岁。下肢急性蜂窝织炎伴全身感染症状, 需采血做血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最佳的采血时间应是 在患者
A.寒战时
B.高热时 C.发热间歇期
D.静脉滴注抗生素时
E.抗生素使用后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A.痈 B.疖 C.丹毒 D.急性管状淋巴管炎 E.急性蜂窝织炎 皮肤多数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 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 性感染是 网状淋巴管炎即为 伤口或病灶的近侧皮肤出现向近心端的(红线),触诊 有压痛
2010年实践能力 41、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停止哺乳 C.切开引流 B.吸尽乳汁 D.使用抗生素 .
E.中药治疗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2013年实践能力 75.患者女性,25岁。因产后乳汁淤积引起急性乳房炎伴 脓肿形成,此时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 A.局部按摩
B.局部敷仙人掌
单个毛囊—疖 “危险三角区”-颅内海绵状静脉窦 多个相邻毛囊—痈 疏松结缔组织—急性蜂窝织炎 口底、颌下与颈部的蜂窝织炎,易致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引 起窒息,还没有形成脓肿时就要切开 网状淋巴管炎—丹毒 1.一般不化脓(所以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2、有传染性,应予以接触隔离。 3、治疗首选青霉素 管状淋巴管炎分浅、深两种。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在病灶表面 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厌氧菌(破伤风杆菌) 3%过氧化氢(双氧水) 脓肿—波动感—切开引流
皮肤皮下组 织化脓疾病
疖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 散至皮下组织。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头、面 部、颈部、背部等。其发病与皮肤不洁、擦伤、局部摩 擦、环境温度较高或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相关。致病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